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整理完整版(全)

合集下载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整理(全)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整理(全)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整理(全)三、教学1.教学的概念1)教学的含义:教学是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特殊的认识活动。

2)教学的内涵: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A.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B.教学由教和学两方面活动组成C.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2.教学的意义: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1)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3)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3.教学的任务:①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②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③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

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④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4.讲授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4.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简答)A.交往性:讲授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交往活动过程B.认识性:讲授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C.发展性:讲授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但又不仅仅局限于认识过程,讲授过程也是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的过程。

D.教育性:讲授过程的教育性在任什么时候期、任何历史条件下都是一个不容否认的客观事实。

第二节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简答五点)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同一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研究间接经验2)研究简介经验必须要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3)避免忽视体系常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聚的偏向(间接经验要与直接基础相结合)2.掌握常识与发展智力相同一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2)智力发展是掌握常识的重要条件3)掌握常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第一章第一节1.小学教育的特点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全面性和义务性2.小学教师劳动特点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泛性、长期性和系统性。

第一章第二节3.学校管理的过程计划、实施、检查和总结4.学校管理的原则方向性原则(与党有关)、科学性原则、民主性原则、教育性原则、规范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效益性原则、动态性原则5.学校组织机构的类型直线型、职能型、直线—职能型、矩阵型第一章第三节6. 教育的起源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生物本能);心理起源说(模仿);劳动起源说7.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学记》、孔子、墨翟、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教育学的创立阶段:(夸美纽斯、卢梭、康德、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杜威、陶行知)教育学的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凯洛夫《教育学》、赞科夫《教学与发展》、布鲁纳《教学过程》、瓦根舍因、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苏霍姆林斯基、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章第四节8.课程的类型(一)分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二)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四)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9.课程内容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10.课程评价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1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一)基本理念第一、三维目标观;第二,综合课程观;第三,内容联系观;第四,学习方式观;第五,发展评价观;第六,校本发展观。

(二)核心理念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12.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具体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第一章第五节13.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1)三阶段发展: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

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考点

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考点

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考点
一、教育心理学
1. 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需求
2. 学习动机与学习方法
3. 智力发展与学习能力培养
4. 学习与记忆的规律和策略
5. 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与辅导
6. 教育中的激励与评价
二、教育学
1. 教育的定义、目标和功能
2. 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流派
3.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4. 教育变革与教育政策
5. 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
6. 教育评价与教育质量提升
三、教育法律法规
1. 中小学教师资格申请与评审规定
2. 基础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
3. 中小学教育管理规定与政策
4. 教育机构管理规定与政策
5. 学生权益与保障法律法规
6. 员工劳动关系法律法规
四、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1. 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教育科学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3. 教育科学研究的数据收集与分析
4. 教育科学研究的结果解释与推论
5. 教育科学研究的伦理与道德问题
6. 教育科学研究应用与转化问题
五、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
1. 课程开发与设计
2. 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3.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4. 教学评价与评估
5. 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
6. 教学创新与教育改革
以上是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考点的简要概述,希望对你的备考有所帮助。

请注意,本文仅为参考资料,真实名字和引用已经被修改,如需详细了解,请查阅相关教育学习资料。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总教育知识与能力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重要科目,涵盖了丰富多样的知识点。

以下为大家进行较为全面的汇总。

一、教育基础知识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这一属性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2、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等。

永恒性指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历史性强调不同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相对独立性表现在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与社会发展不平衡以及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

3、教育的起源主要有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

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行为;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4、古代社会的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

奴隶社会的教育具有阶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封建社会的教育依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同时,教育的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

5、近代社会的教育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教育的世俗化;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代表人物和著作有中国的《学记》,它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西方的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等。

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3、教育学的多样化发展阶段出现了实用主义教育学、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等众多流派。

4、教育学的当代发展阶段教育学不断深化和拓展,与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相互交叉融合。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1、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顺序性要求教育要循序渐进;阶段性要求教育要有针对性;不平衡性要求抓住关键期;互补性要求扬长避短;个别差异性要求因材施教。

教师资格证2024年《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要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2024年《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要知识点

一、教育学1.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教育的定义、教育学的对象、方法和功能。

2.教育的目标:个人发展的目标、社会发展的目标。

3.教育思想:儒家教育思想、道家教育思想、墨家教育思想、法家教育思想、名教教育思想、佛教教育思想。

4.教育原则: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德育为先等。

5.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特点、学校教育发展的阶段、社会教育的概念与内容。

二、心理学1.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的目的。

2.心理发展与教育:儿童心理发展特点、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3.认知心理学:认知发展理论、感知与知觉、认知结构与认知能力。

4.人格心理学:人格理论、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人格的结构和特征。

5.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三、教育法规1.国家教育制度与管理:国家教育方针、国家教育计划、教育制度与管理。

2.中小学教育法规:中小学教育法、中小学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学校章程、学生手册等。

3.学科教育法规:课程标准、教材规划、教学计划、教学活动组织等。

四、教学原则与方法1.教学原则: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等。

2.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研究法等。

3.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目的和作用、教学评价的方法和形式、教学评价的准则和标准。

五、教育问题研究1.智力差异与教育:智力定义与测量、智力差异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2.有效教学的要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

3.学习困难与教育:学习困难的定义、学习困难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学习方法的指导。

4.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类型、成因及处理方法、校园心理教育的实施等。

最新教资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最新教资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总结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

2.教育广义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3.教育的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4.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育人的社会活动。

5.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6.教育起源学说:a.生物起源说:生存本能(利托尔诺、桑代克、沛西能)b.心理起源说:无意识模仿(孟禄)c.劳动起源说:(米丁斯基、凯洛夫)d.交往起源说:交流需要(叶澜)7.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a.中国b.古希腊:斯巴达教育→培养军人和武士c.古埃及:以僧为师,以吏为师(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产婆术:问答法,苏格拉底2.寓学习于游戏:柏拉图3.教育遵循自然:亚里士多德4.“模仿-理论-练习”三阶段:昆体良,《雄辩术原理》5.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提了出来。

6.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大教学论》、泛智教育7.卢梭:《爱弥儿》,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8.康德:最早把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讲授9.洛克:白板说,绅士教育10.赫尔巴特: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三中心论11.杜威:新三中心论(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12.凯洛夫的《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13.马可连柯:集体主义教育14.杨贤江:《新教育大纲》中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15.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3)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教育与生产力a.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α.影响教育目的的确定β.制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制约学校结构Ω.制约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b.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α.教育再生产劳动力β.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2.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a.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α.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β.决定教育的领导权γ.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影响部分教育内容b.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促进作用α.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β.教育可以促进民主γ.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与文化a.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α.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β.影响教学内容的选择γ.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b.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α.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β.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γ.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4)教育与人的发展1.人的发展规律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e.个别差异性2.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a.内发论:(遗传决定论)b.外铄论:(环境决定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内在因素+外在因素)3.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a.遗传b.环境c.个人主观能动性d.学习环境(5)教育制度1.现代学制的类型a.双轨制b.单轨制c.分支型学制2.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a.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c.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d.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3.我国的学制a.壬寅学制: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b.癸卯学制:我国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c.壬戌学制:633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4.义务教育特征:强制性(义务性)免费性(公益性)普及性(统一性)(6)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总1.教育学基本原理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是教育行为以及教育过程中普遍适用的原理。

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与方法、教育评价、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等。

2.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包括学生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学生的性别差异、学生特殊需求等。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合理调整教育方式,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3.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教学方法包括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方法,授课方式与教学资源的利用等。

教师需要掌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4.课程与教学研究课程与教学研究包括教育课程的设置与、学科教学的特点与要求等。

教师需要了解各学科的知识结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合理设计与实施教学。

5.教育评价与学业指导教育评价与学业指导包括教育评价的方法、评价结果的分析与利用、学业指导的理念与方法等。

教师需要灵活运用评价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学业指导。

6.教育管理与领导教育管理与领导包括学校组织与管理、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政策与法规等方面的知识。

教师需要了解学校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积极参与和配合学校的管理工作。

7.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包括教育理论的发展、教育实践的特点与方法等。

教师需要对教育理论有一定的了解,将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8.教育法律与伦理教育法律与伦理包括教育法律制度、教师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知识。

教师需要遵守法律法规,在教育活动中始终保持职业道德操守。

以上是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的一个大致汇总,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2023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内容精华全面

2023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内容精华全面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选择题、辨析题)(一)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的涵义(掌握)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以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朝着社会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教育的构成要素(掌握)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发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

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

特点目的性和专业性。

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以一定方式接受教育影响的人。

特点有发展性和不成熟性、可塑性和可教性、能动性和主动性。

3教育的属性本质属性: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

社会属性: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存在,就存在教育);历史性(在不同的社会或者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4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教育的起源说有三种观点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最明显的错误就是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心理起源说:孟禄,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劳动起源说: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指导下形成的,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之中。

劳动为教育提供了客观需要和现实条件教育的发展阶段原始社会教育:(1)没有阶级性(2)传递生产经验(3)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进行古代教育:包括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我国4000多年前的夏朝已有了名叫“庠”、“序”、“校”的施教机构,(封建社会教育)到了殷商和西周又有“学”、“瞽宗”、“辟雍”、“泮宫”等。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汇总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是必考科目之一,其涵盖了广泛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本文将汇总一些必考知识点,以供参考。

一、教育基础知识1、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了解教育的基本概念、特点、目的和功能,以及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2、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理解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教育目的:掌握教育目的的概念、层次结构和实现途径,以及不同教育目的论的观点和特点。

4、教育制度:了解教育制度的概念、类型和特点,以及我国现代学制的演变过程。

二、课程与教学知识1、课程理论:掌握课程理论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特点,以及课程编制的过程和方法。

2、教学理论:了解教学理论的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以及不同教学理论的特点和应用。

3、教学方法:掌握常用的教学方法及其特点、适用范围和局限性,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4、教学评价:了解教学评价的概念、类型和原则,以及教学评价的过程和方法。

三、学生发展知识1、认知发展:了解认知发展的概念、阶段和特点,以及认知发展对教育的意义和影响。

2、情感发展:掌握情感发展的概念、阶段和特点,以及情感发展对教育的意义和影响。

3、品德发展:了解品德发展的概念、阶段和特点,以及品德发展对教育的意义和影响。

4、个性发展:掌握个性发展的概念、类型和特点,以及个性发展对教育的意义和影响。

四、班级管理知识1、班级管理理论:了解班级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以及班级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2、班级组织建设:掌握班级组织建设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以及班级组织的类型和特点。

3、班级日常管理:了解班级日常管理的内容和方法,以及班级日常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4、班级突发事件处理:掌握班级突发事件处理的原则和方法,以及班级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

五、教育教学技能知识1、教学设计: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以及教学设计的步骤和应用。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整理完整版全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整理完整版全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整理完整版全一、教育学知识点1. 教育学基本概念2.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3. 教育学的学科特点4.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5.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6. 教育目标与教育任务7.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8. 教育评价与监控9. 教育法规与政策10. 教育伦理与道德二、心理学知识点1.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特点2.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3. 成长与发展心理学4. 学习与教育心理学5. 认知与思维心理学6. 动机与情绪心理学7. 人格与个体差异心理学8. 社会心理学9. 心理健康与心理干预10. 心理评价与测试三、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1. 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和范围2. 中小学教育法律法规3. 教师教育法律法规4. 学生权益保护法律法规5. 教育行政法律法规6. 教育机构管理法律法规7. 课外教育法律法规8. 教育法律法规的实施和监督四、教育管理与评价知识点1. 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和任务2. 教育管理模式和方法3. 教育管理标准和评估4. 教育管理中的决策与领导5. 教育管理中的沟通与协调6. 教育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7. 教育管理中的质量保障和监控8. 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方法9. 教育评价的目的和意义10. 教育评价的形式和程序五、教育技术与信息化知识点1. 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教育技术的分类和应用3. 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4.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模式和方法5. 教育信息化在教学中的应用6. 教育信息化设备和软件的使用7. 教育信息化的教学资源及其评价8.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管理和评价六、教育心理与教育方法知识点1. 学生个性发展与教育2. 学生学习方法与策略3. 学生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处理4. 学生学习动机与教育激励5. 学生学习困难与教育帮助6. 学生学习兴趣与教育引导7. 教师教育方法与教学设计8. 教师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9. 教师教学内容与教学资源10. 教师评价与教育反思以上为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的整理,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完整版)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笔记知识点

(完整版)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笔记知识点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01教育基础一、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小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古代小学教育我国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

古代的小学教育的特点:1、具有鲜明的等级性2、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3、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的管制、灌输来进行,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

近现代的小学教育1、1878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

(南洋公学外院是中国近代意义上最早正式成立的公立小学堂)2、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设立初等小学堂,学制五年,人学对象为7岁儿童,同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实行义务教育的开始。

3、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改小学堂为小学校。

当代小学教育1、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志着我国的义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1992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小学开始了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改革3、2001年开始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小学教育的现状1. 小学教育普及率稳步上升2.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3. 教师队伍建设日趋完善4. 办学体制走向多元化5. 课程改革不断深化二、小学教育的特点教育对象的特殊性3.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一)外部条件: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二)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良好品德的形成与培养:有效的说服;树立良好的榜样;利用群体规定;价值辨析;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三、德育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德育原则1.方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3.知行统一原则;4.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5.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6.因材施教原则;7.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8.发挥积极因素和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2024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2024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2024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完整版2024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完整版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成为了众多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本文将详细归纳2024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的知识点,包括教育基本理论、课程与教学理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内容。

一、教育基本理论1、教育学概念:阐述教育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及学科特点。

2、教育与人的发展:分析教育与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关系,以及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3、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探讨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教育的影响。

4、教育目的:阐述不同教育目的观的理念,以及教育目的在实践中的应用。

5、教师与学生:分析教师的职责与角色,以及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课程与教学理论1、课程概念与类型:阐述课程的定义与特点,以及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等课程类型。

2、教学设计:分析教学设计的概念、原则与方法,以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等教学设计要素。

3、教学方法与手段:介绍常见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如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等。

4、教学评价:分析教学评价的概念、原则与方法,以及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等评价类型。

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了解新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与特点,以及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变革。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课程理念:阐述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等。

2、课程目标:分析新课程目标的特点与层次,包括总体目标、学段目标和教学目标等。

3、课程结构:介绍新课程的课程结构特点,包括学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等。

4、课程内容:分析新课程内容的特点与选取原则,以及教材编写与使用的注意事项。

5、教学方式:介绍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包括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以及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

教育知识与能力笔记(知识点完整版)

教育知识与能力笔记(知识点完整版)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及其产生发展★一、教育的概念: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本质属性),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 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 2、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3、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长期性、生产性、 民族性。

5、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6、教育的功能:按对象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按方向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按呈现的形式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二、教育的发展历程1、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原始性、非独立性、全民性、自发性、无阶级性。

2、古代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初期,人类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形式即学校。

使教育成为独立的形态。

东西方共同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1)古代中国:夏代,我国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瞽宗是商代大学特有的名称。

西周,“学在官府”并有:“国学”“乡学”之分。

其教育内容是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春秋战国:稷下学宫。

两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魏晋南北朝:立国子学与太学、九品中正制。

隋唐: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二馆(崇文馆、弘文馆)。

宋元明清:八股文。

(2)古代印度:婆罗门教育与佛教教育四个等级按高到低: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4、教育起源斯巴达教育以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为主。

(5)中世纪的欧洲: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了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教会教育神学和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骑士教育组要内容:七技:骑马、游泳、击剑、投枪、打猎、下棋、吟诗。

★(6)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意)维多利诺(尼德兰)伊拉斯谟(法)拉伯雷和蒙田人本主义、古典主义、世俗性、宗教性、贵族性、3、近现代的教育:1763年德国普及义务教育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趋势):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教育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即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平等性)、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史上最全的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归纳

史上最全的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归纳

史上最全的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
考知识点归纳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是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一个重要科目,主要考察考生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下面是一个史上最全的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的归纳:
一、教育学基础知识
1.教育学的定义、性质、任务和方法
2.教育学的发展史、流派和理论体系
3.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4.教育学的实践意义和问题
二、教育学专业知识
1.儿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发展规律
2.儿童成长的各个方面特点和规律
3.儿童行为管理和心理健康问题的探讨
4.儿童与家庭、学校等环境的关系
5.教育评价与测量的方法和原则
三、教育教学方法与技能
1.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育教学设计
2.教学过程的管理和组织
3.学生评价和激励的方法和原则
4.教学实践中的具体策略和技巧
四、教育教学的研究与
1.教育教学的原则和途径
2.教育教学研究的方法和工具
3.寓教于乐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和实践
4.教育教学问题的实证研究和解决方法
五、课程与教材的研究与开发
1.教育课程的基本原理和体系
2.小学各学科课程的要求和特点
3.教材的选择和使用
4.教材开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六、教育教学的政策与法规
1.教育法律法规及政策
2.教育教学相关管理办法和制度
3.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行为准则
4.学校管理与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以上归纳的是《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科目的主要考点,但仅仅知道这些知识点是不够的,还需要考生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来掌握这些知识。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

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

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一、知识概述《教育的起源》①基本定义:教育到底是怎么开始的呢?这就是教育起源要研究的。

像神话起源说,就认为教育是神创造的,比如上帝创造了亚当夏娃然后教会他们生存技能这种感觉,是最古老的观点。

生物起源说觉得教育就跟动物的本能差不多,像小鸟天生会筑巢、小老虎天生会捕猎,老动物带小动物做这些事就跟教育有点像。

心理起源说则认为教育来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就好像小孩看大人扫地,自己也就拿起扫把扫。

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通俗说人在劳动过程中要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劳动,教育就这么慢慢发展起来了。

②重要程度:这是我们理解教育发展根源的基础,知道教育咋来的,才能更好理解教育后来的发展啥样,就像知道树的根在哪,才能明白树是怎么长大的。

③前置知识:不需要太多前置知识,对一般动物行为和人类生产劳动有基本概念就好,就像你知道老虎会捕猎、人会种地就行。

④应用价值:在教育工作中,如果明白起源,可能会根据不同起源理论找找灵感。

比如生物起源提醒我们尊重本能在教育中的作用,劳动起源提醒我们教育要结合实际生产等。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这部分内容属于教育基础知识板块的开篇内容,它能给后面的教育发展、教育目的等知识奠定基础,就像盖房子的地基对房子整体结构的重要性一样。

②关联知识:和教育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直接相关,还和教育功能等知识有联系,教育起源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育功能的产生和发展。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对于神话起源说比较好理解,那就是一种想象。

生物起源说理解动物本能和教育相似性有点绕。

心理起源说的模仿理解不难,难的是和其他几个理论区分。

劳动起源说要理解劳动和教育的辩证关系比较复杂。

- 关键点:区分清楚各个起源说的主要观点就很关键。

④考点分析:- 在考试中的重要性:挺重要的,常出选择题考查某个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或者主要观点。

- 考查方式:直接给个理论名字问代表人物是谁,或者给个观点,问是哪个起源说的观点之类的。

教育知识与能力笔记(知识点完整版)

教育知识与能力笔记(知识点完整版)

教育知识与能力笔记(知识点完整版)一、教育基础知识1. 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指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它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多种形式。

2. 教育的功能(2)促进社会进步:教育可以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促进文化传承: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它使人类的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

3. 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1)教育者: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包括教师、家长、社会教育工作者等。

(2)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对象,包括学生、儿童、成人等。

(3)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传授给受教育者的知识和技能,包括文化知识、科学技术、道德品质等。

(4)教育方法:教育方法是指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

4. 教育的基本原则教育的基本原则包括:(1)科学性原则:教育内容和方法应符合科学规律,确保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2)全面性原则:教育应关注个体发展的各个方面,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3)发展性原则:教育应关注个体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因材施教,满足个体发展的需求。

(4)实践性原则:教育应注重实践,使受教育者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5. 教育的主要类型教育的主要类型包括:(1)学前教育:指对36岁儿童进行的教育,旨在为儿童入学打好基础。

(2)初等教育:指对612岁儿童进行的教育,包括小学教育。

(3)中等教育:指对1218岁青少年进行的教育,包括初中和高中教育。

(5)成人教育:指对成年人进行的教育,包括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

(6)特殊教育:指对有特殊需求的个体进行的教育,如对残障人士、问题儿童等的教育。

二、教育能力1. 教育能力的基本概念教育能力是指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所具备的专业素质,包括教育理念、教育知识、教育技能等。

2. 教育能力的基本要素教育能力的基本要素包括:(1)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教育者对教育本质、教育目的、教育方法等问题的基本认识和信念。

2024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

2024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

教育知识与能力是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对教育理论、教育法规、课程标准、教学原理等教育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下面将2024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考生备考复习。

一、教育理论1.教育的定义、特点和功能: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化过程,其目的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实现自我价值。

教育主要功能包括教育人、培养人、启发人、约束人、评价人等。

2.教育的基本原则:个别性、社会性、主动性、发展性、创造性等。

3.教育的基本任务:知识传授、品德培养、能力培养。

4.教育思想流派:教育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主义、教育民主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启蒙主义等。

5.教育的发展规律:教育规律、人的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等。

二、教育法规1.《教育法》:确立了教育的地位和性质,规定了教育的基本任务、原则、制度等。

2.《教师法》:规定了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了教师的合法权益。

3.《中小学教师法》:明确了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要求、职责和权利等。

4.《学校安全法》:规定了学校安全工作的职责和要求,保障了学生的安全。

5.《义务教育法》:规定了义务教育的实施要求和义务教育的基本制度。

三、课程标准1.课程标准的概念和作用:课程标准是制定、实施、评价课程的基本依据,包括课程目标、内容、课程标准。

2.课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3.课程重心的转移:从以传授知识为主向以培养能力为主转变,重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4.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

四、教学原理1.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学目标明确性、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过程的活泼性和生动性。

2.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手段的运用等。

3.教学评价:教学效果的评价、学生评价、自我评价等。

五、其他知识点1.学生心理特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包括孩子的学习兴趣、动机、心理特征等。

《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总结必背

《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总结必背

《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总结必背《教育知识与能力》是教师资格考试的重要科目之一,旨在考察考生是否具备成为一名教师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本文将对该科目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提供一些必背的内容,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教育基础知识1、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学的发展历程:起源阶段、形成阶段、多样化阶段、现代化阶段。

3、教育学的理论流派:实证主义、人文主义、批判主义。

4、教育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历史法、个案法。

二、教育法律制度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基本法,规定了我国教育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了义务教育的实施对象、年限和内容。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了教师的资格、权利和义务。

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了未成年人保护的有关内容。

三、课程与教学基础知识1、课程的概念与类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

2、教学的概念与类型:课堂教学、课外教学、自学。

3、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式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4、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实验法。

四、心理教育与德育1、心理教育的概念与原则:个性化原则、保密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2、德育的概念与原则:教育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整体性原则。

3、德育方法:说理教育法、情感陶冶法、实际锻炼法、品德评价法。

五、班级管理基础知识1、班级管理的概念与原则:科学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实践性原则。

2、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班级例会、班级文化活动、社会实践。

3、班级管理的评价:评价的目的、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方法。

六、教育科研方法基础知识1、教育科研的概念与类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综合研究。

2、教育科研的基本过程:选题、搜集资料、研究设计、数据采集与分析、成果表达与评价。

3、教育科研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历史法、个案法。

完整word版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及能力知识点总结

完整word版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及能力知识点总结

完整word版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及能力知识点总结.WORD完美格式.第一模块第一章教育(单选)第一节教育的含义广义: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狭义:学校教育“教育”起源:孟子《尽心上》第二节教育的构成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妨碍第三节教育的属性本质属性: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社会属性:永恒性(只要有人类,就存在教育)、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相对独立性(辨析)相对政治经济制度——别平衡性、历史继承性1、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在同样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进展水平的国家会有别同特XXX的教育2、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进展别平衡性,有也许降后或超前3、教育受其他意识形态的妨碍,如教育观点、教育内容等第四节教育起源讲神话起源讲(非社会性)生物起源讲:观点是教育起源于人的本能代表人物:利托尔诺、沛西能、桑代克教育史上第一正式提出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讲(非社会性)心理起源讲:观点是教育起源于人的无意识摹仿代表人物:美国孟禄(非社会性)劳动起源讲:观点是教育起源于劳动代表人物米丁斯基凯洛夫理论基础:恩格斯《从猿到人…》(社会性)第五节教育的进展原始社会教育:教育无阶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古代社会教育:教育有阶级性、等级性,教育组织形式为个不教学制,学习方式是死记硬背,教育与生产劳动分离1奴隶社会:中国夏:浮现学校教育形态西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学在官府、政教合一古希腊斯巴达:培养武士雅典:培养和谐进展的人古印度宗教教育古埃及文士教育2封建社会:中国宋代教育思想合为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五经—诗、书、礼、易、春秋西方教会教育七艺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骑士教育近现代社会教育: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德国最早),教育世俗化,教育立法,以法制教,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

(资本主义和XXX)20世纪往后的教育:教育的终身化、民主化、全民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专业知识编辑整理..WORD完美格式.第二章教育学(单选)第一节教育学的含义教育学研究对象:教育现象与教育咨询题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进展一、萌芽时期:未形成一门独立学科中国1孔子:启示教学原则“别愤别启”——世界上第一具采纳启示式教学;因材施教原则(朱熹总结,原文: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学思结合原则;谦虚笃实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教学1. 教学的概念1)教学的含义教学是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特殊的认识活动。

2)教学的内涵: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A. 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B. 教学由教和学两方面活动组成C. 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2. 教学的意义: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1)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3)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3. 教学的任务①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②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③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④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4. 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4. 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简答)A. 交往性: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交往活动过程B. 认识性: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C. 发展性: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但又不仅仅局限于认识过程,教学过程也是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的过程。

D. 教育性:教学过程的教育性在任何时代、任何历史条件下都是一个不容否认的客观事实。

第二节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简答五点)1.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2)学习简介经验必须要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3)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间接经验要与直接基础相结合)2.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辨析)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完全表明其智力的高低。

3. 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1)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由赫尔巴特率先明确提岀的观点。

4.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材料题)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题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5. 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的重要规律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2)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学习的推动力3)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必须有机结合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 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布置和检查作业、课外辅导和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而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单选)2. 备课是教师根据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

备课是上课的前提1)备教学目标。

是教师和学生从事教学与学习活动的指南和岀发点,同时也是评价教学活动的依据。

2)备教学内容。

(备与教学有关的内容)教学内容的分析是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

教学内容的分析从三方面进行:1)构建教材内容的知识体系;2)确定知识点;3)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

(辨析)1、教学内容不能简单的等同于教材内容。

2、教学重点是值对全体学生学习和理解其重要作用的部分;教学难点是指大部分学生难以理解掌握的知识。

3)备学生。

教学设计须以学生的基本特征为前提。

了解本班学生的特点,备课要从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岀发。

分析学生特征一般三个方面:1)了解学生的一般特征,主要指学生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的特点2)了解学生的起始能力3)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4)备教师。

教师自身的特征是进行教学设计的主观条件。

5)备教学资源。

6)确定教学组织形式: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个别指导。

7)选择适宜的教学媒体8)确定教学的操作步骤9)教案是教师备课结果的主要呈现形式,是授课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技能的客观反映。

3. 上课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

1)|一节好课的要求/标准有以下几川:①教学目标明确;②内容正确;③方法得当;④表达清晰;⑤重点突出;⑥组织严密;⑦ 课堂气氛热烈2)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4. 布置和检查作业布置作业应遵守下列要求:①作业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要有代表性,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②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③布置作业要提出明确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④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5. 课外辅导.辅导是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习的活动,是上课的必要补充。

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做好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工作6.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要从检查中获得反馈信息,用来指导、调节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从而改善教学和提高质量。

①按时检查;②认真批改;③仔细评定;④及时反馈;⑤重点辅导二、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及其运用(材料题)(必背)7. 教学原则概念: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8ZI教学遵循的教学原则有: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量力性原则9. 教学规律是教与学的内部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人们只能发现它,掌握它,不能制造它;教学原则是人们认识规律的基础上制造一些教学的基本准则。

(单选)10.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夸美纽斯提岀)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教师用形象的描述、通俗的比喻,能够给学生以感性知识,形成生动的表象或想象,也可以起直观的作用11.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12. 巩固性原则I: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岀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复习:苏联乌申斯基一复习是学习之母)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理解知识是巩固知识的基础;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13. 循序渐进原则I: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讲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不陵节而施之谓孙(x谄):不超过学的人的接受能力而进行(教育)一一《礼记*学记》)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②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和难点的教学;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14. 因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岀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不同的人不同教育)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了解学生个别特点是进行因材施教的基础;②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15.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教学过程的结构(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11.心理准备2.领会知识(中心环节)包括感知和理解教材 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效果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16. 教学方法的定义是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17.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J: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学生特点;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简答)18.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并促进他们的智能和品德发展的方法。

可以分为讲读(英语、 _______________讲述(历史、政治)、讲解(物理化)和讲演(做报告)四种方法。

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①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②注意启发;③讲究语言艺术。

(简答)19.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岀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对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获取或巩固知识,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方法。

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①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②要善问。

提岀的问题要明确、弓I起思维兴奋,问题的难易要因人而异;③ 要善于启发诱导。

④要做好归纳、小结。

(简答)20. 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①讨论的问题要具有吸引力。

②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

③做好讨论小结。

(简答)■21.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播放有关教学内容的软件、特质的课件等,指导学生认识事物、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是:①做好演示前的准备;②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主动、积极、自觉地投入观察与思考;③讲究演示的方法。

演示要配合教学,及时进行。

通过演示,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

(简答)22. 读书指导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得指示货巩固知识的方法。

(简答)\读书指导法的基本要求:①提出明确目的、要求和思考题;②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③加强辅导;④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23.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室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或解决某类作业与习题,加深理解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练习法的基本要求是:①提高练习的自觉性;②循序渐进,逐步提高;③严格要求。

(简答)|24.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