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仑定律的发现和验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库仑定律的发现和验证

库仑定律是电磁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它的建立既是实验经验的总结,也是理论研究的成果。特别是力学中引力理论的发展,为静电学和静磁学提供了理论武器,使电磁学少走了许多弯路,直接形成了严密的定量规律。从库仑定律的发现和验证可以获得许多启示,对阐明物理学发展中理论和实验的关系,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均会有所裨益。

一. 库仑定律的发现

1.1 从万有引力得到的启示

18世纪中叶,牛顿力学已经取得辉煌胜利,人们借助于万有引力的规律,对电力和磁力作了种猜测。

德国柏林科学院院士爱皮努斯(F.U.T. Aepinus, 1724-1802)1759年对电力作了研究。他在书中假设电荷之间的斥力和吸力随带电物体的距离的减少而增大,于是对静电感应现象作出了更完善的解释。不过,他并没有实际测量电荷间的作用力,因而只是一种猜测。

1760年,D.伯努利首先猜测电力会不会也跟万有引力一样,服从平方反比定律。他的想法显然有一定的代表性,因为平方反比定律在牛顿的形而上学自然观中是很自然的观念,如果不是平方反比,牛顿力学的空间概念就要重新修改。

富兰克林的空罐实验(也叫冰桶实验)对电力规律有重要启示。1755年,他在给兰宁(John Lining)的信中,提到过这样的实验:

“我把一只品脱银罐放在电支架(按:即绝缘支架)上,使它带电,用丝线吊着一个直径约为1英寸的木椭球,放进银罐中,直到触及罐的底部,但是,当取出时,却没有发现接触使它带电,象从外部接触的那样。”

富兰克林的这封信不久跟其他有关天电和尖端放电等问题的信件,被人们整理公开发表流传甚广,很多人都知道这个空罐实验,不过也和富兰克林一样,不知如何解释这一实验现象。

图1 富兰克林像图2 普利斯特列像

富兰克林有一位英国友人,名叫普利斯特利(Joseph Priestley, 1733—1804),是化学家,对电学也很有研究。富兰克林写信告诉他这个实验并向他求教。普利斯特利专门重复了这个实验,在1767年的《电学历史和现状及其原始实验》一书中他写道1:

“难道我们就不可以从这个实验得出结论:电的吸引与万有引力服从同一定律,即距离的平方,因为很容易证明,假如地球是一个球壳,在壳内的物体受到一边的吸引作用,决不会大于另一边的吸引。”

普利斯特利的这一结论不是凭空想出来的,因为牛顿早在1687年就证明过,如果万有引力服从平

方反比定律,则均匀的物质球壳对壳内物体应无作用。他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第一篇第十二章《球体的吸力》一开头提出的命题(原文如图3 ),内容是:“设对球面上每个点都有相等的向心力,随距离的平方减小,在球面内的粒子将不会被这些力吸引。”牛顿用附图作出证明,他写道2:

图3 牛顿证明球壳内任一点不受球壳引力作用

“设HIKL为该球面,P为置于其中的一粒子,经P作两根线HK和IL,截出两段甚小的弧HI、KL;由于三角形HPI与LRK是相似的,所以这一段弧正比于距离HP,LP;球面上任何在HI和KL的粒子,终止于经过P的直线,将随这些距离的平方(按:意即以IH和KL为界的粒子的质量,应与弧长的平方成正比,而弧长又与距离成正比)所以这些粒子对物体P的力彼此相等。因为力的方向指向粒子,并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而这两个比例相等,为1∶1。因此引力相等而作用在相反的方向,互相破坏。根据同样的理由,整个球面的所有吸引力都被对方的吸引力破坏。于是物体P绝不会被这些吸引力推动。Q.E.D.”

牛顿的论述是众所周知的。显然,读过牛顿著作的人都可能推想到,凡是遵守平方反比定律的物理量都应遵守这一论断。换句话说,凡是表现这种特性的作用力都应服从平方反比定律。这就是普利斯特利从牛顿著作中得到的启示。

不过,普利斯特利的结论并没有得到科学界的普遍重视,因为他并没有特别明确地进行论证,仍然停留在猜测的阶段,一直拖了18年,才由库仑正式提出。

1.2 早期的验证

实际上在库仑定律正式提出之前就已经有两个人对静电力作过定量的实验研究,并得到了明确的

结论。可惜,都因没有及时发表而未对科学的发展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

一位是苏格兰的罗比逊(John Robison)。他注意到1759年爱皮努斯那本用拉丁文写的书,对爱皮努斯的猜测很感兴趣,就设计了一个杠杆装置,如图4。装置很精巧,利用活动杆所受重力和电力的平衡,从支架的平衡角度求电力与距离的关系。不过,他的装置只适于对同性电荷进行实验。电力与两球距离的关系如果用公式f∝r2+δ表示,他得到 δ=0.06。这个δ就叫指数偏差。

图4 罗比逊的实验装置

罗比逊认为,指数偏大的原因应归于实验误差,由此得出结论,正如爱皮努斯的推测,电力服从平方反比定律。

另一位是卡文迪什(Henry Cavendish, 1731-1810)。他在1773年用两个同心金属壳作实验,如图5和图6。外球壳由两个半球装置而成,两半球合起来正好形成内球的同心球。卡文迪什这样描述他的装置3:

“我取一个直径为12.1英寸的球,用一根实心的玻璃棒穿过中心当作轴,并覆盖以封蜡。……然后把这个球封在两个中空的半球中间,半球直径为13.3英寸,1/20英寸厚。……然后,我用一根导线将莱顿瓶的正极接到半球,使半球带电。”

图5 卡文迪许的实验装置图 6 卡文迪什同心球实验的复原件

卡文迪什通过一根导线将内外球联在一起,外球壳带电后,取走导线,打开外球壳,用木髓球验电器试验内球是否带电。结果发现木髓球验电器没有指示,证明内球没有带电。

验电器测不到电荷,并不等于内球完全不带电,因为验电器有一定的灵敏度,会产生误差。 为了确定误差范围,卡文迪许将电荷一点一点加给内球,然后用验电器来检验,看木髓球有没有张开,如果验电器证明有电,就放电,然后再加一微量电荷,再进行测量,直至测不出来。这时加在内球上的

电量就是验电器的最大误差。卡文迪许根据测量,推算出这一误差不大于外球带电的1/60。于是他确定平方反比的指数偏差为δ=±1/50=±0.02。应该说,卡文迪许是电荷相互作用定律的发现者之一。可惜,他没有公布这项发现。在他生前一直无人知道。直到1879年,即一百多年后,他的手稿辗转传到麦克斯韦手中。经麦克斯韦整理出版,他的工作才为世人所知。

卡文迪什这个实验的设计相当巧妙。他用的是当年最原始的电测仪器,却获得了相当可靠而且精确的结果。他成功的关键在于掌握了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这一理论武器,通过数学处理,将直接测量变为间接测量,并且用上了示零法精确地判断结果,从而得到了电力的平方反比定律。

1.3 牛顿思想的影响

卡文迪什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呢?话还要从牛顿那里说起。

牛顿在研究万有引力的同时,还对自然界其他的力感兴趣。他把当时已知的三种力——重力、磁力和电力放在一起考虑,认为都是在可感觉的距离内作用的力,他称之为长程力(long-range force)。他企图找到另外两种力的规律,但都未能如愿。磁力实验的结果不够精确。他在《原理》的第三篇中写道4:

“重力与磁力的性质不同。……磁力不与所吸引的物质的量成比例。……就其与距离的关系,并不是随距离的平方而是随其三次方减小。这是我用粗略的试验所测的结果。”至于电力,他也做过实验,但带电的纸片运动太不规则,很难显示电力的性质。

在长程力之外,他认为还有另一种力,叫短程力(short-range force)。他在做光学实验时,就想找到光和物质之间的作用力(短程力)的规律,没有实现。他甚至认为还有一些其他的短程力,相当于诸如聚合、发酵等现象。

牛顿的思想在卡文迪什和另一位英国科学家米切尔的活动中得到了体现。米切尔是天文学家,也对牛顿的力学感兴趣。在1751年发表的短文《论人工磁铁》中,他写道5:

“每一磁极吸引或排斥,在每个方向,在相等距离其吸力或斥力都精确相等……按磁极的距离的平方的增加而减少,”他还说:“这一结论是从我自己做的和我看到别人做的一些实验推出来的。……但我不敢确定就是这样,我还没有做足够的实验,还不足以精确地做出定论。”

既然实验的根据不足,为什么还肯定磁力是按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地减少呢?甚至这个距离还明确地规定是磁极的距离,可是磁极的位置又是如何确定的呢?显然,是因为米切尔先已有了平方反比的模式。 在米切尔之前确有许多人步牛顿的后尘研究磁力的规律,例如:哈雷(1687年)、豪克斯比、马森布洛克等人都做过这方面的工作,几乎连绵百余年,但都没有取得判决性的结果。

米切尔推断磁力平方反比定律的结论可以说是牛顿长程力思想的胜利,把引力和磁力归于同一形式,促使人们更积极地去思考电力的规律性。

米切尔和卡文迪什都是英国剑桥大学的成员,在他们中间有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的信念。米切尔得知库仑发明扭秤后,曾建议卡文迪什用类似的方法测试万有引力。这项工作使卡文迪什后来成了第一位直接测定引力常数的实验者。正是由于米切尔的鼓励,卡文迪什做了同心球的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