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高三上学期文综地理质量检测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高三上学期文综地理质量检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4题;共10分)
1. (4分) (2017高二下·龙岩期末) 下图为我国某山区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推测图示自然保护区主要河流的流向()
A . 由南向北
B . 由东向西
C . 由西北向东南
D . 由东北向西南
(2)该自然保护区的山地可能位于()
A . 阴山
B . 天山
C . 太行山
D . 武夷山
2. (2分) (2019高二上·渭滨期末)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优势是()
A . 地势南高北低可自流输水
B . 有京杭大运河及一些湖泊可利用
C . 东线工程流经的是人口稀少区
D . 东线工程水质较好
3. (2分)(2016·延庆模拟)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民间节气。
数九期间,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 . 地球公转速度持续加快
B . 北极地区极昼范围持续扩大
C . 北京的昼长短于海口
D . 北印度洋洋流自西向东流
4. (2分)“流动”行为为人口离开原住地,在目的地做较短时期的停留,“迁移”行为为离开原住地,在目的地长期居住,并完全融入目的地的生产系统和社会网络。
人口的流动和迁移一般会经历若干个阶段:①乡-城流动
②城-城流动
③乡-城迁移
④城-城迁移。
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上述阶段的时间先后顺序为()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③
C . ①③②④
D . ①③④②
二、综合题 (共4题;共42分)
5. (15分) (2017高三上·银川月考)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被誉为“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下图区域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在我国甘肃、新疆及中亚通往欧洲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二:天山自然带垂直带谱图。
材料三:塔什库尔干县城位于帕米尔高原塔什库尔干河宽谷(也称塔合曼盆地)中,海拔3050~3100米。
县境高山峻峙,东南边界上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世界第2高峰;北侧慕士塔格峰海拔7546米,称为冰山之父。
县城年均温1.6℃,冬季漫长,无夏季;谷地位于雨影区,年降水量仅70毫米:距县城附近有一片沼泽,眼前是著名的石头城及远处的慕士塔格冰山。
(1)
描述图示区域“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河流总体特征。
(2)
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地形(从海拔、坡向角度)对天山自然带分布的影响。
(3)
据材料三,简析塔什库尔千沼泽形成的自然原因。
6. (17分) (2017高三下·宝鸡月考) 下图为我国及周边国家部分区域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
据图示有关地理要素,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图幅范围内
①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是________;
②冬季气温分布的总体特点是________。
(2)
根据环境条件,说明甲盆地内城市间交通联系适宜发展航空运输的理由。
(3)
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丙地所在的大地形区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
(4)
图幅最南与最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差异明显,试比较两地区在发展种植业方面的不同。
7. (5分) (2018·江苏) [旅游地理]
2014年6月,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
京杭大运河山东段流经鲁西南5市,包括8段共180余千米的河道以及15处遗址点,大运河将沿线遗址点及周边景点连接起来,形成纵贯鲁西南的旅游景观带。
图24为“京杭大运河山
东段及其周边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按旅游资源本质属性划分,京杭大运河山东段属于________,具有突出的________价值。
(2)京杭大运河山东段旅游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有________。
(3)分析鲁西南沿运河景观带的开发对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意义。
________。
(4)为更好地体现京杭大运河的价值和风貌,当地在旅游发展中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
8. (5分)(2019·辽源模拟)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基西米河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中南部,1962年—1971年间被渠化为一条长90千米、深9米、宽仅100米的几段近似直线的人工河道组成的运河,河长缩短了38%,并沿河修建了6级水坝,形成系列河道型水库。
但1976年开始了基西米河渠道化河道的恢复工程,现在几乎恢复了河道的自然面貌。
图为基西米河区域示意图。
分析基西米河曾经渠道化的目的及现在恢复自然面貌的生态作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4题;共10分)
1-1、
1-2、
2-1、
3-1、
4-1、
二、综合题 (共4题;共42分)
5-1、
5-2、
5-3、
6-1、
6-2、
6-3、
6-4、
7-1、
7-2、
7-3、
7-4、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