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基因工程技术逐渐被应用在食品行业中,这项技术可以增加食品的产量、改善食品营养成分,还可以提高食品的品质等多种用途。
以下是对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进行详细介绍:1.转基因作物转基因技术是通过改变植物的基因结构,使其带有某些特定的基因,来增加物种产量和抗病性等特性。
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善作物品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降低农药使用量,保护环境。
2.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基因工程技术,通过编辑生物的DNA序列来创造新的基因型和表型。
在食品行业中,这项技术可以用来改善食品营养成分,提高食品口感和质量,如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来生产有益的食品添加剂等。
3.抗性肉类抗性肉类是一种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使动物身体内携带的基因改变来达到抵抗特定疾病的效果,这种肉类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来预防或治疗疾病。
同时,抗性肉类也有更好的生长速度和更高的饲料效率,以及更高的肉质品质等优点。
4.转基因小时菜转基因小时菜是一种采用基因工程技术,通过改变植物的基因来提高小时菜的产量和品质的蔬菜。
这种蔬菜在生产过程中具有更高的适应性,可以更好地抵抗各种病毒和螺旋体病毒等。
5.基因改造蘑菇基因改造蘑菇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引入到蘑菇中,这种蘑菇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营养需求和健康需求。
基因改造后的蘑菇可以含有维生素D,抗氧化物质及其他有效成分,还可以提高蘑菇的产量等。
总的来说,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改变物种基因结构,达到增加产量、改善营养成分、提高品质等多种目的,给人们更好的食品选择。
当然,对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我们也要注意其安全性和风险,以更好地保护大众的身体健康。
基因工程在食品工业及应用
基因工程在食品工业及应用基因工程是一种通过修改生物体的遗传物质,以创造具有特定特性的生物体的技术。
在食品工业中,基因工程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改善抗病虫害性,延长货架寿命以及增强植物的适应能力等方面。
首先,基因工程在农作物改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转基因技术,科学家可以将具有特定特性的基因导入到作物中,从而增强其产量和质量。
例如,转基因玉米可以获得更高的耐旱性和抗虫性,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
此外,转基因水稻也可以通过导入抗病虫害基因来提高农作物的抗性,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其次,基因工程也可以提高植物的适应能力。
通过引入抗盐基因,植物可以更好地适应盐碱土壤的环境,增加耐盐性。
这对于许多沿海地区和干旱地区的农业非常重要,因为这些地区的土壤含有高盐度。
此外,基因工程还可以改善食品质量和安全性。
通过转基因技术,科学家可以调整植物中的化学成分,以改善营养价值和口感。
例如,一些转基因作物可以产生更多的维生素或其他营养物质。
另外,基因工程也可以增加抗生素或草药物质的含量,以增强食品的药用价值。
此外,基因工程还可以延长食品的货架寿命。
通过转基因技术,科学家可以修改食品中的基因,以减缓食品的腐烂和变质速度。
这对于延长食品的保存期限,减少食品浪费以及改善物流和储存条件非常重要。
然而,尽管基因工程在食品工业中有许多潜在的好处,但也存在一些争议。
许多人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和食品链环境的影响表示担忧。
尽管科学界普遍认为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但公众对此持有不同的意见。
此外,转基因生物的商业化可能会引发农业的单一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对生态系统产生潜在的不良影响。
总之,基因工程在食品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和潜力。
通过改善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增强植物的适应能力,改善食品质量和安全性以及延长食品的货架寿命,基因工程有望为食品工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然而,我们也需要认真权衡其潜在风险,并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管政策,以确保基因工程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基因工程在食品产业中的应用
基因工程在食品产业中的应用近年来,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产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基因工程技术通过改变食品中的基因,可以增加其营养价值,改善其口感,延长其保质期等等。
本文将探讨基因工程在食品产业中的应用。
一、基因工程技术的原理基因工程技术是指通过重组DNA或改变基因组的方式,来实现对生物体遗传物质的精确操作。
其主要原理包括基因克隆、基因传递、基因表达等方面。
基因工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医疗、农业、工业和环境等诸多领域。
在食品产业中,基因工程技术主要应用于食品营养改良、生产效率提高以及食品特性改善等方面。
二、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营养改良方面的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通过改变植物或动物的基因来提高其营养价值。
例如,一些植物中含有较少的维生素A,而基因工程技术可以通过向植物中添加β-胡萝卜素(一种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的物质)的基因,来增加该植物的维生素A含量。
另外,基因工程技术也可以用来增加某些蔬菜或水果中的抗氧化物质含量,从而提高其营养价值。
三、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生产效率提高方面的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通过增加植物或动物的产量和产出效率,来提高食品的生产效率。
例如,基因工程技术可以用来改变蔬菜或水果的生长速度和产量,从而满足不同国家或地区的需求。
此外,基因工程技术还可以用于改善食品的质量和口感等方面,从而提高食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特性改善方面的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通过改变食品中的基因,来改善其特性,使其更具吸引力。
例如,基因工程技术可以用来改变某些植物的颜色、形状等特性,使其更具吸引力。
此外,基因工程技术还可以用于改善食品的保存期限、耐受性和防治疾病。
五、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产业中的争议随着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产业中的广泛应用,人们也开始对其安全性产生争议。
一些人认为基因工程技术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基因工程技术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能够带来很多好处。
目前国际上对于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产业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还有许多争议和讨论。
基因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05 未来展望
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发展趋势
基因工程技术将更加广泛地应用于 食品生产中,提高产量和品质
基因工程技术将为食品工业带来更 多的创新和突破,满足消费者需求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基因工程技术将促进食品工业的可 持续发展,降低环境负担
基因工程技术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保障消费者健康
基因工程技术的研究领域与应 用领域
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对食品工 业的影响与挑战
基因工程技术的原理
基因工程技术定义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 本工具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 本步骤
基因工程技术的发 展历程
03
基因工程在食品工业中 的应用
改良食品品质和口感
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改善食品的口感和风味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降低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含量
基因工程技术的定义
通过改变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来改变其性状
基因工程技术是一种基于分 子遗传学原理的生物技术
包括基因克隆、基因编辑、 基因敲除等技术
在食品工业中,基因工程技 术可用于改良食品原料、提 高食品品质和安全性等方面
基因工程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基因工程技术的起源与早期发 展
基因工程技术的现状与未来趋 势
增加产量:基因工程可以通过改变生物体的基因,使其具有更高的代谢 效率和更强的光合作用能力,从而增加产量。 以上是基因工程在食品 以工上业是中基 因的工优程势在 食,品但工同业 中时的也优存势 ,在但一同些时 也挑存战在 ,一 些如挑安战 ,全如性安问全 性题问、题伦、 伦理理问问题题 等等。。
挑战:伦理道德问题、消费者接受度、法规政策等
● 伦理道德问题:基因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涉及到伦理道德问题,如人类基因编辑、转基因食品等,可能引发社会争议和伦理质疑。 ● 消费者接受度:转基因食品等基因工程产品可能对消费者产生疑虑和担忧,需要加强科普宣传和消费者教育,提高消费者接受度。 ● 法规政策:各国对于基因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有着不同的法规和政策,需要遵守相关法规和政策,确保基因工程产品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基因工程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基因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姓名:陈杰学号:110606017 班级:宜宾学院2011级6班摘要:综述基因工程技术在改善食品原料品质、改良食品工业用菌种和食品加工性能、产酶制剂和保健食品方面的应用, 同时对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性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 最后对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中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基因工程转基因食品食品工业应用以DNA 重组为核心内容的基因工程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现代生物技术。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不但可以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去除食物原料中的有害成分, 同时还可以通过对农作物品种改良, 减少种植过程中农药、化肥等化学品的使用量。
目前,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领域中的作用涉及到对食品资源的改造、对食品品质的改造、新产品的开发、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以及食品卫生检测等方面。
1.基因工程技术1.1 基因工程定义基因工程技术是指按照预先设计好的蓝图, 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 特别是酶学技术, 对遗传物质 DNA 直接进行体外重组操作与改造, 将一种生物 (供体) 的基因转移到另外一种生物(受体) 中去, 从而实现受体生物的定向改造与改良。
1.2 基因工程的基本程序:( 1) 获取所需的目的基因;( 2) 把目的基因与选好的载体连接在一起, 即重组;( 3) 把重组载体转入宿主细胞; ( 4) 对重组分子进行选择; ( 5) 表达成蛋白, 采用合适条件, 获得高表达的产品。
1.2基因工程的发展1857年至 1864年,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试验提出生物体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
1909年, 丹麦生物学家约翰生首先提出用基因一词代替孟德尔的遗传因子。
1910年至1915年, 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通过果蝇试验, 首次将代表某一性状的基因同特定的染色体联系起来, 创立了基因学说。
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 由于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发展, 对生物细胞核中存在的脱氧核糖核酸( DNA )结构和功能有了比较清晰的阐述。
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改良食物的品质、营养成分和产量,同时也可以提高食品的耐旱、抗病能力。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1. 转基因植物:通过转移外源基因到植物中,可以改良植物的品质和抗性。
例如,转基因作物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其抗病能力,从而提高粮食的生产力。
2. 基因编辑: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精确地修改基因序列,从而改变植物或动物的性状。
这项技术可以用于改善食品的品质、味道、营养成分和产量等方面。
例如,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可以改变水果的形状、大小和颜色,同时提高其营养成分和口感。
3. 基因克隆:基因克隆技术可以复制特定的基因序列,从而制造出大量的特定蛋白质和酶。
这项技术可以用于生产食品添加剂、保健品和药品等。
例如,人类胰岛素就是通过基因克隆技术制造的。
总的来说,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可以提高食品的品质、营养成分和产量,同时也可以提高食品的耐旱、抗病能力。
但是,由于基因工程技术涉及到许多伦理和道德问题,因此需要在科学、法律和伦理方面加强监管和规范。
- 1 -。
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基因工程技术通过改变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可以使作物具有更好的品质、更高的产量以及更强的抗逆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包括基本原理、具体案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基本原理基因工程技术是指通过人为手段改变生物体的遗传物质,使其具有特定的性状。
其基本原理包括基因克隆、DNA重组和基因转移等。
基因工程技术可以通过转基因的方式,将具有特定性状的基因导入到目标生物体中,从而使其具有相应的性状。
这一技术的发展为食品工业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能够生产出更加优质、高产、抗性强的作物品种。
二、具体案例1. 转基因水稻转基因水稻是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一个典型应用。
科学家通过基因转移技术,成功将具有抗虫、抗病和耐盐碱的基因导入水稻中,使其具有更好的生长性能和产量。
转基因水稻不仅能够增加粮食产量,还能够减少对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2. 转基因玉米转基因玉米是另一个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成功应用案例。
科学家通过基因转移技术成功将抗虫基因导入到玉米中,使其具有抗虫能力,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与传统玉米相比,转基因玉米不仅产量更高,而且品质更好,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三、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也将进一步扩大。
未来,科学家将继续通过基因转移技术,开发更多具有抗逆性、高产量和优质品质的作物品种,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食品需求。
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也将为食品工业提供新的可能性,带来更多创新的产品和技术。
个人观点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既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又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可能会带来一些潜在的风险,如基因污染、生态环境影响等。
在推广基因工程技术的也要加强监管和管理,防范潜在的风险。
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饮料工业中的应用案例分享
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饮料工业中的应用案例分享基因工程技术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通过改变生物体的基因组成,可以为人类带来许多益处。
在食品饮料工业中,基因工程技术被广泛应用,不仅可以改善产品的质量和口感,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本文将分享几个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饮料领域的应用案例,以展示这一技术的巨大潜力。
案例一:转基因水稻转基因水稻是基因工程技术在主粮领域的成功应用之一。
通过引入一种叫做Bt 基因的细菌基因到水稻中,科学家成功地使水稻对水稻螟这种常见害虫产生抗性。
传统上,农民为了防治害虫,需要大量使用农药,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但转基因水稻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农民可以减少或甚至不再使用农药,同时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案例二:发酵技术改良基因工程技术也在酿造食品饮料中发挥重要作用。
传统上,酿酒师需要依赖天然微生物来完成发酵过程。
然而,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科学家可以改良这些微生物的基因组,并赋予其更优秀的发酵能力。
例如,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的酵母菌可以更高效地将葡萄糖转化为乙醇,从而提高酒精的产量。
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改善了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案例三:功能性食品改良功能性食品是指具有特定营养成分或生理活性成分,对人体有益健康的食品。
基因工程技术可以通过改变食品原材料中的基因组成来生产功能性食品。
例如,科学家们在蓝莓中引入了一种叫做Flavr Savr的基因,使其产生更多的抗氧化物质 -花青素。
这使蓝莓具有更强的抗氧化能力,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癌症。
类似地,基因工程技术还可以被应用于改良其他食物,如蔬菜、谷物等,使其具备更多的营养价值和健康功效。
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案例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几个领域,还涵盖了众多其他食品饮料产业。
然而,我们也要认识到,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不是毫无争议的,它引发了一些伦理和安全问题的讨论。
因此,在推广和应用基因工程技术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基因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6.1 基因工程在食品产业中的 应用
• 改造食品微生物 • 改善食品原料的品质 • 生产功能性食品
(1)利用基因工程改造 食品微生物
毒 害作用;
有效控制病虫害和杂草; 保持生态平衡,减少化学污染,可进 行生
1、杀虫剂: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
真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有微生物
杀虫剂、动物杀虫剂。
微生物杀虫剂 病毒杀虫剂 核型多角体
病毒
质型多角体
杀病毒
虫
颗粒体病毒
剂
细菌杀虫剂:
苏云金杆菌杀
虫剂
金龟子芽孢杆
菌
真菌杀虫剂 虫霉类真菌
三、基因工程的应用 1973年基因首次克隆成功以来,基因
工程应用广泛。 医药:基因工程菌生产药物
基因疗法 基因诊病 食品、工程菌生产食品添加剂、色素、无 壳 鸡蛋白(卵清蛋白) 发酵工业:生产氨基酸、蛋白质饲料 化学工业 能源 环境保护 矿产开采 农业:分子育种、生物因氮、生物农药、畜牧
(一)多聚酶链式反应及其应用 它从复杂的DNA分子群体中选择性地
复制一段特异的序列,使某一DNA片段 得到特异性的扩增,是DNA特定片段体 外扩增技术。 过程: 提切取割总DNA
片段 变性
单链
模板 引物、核苷酸、聚合酶等
合成互补链
(二)蛋白质工程 根据蛋白质结构研究结果,
设计一个新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通过修饰编码原蛋白质的DNA序 列,最后创造出新的蛋白质的技 术。
面包酵母中的麦芽糖 透性酶、麦芽糖酶基因
基因工程在食品中的应用
基因工程在食品产业中的应用
一、利用基因工程改善食品原料的品质
二、利用基因工程改进食品生产工艺
三、利用基因工程生产食品添加剂及功能性食品
一、利用基因工程改善食品原料的品质 (一)改良动物食品性状 (二)改造植物性食品原料
(一)改良动物食品性状
1)改良牛奶品质 (1)提高牛奶中k-酪蛋白的含量:奶酪的产率与牛奶中 k-酪蛋白的含量成正比,应用基因工程将k-酪蛋白基因在 奶牛乳腺中表达。 (2)生产无乳糖牛奶:乳糖是牛奶中的主要糖分。对牛 奶过敏的人群就是由于体内缺乏能够消化乳糖的乳糖酶 的缘故。将乳糖酶基因在牛乳腺细胞中表达能产生无乳 糖牛奶。
产生有机酸的酶系
合成多糖的酶系 降低胆固醇的酶系
分解脂肪的酶系等。
(二) 改良乳酸菌遗传特性 4、耐氧相关基因
通过生物工程改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调控基因则有可能 提高其耐氧活性。当然将外源SOD基因和过氧化氢酶基 因转入厌氧菌中,也可以起到提高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 对氧的抵抗能力。
(二) 改良乳酸菌遗传特性
(二) 改造植物性食品原料
2、增加食品的甜味
采用化学方法合成出应乐果蛋白基因,它可以编码同时包 括A、B两条链的单链肽段。此融合蛋白在转基因番茄和莴 苣中进行了表达。
(二) 改造植物性食品原料 2、增加食品的甜味
环化糊精(β-cyclodextrin )就是一种新的糖类物质。
将环化糊精糖基转移酶(CGT)的基因转入植物,可以在 转基因植物中获得环化糊精 。
(二) 改造植物性食品原料 1、提高植物性食品氨基酸含量
玉米β-phaseolin富含Met,将此蛋白基因转入豆科植物, 就可以大大提高豆科植物种子贮存蛋白的Met含量,而 Met正是豆科植物种子贮存蛋白所缺少的成分。
基因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总之,基因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已 经越来越广泛,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更 多的便利和效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 进步和发展,基因工程将会在未来的食
品工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PART.6
改良农作物品种
改良农作物品种
1
基因工程可以通过改变植物的基因组合,以获得更好的农作物品种
2 例如,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可以培育出抗病、抗虫、抗旱、抗寒等性能更好的农作物品种; 也可以培育出营养价值更高、口感更好的农作物品种
肉类
3
这些产品的出现,不仅 能够满足消费者对食品 品质和口感的需求,也 能够提高食品的营养价
值
PART.2
生产新型食品添加剂
7 生产新型食品添加剂
基因工程可以生产新型的食品添加剂,例如通 过转基因微生物发酵产生的甜味剂、防腐剂、 着色剂等
基因工程可以生产新型的食品添加剂,例如通 过转基因微生物发酵产生的甜味剂、防腐剂、 着色剂等
的益处
PART.8
生产单细胞蛋白
生产单细胞蛋白
基因工程可以生产单细 胞蛋白,例如通过转基 因微生物发酵产生的酵 母蛋白、细菌蛋白等。 这些单细胞蛋白具有高 蛋白、低脂肪、低胆固 醇等优点,可以为人类 提供更加健康、营养的
食品选择
总之,基因工程在食品 工业中的应用已经越来 越广泛,为人类的生活 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效 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 断进步和发展,基因工 程将会在未来的食品工 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
基因工程在食品工业 中的应用
汇报人:xxxx
日期:20XX
-
1 改善食品品质和口感 3 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5 生产疫苗和药物 7 生产功能性食品
2 生产新型食品添加剂 4 生产新型酶制剂 6 改良农作物品种 8 生产单细胞蛋白
基因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抗虫转基因植物
优点:减少环境污染、减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
例子:棉花、水稻、玉米、马铃薯、番茄等等 主要杀虫基因:
Bt毒蛋白基因、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淀粉酶抑制剂基因、植物凝集素基因等
典型例子:转基因抗虫棉——Bt毒蛋白基因
食品101
抗虫
食品101
2.抗病转基因植物
抗病基因: 病毒外壳蛋白基因、 病毒的复制酶基因.
抗真菌基因: 几丁质酶基因、 抗毒素合成基因.
转黄瓜抗青枯病基因的 甜椒
食品101
3.抗逆转基因植物
食品101
特点:导入另一种生物的优良性状基因, 获得新性状抵抗恶劣环境因素,从根本 上改变作物的特性
食品101
4.利用转基因改良植物的品质
优点: 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粮食作物的营养成分含
量,如氨基酸、蛋白质
不会引起过敏的转基因大豆
食品101
二、转基因动物食品
特点:发展较迟,应用方面广
1、提高生长速度 2、改善畜产品的品质 3、生产药物 4、作为器官移植的供 体
食品101
1.用于提高动物生长速度
原因:外源生长激素基因的表达可以使转基因动物生长更快
比较:普通鲤鱼和转生长激素基因鲤鱼
食品101
2.用于改善畜产品的品质
优点:避免食物过敏、腹泻、恶心等不适 将肠乳糖酶基因导入奶牛基因组,转基因牛分泌
可能培养出抗生素也无法杀死的超级细菌,出现无法治疗的严重疾病。比如:吃了转
基因木瓜,就可能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当你得病的时候,吃药输液就会没有效果了。
食品101
Thanks
班级:食品101 姓名:孙露露 学号:3100401108
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
通过导入硬脂酸-ACP脱氢酶的反义基因,可 使转基因油菜种子中硬脂酸的含量从2%增加到40%。 将硬脂酞CoA脱饱和酶基因导入作物后,可使 转基因作物中的饱和脂肪酸(软脂酸、硬脂酸)的含 量有所下降,而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的含 量则明显增加。
对碳水化合物的改进,只有通过对其酶的改变 来调节其含量。高等植物体中涉及淀粉合成的酶类 主要有:ADPP葡萄糖焦磷酸酶(ADP-GPP)、淀 粉合成酶(SS)和分枝酶(BE)。
利用基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程技术可以研制特种保健食品 的 有效成份。
将一种有助于心脏病患者血液凝结溶血作用的 酶基因克隆至羊或牛中,便可以在羊乳或牛乳中产 生这种酶。 1997年9月上海医学遗传所与复旦大学合作的 转基因羊的乳汁中含有人的凝血因子。
除了研究利用动物生产新型功能性食品外,目前利 用转基因植物生产食品疫苗已成为食品生物技术研究的 热点之一。由于这些重组蛋白基因可以长期地储存于转 基因植物的种子中,十分有利于疫苗的保存、生产、运 输和推广。因此转基因植物作为廉价的疫苗生产系统, 虽然才刚刚起步,却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 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为食品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也为世界所面临的粮食短缺以及品质要求找到了新的解 决途径。
巴西豆BN2s白蛋白富含蛋氨酸(Met) (18%)和 半胱氨酸(Cys)(8%),Altenabch在1991年把巴西 豆编码BN2s白蛋白的基因转移到烟草和油菜中去, 发现BN2 s基因在转基因烟草中和油莱中能很好地 表达,表达水平达8%。
人类日常生活及饮食所需的油脂高达70%来自 植物。高等植物体内脂肪酸的合成由脂肪合成酶 (FAS)的多酶体系控制,因而改变FAS的组成就可以 改变脂肪酸的链长和饱和度,以获得高品质、安全 及营养均衡的植物油。目前,控制脂肪酸链长的几 个酶的基因和控制饱和度的一些酶的基因已被克隆 成功,并用于研究改善脂肪的品质。
基因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基因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雷良波 14307130213 背景:
番茄、香蕉、草莓、蜜桃、杏、荔枝等果蔬产品在产后的贮藏、输运及销售过程中,由于果实熟化过程迅速,难以控制,常常导致软化,过熟、腐烂变质,造成巨大损失。
而传统的储藏保鲜技术如冷藏、涂膜保鲜、气调保鲜等在储藏费用、期限、保鲜效果等方面存在着严重不足,难以满足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的需求。
如今随着对果蔬成熟及软化机理的深入研究和迅速发展,使得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直接生产耐贮藏果蔬品种成为可能。
原理:
促进果实和衰老是乙烯最主要的生理功能。
在果实中合成乙烯的关键酶是ACC合成酶和ACC氧化酶,在果实成熟中这两种酶的活力明显增加,导致乙烯生成量急剧增加,促进果实成熟软化。
在对这两种酶基因成功克隆的基础上,可以利用反义基因技术抑制这两种基因的表达,从而达到抑制ACC酶的活力,延缓果实成熟软化,延长贮藏期的目的。
例如,由反义基因的番茄,转基因番茄的乙烯合成抑制率达到97%-99.5%,果实中不出现呼吸跃变,叶绿素降解和番茄红素的合成亦被抑制,番茄果实不能自然成熟,不变红,不变软,必须使用外源乙烯处理6天,才能使转基因番茄恢复正常是成熟,因此利用反义基因技术可以成功地培育耐贮藏果蔬新品种。
总结:
通过相关的生物技术,便可以使得在果蔬贮藏运输方面的财产损失降到最低,这是我们最乐意看到的。
基因工程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作业11:RNA干涉(RMAi)基因沉默(gene silencing) 是指转基因植物中特定基因由于种种原因不表达或表达量很低的遗传现象,是近十多年来在转基因植物中发现的一种后生遗传现象.基因沉默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位置效应引起的基因沉默和同源依赖的基因沉默。
其中,同源依赖的基因沉默又可以分为转录水平的基因沉默(transeript ional genesilencing, TCS)和转录后水平的基因沉默(post 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PTCS). 前者通常与DN甲基化有关,表现为anRVI不能正常合成,造成基因失活。
后者虽能合成aRV,但随后被降解而不能积累,并同时诱导与外源基因同源的内源性基因沉默。
许多研究表明,转录后水平的基因沉默是引起基因沉默的主要方式。
近年来,随着转录后基因沉默机制的深入探讨,人们能够利用它有目的使特定基因降低表达或不表达。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 )淀粉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和工业原料。
尤其是马铃薯直链淀粉,因其特殊的理化性质而被广泛应用。
然而,目前生产上推广的马铃薯栽培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仅为总淀粉含量的17%,因此,培育高直链淀粉品种对于扩大马铃薯的应用范围和提高其经济价值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用RNA干扰技术(RNA interfence, RMAI) ,以淀粉分支酶(StarchBranching Enzyme, SBE) 基因sbe A和sbe B为靶标进行同时干扰,以期待选有出马铃薯高直链淀粉的新品系,在生产上有其积极的生态意义和经济意义。
2:实验技术路线1:克隆到淀粉分支酶(SBE) 基因: sbe A和sbe B的部分片段。
测序结果表明克隆的sbe A 序列大小为1510该序列与GnBank中已公布的序列的同源性为99%.克隆的she B序列大小为3020,该序列与GnBank中已公布的序列的同源性为9%。
基因工程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基因工程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基因工程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基因工程通过对生物体的基因进行改造和调控,使其具备特定的功能,从而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基因工程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深入探究其对各个领域的影响和潜力。
1. 农业领域基因工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通过对植物和动物基因的改造,科学家们成功地培育出了更加耐病虫害、高产、品质更好的农作物和畜禽。
例如,转基因水稻和玉米的推出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有效解决了世界范围内的饥饿问题。
同时,转基因植物还能够在不使用农药的情况下抵抗病虫害,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2. 食品工业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科学家们成功地改造了食品植物的基因,使其具备更好的口感、保鲜性和营养价值。
例如,转基因黄金大米通过改造谷物中缺乏的维生素A合成途径的基因,使其富含维生素A,从而有效预防和治疗维生素A缺乏引发的眼疾。
3. 药物生产基因工程在药物生产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了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通过基因重组技术,科学家们成功地将人类需要的蛋白质基因植入到微生物或者动物细胞中,使其能够大规模生产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
例如,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重组人胰岛素已经成为了糖尿病患者维持血糖平衡的重要药物。
4. 环境保护基因工程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也有着广阔的前景。
通过基因重组技术,科学家们成功地改造了微生物的基因,使其具备降解污染物的能力。
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土壤修复以及生物能源的开发中。
例如,某些转基因微生物已经被用于清除含有有害化学物质的废水,从而减少水源的污染。
总体而言,基因工程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变革和便利。
然而,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基因工程技术可能带来的风险和道德伦理问题,需要在推广和应用中进行谨慎的评估和选择。
只有充分重视科学研究的规范性和伦理性,才能够保证基因工程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能够发挥最大的潜力,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摘要:生物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基因工程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工、农、衣、国防和环保等各个领域,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进程;当然,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它具有从本质上改变生物及食品性能的特性,因此越来越受到食品科技工作者的重视。
本文阐述了基因工程的定义,详细介绍了基因工程食品的由来,并介绍了基因工程在食品原料改良中的应用;基因工程在食品发酵中的应用;基因工程在农副产品加工中的应用,同时,展望了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工业领域中的美好发展前景。
关键词:基因工程食品工业食品原料改良食品发酵农副产品Application of genetic engineering in food industry Abstr act: Changing biotechnology and genetic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havepenetrated into industry, agriculture, national defense, clothing, and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other fields, and deeply influenced the process of human life and society; Genetic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in the food, of course, also more and more widely. It has essentially changed biological and food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so more and more brought to the attention of the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orker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finition of genetic engineering, gene engineering was introduced in detail the origin of the food, and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genetic engineering in food raw material improvement; The application of genetic engineering in food fermentation; Genetic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in the agricultural and sideline products processing, at the same time, discussed in the field of genetic engineering in food industry good development prospects.Key word: Genetic engineering food industry food raw material improvement food fermentation agricultural and sideline products一、基因工程的定义狭义:指用体外重组DNA技术去获得新的重组基因;广义:指按人们意愿设计,通过改造基因或基因组而改变生物的遗传特性。
如用重组DNA技术,将外源基因转入大肠杆菌中表达,使大肠杆菌能够生产人所需要的产品;将外源基因转入动物,构建具有新遗传特性的转基因动物;用基因敲除手段,获得有遗传缺陷的动物等。
基因工程食品: 基因工程食品是指利用生物技术改良的动植物或微生物所制造或生产的食品、食品原料及食品添加剂等。
它是针对某一或某些特性以突变、植入异源基因或改变基因表现等生物技术方式,进行遗传因子的修饰,使动植物或微生物具备或增强此特性,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增加食品或食品原料的价值,例如增强抗病性、改变营养成分,加快生长速度、增强对环境的抗性等二、基因工程的发展史基因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综合发展基础上于本世纪70年代诞生的一门崭新的生物技术科学。
一般来说,基因工程是指在基因水平上的遗传工程,它是用人为方法将所需要的某一供体生物的遗传物质--DNA大分子提取出来,在离体条件下用适当的工具酶进行切割后,把它与作为载体的DNA分子连接起来,然后与载体一起导入某一更易生长、繁殖的受体细胞中,以让外源遗传物质在其中"安家落户",进行正常复制和表达,从而获得新物种的一种崭新的育种技术。
三、基因工程在食品原料改良中的应用(一)水化合物的改良食品碳水化合物类食品方面利用基因工程来调节淀粉合成过程中特定酶的含量或几种酶之间的比例,从而达到增加淀粉含量或获得独特性质、品质优良的新型淀粉。
例如:通过反义基因抑制淀粉分枝酶可获得完全只含有直链淀粉的转基因马铃薯。
这样油炸后的产品更具有马铃薯的风味,更好的构质,较低的吸油量和较少的油味。
(二)油脂的改良目前,控制脂肪酸链长的几个酶的基因和控制饱和度的一些酶的基因已被克隆成功,并用于研究改善脂肪的品质。
如通过导入硬脂酸-ACP 脱氢酶的反义基因,可使转基因油菜种子中硬脂酸的含量从 2%增加到 40%。
而将硬脂酞 CoA 脱饱和酶基因导入作物后,可使转基因作物中的饱和脂肪酸(软脂酸、硬脂酸)的含量有所下降,而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的含量则明显增加,其中油酸的含量可增加 7 倍。
除了改变油脂分子的不饱和度外,基因工程技术在改良脂肪酸的链长上也取得了实效。
事实上,高油酸含量的转基因大豆及高月桂酸含量的转基因油料作物芥花菜 (Canola)在美国已经成为商品化生产的基因工程油料作物品种。
(三)蛋白质的改良食品中动植物蛋白由于其含量不高或比例不恰当,可能导致蛋白营养不良。
采用转基因的方法,生产具有合理营养价值的食品,让人们只需吃较少的食品,就可以满足营养需求。
例如,豆类植物中蛋氨酸的含量很低,但赖氨酸的含量很高;而谷类作物中的对应氨基酸含量正好相反,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将谷类植物慕冈导入豆类植物,开发蛋氨酸含量高的转基因人豆。
(四)碳水化合物的改良对碳水化合物的改进,只有通过对其酶的改变来调节其含量。
高等植物体中涉及淀粉合成的酶类主要有: ADPP葡萄糖焦磷酸酶(ADP- GPP)、淀粉合成酶(SS)和分支酶(BE)。
通过反义基因抑制淀粉分支酶,可获得完全只含直链淀粉的转基因马铃薯。
Monsanto公司开发了淀粉含量平均提高了20% -30%的转基因马铃薯。
油炸后的产品更具马铃薯风味、且吸油量较低。
四、基因工程在食品发酵中的应用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对酶、蛋白质、氨基酸、香精、甜味剂等原辅料的需求量大增,而这些原辅料传统上靠动植物供应,由于受气候、季节、生长期等因素的影响,供应鼍往往不能满足需要。
现在基因工程技术已能将许多酶、蛋白质、氨基酸和香精以及其他多种物质的基冈克隆入合适的微生物宿主细胞中利用细菌的快速繁殖来大量生产。
例如将牛胃蛋白酶的基因克隆入微生物体内,由细菌生产这种动物来源的酶类,将解决奶酪工业受制于凝乳酶来源不足的问题;从西非发现的由植物果实中提取的甜味蛋自质(thaumatin)的DNA编码序列已经被克隆入细菌,以生产这种高效低热量新型甜味剂等。
下面重点介绍基因工程程在啤酒工业、乳品工业方面的应用。
(一)啤酒工业1、大麦的选育:利用RF[,P(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样性)技术对人麦进行抗病选育、Q一淀粉酶多基因族分析大麦醇溶蛋白的研究及品种鉴定。
利用转基因技术将外源基因直接导入大麦,用于品种改良、抗虫和抗病选育,人们期待着基因重组技术能产生耐枯斑病等病害的大麦品种。
2、啤酒稻的选育:大米是啤酒酿造中使用最广的辅料,但普通大米的用帚提高到30%以上时,麦汁中Q一氨基氮含量会不足而影响酵母的正常生长和发酵。
利用基因转移技术、细胞融合技术等选育高蛋白、低脂肪、低NSP(非淀粉多糖)的稻品种,专门用于啤酒酿造,进一步提高辅料比例,降低生产成本。
3、啤酒酵母的改造:利用粮食替代晶酿造啤酒的首选原料是纤维素因为纤维素自然界存量最多的有机物,某些真菌如平菇、香菇、灵芝、红曲霉等对纤维素有很强的分解能力,如果利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将这些真菌中控制纤维素酶,合成的基阗转移到啤酒酵母中去,那么啤酒酵母就能利用纤维素酿造啤酒,改变传统的啤酒生产中消耗大量的大麦和大米等粮食的局面。
(二)乳品工业l、提高牛乳产量:将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牛生长激素(BST)注射到母牛上,可提高母牛产奶量。
目前利用DNA的克隆繁殖技术,把人垂体激素(ST)重组体互)陋UBST的mRNA中,利用外源BST来注射乳牛,可提高15%左右的产奶量,BST现已进入商业化领域。
现在英、美等国都已采用BST 来提高乳牛的产奶量,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且对人体无害。
2、改善牛乳的成分:利用13一半乳糖苷酶水解乳中的乳糖,对众多乳糖不耐症者是一个难得的好产品。
可将编码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B一半乳糖苷酶基因转入GRAS级的微生物细胞作为宿主,在宿主调节基因的调控下,在发酵罐规模上生产表达有优良特性的13一半乳糖营酶基因。
此外,针对矿乳白蛋白的mRNA,用核酸编码的转基因,使与乳糖合成有关的a_乳白蛋白(是乳糖产生的催化物质)的基因被淘汰,以此达到降低乳中乳糖含量的目的。
五、基因工程在农副产品加工中的应用改良果蔬采收后品质增加其贮藏保鲜性能随着对番茄、香蕉、苹果、菠菜等果蔬成熟及软化机理的深入研究和基因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使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直接生产耐储藏果蔬成为可能。
事实上,现在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都已经有了商品化的转基因番茄。
促进果实和器官衰老是乙烯最主要的生理功能。
在果实中乙烯生物合成的关键酶主要是乙烯的直接前体—l-氨基环丙烷一1-梭酸合成酶(ACC 合成酶)和ACC 氧化酶。
在果实成熟中这两种酶的活力明显增加,导致乙烯产生急剧上升,促进果实成熟。
在对这两种酶基因克隆成功的基础上,可以利用反义基因技术抑制这两种基因的表达,从而达到延缓果实成熟,延长保质期的目的。
因此,利用反义基因技术可以成功的培育耐储藏果蔬。
目前,有关的研究正在继续进行,并已扩大到了草莓、梨、香蕉、芒果、甜瓜、桃、西瓜、河套蜜瓜等,所用的目的基因还包括与细胞壁代谢有关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纤维素酶和果胶甲脂酶基因。
反义PG 转基因番茄还具有更强的抗机械损伤和真菌侵染能力,且有更高的果酱产率。
(六)、展望目前,包括我国政府在内的各国政府对基因工程技术在农业和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都制定了相关的管理条例,因此只要合理地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是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