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11单元 第40讲 生态工程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单元第40讲生态工程练习
1.(2016·雅礼中学月考)农业生产的高度发展,现代化畜禽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均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污染问题,发展生态农业、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

下面是“种植、养殖、加工、沼气、肥料”五环产业并举和互补的生态农业良性循环模式图,请据图分析作答:
(1)五环产业链生态农业一改传统经济模式,走生态经济之路,其主要实行__________原则。

(2)从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来分析,建立五环产业链生态农业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沼气发酵过程中所产气体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和CO2。

(4)五环产业链生态农业遵循的生态工程原理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生态农业的优点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学号29520642] 解析:(1)从图中分析,该生态农业各个环节的物质能够循环利用,因此实现的是循环经济的原则。

(2)该生态农业的主要目的是合理调整各环节的物质和相互关系,使物质和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3)沼气发酵所产生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和二氧化碳。

(4)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等。

(5)生态农业减少了环境污染、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提高了综合效益,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发展。

答案:(1)循环经济
(2)使生产者同化的物质和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3)CH4(甲烷)
(4)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整体性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任答三项)
(5)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了综合效益
2.(2016·江苏南通调研)下图是江苏某农村因地制宜建设的生态农业园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该生态农业园建设主要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2个)。

(2)池塘养鱼时,通常采用多鱼种混合放养模式(上层为食浮游生物的鳙鱼,中层为食草的草鱼,下层为杂食性的鲫鱼等)。

从群落结构分析,这种养殖模式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防治果树虫害时,常利用性引诱剂来诱捕害虫或干扰交配,从而降低害虫种群密度。

这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信息类型)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4)流入该生态农业园的总能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人工输入的能量,人工输入的能量有____________(至少2项)等。

该生态农业园增加了“蝇蛆养殖、食用菌种植”等项目,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图示,用箭头表示生态系统三类生物成分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导学号29520643] 解析:(1)分析图示可知,该生态农业园涵盖了种植业、采摘园、鸡鸭养殖场、奶牛场、垂钓园等,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的能量,而且有产品的输出,据此可推知,该生态农业园建设主要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等。

(2)该养殖模式:上层为食浮游生物的鳙鱼,中层为食草的草鱼,下层为杂食性的鲫鱼等,其优点是充分利用了生态系统的空间和食物资源。

(3)性引诱剂是一种挥发性的化学物质,利用性引诱剂来诱捕害虫或干扰交配,这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化学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4)流入该生态农业园的总能量有稻麦蔬菜、草莓、梨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人工输入的能量。

若维持该生态农业园中的种植业、采摘园、鸡鸭养殖场、奶牛场、垂钓园等的正常运转,需要人工输入的能量有种子、幼苗、鸡苗、鸭苗、牛犊、电力、石油等。

该生态农业园增加了“蝇蛆养殖、食用菌种植”等项目,其意义在于实现了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

(5)图中的食用菌为分解者,可为奶牛、鸡鸭等消费者提供能量;图中的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可输入到消费者体内;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残枝败叶、遗体残骸中的能量可被分解者所利用。

三类生物成分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见下图:
答案:(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等
(2)充分利用了生态系统的空间和食物资源
(3)化学信息
(4)稻麦蔬菜、草莓、梨等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种子、幼苗、鸡苗、鸭苗、牛犊、电力、石油等实现了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
(5)如下图
3.(2016·广东江门模拟)江门市大广海湾经济区把新会、台山、恩平的沿海区域整合,下图是大广海湾某泥质海岸生态护坡的模式图,请回答:
(1)在上图的坡地生态系统中,人们在中、低潮带引种耐盐植物,在高潮带和超高潮带则种植耐干旱植物,这体现了生态工程基本原理中的________________。

这些不同植物的分布差异主要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

(2)图中方框内表示该水域的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第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

图中__________(填字母)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3)大广海湾发展规划中提到要建设红树林湿地公园等对生物多样性进行 ________保护;并依据________________理论,充分依靠生态系统的 ______________,辅以相应物质和能量的投入,使一些受损的海岛生态系统恢复到正常状态。

(4)市文联组织文艺家走进大广海湾采风创作,充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________价值。

[导学号29520644] 解析:(1)依题意,人们在引种耐盐植物、耐干旱植物时,充分考虑了环境承载力,这体现了生态工程中的协调与平衡原理。

中、低潮带引种耐盐植物,高潮带和超高潮带种植耐干旱植物,这是水平方向上呈现的差异,主要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2)分析图中方框内该水域的能量流动简图可知,A为生产者(第一营养级),B为分解者,C 为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D为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2.7×105)÷(1.5×106)×100%=18%。

生产者和分解者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即图中的A、B。

(3)建设红树林湿地公园等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中的就地保护;一些受损的海岛保留了原有的土壤条件以及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若使其生态系统恢复到正常状态,则需依据(生物)群落演替的理论,充分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再辅以相应的物质和能量的投入。

(4)文学艺术创作,充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答案:(1)协调与平衡水平
(2)18% A、B
(3)就地(生物)群落演替自我调节能力
(4)直接
4.(2016·湖南四市模拟)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参观长沙市郊建立的以沼气为中心、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的“四位一体”生态农业(人居—种植—养殖—沼气)时绘出了如下模式,请分析回答:
(1)构建以沼气为中心的“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时所依据的主要生态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生态农业最大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蘑菇在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__________。

在农业生产上,将蘑菇房与蔬菜大棚相通,可以提高蔬菜产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植物秸秆生产乙醇时,植物秸秆经预处理后,被微生物A所产生的__________酶水解,转化成葡萄糖。

在控制__________的情况下,能促进微生物B的发酵过程。

写出微生物B发酵过程的相关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秸秆在沼气池中处理成沼渣后有利于植物的吸收利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养猪场引进了一头肉质优良的花猪,运用__________(填“DNA 重组”“核移植”或“胚胎分割”)技术可实现利用当地品种生产花猪的设想。

[导学号29520645] 解析:(1)图中的生态农业为无废弃物农业,通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实现物质的多级循环利用,减少污染,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

(2)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水稻、大豆和蔬菜,蘑菇为腐生真菌,是分解者。

蘑菇通过细胞呼吸产生的CO2能为蔬菜进行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3)植物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能在微生物A产生的纤维素酶的催化下水解为葡萄糖。

微生物发酵产生乙醇需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是无氧呼吸,故微生物B的发酵过程中需控制通气。

(4)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可将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成为植物易于吸收的营养物质。

(5)利用肉质优良的花猪的体细胞核与当地品种的卵母细胞的细胞质进行重组,获得的重组细胞再经过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即可实现利用当地品种生产花猪。

该过程运用的是核移植技术,也叫克隆技术。

答案:(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提高物质和能量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或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2)水稻、大豆和蔬菜分解者蘑菇细胞呼吸放出CO2,可为蔬菜的光合作用提供原料(3)纤维素通气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4)微生物将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5)核移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