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动态监测报告

合集下载

采煤巷道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数据收集、分析、处理制度

采煤巷道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数据收集、分析、处理制度

采煤巷道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数据收集、分析、处理制度一、引言采煤巷道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是煤矿生产管理中至关紧要的环节之一。

它能够实时、精准地反映采煤巷道的支护情况和顶板的变形情况,为矿山生产管理供给紧要的依据。

因此,建立有效的数据收集、分析、处理制度,对于保障采煤巷道安全稳定、合理设计和施工具有紧要意义。

二、数据收集流程1.传感器安装:–选择合适的传感器类型和规格,如应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并确保其性能稳定牢靠。

–在采煤巷道重要支护结构和顶板变形区域安装传感器,并保证传感器与被监测对象接触良好。

–依照设计规范和要求,对传感器进行固定,并确保固定坚固牢靠。

2.数据采集:–利用数据采集设备,对已安装的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

–设置合适的采样频率和数据存储格式,确保采集到的数据具有肯定的精准性和完整性。

–对采集设备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3.数据上传和存储:–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网络、无线传输等方式上传至数据中心或云端服务器。

–在数据中心或云端服务器上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

–对上传和存储的数据进行备份和冗余,以免数据丢失或损坏。

三、数据分析流程1.数据预处理:–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去噪、滤波等处理,以去除干扰和噪声,并保留有效的信息。

–对数据进行时序排序,确保数据的时序关系精准。

2.数据分析:–依据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变形的分析。

–对支护质量数据进行统计和比对,判定支护结构的稳定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运用数据分析方法,对顶板的动态变形进行分析,推测可能显现的变形模式和趋势。

3.数据挖掘:–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大规模的数据进行挖掘和发觉,发觉其中潜在的关联和规律。

–基于数据挖掘的结果,对采煤巷道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变形进行更深入的讨论和分析。

四、数据处理制度1.数据质量掌控:–建立数据质量掌控制度,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估。

–依据数据质量评估结果,适时发觉和处理数据异常和错误。

深部煤矿巷道群数值模拟与动态监测分析

深部煤矿巷道群数值模拟与动态监测分析
目前 对 于 硐 室 群 的研 究 较 多 。J ,但 是 由于 问 题 的 复 杂 性 ,很 难 采 用 理 论 解 析 的方 法 对 施 工 扰 动 效 应 下 的 巷 道
() 而示意图 a () b 横截而
图 1 巷 道 空 间 布 置
后辅 以湿 喷混凝 土 和注 浆措 施 ,喷 射 混凝 土厚 度 10 m, 5m
发 生 大 变形 ,围岩具 有流 变性 。研 究结果 可为类 似条件 下巷 道群 稳 定性控 制提供 借 鉴和指 导 。
关 键词 :巷道 群 ;数值模 拟 ;动 态监 测 ;扰 动效 应
中图分 类号 :T 2 3 D 6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 编号 :17 0 5 ( 0 2 0 -0 8 6 1— 9 9 2 1 )4( 8 )
三条 巷道 均采用综 掘机施 工 ,巷道 断面 为直墙 半 圆拱 形 ,轨道巷 和胶带 机巷 断面高度 为 47 . m,宽度为 54 .m,回
风巷高度 为 42 . m,宽度为 4 8 . m。巷道支护方式均为 :①首 先架设 2 9 U型棚 ,棚距为 7 0 m;②然后施工锚 索 ,锚索 0r a
2 有 限元数 值模型
有 限元 模 型 采 用 平 面 应 变 模 式 ,为 了 全 面 分 析 巷 道 群
施工 的扰动 影响 ,建立 三种 分析模 型 ,分别 为 :①无 支 护
弹性模 型 ;②无 支护弹 塑性模 型 ;③ 支护条件 下 的弹塑 性
模 型。模 型②和③ 的屈 服条 件均 采用 Mor olm h —C uo b屈 服
直径 为 2 rm,长度 6 0 m 2 a 30 m,排距 2 1 . m,每排 5根 ;③ 最
收稿 日期 :2 1 — 8—1 01 0 2

探析煤矿主提升设备的动态监测系统运用

探析煤矿主提升设备的动态监测系统运用

探析煤矿主提升设备的动态监测系统运用煤矿作为能源资源的重要产地,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煤矿生产中,主提升设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煤矿生产的核心设备,其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煤矿生产的安全和效率。

如何有效监测和管理主提升设备的运行状态成为了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动态监测系统的运用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加全面和准确地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提升设备的维护效率和减少意外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一、煤矿主提升设备的运行特点煤矿主提升设备具有高强度、大功率、严苛工况等特点,长期以来一直是煤矿生产中最为重要的设备之一。

主提升设备在运行中会受到大量的冲击和振动,极端工况下甚至会出现严重的损坏,这就需要设备有更高的抗震能力和更为严密的监测系统。

主提升设备的运行状态也直接关系到煤矿生产的安全问题。

一旦设备出现异常,很容易引起设备事故,从而造成生产中断和安全隐患。

如何更好地监测和管理主提升设备的运行状态对于煤矿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二、动态监测系统运用的意义传统的设备监测往往是基于固定点测量和周期性检测的方式,这种监测方式无法实现对设备全面的实时监测,很难准确发现设备的运行异常情况。

而动态监测系统的运用则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不足,它可以全面、连续地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实时发现设备的运行异常,从而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维护和修理。

动态监测系统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振动诊断来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监控,工程师可以通过监测系统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设备的潜在故障,从而避免设备事故的发生。

动态监测系统的运用可以帮助煤矿更全面地了解主提升设备的运行状态,提前发现设备的故障和潜在问题,提升设备的维护效率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对于煤矿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动态监测系统的运用对于煤矿主提升设备的监测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其运用中也面临一些难点。

主提升设备工作环境恶劣,高温、高湿和电磁干扰等问题使得设备监测传感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难以保障。

煤矿监测数据分析报告(3篇)

煤矿监测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我国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煤矿安全生产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本报告通过对煤矿监测数据的分析,旨在揭示煤矿安全生产现状,为煤矿企业提供决策依据,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提升。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1. 数据来源:本报告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于我国某大型煤矿企业2019年至2021年的监测数据,包括瓦斯浓度、温度、湿度、压力、粉尘浓度、一氧化碳浓度等关键参数。

2. 数据处理: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剔除异常值和缺失值;其次,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不同参数量纲的影响;最后,运用统计学和数据分析方法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三、数据分析1. 瓦斯浓度分析(1)总体情况:2019年至2021年,该煤矿瓦斯浓度平均值为0.5%,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但在2020年第二季度,瓦斯浓度曾短暂超标,达到0.6%,需引起重视。

(2)原因分析:通过对超标期间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瓦斯浓度超标主要与采煤工作面通风不良有关。

2. 温度与湿度分析(1)总体情况:2019年至2021年,该煤矿温度和湿度均在合理范围内,平均温度为24℃,平均湿度为75%。

(2)原因分析:温度和湿度受季节性影响较大,夏季温度和湿度较高,冬季温度和湿度较低。

3. 压力分析(1)总体情况:2019年至2021年,该煤矿压力稳定,平均压力为0.8MPa,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2)原因分析:压力稳定主要得益于煤矿企业对压力监测系统的不断完善。

4. 粉尘浓度分析(1)总体情况:2019年至2021年,该煤矿粉尘浓度平均值为0.5mg/m³,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2)原因分析:粉尘浓度超标主要与采煤工作面切割、运输等环节有关。

5. 一氧化碳浓度分析(1)总体情况:2019年至2021年,该煤矿一氧化碳浓度平均值为0.2ppm,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2)原因分析:一氧化碳浓度稳定主要得益于煤矿企业对通风系统的不断优化。

2013年湖北省主要矿产品销售价格动态监测月度报告【模板】

2013年湖北省主要矿产品销售价格动态监测月度报告【模板】

2013年湖北省主要矿产品销售价格动态监测月度报告(10月份)编制单位:XX公司二〇一三年十月三十一日1 监测说明1.1 监测矿产品对象本次监测的对象包括煤、磷、铁、水泥灰岩四类在湖北省主要矿产品的销售价格。

1.2 矿产品监测区划分根据成矿区将磷矿价格监测区划分为宜昌大区、保康大区、神农架大区和鄂东大区四个大区;将煤矿价格监测区划分为恩施大区、宜昌大区、荆襄大区和黄咸大区四个大区。

铁和水泥灰岩省内价格较为平均,故不分区监测。

1.3 矿产品监测点设立在大区内细分若干小监测区,小监测区设置三种类型矿价销售价格监测点:①以成矿带、成矿区为依据选取区域内大中型矿山为第一类监测点;②以具有公开市场价格的矿产品交易集散地为第二类监测点;③以湖北永业行各地分公司为基础设置第三类监测点。

1.4 矿产品价格监测数据的分类经充分调查、结合实际矿产品自身特点和销售情况:将磷、煤、铁、水泥灰岩销售价格监测分类如下:磷矿价格根据品位分为28%、30%、32%共3类;煤矿价格按照发热量分为3000大卡、4000大卡、5000大卡、6000大卡四类;铁矿分为三个类型:①磁铁矿和超贫磁铁矿以最终产品铁精粉形式进行计价;②赤铁、菱铁、褐铁合为一类以原矿形式计价;③高磷赤铁矿以原矿形式计价。

其中:磁铁矿和超贫磁铁矿按以63%铁精粉为基础进行计价。

赤铁、菱铁、褐铁类按原矿计价,分为:35%、40%、45%共3种品位进行价格监测。

高磷赤铁矿按原矿计价,分为:30%、35%、40%、45%共4种品位进行价格监测水泥灰岩由于种类单一,价格平均故采用全省取均价的方式进行价格监测。

1.5 监测时间2013年10月。

2. 2013年10月全省四种矿产品销售价格动态监测情况2.1 湖北省磷矿石销售价格监测结果2013年10月,湖北省磷矿销售价监测结果见表2-1,图2-1。

图2-1 2013年10月湖北省磷矿石价格分区统计图根据监测显示,湖北省磷矿石销售价格在四个大区内差异较小,各区价格与湖北省磷矿石平均价格相差均不到3%。

矿山环境监测报告

矿山环境监测报告

山西煤销集团大通煤业有限公司矿山地质环境检测报告第一章前言1.1 监测目的通过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检测工作,为矿山建设施工过程中及生产后可能诱发、加剧的地质灾害及矿山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合理开发和充利用矿产资源、有效保护地质环境以及为政府部门对矿山地质环境管理和采矿许可换证提供技术依据。

1.2 监测任务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次监测工作的主要任务是:(1)步查明矿山及相关范围内的地质环境特征及地质灾害类型、分布现状、形成规律、发展趋势以及对矿山建设生产的危害;(2)定性监测分析矿山工程建设中和生产后可能诱发和加剧的地质灾害类型、规模以及对矿区地质环境的影响;(3)综合分析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矿山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地质灾害和灾害患的防治措施、建议。

1.3人员设备投入本次地质环境监测工作,参加工作的人员共12人,其中,工程师2人,相关技术人员10人,关于设备先利用现有技术设备,缺少的设备应尽快配备完善。

1.4完成的工作质量及质量评述在充分研究已有成果资料的基础上,对矿区及邻近区域进行环境地质综合调查。

经室内综合分析整理编制完成《山西高平煤销大通煤业有限公司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报告》一份和附图一张。

本次监测报告编制工作资料收集比较全面,环境地质调查工作按国家现行有关技术规范进行,报告编制参照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山西省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求》(试行)和晋城市煤田地质局编制的《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进行,完成预期的工作任务,达到预期的工作目的。

第二章监测区基本情况2.1自然地理概况(1)位置与范围本井田位于高平市陈镇刘家庙村一带,行政区划隶属高平市陈镇,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3°00′52″~113°03′37″,北纬35°52′27″~35°53′32″。

本井田位于高平市市区东北约12.7km,南距高平市陈镇约3km,井田向西2km有简易公路与晋长二级公路及长晋高速公路相接,距高平市米山集煤站约13km,各乡村均有公路与矿区相通,交通运输条件较为便利。

煤矿开采的动态监测与预警机制

煤矿开采的动态监测与预警机制

时间,提高预警的及时性。
加强人员培训和设备维护
03
定期对监测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加强
设备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某煤矿动态监测与预警机制的创新点
1 2 3
引入物联网技术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传感器与监控中心的实时数 据传输,提高了监测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人工智能辅助分析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监测数据进行智能分析,自 动识别异常情况并发出预警,减少了人工干预的 需求。
成熟阶段
目前,动态监测技术已经进入了成熟阶段,各种新型传感器、无线传输技术和大
动态监测在煤矿开采中的应用
矿压监测
通过监测矿山压力的变化,及时发现和预防 矿压事故的发生。
瓦斯监测
实时监测矿井内的瓦斯浓度、温度等参数, 预防瓦斯爆炸等事故的发生。
动态调整
根据实际监测情况,对预警阈值进行动态调 整,以适应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变化。
预警响应与处置
要点一
预警级别划分
根据预警的严重程度,将预警划分为不同的级别,如一级 、二级、三级等。
要点二
预警处置措施
针对不同级别的预警,制定相应的处置措施,如紧急撤离 、停产整改等。
04
动态监测与预警机制的优化建议
加强人员培训与演练
01
02
03
定期培训
对监测和预警人员进行定 期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 技能和安全意识。
开展演练
定期组织预警演练,提高 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和协作水平。
建立考核机制
对监测和预警人员进行考 核,确保他们具备合格的 专业技能和工作态度。
建立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
加强部门间沟通
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 协作。

矿山环境监测报告

矿山环境监测报告

贵州恒隆源煤业有限公司绥阳县宏盛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检测报告绥阳县宏盛煤矿二0一四年三月三十日第一章前言1.1 监测目的通过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检测工作,为矿山建设施工过程中及生产后可能诱发、加剧的地质灾害及矿山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合理开发和充利用矿产资源、有效保护地质环境以及为政府部门对矿山地质环境管理和采矿许可换证提供技术依据。

1.2 监测任务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次监测工作的主要任务是:(1)步查明矿山及相关范围内的地质环境特征及地质灾害类型、分布现状、形成规律、发展趋势以及对矿山建设生产的危害;(2)定性监测分析矿山工程建设中和生产后可能诱发和加剧的地质灾害类型、规模以及对矿区地质环境的影响;(3)综合分析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矿山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地质灾害和灾害患的防治措施、建议。

1.3人员设备投入本次地质环境监测工作,参加工作的人员共6人,其中,工程师1人,相关人员5人,关于设备先利用现有技术设备,缺少的设备应尽快配备完善。

1.4完成的工作质量及质量评述在充分研究已有成果资料的基础上,对矿区及邻近区域进行环境地质综合调查。

经室内综合分析整理编制完成《绥阳县宏盛煤矿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报告》一份和井上下对照图一张。

本次监测报告编制工作资料收集比较全面,环境地质调查工作按国家现行有关技术规范进行,报告编制参照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贵州省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求》(试行)和《绥阳县宏盛煤矿地质报告》,完成预期的工作任务,达到预期的工作目的。

第二章监测区基本情况2.1自然地理概况(1)位置与范围宏盛煤位于绥阳县黄杨镇境内,隶属于遵义市绥阳县黄杨镇管辖范围,矿山距桐梓至正安公路约5公里(至宽阔镇),宽阔镇距桐梓县城37公里,南距绥阳县城约66公里。

交通较方便,煤炭外运较方便。

矿区地理坐标:107°01′12″~107°01′40″,北纬:28°17′22″~28°17′50″。

煤矿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监测记录表

煤矿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监测记录表

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监测为掌握矿压的大体规律,综合分析矿山顶板控制问题,成立健全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处置责任制,做好顶板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如下:1.结合我矿实际情况,配备矿压观测领导小组:组长:地测科长成员:地测科全部人员和生产单位验收员2.地测科组织按期对井下所有巷道及掘进工作面进行矿压观测,与原始掘进数据对比分析,需要增强支护时或维修巷道时,通知包片责任单位处置。

3.测压组成员应别离对各巷道及掘进工作面的工字钢变形情况、坠包情况进行记录并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单。

4.监测人员应配备必要的工具及仪表,并负责对仪表及监测工具的保护保养,保证仪器、仪表的灵敏靠得住。

5.监测人员应及时整理分析监测资料,掌握监测进度,并将监测分析结果及时向技术部门汇报,为安全生产服务。

6.按照不同监测目的,对所测数据进行细致整理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提出所测工作面矿压规律的熟悉,并以此分析控制顶板或改良支架等办法。

7.矿压观测点必需按50m间距控制。

特殊条件(断层及围岩破碎带、顶板淋水、应力集中区、交岔点及硐室等)下的巷道必需对此处紧密观察,每5m设观察点一个。

1.地测科负责矿压观测并详细记录,报技术科进行分析,并制定专项技术办法由包片负责单位进行处置。

2.地测科观测矿压时记录数据及工作面情况必需真实,在观测工作面顶板情况时,生产单位必需全力配合。

3.技术科制定专项技术办法必需与工作面情况相结合,安全技术办法必需通过总工程师审批签字并在生产单位贯彻后方才生效。

4.生产单位按照专项技术办法作业期间,地测科和技术科必需安排专人现场观测,结合工作面实际情况,需要补充办法及时补充。

第一章完善矿压观测组织机构,明确责任。

成立矿压观测组,矿压观测组设在技术科。

在总领导、总、技术科科长、分管副科长领导下,组织完成有关矿压观测与支护质量监测的各项工作任务,把矿压观测列为现场顶板控制工作的重点。

充实观测人员,按照顶板监测需要,最少配备5名专职观测人员(由综采队安排),由矿压组统一,做到有有组织的开展矿压观测和支护质量监测工作。

矿山动态监测

矿山动态监测

**矿山**年度矿山储量年报采矿权人名称:**年报编写单位:******报告提交单位:*****单位负责人:单位技术负责人:报告编写单位: ***单位负责人: **报告编写人:**报告审查人:**报告提交日期:**目录第一章矿山概况 (4)第一节矿山基本情况 (4)第二节矿山地质测量 (11)第二章探采对比 (20)第一节矿区地质概况变化情况 (20)第二节煤层及煤质变化情况 (23)第三节其他开采技术条件等的变化情况 (28)第三章资源储量估算 (37)第一节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及工业指标 (37)第二节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及参数的确定 (37)第三节资源储量估算类型及块段划分 (38)第四节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40)第四章结论 (40)第一节资源储量测量结果 (40)第二节存在问题及建议 (40)附图目录附表目录1、**煤层开采工作面测量成果表2、**截至**年底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报表附件目录附件1、报告编制单位资质证书附件2、采矿许可证附件3、矿山查明资源储量台账(表)附件4、设计资源储量台账(表)附件5、矿山资源储量变动台账(表)附件6、开采结束资源储量比较台账(表)附件7、矿石损失统计台账附件8、**年矿山储量年报编制委托书第一章矿山概况第一节矿山基本情况一、目的与任务为了能使政府切实掌握矿产资源合理利用和储量变化情况,建立和完善矿山企业储量动态监督管理档案和台账,促进矿山企业珍惜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根据《**国土资源局关于加强矿山储量动态监督管理的通知》(**号),为此,**委托北京市**为该矿编制《**年度矿山储量年报》。

其任务是:查明矿山企业截止**,*号-*号煤层矿山占用资源储量、动用资源储量、核实保有资源储量,为建立矿产资源台账提供依据。

二、交通位置**属**煤矿,位于**一带,距**km,行政区划属**。

地理坐标:东经**,北纬**。

矿区东距*—*铁路线*km,北达**煤矿铁路专用线*km,*公路从矿区*穿过,*东部为*高速。

矿山储量动态监测工作方案

矿山储量动态监测工作方案

矿山储量动态监测工作方案
一、目的和意义
矿山储量动态监测工作是对矿山资源储量的实时监控和评估,旨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障矿山安全生产,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这项工作的实施,将有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资源浪费、超采超挖等问题,保证矿山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二、监测范围
本工作方案适用于所有矿山,包括金属矿、非金属矿、煤矿等。

对于不同类型和规模的矿山,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监测方案。

三、监测内容
1. 资源储量监测:对矿山的资源储量进行实时监测,包括矿石量、矿藏量、品位等指标。

2. 开采状况监测:对矿山的开采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包括开采进度、采空区状况等。

3. 安全生产监测:对矿山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包括安全设施运行状况、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等。

4. 环境保护监测:对矿山的环境保护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包括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排放及治理等。

四、监测方法
1. 定期监测:定期对矿山进行全面的监测,包括现场勘查、数据采集、分析评估等。

2. 不定期抽查:根据实际情况,对矿山进行不定期的抽查,以检查矿山是否存在违规行为。

3. 信息化手段:利用信息化手段,如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对矿山进行实时监测。

五、工作流程
1. 制定监测方案:根据矿山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监测方案,包括监测范围、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等。

2. 组织监测:按照监测方案,组织专业人员开展监测工作。

煤矿安全监控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煤矿安全监控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市场参与者的竞争策略与合作动态
技术合作
为了提升技术水平和加速产品创 新,一些企业开始寻求技术合作 ,与科研机构、高校等进行紧密
合作。
市场营销策略
各企业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 ,通过参加行业展会、举办技术 研讨会等方式提高知名度和影响
力。
横向整合与合作
部分企业通过横向整合,实现资 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共同应对市
煤矿安全规程
该规程是煤矿安全监控行业的重要法规,详细规 定了煤矿安全监控的设备配置、管理、操作等方 面的要求。
特种设备安全法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中涉及到的特种设备必须遵守 特种设备安全法的规定,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
监管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加强了行业管理
严格的监管环境促使煤矿安全监控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产品 质量和服务水平。
场竞争。
05
行业挑战与机遇
煤矿安全监控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技术更新迅速
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煤矿安全监控行业 需要不断跟进新技术,否则将面临技术落 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问题。
众多企业涌入煤矿安全监控行业,导致市 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 。
法规与政策限制
客户需求多样化
政府对煤矿安全监控行业的监管加强,相 关法规和政策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一定 制约。
5G通信技术
5G通信技术的引入将为煤矿安全监控提供更高速、更稳定 的数据传输能力,使得实时监控和预警更加准确和及时。
新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与影响
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煤矿内的各种设备和传感器能够实现互联互通,提高监控的效率和 准确性。同时,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维护,降低运营成本。

矿山动态监测

矿山动态监测

**矿山**年度矿山储量年报采矿权人名称:**年报编写单位:******报告提交单位:*****单位负责人:单位技术负责人:报告编写单位: *** 单位负责人: ** 报告编写人:**报告审查人:**报告提交日期:**目录第一章矿山概况 (1)第一节矿山基本情况 (1)第二节矿山地质测量 (5)第二章探采对比 (13)第一节矿区地质概况变化情况 (13)第二节煤层及煤质变化情况 (17)第三节其他开采技术条件等的变化情况 (20)第三章资源储量估算 (30)第一节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及工业指标 (30)第二节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及参数的确定 (30)第三节资源储量估算类型及块段划分 (31)第四节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33)第四章结论 (35)第一节资源储量测量结果 (35)第二节存在问题及建议 (35)附图目录附表目录1、**煤层开采工作面测量成果表2、**截至**年底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报表附件目录附件1、报告编制单位资质证书附件2、采矿许可证附件3、矿山查明资源储量台账(表)附件4、设计资源储量台账(表)附件5、矿山资源储量变动台账(表)附件6、开采结束资源储量比较台账(表)附件7、矿石损失统计台账附件8、**年矿山储量年报编制委托书第一章矿山概况第一节矿山基本情况一、目的与任务为了能使政府切实掌握矿产资源合理利用和储量变化情况,建立和完善矿山企业储量动态监督管理档案和台账,促进矿山企业珍惜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根据《**国土资源局关于加强矿山储量动态监督管理的通知》(**号),为此,**委托北京市**为该矿编制《**年度矿山储量年报》。

其任务是:查明矿山企业截止**,*号-*号煤层矿山占用资源储量、动用资源储量、核实保有资源储量,为建立矿产资源台账提供依据。

二、交通位置**属**煤矿,位于**一带,距**km,行政区划属**。

地理坐标:东经**,北纬**。

矿区东距*—*铁路线*km,北达**煤矿铁路专用线*km,*公路从矿区*穿过,*东部为*高速。

谈谈我对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监测的认识

谈谈我对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监测的认识

谈谈我对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监测的认识摘要:通过对矿山的储量动态监测,各地暴露出诸多新问题,给我们的矿政管理带来新困惑。

本文就此作一分析、探讨,努力促使我市的矿政管理更加规范、科学和合法。

关键词:黑河;储量动态监测;矿政管理Abstract: dynamic monitoring of the mine reserves, around exposed many new problems to the mine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to bring new confusion. This article for an analysis on this discussion, efforts to promote the city’s mining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more standardized, scientific and legitimate.Key words: Heihe; dynamic monitoring of reserves; a Mining Management今年参加矿山储量动态监测的矿山共有30多家。

该管理方法的推出是利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来台化储量管理的创新性举措。

为加强矿山矿产资源储量监督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维护国家、矿业权人权益,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途径,新方法。

2006年以来,矿山储量动态监测在黑河矿政管理的作用,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作为一项新的制度,在其发展、实践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本文试图通过对储量动态监测在黑河的运用中产生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改进的想法,促进矿政管理机制逐步走向规范。

黑河是我国东北边陲城市,矿产资源丰富,由以煤、金、铜为多,另外非金属矿产也非常丰富,沸石、珍珠岩、大理岩、蛋白页岩开采也有一定规模。

矿业的开发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矿山动态监测工作总结报告

矿山动态监测工作总结报告

矿山动态监测工作总结报告
近年来,随着矿山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矿山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确保矿
山生产的安全和稳定,矿山动态监测工作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对矿山动态监测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以下是我们的报告:
一、监测设备升级。

我们对矿山内的监测设备进行了全面升级,包括地质雷达、监测摄像头、声波
监测仪等。

这些设备的升级,使得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监测到矿山内部的地质活动,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二、数据分析与预警系统。

我们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数据分析与预警系统,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我们能
够更加准确地判断矿山内部的地质活动趋势,及时预警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为矿山生产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三、监测人员培训。

我们对矿山内的监测人员进行了系统的培训,提高了他们的监测技能和应急处
理能力。

监测人员的专业素养的提升,为矿山动态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应急演练。

我们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模拟各种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提高了矿山内部应急
处理的能力。

通过这些演练,我们不仅提高了矿山内部人员的安全意识,也为矿山动态监测工作提供了更加全面的保障。

总的来说,矿山动态监测工作的总结报告显示,我们在矿山安全监测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矿山生产的安全和稳定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矿山动态监测工作,确保矿山生产的安全和稳定。

采煤工作面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处理制度

采煤工作面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处理制度

采煤工作面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处理制度一、背景和意义采煤工作面是煤矿生产中最核心、最复杂的环节之一,工作面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对于煤矿的生产安全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影响。

然而,工作面随着采煤的进展,不断地面临着顶板松动、顶板垮落等危险,严重威胁着采煤工人的生命安全和工作面的正常生产。

因此,采煤工作面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处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确保工作面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制度内容1.动态监测在采煤工作面开采和顶板支护的过程中,要及时对工作面的顶板进行动态监测,采取多种现场检测手段,如测量顶板变形、应变、应力等,进行检测数据分析和分类汇总,并将数据传输至监控中心进行统计和分析。

2.数据分析对于接收到的监测数据,需要运用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模型建立,分析变形变化趋势,建立合理可行的分析模型和数学预测模型,进行数据处理及时预警,根据预警评级进行上报。

同时,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还要进行实时风险评估和特殊情况分析,对于超出安全范围的数据,要进行紧急处理并上报。

3.分析结果处理对于顶板动态监测的分析结果,应根据运用的分析模型和数据处理软件的分析报表进行详细解读,对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改进措施的制定和指导,同时向地质、支护、安全等专业部门及时反馈数据结果,协调采取合适的技术手段和措施妥善应对。

4.预防措施为了进一步预防工作面顶板动态产生的安全问题,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并不断完善和细化,在工作面生产运行中加强现实控制和定期对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检测。

对于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要及时调整和补充相应的预防措施,确保其能够顺利的实施并有效地实现预防效果。

三、工作流程1.动态监测:采用多种现场检测手段,如测量顶板变形、应变、应力等;2.检测数据传输:将监测数据传输至监控中心进行统计和分析;3.数据分析:将监测数据进行模型建立,分析和处理;4.预警:对于超出安全范围的数据,进行预警,并上报给专业部门;5.分析结果处理:根据分析模型和数据报表进行详细解读、制定改进措施和指导,同时向专业部门及时反馈数据结果;6.预防措施: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并加强现实控制,确保其能够有效地实现预防效果。

煤矿监测监控工作总结

煤矿监测监控工作总结

煤矿监测监控工作总结篇一:大平煤矿监测监控系统XX年总结及XX年计划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平煤矿XX年安全监控系统、瓦斯防治导航系统、网络传输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计划大平煤矿二〇一四年元月一日XX年大平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瓦斯防治导航系统、网络传输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计划XX年以来,在集团公司通风管理部和大平煤矿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和矿一系列安全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八字”方针各项措施,秉承“监测监控系统故障就是事故”的理念,强化矿井监测监控系统的现场管理和维护,严格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XX)安装各类监测设备,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通过不断努力,实现了监控系统零误报和瓦斯导航无计划中断事故。

XX年以来我矿在安全监测监控、瓦斯防治导航、网络传输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安全监测监控方面:1、我矿使用的安全监控系统为中煤科工集团重庆分院研发的KJ90NA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实现与集团公司联网。

井下主要安装监测分站31台,瓦斯传感器66台,风速传感器24台,一氧化碳传感器25台,温度传感器17台,负压传感器6台,开停传感器28台,风门开关传感器17个,馈电传感器29台,断电仪24台等,作业地点均按照要求纳入了监控范围,断电范围、断电点、复电点符合要求,断电装置灵敏、可靠。

目前该系统运行稳定。

2、建立健全监控系统相关制度今年以来重新对监控系统管理制度和设备检修记录进行修订和完善,建立了《监控系统管理制度》、《微机员值班制度》和《传感器标校记录》、《瓦斯电闭锁记录》、《监测监控系统及瓦斯导航中断应急处理制度》等共十余项,进一步提高调度及监控管理人员熟练掌握和处理各类瓦斯超限事故及故障判断的基本技能和应急处置程序,做到处置准确、迅速。

3、加强现场管理,杜绝误报事故为杜绝瓦斯传感器误报警事故,我矿采取多种举措强化现场管理。

首先,下发了《关于井下采掘工作面移动瓦斯传感器的规定》,要求井下各采掘工作面移动瓦斯传感器,班组长及瓦检员必须同时在现场,由班组长操作,瓦检员监督,移动瓦斯监测探头前必须向通风调度汇报,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

矿山动态监测工作总结报告

矿山动态监测工作总结报告

矿山动态监测工作总结报告
近年来,随着矿山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矿山安全事故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
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矿山动态监测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了及时发现和预防矿山地质灾害,我单位积极开展了矿山动态监测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监测设备的更新和完善。

我们对矿山地质灾害监测设备进行了更新和完善,引进了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提高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对矿山地质构造、地下水位、地应力等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掌握了矿山地质灾害的动态变化趋势,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二、监测工作的精细化管理。

我们加强了对监测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建立了健全的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确保
了监测数据的及时传输和存储。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及时发现了一些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采取了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三、监测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我们制定了相关的监测工作标准和规范,明确了监测工作的责任人和具体操作
流程,提高了监测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加强了对监测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确保了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总的来说,矿山动态监测工作的开展,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有效地预防了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保障了矿工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监测工作,为矿山安全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矿山动态监测工作总结报告

矿山动态监测工作总结报告

矿山动态监测工作总结报告
近年来,矿山安全事故频发,给矿山生产和人员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
提高矿山安全管理水平,我们开展了矿山动态监测工作,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在此,我将对我们的监测工作进行总结报告。

首先,我们采用了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包括地质雷达、地面位移监测仪、声波监测仪等。

这些设备能够实时监测矿山地质构造和地面位移情况,及时发现地质灾害隐患,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其次,我们建立了完善的监测系统和预警机制。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和研判,我们能够及时发现矿山地质灾害的迹象,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发出预警信息,以便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再次,我们加强了对监测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监测工作需要专业的技术和经验,我们通过定期培训和考核,提高监测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确保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最后,我们积极开展了矿山安全宣传和教育工作。

通过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安
全演练等活动,增强了矿工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有效地降低了矿山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总的来说,矿山动态监测工作是矿山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我们将继续加大投入,不断完善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提高监测水平和预警能力,为矿山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矿山安全事故的减少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X矿2015年度矿山动态监测报告采矿权人名称:XXXX年报编写单位:XXXX2016年 1 月 15 日报告提交单位: XXX单位负责人: XXX单位技术负责人: XXX报告编写单位: XXX报告编写人: XXX报告审查人:XXX报告提交日期:2016年1月15日文字目录一、概况 (1)二、矿山开展动态监测工作概况 (3)三、工作区地质 (14)四、工作区测量工作 (15)五、本次动态监测工作质量评述 (17)六、结论 (17)附表目录1、以往工程测量成果表(2014年度)2、本次工作测量成果表(2015年度)附件目录1、矿山地质测量机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2、采矿许可证副本复印件3、矿山承诺书4、编制单位承诺书附图目录顺序号图号图名比例尺1 1 井上下工程对照图1:5000 22X X X工作面采掘工程平面图1:20003 3 XXX工作面采掘工程平面图1:20004 4 XXX工作面采掘工程平面图1:20005 5 XXX工作面采掘工程平面图1:20006 6 XXX柱工作面采掘工程平面图1:20007 7 XXXX工作面采掘工程平面图1:20008 8 XXXX工作面采掘工程平面图1:2000一、概况1、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矿山储量动态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87号)和《关于印发<矿山储量动态管理要求>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63号)、市国土资源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对矿山企业资源开发利用动态监管工作制度的通知》(唐国土资矿[200xxxx]12号)文件要求,为加强对矿山企业开采矿产资源状况的监督管理,及时掌握矿山动态变化,促进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受xxxx国土资源局xxxx分局委托,xxxx 矿地质科对xxxx煤矿开采情况进行现场实测。

本次动态监测工作的任务是:对矿山开采现状进行实地测量,并根据采矿许可证批准的开采范围和开采深度,检查矿山有无超深越界采矿行为,为监管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通过储量动态监测,为矿产资源科学开发、合理开发及矿业权评估提供依据,通过动态监管为矿山安全生产、打击非法采矿提供量化依据。

2、本次动态监测报告是在以往地质报告的基础上,主要根据《xxxxxxxxxxxx矿区xxxx 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xxxxxxxxxxxx煤矿2014年度动态监测报告》及矿井生产中获得的大量地质资料,同时参考了《煤、泥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煤矿地质工作规定》,以及GB/1831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PS RTK测量技术规程》、GB/128xxxx7《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xxxx8《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7xxxx42《国家三角测量规范》、《煤矿测量规程》等有关文件作为动态监测报告的资料依据。

xxxx矿位于xxxxxxxx北偏东约13 km处,南距XXXX矿业公司6 km,距XXXXXX10 km,XXXXX3.5 km,XXX从矿门前经过,行政区划属xxxx管辖。

区内内交通方便(见交通位置示意图)地理坐标:东经xxxx8°15′41″~xxxx8°13′04″,北纬3xxxx°45′08″~3xxxx°43′18″。

图1-1 xxxx井田交通位置示意图xxxx(集团)xxxx矿业分公司是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其前身为xxxx矿务局xxxx矿,后更名为xxxx(集团)xxxx矿业分公司,现隶属于xxxx(集团)有限责任公司,xxxx矿区位于xxxx 境内,主要煤种为气煤。

xxxx矿设计生产能力120万t/a,服务年限4xxxxa。

主采煤层有四层:大苗庄组的煤xxxx,赵各庄组的煤xxxx、煤xxxx、煤xxxx。

其间距14~86m,断层、褶皱等构造发育。

开采方式:地下开采,综合机械化程度为100%。

开拓方式为中央竖井水平阶段方式,运输大巷布置为平行双巷,矿井通风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

xxxx矿从1xxxx58年开始建矿,1xxxx62年停建,1xxxx63年进行补充勘探工作,1xxxx70年恢复建井至1xxxx7xxxx年建成投产。

采矿许可证证号:C1000xxxxxxxx01xxxx107107采矿权人:xxxx(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地址:xxxxxxxxxxxx矿山名称:xxxx(集团)有限责任公司xxxx矿业分公司经济类型:xxx企业开采矿种:煤开采方式:地下开采生产规模:170万吨/年;矿区面积10.645 平方公里开采深度:由35米至-550米标高,共有1xxxx个拐点圈定。

有效期限:贰拾年,自2001年01月08日至2021年01月08日。

采矿许可证界定的井田范围:北部、西部及西南部均以煤xxxx冲积层下潜伏露头为界,东部及东南部以XXXX断层为界,深部以煤xxxx盆状向斜底-550m为最终深度,南北长约3.5km,东西宽约3.4km,北端闭合,南端开放的亚圆形轮廓。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1xxxx80西安坐标系统)表1-1二、矿山开展动态监测工作概况1、xxxx矿自开展动态监测情况以来,严格按照矿山生产许可证规定的范围进行动态监测。

2014年地质方面:我矿采掘工作面衔接频繁,地质构造复杂条件下,完成提交回采说明书7份,掘进说明书10份,回采总结7份,编写各类地质预报和地质会商资料40余份并附图说明,完成掘进、开拓素描7800余米,对采掘开工作面观测200余次,对xxxx柱、3125D、3127D、xxxxD等条件复杂的工作面,进行重点观测,在注意安全同时,确保了对工作面跟踪管理;全年对回采工作面进行了无线电波坑透和瞬变电磁探测,对我矿采后工作面进行了验证,并编制了验证报告;对各个掘进工作面的地质情况进行超前预想100米,各种图纸资料全部达到微机化管理。

在综合防治水方面:2014年度完成井下探放水钻孔43个,总工程量805m,累计放出老巷和采空区的积水量约20654m3,排除受水害威胁的工作面的3个;完成井下探低阻区探查钻孔13个,总工程量756m;提交年度水害预报43份、地质说明书18份、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的份数20份。

储量方面:及时完成区域、掘进、回采地质说明书的储量圈定工作。

跟踪观测并绘制各回采工作面采面素描图25xxxx幅,预想剖面图75幅;每月坚持做好各个工作面的实际测量,掌握工作面的动态,及时做好月度的各种报表,监督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及时完成每季度、半年一次的回采率、损失率分析,并提出合理化整改建议;每月坚持浮煤及采高的观测工作(每旬一个循环),加强对长壁工作面、综放工作面的资源回收管理。

通过矿业公司对浮煤的考核力度的加强,提高了资源回收率。

完成工作面采后总结7份。

按要求及时完成矿井储量计算图(1:5000)4张;完成分煤层(按工作面)损失量计算图(新绘)10张(1:2000)。

完成了各种数据的汇总计算。

及时填制各种台帐资料,及时完成每季度、半年一次的回采率、损失率分析,并提出合理化整改建议,深入开展储量挖潜工作,今年全矿共进行了6个工作面的储量挖潜,全年共挖潜316千吨。

测绘方面:全年共为掘进、开拓巷道进尺7872m提供了测量服务,全部满足设计要求,为此测量队共测设30″导线35000余米(其中全站仪导线8000m),完成贯通54处,全部符合《规程》及工程要求;按设计定期进行岩移观测;完成地形图的补测工作,作业范围达1平方千米。

详见表2-6、2-7、2-8、2-xxxx、2-10、附表2。

2014年各矿业公司地质成果资料统计表表2-62014年各矿业公司探放水钻孔成果资料统计表表2-72014年各矿业公司资源储量管理成果资料统计表表2-8xxxx矿2014年资源储量挖潜情况表表2-xxxxxxxx集团公司xxxx矿井贯通工程统计表表2-102、2015年度动态监测的范围为矿山生产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地质方面:我矿采掘工作面衔接频繁,地质构造复杂条件下,完成提交回采说明书5份,掘进说明书4份,回采总结5份,编写各类地质预报xxxx0余份和地质会商资料12余份并附图说明,完成掘进、开拓素描8100余米;本年度我矿地面施工荆56钻孔一个,深度2xxxxxxxx.xxxxm,终孔层位为煤xxxx底板。

井下勘探工程有:xxxxDF风道及运道探隐伏构造,总施工钻孔6个,工程量316.4m。

探清了FE126、FE224、FE251等断层位置及落差,为指导生产提供了必要的依据;0025D掘进工作面风道过F18正断层,落差预计12m,如果采取硬过方法,将会导致回采时工作面破顶底板较多,且影响范围较大,对煤质造成很大影响。

通过地测科与生产技术部多次现场及井上开会讨论,重新修改为凹字型设计,为掘进施工及将来回采降低难度做出很大贡献。

全年对回采工作面进行了无线电波坑透和瞬变电磁探测,并对我矿采后工作面进行了验证,完成了验证报告,各种图纸资料全部达到微机化管理。

在综合防治水方面:本年度完成井下探放水钻孔12个,总工程量556.7m,累计放出老巷和采空区的积水量约10372m3,排除受水害威胁的工作面的3个;同时为保证xxxxDF掘进施工井下疏水降压钻孔2个,总工程量为135m,在xxxx48大巷打钻疏放煤xxxx顶板水,为xxxxDF工作面解除水害威胁,累计放出动水量约34500m3;完成井下探低阻区探查钻孔8个,总工程量46xxxx.4m;提交年度水害预报15份、地质说明书水文部分8份、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的份数8份。

储量方面:及时完成区域、掘进、回采地质说明书的储量圈定工作。

跟踪观测并绘制各回采工作面采面素描图2xxxx5幅,预想剖面图58幅;每月坚持做好各个工作面的实际测量,掌握工作面的动态,及时做好月度的各种报表,监督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及时完成每季度、半年一次的回采率、损失率分析,并提出合理化整改建议;每月坚持浮煤及采高的观测工作(每旬一个循环),加强对长壁工作面、综放工作面的资源回收管理。

通过矿业公司对浮煤的考核力度的加强,提高了资源回收率。

完成工作面采后总结5份。

按要求及时完成矿井储量计算图(1:5000)4张;完成分煤层(按工作面)损失量计算图(新绘)8张(1:2000)。

完成了各种数据的汇总计算。

及时填制各种台帐资料,及时完成每季度、半年一次的回采率、损失率分析,并提出合理化整改建议,深入开展储量挖潜工作,今年全矿共进行了6个工作面的储量挖潜,全年共挖潜803千吨。

测绘方面:全年共为掘进、开拓巷道进尺8100m 提供了测量服务,全部满足设计要求,为此测量队共测设30″导线45550余米(其中全站仪导线4300m),完成贯通41处,全部符合《规程》及工程要求;按设计定期进行岩移观测;完成地形图的补测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