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灿烂的文学》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3历史: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学设计

1.情感层面: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让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2.态度层面: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古代文学,尊重文学作品和作者,培养良好的文学鉴赏习惯。同时,教育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不同的观点,形成包容、开放的心态。
c.唐诗的繁荣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d.宋词的婉约派与豪放派的特点及代表词人;
e.元曲的戏剧性与音乐性,以及其民间色彩。
3.教师指导: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进度,给予适当的提示和引导,确保讨论的有效性。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学活动: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6.家长参与作业:鼓励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一项与古代文学相关的活动,如诗词朗诵、书法创作等,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家庭文化氛围。
作业提交要求:
1.请学生在课后认真完成作业,按时提交。
2.作业需书写工整,表述清晰,体现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给予反馈,以促进学生的进步。
人教版必修3历史: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层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掌握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不同时期文学的特点及代表作品。同时,让学生认识到文学与历史、哲学、艺术等其他领域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技能层面: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学会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提高文学鉴赏水平。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课堂讨论:针对每个时期的文学作品,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
辉煌灿烂的文学教案

辉煌灿烂的文学教案文学教案旨在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文学教育,帮助他们正确地理解和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
辉煌灿烂的文学教案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需求,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策略和多种教学资源,助力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理解深度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探索欲望,从而达到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教案设计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背景、主题、构思与结构、语言特色等多方面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同时,通过创新的教学方式和多媒体手段,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审美意识。
教学任务及策略: 1.课前预习:引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背景和作者生平,鼓励学生在课前阅读教材,准备问题和疑惑,积极预习,为课下的深入思考和互动交流做好准备。
2.课堂互动:以讲解、讨论、问答、影音展示、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和解读文本,用多元化的视角理解作品的表现手法、主题、意义和思想内涵;同时,通过互动交流,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3.综合应用:通过文学鉴赏、创意写作、戏曲表演、绘画创作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和综合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和审美品味。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使用数字教学资源,包括课件、图片、音频、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小组合作: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加强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3.创意表现: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表现来展现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创造力,例如创意写作、戏曲表演、绘画创作等。
教学内容经典文学是教育培养人文素质的重要领域,文学教育内容应涵盖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学等多个方面,既有经典名著,也有当代文学作品。
下面介绍几个富有代表性的文学教学内容:古诗文鉴赏古代诗文是中国优秀文学的精华,古诗文鉴赏是文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人教版必修3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识记《诗经》和楚辞、汉赋和唐诗、宋词和元曲、明清小说各种文学体裁特点与成就;(2)理解文学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同时文学的发展、繁荣又是以经济、政治为基础的,发现文学的发展与当时社会经济、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3)能归纳比较不同历史时期文学的特点,探究文学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碑帖、历史比较、欣赏图片、欣赏戏剧等方法,了解中国书画和戏剧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古代文学家、是人及其文学作品的分析,把学生带进文学艺术的殿堂,感受古人的呼吸、思想、情操,增强文化修养。
(2)通过对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成就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重点和难点】重点: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难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其特点:如何揭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课时】2个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我们了解了古代中国在各个领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然而,作为世界闻名的文明古国,我国古代不仅科技成就突出,而且文学成就也很突出。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我国古代文学魅力。
教授新课讲授新课从《诗经》到唐诗(一)《诗经》(1)概况①地位:《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
②时限:汇集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2)内容①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国风”)——民间的民歌雅——贵族宴饮时演唱的乐歌颂——贵族宗庙祭祀时演唱的乐歌②以四言为主,多采用重章叠句。
③以现实主义精神,真实而深刻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3)影响①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奠定了基础,②对我国文学的发展有深刻影响,③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楚辞①含义: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教学设计3: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古代中国在科技上的重大发明和成就,就像美国学者罗伯特所说:如果诺贝尔奖在古代已经设立,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的全都属于中国人。
包括诺贝尔文学奖。
举个例子,大家有没有读过明代长篇小说《好逑传》?我们对这本书了解不多。
但它在18世纪已经有英法德译本,就连德国文豪歌德也研读过并给以很高的评价。
我们暂且不论罗伯特所说的是否夸张,但这不就说明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巨大贡献。
那么我国古代文学究竟是如何的辉煌呢?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会取得那些成就?我们带着问题来学习今天的课程——《辉煌灿烂的文学》一、《诗经》(一)主要内容——风雅颂;(二)特点:1、2;(三)意义大家打开课本42页读引言内容,分析最早的歌谣是如何产生的,诗歌又是怎样产生的。
待会找个同学回答最早的歌谣是从劳动中产生的,从原始的歌谣中逐渐发展出独立、成熟的诗歌:歌谣—>诗歌,歌谣之前得有——语言,即语言—>歌谣—>诗歌。
那么我国古代第一首诗歌总集是什么呢?——对,《诗经》!诗经大致写哪些时期的诗歌呢?从西周至春秋中期。
由于玉文课本上已经讲过《诗经》,我们大致回忆《诗经》主要包含的三部分:风—风土之音者曰风,风即指国风。
共15国风,160篇,相传是周王室派人收集的,《诗经》总共305篇,是最精华的部分。
雅—朝廷之音曰雅,贵族宴饮时演唱的乐歌。
颂—祭神和祖先的诗歌,贵族宗庙祭祀时演唱的乐歌。
我们回忆必修一得内容,西周施行了哪三个主要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庙制、礼乐制(为了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
礼乐制度就是就是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例如祭神、结婚、丧葬等,制定一定的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
雅和颂是朝廷及贵族的音乐,而风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他们随社会的认识,彰显出了他们的创作水平,是里面的精华部分。
那么《诗经》有哪些主要特点呢?我们从《关雎》和上面两首诗分析。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第9课辉煌绚丽的文学★教学目标:1、学问与实力:〔1〕识记:《诗经》和楚辞、汉赋和唐诗、宋词和元曲、明清小说各种文学体裁特点与成就;〔2〕理解:文学是必须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
同时,文学的开展、旺盛又是以经济、政治为根底的。
〔3〕运用:归纳比拟不同历史时期文学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历史探究、联系比拟、综合归纳、情境再现法。
〔1〕通过教科书及老师供应的材料以及自己的日常积累,通过阅读,探讨,分析,评论了解各个不同时期的文学开展特色;〔2〕通过阅读,视察,练习,观赏,表演,评论,创作等方式踊跃参加教学;通过独立思索或合作学习对所学的内容进展比拟,概括和阐释;学会合作学习和相互沟通。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我国古代辉煌绚丽的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巨大奉献;〔2〕通过对古代辉煌绚丽的文学成就学习,让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造就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怀和美感教育;〔3〕以一些出色的文学家身上具有的酷爱祖国、关心民情等高尚的思想情操来造就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塑造健全的人格。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诗经》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难点:不同时期文学形式开展改变的根源★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今日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正面临着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与融解的局面。
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光要了解自己祖国的文化,更要继承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华。
光芒绚丽的中国文学历史之悠久,种类之繁多,形式之丰盈,都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一个文学大国的文学相媲美。
一句话辉煌绚丽的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巨大奉献。
今日让我们从辉煌绚丽的中国古代文化中,再次亲身感受一下中国古代文学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以及“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哀婉。
第9课辉煌绚丽的文学教案一、诗歌——从《诗经》到唐诗:1、《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1〕内容:收录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风、雅、颂三局部。
辉煌灿烂的文学教案(通用3篇)

辉煌灿烂的文学教案(通用3篇)辉煌绚烂的文学教案篇1课标要求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教学目标一、学问与力量:(1)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2)了解、诗,词、歌、赋等各种不同的学问内容和形式,知道和把握肯定数量的名家作品;(3)拓宽文化视野,提高赏析和运用古代文学作品的力量。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科书及老师供应的材料以及自己的日常积累,通过阅读,争论,分析,评论了解各个不同时期的文学进展特色。
(2)通过阅读,观看,练习,观赏,表演,评论,创作等方式乐观参加教学;通过独立思索或合作学习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合作学习和相互沟通。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中国古代绚烂的文化。
通过对文学家、诗人及其文学作品的分析,把同学带进文学艺术的殿堂,感受古人的呼吸,思想,情操。
增加文化修养。
教学重难点重点: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
难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其特点。
如何揭示肯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文史联系比较、情景创设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开门见山1、老师设问:有了人类就有人类的劳动、人类的情感,逐步就产生了表达人们劳动、生活和思想情感的文学。
中国文化源源流长,文学更是辉煌绚烂。
同学知道自古以来我国文学的主要形式有哪些?2、同学列举:先秦诗经、楚词,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
新课:一、《诗经》老师1、观赏一段诗经名句引入。
出自哪里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水鸟应和声声唱,成双成河滩。
漂亮贤德的,正是我的好伴侣。
)同学答1:《诗经》。
同学再列举熟识的诗经句子。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初生芦苇青又青,白色露水凝聚为霜。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案(集体备课)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文学创作的背景和意义,对文学创作的价值和作用有初步了解。
2.分析文学创作的元素:主题、情节、人物、语言,提升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3.鉴赏文学作品,通过文学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4.综合运用学习到的知识,创作文学作品,提高学生文学创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情节,理解主题和情节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2.理解人物创作的方法和技巧,分析不同人物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3.理解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对文学作品的语言进行深入解析。
4.培养学生创作文学作品的能力,引导学生创作符合文学规律的文学作品。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和PPT。
2.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在导入环节,教师通过课件播放一些文学名著和文学名言的介绍,引导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阅读文学作品在这个环节,教师会为学生讲解和讲解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地理解和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主题和情节。
分析文学作品元素在这个环节,教师为学生讲解文学创作的四个元素:主题、情节、人物、语言,并以莎士比亚的经典作品《哈姆雷特》作为案例,分析文学创作中这四个元素的作用和关联。
鉴赏文学作品在这个环节,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文学作品的摘录和片段,并启发学生地理解文学作品的意义和内涵。
通过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情节。
创作文学作品在这个环节,教师为学生介绍一些文学创作技巧和方法,并引导学生自行创作一些小说或诗歌。
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和分享,从中汲取灵感和创意。
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笔记、小组交流和创作作品的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师也要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提出一些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文学创作的背景和价值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和创作能力。
对于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也会产生积极影响。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学设计

4.课堂互动,注重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通过课堂讨论、问答、小组展示等形式,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提高课堂效果。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重点是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各个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及其代表人物;难点是对文学作品艺术特色的深入分析,如唐诗的韵律、意境,宋词的情感表达等。
2.过程与方法方面: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问题驱动的学习方式,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学鉴赏与评价;难点是激发学生的文学创作兴趣,提高创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文学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关爱自然、珍惜生命。
二、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于文学知识也有一定的积累。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唐诗、宋词等文学形式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艺术特色的深入了解尚显不足。此外,学生在文学鉴赏与创作方面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部分学生对文学兴趣浓厚,创作能力较强,而另一部分学生则相对较弱。
2.教师提出问题:“这幅画反映了哪个时期的繁荣景象?那个时期还有哪些著名的文学成就?”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教师总结:这幅画是北宋时期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景象。今天我们将学习北宋时期的文学成就——宋词。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学设计

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以下几道题目:
1.列举出你所知道的先秦散文代表作,并简要说明其特点。
2.请分析汉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请从唐诗中挑选一首你喜欢的诗,分析其艺术特色。
4.请阐述宋词的豪放派和婉约派在艺术表现上的差异。
5.请谈谈元曲在戏剧发展史上的作用。
6.分析《红楼梦》在人物塑造、结构布局等方面的创新之处。
3.小组合作,选择一个时期的文学作品进行改编,可以是将散文改编为戏剧,或将诗词改编为现代歌曲等。要求充分发挥创意,将改编后的作品以表演或录音的形式展示。
4.家长参与作业:邀请家长与学生共同阅读一部明清小说,如《红楼梦》、《西游记》等,并开展家庭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
5.探访当地的历史文化遗迹,了解其背后的文学作品和历史故事,撰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游记,结合文学作品分析其历史价值。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文学史发展脉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课堂讲解:对各个时期的文学特点、代表作品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4)案例分析:选取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
(5)小组合作: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引导学生认识到文学艺术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二、学情分析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的教学对象为高中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历史学科的基本方法和一定的文学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但在文学史的学习方面,可能还存在以下问题:对文学史发展脉络的认识不够清晰,对各个时期文学特点的把握不够准确,对文学作品的分析鉴赏能力有待提高。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学设计

2.学生在语文课程中接触过部分文学作品,但对于文学史的整体脉络、文学流派的演变以及文学巨匠的创作背景等方面,可能缺乏系统性的认识。
3.学生在高中阶段,思维逐渐成熟,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解读。
6.结合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设想: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实践活动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鼓励学生发挥潜能。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以一首古典诗词《静夜思》作为导入,引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2.教学过程:
(1)教师朗诵《静夜思》,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
(2)唐宋时期:讲述唐诗、宋词的繁荣,分析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等文学家的创作特点。
(3)近现代文学:概述近现代文学的变革,如鲁迅、巴金等作家的创作背景及代表作品。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不同时期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教学过程: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2.强化师生互动,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设想:在讲解文学作品时,教师可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解读作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文学创作的乐趣。
设想:组织学生进行诗词创作、文学改编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感受文学的魅力,提高文学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辉煌灿烂的文学》教学设计

《辉煌灿烂的文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拓宽文化视野,提高赏析和运用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书及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学生的日常积累,通过阅读,讨论,分析,各个不同时期的文学发展特色。
(2)通过进行史料分析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通过独立思考或合作学习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比较,概括;学会合作学习和相互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文学家、诗人及其文学作品的分析,把学生带进文学艺术的殿堂,感受古人的呼吸,思想,情操,增强文化修养。
二、教学重难重点: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
难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其特点。
如何揭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教学方法本课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情况,将语文课堂学到的知识与历史时期结合,采用大量史料,指导学生重点分析一定时期文学成就与时代的关系,形成论从史出的史学素养,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主动思考、自主探究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四、学情分析法:高一学生已经一定的自学和表达能力,但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但在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灵活性等方面还不够成熟。
语文课堂虽有一定的文学知识积累,但仅是文学角度的分析作品,未能放在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了解文学与整个时代的关系,以及文学的文化作用。
五、教学过程(一)导言:以莫言获奖为引言,凸显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的继承发展关系,引出对古代文学的学习。
(二)新课:第一层感知文学成就(走近古代文学,体味诗意文化),介绍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概况及各自的特征。
分析文学的流传趋势。
第二层:探讨文学与时代的关系(置身流金岁月,探究文学成因。
)主要是以史料阅读的方式进行,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史料分析,形成论从史出的史学素养。
探究1: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高峰,就是说顶峰也不为过,因为日后的朝代、诗家,尽管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但是总体上没有能够超越唐朝的。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学设计【推荐下载】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学设计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辉煌灿烂的文学》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
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第9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我国古代文学的重大成就。
从《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再到明清小说,介绍了我国不同时期文学的主要形式和成就。
学习本课,可将本课内容概括为“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成就一览表”,列表掌握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
的文学体裁、流派、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战国、汉朝、唐朝时期的文学形式、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2)说出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2.能力目标:
(1)归纳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特点。
(2)探究文学发展和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关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辉煌灿烂的文学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巨大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2)以一些杰出文学家,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
难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其特点。
如何揭示一定社会文学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概述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产生及外传,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3)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4)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2、过程与方法:在研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探究;小组合作讨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们体会古代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和科学创造精神,感受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魅力,认识古代中国光辉灿烂的文学价值,感受祖国戏剧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学情分析作为高二文科班的学生,有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本课时之前已经下发研学案让学生自主研习过,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自主研习基础上进一步引导他们夯实基础,适当深入探究。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四大发明的产生及外传;春秋至明清时期的文学;汉字与书法;中国画;京剧2、难点: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突破措施:教师提供史料,学生小组讨论,共同探究归纳四、教学设计1、导入: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灿烂辉煌、领先世界,文学艺术绚丽多姿、不胜枚举,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上节课大家已经结合下发的学案进行了自主研习,今天我们就在昨天研学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来掌握和巩固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的基础知识以及一些重难点问题。
【过渡】首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本课主要内容,看看大家的昨天的研学效果: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四大发明古代中国的文学:《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古代中国的艺术:汉字与书法、中国画、京剧以上是我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也是本单元的重点知识,下面我们就一个个来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四大发明。
2、教学过程:(1)四大发明※教师提问:中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是哪四大发明?【生】火药、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幻灯片呈现:四大发明图片)【师】四大发明不仅对中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设计:《辉煌灿烂的文学》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设计:《辉煌灿烂的文学》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设计:《辉煌灿烂的文学》课堂上做的笔记要在课后及时回顾,不仅要复习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重要内容,还要复习那些你仍感模糊的知识。
下面跟着本文库一起去看看吧。
高中历史必修3《辉煌灿烂的文学》教案【一】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不同时期的主流文学形式,其中的派别,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2.过程与方法依据教材及导学案中的材料,通过生生共议、师生互议、学生质疑,理解文学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同时文学的发展,繁荣又是以一定的政治经济为基础的。
揭示文学的发展与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我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巨大贡献。
(2)领略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学风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以一些杰出的文学家身上具有的热爱祖国,关怀民情等高尚思想情感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高中历史必修3《辉煌灿烂的文学》教案【二】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诗经》和楚辞、汉赋和唐诗、宋词和元曲、明清小说各种文学体裁特点与成就;(2)理解:文学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
同时,文学的发展、繁荣又是以经济、政治为基础的。
揭示文学的发展与当时社会经济、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运用:比较不同历史时期文学的特点。
探究文学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
2、过程与方法:阅读、比较、讨论探究、综合归纳法。
(1)通过教科书及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日常积累,通过阅读,讨论分析各个不同时期的文学发展特色;(2)通过阅读,练习,欣赏等方式积极参与教学;通过独立思考或合作学习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合作学习和相互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我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巨大贡献;(2)通过对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成就学习,让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怀和美感教育;(3)以一些杰出的文学家身上具有的热爱祖国、关怀民情等高尚的思想情操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塑造健全的人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识记《诗经》和楚辞、汉赋和唐诗、宋词和元曲、明清小说各种文学体裁特点与成就;
(2)理解文学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同时文学的发展、繁荣又是以经济、政治为基础的,发现文学的发展与当时社会经济、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
(3)能归纳比较不同历史时期文学的特点,探究文学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碑帖、历史比较、欣赏图片、欣赏戏剧等方法,了解中国书画和戏剧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古代文学家、是人及其文学作品的分析,把学生带进文学艺术的殿堂,感受古人的呼吸、思想、情操,增强文化修养。
(2)通过对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成就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重点和难点】
重点: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
难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其特点:如何揭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我们了解了古代中国在各个领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然而,作为世界闻名的文明古国,我国古代不仅科技成就突出,而且文学成就也很突出。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我国古代文学魅力。
教授新课
讲授新课
从《诗经》到唐诗
(一)《诗经》
(1)概况
①地位:《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
②时限:汇集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
(2)内容
①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国风”)——民间的民歌
雅——贵族宴饮时演唱的乐歌
颂——贵族宗庙祭祀时演唱的乐歌
②以四言为主,多采用重章叠句。
③以现实主义精神,真实而深刻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
(3)影响
①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奠定了基础,
②对我国文学的发展有深刻影响,
③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楚辞
①含义: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②特点
自由活泼,句子参差不齐,句末常带有一个“兮”字,富含浪漫主义色彩
③代表作:《离骚》——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三)汉赋:
(1)含义
赋是两汉时期流行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
它在楚辞基础上,吸收散文成分,形成一种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2)西汉的赋
①特点:大多篇幅较长,以恢宏的气势,奇丽的景物,夸张的手法,华美的词藻,表现出当时宏阔硕大的文化气度、豪迈勇进的时代精神,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②代表作: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
(3)东汉的赋
①特点:篇幅大多较短,以抒情为主,字句平浅,意境较为清新。
②代表作:张衡的《二京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
(四)唐诗
(1)原因
①唐朝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
②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2)发展概况
宋词和元曲
(一)宋词
(1)原因
①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
②市民数量的不断增加,能够歌唱的词更能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受到市民欢迎。
(2)特点
①唐代出现了诗的另一种形式,句子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感情。
②是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
(3)代表人物
著名词作家有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等人。
(二)元曲
(1)形成
①宋代:民间兴起新的诗歌形式,即散曲,题材广泛,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更为生动活泼。
②元代:散曲创作进入繁荣阶段,与元杂剧一起,合称元曲。
元曲大多通俗生动,豪放飘逸。
(2)代表:以关汉卿、马致远等人的创作成就最高。
明清小说
1、产生的背景:明清小说是从宋元话本发展而来的。
话本是说书人的底本,在说书人口头创造过程中,不断增加生动的故事情节,加工后的底文便作为书写文学在社会上独立流传,成为小说。
唐代传奇、宋元话本都是短篇,明清小说创立了长篇体裁,开辟了我国小说史的新阶段。
2、繁荣的原因
(1)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
(2)经济领域出现新气象,如手工业、商业的繁荣,资本主义的萌芽
(3)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
3、代表作:
★本课小结:伟大的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文明开发最早的古老民族之一。
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学历史之悠久,种类之繁多,形式之丰盈,都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一个文学大国的文学相媲美。
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收集了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
它反映社会生活的广泛性和深刻性,它的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更为无数的外国学人所称道。
唐诗、宋词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魅力,使语言的潜能发挥到了极至。
它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变化多样而又严整有序。
到了元代散曲创作进入繁荣阶段。
在小说方面,宋代出现了"标志市民文艺样式"的"宋话本"。
唐代传奇、宋元话本都是短篇,明清小说创立了长篇体裁,元末明初又有两部长篇小说的伟大杰作问世,那就是施耐庵的《水浒传》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这两部内容博大、气势恢宏、人物过百的长篇巨著,享有世界声誉,开辟了我国小说史的新阶段。
被评价为剖析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的《红楼梦》,以社会生活的高度概括力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把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创作推向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