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考试试卷
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
总分栏
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
1、美国内战起到的作用是()
①废除了黑人奴隶制②赢得了民族独立。

③加速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④维护了国家统一。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中得到的最主要的教训是()
A. 必须保证党对军队的领导权
B. 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 必须将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入农村
D. 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3、十九世纪末期,你不能做的事为()
A. 乘飞机
B. 听留声机
C. 用电灯照明
D. 开汽车逗风
4、郑成功收复台湾发生在()
A. 15世纪60年代
B. 16世纪60年代
C. 17世纪60年代
D. 18世纪60年代
5、
下列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大统一的封建王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秦朝②隋朝③西晋④元朝。

A. ①③②④
B. ①④②③
C. ②①③④
D. ③①②④
6、“今欲断(禁止)诸北语(鲜卑语等)三十(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

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材料反映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的改革措施是()
A. 迁都洛阳
B. 改用汉姓
C. 改穿汉服
D. 使用汉语
7、
被称为书圣的是()
A. 祖冲之
B. 王羲之
C. 顾恺之
D. 贾思勰
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
8、长征时期,红军三大主力指的是()
A. 红一方面军
B. 红二方面军
C. 红三方面军
D. 红四方面军
9、“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关于这场“远征”判断不正确的是()
A. 中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的被迫长征
B. 四渡赤水,急渡金沙江,跳出包围圈
C. 博古、李德一直正确领导着这场远征
D. 最后到达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
10、
唐朝著名的书法家有()
A. 颜真卿
B. 欧阳询
C. 王羲之
D. 吴道子
11、
唐太宗是一位开明的君主,表现在()
A. 虚心纳谏,善用贤臣
B. 政治上调整政治政策
C. 减轻人民苦役负担
D. 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12、
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
A. 民主
B. 科学
C. 平等
D. 自由
13、
贞观十五年,吐蕃的一位赞普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题中的“赞普”和“公主”指的是()
A. 尺带珠丹
B. 松赞干布
C. 金城公主
D. 文成公主
14、下列属于民族英雄的是()
A. 华盛顿
B. 林则徐
C. 玻利瓦尔
D. 章西女王
15、
元、明、清三个朝代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主要表现为()
A. 实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B. 加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
C. 结束分裂局面实线大一统
D. 由少数民主建立的政权
评卷人得分
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
16、观察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划“√”,否则划“×”。

(1)三个条约签订在19世纪中后期。

____;
(2)三个条约的内容都涉及了大量赔款。

____;
(3)三个条约都迫使中国开放了通商口岸。

____;
(4)三个条约所涉及的战争都使北京城经历了浩劫。

____;
(5)三个条约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____。

17、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人____创立了佛教。

唐朝时,玄奘西行印度取经,回国后著有《____》,该书成为研究古代印度、中亚地区历史、佛教的典籍。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各大国之首,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这一年,距离这个新国家的诞生仅仅118年,距离这片新大陆被发现也才400年。

400年来,它从欧洲汲取营养,发展自己;118年来,它创造了自己的发展模式。

材料二。

请回答:
(1)“400年”前和“118年”前发生的两件大事分别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你认为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政治因素有哪些?
(2)根据图一,说明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呈现出哪些特点?
(3)图二中的A阶段,美国、日本的经济各有怎样的发展?写出在B阶段日本经济发展的政策因素。

19、
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系列会议;根据下列会议的主要内容,请列举出会议的名称。

(1)确立了邓小平建有中国特色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______
(2)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______
(3)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______
(4)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______
(5)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准备 ______
(6)会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______ 。

20、
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清政府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的条约-- ______
(2)太平天国颁布的关于土地问题的文件是-- ______
(3)洪仁玕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的文件-- ______ 。

21、1955年美国参加了在印度尼西亚举行个万隆会议.
错误:____.
理由:____.
评卷人得分
四、判断题(共1题,共2分)
22、
知识改变命运,科技改变生活。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中国四大发明中的火药技术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条件。

改正:
[ ](2)工业革命使人类由手工工场时代进入了蒸汽时代。

改正:
[ ](3)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被广泛使用的清洁能源是石油。

改正:
[ ](4)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表现了我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相关领域取得了突破。

改正:
评卷人得分
五、识图题(共4题,共40分)
23、
阅读下列学生的漫画作品,回答问题:
请回答:
(1)以上漫画所涉及的内容与哪次革命有关?此次革命的领导人是谁?漫画中的“指导思想”指的是什么?具体包括哪些方面?
(2)漫画中的“革命团体” 、“革命组织”分别指的是什么?成立的地点分别在哪里?
(3)漫画中的中华民国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成立的?革命果实后来被谁窃取了?
(4)为了保卫革命的胜利果实,革命者们先后又开展了哪些反对“革命果实窃取者”的斗争?(举两例即可)
24、
33、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分别反映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顺序不能错)
(2)图二反映的改革有中国的创新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哪一张图片反映的改革完成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级___________
(4)影响图四改革的决定性会议_______________
(5)从以上建国以来的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革谈谈你的启示。

25、
秦皇汉武是中国古代两位重要的帝王,以下九项治国安邦措施中,有些是秦始皇的治国措施,有些是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

(1)请你将秦始皇;汉武帝的治国措施加以挑选分类;然后将其英文字母代号填写在皇帝图像旁边对应方框内的横线上。

A.接受主父偃的建议,用“推恩令”削弱诸侯国
B.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郡下设县
C.统一度量衡,对尺寸、升斗、斤两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
D.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举办太学
E.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F.将地方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G.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
H.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J.统一文字,接受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
(2)秦始皇与汉武帝都功绩盖世,你更喜欢哪一位?请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26、
“三农”问题关系农民的切身利益,建国后我党对农村政策进行了调整。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你根据历史发展的脉络,将上面四幅图片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清楚:_______________(只填数字序号)。

(2)四幅图片中,标志着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是图片_____(只填数字序号)。

(3)图片②和图片③所示的事件完成后,都使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变化。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将下表填写完整。

(4)图片①“人民公社好”是当年响彻大江南北的一句口号。

“人民公社”运动的特点是什么?(5)图片④“分田到户”字据上的血红手印宣告了哪一项农村政策的诞生?
(6)你认为政府在制定农业政策时一定要注意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
1、C
【分析】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美国南北战争的知识点.
【解析】
【解答】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故选C.
2、C
【分析】
【分析】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失败;说明了敌人的力量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党从中得到的最主要的教训是必须将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故选C。

【点评】学生要掌握,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的革命道路。

3、A
【分析】
【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

据所学知;十九世纪末期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留声机;电灯、汽车都已出现,飞机的发明是在20世纪初即1903年,所以乘飞机在当时是不能做到的。

故选A。

【点评】注意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主要发明出现的时间。

4、C
【分析】
本题考查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间。

依据所学可知,公元是世界上通用的纪年方法,以传说中的耶稣生年为公元元年。

以元年为界,向前推算,称为公元前某某年;向后推算,称为公元某某
年。

每十年为一个“年代”,每一百年为一个“世纪”。

郑成功收复台湾发生在1661—1662年,属于17世纪60年代。

排除ABD,故选C。

【解析】
【答案】 C
5、A
【分析】
秦朝于公元前221年建立;隋朝建立于581年;西晋建立于266年;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历史朝代排列顺序的内容。

熟练掌握我国古代朝代的先后顺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析】
A
6、D
【分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的是孝文帝改革,其中材料反映的是关于改习汉语的表述,所以学生可知选D项,ABC项不是材料内容的表述。

所以答案选D。

7、B
【分析】
东晋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王羲之.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艺术.【解析】
B
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
8、ABD
【分析】
【分析】本题考的是查红军长征的知识.
【解析】
【解答】依据所学知识;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故选ABD.
9、BCD
【分析】
【分析】本题考查红军长征.
【解析】
【解答】据所学知;1935年,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取消了博古;李德在军事上的指挥权,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以会,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急行军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故选BCD.
10、AB
【分析】

【解析】
AB
11、ABCD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唐太宗相关知识的掌握。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是一位开明的君主。

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他任命房玄龄和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还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

魏征前后向他进谏二百多次,是最著名的谏臣,受到唐太宗的器重;他调整政治政策,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有利于减轻人们负担;他吸取隋亡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形成了唐朝与周边民族的和亲结盟政策。

所以ABCD 都对,故选ABCD。

【解析】
ABCD
12、AB
【分析】
1915年;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领导的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封建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故选AB.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特点和曲折艰辛.
【解析】
AB
13、BD
【分析】
依据题干信息“贞观十五年”“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结合所学知识: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吐蕃,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故选BD.
本题考查文成公主入藏.
本题考查文成公主入藏,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唐太宗时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解析】
BD
14、ABCD
【分析】
华盛顿;林则徐、玻利瓦尔、章西女王都反抗殖民侵略;都为民族独立做出了巨大贡献,因而他们都属于民族英雄。

故选:ABCD。

本题考查属于民族英雄的历史人物。

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民族英雄的相关知识。

【解析】
ABCD
15、AB
【分析】

【解析】
AB
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
16、×√××√
【分析】
【分析】(1)本题考查《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
(2)本题考查《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
(3)本题考查《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
(4)本题考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知识点.
(5)本题考查《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影响.
【解析】
【解答】(1)1842年;即19世纪上半期,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1895年,即19世纪末,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1901年,即20世纪初期,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所以三个条约签订在19世纪中后期,错误.
(2)1842年8月;英国舰队沿长江而上,直逼南京城下,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赔偿英国2100万元.1895年4月,李鸿章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马关签定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1901年9月,清政府全权大臣李鸿章与俄;英、美、日、德、法、意、奥等国签定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所以三个条约的内容都涉及了大量赔款,正确.
(3)1842年8月;英国舰队沿长江而上,直逼南京城下,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1895年4月,李鸿章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马关签定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1901年9月,清政府全权大臣李鸿章与八国签定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辛丑条约》没有开埠通商,三个条约都迫使中国开放了通商口岸,错误.
(4)1900年6月;八国联军,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义和团和清军在廊坊;杨村等地阻击敌人.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洗劫颐和园,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大罪.北京攻破之日,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仓皇出逃.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这两场战争没有到北京,所以错误.
(5)1840年至1842年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4年至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1900年至190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正确.
故答案为:
(1)×.
(2)√.
(3)×.
(4)×.
(5)√.
17、乔达摩·悉达多大唐西域记
【分析】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的知识;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人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

唐朝时,玄奘西行印度取经,回国后著有《大唐西域记》,故答案是:乔达摩·悉达多;大唐西域记。

【点评】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

18、略
【分析】
(1)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和美国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依据材料“距离这片新大陆被发现也才400年。

400年来,它从欧洲汲取营养,发展自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92年,哥伦布受西班牙王室的资助,率领三艘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了美洲。

美洲大陆的发现,欧洲殖民者在美洲纷纷建立殖民地。

“118年前”指的是1894-118=1776。

为了推翻殖民统治,爆发了北美独立战争。

在战争过程中颁布了《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国的独立。

美国的独立战争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1787年,颁布了宪法,规定了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建立了比较民主的资本主义制度。

为了维护国家统一,1861年--1865年进行了南北战争,北方胜利。

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本题考查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依据材料一提供的数值可知,联邦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日本和美国的经济在50--70年代有了很大的发展,联邦德国和日本的发展尤为迅速。

英国和美国发展相对较慢,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

(3)本题考查的是20世纪50--70年代美日经济发展以及1985年--1993年日本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战后,美国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利用高新技术成果,改进传统工业的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生产水平进一步发展。

同时政府也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

20世纪50--70年,美国经济持续发
展,西部和南部发展尤其迅速,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朝鲜战争爆发,美军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用物资,刺激了日本经济繁荣。

同时,日本政府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B段的时间是1985年--1993年。

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了科技立国的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解析】
(1)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或答新航路开辟);《独立宣言》发表,美国诞生;独立战争;南北战争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1787年宪法,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2)各国经济持续发展。

联邦德国和日本的发展尤为迅速。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

(3)美国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发展尤其迅速,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科技立国。

19、略
【分析】
(1)1992年10月在北京举行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2)在1982年召开的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1987年;在中共十三大上,邓小平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4)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召开,大会通过了江泽民作的《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决定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命名邓小平理论。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5)国民党反动统治已被推翻;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基本胜利,为筹备建立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筹建新中国做了充分的准备。

(6)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故答案为:
(1)中共十四大。

(2)中共十二大。

(3)中共十三大。

(4)中共十五大。

(5)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6)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本题以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中共十四大。

(2)本题以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中共十二大。

(3)本题以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中共十三大。

(4)本题以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中共十五大。

(5)本题以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准备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6)本题以会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理解并识记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二大、中共十三大、中共十五大、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史实。

【解析】
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二大;中共十三大;中共十五大;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0、略
【分析】
(1)依据“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可知;1840年发动鸦片战争.战后,鸦片输入仍末合法化,外商只有私自偷运中国.1858年发生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美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准许外商在通商口岸销售鸦片,并以“洋药”名目缴税,从此鸦片变为“合法”进口商品.
(2)依据“太平天国颁布的关于土地问题的文件”可知;洪秀全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3)依据“洪仁玕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的文件”可知;《资政新篇》是1859年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政治上,它主张“以法治国”、舆论监督和直接选举政府官员,即提出了初步的民主法制思想.经济上,它鼓励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提倡保险事业.文化思想上,它反对迷信,提倡新式教育.外交上,它主张自由往来、平等互利.故答案为:
(1)《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2)《天朝田亩制度》.
(3)《资政新篇》.
(1)本题以“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为依托;考查《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2)本题以“太平天国颁布的关于土地问题的文件”为依托;考查《天朝田亩制度》.
(3)本题以“洪仁玕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的文件”为依托;考查《资政新篇》.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知识.
【解析】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21、略
【分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万隆会议.
【解析】
【解答】1955年;亚非国家在印尼的万隆举行会议,我国政府派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亚非会议是亚非独立国家举行的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会议.故美国不可能参加.
故答案为:
错误:美国;理由:万隆会议是亚非独立国家举行的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会议.
四、判断题(共1题,共2分)
22、√
【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