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个人数据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一)
个人隐私权与数据保护的法律规定
个人隐私权与数据保护的法律规定个人隐私权和数据保护是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的问题。
在信息时代,个人隐私正面临越来越多的威胁和侵犯。
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关的法律规定。
本文将就个人隐私权与数据保护的法律规定进行探讨。
一、个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个人隐私权是指个人对于其私人生活、家庭、通信和个人信息的自由、保密和自主决定权。
保护个人隐私权的法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侵犯个人隐私的禁止各国法律对于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和禁止。
例如,在美国,《美国宪法第四修正案》禁止任何不合理的搜查和扣押,确保个人的隐私不受侵犯。
在欧洲,个人数据保护总条例(GDPR)规定了个人数据的处理、存储和使用要遵守的原则,并规定了违反该法规的处罚。
2.公民权利和法律保护许多国家都通过法律保护公民的个人隐私权。
例如,在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处理应该获得个人同意,并明确规定违反法律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个人权利诉讼保护个人可以通过起诉侵犯其隐私权的行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为个人提供了追索权和救济机制,使其能够通过司法途径维护个人隐私权。
二、数据保护的法律规范数据保护是指保护个人数据的安全和隐私,确保个人数据不被非法获取、使用和滥用。
为了保护数据安全,各国制定了各种形式的数据保护法律。
1.个人数据的合法收集与使用数据保护法律规定了个人数据的合法收集和使用原则。
例如,在欧洲,GDPR规定了数据处理的基本原则,要求数据主体明确同意数据收集和处理的目的,并同时确保数据的安全。
2.跨境数据流转的规定在全球化时代,跨境数据流转越来越普遍。
为了保护个人数据,各国制定了相应的规定。
例如,欧洲委员会与美国达成的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和隐私盾协议,旨在确保个人数据在欧洲和美国之间的合法流动。
3.个人数据泄露的惩罚措施对于不当处理或泄露个人数据的行为,法律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并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与处罚措施。
数据隐私保护法律法规解读你的个人信息受到了哪些保护
数据隐私保护法律法规解读你的个人信息受到了哪些保护数据隐私保护法律法规解读:你的个人信息受到了哪些保护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个人信息的泄露和滥用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权,各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数据隐私保护法律法规。
本文将对个人信息在法律法规中所受到的保护进行解读,并对其中的重点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第一章:个人信息的法律定义和范围1.1 法律对个人信息的定义根据《数据隐私保护法》,个人信息是指涉及自然人身份、联系方式、居住地、财产状况、健康状况等涉及个人隐私的各类数据。
1.2 个人信息的范围个人信息的范围涵盖了个人身份证明、教育背景、婚姻状况、财产状况、健康状况等方面的信息,以及与个人身份相关联的各类数字数据,如个人账户、通讯记录等。
第二章:个人信息的保护原则与义务2.1 合法性原则个人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使用必须具备合法性,不得违背法律法规规定,也不得违背个人信息主体的意愿。
2.2 透明性原则个人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使用应当充分透明,个人信息主体有权了解数据处理的目的、范围和方式。
2.3 目的限制原则个人信息的处理和使用应当具备明确的目的,不得超出合理、必要的范围。
2.4 安全性义务个人信息的处理应当采取适当的技术和组织安全措施,保障个人信息的安全,防止信息的泄露、篡改或丢失。
第三章:个人信息的权利与保护机制3.1 信息主体权利个人信息主体有权要求查询、更正、删除其个人信息,并有权撤回对个人信息的授权。
3.2 个人敏感信息保护个人敏感信息,如个人信用记录、犯罪记录等特定信息,需要得到更加严格的保护。
3.3 个人信息的跨境传输涉及个人信息跨境传输时,应遵守相关国际法律法规和协议,并获得信息主体的明确授权。
第四章:个人信息保护的责任与追责机制4.1 相关机构的责任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在个人信息处理过程中应承担相应的责任,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和合规处理。
4.2 处罚与追责机制对于个人信息泄露、滥用等违法行为,相关机构有权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
个人数据隐私保护的法律责任与追责机制
个人数据隐私保护的法律责任与追责机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数据科技的不断突破,个人数据隐私保护备受人们关注。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个人数据的泄露和滥用问题正日益严重化。
为保护个人数据隐私权,法律责任与追责机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法律责任和追责机制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并探讨如何加强个人数据隐私保护。
一、法律责任个人数据隐私保护的法律责任是保障个人数据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泄露和滥用行为给予法律制裁,以起到警示和约束的作用。
1. 法律保护个人数据隐私权个人数据隐私权受到多部法律的保护,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11条规定:“个人的姓名、肖像、隐私、名誉受法律保护”。
此外,还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个人数据的收集、使用、加工、存储、传输等行为需要取得明确的合法授权。
2. 法律责任的适用对于个人数据隐私泄露和滥用行为,法律责任的适用应当具体明确,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违法行为给予相应的制裁。
示例如下:(1)个人信息诈骗:对盗取、虚构、出售个人信息并进行欺诈活动的行为,应追究刑事责任,依法进行相应处罚。
(2)侵害个人数据安全:对于违规收集、存储、传输和使用个人数据等行为,应根据违法程度,采取警告、罚款、行政拘留等不同的行政处罚措施。
(3)民事赔偿责任:个人数据泄露给个人带来损失的,可以向侵权者提起民事赔偿诉讼,索取经济赔偿并要求停止侵害。
3. 跨境数据流向的法律责任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跨境数据流向也越来越频繁。
在个人数据隐私保护中,对于涉及跨境数据流向的问题,应当制定明确的法律责任规定。
通过国际法律协议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加强对跨境数据流向的监管力度,并制定违规行为的规定和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追责机制除了法律责任,追责机制在个人数据隐私保护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个人数据隐私保护的效果。
1. 政府监管与执法政府部门在个人数据隐私保护中起到了重要的监管和执法作用。
如何保护个人隐私权和信息安全的法律措施
如何保护个人隐私权和信息安全的法律措施在数字化时代,个人隐私权和信息安全日益受到关注。
为了保护个人隐私权和信息安全,各国纷纷出台了相关法律措施。
在本文中,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法律措施,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一、隐私权的法律保护隐私权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各国都有相应的法律来保护隐私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隐私权保护法律措施。
1. 数据保护法数据保护法是保护个人数据隐私的重要法律。
该法律规定了个人数据的收集、处理、存储和传输的规范,以确保个人数据不被滥用或非法获取。
2. 隐私保护法隐私保护法是保护个人通信和个人信息不受非法侵入的法律。
它规定了在没有个人同意的情况下,禁止他人获取个人通信和信息的权利。
3. 个人信息保护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是规范个人信息收集、使用和披露的法律。
该法律规定了个人信息保护的原则和规则,要求组织和企业妥善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二、信息安全的法律措施信息安全是保护个人和组织敏感信息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信息安全法律措施。
1. 信息安全法信息安全法是为了保护国家网络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而制定的法律。
它规定了网络运营者和个人的安全责任,要求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2. 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法是为了保护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而制定的法律。
它规定了互联网用户的权利和义务,要求网络服务提供商加强网络安全保护。
3. 电子商务法电子商务法是为了保护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和权益而制定的法律。
它规定了电子商务交易的规范和保护措施,提供了电子合同和电子签名的法律依据。
三、个人隐私权和信息安全的保护建议除了法律措施,个人也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自己的隐私权和信息安全。
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增强密码安全性:使用强密码,并定期更改密码,避免使用相同的密码。
2. 谨慎公开个人信息:避免在公共网络上公开过多的个人信息,特别是敏感信息。
3. 小心使用社交媒体:谨慎公开个人照片和生活细节,设置隐私选项,避免不必要的信息泄漏。
大数据时代的个人数据隐私权保护
大数据时代的个人数据隐私权保护引言概述:在大数据时代,个人数据隐私权保护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个人数据不断被收集、存储和分析,给个人隐私带来了新的挑战。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大数据时代的个人数据隐私权保护。
一、数据隐私权的定义和重要性1.1 数据隐私权的定义:数据隐私权是指个人对自己的个人数据拥有控制权和决策权的权利。
1.2 数据隐私权的重要性:个人数据包含了个人的身份信息、健康信息、财务信息等敏感数据,保护个人数据隐私权可以防止个人信息被滥用、泄露和侵犯。
1.3 数据隐私权的法律保护: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护个人数据隐私权,例如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和美国的《加州消费者隐私法》(CCPA)等。
二、大数据对个人数据隐私权的挑战2.1 数据收集和存储:大数据时代,各种应用和服务不断收集和存储个人数据,个人数据的泄露和滥用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2.2 数据分析和共享: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使得个人数据可以被广泛应用,但同时也增加了个人数据被滥用的可能性,尤其是在数据共享方面。
2.3 数据安全和保护:大数据时代,个人数据的安全性成为一个重要问题,个人数据的泄露和被黑客攻击的风险大大增加。
三、个人数据隐私权保护的措施3.1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各国应加强个人数据隐私权的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确保个人数据的合法使用和保护。
3.2 提高个人数据保护意识:个人应加强对个人数据隐私权的保护意识,不随意泄露个人数据,提高个人数据保护的自我防范能力。
3.3 加强数据安全技术和措施:各个组织和企业应加强数据安全技术和措施,确保个人数据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和黑客攻击。
四、大数据时代的个人数据隐私权保护案例分析4.1 Facebook数据泄露案:Facebook在2018年发生了大规模的个人数据泄露事件,导致数百万用户的个人数据被滥用。
4.2 微信个人信息泄露案:微信在2016年曾发生个人信息泄露事件,用户的个人数据被非法获取和使用。
私隐法个人数据保护和隐私权的法律原则
私隐法个人数据保护和隐私权的法律原则私隐法: 个人数据保护和隐私权的法律原则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个人数据保护和隐私权成为了重要的法律议题。
在信息社会中,用户的个人数据常常会被收集、使用和共享,而如何保护个人数据的安全和隐私权则成为了广泛关注的焦点。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个国家纷纷制定了私隐法,以确保个人数据的合法使用和保护个人隐私权。
一、私隐法的概念和意义私隐法(Privacy Law)是一种法律领域,旨在保护公民的个人数据和隐私权不受滥用和侵犯。
个人数据包括姓名、电话号码、地址、社交媒体账号等与个人身份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信息。
个人隐私权是指个人对其个人数据的拥有权以及不受非法侵扰的权利。
私隐法的主要目的是平衡信息的利用和个人权益的保护,确保个人数据的合法收集、使用和处理,并防止滥用和侵犯。
二、私隐法的法律原则1. 合法性原则合法性原则要求个人数据的收集、使用和处理必须基于合法的依据。
这意味着个人数据的处理应该遵循法律的规定,并且获取个人数据的主体必须事先明确告知个人数据的目的和使用范围。
此外,获取个人数据的主体还应当获得数据主体的同意,并尽可能保护个人数据的安全。
2. 目的限制和数据最小化原则目的限制和数据最小化原则要求个人数据的收集和使用必须在特定和合理的范围内,并且仅限于实现既定的合法目的。
个人数据的收集应该是特定目的明确,且数据主体知情同意的条件下进行的。
此外,个人数据的收集和使用应当遵循数据最小化原则,即仅收集和使用实现目的所必需的最少量的个人数据。
3. 透明度原则透明度原则要求获取个人数据的主体应向数据主体提供必要的信息,包括数据的类型、用途、安全措施等,使数据主体能够了解其个人数据的收集和使用情况。
数据主体应当对他们个人数据的使用有充分的了解和控制权,可以自主决定是否提供个人数据或同意其使用。
4. 安全性原则安全性原则要求获取个人数据的主体采取合理和必要的技术和组织措施,保护个人数据的安全性和机密性,防止数据的泄露、损坏或非法访问。
数据隐私保护的法律问题分析
数据隐私保护的法律问题分析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数据隐私保护的意识日益增强。
在互联网时代,个人数据的泄露与滥用屡见不鲜。
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各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数据的收集、使用和保护。
本文将从法律的角度对数据隐私保护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数据隐私的概念数据隐私是指个人的隐私权和数据的安全性,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身份、财产、通信内容、生物特征等方面的信息。
在数字化时代,个人数据产生、传输和存储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数据隐私的泄露问题也随之凸显。
在我国,数据隐私权受到宪法和其他法律的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九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个人信息、通信的自由和不受侵犯。
”此外,我国还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对数据隐私的保护。
二、数据收集与使用的合法性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企业和政府机构对个人数据的收集与使用已成为现实。
然而,个人数据的收集与使用必须符合合法、正当和必要的原则。
首先,数据收集必须得到数据主体的同意。
个人数据的收集应当依法取得数据主体的明示同意,明确告知收集目的、范围和使用方式。
其次,数据的使用应当严格限制在收集目的范围内。
禁止超出同意范围的未经授权使用。
例如,某电商公司收集用户购物记录的目的是为了推荐商品,但不得将这些数据用于其他商业用途。
最后,数据的收集和使用必须具备合法、正当和必要性。
合法性要求遵循相关法律法规,正当性要求符合伦理和道德规范,必要性要求数据收集与使用是达到特定目的的合理手段。
三、数据安全保护的责任数据安全保护是指对个人数据进行保密、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的措施。
数据处理主体应承担数据安全保护的责任。
首先,数据处理主体应建立健全的数据管理制度,确保个人数据的安全。
包括对数据进行分类、密级管理,合理设置数据访问权限,加强数据的加密和防护措施,定期进行数据安全检测等。
如何保护个人隐私权和数据安全的法律措施
如何保护个人隐私权和数据安全的法律措施随着互联网和技术的发展,个人隐私权和数据安全的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个人的隐私和数据安全,不仅需要个人的自我保护意识,还需要依赖法律措施的支持和保障。
本文将介绍如何保护个人隐私权和数据安全的法律措施。
一、隐私权法律保护个人隐私权是个人享有的对于个人信息和行为的自主决策权。
保护个人隐私权是现代社会法治的重要内容。
为了保护个人隐私权,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1. 数据保护法数据保护法是保护个人隐私权和数据安全的重要法律工具。
该法律规定了个人信息的采集、使用、存储等方面的规定,要求企业、组织在处理个人信息时必须符合透明度、法律合规性、数据最小化等原则。
2. 隐私侵权法隐私侵权法是指禁止他人未经授权侵犯他人个人隐私的法律规定。
该法律规定了对于个人隐私泄露、人身荣誉侵害等情况的处罚和赔偿规定,保护个人隐私免受不法侵害。
3. 通信保密法通信保密法保护了个人在通信过程中的隐私权。
该法律规定了通信秘密、通信监听的禁止和刑事责任等相关规定,保障了个人在通信过程中的隐私和安全。
二、数据安全法律保护除了个人隐私权的保护外,数据安全的法律保护同样重要。
数据安全是指保护数据不受非法获取或篡改的安全措施。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数据安全法律保护措施。
1. 数据泄露惩罚法数据泄露惩罚法是禁止个人和组织故意或过失泄露数据的法律规定。
该法律规定了数据泄露的行为和处罚措施,对于泄露数据的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增强了数据安全的保障。
2. 信息网络安全法信息网络安全法是保护信息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其中包括了针对网络系统和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措施。
该法律规定了网络安全的基本要求,要求网络运营商和用户履行相应的保护义务,确保网络数据的安全性。
3. 个人信息保护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是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要法律工具。
该法律主要规定了个人信息的采集、使用、存储和传输等方面的要求,要求个人和组织在处理个人信息时需要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和私密性。
个人数据权利的法律保护
个人数据权利的法律保卫随着互联网的飞速进步和技术的进步,个人数据的使用和保卫问题愈发引人关注。
在数字化时代,人们不行防止地需要与各种个人数据打交道,例如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信用卡信息等等。
而随之而来的是个人数据泄露、滥用和侵略风险的增加。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保卫个人数据的权利成为了一项紧迫的法律任务。
起首,个人数据权利的保卫是每个公民应享有的基本权利。
隐私权作为个人数据保卫的核心,是指每个人对于自己的个人信息不受非法干涉的权利。
它包括在信息收集、存储、处理和传输过程中,对数据的控制权、知情权和同意权。
基于这一权利,每个人都应有权利知道自己的数据是如何被使用,有权利决定是否同意使用,并有权利要求删除或更正不准确的数据。
然而,个人数据权利的保卫并非易事。
起首,个人数据的得到方式极其复杂。
个人数据既能够主动提供,也能够被他人收集。
当个人自愿提供的时候,他们通常没有意识到他们可能也在失去个人数据的控制权。
另一方面,个人数据的收集和使用往往是不透亮的。
许多公司和组织对个人数据收集的目标和方式隐瞒不明,导致个人难以了解和掌控自己的数据。
其次,技术和法律的滞后也给个人数据权利的保卫带来了挑战。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兴起,个人数据的价值越来越高。
同时,新兴技术的不息涌现给个人数据保卫带来了新的风险,比如人脸识别技术的滥用。
与此同时,由于法律和监管的滞后,个人数据权利的保卫显得力不从心。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国纷纷出台了个人数据保卫的相关法律和政策。
例如,欧盟颁布了通用数据保卫条例(GDPR),旨在加强个人数据的保卫,规范数据的使用和流淌,并授予个人更多的控制权。
GDPR要求个人数据的处理务必透亮明确,个体需要明确授权数据使用。
同时,在数据的交互和传输方面,GDPR加强了对数据传输的审查和审批,以加强对个人数据流淌的监管。
GDPR的实施不仅推动了全球个人数据保卫立法的进步,更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除了法律保卫,个人数据权利的保卫还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个人信息保护与数据隐私法律
个人信息保护与数据隐私法律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隐私成为了当今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个人信息和数字数据的交换和存储。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个人隐私被泄露的风险。
因此,保护个人信息和数据隐私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为此,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以保护公民的个人隐私。
一、个人信息保护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旨在保护每个人的个人信息不被非法获取和滥用。
这些个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号码、地址、银行账号等。
在个人信息保护法的保护下,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能擅自收集、使用他人的个人信息。
只有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特定单位可以合法获取他人的个人信息。
此外,个人信息保护法也要求个人信息保护责任人将所收集的个人信息妥善保管,防止外泄和滥用。
个人信息保护法不仅有利于维护个人隐私权,而且也对商业活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合规的企业通过保护个人信息,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增加了商业机会。
一方面,这刺激了企业对信息安全的投入,提升了信息技术整体水平;另一方面,个人信息保护法有效遏制了数据泄露和滥用,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二、数据隐私法律数据隐私法律是围绕着个人的数字数据而制定的法律法规。
在数字化时代,大量的个人数据被收集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电子邮件、社交媒体信息、医疗记录和金融交易等。
数据隐私法律的目标是保护个人数据不被滥用和泄露。
根据数据隐私法律,组织必须获得个人的明确同意,并确保对个人数据的处理符合法律的要求。
此外,数据隐私法律还规定了个人对自己数据的访问和纠正的权利,为个人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数据隐私法律的实施不仅有利于个人,也对企业和政府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数据隐私法律可以提高消费者对数字服务和电子商务的信任度,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
其次,数据隐私法律强调数据安全,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最后,数据隐私法律对于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保护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防止恶意数据利用威胁国家安全。
数据隐私法个人数据保护和隐私权利的法律保护
数据隐私法个人数据保护和隐私权利的法律保护数据隐私法:个人数据保护和隐私权利的法律保护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个人数据泄露和隐私权受侵犯的事件频频发生。
为了保护公民的个人数据和隐私权利,越来越多的国家制定了数据隐私法。
本文将就数据隐私法的背景、内容和影响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揭示其在保护个人数据和隐私权利方面的作用。
1. 背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个人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存储变得愈发容易。
然而,与此同时,个人数据的滥用和泄露问题也日益凸显。
个人数据包括身份信息、财产信息、健康记录等,是用户在使用互联网服务时产生的。
这些数据的泄露不仅对个人的利益构成威胁,还可能导致个人的财产损失和声誉受损。
因此,为了保护公民的个人数据和隐私权利,数据隐私法的出台成为了必然。
2. 数据隐私法的内容(1)个人数据保护责任:数据隐私法规定了数据处理者的责任和义务,要求其对个人数据进行合法、正当的处理,同时确保数据的安全和保密。
(2)个人权限和知情权:法律赋予了个人对其个人数据的访问、更正和删除的权利,并要求数据处理者在收集个人数据时提供充分的信息,以保证个人能够做出知情决策。
(3)明确的数据用途和权限:数据处理者只能按照法律规定的用途和权限处理个人数据,未经授权不得将数据用于其他目的。
(4)数据保护措施:数据处理者需采取合理的技术和组织措施,确保个人数据安全和保密,防止数据被泄露、损坏或滥用。
(5)数据跨境传输:对于跨境传输个人数据的情况,数据隐私法要求数据处理者必须确保目标国家或地区的数据保护水平不低于本国法律规定的标准。
(6)违法行为的制裁:数据隐私法明确了对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进行制裁的措施,包括罚款、暂停服务等。
3. 数据隐私法的影响(1)强化个人数据保护:数据隐私法的出台使得个人数据的保护措施更加具体和明确,进一步加强了公民个人数据的安全保护。
(2)增加企业的法律责任:数据隐私法对企业制定了更严格的个人数据处理规范和安全保护要求,迫使企业加强数据管理和风险控制,以降低数据泄露和滥用的风险。
个人信息保护与数据隐私的法律保障
个人信息保护与数据隐私的法律保障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个人信息和数据隐私的保护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数字化时代,个人信息的泄露和滥用已经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
为了保护个人信息和数据隐私,各国纷纷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建立了监管机构进行监督和执法。
个人信息保护法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法律。
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了收集、使用、处理个人信息的合法性要求,规范了个人信息的跨境传输和共享,并对数据泄露、滥用等行为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和处罚。
此外,个人信息保护法还规定了个人信息的权利,例如知情权、更正权、删除权等,为个人信息的主体提供了法律保障。
在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是我国首个专门立法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在2020年6月1日正式施行。
该法针对个人信息收集、存储、处理等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规定了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的措施,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
同时,对于重要的个人信息,需经过用户同意方可收集和使用。
此外,个人信息保护法还规定了个人信息的公开、销毁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更好地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和隐私。
在国际层面,欧洲出台了《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成为全球数据隐私保护的典范。
《通用数据保护条例》规定了个人信息的处理要经用户的同意,并规定了个人信息泄露和违规处理的高额罚款。
同时,GDPR要求跨境传输个人信息的合法性,并为个人信息主体赋予了更多的权利,例如随时访问、更正、删除个人信息等。
该条例着重保护公民权利,限制了个人信息的商业化利用,更好地保障了个人数据隐私。
然而,虽然有了相关的法律保护,个人信息和数据隐私的泄露依然屡禁不止。
这是因为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一些企业和机构对于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
同时,一些黑客和不法分子的技术手段不断进步,使得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变得更加困难。
因此,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保障需要不断加强,并配合监管机构的有效执法,建立更加完善的个人信息保护体系。
数据隐私保护法规解析
数据隐私保护法规解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大量的个人数据被收集、处理和使用。
为了保护个人数据的隐私和安全,各国纷纷颁布了数据隐私保护法规。
本文将对数据隐私保护法规进行解析,探讨其背景、内容和重要意义。
一、背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大量的个人数据被广泛收集和使用。
然而,滥用个人数据的现象也日益凸显,给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应对这一情况,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数据隐私保护法规,旨在保护和维护个人数据的隐私和安全。
二、法规内容1.数据隐私定义:数据隐私保护法律的核心就是对个人数据的定义。
个人数据包括任何与个人身份有关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姓名、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银行账户号码等。
这些数据的收集、处理和使用都需要遵守严格的规定。
2.数据处理原则:数据隐私保护法规对数据处理有一系列原则要求。
其中包括合法性原则,即个人数据的处理必须依法进行;目的明确原则,即个人数据的处理必须明确具体的合法目的;适当性和必要性原则,即个人数据的处理必须适当且必要,不能超过合理范围;主体知情权原则,即个人数据的主体必须知情并同意其数据被处理。
3.数据安全保护措施:数据隐私保护法规要求数据处理方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个人数据的安全。
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加密技术、访问控制、安全审计等,旨在防止个人数据的泄露、篡改和丢失。
4.跨境数据传输: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跨境数据传输越来越普遍。
为了保护个人数据的隐私,数据隐私保护法规对跨境数据传输提出了要求,要求跨境数据传输必须符合相关的法律和规定,并保证与数据原始地相应的安全保护水平。
三、法规意义数据隐私保护法规的出台和执行对个人数据的隐私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保护个人隐私权:数据隐私保护法规明确规定了个人数据的范围和处理原则,增强了个人对自己数据的控制权和决策权,有效保护了个人隐私权。
2.促进数据经济发展:数据隐私保护法规的实施可以增强人们对个人数据的信任感,推动个人数据的合法和安全使用,进而促进数据经济的发展。
数据隐私保护法律法规解读
数据隐私保护法律法规解读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的普及,个人数据的泄露和滥用现象日益严重。
为了保护个人数据隐私,许多国家都纷纷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本文将对数据隐私保护法律法规进行深入解读,以便更好地了解个人数据隐私的保护机制。
一、个人数据的定义与范围个人数据是指与个人身份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所有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银行账户、健康记录等。
二、数据隐私的重要性保护个人数据隐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个人数据的泄露可能导致身份盗窃、金融欺诈、个人声誉受损等问题。
此外,个人数据的滥用也损害了公民对政府和企业的信任,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三、数据隐私保护的法律法规为了保护个人数据隐私,各国都建立了相应的法律法规。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数据隐私保护法律法规:1. 欧洲:《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 GDPR)是欧盟成员国间对个人数据保护的共同法律框架。
它规定了个人数据的处理原则、数据主体的权利以及个人数据的跨境传输等方面的内容。
2. 美国:美国没有统一的联邦数据隐私保护法律,而是采用了分散的方式来保护个人数据隐私。
不同行业和地区都有针对性的个人数据保护法律和标准,如《加州消费者隐私法》和《健康保险可移植与责任法案》等。
3. 中国:中国制定了一系列数据隐私保护法律法规,其中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规定了网络运营者的责任和义务,明确了个人数据收集、处理和使用的限制。
四、数据隐私保护的原则与措施为了更好地保护个人数据隐私,各国通常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 合法、公正、透明原则:个人数据的处理应基于个人的明确同意,并以公正和透明的方式进行。
2. 限制最小化原则:个人数据的收集和使用应限于特定、明确的目的,并且要在数据处理结束后立即删除或匿名化。
数据隐私保护法律解读了解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重要条款
数据隐私保护法律解读了解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重要条款数据隐私保护法律解读:了解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重要条款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为了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各国纷纷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
在我国,最新颁布的《数据隐私保护法》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提出了明确要求。
本文将对该法律的重要条款进行解读,旨在加深人们对个人信息保护法律规定的理解与认知。
一、个人信息的定义与范围《数据隐私保护法》对个人信息进行了明确界定。
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存储、传输或者处理的与个人有关的各种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身份信息、日常行为信息、财产信息等。
该法律规定了个人信息的涵盖范围,包括了个人生物特征信息、个人健康信息、个人财产信息等。
这一定义的明确为个人信息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个人信息的收集与使用根据《数据隐私保护法》,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必须符合合法、合规的原则。
个人信息收集方应当事先明确并告知个人信息的收集目的、范围、方式和期限,并经过个人信息主体明示同意。
除非法律规定或事先订立的合同约定,个人信息收集方不得擅自收集、使用、转让、披露他人个人信息。
这一条款的出台将有效限制个人信息被滥用的现象,保护了个人信息主体的合法利益。
三、个人信息的保护措施《数据隐私保护法》还就个人信息的保护措施进行了规定。
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
特别是涉及到个人敏感信息的处理,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加强安全防护,采取密码加密、脱敏处理等措施,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和被滥用。
同时,个人信息处理者还应建立健全个人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性。
四、个人信息的跨境传输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个人信息的跨境传输问题也日益突出。
《数据隐私保护法》规定,在个人信息的跨境传输过程中,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依法征得个人信息主体的明示同意,并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履行必要的程序和义务。
同时,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选择符合国家数据安全标准的国家和地区进行跨境传输。
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分析
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分析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科技的普及,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个人信息的泄露和滥用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为了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
本文将对个人信息保护法律进行分析,探讨其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一、个人信息保护法律的意义个人信息保护法律的出现是为了保护个人的隐私权和信息安全。
在数字化时代,个人信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银行账户等。
这些个人信息的泄露不仅会导致个人隐私权的受损,还可能被不法分子用于进行诈骗、盗窃等犯罪活动。
因此,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个人信息保护法律的主要目标是规范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和保护。
它要求企业和组织在收集个人信息时必须经过个人的同意,并且只能在特定的目的范围内使用。
同时,个人信息保护法律还规定了个人信息的安全保护措施,要求企业和组织采取合理的技术手段,防止个人信息的泄露和滥用。
二、个人信息保护法律的现状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有许多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个人信息保护法律。
例如,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和美国的《加州消费者隐私法》(CCPA)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
这些法律在个人信息收集、使用和保护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对违法者进行了相应的处罚。
在中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律的建设也在不断推进中。
2017年,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颁布了《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对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和保护进行了规范。
此外,2020年,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个人信息安全规范》,进一步完善了个人信息保护的制度体系。
然而,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个人信息保护法律的执行力度不够,一些企业和组织并没有真正履行其信息保护的责任。
其次,个人信息泄露和滥用的现象仍然存在,一些黑客和不法分子仍然能够窃取个人信息进行犯罪活动。
最后,个人信息保护法律的适用范围和标准有待进一步明确,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技术和社会环境。
保护个人隐私权了解数据保护法与隐私权法规
保护个人隐私权了解数据保护法与隐私权法规保护个人隐私权:了解数据保护法与隐私权法规随着互联网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个人数据的隐私保护问题也日益凸显。
个人隐私权的保护是一项重要的法律法规,旨在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和隐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数据保护法与隐私权法规,以了解如何保护个人隐私权。
一、数据保护法的概念与原则数据保护法是一种法律框架,通过规定和约束个人数据的处理和使用,以确保个人隐私权得到妥善保护。
数据保护法的主要原则包括以下几点:1. 合法性、公正性和透明度:个人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应基于合法、公正和透明的原则,个人应知晓其数据的用途和目的。
2. 限制目的:个人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应限于特定、明确且合法的目的范围内,并不得超过必要的范围。
3. 数据最小化原则:个人数据的收集应最小化,只收集必要的数据,不得过度收集不相关的信息。
4. 准确性:个人数据应准确无误地保存和使用,如有错误应及时更正或删除。
5. 保存期限:个人数据应按照特定的时间框架和规定保存,超过保存期限的数据应及时删除或匿名化。
6. 个人权利保护:数据主体有权了解自己的个人数据被使用情况,并可以行使访问、更正、删除等权利。
7. 安全保护措施:个人数据应受到适当的安全保护措施,以避免数据泄露、滥用或非法访问。
二、隐私权法规的作用与适用范围除了数据保护法,隐私权法规也是保护个人隐私权的重要法律框架。
隐私权法规主要包括宪法、行政法和刑法等方面的规定。
1. 宪法保障:在宪法中,个人隐私权被视为一项基本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侵犯、窃取或泄露他人的个人信息。
2. 行政法规:行政法规制定了个人数据收集、使用和保护的规则与标准,例如政府部门、医疗机构、金融机构等需遵守的数据保护规定。
3. 刑法法规:刑法法规规定了一系列侵犯个人隐私行为的刑事责任,如非法获取他人个人信息、滥用个人数据等。
隐私权法规适用范围涵盖了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网络隐私:个人在使用互联网时,有权享有自己的个人信息的隐私和安全。
数据保护法个人隐私权与信息安全的法律保障
数据保护法个人隐私权与信息安全的法律保障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个人隐私权及信息安全保护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数据保护法,旨在保障个人隐私权以及信息安全。
本文将就数据保护法对个人隐私权和信息安全的法律保障进行探讨。
一、个人隐私权法律保障个人隐私权是指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愿意被他人知晓的私密信息,如年龄、地址、电话号码等。
个人隐私权的法律保障是保证个人信息不被非法获取、使用或泄露的重要手段。
1. 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原则数据保护法规定了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原则。
首先,要明确个人信息需经个人同意进行收集,且必须在特定目的范围内使用。
其次,数据处理方如果需要将个人信息用于其他目的,必须再次征得个人同意。
最后,数据处理方应采取必要的技术和组织措施,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
2. 个人信息安全保障措施为了保障个人信息的安全,数据保护法要求数据处理方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这些安全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采用密码学技术保证个人信息的加密存储和传输;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等。
3. 个人信息泄露的法律责任数据保护法律明确了个人信息泄露的法律责任。
对于违反保护规定泄露个人信息的机构或个人,将承担行政、刑事或民事责任。
行政处罚主要包括警告、罚款等;刑事责任则根据泄露信息的严重程度而定;民事责任则是指受损害的个人可以要求泄露信息方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二、信息安全的法律保障信息安全是指保护信息免遭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破坏、修改或丢失的能力。
信息安全的法律保障旨在确保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1. 信息安全基本要求数据保护法规定了信息安全的基本要求。
首先,信息系统的建设、运营者应当确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并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
其次,信息系统建设、运营者还应当定期进行信息系统安全评估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风险。
最后,信息系统建设、运营者应当建立健全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解析
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解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个人信息的泄露问题日益严重,针对这一问题,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进行保护。
本文将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解析,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等。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是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法律。
该法旨在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规定了个人信息的收集、处理、使用、保护等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
1. 个人信息的定义与范围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确认个人身份的各种信息。
个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地址、电话号码等。
2. 个人信息的合法收集与使用个人信息的收集需要明确目的,并经过信息主体同意,不得超出必要范围。
个人信息的使用应当公平合法,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干扰信息主体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
3. 个人信息的安全保护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了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具体措施,包括建立个人信息保护管理制度,采取技术措施保障信息安全,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篡改、损毁等。
二、《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法》是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基本法规。
该法旨在保护网络安全,防范网络威胁,保护公民个人信息。
1. 个人信息的保护责任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不得泄露、篡改、毁损个人信息。
2. 个人信息的收集与使用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需要明确目的,并经过信息主体同意,不得超出必要范围。
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
3. 个人信息的安全保护网络运营者应当建立健全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制度,采取技术措施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防止个人信息的泄露、篡改、损毁。
三、其他相关法律法规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和《网络安全法》外,我国还存在其他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个人数据隐私权利道德与法律
个人数据隐私权利道德与法律个人数据隐私权利:道德与法律个人数据隐私权利一直是当今社会中备受关注的热点议题。
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我们的个人数据越来越容易被收集、存储和分享。
然而,个人数据的处理和使用往往涉及到道德与法律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个人数据隐私权利在道德和法律层面上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
一、道德层面上的个人数据隐私权利个人数据隐私权利在道德层面上的关注主要源于对个人尊严和尊重的追求。
每个人都有权保持自己的隐私和个人信息的私密性。
个人数据包含着个人的一部分,其中可能包括我们的身份信息、个人偏好、健康状况等。
未经允许的数据收集和滥用可能导致侵犯个人隐私权,进而破坏个人的尊严。
保护个人数据隐私权的道德责任也体现在企业和组织层面。
企业和组织在收集和使用个人数据时,应遵守道德规范,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并尽可能减少数据滥用的风险。
提供透明的隐私政策以及明确的数据使用目的,是企业体现道德责任的重要手段。
二、法律层面上的个人数据隐私权利除了道德层面上的重要性,个人数据隐私权利也得到了法律的保护。
各国和地区都设立了相关的隐私法律和监管机构,以确保个人数据不被滥用和盗用。
通常,法律对于个人数据的处理和保护规定了以下内容:1. 数据收集和使用的合法性:在收集个人数据时,需要取得个人的明确同意,并明确告知数据使用的目的。
个人数据的使用应符合合法合规的要求。
2. 数据安全和保密性:个人数据的存储和传输应采取合理的安全措施,防止数据被未经授权的访问、泄漏或篡改。
3. 数据的访问和更正:个人应有权访问和控制自己的个人数据,并有权要求更正或删除错误的数据。
4. 数据共享和转移的限制:个人数据的共享和转移应遵守法律规定和个人的明确同意。
违反个人数据隐私法律的企业和个人可能面临法律责任和经济惩罚。
法律的存在和执行起到了保护个人数据隐私权利的重要作用。
三、保护个人数据隐私权利的重要措施为了保护个人数据隐私权利,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1. 加强个人数据保护的意识:个人应对自己的个人数据保持高度警惕,并逐步提高自己在数字世界中的安全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个人数据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一)
摘要:为体现现代文明社会对人的尊严和人权的保护,尽快实现用法律的方式保护个人数据隐私权,确立保护个人数据隐私权的法律原则,界定对个人数据隐私权侵犯的构成要件显得极为必要。
关键词:个人数据隐私权法律保护原则构成要件一、对个人数据隐私权的保护应尽早纳入法制轨道一般来说,个人私事的发生与个人空间的占有都是有形的,但是,在个人空间中发生的个人私事却会生成无形的个人数据。
在信息时代,个人数据扩散的最大威胁来自于对信息技术的滥用与网络道德的败坏。
个人数据一旦进入国际互联网,就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广为传播,且无拘无束地被下载、复制。
因此,随着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发展,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对信息安全的保护,并根据网络传输的特点将个人信息称为个人数据。
完整法律意义上的个人数据隐私权应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保证公民的个人数据隐私权不受他人侵犯;二是个人数据隐私权受到侵害时可求助法律保护。
在一个文明民主的国度里,每个公民都有防止个人数据被非法扩散的权利。
个人数据隐私权作为一项民事权利,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
公民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有对其思维和行为所生成的个人数据具有无可争辩的所有权,国家应保护其个人数据处于秘密状态。
另外,根据私权可以放弃的原则,公民对个人数据是否加以保护以及是否允许特定主体使用,只要其具有行为能力就可以自主决定。
个人数据隐私权是传统隐私权在现代信息社会的延伸,由传统隐私权“独自享有的权利”发展为“控制有关自己私人资料的权利”。
这一观念变化源于上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现代化,我们的信息网络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能够使得远距离在实时状态下为零,信息的收集、加工、传输可以在隐蔽状态下悄无声息地进行,个人数据被非法利用的危险时刻存在。
为了体现现代文明社会对人的尊严和人权的保护。
我国用法律保护个人数据隐私权已刻不容缓。
第一,人类逐步摆脱物质贫困,步入不再因物质条件的贫乏而影响其生存的时代,从而会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及对自我人格的关注。
从工业革命的完成到电子时代的到来,人们普遍感到“天下真小”,大千世界有时竟找不到一处安宁的容身之地。
物质文明越发达,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追求愈高,也就愈感到个人隐私不容侵犯,愈感到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
第二,科学技术的发展本身具有盲目性,它不可能自发地沿着为社会绝大多数人造福的方向发展;相反,科技在有些方面被不当利用,如果没有高度理性的价值评判标准加以约束、限制或取缔,那么可能带来重大的危害。
信息技术及其产品的不当利用则对公民的隐私构成严重威胁。
强化隐私权的法律保护,限制某些监控和间谍产品的研制及利用,可为这一领域提供一个具有更高层次意义的价值评判标准,避免科技在这方面的畸形发展及其产品的不当利用危害人类自身。
正因为如此,对个人数据隐私权的保护应尽早纳入法制轨道。
二、个人数据隐私权法律保护原则隐私权理论诞生于19世纪下半叶,涉及隐私权的法律制度始于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这一历史现象与作为社会第一生产力的科技的发展密切相关。
当今中国,随着计算机的日渐普及和信息处理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个人数据资料已被愈来愈广泛地收集和使用,各行各业内部和跨地区、跨国界的私人数据交换也正在加速进行。
数据隐私权的核心问题,就是数据主体依法行使控制、保护私人资料权,约束数据使用者侵权行为的根本依据。
所以,对于个人数据隐私权的保护应遵循以下原则:1.个人数据为生成主体所有的原则。
对于个人数据的主体《,欧盟数据保护规章》规定为“自然人”,英国的《数据保护法》规定为“活着的人”。
个人数据主体指的是个人信息被作为数据加以收集的自然人,而不是该数据的用户。
数据用户是指合法地收集、有限度地控制、使用有关数据的个人或组织。
明确个人数据主体是生成该数据的自然人是保护个人数据的必要前提。
也许少量的个人数据被收集、输入数据库对用户而言并没有太大的价值,但是,一旦数据库所容纳的数据超过一定量之后,数据的价值就越来越大。
数据用户不经数据主体同意,在整体上使用个人数据是允许的,但未经主体许可披露个人数据是禁止的。
这是因为数据用户对个人数据的控制权、使用权仅限于合同约定的范围,个
人数据为数据用户控制、使用时,并不意味者主体放弃对该数据的所有权。
2.正确搜集原则。
搜集个人数据必须取得数据主体的同意;数据使用者必须以合法、公正、正确的手段搜集数据,不得采用任何欺骗、盗窃或其他非法手段;搜集的数据必须准确、完整、不过时;搜集的目的、动机必须合法、明确、具体。
我国目前还没有收集个人数据的登记批准制度,这是法律的一个空白点,应尽早填补。
英国在1984年《数据保护法》第5条规定:只有经过登记被批准为数据使用人(或数据使用人兼计算机处理中心)之后,该人才有权持有个人数据。
值得庆幸的是《,涉外社会调查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的发布,为保护个人数据不受侵犯提供了法律武器。
数据用户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个人或非法人团体,未经事先登记批准擅自收集个人数据是不能允许的。
即使经过合法批准的个人数据调查,也应当事先公开调查目的,禁止以诱骗、强迫等手段取得个人数据。
3.正确保管、使用原则。
持有他人数据应该是合法的,必须具备完备的程序;对个人数据必须采取完全保障措施,防止数据的遗失、被破坏和篡改;对于研究、计划、统计需要处理个人数据时,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谨防侵犯数据主体的人格权;未经数据主体的同意,使用数据不得超过搜集目的所规定的范围;数据使用者不得任意向他人透露个人数据。
使用数据就本质而言,是披露和公开个人数据的过程;而披露和公开他人的个人数据,又是最容易造成他人隐私权受侵害的行为。
任何人未经数据主体许可,以明示或隐含的方式披露个人数据都是非法的。
这是因为,即使采取不指明的方式,个人数据所反映的信息在特定的条件下,人们经猜测就可以识别数据主体。
例如以每次模拟考试的成绩对学生进行分班,这从法律意义上讲,侵犯了考生的隐私权,实际上是用隐蔽的方式让公众对其识别。
当今商业机构依据信息效益递增的规律愈来愈重视掌握个人数据,当掌握的信息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产生效益。
有的商家无视消费者的隐私权,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个人数据,并将它扩大使用。
当消费者填写了商品保修卡后,其他商品的宣传单和订购单纷至沓来。
显然,消费者的个人数据(姓名、住址等)已经被泄密或被移作他用。
从法律意义上讲,当消费者为特定用途、向特定对象提供个人数据时,只要数据用户接受这一数据,就是承诺了数据提供者的约定,数据用户只有在约定范围内使用该数据的权利。
否则,就是对个人隐私权的侵犯。
三、侵犯个人数据隐私权的构成要件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能够使得远距离在实时状态下为零,信息的收集、加工、传输可以在隐蔽状态下悄无声息地进行,个人数据被非法利用的危险时刻存在。
公民的个人数据隐私权侵权现象层出不穷,从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来看,我国虽然在宪法、刑法、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中对公民的隐私权做了具体规定,但是究竟什么样的行为属于侵犯个人数据隐私权的行为,对这种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未作界定。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有关原则,侵犯个人数据隐私权的构成要件可作如下界定:1.造成了损害事实。
也就是说,个人数据隐私权被侵害的直接损害是当事人心理上的不安定和精神利益的损失,间接损害是因个人数据的公开而阻碍了当事人在正常情况下应当得到的利益以及当事人为消除这种损害而损失的利益。
2.损害事实是侵害人的行为所导致。
即侵害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3.侵害行为未经合法授权。
即加害行为未经法律、当事人授权,或经授权后的越权或权利滥用行为。
4.侵害人的行为存在故意或过失。
5.侵害人有责任能力。
以上五个要件是从侵权的主观方面、客观方面、侵权人的行为能力、损害后果等角度分析的。
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整体。
在明确了这些要件之后,我们觉得有关个人数据隐私权的主体、客体需作一个说明。
个人数据隐私权的主体始终是隐私所指向的权利原始本人。
网络经营者收集了大量的个人数据,却不是隐私权的主体,无权对用户的个人数据进行支配。
他们对个人数据的处理来自于权利人对权利的让渡,不得超越权力许可行使的范围。
个人数据隐私权的客体包括私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人领域。
私人信息即当事人姓名、生日、婚姻状况、教育程度、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信用卡号码、收入状况等。
对公民的个人数据进行法律保护,其实质是在确保国家和公共利益的原则下,赋予公民对个人数据传播的控制权。
然而,我国对个人数据还没有专门的法律予以保护。
借鉴国外的立法,及早出台保护个人数据的有关法律,应
该说,这在我国法制建设进程中,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