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中华书局“三全本”最新最全书目(125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更新中华书局“三全本”最新最全书目(125种)
★
120.西湖梦寻
《西湖梦寻》为明代张岱所著,是一部兼具文学与史学价值的小品集。
以西湖及周边七十一处景致为核心,通过对其历代兴废的书写,抒发兴亡之感、故国之思,写得极为精致考究,代表着晚明小品文的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
121.菜根谭
《菜根谭》,是一部融合了儒、释、道思想,以心学、禅学为核心,集人生智慧与修身养性于一体的清言小品集。
以“菜根”为书名,取“人常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寓意人生经历锤炼磨砺才能造就完美的品德和才识。
书中以亦骈亦散的文字手法,格言警句的表现方式,阐述了洪应明对修身、处世、待人、接物等的深刻理解与认识,书中既主张积极入世、心怀天下的进取精神,又宣扬亲近自然、悠游林泉的隐逸旨趣,同时也提倡参悟禅机、空灵清净的超脱境界。
对于爱好中国传统文化的读者来说,可以从此书中获得为人处世、修身养性、职场生存技能等方面的有益启示;对于企业经营者而言,可以通过它了解选拔人才、经营企业的理念,以及如何提升管理者修为的实用指导。
★
122.西京杂记
《西京杂记》是一部笔记小说,该书写的是西汉的杂史,既有历史也有西汉的许多遗闻轶事。
蕴含了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科技常识、遗闻逸事、风俗制度、历史述评等方面的知识,涉及哲学、政治、历史、文化、语言文学和自然科学诸多领域,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可补《史记》《汉书》之不足,也为考古发现提供了书面印证材料。
其作为笔记小说,叙事视角独特、描写曲折生动、语言幽默简洁,具有
一定的艺术成就。
鲁迅曾评价其“若论文学,则此在古小说中,固亦意绪秀异,文笔可观者也”。
《西京杂记》对西汉时期的科学技术成果也多有记载,内容涉及纺织机械、生物物种学、气象学、数学、医学等领域,保存了西汉时期科技发展的诸多珍贵史料,对后世研究中国科技发展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123.了凡四训
《了凡四训》本为明代思想家袁了凡的训子书,该书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
融合儒释道三家思想,以亲身经历阐述命由我作、善恶报应之理,使得该书一问世就成为最受欢迎的家训之一,风行四百多年。
时至今日,其思想和智慧依然鲜活。
本次以1922年佛学推行社发行,上海中华书局承印的《袁了凡先生四训》中的原文为底本进行校勘、注释、翻译、评注,并附录《袁了凡居士传》《云谷大师传》《功过格》。
全书不出校记,注释力求详尽,翻译尽量直译,评注立足原文并结合历史事例进行解读和阐发,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凡四训》
★
124.慎子太白阴经
《慎子》为先秦典籍中渊源有自、流传有序之书,是研究先秦至汉代的黄老道家思想与先秦法家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
现存《慎子》仅有《威德》《因循》《民杂》《知忠》《德立》《君人》《君臣》七篇。
对其著者、流传与真伪情况,历来有不同说法。
此次注译,作者以其《慎子集校集注》为底本进行注译。
其集校集注本以清钱熙祚《守山阁丛书》本为底本,参考采用《群书治要》本、《说郛》本、《百子全书》本等十余种重要的校本及注本,对于广大读者而言,具有极高的资料参考价值。
此次收入“三全”本,在原书基础上进行改造,简化“校”而加强“注”,增加了对相关名物典故、疑难字词等的注释,更适合普通读者阅读。
《太白阴经》全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是唐代百科全书式的一部兵书。
全书共十卷一百篇,内容包罗万象,从心术到谋略,以至治军、选将、用兵、攻守战具、工程、通信、行军、宿营、战阵、军用文书、军医、战马、星占、杂式等方面,保留了前代关于军事的论述与资料,同时其撰作方法也给后世编纂或著作兵书以很大启发,在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作者为唐朝的李筌。
本次注译,作者以张海鹏《墨海今壶》本为底本,校以钱熙祚《守山阁丛书》本。
★
125.方言
扬雄《方言》,全称《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是汉语方言学的第一部著作,在中国语言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今本《方言》共13卷,675条,原文11900余字,体例与《尔雅》相近又有突破:每条先列举若干同义词,再用一个广泛通行的词加以解释,然后进一步说明这些同义词的细微区别、分属何地。
卷一、二、三、六、七、十、十二、十三训释一般词语,卷四释服饰,卷五释器物,卷八释动物,卷九释车船兵器,卷十一释虫豸。
此外,因编排思想与1900年后诞生于欧洲的方言地理学不谋而合,《方言》在世界语言学史上也有独特的价值。
三全本在《扬雄方言校释汇证》(修订本)的基础上,对《方言》进行题解、注释和翻译,书末并附《方言》地名信息表及词语笔画索引,以便阅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