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粤教版现代散文选读巩固提升案:第三单元 10 命 名 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用书P80(单独成册)])
一、基础考查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仁慈./恩赐.刹.那/古刹.诞.生/垂涎.
B.崭.新/暂.时遵循./教训.渊.源/求援.
C.专横./横.财顺从./纵.容秩.序/咨.询
D.辜.负/照顾.罪孽./萌蘖.宽恕./夙.愿
解析:选B。
B项分别读zhǎn/zàn,xún/xùn,yuān/yuán;A项分别读cí/cì,chà/chà,dàn/xián;C项分别读hènɡ/hènɡ,cónɡ/zònɡ,zhì/zī;D项分别读ɡū/ɡù,niè/niè,shù/sù。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销售人员在销售过程中会遇到千奇百怪
....的人和事,如拘泥于一般的原则不会变通,往往导致销售失败。
B.近日上映的《流浪地球》里的动作元素融入了导演罗伯特·罗德里格兹独有的暴力美
学风格,拳拳相扣、动作起承转合
....,极具视觉冲击力。
C.不知从何时起,曾经只是校内教育补充的校外教育,早已与校内教育形成了分庭抗礼
之势,学校需要喧宾夺主
....,重新确立在教育上的话语权。
D.各级政府部门要始终保持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聚精会神
....抓落实,真正把学习十九大精神成果转化为谋发展、抓改革、促创新的强大动力。
解析:选D。
“聚精会神”原指同心协力,集思广益。
后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使用正确。
A项,“千奇百怪”形容各种各样奇怪的事物。
不能修饰“人”。
B项,“起承转合”指旧时写文章常用的行文的顺序,泛指文章的做法。
不能用于修饰动作连贯,此处应该用“行云流水”。
C项,“喧宾夺主”指客人的声音压倒了主人的声音。
比喻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据了原有的或主要的事物的位置。
此处属于望文生义。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配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B.本市国税局绘制出“税源分布示意略图”,解决了税源管理辖区划分不清、争议扯皮等问题的发生。
C.蓝印花布是我国民间传统工艺品之一,它格调朴素、高雅,蕴涵着我国人民独特的生活情调和审美趣味,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D.政府应不惜血本地反腐,这样就能避免小贪变大贪,防止腐败破坏力和影响力的扩大,
从而把腐败行为扼杀在初始阶段,进一步加大反腐的力度。
解析:选C。
A.“切忌不要”否定混乱,删掉“切忌”或“不要”。
B.“解决了……问题的发生”杂糅,去掉“的发生”或将“解决”改为“避免”。
D.逻辑不当,“避免小贪变大贪,防止腐败破坏力和影响力的扩大”和“把腐败行为扼杀在初始阶段”是“进一步加大反腐的力度”的结果。
句子应改为: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反腐的力度,不惜血本地反腐,这样就能避免小贪变大贪,防止腐败破坏力和影响力的扩大,从而把腐败行为扼杀在初始阶段。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人类之所以不同于动物,就在于其理解追求的精神层面。
__________。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一种科学、健康的信仰,也难以产生共同的目标和一致的认同感,进而丧失前进的动力。
①是人类的精神家园的价值归宿
②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③它为人类生活提供了价值追求的动力和目标
④一个人没有信仰,就会失去生活的意义和目标
⑤信仰表现为人类对崇高价值目标的敬仰和追求
A.⑤③①④②B.①③④⑤②
C.⑤②①④③D.④②③①⑤
解析:选A。
先排出连贯最紧密的⑤③①和④②;可以看出⑤③①一组与前面句子相衔接,④②一组与后面句子相衔接。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孩子的老师居然是个不容易见到的人物。
左等右等,她一路小碎步跑过来:“什么事?下课时间只有5分钟,已经过去1分半了。
”乖乖,一串爆竹点着了,节奏也不过如此,昨
晚揣摩设计的一套起承转合
....哪里用得上?赶紧说明来意,费时30秒,双手捧出红包,10秒。
“哎哟,崔先生,你怎么还来这一套?”礼多惹人怪,不过,怪得柔和,体谅。
“在美国,老师不能给学生起名字。
起名字是你们自己的事,老师管不着,美国总统也管不着。
”30秒。
老崔拱出去的双手怎生收得回来,那红包好重,捧着好吃力。
秘书小姐打字的手停下来,清洁工人关掉吸尘器,还有警卫,都聚精会神看这一幕戏。
又是20秒。
孔老师到底不是才出道的妮子,她想了一想,伸手去取红包,却又停在空中,五指半张半合,目光却扫视观众,为介绍中国文化而作了一分钟演说。
她说,红包代表幸运和祝福,处理红包的方式,乃是把钱抽出来归还,把空空的封套留下。
话犹未了,她尖尖的手指早把红包的封套倒提起来,钞票像一条小鱼滑出来,钻进了老崔的掌中,没有水声,只有轻微的震动。
孔老师还能享受这种震动,比美在音乐会上捉住了乐声。
到底她还是个中国人。
最后,孔老师捏着空空的封套,捏得它张开了大口,朝着地面呕吐,却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吐出来。
她几乎拿封套当酒杯,对
着同席的人照了又照,表示这杯酒确已干了。
3个观众在最恰当的时候,以最恰当的力气鼓了掌,又是30秒。
她看表,还有30秒,就向观众们招招手,一路小碎步上楼去了。
5.文中加点的“起承转合”的含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词语临时产生的比喻意义,“起承转合”本是文章、诗歌的结构方式,在这里临时比喻成了预想的办理这件事的过程。
★★答案★★:此处的“起承转合”是指老崔事先设想的见到老师后该怎样问好、递红包、要求老师为儿子起名字等这件事的详细过程。
6.简要赏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句话采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借助比喻、想象等手法,生动地展现了东西方文化对待“礼物”的不同态度,幽默风趣。
分析时注意手法和表达效果。
★★答案★★:这句话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这个“倒提”动作,既幽默又形象,把孔老师生怕沾染这礼物的小心翼翼的滑稽模样写活了;借助比喻、想象等手法,用“小鱼”比喻钞票更是鲜嫩秀气,而将孔老师巧妙解脱困境、如释重负的心情比作享受音乐会美妙的音乐,既形象又美妙,让人发出会心的微笑。
7.这段文字中出现了许多表时间的词语:10秒,20秒,30秒,1分钟,1分半等,这些词语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些词语表示时间的急迫,也增加了文章的幽默与风趣,从表达效果的角度看,不可以删除。
符合这个意思即可。
★★答案★★:不可以删去。
这些词语删去后虽然不影响整体文意的表达,但是在表达效果上不如保留好。
作者这样写,一是显示在短暂的时间内发生的两种不同文化间的滑稽镜头,二是读来让人感到幽默亲切,风趣戏谑。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在河之洲
陈忠实
车过渭河,田堰层叠的渭北高原,被青葱葱的麦子覆盖着,如此博大深沉,又如此舒展柔曼,让人顿然生发对黄土高原深蕴不露的神奇伟力的感动。
我的心绪早已舒展欢愉起来,却不完全因为满川满原的绿色的浸染和撩拨,更有潜藏心底的一个极富诱惑的期盼,即将踏访2 000多年前那位“窈窕淑女”曾经生活和恋爱的“在河之洲”了。
我是少年时期初读那首被称作中国第一首爱情诗歌的。
一诵便成记,终生难忘。
在河之洲,在哪条河边的哪一块芳草地上,曾经出现过一位窈窕淑女,而且演绎出千古诵唱不衰的美丽的爱情诗篇?神秘而又圣洁的“在河之洲”,就在我的心底潜存下来。
后来听说这首爱情绝唱就产生在渭北高原,却不敢全信。
直到朋友确凿而又具体地告诉我,洽水在合阳县投入黄河,这一片黄河道里的滩地古称洽川,就是千百年来让初恋男女梦幻情迷的在河之洲。
我现在就奔着那方神秘而又圣洁的芳草地来了。
远远便瞅见了黄河。
它冲出禹门,又冲出晋陕大峡谷,到这里才放松了,温柔了,也需要抒情低吟了,抖落下沉重的泥沙,孕育出渭北高原这方秀美的河洲。
这里坦坦荡荡铺展开的绿莹莹的芦苇,在人初见的一瞬便感到巨大的摇撼和震颤。
那潜存心底的“在河之洲”,完全不及现实的洽川之壮美。
芦苇正长到和我一般高,齐刷刷,绿莹莹,宽宽的叶子上绣积着一层茸茸白毛,纯净到纤尘不染,我漫步在芦苇荡里青草铺垫的小道上,似可感到正值青春期的芦苇的呼吸,我自然想到那位身姿窈窕的淑女,也许在麦田里锄草,在桑树上采摘桑叶,在芦苇丛里聆听鸟鸣。
高原的地脉和洽川芦荡的气颤,孕育出窈窕健壮的身姿和洒脱清爽的质地,才会让那个万众景仰的周文王一见钟情,倾心求爱。
就在这莽莽苍苍、郁郁葱葱的芦苇荡里,留下《诗经》开篇的爱情诗篇,萦绕在这个民族每一个子孙的情感之湖里,滋润了2 000余年,依然在诵着、吟着、品着、咂着,成了一种永恒。
雨下起来了。
芦苇荡里白茫茫一片铺天盖地的雨雾,腾起排山倒海般雨打苇叶的啸声,一波一波撞击人的胸膛。
走到芦苇荡里一处开阔地时,看到一幅奇景,好大的一个水塘里,竟然有几十个人在戏水。
这个时月里的渭北高原,又下着大雨,气温不过十度,那些人只穿泳衣在水塘里戏闹着,似乎不可思议。
这是一个温泉,大约从文王向民间淑女求爱之前就涌流到今天了。
温泉蒸腾着白色的水汽,像一只沸滚的大锅,一团一团温热湿润的水汽向四周的芦苇丛里弥漫,幻如仙境。
洽川人得了这一塘好水,冬夏都可以尽情洗浴了。
温泉自地下冒涌出来,冲起沙粒,对浴者的皮肤冲击搓磨,比现代浴室超豪华设施美妙得远了。
在洽川,这样的泉有多处,细如蚁穴,大如车轮。
《水经注》等多种典籍都有生动具体的描绘。
现在成了各地旅客观赏或享受沙浪浴的好去处了。
这肯定是我见过的最绝妙的温泉了,也肯定是我观赏到的最壮观最气魄的芦苇荡了,造化给缺雨干旱的渭北高原赐予这样迷人的一方绿地、一塘好水,弥足珍贵。
我在孙犁的小说散文里领略过荷花淀和芦苇荡的诗意美,前不久从媒体上看到有干涸的危机,不免扼腕;从京剧《沙家浜》里知道江南有可藏匿新四军的芦苇荡,不知还有芦苇否?芦苇丛生的湿地沙滩,被誉为地球的肺。
无须特意强调,谁都知道其对于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功能。
在黄河滩的洽川,芦苇在蓬勃着,温泉在涌着冒着,现代淑女和现代君子,在这一方芳草地上,演绎着风流。
(有删改)
8.下列对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河之洲”引发了作者对芦苇荡的联想,表达了作者对和谐生态遭到破坏的忧虑以及对人类与大自然关系的深层思考。
B.本文生动地描写了“在河之洲”美丽的芦苇荡、在温泉中尽情洗浴的人们,真实地再现了《关雎》中的社会生活。
C.第四段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奔腾汹涌的黄河,冲出峡谷到了洽川一带后变得宁静舒缓,突出了“在河之洲”的开阔壮丽。
D.本文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一草一故乡,一土一深情,作者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渭河流域(关中)充满了深情。
解析:选B。
“真实地再现了《关雎》中的社会生活”不准确,“在温泉中尽情洗浴的人们”描写的是现实场景。
9.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行文思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文章第一、二段写前往“在河之洲”途中的所见所感;第三段插叙少年时期对“在河之洲”的向往;第四到第七段描绘了“在河之洲”所见的景色和感受;第八段总结全文,表达了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
10.赏析第五段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运用排比、拟人、叠词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突出了芦苇荡的纯净和生机(健壮)。
②运用虚实结合(或想象)等手法,既描写了眼前所见的美景,又生动地再现了《关雎》中的画面。
③整散句相结合,音节和谐、气势贯通,形式灵活自然,语言富有韵味,表达了“我”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三、语言运用
11.仿照示例,从下面所列名著中任选两部进行一句话点评。
要求句式相近,不超过30字。
沈从文《边城》、王安忆《长恨歌》、路遥《平凡的世界》、海明威《老人与海》、雨果《巴黎圣母院》
如:陈忠实《白鹿原》:史诗气质,民族秘史,剖开了中国人永被遮蔽的惨淡人生。
作家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家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抓住作家作品的特点,先用两个短语加以概括,然后点明作品的主旨即可。
★★答案★★:(示例)沈从文《边城》:水墨山水,东方神韵,演绎“爱”与“美”的经典文本。
王安忆《长恨歌》:繁华旧梦,苍凉挽歌,叹息着弄堂人生的错位和落寞。
路遥《平凡的世界》:苦难哲学,奋斗悲歌,点燃了底层劳动者向上的火把。
海明威《老人与海》:困境里的支柱,极限中的旗帜,张扬起人类最为高贵的自信。
雨果《巴黎圣母院》:美与丑的纠葛,善与恶的转化,拷问着浪漫离奇的真实人性。
(任选两部即可)
1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内容贴切,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花草是有记忆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虽说花草的生命很短,从春到秋,但它们把春秋一世的记忆藏进了种子,一代又一代传下去,就这样记住了时间。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树是多年生的植物。
树的生命记忆不仅有春有秋,还有一年又一年的岁月。
春天发芽,秋天结果,然后脱下满树的黄叶,这记忆能让我们看到。
我们没看到的记忆是树干里的年轮,植物学家看到这一圈圈的年轮,就知道,哪年风调雨顺,哪年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第一空后面内容“从春到秋,但它们把春秋一世的记忆藏进了种子”,可以推断该空填“它们记得季节的变化”。
根据“树的生命记忆不仅有春有秋,还有一年又一年的岁月”可以推断第二空可填“比花草记忆更长的是树”或“树的记忆更长”等。
根据“哪年风调雨顺”推断最后一空可填“遇涝逢旱”。
★★答案★★:①它们记得季节的变化②比花草记忆更长的是树③遇涝逢旱(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