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自动化通信技术中的信息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自动化通信技术中的信息安全
发布时间:2023-02-21T04:07:08.070Z 来源:《福光技术》2023年2期作者:刘相君[导读] 电网对于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保障电力自动化通讯信息安全,能够确保用户的服务质量,同时也能够进一步优化电网工程。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随州供电公司湖北省随州市 441300摘要:随着社会发展,电力企业引入了电力自动化通信技术。
在电力自动化通信技术下,电力企业不仅可以降低运行成本,而且可以提高电网运行水平。
然而,电力自动化通信系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加大了用户信息泄露风险。
这样容易给用户造成经济损失,甚至会
导致用户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所以,要高度重视电力自动化通信技术的信息安全,为电网运行构筑安全屏障,切实提高用户信息的安全性。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通信技术;信息安全
1电力自动化通信信息安全现状
电网对于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保障电力自动化通讯信息安全,能够确保用户的服务质量,同时也能够进一步优化电网工程。
在电网自动化技术发展的过程中,电力公司投入了人力、物力,使用网络保障设施以及故障预防等对策,起到了一定的预防效果。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信息,安全形势也变得更加复杂,因此,通过将电力自动化通信技术应用于电网运行之中能够保证信息安全。
首先,当下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参与方人员过多,因此一旦出现问题,各方相互推诿,应对速度较慢,同时,信息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再者,安全事故数量的增多,也可以说明我国电力自动化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外部形势不容乐观,面对如此高强度的攻击,电力企业的应对能力相对较小。
因此,国家应当发挥引导作用,通过出台法律法规,从而保障人民群众的信息安全,维护更多主体的利益,使得信息安全事故有法可依。
在电力网络信息进一步发展的背景之下,作为企业应当迎难而上,因地制宜,推动通信系统的发展,维护系统稳定运行。
2保障电力自动化通信信息安全的措施2.1加强安全防范技术的应用2.1.1提升防火墙安全水平
防火墙属于网络安全防范体系的第一道屏障。
在建设了防火墙后,就能够在内部可信任网络和外部不可信任网络之间提供一个安全链接的单点,以此保证信息安全。
为此,要在构建网络安全防范体系时加强防火墙建设,提高防御能力,降低信息安全风险。
为强化信息安全防范效果,还需要选择合适的防火墙技术。
当前,共有三类防火墙技术,分别是基于包过滤的防火墙、基于代理的防火墙和基于状态分析的防火墙。
在三类防火墙技术中,基于状态分析的防火墙具有可伸展性、可扩展性、安全性、高效性的特征,相较于其他两类防火墙具有安全防范优势。
所以,可以将基于状态分析的防火墙作为安全防范技术,以此提高安全防范水平。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电力企业面对的网络恶意攻击类型、方式等也在发生变化。
为确保防火墙技术应用水平,电力企业还需要定期升级防火墙技术,保证防火墙技术性能,高效应对网络恶意攻击。
2.1.2推进身份验证安全管理
身份验证安全管理是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开展网络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做好身份验证安全管理,合理验证用户身份,避免不法分子非法访问网络,窃取重要资料。
在推进身份验证安全管理时,要把控身份验证环节。
身份识别和身份认证是身份验证的两个环节。
身份识别:在身份识别中,用户需向系统提供证明身份的信息;身份验证:系统则识别用户向其提供证明身份的信息。
为强化身份验证效果,合理把控身份识别和身份认证环节,保证信息安全,有必要加强系统安全登录、身份验证、访问控制、访问统计和审计等管理。
总而言之,身份验证是不可或缺的安全管理环节。
为此,要做好身份验证工作。
2.1.3数据端加密技术的运用
这种加密技术作为一种二次加密技术,即其传输的信息数据已实施了基础性的加密,再通过应用数据端加密技术,可以进一步保证数据信息传输的安全。
在具体数据端加密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通过硬件来完成具体的加密操作,有效地保障暗码的安全传输。
在实际应用数据端加密技术过程中,能够有效地规避普通软件或是单方加密而带来的安全隐患,进一步对信息传输通道进行优化,保证网络通信环境的安全性,从而实现数据信息传递和使用的安全。
2.2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2.2.1建立健全安全防范机制
电力自动化通信系统的运行与管理乃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为提高电力自动化通信系统运行水平,多个单位部门会加入电力自动化通信系统运行管理中。
在系统运行管理中,不同主体的管辖范围不同。
如果电气企业不注重建立健全安全防范机制,就容易造成管辖混乱,影响管辖效果。
所以,电力企业应当构建完善的安全防范机制,明确管辖范围以及责任。
与此同时,电力企业还需要合理划分重点防范区域和普通防范区域,对不同区域进行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以此加强防范管理,特别是要注重做好重点防范区域的管理,提升信息安全管理水平。
2.2.2建立健全设备管理机制
在构建电力自动化通信系统时,会应用到网络设备。
而网络设备是信息传输的硬件基础,也是信息安全防范的重要节点。
为保障信息安全,电力企业需要建立健全设备管理机制,科学管理设备,降低安全风险。
其中,需要将信息网络的规划设计、设备采购、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技改更新等环节纳入设备管理机制中,便于全方面多角度开展设备管理活动,从而确保设备管理效果。
另外,可以建立与设备管理机制配套的奖励惩罚机制,督促相关人员落实设备管理任务。
2.2.3建立无线终端设备访问机制
电力企业需要出台严格的无线终端设备访问机制,健全设备的使用守则,对所有相关的工作人员、技术人员在使用和接入电力系统中的终端设备时都需要进行验证,对无关人员实行严格的限制,保证无线终端设备的安全使用。
同时,在用户访问平台时要加大对用户的口头监督和预防,从而控制远程信息安全防护监督。
2.3加强日常维护
加强日常管理以及维护工作是确保电力自动化通信能够正常运行的重要前提,如果缺少必要的维护和管理,便不能够及时发现硬件以及软件出现的故障,不能够有效排除各项安全因素,因此工作人员在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的同时,应当加强对于软件以及硬件的查看,通过定期对交换器、路由器等硬件进行仔细地检查,从而确保这些硬件的性能良好,排除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硬件出现故障,应当及时维修或者更换,从而确保电力自动化通信各个环节能够正常地运转。
针对软件这一部分应当及时进行更新,通过安装最新的补丁,进一步提高公众日常工作过程中软件的安全性。
除此之外,电力自动化通信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应当分为不定期检查以及定期检查这两种,通过将两者相结合,从而使得电力自动化通信维护与管理更加科学,更加有效。
3结束语
电力自动化通信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输电效率,大大降低输送成本,但是电力自动化通信技术中的信息安全问题能够影响整个电网系统的运行,严重时甚至会使整个系统瘫痪,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因此,需要加强对电力自动化通信技术中的信息安全的研究,以提升通信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李永华.关于电力自动化通信技术与信息安全问题的分析[J].信息记录材料,2020,21(7):94-95.
[2]冯赵云.关于电力自动化通信技术与信息安全问题的分析[J].数字化用户,2019,25(4):163.
[3]王华,栗志鹏,陈在廷.电力自动化通信技术中信息安全的构建[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05):143-144.
[4]胡俊,胡振保.电力自动化通信技术中信息安全问题剖析及预防[J].科技风,2018(35):62.
[5]唐玉泉,赵慧敏,付立涛,黄良初,章威.电力自动化通信技术中的信息安全分析[J].通讯世界,2018(07):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