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科学的评比.

合集下载

全国认知神经科学博士点学科排名

全国认知神经科学博士点学科排名

全国认知神经科学博士点学科排名全国认知神经科学博士点学科排名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大脑和思维机制的深入研究,认知神经科学逐渐崭露头角。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领域中,博士学位是评估一个学科实力的重要标志。

全国认知神经科学博士点学科排名,作为评估学科实力的指标之一,对于激励科研人员保持学术进取心,促进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全国认知神经科学博士点学科排名为主题,对其深度和广度进行全面评估,并分享个人观点和理解。

二、全国认知神经科学博士点学科排名的意义和背景认知神经科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涉及生物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哲学等多个领域。

在我国,近年来,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备受重视,并得到了政府和学术界的大力支持。

全国认知神经科学博士点学科排名的出现,旨在评估各高校认知神经科学学科的研究实力和研究水平。

全国认知神经科学博士点学科排名的意义不仅在于它为学科评估提供了客观依据,也为学科发展提供了指导和激励。

在全国认知神经科学博士点学科排名中脱颖而出的学校,在人才引进、学术交流、科研项目等方面都将获得更多的优势和资源。

而对于研究人员而言,全国认知神经科学博士点学科排名也为其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目标和动力,激发其学术研究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全国认知神经科学博士点学科排名的评估指标全国认知神经科学博士点学科排名主要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进行评估。

在深度方面,评估指标可以包括学科师资力量、科研成果、学术影响力等。

学科师资力量是一个学科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可以保证学科的稳定发展。

科研成果则是评估一个学科学术实力的重要指标,包括发表的SCI论文数量、高水平论文的引用次数以及各项科研项目的承担情况等。

学术影响力则可以通过学术会议、学术交流和学术论坛等渠道进行考量。

在广度方面,评估指标可以包括学科的发展潜力、学术交流和合作情况等。

四、全国认知神经科学博士点学科排名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截至目前,全国认知神经科学博士点学科排名尚未正式发布,但已有一些学术机构和媒体对此进行了初步评估。

科普作品创作大赛评分标准

科普作品创作大赛评分标准

科普作品创作大赛评分标准
科普作品创作大赛评分标准通常会根据比赛的主题和要求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般性的评分标准参考:
1. 主题适应度:作品是否符合比赛的主题和要求,是否能清晰地传递相关科普知识和信息。

2. 科学性和准确性:作品的科学依据是否正确,内容是否准确,是否有科学研究或专家支持。

3. 创新性:作品的创新程度,包括对科普知识的独特解释、新颖的创意和观点。

4. 信息传递能力:作品是否能清晰、准确地传递科普知识,是否能引起观众或读者的兴趣和关注。

5. 文章结构和组织:作品的结构是否清晰,内容是否有逻辑,是否能让读者或观众清楚地理解科普知识。

6. 文字表达和语言运用:作品的文字表达是否简洁明了,语言是否流畅准确,是否能用易懂的语言解释科学概念。

7. 多媒体应用:如果比赛要求使用多媒体形式创作科普作品,评委可能会评估多媒体应用的创意和效果,包括图像、音频和视频的质量和易于理解的程度。

8. 教育性和影响力:作品的教育效果和对大众的影响力,是否
能够引起观众或读者的思考和行动。

9. 制作质量:作品的制作质量,包括排版、美观度、音频和视频的清晰度等方面。

10. 来源和引用:如果作品引用了他人的研究和资料,评委也会评估是否有适当的来源和引用以及版权合规性。

以上只是一般的评分标准参考,实际评分标准可能会根据比赛的具体要求和评委的判断而有所变化。

重温两院院士钱学森对认知科学与思维科学的评论

重温两院院士钱学森对认知科学与思维科学的评论

重温两院院⼠钱学森对认知科学与思维科学的评论重温两院院⼠钱学森对认知科学与思维科学的评论——读《认知科学的危机》后感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思维科学研究所上海分所常务副所长黄华献⼀,“认知科学的反思”引发我们对思维科学倡导者钱学森的怀念近⽇《认知科学的危机:⼀场跨学科⾰命为什么会⾛向失败?》【1】⼀⽂也引起了我思维科学学⼈的危机感。

上海有位学科带头⼈将此⽂转发于上海市思维研究会理事会微信群,建议思维科学界同仁认真思考这份“认知科学的反思”。

该⽂归结道:“按照《What happened to cognitive science?》这篇论⽂的观点,也许⼀开始就不存在认知⾰命下的认知科学,只有认知⼼理学——⽽它只是⾏为主义⼼理学后的⼜⼀⼼理流派。

”按此说法,世界学科体系本不存在或不应当存在“认知科学”存在的只有“认知⼼理学”?早有所⽿闻,有学者建议将筹建中的“中国思维学研究会”列为⼼理学学会属下的⼆级团体,这就把“思维科学”当成⼼理学的⼆级学科——“思维⼼理学”。

命运何其相似乃尔!美国认知科学跳不出认知⼼理学的窠⾅?中国思维科学被⼼理学“收编”?预⾔了多么令⼈遗憾的结局!我们不由得回忆起钱学森当年对认知与思维科学的评论,回归逻辑原点,追寻“跨学科的认知⾰命”或“从哲学哲学分娩思维学”的初衷,从⼈称⼤智慧者已故钱学森院⼠获得智慧以解困惑。

真是:困惑时怀念钱学森。

⼆,钱学森当年对美国认知科学与中国的思维科学所做的⽐较性评论⼆⼗世纪七⼋⼗年代世界科技史上两个特⼤事件:先是美国兴起⼀场跨学科的认知⾰命产⽣了认知科学;随后中国伴随着⼀场学界以致⼴⼤群众的“思维热”产⽣了交叉综合研究为特征的思维科学。

这两门科学都是以“内部宇宙——即装有词汇和想象⼒的⼈类的思想宇宙”为研究对象。

认知科学权威赫伯特·西蒙(司马贺)听到中国正在开展思维科学研究,1987年写信给钱学森说:你们现在要搞的,我认为就是认知科学。

当时,钱学森应之以两点意见:1,认知科学“就是上升到精神学,也还是⼈体科学基础学科层次,属⼈体科学⼤部门。

幼儿园五大领域——幼儿园中班幼儿认知领域发展评估表

幼儿园五大领域——幼儿园中班幼儿认知领域发展评估表

幼儿园五大领域——幼儿园中班幼儿认知领域发展评估表评估表概述该评估表旨在评估幼儿园中班幼儿的认知领域发展情况。

通过对幼儿在认知领域的各个方面进行观察和评估,既可以了解幼儿的认知能力水平,也可以为幼儿后续的教学提供指导和帮助。

评估维度该评估表包括以下五个认知领域的评估维度:1. 语言和沟通能力:评估幼儿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包括词汇量、语言理解和表达的准确性等方面。

2. 认知和解决问题能力:评估幼儿的思维、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推理、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方面。

3. 数量和数学概念理解:评估幼儿对数量和数学概念的理解程度,包括数数、对比和简单数学运算等方面。

4. 科学和自然界认知:评估幼儿对科学和自然界的认知水平,包括对动物、植物和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理解等方面。

5. 社会和文化认知:评估幼儿对社会和文化的认知程度,包括对社交规则、节日和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等方面。

评估流程评估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以下步骤进行:1. 观察幼儿在不同场景下的行为表现和互动情况。

2. 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的表现和兴趣爱好。

3. 借助游戏、研究活动等形式,引导幼儿展示他们在各个认知领域的能力。

4. 记录评估结果,包括对幼儿在各个维度上的观察和评价。

评估结果分析通过对幼儿的评估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教师可以针对每个幼儿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

如果发现幼儿在某个认知领域有较大的差距,可以通过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来加强幼儿在该领域的发展。

总结该评估表为幼儿园中班幼儿的认知领域发展提供了一个综合评估工具。

通过评估过程和结果分析,可以为幼儿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促进他们在认知领域的全面发展。

认知能力评估

认知能力评估

(五)测验信效度:该测验的区分度、再测信度、内 部一致性及效度均良好。
(六)评价:所测查内容并非认知能力的全部。工作
记忆和认知速度用于基本认知能力的评价方面具有
创新特点。该套测验的难度适当,其信度、效度、
区分度及内部一致性均良好,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 求;测验软件具有客观、准确、有效、便捷等优点。 该套测验在国内同类测验中居领先水平。
(十二)元认知

四、认知能力评估方法
(一)标准化的发展测验

对于儿童认知能力的评估,传统上采用的方法主要
是标准化的发展测验。使用此方法时,测验者要注
意: 1、要了解测验具有的特点和局限性; 2、要了解测验的缺陷以及信效度; 3、以所需信息种类为基础选择适合该儿童使用的测 验。
(二)质性发展取向的评估方法
《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中对认知一词进行概括性 的定义,认为认知有三种涵义: (1)认知与认识是同义词,泛指全部认识过程的总称。 包括注意、知觉、记忆、想象、问题解决、思维、 言语等一系列心理活动。 (2)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术语,指人脑计算机式的信息 加工过程,即个体接受、储存、提取和运用信息。 包括注意、知觉、记忆、想象、问题解决、思维、 言语以及儿童认知发展和人工智能等。 (3)前苏联心理学术语,认知指记忆过程中的一个环 节,亦称再认,即过去感知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 仍能认识。 认知能力评估中则把认知界定为第一种涵义。认知是 通过动作和语言活动及行为来表现 。
认知能力评估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认知能力评估概述 认知能力评估工具
实施案例

学习目标与要求:
评估方法;了解认知发展与认知发展观。
1、理解、掌握认知、认知能力的涵义与认知能力的 2、了解所介绍的测验工具的测验目的、适用范围、

科普作品评比

科普作品评比

科普作品评比一、科学性科学性是科普作品的核心要素,是衡量作品质量的重要标准。

科学性的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的正确性:科普作品所涉及的科学知识、数据和事实必须准确无误,无错误信息传递。

方法的合理性:科普作品在介绍科学知识时,应采用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如实地考察、实验验证等,以确保内容的可信度。

逻辑的严密性:科普作品在阐述科学观点时,应遵循逻辑规律,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无逻辑混乱或矛盾之处。

二、通俗易懂科普作品的目的是向广大人民群众传播科学知识,因此其语言和表达方式必须通俗易懂,易于接受。

通俗易懂主要评估以下几个方面:语言的使用:科普作品应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避免过于专业的术语和复杂的表达方式。

表达的清晰度:科普作品在阐述科学知识时,应做到表达清晰,无歧义,使读者易于理解。

实例的运用:科普作品可以通过具体实例来解释科学原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

三、创新性创新性是科普作品的灵魂,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

创新性的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观点的新颖性:科普作品所阐述的科学观点应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前瞻性,能够引领读者思考。

内容的独特性:科普作品的内容应具有独特性和原创性,能够为读者带来新的启示和思考。

形式的多样性:科普作品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表现,如图文结合、视频等,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四、趣味性趣味性是科普作品吸引读者的关键因素之一。

趣味性的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的趣味性:科普作品的内容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够引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形式的多样性:科普作品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表现,如寓教于乐的插图、生动的比喻等,以增加作品的趣味性。

认知科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认知科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认知科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人类是有思维能力的动物,能够思考、感知并进行各种复杂的行为。

为了了解这些行为是如何发生的,认知科学应运而生。

它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包括心理学、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等。

在认知科学中,研究重点是人类的思维过程,探讨人类在认知、感知、记忆、语言等方面的行为和特点。

本文将介绍认知科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探讨其意义和应用。

一. 认知科学的基本概念认知科学的基本概念有思维、知觉、记忆、语言和决策等。

这些过程可以通过神经科学、行为实验、计算机模拟等方式来研究。

1. 思维思维是人类进行信息处理和推理的过程。

在认知科学中,研究重点是人类的思考方式和思考规律。

人类的思维过程包括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演绎等,这些过程是一种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

知觉是指人类根据外部刺激对事物进行的感知过程。

在认知科学中,研究重点是人类对事物进行的感知过程和其规律。

人类的感知过程包括观察、辨认、分类、识别等,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感知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3. 记忆记忆是指人类对信息进行存储、处理和提取的过程。

在认知科学中,研究重点是人类的记忆过程和机制。

人的记忆包括感性记忆和认知记忆。

感性记忆主要指人类的感知体验的存储和处理,认知记忆则是指人类进行认知任务时所需的记忆。

4. 语言语言是人类进行信息传递和沟通的工具。

在认知科学中,研究重点是语言的认知过程和规律。

人类的语言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语言环境、语言经验和认知能力等。

决策是指人类进行选择和决策的过程。

在认知科学中,研究重点是决策的认知过程和规律。

人类进行决策时,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风险、效益、可能性等。

二、认知科学的研究方法在认知科学中,研究重点是人类的认知过程和规律。

人类的认知过程是一种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

为了了解这一过程,研究方法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包括神经科学、行为实验、计算机模拟等。

1.神经科学神经科学研究的是人类和动物的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

认知科学主要知识点总结

认知科学主要知识点总结

认知科学主要知识点总结认知科学是研究人类思维和知觉的科学领域,它涉及了心理学、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认知科学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认知科学的基础概念和研究内容。

一、认知科学的定义和起源1. 认知科学的定义认知科学旨在研究人类的思维过程和知觉现象,以了解人类是如何处理信息、产生思想和感知世界的。

2. 认知科学的起源认知科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认知革命,一系列的研究和领域交叉促使了认知科学的出现和发展。

二、认知过程1. 感知感知是指通过感官接收和理解外界信息的过程,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感官通道。

2. 注意力注意力是指集中精力和意识资源在某个特定的刺激或任务上的能力,它在认知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3. 学习和记忆学习是通过获取新知识和经验来改变行为和认知的过程,记忆是将学习到的信息存储在大脑中以便后续回忆的能力。

4. 思维思维是指人类运用知识、经验和逻辑进行推理和判断的过程,它是认知科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5. 语言语言是人类交流和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它涉及了语音、词汇、语法和语义等多个层面的认知能力。

三、认知发展1. 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主要研究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的发展过程,包括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等。

2. 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经历了许多重要的阶段,如感知运动期、前操作期、具体操作期和形式操作期等。

四、认知神经科学1.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认知神经科学通过结合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方法,采用脑成像技术和神经生理学实验等手段,研究大脑在认知过程中的神经机制。

2. 认知神经科学的重要发现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揭示了大脑不同区域在感知、注意力、学习和记忆等认知功能中的作用,并发现了一些与认知疾病相关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五、计算认知科学1. 计算认知科学的概念计算认知科学侧重于研究人类思维和知觉过程中的计算模型和算法,将计算机科学的思维方式应用于认知科学的研究。

幼儿园五大领域——幼儿园小班幼儿科学领域发展评估表

幼儿园五大领域——幼儿园小班幼儿科学领域发展评估表

幼儿园五大领域——幼儿园小班幼儿科学领域发展评估表评估表目的该评估表旨在评估幼儿园小班幼儿在科学领域的发展情况。

通过收集和记录幼儿的表现和能力,评估幼儿在科学研究方面的进展,为教师和家长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

评估指标评估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幼儿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评估幼儿对基础科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包括能够辨认不同类型的物体、动植物等,理解物体的特征和性质,并能简单描述科学现象。

2. 幼儿的科学观察和实验能力评估幼儿进行简单科学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包括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出预测、进行实验和记录观察结果等。

3. 幼儿的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评估幼儿的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包括能够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判断,形成自己的科学观点,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解释科学现象。

4. 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积极性评估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积极性,包括参与科学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探索和发现的能力等。

5. 幼儿的合作和沟通能力评估幼儿在科学研究中的合作和沟通能力,包括与他人分享观察结果、合作解决科学问题等。

使用说明评估人员应根据幼儿在科学领域的表现,选择最适合幼儿的评估指标,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

评估记录应详细、客观,同时注重幼儿的个性化特点。

评估结果应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向家长介绍幼儿的科学发展情况,并提供相关的科学研究建议。

教师应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活动,促进幼儿在科学领域的全面发展。

结语通过本评估表的使用,幼儿园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在科学领域的发展情况,并为幼儿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和支持。

希望通过科学学习的引导,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认知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

认知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

认知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近年来,认知科学和认知心理学成为了心理学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

这两门学科从不同的角度探究人类思维活动的本质和机制,为我们深入理解人类大脑的运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引。

本文将探讨认知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意义和进展。

一、认知科学是什么?认知科学是研究人类知觉、思维、记忆、学习和决策等基本心理过程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也是跨学科领域之一。

认知科学将来自心理学、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哲学和人类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相互结合,旨在揭示人的思维和意识的本质与机理。

认知科学最早的研究领域是认知心理学,同其他心理学领域一样,首先强调数据和理论的实证基础。

但与传统心理学研究不同的是,认知心理学更加注重人类的基本心理过程,并将大量的实验结果与计算机程序开发相结合,从而促进了对人脑的模拟研究。

认知科学的重要意义在于其方法和理论的应用。

许多重大科技领域,如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脑机接口等,都依赖于认知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二、认知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的关系认知心理学是认知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的思考过程为中心,研究人类思维活动的本质、过程和机理。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理解、解决问题、决策等方面。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实验研究和数学模型研究两种。

实验研究在设计和使用实验任务的过程中,捕捉各种心理过程发生的关键刻度。

数学模型研究则是使用计算机模拟、神经网络和图像分析等方法,对认知心理学中的过程进行定量建模和仿真。

这些研究方法和手段的应用,推动了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发展。

认知心理学在现代认知科学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许多人工智能技术和脑机接口技术就是依托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发展而来的。

比如,脑机接口就是模仿人的思维过程来探究大脑中的活动和信息交流。

而人工智能的核心之一便是人类思维过程的模拟和复制。

认知心理学在这些技术领域中所发挥的作用,展现了其在实践应用中的价值。

三、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认知心理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心理学分支,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学术意义。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的脑成像技术比较分析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的脑成像技术比较分析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的脑成像技术比较分析引言:认知神经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探索大脑如何产生思维、学习和记忆等认知活动。

而脑成像技术则为研究人类大脑提供了革命性的工具,使得研究者能够直观地观察大脑内部的神经活动。

本文将对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的脑成像技术进行比较分析,包括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电•脑图谱技术(EEG)、脑电图(ERP)和磁脑电图(MEG)。

一、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是一种通过检测脑血流变化来观察大脑活动的非侵入性技术。

其通过测量脑血氧水平依赖(BOLD)信号的变化来推断大脑的神经活动。

fMRI具有空间分辨率高、对脑活动具有较好的定量测量等优点。

然而,它也存在一些限制,如时间分辨率较低、局限于测量大脑灰质区域等。

二、电•脑图谱技术(EEG)电•脑图谱技术(EEG)通过记录脑电图来研究大脑的电活动。

EEG具有时间分辨率高、无干扰的优点,能够较准确地探索大脑的时域特性。

此外,EEG还可以测量大脑在不同频段的电活动,从而揭示不同频段的认知过程。

然而,EEG技术的空间分辨率较低,难以准确定位源活动,而且容易受到外界噪音的干扰。

三、脑电图(ERP)脑电图(ERP)是一种通过记录脑电图来研究大脑在刺激下的事件相关脑活动的技术。

它通过观察刺激后特定时间窗内脑电活动的变化来研究大脑的认知过程。

ERP技术具有时间分辨率极高、对额叶活动的研究优势等特点。

然而,由于ERP技术只能记录到刺激后的事件相关脑电响应,难以直接观察大脑在刺激之前或之后的活动变化。

四、磁脑电图(MEG)磁脑电图(MEG)是一种通过记录大脑磁场来研究神经活动的非侵入性技术。

它可以测量大脑局部神经元产生的微弱磁场,具有较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

MEG技术能够较准确地定位大脑活动的源,便于观测大脑在空间上的动态变化。

然而,由于设备的昂贵和难以保持环境的稳定,MEG技术在实验条件下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比较分析:1. 空间分辨率:fMRI在脑成像技术中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能够准确显示脑区的位置。

认知功能评定量表操作及评分标准

认知功能评定量表操作及评分标准

Loewenstein认知功能评定量表操作及评分标准一、使用说明1.使用LOTCA前,请仔细阅读以下对各项测试的描述以及正确的操作方法。

2.绝大部分测试项目的评分都是从1分(最低)到4分(最高),但以—F测试项除外:①三个物品分类测试项评分从1分(最低)到5分(最高);②两个定向测试项评分从1分(最低)到8分(最高)。

3.各项测试中,被测试对象和评定员应采取并排座位的方式,但以下测试项应采取面对面的座位方式:①空间知觉项和②动作运用项。

4.每个测试项结束后,评定员都应该问被测试对象:“此项是否已经完成?”然后再给被测试对象打分。

评定表格上每项测试项后面的空白用以填写备注。

5.脑损伤的病人容易疲劳。

疲劳时有些病人会自行表达出来,但也有些无法意识到自身疲劳。

因此,评定员如果发现被测试对象出现动作变缓或者不安,应暂停测试,等过些时间再继续评定。

评定结束时,评定员应该记录评定所需要的时间以及是否分次完成评定。

6.评定员应根据整个评定过程中对被测试对象的观察,客观评价出其注意力和专注力的水平。

二、评分标准A.定向如果被测试对象的理解能力有问题(如感觉性失语),则不能进行此项评定。

如果被测试对象的理解力良好而只是表达困难,可以让其由评定员提供的多项选择中选择“是”或“不是”的回答。

1.地点定向(0P)方法:评定员就下列问题向被测试对象提问。

(1)你现在是在什么地方?(2)我们现在在哪个城市里?(3)你住在哪里?你的准确住址是哪里?(4)来这里之前你在什么地方呆过?对于语言或记忆障碍的病人可以使用多项选择。

评定员提出3个选项供被测试对象选择,其中包含一个正确答案。

评分:被测试对象每答对一个问题,得2分:如果在给予多项选择后才能答对,得1分。

最低得分:1分(全部回答错误,或在给出多选项后只答对一题):最高得分:8分(无需给出任何选项,全部题目回答正确)。

2.时间定向(0T)方法:评定员就下列问题向被测试对象提问。

认知功能评定

认知功能评定

Halstead-Reitan测试
6.语声知觉测验: (1)测查注意力和语言直觉能力。 (2)要求受试者在听到要求受试者在听到1个单词或1对单词的录音后,从4个 备选词中找出相应的词,共有30个(对)。 (3)成绩:正确选择数。(正常人>20个) 7.侧性优势测验: (1)测定受试者的利手、利足、利眼、利肩 (2)要求受试者写字、投球、拿东西 8.握力测验: (1)比较利手与非利手握力,进而反应大脑左右半球功能和运动功能的差异。 (2)要求受试者分别用左右手紧握握力计,尽其最大的力量。 (3)成绩:握力的千克数(正常人利手比非利手握力大1.1倍左右)
洛文斯顿作业认知评定
(4)图片排序A:向受试者出示随机排列的5张图卡,5张图卡可组成一个小 故事,要求受试者将这些卡片按正确的顺序排列,并要求简述故事。 能正确排序并讲出故事:4分;能完成排序或讲述故事,二者完成其一:3分; 仅能排列部分图片,不能排出整个序列:2分;不能完成:1分 (5)图片排序B:排序A检查得4分或正确排序却无法讲述故事的失语症受试 者继续本项检查。给受试者6张可以组成一个小故事的图卡,要求受试者将这 些卡片按正确的顺序排列,并依据图片讲述故事。 (6)几何图形排序推理:给受试者一支铅笔和两个序列图,要求受试者按序 列图的序列继续画下去。 能正确完成2个序列:4分;能完成,但须多次尝试:3分 只能完成第一个序列:2分;不能完成:1分 (7)逻辑问题:让受试者阅读4个逻辑问题并回答。最高4分最低1分。 7.注意力及专注力:根据受试者测试时的表现得分,最高4分最低1分。
Halstead-Reitan测试
Halstead-Reitan神经心理学成套测试的结果分析:
损伤指数=划入异常的测验数÷测验总数
根据损伤指数判断脑损伤程度:

人类认知科学的研究与应用

人类认知科学的研究与应用

人类认知科学的研究与应用一、概述人类认知科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基于神经科学、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研究人类思维、认知和情感等心理过程。

它不仅有助于促进人类认知和行为的理解,而且也为人类智能的开发和运用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本篇文章将介绍人类认知科学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二、认知科学的研究现状认知科学主要研究人类的感知、思考、记忆、学习、创造和理解等认知过程,旨在揭示人类认知的本质和机制。

其中,感知研究探讨人类是如何感知外部世界和信息的,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思考研究探讨人类是如何运用语言、推理和逻辑等认知工具来解决问题和决策;记忆研究探讨人类是如何记录和提取信息,并在需要时重现;学习研究探讨人类是如何通过体验和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行为和决策;创造研究探讨人类是如何通过创意和想象力来发掘新的解决方案和创新点;理解研究探讨人类是如何从各种语言和符号中理解和推导信息。

近年来,认知科学在人工智能、机器人和神经科学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人工智能领域,研究人员通过将认知模型引入机器学习算法中,使计算机可以像人类一样进行学习和决策。

在机器人领域,通过研究人类的感知、理解和决策机制,设计出功能更加强大且更加适应环境的机器人。

在神经科学领域,认知科学为研究大脑的神经可塑性和认知调节机制提供了启示,并对神经科学的研究和康复的实践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性。

三、认知科学的应用前景认知科学在人类健康、教育、军事和企业等领域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应用前景。

在人类健康领域,研究人员通过认知训练、脑电波调节和神经调理等手段,可以帮助人们缓解各种认知障碍和心理问题,如注意力不集中、抑郁症、失眠症、学习障碍等。

在认知训练中,通过选择合适的训练任务和训练频率,可以有效提高人类认知能力和记忆力。

在脑电波调节中,通过刺激大脑产生或抑制某些频率的电活动,可以改善大脑的认知和行为功能。

在神经调理中,通过激活或抑制大脑中某个特定的区域或神经元,可以帮助人们缓解相关的病症和症状。

简析当前认知神经科学关于意识的研究状况

简析当前认知神经科学关于意识的研究状况

简析当前认知神经科学关于意识的研究状况摘要:“科学地研究意识”成为当前意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口号。

特别是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意识的研究似乎也越来越深入。

塞尔把针对意识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区分成如下两条进路:建构块进路和统一场进路。

这一区分目前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可。

本文打算分别考察这两条进路的研究状况,比较各自的研究优势与不足,具体展示其在探索意识的神经相关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并结合心灵哲学的相关思考,简要论证意识经验在当前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框架下仍然得不到合理说明。

随着神经科学、信息科学和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脑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具言之,今天的神经科学家基本上已经搞清楚了脑的基本生理结构以及神经元间信号传递的生化机制;随着无损伤脑成像技术的发展,现在人们已经可以对正在思考着的脑进行同步观察;关于离子通道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大大推进了我们对脑内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机制的认识;特定神经回路的信号传递和处理过程如今甚至可经由计算机模拟加以检验和再现。

因此,许多科学家便尝试借助这些先进的研究手段来进一步精确化传统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课题。

比如:长期记忆、短期记忆和工作记忆各自的神经机制,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在神经系统层面的区别等等。

实际上,上述先进的研究手段已经渗入到当代认知心理学的每一个领域,而且确实取得了众多令人满意的效果。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门新兴的学科——认知神经科学应运而生了。

Searle把目前针对意识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区分成如下两条进路:建构块进路(building-block approach)和统一场进路(unified field approach)(参见Searle, 2000, 2004)。

这一区分目前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可。

本文打算分别考察这两条进路的研究状况,比较各自的研究优势与不足,具体展示其在探索意识的神经相关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并结合心灵哲学的相关思考,简要论证意识经验在目前认知神经科学框架下仍然得不到合理说明。

什么是认知科学,它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思维?

什么是认知科学,它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思维?

什么是认知科学,它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思维?认知科学是一门跨学科科学,旨在研究人类的思维和认知过程,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行为和决策。

它涉及神经科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哲学等多个学科,致力于解析和描述认知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认知科学的发展历程认知科学起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心理学家开始采用计算机的思维模式来解释人类的智力和决策。

在此基础上,科学家提出了“信息处理”模型,将人类的思维与计算机之间建立了一定的联系。

后来,随着神经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将大脑视为一个信息处理系统,从而将认知科学与神经科学联系在一起。

在计算机技术和神经科学的双重推动下,认知科学发展迅速,并逐步成为了研究人类思维的主要工具。

二、认知科学的成果与应用认知科学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维工具,例如思维实验、认知模型、决策分析等。

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智力和思考方式,进而更好地解决问题和作出决策。

例如,通过认知科学的研究,我们得知人类学习效果最好的方式是什么,少数族裔和女性在学习中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以及人类专注注意力的时间长度等等。

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教育、医学、工程和其他领域的发展。

三、认知科学的未来展望虽然认知科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它仍然存在许多挑战。

例如,我们仍然不能完全解释某些神经学上的现象,如梦、情感和个性等,也没有一个与实际大脑结构完全相符的计算模型。

在未来,我们需要更好地整合不同领域的知识,包括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等,以构建更完整和准确的认知模型。

同时,我们需要不断地发展新的技术和工具,以更好地探索人类大脑和思维的奥秘。

结论:认知科学是一门极富前景和挑战性的科学,带给我们了许多关于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启示。

通过对其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思维过程和行为模式,有效地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

认知科学的深入研究将会促进多个领域的创新和进步,影响着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

认知评价理论[策划]

认知评价理论[策划]

认知评价理论认知评价理论认知评价论由德西和莱恩(Deci&Ryan)在1975年提出的,又称为自我决定论,是指人对客观事件、事物的看法和评判。

他认为控制行为的外部强化无视个人的自我决定,促使人们把自己的行为认知为是由外部所决定的,因此导致内在动机的降低,使本来具有内在兴趣的活动必须依靠外在奖励才能维持的行为。

正如文学作家钱钟书所言:“内在的不足才借助外在的多余。

”外部强化对于本身具有固有兴奋性的活动不仅是多余的,而且是有害的。

认知评价理论提出了“内在激励”的概念,也称为内在激励理论。

其中认知评价是关键因素,即人们对于情景因素是支持行为或控制行为的一种心理评价。

认知评价理论认为过分强调外在的激励因素会导致内在激励因素的萎缩。

当员工是出于喜欢某种工作而非常投入地工作,如果管理者对他的工作业绩过分看重,并对工作结果进行奖励,可能会导致员工工作动机下降。

因为对工作业绩进行奖励可以会使员工感到自己是为了物质利益而工作,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觉得自己丧失了对自己行为的控制。

而且依靠内在动机促使员工工作可以确保员工工作比较稳定和持久地保持较高的质量;而外在激励因素促使员工工作是刚性的,一旦减少外在的激励因素,员工工作动机可能会大大下降。

认知评价理论的内容认知评价理论认为:虽然人们可以分别被内在、外在因素激励,但这两个因素并不是毫无影响的。

当对某种工作结果进行外部奖励时,那种因喜欢做这种工作而产生的内在激励作用便会降低,因为这会使人们感到他们不是自觉的人,是为了外部因素而工作,为了奖励而工作,觉得自己丧失了对自身行为的控制。

认知评价理论解释了为什么在组织中对出色的工作绩效进行奖励有时反而会使工作动机降低。

认知评价理认为激励因素可以分为两类:①内在激励因素:即工作目的就在于工作本身,人是为了工作而工作。

②外在激励因素:即工作目的不在于工作本身,而在于获得外部的奖赏,工作只是获得奖赏的工具。

认知评价理论认为,过分强调外在的激励因素会导致内在激励因素的萎缩。

幼儿科学评分表

幼儿科学评分表

幼儿科学评分表
目的
本幼儿科学评分表旨在评估幼儿在科学领域的能力和兴趣。

通过使用此评分表,可以从多个方面全面了解幼儿的科学研究情况,以便为幼儿提供有效的教学和指导。

评分项目
评分表包括以下几个项目,每个项目有相应的等级和描述:
1. 科学知识:对幼儿对科学概念理解的评估,包括基础概念和科学原理等。

2. 观察能力:对幼儿观察和记录现象的能力评估,包括精确观察和描述能力。

3. 实验设计:对幼儿设计和实施简单实验的能力评估,包括实验目的、步骤和结果的合理性。

4. 问题解决:对幼儿分析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评估,包括提出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和评估解决方案的能力。

5. 科学态度:对幼儿兴趣和积极参与科学活动的评估,包括好奇心、探索欲望和科学价值观等。

使用方法
1. 评分表适用于幼儿园阶段的幼儿,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发展水平进行评估。

2. 评估人员应熟悉评分表的内容和评分标准,以确保评分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3. 评估过程中,可以观察幼儿的实际活动和表现,并针对每个评分项目进行综合评估。

4. 根据评分表的评分标准,将幼儿的表现分为不同等级,从而对幼儿的科学能力和兴趣进行评估。

结论
通过幼儿科学评分表的使用,可以全面了解幼儿在科学领域的能力和兴趣,为幼儿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和指导。

评估结果可以作为教学计划和家长沟通的重要参考,促进幼儿的科学研究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科学的评比科学在20世纪的发展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以物理科学为代表的,如相对论、量子力学以及后来的混沌。

物理学在20世纪是科学的样本,可以看看波普尔、卡尔纳普、库恩、查尔默斯等均以物理学为样本建立起自己的科学哲学理论。

而另一条则是以包括认知科学在内的"意向性科学"(intentional sciences)为代表的。

所谓意向性科学指的是涉及到符号、指称和解释如逻辑、认知科学、神经科学、部分生物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

20世纪是个伟大的世纪,以物理学为代表的科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在探索宇观和微观世界过程中,物理学将人类理解的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境界。

现在看来,物理学关于"极大"和"极小"这两个世界的知识再过100年,人类恐怕也永不完。

与此同时,介于这两个极端的宏观世界以及人类自身却遗留下了大量的尚未解决的问题。

科学研究需要进行"回采",解决我们实际面临的种种问题。

在新的世纪中,科学研究的背景将逐渐转换到这个新的层面进行作业,也就是说,以"意向性科学"为线索的探究路线将成为科学研究的主要进路。

明尼苏达大学认知科学中心于1999年举办了一次《千年项目》(Millieum Project)活动,目的是评选20世纪认知科学中的100部优秀作品。

活动开始到1999年12月1日为止,在下面网站上共收到305部学术著作和一部电影的提名。

实际上,这类评选活动在一些重要的时间关口总是层出不穷。

说有多么权威似乎谈不上。

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将此类活动完全视为炒作。

尤其是关系到某个学科的评比,尽管会有照应不周全之处,但总还是会有一定道理的。

《千年项目》组由以下专家组成,Apostolos Georgopoulos (神经科学);Jeanette Gundel (通信紊乱);Paul Johnson (卡尔松学院);Dan Kersten (心理学);Chuck Nelson (儿童发育);Bruce Overmier (心理学);Herb Pick (儿童发育);Wade Savage (哲学);Patty Costello (研究生院代表, 认知科学中心)。

以下便是该项目组从305部作品中评选出的100部作品。

排在第一位的是影响最大的。

20世纪100部最据影响的认知科学作品:1、《句法结构》(Syntactic Structures),作者:乔姆斯基(N. Chomsky),The Hague: Mouton)(1957);2、《视觉:人类视信息的表征和处理的计算探究》(Vision: A Computational Investigation into the Human Representation and Processing of Visual Information),作者:马尔(D. Marr),San Francisco: W. H.Freeman(1982);3、《计算机和智能》(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作者:图灵(A. M. Turing),Mind, 59, 433-460(1950);4、《行为的组织:一种神经心理学的理论》(The Organization of Behavior; a Neuropsychological Theory),作者:赫布(D.O. Hebb),Wiley-Interscience, New York (1949);5、《并行分布式处理:认知微结构的探究》(Parallel Distributed Processing: Explorations in the Microstructure of Cognition),作者:鲁梅尔哈特和麦克科莱兰(D. E. Rumelhart and J. L. McClelland), MIT Press: Cambrige, Mass (1986);6、《人类如何解决问题》(Human Problem Solving),作者:纽瓦尔和司马贺(A. Newell, H. A. Sim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1972);7、《心的模块性:官能心理学》(The Modularity of Mind: An Essay on Faculty Psychology),作者:福多(J.Fodor),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83);8、《记忆:实验与社会心理学研究》(Remembering: 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作者:巴特利特(F. C. Bartlett)Cambridge, England: The University Press (1932);9、《神奇的数字7,+或-2:我们信息处理能力的某些极限》(The magical number seven, plus or minus two: Some limits on our capacity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作者:米勒(G. A. Miller), Psychological Review, 63, 81-97(1956);10、《知觉与通信》(Perception and Communication),作者:布罗德本特(D. Broadbent), New York: Pergamon Press(1958);11、《作为知觉系统的感觉》(The Senses Considered as Perceptual Systems),作者:吉布森(J. J. Gibson),Boston, MA: Hougton Mifflin (1966) ;12、《数学的通信理论》(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作者:香农(C. E. Shannon),Bell System Technical Journal, 27, 379-423(1948);13、《论可计算数》(On computable numbers: With an application to the Entscheidungsproblem),作者:图灵(A.M. Turing),Proceedings of the London Mathematical Society, ser. 2, 42 (1936);14、《内在于神经活动中的思想逻辑计算》(A logical calculus of the ideas immanent in nervous activity),作者:麦克卡洛克和匹兹(S. W.McCulloch & W. Pitts),Mathematical Biophysics, 5:115-133 pp. 18-27(1943);15、《意识清醒状态下大脑半球的断裂与整合》(Hemisphere deconnnection and unity in conscious awareness),作者:斯佩里(R. W. Sperry),American Psychologist 23 (10), 723-733(1968);16、《鼠与人的认知映射》(Cognitive maps in rats and men),作者:图尔曼(E.C. Tolman),Psychological Review 55, 189-208 (1948);17、《费里尔讲座:猕猴视皮层功能架构》(Ferrier lecture: Functional architecture of macaque monkey visual cortex),作者:胡伯尔和威泽尔(D. H. Hubel & T. N. Wiesel),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B, 198, 1-59 (1977);18、《心理学的概念框架》(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Psychology),作者:布伦斯维克(E. Brunswik),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2);19、《斯金纳<言语行为>述评》(A review of Skinner's "Verbal Behavior"),作者:乔姆斯基(N. Chomsky),Language, 35, 26-58(1959);20、《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作者:尼斯尔(U.Neisser),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1967);21、《信号检测理论与心理物理学》(Signal Detection Theory and Psychophysics),作者:格林和斯韦特斯(D.M. Green and J.A. Swets),New York: Wiley (1966);22、《思的研究》(A Study of Thinking),作者:格林、斯韦特斯和奥斯汀(J. R. Bruner, J. J. Goodnow & G. A. Austin),New York: Wiley (1956);23、《三维物体的心内旋转》(Mental rot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objects),作者:谢泼德和梅兹勒(R.N. Shepard and J.Metzler)Science, 171, 701-703 (1971);24、《人工物的科学》(The Sciences of the Artificial),作者:司马贺(H. A. Simon),MIT Press(1969);25、《行为中的顺次问题》(The problem of serial order in behavior),作者:拉什利(K. S. Lashley),in Cerebral Mechanisms in Behavior, Wiley, pp. 112-136 (1951);26、《心理物理学导论:知觉、神经和社会展望》(Psychophysics: Introduction to its Perceptual, Neural, and Social Prospects),作者:史蒂文斯(S. S. Stevens)New York, NY: John Wiley and Sons. (1975), v,329;27、《认知的构架》(The Architecture of Cognition),作者:安德森(J.R. Anderson),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3);28、《思想和语言》(Thought and Language (Myshlenie i rech'.)),作者:维哥托夫斯基(Lev Vygotsky),(E.Hanfmann and G. Vakar, Trans.). Cambridge, M.I.T Press,(1964 (original work 1934));29、《行为的计划和结构》(Plans and the Structure of Behavior),作者:米勒、加兰特和普里伯拉姆(ler E. Galanter and K.H. Pribram),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Inc.(1960);30、《句法理论诸方面》(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作者:乔姆斯基(N. Chomsky),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65);31、《认知统一论》(Unified Theories of Cognition),作者:纽瓦尔(A. Newell),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32、《控制论(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Cybernetics, or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in the Animal and the Machine),作者:维纳(N. Wiener),New York: Wiley (1948);33、《论预测心理学》(On the psychology of prediction),作者:卡内曼和特韦斯基(D. Kahneman & A. Tversky),Psychological Review, 80, 237-251 (1973);34、《单个的单元和感觉:知觉心理学的神经元原理》(Single units and sensation: A neuron doctrine for perceptual psychology),作者:巴罗(H. Barlow),Perception, 1, 371-394 (1972);35、《知觉学习和发育原理》(Principles of Perceptual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作者:吉布森(E.J. Gibson),Appleton, Century and Croft (1969);36、《视知觉的生态学方法》(The Ecological Approach to Visual Perception),作者:吉布森(J. J. Gibson),(1979);37、《自然的范畴》(Natural Categories),作者:罗施(E. Rosch)Cognitive Psychology, 7,573-605 (1973);38、《蛙眼告诉蛙脑什么》(What the frog's eye tells the frog's brain),作者:勒特文等(J.Y. Lettvin, H.R. Maturana, W.S. McCulloch & W.H. Pitts),Proceedings of the IRE, Vol. 47, No. 11, pp. 1940-51 (1959);39、《为了脑的设计:适应行为的起源》(Design for a Brain: The Origins of Adaptive Behavior),作者:罗斯(Ashby, W. Ross),New York: Willey (1960);40、《博弈论和经济行为》(Theory of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作者: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J. Von Neumann & O.Morgenstern),([3d ] ed.). New York,: Science Editions J. Wiley.(1964);41、《简洁视觉表征中的信息》(The Information Available in Brief Visual Presentations),作者:斯伯林(G. Sperling),Psychological Monographs, 74 (Whole number 498) (1960);42、《心、脑和程序》(Minds, brains and programs),作者:塞尔(J.R. Searle),The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3.(1980);43、《人类记忆的高速记忆扫描》(High-speed memory scanning in human memory),作者:斯坦恩博格(S. Sternberg),Science, 153, 652-654 (1966);44、《表征知识的框架》(A framework for representing knowledge),作者:明斯基(M. Minsky),in P. H. Winston (Ed.), The Psychology of Computer Vision. New York: McGraw-Hill, pp. 211-277 (1975);45、《语言的生物学基础》(Biological Foundations of Language),作者:伦纳博格(E. H. Lenneberg),New York: Wiley (1967);46、《儿童对世界的把握》(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the World),作者:皮亚杰(J. Piaget),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World (1930);47、《处理的水平:记忆研究纲要》(Levels of processing: A framework for memory research),作者:克雷克和洛克哈德(F.I. Craik and R. S. Lockhart),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 12, 599-607 (1972) ;48、《顺序言语反映研究》(Studies of interference in serial verbal reactions),作者:斯特罗普(J. Stroop),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18, 643-661 (1935);49、《自复制自动机理论》(Theory of Self-reproducing Automata),作者:冯诺依曼和伯克斯(J. Von Neumann & A. W. Burks),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66);50、《视觉世界的知觉》(The Perception of the Visual World),作者:吉布森(J. J. Gibson),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ress (1950);51、《格式塔心理学原理》(Principles of Gestalt Psychology),作者:考夫卡(K. Koffka,),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Co.(1935);52、《论人类视觉系统神经元的存在》(On the existence of neurones in the human visual system selectively sensitive to the orientation and size of retinal images),作者:布莱克莫尔和坎贝尔(C. Blakemore & F.W. Campbell),Journal of Physiology, 203, 203-260 (1969);53、《通过组分的认知:人类图像理解的理论》(Recognition-by-components: a theory of human image understanding),作者:比德曼(I. Biederman),Psychological Review, 94, 115-147 (1987);54、《哲学研究》(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作者: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New York: Macmillan (1953);55、《注意力的特征整合理论》(A feature integration theory of attention),作者:特莱斯曼和格莱德(A. Treisman and G. Gelade)Cognitive Psychology, 12, 97-136 (1980) ;56、《工作的大脑:神经心理学导论》(The Working Brain: An Introduction to Neuropsychology),作者:卢里亚(A. R. Luria)New York: Basic Books (1973);57、《独眼人的知觉基础》(Foundations of Cyclopean Perception),作者:朱利兹(B. Julesz),Chicago, I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1);58、《儿童的实在构造》(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in the Child),作者:皮亚杰(J. Piaget), NY: Ballantine Books(1954);59、《思想的语言》(The Language of Thought),作者:福多(J. A. Fodor),New York: Crowell (1975);60、《偶发记忆中的编码特异性和处理过程》(Encoding specificity and retrieval processes in episodic memory),作者:塔尔英和汤姆生(E. Tulving and D.Thompson),Psychological Review, 80, 352-373(1973);61、《学习定式的形成》(The formation of learning sets),作者:哈罗(H. F. Harlow),Psychological Review, 1949, 56, 51-65 (1949);62、《心的模型:走向语言、推理和意识的认知科学》(Mental models: Towards a Cognitive Science of Language, Inference, and Consciousness),作者:约翰逊-拉尔德(P. M. Johnson-Laird),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63、《计算机不能做什么》(What Computers Can't Do),作者:德赖福斯(H. L. Dreyfus),MIT Press(1972):64、《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作者:库恩(T. S. Kuhn),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2);65、《裂脑》(The Bisected Brain),作者:伽扎尼加(M. Gazzaniga),(1970)66、《意向性立场》(The Intentional Stance),作者:丹内特(D. C. Dennett),MIT Press(1987);67、《猴脑后颅顶联想皮层:外人格空间内的运算指令功能》(Posterior parietal association cortex of the monkey: command functions for operations within extrapersonal space),作者:蒙特卡斯特尔等(V.B. Mountcastle, J.C. Lynch, A .Georgopoulos, H. Sakata, C.Acuna);J Neurophysiol 38:871-908(1975);68、《不确定性之下的判断:启发和偏见》(Judgments under uncertainty: Heuristics and biases);作者:特韦斯基和卡纳曼(A. Tversky & D. Kahneman),Science, 185, 1124-1131(1974);69、《接近度的分析:带未知距离函数的多维梯度》(The analysis of proximities: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with an unknown distance function),作者:谢泼德(R. N. Shepard),Psychometrika, 27(2), 125-140(1962);70、《傅立叶分析在格栅可见度中的应用》(Application of Fourier analysis to the visibility of gratings),作者:坎贝尔和罗伯逊(F.W. Campbell and J.G. Robson),Journal of Physiology. 197: 551-566(1968);71、《记忆》(Working memory),作者:巴德雷和希齐(A.D. Baddeley and A.D. Hitch),in G. Bower (Ed.), The 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Vol. 8; pp 47-89). 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74);72、《语言、思想和实在选集》(Language, Thought and Reality; Selected Writings),作者:沃尔夫(B. L. Whorf),(ed. by J. Carroll),Boston, MA: MIT Press (1956);73、《二个皮层视觉系统》(Two cortical visual systems),作者:恩格尔莱德和米什金(L.G. Ungerleider and M. Mishkin),in D.J. Ingle, M.A. Goodale, and R.J.W. Mansfield (Eds.), Analysis of Visual Behavior.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82));74、《知觉元》(Perceptrons),作者:明斯基和帕泊特(M. Minsky & S. Papert),Cambridge: MIT Press(1969);75、《感觉机制、冗余度减少和智能》(Sensory mechanisms, the reduction of redundancy, and intelligence),作者:巴罗(H. B. Barlow),Proceedings of the symposium on the mechanization of thought processes. National Physical Laboratory. HMSO, London(1959);76、《双测海马突起损伤后的最近记忆丧失》(Loss of recent memory after bilateral hippocampal lesions),作者:斯科维尔和米尔纳(W. B. Scoville and B. Milner),Journal of Neurology, Neurosurgery, and Psychiatry, 20(1957);77、《记忆》(Working Memory),作者:巴德雷(A. Baddeley),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78、《脚本、计划、目标和理解》(Scripts, Plans, Goals, andUnderstanding),作者:珊科和阿贝尔森(R. C. Schank and R. P. Abelson)Hillsdale, NJ: Erlbaum(1977);79、《心的测时探究》(Chronometric Explorations of Mind),作者:波斯纳(M. I. Posner),Hillsdale, N.J.: Lawe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78);80、《形式、颜色、运动和深度的分异:解剖学、生理学和知觉》(Segregation of form, color, movement and depth: Anatomy, physiology and perception),作者:利文斯顿和胡伯尔(M. Livingstone & D. Hubel),Science, 240(4853):740-9 (1988);81、《生物学运动的视知觉及其分析模型》(Visual Perception of biological motion and a model for its analysis),作者:约翰森(G. Johansson),Perception & Psychophysics, Vol. 14 (2); 201-211(1973);82、《梦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作者:弗洛伊德(S. Freud),(1st English Edition) London: George Allen and Unwin Ltd.(1927);83、《解释的性质》(The Nature of Explanation),作者:克里克(K. Craik),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43);84、《运动的协调》(The Coordination and Regulation of Movements),作者:伯恩斯坦(N.A.Bernstein),Oxford, New York: Pergamon Press(1967);85、《神经系统的整合行动》(The Integrative Action of the Nervous System),作者:谢林顿(Sir Charles S. Sherrington),New York: Scribner's Sons(1906);86、《走向文本理解和生产的模型》(Toward a model of text comprehension and production),作者:金驰和范德迪克(W. Kintsch and T. A. van Dijk),Psychological Review, 85, 363-394(1978);87、《神经达尔文主义:神经元组选择理论》(Neural Darwinism: The Theory of Neuronal Group Selection),作者:埃德尔曼(G. M. Edelman),New York: Basic Books(1987);88、《光和视网膜的理论》(Lightness and retinex theory),作者:兰德和麦克凯恩(E. H. Land and J. J. McCann),Journal of the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61 (1), 1-11(1971);89、《作为认知映射的海马状突起》(The Hippocampus as a Cognitive Map),作者:奥基弗和内达尔(J. O'Keefe and L. Nadel),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vol 2(4)(1979);90、《猿的智力》(The Mentality of Apes),作者:科勒(W.Koehler),New York: Harcourt and Brace(1925);91、《猿和儿童的语言理解》(Language comprehension in ape and child),作者:萨维奇-伦堡(E. Sue Savage-Rumbaugh),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serial no.233), vol 58, nos. 3-4 (1993);92、《灵长类前叶皮层回路和通过表征性记忆对行为的调节》(Circuitry of primate prefrontal cortex and the regulation of behavior by representational memory),作者:哥德曼-拉齐克(P.S. Goldman-Rakic),Handbook of Physiology, vol5(1), American Physiological Society, Bethesda, MD: 373-417(1987);93、《婴儿的话语知觉》(Speech perception in infants),作者:埃玛斯等(P.D. Eimas E.R. Siqueland, P. Jusczyk, & J. Vigorito),Science Vol 171 (3968), 303-306(1971);94、《心理学术语的运筹学分析》(The Operational analysis of psychological terms),作者:斯金纳(B. F. Skinner),Psychological Review, 52, 270-277(1945);95、《神经元群落向量的思维旋转》(Mental rotation of the neuronal population vector),作者:乔治泊罗斯等(Georgopoulos, Apostolos P., Lurito, Joseph T., Petrides, Michael., Schwartz, Andrew B., et al.),Science. Vol 243(4888), Jan 1989, 234-236(1989);96、《意识的解释》(Consciousness Explained),作者:丹内特(D. C. Dennett),Boston, MA: Little, Brown and Co.(1991);97、《来自运动结构的解释》(The interpretation of structure from motion),作者:乌尔曼(S. Ullman),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B., 203, 405-426(1979);98、《荒野的认知》(Cognition in the Wild),作者:希金斯(E. Hutchins),Cambridge, Mass: MIT Press(1995);99、《认知技巧的获得》(Acquisition of cognitive skill),作者:安德森(J. R. Anderson),Psychological Review, 89, 369-406(1982);100、《人类的记忆:一种提议的体系及其控制过程》(Human memory: A proposed system and its control processes),作者:阿特金森和席夫林(R.C. Atkinson and R. M. Shiffrin),in K. W. Spence and J. T. Spence (Eds.), The 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Advances in Research and Theory (vol. 2). 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