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美术四下《精彩的戏曲》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精彩的戏曲》教案
![小学美术《精彩的戏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42e598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82.png)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精彩的戏曲》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看过或听说过戏曲?”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戏曲艺术的奥秘。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戏曲的基本概念、剧种特点、角色分类和脸谱绘制技巧。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戏曲艺术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传播戏曲文化。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小学美术《精彩的戏曲》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四年级下册《精彩的戏曲》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了解我国戏曲艺术的历史背景及特点;2.观赏京剧、越剧、黄梅戏等戏曲剧种的经典片段;3.学习戏曲中的生、旦、净、末、丑等角色特点;4.动手绘制戏曲脸谱,体验戏曲艺术的魅力。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让学生对我国传统戏曲艺术有初步的认识,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民族自豪感。
本章节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让学生在掌握戏曲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民族精神,符合新教材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戏曲艺术的基本知识:包括京剧、越剧、黄梅戏等主要戏曲剧种的特点,以及生、旦、净、末、丑等角色的区分。
-脸谱绘制技巧:如何运用线条、颜色、图案等元素,表现出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过程较为顺利,但我发现部分学生在分享成果时表现得不够自信。为了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我打算在今后的教学中,多设置一些类似的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地展示自己的作品和观点。
小学美术《精 彩 的 戏 曲》教学设计(公开课)
![小学美术《精 彩 的 戏 曲》教学设计(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ea8ffdbe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d9.png)
小学美术《精彩的戏曲》教学设计【教材依据】人美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9课《精彩的戏曲》。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与下一课《戏曲人物》形成一个学习单元。
中国戏曲是高度综合的民族传统艺术,这种综合性不仅表现在它融合各种艺术门类——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服装、化妆等,还表现在“唱、念、坐、打”于一体的综合表演,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之林的一朵奇葩。
中国戏曲的艺术种类有三百多种,如京剧、评剧、豫剧、粤剧、黄梅戏等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
本课教材以国粹京剧为主,依托不同戏曲形式,引导学生对戏曲艺术进行综合性的探索研究。
在实际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戏曲的起源发展历程、艺术手法、行当划分、脸谱艺术、名段名家等方面进行多方位的探素研究,并通过戏曲欣赏、画脸谱、学唱戏等方式进行体验,加学科整合,发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探究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我们本地区的地方戏曲:秦腔、碗碗腔、眉户等戏曲,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戏曲的艺术魅力,并为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感到自豪。
【教法】:本课内容含量多,课前我布置了调查问卷,课上主要以汇报、欣赏、聆听、合作分析、探究、体验、学唱为主。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在审美、造型、色彩、动手制作能力等多方面均有一定的积累和提高。
此外,该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搜集并筛选资料、归纳整合、合作探究等综合探索学习的能力。
大多数学生对戏曲艺术知之甚少,虽然接触过一些包含戏曲元素的艺术,如春节晚会上的戏曲表演、流行歌曲中的戏曲唱段、相声及评书表演中的片段等,但很少有人能拿出较长时间听戏、看戏,品味其艺术魅力。
即就是经常路过的戏曲自乐班,也可能从来都不在意,所以本节课一开始就要提起他们的戏曲兴趣。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戏曲文化、历史和艺术特色。
尝试绘制脸谱。
通过听、说、画、唱、等艺术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不同种类戏曲片段视频、图片,戏曲大师教唱戏,课前调查、探究等方法,了解我国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
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精彩的戏曲》教案
![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精彩的戏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d6a4722e3f5727a4e9621a.png)
---------------------------------------------------------------最新资料推荐------------------------------------------------------ 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精彩的戏曲》教案课题精彩的戏曲课时 1 课时课业类型综合探索教材分析本课是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内容,教材的意图是通过欣赏中国戏曲的有关知识,感受戏曲艺术特有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弘扬我国民族艺术,体验生活情趣。
学会自己动手化妆和制作道具,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以及表演能力。
这节课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完成不同材料的选择、设计、制作。
所以在学生作业时,老师稍加启示,剩余的时间让学生各得其所,自得其乐。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求知的兴奋感与成功感的结晶。
那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与自信心,培养创造性和实践能力是本教案设计的理论基础。
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中国戏曲的文化及艺术特色。
2. 选择合适的材料,根据人物进行化妆和设计。
通过听、说、唱、演等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能大胆准确地表达自己对戏曲人物的理解,敢于展示自己的个性。
3. 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情感及对生活的热爱,提1 / 11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戏曲艺术的有关知识,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
尝试用绘制作、表演的形式表现自己对戏曲艺术的理解,表达对民族艺术和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根据所表演的人物进行化妆和服装设计,表演能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本课之前,美术课未曾涉及有关戏曲艺术的内容,这是孩子们初次接触戏曲知识,为符合四年级孩子的年龄特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了游戏、表演、欣赏活动,并适当渗透了一些知识性的东西,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有兴趣,又学情分析学到了知识,感受到戏曲的独特魅力,还能进行美化的情感体验。
美术课本、多媒体课件、各种服装脸谱的材料及道具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课件滚动播放各种戏曲的视频。
四年级下美术说课稿精彩的戏曲_人美版
![四年级下美术说课稿精彩的戏曲_人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e8283ef3650e52ea54189853.png)
四年级下美术说课稿精彩的戏曲_人美版精彩的戏曲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美术出版社教材第八册中的第18课《精彩的戏曲》一课。
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精彩的戏曲》一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此领域强调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的联系。
本课教学内容丰富,知识面广,涉及美术与戏曲艺术的整合,所以本课教学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有一定的难度,也是一次考验。
这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儿童活泼、善思、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
因此,我结合小学中年级儿童的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来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戏曲、地方戏曲,特别是京剧的一般知识,欣赏精彩的戏曲片断,培养学生关注民族戏曲艺术的发展,热爱、保护民族艺术,从间里,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戏曲,了解地方戏曲,重点了解京剧人物行当、脸谱艺术,以直观的图片和录像资料,充分的激活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激发学生创作欲望,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从而有力地解决了本课的重点。
2、德育渗透法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一文中指出“各门课程之间要结合自身特点,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
”因此,教学时通过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学习了解戏曲知识的同时,进行民族艺术保护、以发扬我国传统文化进行德育渗透。
三、学法分析本课以了解京剧一般知识,了解京剧人物行当,了解脸谱艺术为重点。
因此,我准备采用下面两种方法为主进行学法指导:1、自主探究学习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因此,在教学中,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美术《精彩的戏曲》教案
![小学美术《精彩的戏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0c665a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c4.png)
-京剧艺术与民间美术的联系: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京剧艺术与民间美术之间的关联,教师应通过对比分析,如脸谱艺术与民间剪纸、年画的相似之处,引导学生发现两者之间的联系。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绘制的脸谱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京剧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绘制京剧脸谱的技巧:在实践绘制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在比例、线条、颜色搭配等方面遇到难题。教师应提供详细的步骤指导和示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克服困难。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精彩的戏曲》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看过京剧或者其他的传统戏曲吗?”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京剧艺术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京剧的基本概念。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种,它有着丰富的角色分类、独特的脸谱艺术和精美的服饰道具。京剧不仅是表演艺术,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段经典的京剧选段。这个案例将展示京剧的唱、做、念、打如何在实际表演中展现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
人美版《美术》4年级下册19课——精彩的戏曲
![人美版《美术》4年级下册19课——精彩的戏曲](https://img.taocdn.com/s3/m/ab81a68851e79b896902260d.png)
人美版《美术》4年级下册17课精彩的戏曲单位:中原区向阳小学姓名:付永霞课题精彩的戏曲课型综合.探索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戏曲人物及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加以学习和运用。
2.培养学生对戏曲脸谱的欣赏能力。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的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了解中国戏曲艺术独特的美。
重点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的热爱。
难点对中国戏曲人物的了解及特征的把握。
教学准备有关戏曲的录像、图片,各种工具和材料。
时间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播放一段学生最喜欢的“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戏曲片段让学生欣赏。
并问戏中的人物是谁?演的是哪段戏曲?同学们回答的真不错,那你还想了解更多的戏曲人物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戏曲走进京剧。
出示课题:精彩的戏曲(契合学生生活的案例学生很容易被这段戏曲所吸引,并有很浓厚的兴趣)三、讲授新课师:课前大家收集了关于戏曲的资料,哪个小组先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了解到的戏曲知识。
(1.戏曲的起源和形成方面的知识。
2.我国有多少种地方戏?比较流行的剧种有哪利用播放戏曲片断引出课题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通过探究性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国粹艺术的感染力,激些?)生: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剧越剧豫剧川剧黄梅戏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
京剧将京剧称作“东方歌剧”是因为京剧集歌唱、舞蹈、武打、音乐、美术、文学等于一体的特殊戏剧形式,与西方歌剧有类似之处。
豫剧是河南省的一个戏曲剧种,中国五大剧种之一,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吐字清晰、生动活泼、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
因其音乐伴奏用枣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艺术流派纷呈。
川剧,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
川剧脸谱,是川剧表演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
人美版小学美术 9.精彩的戏曲 教学设计
![人美版小学美术 9.精彩的戏曲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a6b447fddccda38376baf6d.png)
9.精彩的戏曲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了解我国传统戏剧的种类及京剧脸谱特点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初步掌握脸谱的色彩、造型特点以及画脸谱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热爱传统艺术的思想情感。
2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对中国的京剧文化、三国中鼎鼎大名的关公已有了一定学生对程度的认知,通过本课的学习,能进一步加深对这些的事物及相关故事的了解。
同时生活、对自我也逐步形成了一定的感悟。
3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画脸谱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难点:学生根据个人的想法和构思大胆夸张变形和涂抹色彩,画出能体现有个性和有特征的戏剧脸谱形状。
4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提前准备一段生带着脸谱面具的戏曲表演,表演完毕,提问:这是什么表演?你对戏曲有什么了解?京剧是老师的爱好之一,你们对京剧有什么了解?引出京剧的生旦净丑四种角色,四种角色精彩表演除了要唱念做打外,表演前还需要做什么?引出化妆。
在演员脸上绘制出精美的容壮就叫脸谱。
出示课题:精彩的戏曲。
小课题:画脸谱。
三、讲授新课师:你对脸谱的了解有多少?欣赏以下三张图片,观察它们的颜色和造型。
1.色彩有什么特点,代表戏曲人物什么样的性格特征?(1)以红、黄、蓝三原色为主色。
(2)色彩艳丽,对比强烈。
(3)不同的色彩,人物性格特征不一样。
红色--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如:关羽.蓝色--表现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性格,黑色--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绿色--代表顽强,暴躁的人物形象.黄色--代表枭勇,凶猛的人物,如:宇文成都.紫色--表现刚正,稳练,沉着的人物.金,银色--表现各种神怪形象2.造型有什么特点?造型夸张,两边相互对称,具有我过传统艺术的对称美。
3、这么精美的脸谱想画吗?要怎么画?(1)老师在你们桌上已经准备好一些资料,你们可以看看,看懂的告诉老师。
精彩的戏曲教案
![精彩的戏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3d8c64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d3.png)
精彩的戏曲教案教案:精彩的戏曲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精彩的戏曲》。
本课主要介绍了中国戏曲的起源、发展、种类以及特点,并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戏曲的基本表演手法和艺术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戏曲的起源、发展、种类及特点,增进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 培养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3. 通过对戏曲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戏曲的基本表演手法和艺术魅力。
难点:理解戏曲的起源、发展、种类及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戏曲道具(如戏服、面具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段精彩的戏曲表演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翻到课本第103页,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戏曲的起源、发展、种类及特点。
3. 课堂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讲解戏曲的起源、发展、种类及特点,重点讲解戏曲的基本表演手法和艺术魅力。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段具体的戏曲表演视频,让学生分析其中的表演手法和艺术魅力。
6.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戏曲表演,体验戏曲艺术的魅力。
六、板书设计1. 戏曲起源、发展、种类及特点2. 戏曲基本表演手法:唱、做、念、打3. 戏曲艺术魅力七、作业设计2. 请学生谈谈对戏曲艺术的看法,以及如何传承和弘扬戏曲文化。
答案:1. 中国戏曲起源于古代的祭祀、舞蹈、说唱等艺术形式,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等为代表的多种戏曲种类。
戏曲表演手法包括唱、做、念、打,具有丰富的艺术魅力。
2. 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
可以通过学习戏曲知识、观看戏曲表演、参与戏曲活动等方式,弘扬和发展戏曲文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戏曲艺术的起源、发展、种类及特点,培养了学生对戏曲的兴趣和热爱。
小学美术精彩的戏曲教案
![小学美术精彩的戏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8d6e25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da.png)
小学美术精彩的戏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戏曲艺术的基本知识,如戏曲的起源、分类和特点等。
2. 培养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审美能力。
3. 通过对戏曲人物形象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戏曲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戏曲的主要分类和特点3. 戏曲人物形象的塑造4. 戏曲表演的艺术手法5. 欣赏优秀戏曲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戏曲的基本知识和艺术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 教学难点:对学生进行戏曲表演艺术的讲解和示范,以及如何欣赏和分析戏曲作品。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戏曲的基本知识和艺术特点。
2. 采用示范法,展示戏曲表演的艺术手法。
3. 采用欣赏法,让学生欣赏优秀戏曲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4.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绘制戏曲人物形象,培养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如戏曲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如彩笔、水粉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戏曲片段,引起学生对戏曲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课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戏曲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戏曲的基本知识。
3. 课堂讲解:讲解戏曲的分类和特点,让学生掌握戏曲的艺术风格。
4. 欣赏与分析:播放优秀戏曲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其艺术特点。
5. 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绘制戏曲人物形象,培养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七、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戏曲艺术的重要性和特点,激发学生对戏曲的热爱。
八、作业布置1. 让学生课后了解自己喜欢的戏曲种类,简要介绍其特点。
2. 绘制一幅戏曲人物画,展示对戏曲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创造力。
九、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解教学效果,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十、课后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戏曲表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戏曲的魅力。
2. 开展戏曲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戏曲的兴趣。
人美版美术四下《精彩的戏曲》教学设计
![人美版美术四下《精彩的戏曲》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1bf67cb856a561252d36fbe.png)
课后心得
本期总第()课时第页
பைடு நூலகம்重点
难点
关键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的热爱。
教学难点:对中国戏曲人物的了解及特征的抱窝。
教
具
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时间
旁批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播放一段学生最喜欢的“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戏曲片段让学生欣赏。并问戏中的人物是谁?演的是哪段戏曲?同学们回答的真不错,那你还想了解更多的戏曲人物吗?出示课题:精彩的戏曲(契合学生生活的案例学生很容易被这段戏曲所吸引,并有很浓厚的兴趣)
进度
第1章(单元)第1节(课)第19课时
课型
绘画
备课时间
2007年3月9日
课题(内容)
19、精彩的戏曲
授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戏曲人物及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加以学习和运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戏曲脸谱的欣赏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的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了解中国戏曲艺术独特的美。
三、新授
(一)了解中国戏曲
1、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
2、中国戏曲之特点
(二)、中国戏曲史
(三)中国戏曲特有的角色。
生、旦、净、末、丑是中国戏曲中特有的角色行当。它既是戏曲中艺术化、规范化的性格类型,又是带有性格色彩的表演程式分类。
(四)京剧中的脸谱
京剧脸谱就是在演员脸上涂上某种颜料,用以象征角色的性格、品质、命运。一般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者;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者;蓝脸、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多含贬义,代表凶诈者;金脸和银脸表示神秘,代表神妖。
《精彩的戏曲》教学设计详案
![《精彩的戏曲》教学设计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67d49369eae009591bec45.png)
人美版四年级第八册精彩的戏曲》郑州市金水区工人第一新村小学杨晓媚精彩的戏曲教材分析:本课是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内容。
意图是通过欣赏中国戏曲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及生动形象的化妆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通过欣赏、设计、制作、表演,体验戏曲艺术特有的魅力,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
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提高学生制作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的目的。
学情分析:戏曲是传统艺术文化,不太被广大的年轻人所熟知,本课面对的是四年级的学生,可以组织他们收集相关资料,如何在一开始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节课中轻松的学到知识,是教师值得思考的地方。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戏曲中人物脸谱和服装的艺术特点及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加以学习和运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美术的角度欣赏戏曲的有关知识,能根据人物的特征了解其表演的角色,并能大胆准确地表达自己对戏曲人物的理解。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对我国的戏曲产生一定的兴趣和喜爱,了解中国戏曲艺术独特的美,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情感,体会美好生活的情趣。
通过教学活动,学习与人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设计思想,勇于展示自己的个性。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戏曲艺术的相关知识,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
尝试用画和制作多种方法设计戏曲服饰并通过表演加深对戏曲艺术的理解,表达对民族传统艺术和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根据所学知识对戏曲有大致的了解,对京剧中人物角色的分类及造型有一定的认识。
材料准备:有关戏曲的视频、图片、各种工具和材料。
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流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1、欣赏音乐《粉墨人生》师提问:1)在这段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戏曲卡通人物)又听到了什么?(流行歌曲)2)戏曲和歌曲并不一样,如此巧妙的结合起来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小结:歌曲注重音准和节奏,戏曲注重唱念做打,但它们都有音乐的共性,都会给我们带来美好的享受。
人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精彩的戏曲教案
![人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精彩的戏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9300547fd5360cba1adb5d.png)
人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精彩的戏曲教案课题19、精彩的戏曲学情分析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完成不同材料的选择、设计、制作或绘画,使学生体验京剧艺术特有的魅力,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材分析本课是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内容。
教材的意图是通过欣赏中国戏拉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及生动形象的化妆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通过欣赏、设计、制作、表演,体验京剧艺术特有的魅力,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
这节课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完成不同材料的选择、设计、制作或绘画,培养学生自我表现力,提高学生制作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的目的。
教学目标显性目标:了解中国戏曲特别是京剧的文化历史和艺术特色。
能根据人物的特征进行化妆和设计,能大胆准确地表达自己对戏曲人物的理解,敢于展示自己的个性。
隐性内容: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情感及对生活的热爱。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题19、精彩的戏曲授课时间6.6-6.8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戏曲特别是京剧的文化历史和艺术特色。
2、能根据人物的特征进行化妆和设计,能大胆准确地表达自己对戏曲人物的理解,敢于展示自己的个性。
3、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情感及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尝试用表演的形式表现自己对戏曲艺术的理解,表达对民族传统艺术和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根据所要表演的人物进行化妆和服装设计,表演能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教学准备有关戏曲录像,图片,各种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组织教学:导入教学:新授:学生作业总结:检查学生材料准备情况。
播放戏曲录像片断。
提出问题:猜一猜刚才表演的是哪个剧种、什么片断、哪个人物?京剧艺术是让我们中国人骄傲的国粹艺术。
提出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了解哪些知识?组织讨论,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整理归为以下四大类。
戏曲发展的历史。
我国大约有多少种地方戏曲,你了解哪几种。
有关京剧方面的知识:角色、化妆、服装、唱腔、剧情。
介绍地方戏曲组织分工。
将自己准备的材料分成四大类。
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19、精彩的戏曲教案
![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19、精彩的戏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f0579e71fe910ef12df8b0.png)
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19、精彩的戏曲教案题19、精彩的戏曲学情分析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完成不同材料的选择、设计、制作或绘画,使学生体验京剧艺术特有的魅力,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材分析本是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内容。
教材的意图是通过欣赏中国戏拉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及生动形象的化妆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通过欣赏、设计、制作、表演,体验京剧艺术特有的魅力,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
这节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完成不同材料的选择、设计、制作或绘画,培养学生自我表现力,提高学生制作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的目的。
教学目标显性目标:了解中国戏曲特别是京剧的文化历史和艺术特色。
能根据人物的特征进行化妆和设计,能大胆准确地表达自己对戏曲人物的理解,敢于展示自己的个性。
隐性内容: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情感及对生活的热爱。
时安排题19、精彩的戏曲授时间四(1)62四(4)63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戏曲特别是京剧的文化历史和艺术特色。
2、能根据人物的特征进行化妆和设计,能大胆准确地表达自己对戏曲人物的理解,敢于展示自己的个性。
3、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情感及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尝试用表演的形式表现自己对戏曲艺术的理解,表达对民族传统艺术和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根据所要表演的人物进行化妆和服装设计,表演能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教学准备有关戏曲录像,图片,各种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组织教学:导入教学:新授:学生作业总结:检查学生材料准备情况。
播放戏曲录像片断。
提出问题:猜一猜刚才表演的是哪个剧种、什么片断、哪个人物?京剧艺术是让我们中国人骄傲的国粹艺术。
提出问题:通过这节的学习你想了解哪些知识?组织讨论,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整理归为以下四大类。
戏曲发展的历史。
我国大约有多少种地方戏曲,你了解哪几种。
有关京剧方面的知识:角色、化妆、服装、唱腔、剧情。
介绍地方戏曲组织分工。
将自己准备的材料分成四大类。
小学美术精彩的戏曲教案
![小学美术精彩的戏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4d3cb9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9c.png)
小学美术精彩的戏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戏曲的基本知识,如戏曲的起源、分类和特点等。
2. 培养学生对戏曲艺术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3. 通过学习戏曲脸谱、服饰、道具等元素,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美术创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戏曲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戏曲的主要分类和特点3. 戏曲脸谱的绘制方法和象征意义4. 戏曲服饰的款式和特点5. 戏曲道具的种类和作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戏曲的基本知识和欣赏方法,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2. 难点:戏曲脸谱的绘制方法和象征意义,以及戏曲服饰、道具的创意设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戏曲的基本知识和欣赏方法。
2. 示范法:展示戏曲脸谱、服饰、道具等实例,进行绘制和设计示范。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绘制戏曲脸谱、设计戏曲服饰和道具。
4. 欣赏法:组织学生欣赏优秀戏曲表演和美术作品。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戏曲知识资料、戏曲表演视频、美术作品等。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美术材料等。
教案内容待补充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戏曲表演视频,引发学生对戏曲的兴趣,简要介绍戏曲的基本知识。
2. 新课:讲解戏曲的分类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地方戏曲的差异。
3. 示范:教师展示戏曲脸谱、服饰、道具等实例,并进行绘制和设计示范。
4. 实践:学生动手绘制戏曲脸谱、设计戏曲服饰和道具。
5. 欣赏:组织学生欣赏优秀戏曲表演和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七、课堂评价1. 学生绘画作品的评价:关注学生的创意、技巧和表现力等方面。
2. 学生参与度的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等。
3. 学生欣赏能力的评价:关注学生对戏曲表演和美术作品的欣赏水平。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戏曲表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戏曲的魅力。
2. 邀请戏曲艺术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戏曲艺术。
3. 开展戏曲主题的美术作品展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K12学习】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19、精彩的戏曲教案
![【K12学习】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19、精彩的戏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ca49be83d049649a665812.png)
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19、精彩的戏曲教案课题19、精彩的戏曲学情分析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完成不同材料的选择、设计、制作或绘画,使学生体验京剧艺术特有的魅力,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材分析本课是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内容。
教材的意图是通过欣赏中国戏拉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及生动形象的化妆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通过欣赏、设计、制作、表演,体验京剧艺术特有的魅力,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
这节课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完成不同材料的选择、设计、制作或绘画,培养学生自我表现力,提高学生制作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的目的。
教学目标显性目标:了解中国戏曲特别是京剧的文化历史和艺术特色。
能根据人物的特征进行化妆和设计,能大胆准确地表达自己对戏曲人物的理解,敢于展示自己的个性。
隐性内容: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情感及对生活的热爱。
课时安排课题19、精彩的戏曲授课时间四(1)6.2四(4)6.3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戏曲特别是京剧的文化历史和艺术特色。
2、能根据人物的特征进行化妆和设计,能大胆准确地表达自己对戏曲人物的理解,敢于展示自己的个性。
3、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情感及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尝试用表演的形式表现自己对戏曲艺术的理解,表达对民族传统艺术和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根据所要表演的人物进行化妆和服装设计,表演能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教学准备有关戏曲录像,图片,各种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组织教学:导入教学:新授:学生作业总结:检查学生材料准备情况。
播放戏曲录像片断。
提出问题:猜一猜刚才表演的是哪个剧种、什么片断、哪个人物?京剧艺术是让我们中国人骄傲的国粹艺术。
提出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了解哪些知识?组织讨论,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整理归为以下四大类。
戏曲发展的历史。
我国大约有多少种地方戏曲,你了解哪几种。
有关京剧方面的知识:角色、化妆、服装、唱腔、剧情。
介绍地方戏曲组织分工。
小学美术精彩的戏曲教案
![小学美术精彩的戏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3e9230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60.png)
小学美术精彩的戏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如戏曲的起源、发展、主要剧种等。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欣赏能力和自豪感。
3. 通过对戏曲的观察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戏曲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戏曲的主要剧种及其特点。
3. 戏曲表演的基本技巧和角色分类。
4. 戏曲脸谱的绘制方法和象征意义。
5. 戏曲服饰的款式和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戏曲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戏曲的欣赏能力。
2. 教学难点:戏曲表演技巧的理解和运用,戏曲脸谱和服饰的绘制。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戏曲的基本知识和剧种特点。
2.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戏曲表演和服饰,提高审美能力。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绘制戏曲脸谱和服饰,提高创造力。
4. 讨论法:分组讨论戏曲的欣赏方法和表演技巧。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戏曲资料、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彩色笔等。
教案示范:第一节:中国戏曲的起源和发展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戏曲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戏曲艺术。
2. 讲解:介绍戏曲的起源、发展历程和主要剧种。
3. 欣赏:观看一段戏曲表演视频,让学生感受戏曲的魅力。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戏曲的特点和魅力所在。
第二节:戏曲的主要剧种及其特点1. 讲解:介绍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等主要剧种的特点。
2. 欣赏:观看各剧种的片段,让学生了解不同戏曲的风格。
3. 实践:学生动手绘制自己喜欢的剧种的脸谱。
第三节:戏曲表演的基本技巧和角色分类1. 讲解:介绍戏曲表演的基本技巧,如唱、做、念、打。
2. 欣赏:观看戏曲表演,分析角色分类和表演技巧。
3. 实践:学生模仿戏曲表演中的某一技巧。
第四节:戏曲脸谱的绘制方法和象征意义1. 讲解:介绍戏曲脸谱的绘制方法和社会象征意义。
2. 欣赏:观察不同脸谱,分析其特点和象征意义。
3. 实践:学生动手绘制戏曲脸谱。
小学美术精彩的戏曲教案
![小学美术精彩的戏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56ce46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ed.png)
小学美术精彩的戏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戏曲艺术的基本知识,如戏曲的起源、分类和特点等。
2. 培养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掌握戏曲绘画的基本技巧,创作出具有戏曲特色的画作。
二、教学内容:1. 戏曲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戏曲的主要分类和特点3. 戏曲角色、脸谱和道具的认识4. 戏曲绘画技巧的讲解与实践5.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戏曲艺术的基本知识,掌握戏曲绘画技巧。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戏曲元素融入绘画创作中,形成具有个性的作品。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戏曲相关资料、图片、绘画材料等。
2. 学生准备:绘画本、水彩笔、勾线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戏曲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戏曲艺术,激发学生兴趣。
2. 教学讲解:教师讲解戏曲的起源、分类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戏曲艺术的基本知识。
3. 角色认识:教师介绍戏曲角色、脸谱和道具,帮助学生认识戏曲中的各种元素。
4. 绘画技巧讲解:教师讲解戏曲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和构图等。
5. 实践环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戏曲绘画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8.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搜集更多关于戏曲的资料,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戏曲表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戏曲的魅力。
2. 邀请戏曲艺术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戏曲艺术。
3. 开展戏曲主题的绘画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七、教学反思: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兴趣,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八、教学评价:1. 学生绘画作品的评价:关注学生在绘画中的创意、技巧和表现力等方面。
2. 学生课堂参与度的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提问回答等方面。
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 精彩的戏曲教学设计
![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 精彩的戏曲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2279745f18583d049645961.png)
精彩的戏曲教材分析戏曲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的综合艺术。
它的起源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这中间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堪称国粹。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的一节国画创作课。
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了解中国戏曲特别是京剧的文化、历史和艺术特色。
应会:能根据人物的特征进行化妆和设计,能大胆准确地表达自己对戏曲人物的理解,敢于展示自己的个性。
2.隐性内容与目标:在学习和了解有关戏曲艺术特别是京剧的文化、艺术特色、欣赏价值中,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情感及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欣赏精彩的戏曲片断,培养学生关注民族戏曲艺术的发展,热爱民族艺术,体会美好生活的情趣。
通过教学活动,学习与人交往合作,增加同学之间的亲和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设计思想,勇于展示自己的个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了解戏曲艺术的有关知识,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
尝试用表演的形式表现自己对戏曲艺术的理解,表达对民族传统艺术和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难点:根据所要表演的人物进行化妆和服装设计,表演能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学习材料戏曲图片资料、各种工具材料……教学过程一、了解戏曲:1.调查收集戏曲资料。
2.探讨:a.戏曲的发展b.戏曲的剧种:如京剧、昆剧、评剧、越剧、黄梅戏等。
c.影响最大的戏曲:京剧3.美术课上为什么要研究戏曲?服装美、化妆美、唱腔美、表演美、道具美……教学意图:培养学生关注民族戏曲艺术的发展,热爱民族艺术,了解戏曲与美术的关系。
二、探讨京剧:1.什么是京剧:2.了解京剧的几大行当:生、旦、净、丑3.认识京剧脸谱:一种特殊的化妆艺术。
4.看看京剧服装:分为长袍、短衣、长短靴。
色彩艳丽、款式多样、花纹具有民族特色。
5.听听京剧的乐器:京胡、锣、鼓、月琴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了解中国戏曲
1、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
2、中国戏曲之特点
(二)、中国戏曲史
(三)中国戏曲特有的角色。
生、旦、净、末、丑是中国戏曲中特有的角色行当。它既是戏曲中艺术化、规范化的性格类型,又是带有性格色彩的表演程式分类。
(四)京剧中的脸谱
京剧脸谱确实是在演员脸上涂上某种颜料,用以象征角色的性格、品质、命运。一样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者;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者;蓝脸、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多含贬义,代表凶诈者;金脸和银脸表示奇异,代表神妖。
Hale Waihona Puke (五)中国戏曲的曲目及故事黄梅戏:优秀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
豫剧:《小二黑结婚》、《人欢马叫》、《试夫》、《红果,红了》。
京剧:《《牡丹亭》、《白蛇传》、《百劫同心》、《皇妃醉酒》。
故事:《白蛇传》
(六)学生制作
1、说一说,你还熟悉哪个神话故事中的戏曲人物。
2、你能依照人物的特点和身份制作出道具吗?
人美版美术四下《精彩的戏曲》教学设计
第1章(单元)第1节(课)第19课时
课型
绘画
备课时刻
2007年3月9日
课题(内容)
19、杰出的戏曲
授课时刻
年月日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戏曲人物及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加以学习和运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戏曲脸谱的观赏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的关怀、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了解中国戏曲艺术专门的美。
重点
难点
关键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的热爱。
教学难点:对中国戏曲人物的了解及特点的抱窝。
教
具
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时刻
旁批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播放一段学生最喜爱的“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戏曲片段让学生观赏。并问戏中的人物是谁?演的是哪段戏曲?同学们回答的真不错,那你还想了解更多的戏曲人物吗?出示课题:杰出的戏曲(契合学生生活的案例学生专门容易被这段戏曲所吸引,并有专门浓厚的爱好)
(七)教师小结
课后心得
本期总第()课时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