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精选推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州:
1、上古地名
《禹贡》九州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尔雅.释地》无青州,梁州,有幽州,晋州。
《周礼.夏官.职方氏》无徐州,梁州,有幽州,并州。
这种分歧可能与“十二州”的合并有关。
后世史地著作多以《禹贡》九州为准。
《说文》:“冀,北方之州也,从北声”;
《尔雅·夏官·职方氏》:“河内曰冀州”;
《释名·释州国》:“冀州,亦取地以为名也,其地有险有易,帝王所都……”;
《吕氏春秋·有始览》:“两河之间为冀州,晋也。
”
《楚辞·九歌》:“览冀州兮有余,”王逸注:“两河间曰冀州”;杨氏注:“本意盖谓由南望北,明其高远耳”;
《淮南子》:“女娲氏杀黑龙以济冀州”;
《路史》:“中国总谓之冀州”;
《谷梁传》:“郑,同姓之国也,在乎冀州”,顾炎武注:《正义》曰:“冀州者,天下之中州,唐、虞、夏、殷皆都焉。
以郑近王畿,故举冀州以为说”;
《日知录·集释卷二》:“尧、舜、禹皆都河北,故曰冀方”;又:“夏之本在安邑。
太康畋于洛表,而羿距于河,则冀方
之地入于羿也,惟河之东与南为夏所有”;又:“古之天子常居冀州,后人因之,遂以冀州为中国之号”;
《书·禹贡》:“冀州既载壶口”。
冀州为九州之首,唐、虞、夏、殷皆都焉,分布的地方就是中华民族最初发源之地,就是河内,指的是山陕间的黄河以东、晋豫间的黄河以北,包括了现在的山西南部(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河南东北部(殷墟安阳),和河北西南角、和山东最西的一部分。
这里囊括了华夏族形成过程中所主要活动的地方,尧舜禹时期的中心地带是今黄河以北的山西运城、临汾,夏代主要是在运城、临汾及河南黄河以北部分的西端,而殷商的中心地带是这个区域中黄河以北的东端(安阳),包括河南的东北、河北的西南角以及鲁西的部分与之接壤的地方。
这和当时的族源有关,殷商本是炎黄体系外的东夷部落。
冀州是上古时的中心地带,因而被奉为九州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