诗歌鉴赏目标的确立要注意三个维度
诗歌鉴赏的审美标准
![诗歌鉴赏的审美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3ab2383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b1.png)
诗歌鉴赏的审美标准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追求。
然而,要想准确地鉴赏一首诗歌,需要了解并应用一定的审美标准。
本文将探讨诗歌鉴赏的审美标准,并探究如何从形式、内容和语言运用等方面进行评价。
一、形式的审美标准诗歌形式包括韵律、节奏和结构等要素,对于诗歌的审美影响深远。
首先,韵律是诗歌的声音美和节拍感的体现,体现了作者的语言艺术和节律感。
一个好的诗歌应该具有合理、协调的韵律。
其次,节奏是诗歌的整体感和流畅感的体现,能够引导读者进入诗歌的意境。
优秀的诗歌应该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有机的变化。
最后,结构是诗歌形式的总体布局和组织方式,一个好的诗歌应该有合理的结构和层次感。
二、内容的审美标准诗歌的内容是诗人思想感情的表达和思想内涵的体现。
诗歌的内容应该具有独特性、思想性和感情性。
首先,独特性指诗歌在表达方式上的独特之处,也是诗歌与其他文学形式的界限。
一个好的诗歌应该在内容上有独特的表达与构思。
其次,思想性要求诗歌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思考力度,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与共鸣。
最后,感情性是诗歌魅力的源泉,诗人应该能够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引起读者共鸣与共情。
三、语言运用的审美标准诗歌的语言运用是诗人的艺术天赋和语言才华的展示,对于诗歌的审美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诗歌的语言应该具有美感和音韵感。
美感要求诗歌的语言用词精炼、准确,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
音韵感要求诗歌的语言应该具有和谐的音节、押韵和韵律。
其次,诗歌的语言应该具有形象性和比喻性。
形象性要求诗歌的语言能够形象地描绘事物,增加诗歌的视觉感受。
比喻性则指诗人通过比喻、隐喻等修辞手法将事物赋予更多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最后,诗歌的语言应该具有表现力和节制性。
表现力要求诗歌的语言能够通过用词、语气的变化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节制性则指诗歌的语言应该恰到好处、不过分浮华,能够使读者感到一种平衡和谐的美感。
综上所述,诗歌鉴赏的审美标准主要包括形式的审美标准、内容的审美标准和语言运用的审美标准。
提高高考复习有效性的三个维度——以《鉴赏表达技巧
![提高高考复习有效性的三个维度——以《鉴赏表达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7b12818cc7931b765ce15d4.png)
3 可能会 怎么给 ?二 是 问学生这 样给 分 的依据 是什 么 ? 分 在 学生充 分 思考和 分析 的基础 上 ,老 师 引导学 生顺 理
效度。 维 度章地 归纳 出诗 歌鉴 赏表达 技 巧规 范答题 的 思路— — 明技 考 虑复 习 时间紧 迫 ,就拼 命地 “ ”进度 ,急 着把 自己备 课 的 内容按 部 就班地 “ ”给 学生 ,把课 件 一张接 着 一张 倒 巧 、说 内容 、表 效果 ,并 且将 它板 书在 黑板 上 。最 后再 指 放 一言 定 学生 结合 答题 思路 给之 前黑 板上 的两个 答案 评分 ,并 且 地 “ 映 ”给 学生看 。这 样 的课堂往 往成 了教 师 的 “ 堂 ”,学 生只 是 “ 浮光掠 影 ”地做 题 ,不 能够 进 行深 度 的 说出评 分 的依据 。
人 格化 ;诗 人欲 和 白云对 宿 ,又逢 明月 向寻 ,写 出在 定林 生 的认知 规律 。 另外 ,课 堂教 学所选 的例 题 是浙 江 省2 1年 和20 年 00 09 流 连忘 返 的愉悦 心境 。 紧接着 抛 出两 个 问题 :一是让 学 生结合 参考 答案 说 明 的高考试 题 ,选题 典 型,针对 性 强 ,也提 高 了课 堂教 学 的
句 的表现 手 法 ;2 1年 第2 题 ,简析第 三联 中诗 人表 现情 00 2 感 的手法 ;2 0 年第2 题 ,指 出这首 词的写 作手 法 并简析 09 3 作 者 的情 感 。纵 观近三 年 的高考 题 ,无 一例 外地 考 查 了诗 歌表达 技 巧的鉴 赏 ,设定 的分值 是3 分或 者4 , 占诗歌 鉴 分
2评 析答 案 :老师 并 没有 急于 点评 学 生的现 场 答案 , . 而 是先 出示 参考答 案 :运 用拟 人手法 ,把 “ ”和 “ 云 月” 雪 中看梅花 》来 检验 学生 的课 堂成效 。这 样 的安排 既紧 扣 “ 赏表达 技 巧,注 意答 题规 范 ”的教学 目标 ,又 符合 学 鉴
诗歌鉴赏要点
![诗歌鉴赏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68200877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12.png)
诗词鉴赏要点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语言层面:关注诗歌的语言特点,如动词的运用、修辞手法等。
诗家的语言与其他文体用语不同,诗歌中的动词往往具有多重含义,需要仔细品味。
2. 意境分析:理解诗歌的意境,包括描绘的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以及诗人的情感境界。
要注意诗歌中的意象、象征意义以及意境的创设和表现。
3. 情感把握:理解诗歌的情感内涵,包括诗人的抒发情感、表达思想等。
要把握诗歌中的情感线索,理解诗人的情感变化。
4. 主题思想:挖掘诗歌的主题思想,分析诗歌所要表达的作者观点、价值观等。
要关注诗歌的历史背景、诗人的生平经历等方面,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5. 艺术手法: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如对比、象征、拟人、夸张等。
这些手法有助于诗歌的形象生动和思想深化。
6. 结构布局:分析诗歌的结构布局,包括首尾呼应、起承转合等。
诗歌的结构布局有助于表达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7. 答题规范:在鉴赏诗歌时,要注意答题的规范性。
回答问题要结合诗歌内容,条理清晰,观点鲜明,论据充分。
综上所述,诗词鉴赏要点包括语言层面、意境分析、情感把握、主题思想、艺术手法、结构布局和答题规范等方面。
要全面、深入地欣赏和理解诗歌,就需要关注这些方面的内容。
诗歌鉴赏的“三明确”“六注意”
![诗歌鉴赏的“三明确”“六注意”](https://img.taocdn.com/s3/m/699547c2a1c7aa00b52acbf2.png)
诗歌鉴赏的“三明确”“六注意”作者:赵洁来源:《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2012年第46期诗歌鉴赏,其考点设置主要有四个角度: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表达方式。
因此,完成基本的知识积累后,学生需要将零散获得的鉴赏知识进行归纳,做到“三明确”“六注意”,从而清晰审题,全面准确答题。
一、“三明确”要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思路和范式,全面了解答题技巧,才能准确理解诗歌。
(一)常见提问方式及解题思路1.这首诗在表现(达)手法(技巧)上有什么特点?2.这首诗采用什么手法表达思想感情?3.这首诗有什么艺术特点?(必须从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方面考虑,看哪方面的特点最突出,就答哪方面,也可全部指出)4.请分析这首诗情景交融的特点。
(先必须解说诗句写了什么景;然后分析景中有什么情;最后对作者写得怎样进行一句简单的评价)5.这首诗修辞上有什么特点(采用什么修辞手法)?(首先点出是哪种修辞手法,然后具体分析诗中哪里运用了这种修辞手法,是怎么用的,有什么效果)6.这首诗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要从选材、布局等方面考虑,即诗人用什么意象作什么用,诗人把这个意象放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7.这首诗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既要考虑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特点,又要考虑结构上的特点。
)8.这首诗语言有什么特点?(一般从修辞、句式等方面作答)(二)明确出题角度和审题思路这类题实际上是对诗歌形式的鉴赏。
有时提问较笼统,有时较具体,要看问什么才知答什么,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明确各种手法的概念答题时,从哪个方面考虑、用什么知识作答,最令学生头疼。
所以,请记住:一是如果笼统问艺术手法(特色),要全方位考虑,看哪方面最突出就答哪方面;二是要善于取巧,明确中有模糊。
二、“六注意”解答古诗鉴赏,一定要品味语言,披文入境。
艺术创作往往藏而不露,“用意十分,下语三分”。
我们在鉴赏时,应养成逐字逐句品味语言,在反复诵读中把握作品的表现技巧及意境的阅读习惯。
高中古诗词鉴赏题要抓三个关键点
![高中古诗词鉴赏题要抓三个关键点](https://img.taocdn.com/s3/m/5c9b64da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1e.png)
高中古诗词鉴赏题要抓三个关键点
【实用备考经验33】:古诗词鉴赏题要抓三个关键
古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学习古诗词不仅能够培养我们文字鉴赏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我们的人文素养和陶冶情操。
这也是高考坚持出古诗词鉴赏题的真正意义所在。
同学们如何才能准确把握古诗词表达的情感呢?主要抓住以下三个关键:
1、抓诗眼
“诗眼”是诗句中的关键词。
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2、抓意象
诗词中所写的景物,往往是作者用以抒情言志的。
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
把握好古诗词中这些约定俗成的意象,有助于我们理解诗作的意义。
3、明意境
诗人写作时往往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
领悟诗歌的意境,是解诗答题的关键。
尽管古诗词鉴赏题的难度正在逐渐加大,但只要同学们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拿下这类题是没有问题的。
高中古诗词鉴赏题要抓三个关键点。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的关键点总结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的关键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9177505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3b.png)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的关键点总结在中考语文考试中,诗歌鉴赏是一个重要的考查内容,也是考生较为困惑的一个部分。
下面将通过总结,为大家提供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的关键点,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这一考查内容。
一、字词的理解与推测在鉴赏诗歌时,理解和推测字词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正确使用字典:遇到生僻字、专业术语或不确定的词汇时,应及时使用字典查询,确保理解准确。
2. 推测词义:通过上下文的语境,推测不认识的字词的大致意思,帮助理解整个句子的含义。
3. 注意修辞手法:在诗歌中,修辞手法常常被使用,比如比喻、拟人等。
考生要善于发现并理解这些修辞手法,进一步理解诗歌的意境。
二、语篇的整体把握正确把握诗歌的整体语篇结构对于鉴赏诗歌非常重要。
考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1. 开头结尾:通常情况下,诗歌的开头和结尾都是重要的表达部分,能够体现诗歌的主题或中心思想。
2. 重点句子:诗歌中的一些句子常常承担着重要的意义,这些句子通常是诗人需要表达的核心内容。
3. 表达手法:诗歌中采用了丰富多样的表达手法,比如排比、对仗、音韵、形象等,考生需要善于发现并理解这些手法,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三、情感的把握与体验诗歌是艺术的一种表达形式,往往带有诗人的情感和体验。
理解诗歌情感是鉴赏诗歌的关键点之一。
1. 体验诗歌情感:诗歌中蕴含着诗人的情感,通过鉴赏诗歌,考生需要能够感受到诗歌中所传递出的情感,能够理解诗歌背后所追求的艺术境界。
2. 揣摩诗人体验:诗歌常常表达诗人的体验和感悟,考生需要通过诗歌的语言和意象,揣摩诗人的体验,从中获取启示和思考。
四、主题的把握与思辨诗歌往往具有深远的主题和思想,考生需要通过鉴赏诗歌,理解其中的主题和思辨问题。
1. 辨析主题:通过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抓住诗歌的主题,理解诗人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抓住作者所要探讨的问题和观点。
2. 思辨问题:在理解主题的基础上,考生要在思辨层面进行拓展,思考诗歌背后的意义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对于当今社会和个体的启示和反思。
高考诗歌鉴赏的三维立体解读
![高考诗歌鉴赏的三维立体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b5ea31252f60ddccda38a0c4.png)
高考诗歌鉴赏的三维立体解读高考诗歌赏析,首先是懂诗,其次是懂题,最后是懂答。
懂诗,就是得懂诗的构成,懂诗的内容,知道写了什么,怎么写的;懂题,就是要弄明白对一首诗考查什么,从哪些角度考查,要求我们做到哪一步;懂答,就是要根据题的要求,充分满足,不需多,不能偏,更不能漏。
所有的诗歌都得是一个三维的立体组成,它们都以语言为基本组织材料,以实物、情感、技法三维做支撑,从而构成立体的内涵丰富、言简意赅、感情丰满的诗歌艺术。
也就是说,要想读懂诗歌,首先,就是要把握诗歌的这三维:实物维——写了什么实物,即内容,(广义上的内容指人事物景情理,狭义上只表实物)情感维——写了什么情感,即感情主旨,(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也是诗的内容)技法维——用了什么技法,即艺术手法。
其次,要把握这三维所形成的三面:实物维和情感维形成实物情感面,即常说的:意境,在此称之为“意境面”;实物维和技法维形成实物技法面,即诗人是用什么手法来写景叙事状物的;情感维和技法维形成情感技法面,即诗人是用什么手法来表达感情主旨的。
诗中的实物,为诗的骨格,是整个诗的支撑,把握了它,就把握了内容;诗中的情感,为诗的血肉,是整个诗的中心,把握了它,就把握了主旨;诗中的技法,为诗的筋脉,是整个诗的纽带,把握了它,就把握了妙处。
把握了诗的三维和三面,才算是读懂了诗,理解了诗,读透了诗。
技法维实物技法面情感技法面实物维意境面情感维(诗歌鉴赏的三维立体解读图示)总之,懂诗,就必须整体把握,细抠字词,结合注解,整合句意,形成对诗歌的初步感知整体把握,就是要看到一首诗,了解作者,明确背景,把握基调(悲喜忧闲壮婉怨讽赞等等),依据标题,知晓对像,细抠字词,明确特点,整合句意,明确所感。
请阅读下面几首诗,看是否能读懂其意:贫女[唐]秦韬玉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评析】:这虽然是一首咏叹贫女的身世,但也寄托了贫士怀才不遇之感伤。
诗歌鉴赏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诗歌鉴赏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be2f6a23195f312b3069a52c.png)
诗歌鉴赏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说到诗歌鉴赏,学生往往会觉得头痛,总觉得古人的生活离我们太遥远,怎么也抓不住要点。
学生在考试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认真分析了,但仍然失分较多。
其实诗歌鉴赏仍然是有规律可循的。
愚以为,诗歌鉴赏需要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一、把握诗歌意象,读懂诗歌内容。
意象是由客观的某些事像或物像的引发,在感知的基础上,渗透着创作主体的主观感受的影像,即主观情思与客观物像的统一。
而在诗词中,尤其是自然景象,总是浸透了作者的感情,具体可感,鉴赏诗词必须以解读诗词意象为突破口,熟知一些常见的意象,并把握其寓意。
古典诗词中有不少意象是固定的模式,如月亮,一般表现环境的清幽、空灵,王维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就是一例;“月”又与中国的传统的中秋节联系在一起,于是它又成了思乡思亲的寄托,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等。
鸿雁与思念,春花与爱情,秋风与悲愁,古道与苍凉,松树与孤直,竹子与骨气,梅花与高洁,游鱼与自由,宿鸟与思归,夕阳与断肠等。
类似典型的意象在古诗词中还有很多,我们要做有心人,将之集中、归类,相信在熟练的掌握了意象之后,就掌握了解读其蕴含的文化密码,读懂诗也就不再是难事了。
二、分清诗歌类别,把握诗歌意境。
根据题材不同,可以把诗歌分成几大类,如边塞诗、山水田园诗、咏怀诗、怀古14490005322d0b7672ba950ceca0f866咏史诗、送别诗、闺怨诗等。
这些不同类别的诗所表现出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有相同的面,有一些相对稳定的因素。
“山水田园诗”是指通过写山水田园风光来表达思想感情。
往往有对自然山水的热爱或者对官场仕途的厌恶,或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还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自由闲适生活等等感情。
如王维的《过香积寺》就是通过描写去香积寺沿途所见景物,表现出他晚年沉湎佛意的恬静心境。
山水田园诗代表诗人有陶渊明、谢灵运、王维、孟浩然等。
【高中诗歌鉴赏题应具备的几种意识】高中诗歌鉴赏
![【高中诗歌鉴赏题应具备的几种意识】高中诗歌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057e1c79ee06eff9aff80703.png)
【高中诗歌鉴赏题应具备的几种意识】高中诗歌鉴赏高中语文的诗歌鉴赏题,要求能力较高,学生学习了三年,多数往往仍感觉无所适从。
其实,文章都有它一定的学法,任何试题也都有一定的解决方法。
对于高中生来说,在他们已经了解并掌握了一些诗歌常识,学习了诗歌的一般知识后,应该对他们从诗歌鉴赏整体进行培训。
鉴赏一首诗,应该具备以下几种意识,解起题来会有的放矢,从而达到有效解决诗歌鉴赏问题的目的。
一、方法意识。
明确鉴赏诗歌的通用方法,并在解题时能够自觉运用。
在方法意识的指引下,要学会自觉综合运用以下二至四的顺序与方法做题。
在任何教学的训练中,思维方法的训练都是最重要的。
整体而言,教学的目标就是要达到学生能够独力自主的进行问题的发现与探究。
所以,平时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是应该带着方法的知识,平时传授给学生的方法应该是包含着知识并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传授。
二、鉴赏顺序意识必须强化学生的鉴赏诗歌的顺序,它不仅仅是节约做题时间的问题,最主要的是在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之后,或者说学生都已经具备了所要做题的一般知识之后,方法与技巧就变得至关重要了。
而做题的顺序合理与否,可以直接决定着学生做题的正确率。
就诗歌鉴赏而言,一般顺序为:(1)读标题(2)看作者(3)析注释(4)译正文(5)审问题。
归纳在一起即为:“知人论世”与“披文入情”。
三、题材意识。
读完标题与文本后迅速确定题材,即写了哪方面的内容。
这难度相对较小,但十分实用。
可事实证明大部分学生根本没有意识去思考,观察,发现。
而一首诗写了什么,是学生首先必须要发现的。
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题材意识。
一方面在他们的脑子里应该有这些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是他们在面对考题的时候必须首先用这些意识去分辨。
如果让我用两个字概括的话,它就是“鸟瞰”。
做题前应该站在一定的高度,做题中更应该始终站在一定的高度,从高于考题与出题人的高度来看待这样的问题。
在平时教学时必须把写景抒情,咏物,思乡怀人,长亭送别,山水田园隐逸,咏史怀古,边塞等题材知识,典型意象,典型情感,典型手法贯穿到教学中去。
古典诗词赏析的三个维度
![古典诗词赏析的三个维度](https://img.taocdn.com/s3/m/39f9d8df844769eae009edfb.png)
古典诗词赏析的三个维度发表时间:2012-06-27T16:55:26.89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2年9月总第109期供稿作者:周凌骊[导读] 这一招,还真灵,往往不等我介入,学生通过同伴互助已很好解决。
周凌骊广西自治区柳州市第一中学545005摘要:古典诗词赏析是近年来高考的热点,古诗鉴赏指导也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之一。
本文着眼于指导学生如何快速并有效地读懂古诗,在思维方法是突破古典诗词鉴赏的三个维度:于信息维度投入关注,于内涵维度深入品味,于想像维度中再创作,能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古诗赏析信息维度内涵维度想像维度我国自古就有重视诗教的传统,古人说:“不学诗,无以言。
”一首好的诗歌能增进人的见识,熏陶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境,提高人的文化修养。
中学语文对诗歌教学的要求是:能够阅读、鉴赏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让学生学会阅读和鉴赏诗歌,已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的诗词教学的现状又如何呢?关于古诗鉴赏,学生的困难往往是集中在:拿到一首古诗不知道怎样读,面对的字每一个都认识,组合在一起便完全摸不着头脑了。
古诗鉴赏是高考的必考题型,只有理解考题所给的古诗,才谈得上鉴赏评价其中的形象、语言、思想内容及表现手法,才能够评价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因此,教会学生如何去读懂古诗,是诗歌教学首要任务。
如何快速并有效地读懂一首古诗?需要我们突破古典诗词鉴赏的三个维度,即信息维度、内涵维度和想像维度。
一、于信息维度投入关注古诗的信息维度常常表现在题目、作者、注释等外在内容方面,这就需要我们看题目、知作者、明注释。
一般情况下,标题是一首诗的眼睛,它常常起到点明话题,交代主要内容,揭示一首诗中心的作用,而且往往就是这首诗的要点。
如高启的《春暮西园》(2011年湖南省高考题),从诗题可以看出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的是晚春时景;陈与义的《怀天经、智老,因访之》(2011年四川省高考题),我们可知作者怀念友人,于是便去探访;上文提到的戚继光的《晓征》,单看文面也可以推测出是讲黎明破晓时戚家军出征的事情。
语文诗歌鉴赏技巧
![语文诗歌鉴赏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cd3a8d83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01.png)
语文诗歌鉴赏技巧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诗歌是我们经常会接触到的文学形式之一。
诗歌以其独特的语言和形式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启示。
而要真正欣赏并理解诗歌,我们需要一些鉴赏技巧。
下面将介绍一些语文诗歌鉴赏的基本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领略诗歌的魅力。
一、阅读前的准备在阅读诗歌前,我们可以先看一下诗的题目和作者。
题目有时会暗示诗的主题,而作者则可以引发我们对于作者背景和写作动机的思考。
此外,还可以了解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
二、理解诗歌的基本元素1.韵律和节奏:韵律和节奏是诗歌最基本的特征。
通过感受诗歌中的韵律和节奏,可以更好地体会诗歌的美感和内涵。
可以适当地读诗,感受诗歌中的音乐性和韵律的起伏变化。
2.意象和比喻:诗歌中常常运用意象和比喻来表达抽象的情感和意义。
注意诗中出现的各种形象和比喻的意义,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
3.语言运用: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注意诗歌中语言的运用和修辞手法。
例如,察觉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对于诗歌意义的烘托和强化的作用。
三、读懂诗歌的主题和情感1.追寻主题:找到诗歌的主题是阅读诗歌的核心任务之一。
主题是诗歌的核心思想和表达的中心,是整首诗歌的灵魂。
通过理解诗中的意象、比喻和情感,深入挖掘诗歌的主题。
2.感受情感:诗歌是诗人的心灵呐喊和情感宣泄的载体。
通过细致入微地品味诗歌中情感的流露和交融,更好地领悟诗人的情感和背后的故事。
四、与诗歌对话读诗不仅是被动接受,也是与诗歌进行对话和思考的过程。
1.思考诗歌的意义和价值:通过阅读诗歌,思考诗歌对于我们的意义和价值。
诗歌往往能够唤起我们内心深处的共鸣和感悟,让我们思考生活和人生的意义。
2.与诗人对话:在阅读诗歌时,可以想象自己成为诗人,与诗人进行对话。
思考诗人在创作时的情感和想法,与诗人一起探索诗歌所展示的世界。
三、多角度欣赏诗歌诗歌是多维度的艺术形式,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鉴赏。
1.审美角度:从诗歌的语言、形式和结构等方面欣赏诗歌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评价诗的维度
![评价诗的维度](https://img.taocdn.com/s3/m/31604946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7c.png)
评价诗的维度
评价诗的维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主题和情感:评价诗首先要考虑其主题和情感。
诗的主题应该是鲜明且吸引人的,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或思考。
情感应该是真挚而深沉的,能够打动人心。
2.语言和文字:评价诗还要看其语言和文字。
诗的语言应该优美、生动、形象,文字要精炼、准确、传神。
同时,好的诗还应该有音韵美,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3.创意和独特性:评价诗也要看其创意和独特性。
好的诗应该具有独特的视角和思考,给人以新的启示和感受。
同时,诗歌的构思和表现手法也应该新颖、独特,具有艺术性。
4.艺术感染力:评价诗还需要考虑其艺术感染力。
好的诗应该能够让读者沉浸其中,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诗所营造的氛围和情感应该是浓郁而持久的,能够长久地留在读者的心中。
5.文化和社会价值:评价诗还需要考虑其文化和社会价值。
好的诗应该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能够反映时代的精神和社会的发展。
同时,诗也应该是有价值的文化遗产,对后世产生影响。
总之,评价诗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主题、情感、语言文字、创意独特性、艺术感染力和文化社会价值等。
只有全面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对诗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
诗歌鉴赏进阶
![诗歌鉴赏进阶](https://img.taocdn.com/s3/m/915ced33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fd.png)
诗歌鉴赏进阶诗歌,在文学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
它以简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力、深邃的意境,给人们带来无尽的思考和美感。
作为一种高度压缩表达的艺术形式,诗歌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抽象的表现方式,因此,对于诗歌的鉴赏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理解力。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介绍诗歌鉴赏的进阶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诗歌之美。
一、整体把握诗歌结构诗歌的结构是其艺术魅力的基础,也是读者把握诗意的关键。
首先,了解诗歌的形式和特点非常重要。
不同的诗体有不同的要求,如古体诗追求平仄韵律,现代诗则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对世界的独特观察。
其次,要熟悉诗歌的基本构成元素,如韵律、节奏、押韵等。
通过对这些元素的分析和理解,可以更好地领略诗歌的美感。
二、注重诗歌语言的生动性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其语言的生动性对于鉴赏诗歌非常重要。
首先,要感受诗歌的形象感。
诗人通常通过对事物形象的描绘来展现情感和意境,读者需要通过想象,将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在心灵中感受诗歌带来的美妙。
其次,要理解诗歌的比喻和象征。
诗人往往采用寓意深远的比喻和象征,需要读者通过联想和理解来把握其真正的含义。
最后,要善于理解诗歌的多重意义。
诗歌常常运用隐喻、暗示等修辞手法,读者要敏锐地捕捉其中的深层含义,探寻诗人的内心世界。
三、关注诗歌的文化背景和时代意义诗歌是文化的载体,它反映了不同时期和地域的文化特点和时代氛围。
因此,了解诗歌的文化背景和时代意义对于鉴赏诗歌至关重要。
首先,要关注诗歌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
诗歌往往承载着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感悟,了解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
其次,要研究诗人的文化背景和创作风格。
诗人的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会对其创作产生重要影响,读者可以通过了解诗人的背景,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意义。
总结:诗歌鉴赏是一项复杂而又美妙的艺术,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鉴赏技巧和文学素养。
通过整体把握诗歌结构,注重诗歌语言的生动性,以及关注诗歌的文化背景和时代意义,读者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诗歌之美。
诗歌鉴赏三步法
![诗歌鉴赏三步法](https://img.taocdn.com/s3/m/28a2c7bb0029bd64783e2c8c.png)
(因为没有什么特别的表达技巧,所以步骤二跳过)表 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步骤三)。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答: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 己这个远行之人(步骤一),
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 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 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
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
(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示例: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 “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
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
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 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4、炼字型==字义+原句景象+感情(意境) 或==手法+句意+情感
A、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 为什么?
B、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 哪里?(或有何妙处?)
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意境、情感与思想评价:古诗鉴赏教案的关键要素
![意境、情感与思想评价:古诗鉴赏教案的关键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813ea61e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1d.png)
意境、情感与思想评价:古诗鉴赏教案的关键要素古诗是中华文化中难得的瑰宝,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深刻透彻的思想和细腻感人的意境为人们所喜爱和传颂。
不仅如此,古诗也是中学语文重要的教学内容。
但是,如何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魅力,领悟其中的情感和思想,形成自己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这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必须认真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在古诗鉴赏的教学中,意境、情感和思想是评价一首诗的关键要素。
下面,我们就这三个方面展开讨论,看看它们在古诗鉴赏教案中的具体表现。
一、意境意境是指诗中所描绘的那种使人思绪激荡、联想繁杂、意象深远、充满美感和趣味的感性形象体验。
它常常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感情、借意和象征等方式来体现。
一首好的诗,必然具备深邃、富有想象力、富有感召力的意境。
在古诗鉴赏教案中,我们可以通过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的感官、想象和联想能力,从多方面品味一首古诗的意境。
比如,在品味一首描写月亮的诗时,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正好走在月光下,看月亮,在这样的氛围中体味诗句的意境;诗中出现的动植物、山水、人物等,也是品味意境的重要参照物。
二、情感情感是指诗人在创作中所融入的个人感情和情绪,以及读者在接受作品中所感受到的情感和情绪。
情感通常表现在诗歌的主题、形象、语言和节奏等方面,它具有鲜明的感染力和传递力。
在古诗鉴赏教案中,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深入体味诗歌所感染的情感和情绪,关注诗人的感受和情感表达,感受文化背景对情感的影响等方式,来深化学生对诗歌中情感的认识。
最好的方式是通过情感体验活动,比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情绪,画出一幅与诗歌相关的画面。
三、思想思想是指一首诗所蕴含的作者的价值观念、认识和思想,它通过诗歌的主题、情节、描写以及语言等方面得以体现。
在古诗鉴赏教学中,我们需要通过研读古诗人的生平、社会与历史背景,来深入了解诗歌所蕴含的思想。
在古诗鉴赏教案中,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关注诗歌所传递的思想和价值观,分析其与诗人的经验、信仰和时代背景的关系,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价值观念。
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词的鉴赏?
![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词的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076bd1f9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bf.png)
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词的鉴赏?如何能最有效地进行诗歌鉴赏:找寻到诗歌的深层内涵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情感信息,其鉴赏不仅仅是对语言艺术的欣赏,更是一种对文化传承的深度再理解。
如何能比较有效地参与诗词鉴赏,让学生清晰地感受到诗歌的魅力,是教育工作者需要努力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构建体系“诗歌三维结构”的鉴赏框架诗词鉴赏不应仅仅局限于字面理解,更有用的是立体化、多角度的分析,深入挖掘诗歌的深层内涵。
为此,笔者提出“诗歌三维结构”的鉴赏框架,即:1. 意境维度: 了解诗歌所营造的意境,除了景物描写、情感表达、作者心境等,还应关注意象、虚实等手法,感受诗歌的意蕴和情感。
2. 结构维度: 分析诗歌的结构特点,包括章法、句式、用韵等,了解诗歌的结构逻辑和语言技巧,从而更深入地解释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艺术特色。
3. 文化维度: 探究诗歌的创作背景、历史事件、文化理念等,了解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解释诗歌的现实意义和文化价值。
二、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鉴赏古诗词,教师需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1. 创设情境,引人入胜: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播放手段,以及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和情境,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更深刻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 鼓励探究,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究诗歌的深层内涵,并通过小组讨论、辩论等方式,相互交流,碰撞思想,进一步拓宽鉴赏视野。
3. 联系生活,体会情感:将古诗词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联系起来,鼓励学生用现代人的视角去解读诗歌,感受到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和哲理,从而实现古诗词与现代生活的链接。
三、注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联想与想象古诗词并不一定将意象描写得淋漓尽致,充满着丰富的想象空间。
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将诗歌中的意象转化为画面,并将画面与诗歌的意境、情感相结合,最终达到更直观、更生动活泼地感受到诗歌的魅力。
小学六年级诗歌鉴赏指导
![小学六年级诗歌鉴赏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b95c1ea9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47.png)
小学六年级诗歌鉴赏指导诗歌是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音乐和韵律的表达,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启示。
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诗歌的鉴赏是培养情感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小学六年级诗歌鉴赏的指导方法和技巧。
一、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首先,要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
诗歌是一种通过韵律、节奏和意象的有声艺术形式,与其他文学体裁有明显的差异。
在阅读诗歌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韵律和节奏:诗歌中的韵律和节奏是其独特之处。
通过音节的重复、变化和组合,诗歌创造了美妙的音响效果。
2. 形象和意象:诗歌通过形象和意象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形象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来表达事物的特征,而意象则是通过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来传达作者的情感。
3. 行文结构:诗歌的行文结构通常分为诗歌的句子、诗节和诗篇。
句子是诗歌的基本单位,诗节是由若干句子组成的,而诗篇则是由若干诗节组成的。
二、欣赏优秀的诗歌作品为了提升小学六年级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诗歌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在欣赏诗歌时,我们可以按照以下的步骤进行:1. 首先,读诗。
读诗时,可以先静心阅读诗歌的整体内容,体会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然后,再逐行逐句地仔细品味,领会诗歌的深意。
2. 其次,理解诗歌的意象和表达方式。
注意诗歌中的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以及诗歌中所描绘的具体形象。
3. 第三,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艺术手法。
诗歌创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创作形式,了解诗歌的艺术特色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鉴赏诗歌作品。
4. 最后,总结诗歌的核心意义和情感表达。
每首诗歌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情感,理解和总结诗歌的核心意义是诗歌鉴赏的重要一步。
通过不断的欣赏和分析优秀的诗歌作品,学生将能够提高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三、参与诗歌创作和表演除了欣赏他人的诗歌作品,学生们也可以尝试自己创作诗歌。
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和艺术特色。
诗歌鉴赏目标的确立要注意三个维度
![诗歌鉴赏目标的确立要注意三个维度](https://img.taocdn.com/s3/m/f9dea75233687e21af45a9a3.png)
积累知识体悟情感彰显个性————确立高中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目标要注意的三个维度诗歌教学尤其是古典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通常事倍功半,因为诗歌虽篇幅短小却情感丰富,而且表达方式复杂多变。
对高中古典诗歌教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读古典诗词,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高中古典诗歌鉴赏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提高学生自身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进而彰显学生个性,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因此,在确立高中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目标时,我们要注意“积累知识、体悟情感、彰显个性”三个维度。
一、加强诵读积累知识二、深入思考体悟情感三、提升能力彰显个性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灵魂的寓所。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爱诗的民族,中国是产诗的国度,尤其是古典诗歌,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光彩夺目,从诗经到楚辞到汉赋到唐诗到宋词……古典诗歌的吟哦穿透了中国的历史。
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就是通过别致的律诗绝句等古典诗歌的文学样式,来愉悦心灵,传递情感,寄寓思想,教育后人。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华民族的灵魂就浸透在这汗牛充栋的古典诗歌中。
当我们研究如何继承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时候,不能不把目光聚焦到美丽而深沉的古典诗歌上。
因此,我们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古典诗歌,不仅要扎在知识层面上、文学层面上,而且应该扎在文化层面、精神层面与心灵层面上。
我们需要通过古典诗歌的教学,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延续民族血脉,光大民族伟业,这是语文老师由自己的所教学科而决定了的沉重又无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加强诵读积累知识深入思考体悟情感提升能力彰显个性————确立诗歌鉴赏目标要注意的三个维度多读、善思、乐用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通常事倍功半,因为诗歌虽篇幅短小却情感丰富且表达方式复杂多变。
《新课程标准》指导我们教师应该尽量避免以应试为目的的教学活动,而课堂教学也已得到不同程度的改进,教师和学生都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努力,毕竟,接受教育的目的不仅仅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树立符合社会及个人要求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诗歌鉴赏考察的三个角度
![诗歌鉴赏考察的三个角度](https://img.taocdn.com/s3/m/2b6cf639964bcf84b9d57b47.png)
【参考答案】本词塑造了一个昔日纵横战场而今闲居田 园的人物形象。诗人主要采用今昔对比的手法。上片通 过对早年战事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英勇善战,豪情满怀 的英雄形象;下片通过对自己年华已逝、闲置田园的悲 凉处境的描写,给读者展现了一个报国无门的人物形象。 通过鲜明的对比,寄寓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深沉感慨。
例3: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问: ⑴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环境。⑵ 试简要的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答:(1)寒冷、寂静(或:冷峭) (2)是一个清 高孤傲的形象。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 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 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 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 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 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综合冲刺四】咏物——咏自己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题葡萄图
(明)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天资聪颖, 才华横溢,诗文书画戏剧俱佳,然而终生不得志 于功名。
【方法点拨·答题步骤】 (1)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遭
【人物形象分析答案构成】
1.观点:形象的总体特征
2.摘句: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的
有关诗句 3.分析:结合诗句分析其特征及 意义(思想内容及观点态度) 4.作用或效果:指出描绘形象的 作用或效果。
如何读懂诗歌、把握主旨?
四看
一看题目——题目定诗由;
二看作者——作者定诗风、明时代;
【参考答案】
(步骤1)本诗描写了一位哀伤、惆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累知识体悟情感彰显个性
————确立高中古典诗歌教学目标要注意的三个维度
周南中学刘智成
诗歌教学尤其是古典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通常事倍功半,因为诗歌虽篇幅短小却情感丰富,而且表达方式复杂多变。
对高中古典诗歌教学,《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教读古典诗词,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也就是说,高中古典诗歌鉴赏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提高学生自身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进而彰显学生个性,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因此,在确立高中古典诗歌教学目标时,我们要注意“积累知识、体悟情感、彰显个性”三个维度。
一、加强诵读注重积累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
“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歌,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歌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
这告诉我们,古典诗词教学一定要加强诵读,注重积累。
诗歌本是用于歌唱的,是人类情感的载体。
屈原的《离骚》是人所共知的“鸣不平”。
尽管今人无法听到古人的歌唱,但诗歌的音乐性却是毋庸置疑的。
诗歌所特有的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只有通过诵读才能体会出来。
另外,诗歌教学里文化积淀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通过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必要的文化常识,文学常识,应该背诵默写一些著名的诗句,而这些学习,可以使学生受益终身。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多诵读,多积累,这些精美的古典诗词将会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成为学生永恒的财富。
“加强诵读、注重积累”是我们确立高中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目标要注意的第一个维度,这一环节主要要求师生多读多背。
二、深入思考体悟情感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要求我们: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感情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
“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
古人说过,作诗不过情景两端。
这当是至理名言。
诗歌是抒情的艺术。
情是诗歌的主旨,是诗歌的灵魂。
鉴赏诗歌首先要分析作者的感情主旨,感情基调。
文学作品以抒发人的情感为主,字词句只是情感的载体,因此,学习文学作品的重点并不是字词句的表层意思,而是它们所蕴含的内在情感。
而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其所抒发的感情是复杂微妙、曲折含蓄的。
我国古典诗歌往往借景传情,以象寓意,其显著的形象性特征使诗歌的内在情意常常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同时,由于形象性特征,又使其内在意义具有无限的丰富性。
不同时代、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读者,阅读同一首作品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认识和感受。
因此,如果只是用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这样简单概括的方式去阐释诗歌内涵,那是太肤浅了。
只有用自己的身心去体会品味作品,才能获得真实的、新鲜的、深刻的感受。
同时,在对诗歌作品进行情感体验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灵将会变得丰满充盈起来,对社会和人生的感受也会越来越深刻细腻。
这是古诗教学也是整个语文教学所应达到的最终目的。
所以,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我们要把引导、督促学生深入思考、体悟情感,从而提升学生的思考鉴赏能力作为确立教学目标的重要支撑点。
这一环节主要要求师生善思,要求老师能巧妙激活学生的思维。
在诗歌教学中,老师应该想法设法激活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深入到诗歌之中,对诗歌进行领悟、体味和咀嚼,来让学生获得审美愉悦感。
成功的审美体验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歌,能让学生与诗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振,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
学生自己也能构建起自己的“人文世界”。
要达成这一目标,较为妥帖的做法是:从学生的原初体验出发。
在教学中,老师应先让学生自由阅读诗歌,当学生有了自己的原初体验后,老师再对其原初体验加以引导。
学生的原初体验可能是“朦胧的”、“不真切的”,所以老师有必要加以引导,这个时候再适当地引入“相关的知识”。
让学生将自己的“原初体验”和老师介绍的“相关知识”放在一起做验证比较,从而深入体会作品的情感。
三、提升能力彰显个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还有这样一段话:
“阅读古今中外的诗歌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去审视作品,作出自己的评价。
”
这要求我们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感受。
诗歌是形象思维,是靠意象来表达感情的。
同时,诗无达诂,诗歌鉴赏具有独特性。
学生能力的提高更多要靠学生自己去摸索,教师只能起引导作用。
只有让学生自己去游泳,他才能学会游泳,一开始也许他游泳的姿势不好看,但老师的姿势肯定代替不了他的姿势,老师可以指导,但千万不能包办代替。
在诗歌教学中,老师可以指导学生鉴赏,但不能代替学生。
所以,在诗歌教学中,一定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在诗歌的海洋中学会鉴赏。
因此,我们确立我们确立高中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目标要注意的第三个维度就是重视学生、彰显个性。
这一环节主要要求老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及时发现学生个性化见解中的闪光点,并予以肯定、表扬。
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灵魂的寓所。
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就是通过别致的古典诗歌来愉悦心灵,传递情感,寄寓思想,教育后人。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华民族的灵魂就浸透在这汗牛充栋的古典诗歌中。
我们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古典诗歌,不仅要注重知识层面、文学层面,更应注重文化层面、精神层面与心灵层面,这是语文老师由自己的所教学科决定的沉重又无可推卸的历史责任!让我们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知识、体悟情感、彰显个性,进而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延续民族血脉,光大民族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