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一) 箍筋简化计算方法:
度量方式:内空尺寸 箍筋下料长度=内空尺寸(a+b)*2+26.5d
计算方法: 箍筋度量尺寸:内空尺寸 (a、b);弯钩平直长度 10d。
箍筋轴心(下料)长度:(a1+b1)*2+3L1+2L2+20d
其中: a1=a-1.25d*2 b1=b-1.25d*2 L1=3.14*3.5d/4=2.749d L2=3.14*3.5d*135/360=4.123d 得箍筋轴心(下料)长度: (a+b-5d)*2+3*2.749d+2*4.123d+20d
轴心(下料)长度:40d+3L+2*a2+a1
其中: a1=b+100-tan(22.5)*2d*2=b+100-1.657d a2=(h-d)/sin(45)-tan(22.5)*2.5d*2 =1.414h-3.485d *5d*45/360=1.963d 轴心(下料)长度: 40d+3*1.963d+2(1.414h-3.485d)+ (b+100-1.657d) =2.828h+b+100+31.373d
度量方式:外包尺寸
下料长度=外包尺寸 a+3. 25d 为便于施工,弯钩平直段应有 3d
下料长度修正=外包尺寸 a+3. 5d
计算方法:度量尺寸:外包长度 a;直钩外包长度 5d
轴心(下料)长度:a1+a2+L
其中: a1=a-1d-1.25d a2=5d-1d-1.25d=2.75d L=3.14*3.5d*90/360=2.749d
轴心(下料)长度: a-2.25d+2.75d+2.749d =a+3.249d =a+3.25d

钢筋下料尺寸计算

钢筋下料尺寸计算

钢筋下料尺寸计算一样钢筋下料按外包尺寸进行,没有内包尺寸,叫内皮尺寸;概念按字面明白得就ok了,拿箍筋来明白得!计算方式: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爱惜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钢筋弯曲角度 30° 45° 60°90°135°钢筋弯曲调整值2d弯钩增加长度:一样半圆弯钩为,直弯钩为,斜弯钩为箍筋直径 6 8 10~12箍筋调整值50 60 70箍筋箍筋: (gu jin) ties用来知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拉主钢筋和受压区混凝土使其一起工作,另外,用来固定主钢筋的位置而使梁内各类钢筋组成钢筋骨架的钢筋。

1.矩形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表1)式中箍筋周长=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外包宽度=b-2c+2d;外包长度=h-2c+2d;b×h=构件横截面宽×高;c——纵向钢筋的爱惜层厚度;d——箍筋直径。

2.计算实例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内配筋箍筋φ6@150,纵向钢筋的爱惜层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

解:外包宽度= b-2c+2d=250-2×25+2×6=212(mm)外包长度=h-2c+2d=500-2×25+2×6=462(mm)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110(调整值)=2*(212+462)+110=1458(mm)≈1460(mm)(抗震箍)箍筋形式利用结构箍筋弯钩不直段长度lp 箍筋直径hpb235级 hrb335级 crb550级6 8 10 12 8 10 12 5 67 890°/90°一样结构 lp≥5d 5d30 40 50 60 50 60 70 30 30 40 40135°/135°抗震结构 lp≥110 140 180 220 160 200 240 90 110 130 15抗震结构中箍筋长度的计算。

二级建造师建筑实务考试知识点钢筋工程

二级建造师建筑实务考试知识点钢筋工程

2015年二级建造师建筑实务考试知识点:钢筋工程1、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注:上述钢筋如需要搭接,还要增加钢筋搭接长度2、钢筋连接。

1)焊接2)机械连接:钢筋套筒挤压连接、钢筋直螺纹套筒连接(包括钢筋镦粗直螺纹套筒连接、钢筋剥肋滚压直螺纹套筒连接)等三种方法。

目前最常见、采用最多的方式是钢筋剥肋滚压直螺纹套筒连接口其通常适用的钢筋级别为HRB335、HRB400、RRB400;适用的钢筋直径范围通常为16?50mm。

3)绑扎连接:当受拉钢筋直径大于28mm、受压钢筋直径大于32mm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3、钢筋接头位置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

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4、钢筋加工(1)钢筋加工包括调直、除锈、下料切断、接长、弯曲成型等(2)钢筋宜采用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进行调直,也可采用冷拉调直。

当采用冷拉调直时,HPB300光圆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HRB400、HRB500、HRBF335、HRBF400、HRBF500及RRB400带肋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钢筋调直过程中不应损伤带肋钢筋的横肋。

调直后的钢筋应平直,不应有局部弯折。

(3)钢筋除锈:一是在钢筋冷拉或调直过程中除锈;二是可采用机械除锈机除锈、喷砂除锈、酸洗除锈和手工除锈等。

(4)钢筋下料切断可采用钢筋切断机或手动液压切断器进行。

钢筋的切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等现象。

(5)钢筋加工宜在常温状态下进行,加工过程中不应加热钢筋。

钢筋弯曲成型可采用钢筋弯曲机、四头弯筋机及手工弯曲工具等进行。

钢筋弯折应一次完成,不得反复弯折。

5、钢筋安装柱钢筋的绑扎:(1)柱钢筋的绑扎应在柱模板安装前进行。

(2)纵向受力钢筋有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

练习——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练习——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钢筋下料长度=外包尺寸+端头弯钩长度-量度差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钢筋弯曲量度差值钢筋弯曲角度30 45 60 90 135量度差值0.35 d 0.5d 0.85d 2d 2.5d箍筋调正值箍筋直径4-5 6 8 10-12量外包尺寸40 50 60 70量包尺寸80 100 120 150-1701.钢筋配料单的编制(1)编制钢筋配料单之前必须熟悉图纸,把结构施工图中钢筋的品种、规格列成钢筋明细表,并读出钢筋设计尺寸。

(2)计算钢筋的下料长度。

(3)根据钢筋下料长度填写和编写钢筋配料单,汇总编制钢筋配料单。

在配料单中,要反映出工程名称,钢筋编号,钢筋简图和尺寸,钢筋直径、数量、下料长度、质量等。

(4)填写钢筋料牌根据钢筋配料单,将每一编号的钢筋制作一块料牌,作为钢筋加工的依据,见图5-24所示。

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一、直线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二、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量度差值(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注意:度量差值=钢筋的外包尺长度减去钢筋的中轴线的长度钢筋在弯曲时:外侧会变长,而侧会变短,但轴线尺寸不变。

(所以最外侧的尺寸和中轴线的尺寸就会有一个差值,这个差值就是度量差值,或者叫做弯曲调整值)可能我的表达有点不清楚,懂了没?要是不明白就给我信息咯。

钢筋弯曲角度:30°45°60°90°135°钢筋弯曲调整值:0.35d 0.5d 0.85 d 2d 2.5d 若钢筋需要搭接时,还需加上钢筋的搭接长度。

弯钩分为:1。

半圆弯钩2。

直弯钩3。

斜弯钩弯钩弯曲度数:180°90°45°弯钩增加长度: 6.25d 3.5d 4.5d(注意:要区分开弯曲和弯钩,不然你要晕的。

)弯曲:是不带弯钩的,只是钢筋变曲折而已,例如:弯曲45°90°弯钩:。

钢筋下料计算公式

钢筋下料计算公式

钢筋下料计算公式一、柱钢筋1.柱纵筋单根长度=柱基础内插筋+柱净高+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搭接长度Lle:如为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时,搭接长度为0a.柱基础内插筋长度=基础高-基础保护层+弯折长度搭接长度Lle:如果考试时候题中说明为不考虑,不用计算弯折长度:当基础高>LaE时,弯折长度为max6d,150当基础高≤LaE时,弯折长度为15db.柱净高长度:基础顶面——顶层梁地面之间的垂直高度c.顶层锚固长度:①中柱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②边、角柱锚固长度:⑴内侧钢筋锚固长度同中柱⑵外侧钢筋锚固长度:考试用2.柱箍筋:单根长度=b-2c+h-2c2+2 max10d,75b.柱宽;h.柱高;c.柱保护层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加密区长度:①嵌固部分以上长度为:hn/3hn本层柱净高②非嵌固部分以上长度为:maxhc,hn/6,500考试用③柱梁节点加密区长度为:梁高+maxhc,hn/6,500考试用④当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钢筋加密区外尚应在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的高度范围内加密箍筋;二、梁钢筋1.梁上部纵筋长度=总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搭接长度:如为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时,搭接长度为0左右锚固长度:当hc-保护层<LaE时,弯锚,锚固长度=支座宽-保护层+15d当hc-保护层≥LaE时,直锚,锚固长度= maxLaE,+5d保护层:是柱保护层2.下部通长筋长度=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左右锚固长度:同梁上部钢筋下部钢筋在中支座中的锚固能直锚的时候直锚3.上部端支座负筋:第一排=1/3净跨长+左右锚固长度第二排=1/4净跨长+左右锚固长度左右锚固长度:同梁上部钢筋4.上部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1/3净跨长2净跨长取相邻两跨最大值+支座宽第二排=1/4净跨长+2净跨长取相邻两跨最大值+支座宽5.架立筋单长=净跨长-净跨长/32+15026.箍筋单长2肢箍=长-2保+宽-2保2+2 max10d,75根数加密区根数=加密区长度-50/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根数=净跨长-2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加密区长度:一级抗震:max2Hb,500二级——四级抗震:max,5007.侧面纵向钢筋腰筋构造筋长度G打头的钢筋=净跨长+215d抗扭筋长度N打头的钢筋=净跨长+2锚固长度锚固长度同框架梁下部钢筋8.拉筋: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计算工程量时用来计算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拉筋单长=梁宽-2保+2 max10d,75拉筋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区间距2+1腰筋根数/29.附加吊筋:吊筋单根长度=次梁宽+250+2梁高-2保/sin45°sin60°+220d当主梁高≤800时,吊筋角度为45度;当主梁高>800时,吊筋角度为60度. 备注:主次梁相交处,注意附件的箍筋10.屋面框架梁屋面梁上部通长筋=总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搭接长度:如为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时,搭接长度为0左右锚固长度=支座宽-保护层+梁高-保护层保:为柱的保护层三、板钢筋1.板底受力筋单根长度=净跨长+左伸长度+右伸长度+弯钩长度2板面受力筋单根长度=净跨长+锚固长度2板底受力筋根数=板面受力筋根数=分布范围/板筋间距+1伸出长度:端支座为梁、圈梁、剪力墙时,伸出长度= max1/2支座宽,5d端支座为砌体墙时,伸出长度=max1/2墙厚,120,板厚180°弯钩长度=当钢筋为一级钢时,末端需加180°弯钩锚固长度:支座宽-保护层≥la时,直锚,直锚长度=la支座宽-保护层<la时,弯锚,弯锚长度=支座宽-保护层+15d分布范围=净跨长-1/2板筋间距22.端支座板负筋长度=锚入长度+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中间支座板负筋长度=左标注长度+右标注长度+弯折长度2注意标注的长度是否含支座宽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板负筋间距+1锚入长度:支座宽-保护层≥la时,直锚,直锚长度=la支座宽-保护层<la时,弯锚,弯锚长度=支座宽-保护层+15d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2保护层为板的保护层布筋范围:净跨长-1/2板筋间距23.分布筋单根长度=净跨轴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搭接长度2搭接长度:分布筋与负筋的搭接长度为150mm端支座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长-1/2板分布筋间距/分布筋间距+1中间支座分布筋根数=左侧板内净长-1/2板分布筋间距/分布筋间距+1+右侧板内净长-1/2板分布筋间距/分布筋间距+1四、独立基础钢筋1.独立基础底板长度<2500时X方向底板钢筋单根长度=X方向的基础边长-2保护层X方向底板钢筋根数=Y方向的基础边长—min75,S/22/S+1S为X方向独立基础钢筋的分布间距Y方向底板钢筋单根长度=Y方向的基础边长-2保护层Y方向底板钢筋根数=X方向的基础边长—min75,S/22/S+1S为X方向独立基础钢筋的分布间距2.独立基础底板长度≥2500时X方向底板钢筋单根长度:①外侧钢筋单根长度=X方向的基础边长-2保护层外侧钢筋根数:2根②其余钢筋单根长度= X方向的基础边长-保护层.1 X方向的基础边长其余钢筋根数=Y方向的基础边长—min75,S/22/S-1Y方向底板钢筋单根长度:①外侧钢筋单根长度=Y方向的基础边长-2保护层外侧钢筋根数:2根②其余钢筋单根长度= Y方向的基础边长-保护层.1 Y方向的基础边长其余钢筋根数=X方向的基础边长—min75,S/22/S-1。

钢筋的下料长度的计算

钢筋的下料长度的计算

钢筋的下料长度的计算1.定义钢筋配料是根据结构配筋图,先绘出各种形状和规格的单根钢筋并加以编号,然后分别计算钢筋下料长度和根数,填写配料单,申请加工。

2.钢筋下料长度计算钢筋因弯曲或弯钩会使其长度变化,在配料中不能直接根据图纸中尺寸下料;必须了解对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规定,再根据图中尺寸计算其下料长度。

各种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如下: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上述钢筋需要搭接的话,还应增加钢筋搭接长度[1]。

下料长度:是按钢筋弯曲后的中心线长度来计算的,因为弯曲后该长度不会发生变化。

外包标注:简图尺寸或设计图中注明的尺寸不包括端头弯钩长度,它是根据构件尺寸、钢筋形状及保护层的厚度等按外包尺寸进行标注的,他有几种不同的标注方法,具体见下图:弯曲量度差:钢筋弯曲时,其外壁伸长,内壁缩短,而中心线长度并不改变,计算钢筋的下料长度是按中心线的长度计算的。

显然外包尺寸大于中心线长度,它们之间存在一个差值,我们称之为“量度差值”。

弯钩增加长度:当使用不同的外包标注方法时,有可能外包标注的长度没有弯钩按中心线长度增加的大,这样就存在一个实际下料长度和外包标注之间的一个差值,这个差值就是下料时应按外包标注所增加的长度,具体右图。

如上图90度弯钩,当按如下两种外包标注时其弯钩的计算方法不同。

如果外包尺寸只标注L,那么就存在一个弯钩增加长度,即实际下料长度应是钢筋中心线的长度,也就是钢筋垂直弯曲部分长度AB,加上90圆弧长度,再加上底部除圆弧部分的长度S,大于外包标注尺寸L,即AB+R+S与L的差值就是弯钩的增加长度。

如果外包尺寸标注L,L1,则这时的实际下料长度AB+R+S明显小于外包标注长度L1+L,这时L1+L与AB+R+S的差值就为弯曲量度差。

总结:从以上解释可以看出,对于不同的标注,需要使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当90弯钩按第二种方法标注时,其下料长度为外包尺寸之和减去弯曲量度差,若按第一种方法标注时,则下料长度为外包之寸加上弯钩增加长度。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钢筋因弯曲或弯钩会使其长度变化,在配料中不能直接根据图纸中尺寸下料;必须了解对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规定,再根据图中尺寸计算其下料长度。

各种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如下: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上述钢筋需要搭接的话,还应增加钢筋搭接长度。

1.弯曲调整值钢筋弯曲后的特点:一是在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二是在弯曲处形成圆弧。

钢筋的量度方法是沿直线量外包尺寸(图9-46);因此,弯起钢筋的量度尺寸大于下料尺寸,两者之间的差值称为弯曲调整值。

弯曲调整值,根据理论推算并结合实践经验,列于表9-23。

图9-46 钢筋弯曲时的量度方法钢筋弯曲调整值表9-23钢筋弯曲角度 30° 45° 60° 90° 135°钢筋弯曲调整值 0.35d 0.5d 0.85d 2d 2.5d注:d为钢筋直径。

2.弯钩增加长度钢筋的弯钩形式有三种: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图9-47)。

半圆弯钩是最常用的一种弯钩。

直弯钩只用在柱钢筋的下部、箍筋和附加钢筋中。

斜弯钩只用在直径较小的钢筋中。

图9-47 钢筋弯钩计算简图(a)半圆弯钩;(b)直弯钩;(c)斜弯钩光圆钢筋的弯钩增加长度,按图9-47所示的简图(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计算:对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

在生产实践中,由于实际弯心直径与理论弯心直径有时不一致,钢筋粗细和机具条件不同等而影响平直部分的长短(手工弯钩时平直部分可适当加长,机械弯钩时可适当缩短),因此在实际配料计算时,对弯钩增加长度常根据具体条件,采用经验数据,见表9-24。

半圆弯钩增加长度参考表(用机械弯)表9-24钢筋直径(mm)≤6 8~10 12~18 20~28 32~36一个弯钩长度(mm) 40 6d 5.5d 5d 4.5d3.弯起钢筋斜长弯起钢筋斜长计算简图,见图9-48。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1、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锚固长度(搭接长度)+弯钩增加长度—保护层厚度—弯曲调整长度
2、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长度+弯钩增加长度
3、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弯曲调整长度+弯钩增加长度
钢筋弯曲调整值
4、钢筋弯钩增加长度:半圆弯钩增加长度6.25d,直弯钩3.5d,斜弯钩4.9d。

5、HPB300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的3倍;HRB335、HRB400级弯弧内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平直长度符合设计要求;钢筋作不大于90°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箍筋末端作135°弯钩,弯钩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10d和75mm中的最大值。

对于主次梁及井字梁交叉处,要采用变数箍筋。

下料时,严格按照实际情况翻样,次梁箍筋高度要扣掉主梁钢筋直径,并逐渐加大到次梁实际的箍筋尺寸。

(完整版)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完整版)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梁板钢筋的下料长度 =梁板的轴线尺寸-保护层(一般25)+上弯勾尺寸180度弯勾=6.25d90度弯勾=3.5d45度弯勾=4.9d再咸去度量差:30度时取0.3d\ 45度0.5d\60度1d\90度2d\ 135度3d如果是一般的施工图纸按上面的方法就可以算出来如板的分布筋\负盘\梁的纵向受力筋\架力筋.如果是平法施工图那就要参考03G101-1B了箍筋的长度:外包长度+弯勾长度-6d弯勾长度6加100\8加120\10加140箍筋个数=梁构件长度-(25保护层)*2/箍筋间距+1矩形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表1)式中箍筋周长=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外包宽度=b-2c+2d;外包长度=h-2c+2d;b×h=构件横截面宽×高;c——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d——箍筋直径。

箍筋调整值见表1。

2.计算实例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内配筋箍筋φ6@150,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

解:外包宽度= b-2c+2d=250-2×25+2×6=212(mm)外包长度=h-2c+2d=500-22×25+2×6=462(mm)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110(调整值)=2(212+462)+110=1458(mm)≈1460(mm)(抗震箍)错误计算方法1:箍筋下料长度=2(250-2×25)+2(500-2×25)+50(调整值)=1350(mm)(非抗震箍)错误计算方法2:箍筋下料长度=2(250-2×25)+2(500-2×25)=1300(mm)梁柱箍筋的下料,在施工现场,如果给钢筋工一个总长=2b+2h-8c+26.5d的公式,钢筋工不是太欢迎;如果将梁的已知保护层直接代入公式,使表达方式简单一些,钢筋工就容易记住。

建筑知识-钢筋下料计算公式

建筑知识-钢筋下料计算公式

钢筋下料计算公式钢筋下料计算公式(结合G101图集)框架梁1。

上部贯穿钢筋(上部贯穿钢筋)长度=左支撑锚固右支撑锚固2的净跨度长度。

端撑负筋端撑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撑锚固值;第二排在LN/4端承锚固值的钢筋下.钢筋下料计算公式(结合G101图集)框架梁1、上层贯通钢筋上部贯穿钢筋长度(上部贯穿钢筋)=左支座贯穿锚固和右支座锚固的净跨度长度2.端部支撑的负强化端头支架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头支架锚固值;第二行是LN/4端支撑的锚固值钢筋下料计算公式(结合G101图集)3.中间支撑的负筋中间支撑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撑值ln/3;第二行是ln/4中间轴承值ln/44.下部加强件下部钢筋长度=净跨度长度左侧支座锚固右侧支座锚固5、腰肌结构钢筋:结构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扭转加固:算法与通过加固相同6、系带拉杆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地震钩值)2d7、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 11.9d 8d箍筋数量=2 *【(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未加密区长度/未加密间距-1)8、钢吊架吊杆长度=2*锚具2*斜截面长度,次梁宽度2*50,包括框架梁高度800mm夹角=60;框架梁高度800mm夹角=45其他光束一、非框架梁03G101-1中,对非框架梁加固的简单说明与框架梁加固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1.普通梁设置箍筋时,不再需要区分加密区和非加密区。

2.只需要12d下部纵向钢筋锚入支座的天数;3.上部纵筋锚固在支座内,不再考虑0.5HC 5d的判断值。

解释请参考03G101-1。

二、框架梁1.框支梁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为ln/3;2.下部纵向钢筋端部支撑的锚固值与框架梁的锚固值相同;3.上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撑锚固长度=支撑宽度-保护层梁高-保护层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4.梁中部钢筋延伸至梁端水平直锚,然后横向弯曲15d;5.箍筋加密范围0.2 ln11.5HB;7.侧结构钢筋和扭转钢筋的处理与框架梁一致。

钢筋下料尺寸计算

钢筋下料尺寸计算

钢筋下料尺寸计算发表于2010-1-12 16:55:42分使用道具小中大楼主一般钢筋下料按外包尺寸进行,没有内包尺寸,叫内皮尺寸;定义按字面理解就ok了,拿箍筋来理解!计算方法: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钢筋弯曲角度30°45°60°90°135°钢筋弯曲调整值0.35d0.5d0.85d2d 2.5d弯钩增加长度:一般半圆弯钩为6.25d,直弯钩为3.5d,斜弯钩为4.9d箍筋直径6810~12箍筋调整值506070箍筋箍筋:(gu jin) ties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拉主钢筋和受压区混凝土使其共同工作,此外,用来固定主钢筋的位置而使梁内各种钢筋构成钢筋骨架的钢筋。

1.矩形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表1)式中箍筋周长=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外包宽度=b-2c+2d;外包长度=h-2c+2d;b×h=构件横截面宽×高;c——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d——箍筋直径。

2.计算实例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内配筋箍筋φ6@150,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

解:外包宽度= b-2c+2d=250-2×25+2×6=212(mm)外包长度=h-2c+2d=500-2×25+2×6=462(mm)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110(调整值)=2*(212+462)+110=1458(mm)≈1460(mm)(抗震箍)箍筋形式使用结构箍筋弯钩不直段长度lp 箍筋直径hpb235级hrb335级crb550级6 8 10 12 8 10 12 5 67 890°/90°一般结构lp≥5d 5d 6d 5.28d30 40 50 60 50 60 70 30 30 40 40135°/135°抗震结构lp≥10 18d 20d 18.4d110 140 180 220 160 200 240 90 110 130 15抗震结构中箍筋长度的计算。

钢筋下料套料计算公式

钢筋下料套料计算公式

钢筋下料套料计算公式钢筋下料套料计算是钢筋加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钢筋的利用率和加工效率。

在钢筋加工过程中,合理的下料套料计算可以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是钢筋加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下料套料计算的目的是根据设计图纸和工程需求,确定合理的下料尺寸和套料方式,以达到最佳的利用率和加工效率。

在进行下料套料计算时,需要考虑到钢筋的规格、长度、数量以及加工设备的工艺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最佳的下料套料方案。

在进行钢筋下料套料计算时,需要使用一些基本的公式和方法,以下是钢筋下料套料计算常用的公式和方法:1. 钢筋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长度计算公式为,L = (N-1) L0 + L1。

其中,L为钢筋的总长度,N为钢筋的根数,L0为钢筋的重复长度,L1为最后一根钢筋的长度。

这个公式适用于相同规格的钢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2. 钢筋截面积计算公式。

钢筋截面积计算公式为,A = π d^2 / 4。

其中,A为钢筋的截面积,π为圆周率,d为钢筋的直径。

这个公式适用于圆钢筋的截面积计算。

3. 钢筋套料计算方法。

钢筋套料计算是指在一定长度范围内,通过合理的排列组合,使得钢筋的利用率最大化。

在进行钢筋套料计算时,可以采用贪心算法、动态规划算法等方法,通过计算得出最佳的套料方案。

4. 钢筋加工成本计算公式。

钢筋加工成本计算公式为,C = (L P + W N) C0。

其中,C为钢筋的加工成本,L为钢筋的长度,P为钢筋的单价,W为钢筋的重量,N为钢筋的根数,C0为加工单位成本。

这个公式适用于计算钢筋的加工成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以上是钢筋下料套料计算常用的公式和方法,通过合理的下料套料计算,可以提高钢筋的利用率和加工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在进行下料套料计算时,需要充分考虑设计图纸和工程需求,合理选择下料尺寸和套料方式,以达到最佳的加工效果。

除了以上的公式和方法,钢筋下料套料计算还需要考虑到实际生产过程中的一些特殊因素,比如加工设备的工艺要求、原材料的利用率、生产效率的要求等。

钢筋下料的计算公式

钢筋下料的计算公式

钢筋下料的计算公式主要分为直筋下料长度公式和弯曲筋下料长度公式两种。

直筋下料长度公式:L = L0 + 2a,其中L为钢筋的实际长度,L0为钢筋的标准长度,a为钢筋需要埋进混凝土中的长度。

弯曲筋下料长度公式:L = L0 + 2a + 2Rθ,其中R为弯曲筋的曲率半径,θ为弯曲角度。

在高层建筑中,对于钢筋长度的精度要求高,因此使用如下公式计算:L = L0 + a + b + c,其中a为钢筋需要伸入层底楼板的长度,b为钢筋在楼板中的长度,c为钢筋在楼板顶部的长度。

请注意,以上公式仅供参考,实际应用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为了确保下料的准确性,建议在实际操作前咨询专业工程师或专家进行指导。

钢筋下料长度如何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如何计算

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一、直线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二、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量度差值(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 长度。

注意:度量差值=钢筋的外包尺长度 减去钢筋的中轴线的长度 钢筋在弯曲时:外侧会变长,而内侧会变短,但轴线尺寸不变。

(所以最外侧的 尺寸和中轴线的尺寸就会有一个差值, 这个差值就是度量差值,或者叫做弯曲调 整值) 可能我的表达有点不清楚,懂了没?要是不明白就给我信息咯钢筋弯曲角度:30° 45° 60° 钢筋 弯曲调整值:0.35d 0.5d 0.85d 若钢筋需要搭接时,还需加上钢筋的搭接长度。

弯钩分为:1。

半圆弯钩2。

直弯钩 3。

斜弯钩 弯钩弯曲度数:180° 90° 45 ° 弯钩增加长度: 6.25d 3.5d 4.5d弯曲:是不带弯钩的,只是钢筋变曲折而已,例如:弯曲 弯钩:。

就是带弯钩啦。

(我怎么觉得这个解释有点怪呢?哈哈哈。

) 三、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分抗震和非抗震,带弯钩和不带弯钩。

详见下表)箍筋的周长=(a-2c+2d )*2+(b-2c+2d )*2 (这个公式你也可以自己合并下下。

)合并后的公式为:(a+b-4c+4d )*2 也就是:梁的周长-8c+8d=箍筋的周长90° 135° 2d 2.5d 45 ° 90这个图能看懂吧?嘻嘻嘻。

解释如下:(以梁为例)则其中: a 为梁宽 b 为梁高 c 为保护层厚度 d 为箍筋的直径钢筋保护层厚度是指,受力主筋外边缘到混凝土表面距离。

箍筋调整值(抗震和非抗震的不同、外包尺寸减去轴线尺寸的差值就是箍筋调整值)。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下料长度计算公式主要取决于混凝土结构的尺寸、布置方式以及钢筋的叠放方式。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情况下的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1.单筋直线段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下料长度=直线段长度+弯钩长度+钢筋叠放长度-弯曲余量
直线段长度是指两个弯折点之间的距离,弯钩长度是根据钢筋直径和规范要求确定的,在一般情况下为6倍直径。

钢筋叠放长度是根据构造形式和规范要求确定的,通常为叠放钢筋长度的一半。

弯曲余量是为了方便施工留出的长度,通常为40倍钢筋直径。

2.多筋直线段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下料长度=直线段长度+弯钩长度+钢筋叠放长度-弯曲余量
多筋直线段的计算方式与单筋直线段相同,只是直线段长度需要分别计算。

3.钢筋弯曲段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下料长度=弯曲段长度+弯钩长度+钢筋叠放长度-弯曲余量
钢筋弯曲段长度是指钢筋在构造中弯曲的长度,一般通过施工图纸中的标示来确定。

4.钢筋搭接段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下料长度=搭接段长度+弯钩长度+钢筋叠放长度-弯曲余量
钢筋搭接段长度是指钢筋在构造中的搭接长度,根据构造形式和规范要求来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式只是一般情况下的计算方法,具体的计算应遵循相应的规范和施工图纸中的要求。

在实际工程中,还应考虑钢筋的浪费和延伸长度等因素,以确保钢筋的安装质量和施工进度的要求。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是一个经验性的过程,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估算。

在进行计算时,应充分考虑材料的损耗和施工的可操作性,并遵循相应的规范和标准,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施工的质量。

钢筋下料长度公式

钢筋下料长度公式

钢筋下料长度公式
钢筋在建筑中使用非常广泛,下料是钢筋加工的重要环节。

如何计算合适的下料长度是每个钢筋加工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下面介绍一下钢筋下料长度的公式。

1. 直角弯钩钢筋下料公式
直角弯钩钢筋一般用于梁、柱等构件中,下料时需要考虑钢筋直段、弯曲段和弯钩段的长度。

钢筋下料长度 = 需要的长度 + 直段长度 +弯度长度 + 弯钩长度
需要的长度:即构件中需要的钢筋长度。

直段长度:即钢筋在构件中直接使用的长度。

弯度长度:由于钢筋在构件中需要弯曲成一定角度,所以需要计算弯度长度。

弯钩长度:钢筋一般需要加弯钩,弯钩长度需要计算。

2. 等边弯钩钢筋下料公式
等边弯钩钢筋一般用于基础中,下料时同样需要考虑钢筋直段、弯曲段和弯钩段的长度。

钢筋下料长度 = 需要的长度 + 直段长度 + 弯度长度 + 弯钩
长度 + 弯曲长度
需要的长度:即构件中需要的钢筋长度。

直段长度:即钢筋在构件中直接使用的长度。

弯度长度:由于钢筋在构件中需要弯曲成一定角度,所以需要计
算弯度长度。

弯钩长度:钢筋一般需要加弯钩,弯钩长度需要计算。

弯曲长度:等边弯钩钢筋需要在弯曲段留出一段长度,以保证弯曲段的强度。

以上是两种常见的钢筋下料公式,掌握好这些公式,可以帮助钢筋加工人员更准确地计算钢筋下料长度,为建筑施工提供更好的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0度的公式是 3.14(d+D)/2-(D/2+d)+平直长度(3d)=6.25d135度的公式是 3.14*3(D+d)/8-(D/2+d)+平直长度(10d)=11.87d90度的公式是 3.14*(D+d)/4-(D/2+d)+平直长度(设计值)式中的D=2.5d.180度的公式是 3.14(d+D)/2-(D/2+d)+平直长度(3d)=6.25d135度的公式是 3.14*3(D+d)/8-(D/2+d)+平直长度(10d)=11.87d90度的公式是 3.14*(D+d)/4-(D/2+d)+平直长度(设计值)式中的D=2.5d.准确计算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的实用公式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是钢筋配料加工的依据。

其精确度的高低不仅影响成型后能否符合设计尺寸,而且有时直接影响钢筋绑扎、构件定位尺寸甚至构件受力性能。

1.钢筋下料长度计算的一般公式对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目前多数教材和手册采用下式下料长度=外包尺寸-量度差+端部弯钩增值量度差计算可用理论公式或近似值公式。

理论公式为式中D为弯曲直径;d为钢筋直径;α为钢筋弯折角度。

近似值可按表1取值。

表1钢筋弯曲量度差钢筋弯曲角度/(°) 30 45 60 90 135量度差值/mm 0.35d 0.5d 0.85d 2d 2.5d端部弯钩增值理论公式为近值可按表2取值。

表2半圆弯钩增加长度参考表钢筋直径d/mm ≤68~10 12~18 20~28 32~36一个弯钩长度/mm 4d 6d 5.5d 5d 4.5d量度差、端部弯钩增值无论按理论公式还是按近似值公式计算,其结果误差甚小,精确度高。

而外包尺寸的计算,由于计算方法的不同,其结果相差较大,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弯起钢筋外包尺寸计算的精确公式及与通常方法的比较以图1弯起钢筋为例,按通常计算外包尺寸的方法为(1)图1弯起钢筋为了分析其误差,下面按外包尺寸的含义,寻求计算外包尺寸的准确公式。

如图1所示,在斜段上任取横截面DC,将钢筋分成凹向相反的两段ABC和DEF。

按外包尺寸的含义计算整个钢筋的外包尺寸如下:外包尺寸=(AB+BC)+(DE+EF)=AB+(BC+DE)+EF其中,AB=α,BC+DE=GD+DE=GE=HE-HG=h/sinα-d.ctgαEF=b+HB-HK=b+d/sinα-h.ctgα代入后可得(2)(2)与(1)式相比,h值增加了当α=90°时,增值为d。

当α=60°时,增值为0.58d。

当α=45°时,增值为0.41d。

此值与量度差相比,并非小量,当为元宝筋时增值将成倍增加。

3结束语在计算弯起钢筋下料长度仍用原公式计算。

外包尺寸、量度差、端部弯钩增值按现行教材或手册提供的通常方法进行计算,但在计算钢筋的外包高度h时应增加h+d(d为钢筋直径),以弥补计算的误差。

■3.14*3(D+d)/8-(D/2+d)+平直长度(10d)=11.87d[转] 钢筋基本算法,学建筑的必转转载自江伦转载于2010年03月18日 19:42 阅读(1) 评论(0) 分类:个人日记举报钢筋算量基本方法钢筋算量基本方法第一章梁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如下图所示)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

三、尾跨钢筋计算类似首跨钢筋计算四、悬臂跨钢筋计算1、主筋软件配合03G101-1,在软件中主要有六种形式的悬臂钢筋,如下图所示这里,我们以2#、5#及6#钢筋为例进行分析:2#钢筋—悬臂上通筋=(通跨)净跨长+梁高+次梁宽度+钢筋距次梁内侧50mm起弯-4个保护层+钢筋的斜段长+下层钢筋锚固入梁内+支座锚固值5#钢筋—上部下排钢筋=Ln/4+支座宽+0.75L6#钢筋—下部钢筋=Ln--保护层+15d2、箍筋(1)、如果悬臂跨的截面为变截面,这时我们要同时输入其端部截面尺寸与根部梁高,这主要会影响悬臂梁截面的箍筋的长度计算,上部钢筋存在斜长的时候,斜段的高度及下部钢筋的长度;如果没有发生变截面的情况,我们只需在“截面”输入其端部尺寸即可。

(2)、悬臂梁的箍筋根数计算时应不减去次梁的宽度;根据修定版03G101-1的66页。

第二节其他梁一、非框架梁在03G101-1中,对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简单的解释,与框架梁钢筋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1、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2、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3、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0.5Hc+5d的判断值。

未尽解释请参考03G101-1说明。

二、框支梁1、框支梁的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为Ln/3;2、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3、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梁高-保护层+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锚,再横向弯折15d;5、箍筋的加密范围为≥0.2Ln1≥1.5hb;7、侧面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处理与框架梁一致。

第二章剪力墙在钢筋工程量计算中剪力墙是最难计算的构件,具体体现在:1、剪力墙包括墙身、墙梁、墙柱、洞口,必须要整考虑它们的关系;2、剪力墙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种转角形式;3、剪力墙在立面上有各种洞口;4、墙身钢筋可能有单排、双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钢筋不同;5、墙柱有各种箍筋组合;6、连梁要区分顶层与中间层,依据洞口的位置不同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需要计算的工程量第一节剪力墙墙身一、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1、墙端为暗柱时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暗拄与墙身相平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2、墙端为端柱时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内侧钢筋长度=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注意:如果剪力墙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钢筋时,其中间水平钢筋在拐角处的锚固措施同该墙的内侧水平筋的锚固构造。

3、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端拄突出墙当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两边截断,分别向下弯折15d。

二、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1、首层墙身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2、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3、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布置)中间层无变截面中间层变截面顶层内墙顶层外墙4、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竖向筋在洞口上下两边截断,分别横向弯折15d。

三、墙身拉筋1、长度=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11.9+2*D)2、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注:墙净面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即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剖面积 - 暗梁面积;拉筋的面筋面积是指其横向间距×竖向间距。

例:(8000*3840)/(600*600)第二节剪力墙墙柱一、纵筋1、首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2、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3、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注意: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

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二、箍筋:依据设计图纸自由组合计算。

第三节剪力墙墙梁一、连梁1、受力主筋顶层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中间层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2、箍筋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即N=(LAE-100/150+1)*2+(洞口宽-50*2)/间距+1(顶层)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洞口两边再各加一根即N=(洞口宽-50*2)/间距+1(中间层)二、暗梁1、主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2、箍筋第三章柱KZ钢筋的构造连接第一章基础层一、柱主筋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200mm}二、基础内箍筋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