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曼旗民族职专概述
奈曼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奈曼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课题研究情况简介自2014年以来,学校围绕国家示范校建设任务,先后开展了校级课题、国家级、自治区及通辽市级课题,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了教师教科研能力,发挥了科研引领的作用,丰富了国家示范校建设成果。
其中12个校级课题全部结题;语文出版社“西部职教”项目课题,已经完成中期检查阶段;2个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规划课题完成开题,进入实施阶段;6个通辽市级课题上交申报资料,等待立项批复。
课题研究总体情况总结如下:一、校级课题情况:2014年3月—6月,学校教务处与教科研室共同开展了校级科研课题,学校12个教研组以组为单位,申报12个课题全部立项,立项号为Zz1401—Zz1412,经过一个学期的研究,全部顺利结题。
经学校科研领导小组评审,数学组课题获一等奖;机电一体化、汽修专业课题获二等奖;计算机组等获三等奖,学校为课题组颁发了结题证书及获奖证书。
本次课题参与教师为72人。
二、教育部语文出版社“西部职教”项目课题研究情况:2014年6月,学校教务处主任张亚生主持并承担了语文教育出版社“西部职教”项目课题。
所申报的课题《少数民族地区中职学校“立德树人”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于2014年7月顺利立项,立项编号为:XBZJ044,为一般课题。
2014年11月,张亚生去重庆参加了“西部职教”项目组召开的课题立项会议;12月8日,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召开了开题会议;2015年7月,课题组参加了“中期汇报”会议。
目前、课题组全体成员按照研究计划有序推进研究,预计2015年11月结题。
课题组成员包括2名副校长、3名主任,共计11人。
三、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规划课题进展情况:2014年12月,机电一体化、汽修专业申报了2个内蒙古教育厅“十二五“规划课题,2015年6月两项课题全部立项。
尚杰申报的《中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研究》课题为一般课题,立项号为:2015JGH020;郑彦文申报的《三段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应用与研究》为一般课题,立项号为2015JGH021。
奈曼旗民族职专概述
奈曼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概述奈曼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位于奈曼旗诺恩吉雅大街路北教育园区东侧,是由旗政府主办、专门从事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学校建设”立项建设学校。
学校始建于1984年,是奈曼旗人民政府1984年10月下发292号文件决定创办的,创办之初校名定为“奈曼旗职业教育中心”。
2000年9月份,经奈曼旗委、政府研究决定将原青龙山职业高中、八仙筒蒙古族职业高中2所职业高中并入职教中心,将三所学校进行合并,更名为“奈曼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在此基础上,2002年又把旗卫生学校、农业技术学校并入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现在的民族职专是五所学校经过2次合并而形成的。
建校30年以来、学校秉承“崇德、精技、忠诚、勤朴”的校训精神,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004年11月被评为“自治区重点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2009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2013年被评为国家中职示校立项学校。
另外,学校先后被评定、确立为“再就业培训定点机构”、“雨露计划示基地”、“中友好实验学校”、“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市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一、校园建设:30多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学校办学功能的日益提升,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奈曼旗民族职专校园建设经历了三次大的变迁。
民族职专于1984年成立时,校址暂时设立在位于大沁他拉镇火车站站前门市部南的粮干校院,租借两间办公室、五间车库作为教室招收第一批幼师学员;1985年又租赁党校教室办学;1988年11月在各级领导的协调下,建立了位于大沁他拉镇南郊的老校址,老校址占地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785平方米,校园有房舍90间,其中教室32间、宿舍18间、办公用房一栋、食堂一栋、琴室1间。
2002年,学校自筹资金建多媒体教室、阅览室、语音室等342.8㎡,食堂及餐厅398.6㎡;2003年,学校自筹资金79,381.00元建锅炉房142.38㎡。
奈曼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12年度学校工作总结
奈曼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12年度学校工作总结2012年,在旗委、旗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教育体育局的关心支持下,我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方针,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要求,紧紧围绕创建“国家中职示范学校”这条主线,稳定规模、加强管理、创新机制、完善特色、提高质量,整体推进了学校各项工作快速、健康、持续的开展。
圆满完成了本年度的各项工作。
现对我校本学年工作总结如下:一、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创先争优成绩突出。
一是加强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进一步端正了领导班子的工作态度,规范了领导班子的言行、仪表,层层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强化了岗位职责;二是班子建设更趋合理科学,班子成员能以身作则、相互沟通、协调配合,校级领导包环节干部,环节干部包专业组活动卓有成效;三是加强了考勤管理,广大教职工的纪律意识明显增强,敬业精神显著提高;四是党支部发挥坚强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组织全体教工完成集体学习10次,完成政治自学笔记150本,在全旗创先争优活动中获先进集体称号。
二、教育教学质量再创新高,办学水平大幅度提升(一)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素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
建设一支素质良好、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较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目标。
1.定期开展教研活动通过公开课、教学竞赛、常规检查、各种教学研讨活动等方式,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师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从而促进教学的发展。
本年度,完成青年教师汇报课15人次,校级公开课13人次,各教研组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104次,领导和教师共听课2850节;同时,还进行教学常规检查1032次。
今年有101名学生参加高考,其中,本科上线10人,其余91人全部对口升入高职院校; 3+2五年高职护理专业有80名学生顺利转入通辽职业学院,继续学习大专课程。
2.重视骨干教师培养学校发展需要有名师。
奈曼旗民族职专2013年工作计划
奈曼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13年工作计划2013年,我校要以十八大“立德树人”教育教学目标指导下,围绕国家示范校建设,深化学校内涵建设,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业务方法提高为重点,攻坚克难争取做好招生、就业;实训基地;校园美化绿化,促进学校各方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法律、法规,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和学校管理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创建国家示范校”的建设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指导思想,精细管理,苦练内功,强化内涵,稳步推进学校内部的有序改革,依靠全体教职工、科学合理调整人力资源、发挥教师民主管理和全体干部集体优势,着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努力打造职教内蒙古东部区品牌学校。
二、工作目标1、德育目标: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建立师德师风标准,将师德建设具体深化到班内管理,教师课堂,发挥一言一行的潜移默化作用;把提高学生素质工作放在首位,创新德育教育新方法,将德育教育深化到学生教育各种活动中,逐步完成立德树人总要求。
推进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2、管理目标:加强学校规范管理,贯彻落实逐层负责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增强教师的教书育人责任意识。
3、教师队伍目标:增强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努力打造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教师队伍,促进和激发全体教师不断完善自我,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认真履行职责,自觉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品掌握新技术、新工艺,刻苦钻研本专业、本行业发展前沿阵地,全力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4、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动手能力,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满意度。
5、招生目标:通过主管部门政策支持,各初中学校大力宣传,我校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全年全日制新生达到1000人以上。
三、工作重点1、一个中心:以示范校建设为中心,全面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各项任务。
2、两个提高: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加强质量意识,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满足企业需求。
奈曼旗民族职专教科研室工作总结
奈曼旗民族职专教科研室工作总结教科研室工作总结(20152016)第一学期本学期,教科研室结合国家示范校验收阶段的建设任务开展了课题研究、征文活动、推荐发表优秀论文等重点工作,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重点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形成了大量的论文,其中十多篇论文发表在《通辽教育》、《内蒙古教育》、《知识窗》等期刊上;扎实推进国家、自治区级课题,极大地丰富的教育科研成果,较好地履行了教育科研的职责。
本年度,教科研室起草并制定的教科研常规工作制度首次被编入《学校管理制度汇编》(2015年修订版)中;教师的教研意识和能力逐步提升,教师积极撰写论文、自觉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加强业务学习,教育科研氛围基本形成;参加征文活动的论文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论文的体裁、题材及内容范围越来越广,采用稿件的期刊等级也有所提高,有5篇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投稿渠道进一步拓宽;进一步明确了申报区、市两级科研课题的正规渠道,规范了申报课题的一般程序,完成了西部职教项目课题的结题工作。
这些成果充实和丰富了示范校建设内容,凸显了教育科研在中职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先导作用,为学校进一步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
现将本学期的主要工作梳理如下:一、建立和完善教科研制度:教科研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制定和完善符合学校实际的教科研制度是顺利履行教育科研工作职责的保障,也是实现科研兴校的基础。
教科研室自成立以来,在分管校长、教务处等指导下,逐步制定了常规的科研工作制度、科研管理制度等;其中《教科研工作职责》、《教科研室主任岗位职责》、《教科研室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教师教科研工作职责》正式编入《学校管理制度汇编》中,明确了教科研室及教师的教研职责;2015年7月,教科研室根据《通辽市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制定了《奈曼旗民族职专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成立了奈曼旗民族职专科研领导小组,完善了科研课题的管理体系,确保课题申请、评审、管理、鉴定等环节在科学有序的的程序下开展,促进科研工作科学、规范,发挥教育科研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推动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奈曼旗民族职专2012年大事记
奈曼旗民族职专2012年大事记奈曼旗民族职专2012年大事记(1月——12月)一月:二月:三月:学校办公室建立并执行各部门周工作安排制度,同时将“周工作安排计划表”汇总形成电子版和纸质材料,留存备查。
(档案室及办公室可查)校团委创办《奈曼职教时讯》,于3月10日印刷首刊,总第13期。
同时分发给各组室。
(团委及档案室留存可查)(可付首刊照片) 实施校园美化工程,投资90万元,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
(总务类档案可查)执行领导分片包干,全体教师定任务的春季招生制度,共招生260人(招生办可查)四月:4月7日我校焊接专业、汽修专业、计算机专业学生代表学校参加通辽市中职学校学生技能大赛。
共有10名学生获奖,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
由张亚东主任带队(教务类档案可查)(附照片)4月27日我校焊接专业、机加专业、护理专业的学生代表学校参加内蒙古自治区中职学校学生技能大赛,取得优异成绩,9人获奖,同时我校获得集体奖项优秀奖。
由安海申校长带队。
4月10——4月19日党支部继续展开“创先争优”活动.(党支部可查)4月11日在通辽举办的“示范性宿舍和食堂”双创建活动中,我校男女生公寓和食堂被评为通辽市示范学生宿舍和食堂,并举行了挂牌仪式。
4月18日——4月22日,宋猛校长与部分领导一同去联合办学学校考察学学习。
考察了与我校所办专业有关的学校,北京实美职业技术学校,北京商琨高铁旅游学院、天津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青岛明天学院等学校的美发、美术、计算机、影视制作、高铁、3G、银行事物等专业。
五月:5月19日奈曼旗雨露计划实施方案改革开班暨技能大赛表彰大会再我校隆重召开,通辽市教育局职成科姜志立科长、冯兆毅老师,奈曼旗委常委、政府常务副旗长李玉山等领导出席会议。
(附照片) 5月21日人事驾校入驻奈曼旗民族职业中专。
六月对口升学。
网上阅卷。
七个专业的学生参加考试。
本科录取人数14人。
(教务处可查。
)第二届护理专业“3+2”直通车对口升学班134、135班毕业,直接升入通辽职业学院。
奈曼旗民族职专2013年大事记
2013年大事记(1月——12月)一月份暂无内容二月份2月26日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1人,农学专业:徐轩培训地点:湖南农业大学(长沙市)三月份3月2日学校建立教科研室及国家级示范校办公室。
3月5日人事调整。
张亚生主任担任教务处主任。
3月12日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3人:汉畜牧专业:姜鹏、培训地点:山东青岛美工专业:宝荣、培训地点:赤峰学院机械加工专业:崔鑫炜、培训地点: 河北师范大学3月15日执行领导分片包干,教师全员参与,每位教师定名额的招生政策,完成招生目标,招收530名学生,新生注册学籍。
3月18日我校生产实习处引企入校,机械加工专业与奈曼旗三合机械制造公司开展校企合作联合办学形式。
3月22日 2013年通辽市机械加工技术技能大赛在我校举办,这是我校首次承办通辽市技能大赛,也是通辽市中职学校技能大赛第一次举办车工类比赛项目,本次承办大赛彰显我校精品专业的教学水平和办学实力,全市有4所学校参赛。
我校有7名参赛选手获奖。
普车项目有四人获奖:一等奖高占勇二等奖刘海亮马道图嘎三等奖贺永盟数控项目有三人获奖:一等奖闫志林二等奖于亮三等奖高磊指导教师:王磊班主任:尚杰、许丽娜、宋志媛3月27日教务处研究制定学生成绩管理及评价办法。
四月份4月1日我校与奈曼旗镍鉻合金有限公司联合招生。
首届镍合金培训班开班。
4月7日继续实施东明镇六发村“城乡再就业”培训工作。
4月14日学校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面试指导,加强学生对法律法规,就业心理、基本礼仪等知识方面的培训。
由语文组教师和政治组教师主讲。
校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听课。
4月16日奈曼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通过教育部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信息管理系统上报教育部,成为第三批国家级示范学校项目建设单位。
4月16日通辽市教研室来我校调研督导教育教学工作,由孙德友书记带队。
机加车间向督导组展示我校“理实一体化”的实训教学模式。
王磊主讲理论课部分。
宋猛校长、安海珅副校长、张亚生主任等领导陪同听课。
奈曼旗民族职专专业建设研讨会致词
奈曼旗民族职专专业建设研讨会致词第一篇:奈曼旗民族职专专业建设研讨会致词奈曼旗民族职专专业建设研讨会致辞各位领导、专业主任:大家好!实施专业化管理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也是中职学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课程模式改革的必然选择,更是落实国家示范校建设任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2015年秋季,学校开始执行专业化管理制度,将原来的12个教研组合并调整为6个专业组;2016年3月又增加了现代服务专业组,目前学校共建有农牧、计算机、机电一体化、汽修、护理、学前、现代服务7个专业组。
在推行专业化管理的近一年中,各位专业主任带领各自的团队,团结协作,锐意进取,初步建立起适应专业化发展的管理模式,极大地促进了中职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国家示范校的辐射、带动作用,取得了一些值得总结的经验和做法,形成了专业化管理方面的丰富成果。
但是教学质量不高、德育效果不明显任然是在推行专业化管理中遇到的最为突出和亟待解决的两大难题。
今天召开的专业研讨会,就是想通过听取各专业主任的工作汇报,达到沟通、交流先进经验、提出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的目。
希望各专业主任在梳理归纳已有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找到提升教学质量、转变德育工作方法的思路和对策,下面,我从分管教育教学的角度,简要概括一年来专业化建设取得的一些好的经验。
一、主要经验与做法:1、初步建立了适应专业化发展的制度体系。
各专业组能够按照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规定的专业名称、入学要求、学制、培养目标、职业范围、人才规格、主要续接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时间安排、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实习实训环境、专业师资等要求,制定突出本专业特点的专业建设方案、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明确了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就业岗位要求及专业发展方向,细化了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考核、评价制度,制定了教学区域、实习实训区域教学管理办法,建立了专业实训室及相关管理制度,将学生管理的责任分到人,使教学、实习实训德育、安全等工作有序进行,为开展专业化管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制度保障。
奈曼旗民族职专概述
奈曼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概述奈曼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位于奈曼旗诺恩吉雅大街路北教育园区东侧,是由旗政府主办、专门从事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立项建设学校。
学校始建于1984年,是奈曼旗人民政府1984年10月下发292号文件决定创办的,创办之初校名定为“奈曼旗职业教育中心”。
2000年9月份,经奈曼旗委、政府研究决定将原青龙山职业高中、八仙筒蒙古族职业高中2所职业高中并入职教中心,将三所学校进行合并,更名为“奈曼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在此基础上,2002年又把旗卫生学校、农业技术学校并入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现在的民族职专是五所学校经过2次合并而形成的。
建校30年以来、学校秉承“崇德、精技、忠诚、勤朴”的校训精神,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004年11月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2009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2013年被评为国家中职示范校立项学校。
另外,学校先后被评定、确立为“内蒙古再就业培训定点机构”、“内蒙古雨露计划示范基地”、“中韩友好实验学校”、“通辽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通辽市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一、校园建设:30多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学校办学功能的日益提升,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奈曼旗民族职专校园建设经历了三次大的变迁。
民族职专于1984年成立时,校址暂时设立在位于大沁他拉镇火车站站前门市部南的粮干校院内,租借两间办公室、五间车库作为教室招收第一批幼师学员;1985年又租赁党校教室办学;1988年11月在各级领导的协调下,建立了位于大沁他拉镇南郊的老校址,老校址占地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785平方米,校园内有房舍90间,其中教室32间、宿舍18间、办公用房一栋、食堂一栋、琴室1间。
2002年,学校自筹资金建多媒体教室、阅览室、语音室等342.8㎡,食堂及餐厅398.6㎡;2003年,学校自筹资金79,381.00元建锅炉房142.38㎡。
奈曼旗民族职专建章立制计划
奈曼旗民族职专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建章立制工作计划建章立制是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形成长效机制的重要保障。
按照《奈曼旗民族职专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方案》要求,制定以下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按照体现群众意愿、体现改进作风、体现提高效率的要求,根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立足学校实际工作需要,结合学校体制机制要求,完善已有制度、制定新的制度、废止不适用的制度,做到“废、改、立”并举,进一步完善适应办学需要的内部管理体系,推动制度建设的规范化、长效化。
同时,把解决“四风”突出问题的措施办法提炼上升为制度层面予以固化,推动形成以制度管人管事、以制度规范干部行为、以制度推动作风建设、以制度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长效工作机制。
二、工作步骤在学校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前两个环节坚持边学边改、立学立改基础上,重点、全面、系统地开展“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工作。
具体工作步骤是:(一)梳理、分析。
对学校现有的制度体系结合适应学校管理体制机制要求进行全面梳理、分析。
(二)提出继续适用、修订完善、新建、宣布废止制度的具体意见。
(三)按照分工负责,统筹协调原则,制定、修改制度。
(四)对制定、修改完善的制度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进行再次修订、完善、补充。
(五)报上级教育实践活动督导组审查。
(六)采取一定形式进行公示(七)形成、实施新的制度体系。
(八)适时对制度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三、具体分工学校党政主要领导是学校建章立制工作的总负责人;各分管领导是建章立制工作第一责任人,按分工牵头负责分管范围内的建章立制工作;各处室主要负责人为建章立制工作具体负责人,抓好落实工作。
(一)党支部及职能部门负责制定适应学校需要的党支部工作规程及党建工作制度;负责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制度、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干部管理制度以及组织制度、“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等。
(二)党支部负责制定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章制度。
(三)政教处负责制定适应学校工作需要的行政工作规程;完善学校各种管理办法;修订完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有关制度。
奈曼旗民族职专教育发展规划2006——2010
奈曼旗民族职专五年发展规划(2006——2010)职业教育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其发展程度与前景,则是直接对地区经济建设,对提高劳动者素质、农村城镇化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制定学校五年规划,旨在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清理思路、加快发展。
一、学校基本情况奈曼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始建于1984年,1993年被确定为自治区级重点中等职业院校,2004年又顺利通过自治区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验收。
学校占地面积46600㎡,建筑面积4340㎡. 教职工70人,其中专任教师45名,高级教师8名,中级以上职称36人,区、市、旗三级教学能手16人。
全日制在校生570人。
有一定的实验实习需要的教学设备、场地。
学校建设有李嘉诚和清华大学远程卫星地面接收站各一个。
学校开设有:畜牧兽医、计算机应用技术、护理、学前教育、机械加工技术、现代农艺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焊接技术应用等10个专业。
现有一个兽医实习诊所,一个护理实习诊所,机加专业实习车间一个,一所占地50余亩的现代农艺生产实习基地。
2002年学校被通辽市教体局评为“职业教育先进学校”;学校团委被评为市级“红旗中学团委”;2003年学校被授予市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特别是最近4年多的时间,政府相继将原八仙筒民族职业中专、原青龙山职业高中、旗农牧业机械化学校、旗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合并到了旗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成立奈曼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优化了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为做大做强职业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面向人才市场,进行“订单型”人才培训。
为了保证学生能有良好的就业去向,我们成立了“招生就业办公室”,专门负责学校的招生,职业指导和推荐就业工作。
几年来,学校先后进行了管理体制、教学方法、办学模式、招生就业和后勤管理社会化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从而使学校在办学贴近市场、制度完备合理、管理规范科学。
模式多样、师资队伍建设系统化等诸多方面实现了跨域式的飞速发展。
奈曼旗民族职专概述
奈曼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概述奈曼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位于奈曼旗诺恩吉雅大街路北教育园区东侧,是由旗政府主办、专门从事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立项建设学校。
学校始建于1984年,是奈曼旗人民政府1984年10月下发292号文件决定创办的,创办之初校名定为“奈曼旗职业教育中心”。
2000年9月份,经奈曼旗委、政府研究决定将原青龙山职业高中、八仙筒蒙古族职业高中2所职业高中并入职教中心,将三所学校进行合并,更名为“奈曼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在此基础上,2002年又把旗卫生学校、农业技术学校并入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现在的民族职专是五所学校经过2次合并而形成的。
建校30年以来、学校秉承“崇德、精技、忠诚、勤朴”的校训精神,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004年11月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2009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2013年被评为国家中职示范校立项学校。
另外,学校先后被评定、确立为“内蒙古再就业培训定点机构”、“内蒙古雨露计划示范基地”、“中韩友好实验学校”、“通辽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通辽市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一、校园建设:30多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学校办学功能的日益提升,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奈曼旗民族职专校园建设经历了三次大的变迁。
民族职专于1984年成立时,校址暂时设立在位于大沁他拉镇火车站站前门市部南的粮干校院内,租借两间办公室、五间车库作为教室招收第一批幼师学员;1985年又租赁党校教室办学;1988年11月在各级领导的协调下,建立了位于大沁他拉镇南郊的老校址,老校址占地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785平方米,校园内有房舍90间,其中教室32间、宿舍18间、办公用房一栋、食堂一栋、琴室1间。
2002年,学校自筹资金建多媒体教室、阅览室、语音室等342.8㎡,食堂及餐厅398.6㎡;2003年,学校自筹资金79,381.00元建锅炉房142.38㎡。
内蒙古民族工程职业技术学校
内蒙古民族工程职业技术学校2018年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内蒙古民族工程职业技术学校法人:二〇一八年十二月目录1. 学校情况 (1)1.1学校概况 (1)1.2学生情况 (2)1.3教师队伍 (3)1.4设施设备 (4)1.5校内信息化建设 (5)1.6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5)2.学生发展 (6)2.1学生素质 (6)2.2在校体验 (8)2.3资助情况 (9)2.4就业质量 (9)2.5职业发展 (10)3.质量保障措施 (10)3.1专业动态调整 (10)3.2教育教学改革 (10)3.3教师培养培训 (10)3.4规范管理情况 (11)3.5德育工作情况 (12)3.6党建情况 (13)4. 校企合作 (13)4.1校企合作 (13)4.3集团化办学 (14)5. 社会贡献 (14)5.1人才培养 (14)5.2社会服务 (15)6.举办者履责 (15)6.1经费 (15)6.2政策措施 (15)7.特色创新 (15)7.1典型案例 (15)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15)1.学校情况1.1学校概况内蒙古民族工程职业技术学校创办于2012年9月,是经教育厅批准成立的一所教育部三网融合国家级职业技能培训考试站、是以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平面设计等专业为主体专业的全日制民办中等职业学校,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企业人才培训基地。
地址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呼哈路6公里处经贸外语学院院内,教学楼、宿舍和办公用房都为租用,操场、礼堂、食堂、图书馆等都可以共同使用。
学校占地总面积23000平方米,2017年生均占地面积86.47平方米、2018年生均占地面积为57.93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8192.74平方米,2017年生均30.8平方米、2018年生均20.64平方米,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7980.14平方米,2017年生均30平方米、2018年生均20.1平方米,生活用房面积910.9平方米,2017年生均3.42平方米、2018年生均2.29平方米。
奈曼旗民族职专概述
奈曼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概述奈曼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位于奈曼旗诺恩吉雅大街路北教育园区东侧,是由旗政府主办、专门从事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立项建设学校。
学校始建于1984年,是奈曼旗人民政府1984年10月下发292号文件决定创办的,创办之初校名定为“奈曼旗职业教育中心”。
2000年9月份,经奈曼旗委、政府研究决定将原青龙山职业高中、八仙筒蒙古族职业高中2所职业高中并入职教中心,将三所学校进行合并,更名为“奈曼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在此基础上,2002年又把旗卫生学校、农业技术学校并入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现在的民族职专是五所学校经过2次合并而形成的。
建校30年以来、学校秉承“崇德、精技、忠诚、勤朴"的校训精神,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004年11月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2009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2013年被评为国家中职示范校立项学校。
另外,学校先后被评定、确立为“内蒙古再就业培训定点机构”、“内蒙古雨露计划示范基地”、“中韩友好实验学校”、“通辽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通辽市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一、校园建设:30多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学校办学功能的日益提升,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奈曼旗民族职专校园建设经历了三次大的变迁.民族职专于1984年成立时,校址暂时设立在位于大沁他拉镇火车站站前门市部南的粮干校院内,租借两间办公室、五间车库作为教室招收第一批幼师学员;1985年又租赁党校教室办学;1988年11月在各级领导的协调下,建立了位于大沁他拉镇南郊的老校址,老校址占地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785平方米,校园内有房舍90间,其中教室32间、宿舍18间、办公用房一栋、食堂一栋、琴室1间。
奈曼旗民族职专2019年优秀教案评比办法
奈曼旗民族职专2019年优秀教案评比办法一、基本要求:1、教案保存完好、整洁、无破损、缺页、卷角、污染等,书写整齐规范、各类补充资料整理整齐、规范。
2、课型齐全,每种课型环节齐全,课时达到规定节数。
3、教案格式规范,每课时教案字数数量够。
4、体现“用教材教”,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多种媒体教学,教学设计有独创性、实效性,体现学科发展的方向,体现因材施教。
二、课时教案评分标准(一)教学目标设计:10分1、明确(目标表述清楚、明白、具体)3分2、恰当(符合课标、学科、学校、教师、学生实际)3分3、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分(二)教学方法设计(10分)1、教法选择得当(结合教材、学生、学校、教师实际,一法为主、多法配合、优化组合)5分2、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根据实际需要,教具、学具、软硬件并举)5分(三)教学程序设计(18分)1环节设计合理(有层次、结构合理,过渡自然)6分2、环节中小步骤设计具体,时间分配合理,6分3、程序设计巧妙(体现教学过程和方法上的创新性,有艺术性)6分(四)教材处理(30分)1、思路清晰(有主线,内容系统,逻辑性强)6分2、导入新颖(结合学生实际,以复习旧知识或其他方法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兴趣)6分3、突出重点(根据教材及课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在目标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出重点)6分4、突破难点(体现出由抽象到具体、化难为易、化繁为简、难点分解突破的方法。
)6分5、抓住关键(能找出教材特点和本课特点,找准处理教材的关键。
)6分(五)师生活动设计(24分)1、精讲巧练、分层训练(以思维训练为核心,落实“双基”,体现优生培养过程,体现学困生的分层要求。
)6分2、教为学服务(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启发性,引导、点拔、动口动手、动脑结合)6分3、体现知识形成过程(通过暴露思维过程,学生自悟与发现,总结出规律和体会。
)6分4、学法指导得当(各种学习活动设计具体,准备充分,指导有方)6分(六)板书设计(8)1、突出重点,主次分明,有启发性,体现教学思路3分2、言简意赅,图文并茂,布局科学,有美感,2分3、设计巧妙,有艺术性3分2019年优秀教案评价表。
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民族教育现状及应采取的措施
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民族教育现状及应采取的措施摘要: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是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所给予的特殊的优惠政策,是繁荣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有力保障,对奈曼旗而言,是科教兴旗战略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解奈曼旗民族教育现状与困境我走访调查了奈曼旗八仙筒蒙古族中学,制作了若干份调查问卷,本文将根据调查结果并结合相关资料对这一话题进行论述。
关键词:奈曼旗民族教育蒙古族学生生源流失【作者简介】白雯,10021048,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10级汉语言文学正文:九十年代以来,奈曼旗旗委、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对发展民族教育事业出台了行之有效的政策,实施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使得这个旗民族教育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可喜局面。
九十年代这个旗蒙古族学生(不包括汉族授课的蒙生)考入各级各类大专院校人数为845名,考入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数为519名,并为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专门人才和合格的劳动者。
民族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和教育教学质量等均发生了巨大变化。
1999年,奈曼旗顺利通过了自治区“两基”达标验收,2000年还要迎接“两基”达标国家级复查。
“两基”达标后,巩固奈曼旗的民族教育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
一、民族教育的概况旗直属学校:完全中学一所,在校生1100名,其中中学生756名,26个教学班;民族职业中专一所,在校生440名,其中职业高中学生210名,有7个教学班;还有一所蒙汉合校的初中,在小蒙生86名,2个教学班。
苏木乡镇办初中14所,含蒙汉合校8所,在校蒙生2800名。
平均每校200人。
苏木乡镇级中心校4所,在校蒙生900名,住宿生为多数。
嘎查村小学,含教学点176所,在校蒙生3300名,平均每校不到20人。
专职教师及学历99年中学教师586名,学历合格率高中为68.3%,初中为84.1%,小学教师776名,学历合格率为93%奈曼旗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32所,其中教师进修学校1所,职业中专1所,普通高中3所,初中29所,小学296所,旗直属幼儿园2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奈曼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概述奈曼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位于奈曼旗诺恩吉雅大街路北教育园区东侧,是由旗政府主办、专门从事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立项建设学校。
学校始建于1984年,是奈曼旗人民政府1984年10月下发292号文件决定创办的,创办之初校名定为“奈曼旗职业教育中心”。
2000年9月份,经奈曼旗委、政府研究决定将原青龙山职业高中、八仙筒蒙古族职业高中2所职业高中并入职教中心,将三所学校进行合并,更名为“奈曼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在此基础上,2002年又把旗卫生学校、农业技术学校并入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现在的民族职专是五所学校经过2次合并而形成的。
建校30年以来、学校秉承“崇德、精技、忠诚、勤朴”的校训精神,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004年11月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2009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2013年被评为国家中职示范校立项学校。
另外,学校先后被评定、确立为“内蒙古再就业培训定点机构”、“内蒙古雨露计划示范基地”、“中韩友好实验学校”、“通辽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通辽市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一、校园建设:30多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学校办学功能的日益提升,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奈曼旗民族职专校园建设经历了三次大的变迁。
民族职专于1984年成立时,校址暂时设立在位于大沁他拉镇火车站站前门市部南的粮干校院内,租借两间办公室、五间车库作为教室招收第一批幼师学员;1985年又租赁党校教室办学;1988年11月在各级领导的协调下,建立了位于大沁他拉镇南郊的老校址,老校址占地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785平方米,校园内有房舍90间,其中教室32间、宿舍18间、办公用房一栋、食堂一栋、琴室1间。
2002年,学校自筹资金建多媒体教室、阅览室、语音室等342.8㎡,食堂及餐厅398.6㎡;2003年,学校自筹资金79,381.00元建锅炉房142.38㎡。
自2006年以来,上级主管部门、旗委、政府及社会各界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和捐助力度,先后投资5285万元在教育园区内建设新校址。
2007年10月新校址一期工程交付使用,2007年11月11日学校从镇南旧址迁入教育园区的新校址。
学校现址占地面积220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建有综合教学楼一幢、综合实训楼一幢、学生宿舍楼两幢、学生餐厅一处、农牧民服务培训中心一座;车工、钳工、焊接、机械加工理实一体化实训室一栋;2013年新成建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车间一处;校园建有400米标准跑道,篮球场4个,排球场2个,单双杠运动小区,教职工健身房、校园中心休闲小区等。
校园建筑与基础设施为师生提供了和谐美好的工作及育人环境,满足了教育教学的需要。
二、学校历任校长自学校1984年成立以来,在职业教育不同的发展阶段,先后产生了10位校长。
按照任职时间先后顺序依次为:杜忠民(第一任校长)、张宝权、马良、钱玉彬、岳贵、左海森、任德金、梁玉柱、宋志民、宋猛。
学校现任校长宋猛、学校有18名领导班子成员,其中校级领导5名、中层领导13名。
校长及3位副校长、10位中层领导均具备本科学历和高级职称。
三、教师队伍及学生人数1984年学校始建时,全校教职工只有五名:一名校长和四名教师;学校招收的第一届学生是幼师专业、一个教学班、共计35名学生。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学校现有教职工总数151人,专任教师130人。
其中,专业课教师76人,“双师型”教师41人;高级教师76人,兼职教师28人;国家级骨干教师10人、区级骨干教师21人、市级骨干教师4人;市级学科带头人4人、自治区级学科带头人1名。
骨干教师占专任教师的27%,为提高办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根据办学需求,学校调剂教师32人,招录专业教师21人、外聘兼职教师28人、代课教师26人,有效地保证了教育教学的需求。
截止2013年末,学校有42个教学班,学校全日制在籍学生2202人。
四、教学设施、开设专业及课程设置学校在1984年成立之初,全校固定资产只有三千元,办公桌6个、椅子7个、学生桌凳20套、一架手风琴、一台脚踏琴、一台速印机。
自2000年以来,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决定的实施和五校合并后的办学需求,国家和各级政府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
特别是2004年学被校评为自治区重点职业学校、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以后,教育教学设施日趋完善。
到2013年,我校教学、实习、实训设备齐全,学校有多功能教室53个;机械加工车间、数控车间、汽修拆装车间、电气焊实习车间、计算机操作室、形体训练室、钢琴室、电力实验室、仿真汽车模拟室、解剖实验室、病理实验室、护理操作室等20多个专业功能实训室;现代农艺专业实验室4个,温室大棚一栋;农、林、牧实训基地两处,占地90亩,各种苗木3万株。
有计算机、汽修、电气焊、医学、音乐、体育、电工、工程机械、机械加工、钳工、数控等仪器设备,总价值1600余万元。
2013年12月学校又新成建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车间一处,为提高学生技能操作、满足实训需求提供保障。
学校拥有计算机网络管理中心2个、各种教学用计算机450台,组建了“奈曼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网站、清华远程继续教育站、李嘉诚西部远程教育教学站。
拥有自己独立的IP网址,10兆光纤接入Internet网,校园局域网已覆盖学校,实现了教学和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
学校设有医务室,配备专职医务人员1名,医疗器械、常用药品符合标准、保证了学生的健康。
学校历来重视专业建设,在30多年的时间里,结合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实际,先后开设了幼师、针织、制瓶、水泥、木器、机修、推销员、毛纺、机电、电子、化工、制鞋、三板工艺、等企业急需专业;1997年开始招收首届计算机专业班;1999年招收第一届美术班;2000年三校合并后开设畜牧、农学及城市保安专业;2001年开设公关礼仪班;2002年开设首届机械加工专业;2003年卫校并入学校后开设护理专业、同年开设日语专业;2008开设焊接及汽修专业;2011年9月18日学校与北京商鲲教育集团签订联合开办新专业的协议,决定开设首届高铁服务专业,班号为到2013年,学校设有10个成熟而稳定的专业:计算机应用、现代农艺技术、畜牧兽医、学前教育、工艺美术、护理、机械加工、汽车运用与维修、焊接技术、美容美发等;最近几年,学校瞄准发达地区部分行业人才紧缺的良好机遇及时增设了“高铁服务”、“3G网络”等热门专业。
2013年10月,学校“机械加工技术”、“客户信息服务”、“护理”、“现代农艺技术”等四个专业被通辽市教育局确立为“通辽市中等职业学校骨干专业”。
这些骨干专业与社会劳动就业紧密结合,为生产一线培养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同时带动中等职业教育整体办学水平,提高中职学校为社会服务的能力。
学校根据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于教学安排的意见》及各专业课程特点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机械制图》、《音乐》、《护理基础》等各类专业课程;教师和学生用书采用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另外还开设体育课、计算机、音乐、心理咨询、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法律、形体、书法训练等课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在生产、服务、技术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技能性人才。
五、招生与就业工作:建校以来,招生与就业工作一直是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一。
学校每任领导和上级主管领导都非常重视学校招生就业工作。
1987下半年开始,学校按照国家计划招生开始办长班,招收学生150名,教室租赁党校房屋,并与针织厂等企业联合,建立了我校联合办学的招生模式。
受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及人们落后保守择业观念的影响,1992—1993年间,学校曾因生源严重不足,导致学校一度处于关闭、停办状态。
1999年8月,旗教体局专门为职教中心设立了招生安置办公室,配备了3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学校招生季毕业生的就业安置。
从2001年起,学校执行春、秋两季招生政策,启动了春季招生办法。
每学期学初校领导带队组织人员下乡,通过印发招生简章、电视广告、制作宣传片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加大招生力度;学校教职员工每人都有招生任务;2007年以来,国家针对职业教育招生就业难问题出台了许多政策,其中“两免一助”的助学政策极大地满足了贫困地区农牧民子女接受培训的需求,由于国家减免了学费,许多家长主动选择让孩子来我校读书,生源明显增加。
旗教体局也针对招生难问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保证了学校稳定的生源和办学规模。
2011年在旗内初中毕业生锐减,普通高中扩招的形势下,以宋猛为校长的新一届领导班子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招收社会青年规模,积极发展旗外生源地,完成1100人的招生任务。
2012年的招生工作仍采取春季和秋季两次招生。
在全校招生动员大会上,宋猛校长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学校在招生方面所面临的困境及解决的对策,确定了学校招生工作的努力方向,成立了招生领导小组,制定招生方案,多次召开各类招生会议,研究招生工作。
根据学校的具体实际,在教育主管部门有力支持和各乡镇中学的大力协助下,我校部分教职员工走村入户见学生见家长,大力宣传国家及我旗职业教育优惠政策,大力宣传我校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在我校全体教职工的辛苦努力下,完成春季招生750人,秋季招生363人,全年共计招生1113人,圆满完成了招生任务。
较好地扭转了生源紧张的局面。
2013年,学校继续加大招生工作力度,完成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招生人数1442人。
来我校就读的有扎旗、霍林河、甘旗卡、开鲁、库伦、通辽市、敖汉、兴安盟等外旗、县、市的学生,拓展了旗外招生市场,提升了学校办学声誉和影响力,为创建国家示范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六、办学及人才培养模式自1984年建校以来,学校就本着“厂校挂钩、联合办学”的指导思想,贯彻我国“先培训、后就业”的劳动用工制度。
1989年开始,在招收机修、针织、玻璃制品专业的同时、又与木材总厂、京联羊毛衫厂、棉毛针织厂联合学校联办班。
这种教与学、理论与实践、学习过程与学习目的有机结合的培养模式、为当时的经济发展解决了企业职工素质低下的困难,也解决了专业师资不足的情况。
对学校继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重大的启示。
2008年以来,学校形成了“三层办学,双向培养”的办学模式。
“三层办学就是举办三年制综合高中班、三年制职业中专班和两年制培训就业班;“双向培养”就是为高中输送合格新生,为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
2012年,学校不断拓宽办学渠道,建立了产教结合、校企联合、城乡联合等多元办学模式,全面推行“双证制,实行全日制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的办学形式,形成具有三年制职业中专班、企业委培生班和初、中级短期岗位培训班等多层次、多元化的办学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