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 传输线的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1.4传输线的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1.4 传输线的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传输线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传输功率本节要点传输效率 损耗 功率容量Decibels (dB)作为单位功率值常用分贝来表示,这需要选择一个功率单位作为参考,常用的参考单位有1mW 和1W 。
如果用1mW 作参考,分贝表示为:=)mW (lg 10)dBm (P P 如1mW=0dBm 10mW=10dBm 1W=30dBm 0.1mW=−10dBm如果1W 作参考,分贝表示为:如1W=0dBW10W=10dBW0.1W=−10dBW)W (lg 10)dB (P P =插入损耗1.5 阻抗匹配阻抗匹配具有三种不同的含义,分别是负载阻抗匹配、源阻抗匹配和共轭阻抗匹配。
抗匹配源阻抗匹配和共轭阻抗匹配本节内容三种匹配阻抗匹配的方法与实现1. 三种匹配(impedance matching)入射波射波反射波Z 0Z lZ (1)g负载阻抗匹配:负载阻抗等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
此时传输线上只有从信源到负载的入射波,而无反射波。
(2)源阻抗匹配:电源的内阻等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
()阻抗内阻等传输线特性阻抗对匹配源来说,它给传输线的入射功率是不随负载变化的,负载有反射时,反射回来的反射波被电源吸收。
E gZ gZ in=Z g* E g负载阻抗匹配Z l =Z 0 Z =Z 信号源阻抗匹配g 0 共轭阻抗匹配Z in =Z g *匹配器1匹配器2*g in ZZ =Z in =Z 02. 阻抗匹配的实现方法隔离器或阻抗匹配衰减器负载匹配的方法:从频率上划分有窄带匹配和宽带匹配;从实现手段上划分有λ/4阻抗变换器法、支节调配法。
(1) λ/4阻抗变换器匹配方法此处接λ/4阻抗变换器lR Z Z 001=Z Z =0in电容性负载Z 0若是l 1λ/401Z Z =电感性负载又如何?Z 0Z 0Z 01ρR x =Z 0/ρZ i n =Z 0(2) 支节调配法(stub tuning)(2)(i)支节调配器是由距离负载的某固定位置上的并联或串联终端短路或开路的传输线(称之为支节)构成的。
传输线损耗计算公式
传输线损耗计算公式
传输线损耗计算公式是在电力系统中用来评估输电线路中电能损失的重要工具。
通过计算线路的损耗,可以帮助电力系统运营者优化输电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高输电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在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的损耗包括两部分:电阻损耗和感抗损耗。
电阻损耗是由输电线路的电阻引起的能量损失,而感抗损耗则是由输电线路的感抗引起的能量损失。
这两种损耗都会导致输电线路中电能的损失,降低输电效率。
传输线损耗计算公式可以通过简单的方式来估算输电线路的损耗。
其中,电阻损耗可以通过线路的电阻和电流来计算,而感抗损耗可以通过线路的感抗和电流来计算。
通过将这两种损耗相加,就可以得到输电线路的总损耗。
在实际应用中,传输线损耗计算公式可以帮助电力系统运营者评估不同输电线路的损耗情况,从而选择最合适的线路来传输电能。
通过减少线路的损耗,可以提高输电效率,降低能源浪费,对于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传输线损耗计算公式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影响输电线路的损耗,如线路的长度、电压等级、负载率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通过适当的设计和运行来降低输电线路的损耗,提高输电效率。
总的来说,传输线损耗计算公式是电力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工具,可以帮助电力系统运营者评估输电线路的损耗情况,优化输电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高输电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通过合理的计算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管理电力系统,确保电能的高效传输和利用。
希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传输线损耗计算公式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为电力系统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了解电路中的功率传输与传输损耗
了解电路中的功率传输与传输损耗电路中的功率传输与传输损耗电路是现代科技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无论是电子设备还是电力系统,电路都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在电路中,功率的传输和传输损耗是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的核心概念。
1. 功率传输的基本原理在电路中,功率传输指的是电能从一个点传输到另一个点的过程。
通常情况下,电路的功率传输是通过电流来完成的。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阻和电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I = V/R。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了解到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2. 传输损耗的产生在功率传输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导致一定的能量损耗,即传输损耗。
这些损耗通常以热量的形式释放出来。
主要的传输损耗包括导线的电阻损耗、电缆的电压降损耗以及电子元件的内部能量损耗等。
导线的电阻损耗是电流通过导线时,由于导线自身的电阻而产生的能量损耗。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和电流的关系是线性的,即电流越大,电阻损耗就越大。
因此,在电路设计中,要选用合适的导线材料和合适的截面积来降低电阻损耗。
电缆的电压降损耗是由于电路中电缆的电阻、电感和电容等因素引起的。
在长距离传输和高频率传输的情况下,电缆的电压降会更加明显。
这也是为什么在远距离输电和高速数据传输中,需要采取措施来补偿电缆的电压降。
电子元件的内部能量损耗主要是由于元件的内部电阻导致的。
在运行过程中,元件会通过一些内部电阻将电能转化为热能。
这种损耗是无法避免的,但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选择低功耗的元件来减小这种损耗。
3. 降低传输损耗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希望能够尽量减小功率传输过程中的损耗,以提高电路的效率。
有一些常见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降低传输损耗。
首先,选择合适的导线和电缆,以降低电阻和电压降。
导线和电缆的材料、截面积和长度等都会影响它们的电阻和电压降。
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来选择合适的导线和电缆。
其次,注意电子元件的功耗。
在选择元件时,可以考虑其内部电阻和额定功耗,选择低功耗的元件来降低能量损耗。
《微波技术与天线》第二版刘学观 第1章
(1-1-5)
式中, Z=R+jωL, Y=G+jωC, 分别称为传输线单位长串联阻抗和 单位长并联导纳。
第1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 2. 均匀传输线方程的解 将式(1- 1- 5)第1式两边微分并将第 2 式代入, 得
d 2U ( z ) ZYU ( z ) 0 2 dz
同理可得
d I ( z) ZYI ( z ) 0 2 dz
第1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
图 1-1 各种微波传输线 (a) 双导体传输线; (b) 波导; (c) 介质传输线
第1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 对均匀传输线的分析方法通常有两种: 一种是场分析法, 即
从麦克斯韦尔方程出发, 求出满足边界条件的波动解, 得出传输
线上电场和磁场的表达式, 进而分析传输特性; 第二种是等效电 路法, 即从传输线方程出发, 求出满足边界条件的电压、 电流波 动方程的解, 得出沿线等效电压、电流的表达式, 进而分析传输 特性。前一种方法较为严格, 但数学上比较繁琐, 后一种方法实
b Z0 ln r a
60
(1-1-17)
式中, εr为同轴线内、外导体间填充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常
用的同轴线的特性阻抗有50 Ω 和75Ω两种。
第1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 2) 传播常数 γ 传播常数 γ 是描述传输线上导行波沿导波系统传播过程中 衰减和相移的参数, 通常为复数,由前面分析可知
1 2 1 2
。 对于 LC
R G j LC 1 jL 1 jC
1 ( RY0 GZ 0 ) j LC 2
于是小损耗传输线的衰减常数α和相移常数β分别为
(1-1-19)
1 α= (RY0+GZ0) 2 LC β=ω
第1章均匀传输线理论详解
第1章
1.1 1.2 1.3 1.4
均匀传输线理论
均匀传输线方程及其解 传输线阻抗与状态参量 无耗传输线的状态分析 传输线的传输功率、 效率与损耗
1.5
1.6 1.7
阻抗匹配
史密斯圆图及其应用 同轴线的特性阻抗
习
题
第1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
传输线
电路:导线
e.g.50Hz交流电电线
无纵向电磁场分量的电磁波称为横电磁波,即TEM
波,TEM波只能够存在于双导体或多导体中。
另外, 传输线本身的不连续性可以构成各种形式的
微波无源元器件 , 这些元器件和均匀传输线、 有源
元器件及天线一起构成微波系统。
第1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
一、传输线的种类
1、双导体传输线(TEM波传输线): 它由两根或两根以上平行导体构成 , 因其传输的电 磁波是横电磁波( TEM 波)或准 TEM 波 , 故又称为 TEM波传输线。
dU ( z ) Z I ( z) dz
dI ( z ) Y U ( z ) dz
移相
dU 2 ( z ) dI ( z ) Z Z Y U ( z ) 2 dz dz
dI 2 ( z ) Z Y I ( z) 0 2 dz
dI 2 ( z ) dU ( z ) Y Y Z I ( z) 2 dz dz
从微分的角度,对很小的Δz, 忽略高阶小量,有: u ( z , t ) u ( z z , t ) u ( z , t ) z z i ( z , t ) i ( z z , t ) i ( z , t ) z z 从电路角度,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可得: i ( z , t ) u(z, t)+R﹒Δz﹒i(z, t)+ L z - u(z+Δz, t)=0 t u( z z, t ) i(z, t)+G﹒Δz﹒u(z+Δz, t)+ C﹒Δz﹒ -i(z+Δz, t)=0
传输线损耗计算公式
传输线损耗计算公式在电力传输和通信领域中,传输线损耗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它指的是在信号传输过程中由于电阻、电感、电容等元件的存在而导致的能量损失。
了解和计算传输线损耗可以帮助我们评估系统的效率并做出相应的优化。
传输线损耗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表示:传输线损耗(dB)= 10 * log10(出入功率比)其中,出入功率比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获得:出入功率比 = (出力功率 / 输入功率)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会采用以下方法来计算传输线损耗。
我们需要测量传输线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
输入功率是指信号输入到传输线的功率,而输出功率是指信号从传输线输出的功率。
这可以通过使用功率计或示波器来测量获得。
接下来,我们将测得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代入上述公式中,计算出入功率比。
将出入功率比代入传输线损耗的计算公式,即可得到传输线的损耗。
需要注意的是,传输线损耗通常以分贝(dB)为单位。
分贝是一种用来表示两个功率之比的常用单位,它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信号的衰减程度。
通过以上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得到传输线的损耗值。
这个数值可以帮助我们评估系统的性能,并作出相应的改进。
较低的传输线损耗意味着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信号质量,而较高的传输线损耗则可能导致信号衰减、干扰等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传输线和进行适当的设计。
例如,在电力系统中,我们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导线材料、增加导线的截面积、减小导线的长度等方式来降低传输线损耗。
而在通信系统中,我们可以采用更先进的传输线技术和信号处理方法来提高系统的性能。
传输线损耗的计算公式是评估电力传输和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工具。
通过了解和计算传输线损耗,我们可以更好地优化系统设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信号传输质量。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传输线和进行适当的设计,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川理工学院)微波技术与天线-第3章 TEM波传输线
第3章 TEM波传输线理论
电压反射系数与电流反射系数间差一个负号Γ u=-Γ i 。 通常将电压反射系数简称为反射系数, 并记作Γ(z)。
对于无耗传输线 j
Ae jz Zl Z 0 j 2 z ( z ) e jz Be Zl Z0
反射系数与终端位置有关,而且是位置的函数,在终端
d 2 I ( z) 2 I ( z) 0 dz2
第3章 TEM波传输线理论
电压、电流的通解为
U Aez Bez 1 I ( Aez Bez ) Z0
式中,Z0 (R1 jL1 ) /(G1 jC1 )称为传输线的特性阻抗 。
解中的待定常数由边界条件决定 传输线的边界条件通常有以下三种: ① 已知终端电压Ul和终端电流Il ② 已知始端电压Ui和始端电流Ii ③ 已知信源电动势Eg和内阻Zg以及负载阻抗Zl。 在实际工程中,通常选择1类边界条件,因此
vp与频率ω有关,这就称为色散特性。
在微波工程中,特性阻抗Z0对分析TEM传输线的传输特性 具有重要意义,它是表征传输线与前级匹配和后级匹配的重 要参量。
第3章 TEM波传输线理论
3.2 传输线阻抗与反射
传输线与前级源的匹配主要取决于传输线在入端的输入阻 抗,传输线与后级的匹配不仅取决于传输线终端接收机的输入 阻抗,还与传输线本身的特性阻抗有关。它们的这些关系用特
对于时谐电压和电流, 可用复振幅表示为
u(z, t)=Re[U(z)e jωt] i(z, t)=Re[I(z)e jωt] 可得传输线方程在频域的表示为:
dU R1 jL1 I Z1 I dz dI G1 jC1 U Y1U dz
这里Z1 R1 jL1和Y1 G1 jC1分别是传输线单位长度 的串联阻抗和并联导纳 。
微波技术和天线(第四版)刘学观 第1章
第一章均匀传输线理论第章传输1.1节均匀传输线方程及其解1.2节传输线的阻抗与状态参量1.3节无耗传输线的状态分析1.4节传输线的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1.5节阻抗匹配151.6节史密斯圆图及其应用1.7节同轴线的特性阻抗1.1 均匀传输线方程及其解 本节要点传输线分类均匀传输线等效及传输线方程传输线方程解及其分析传输线的特性参数1.微波传输线定义及分类微波传输线是用以传输微波信息和能量的各种形式的传输系统的总称,它的作用是引导电磁波沿一定方向传输因此又称为导波系统 第一类是双导体传输线,它由二根或二根以上平行传输,因此又称为导波系统。
第类是双导体传输线由根或根以平行导体构成,因其传输的电磁波是横电磁波(TEM 波)或准TEM 波,故又称为TEM 波传输线,主要包括平行双线同轴线带状线和微带线等行双线、同轴线、带状线和微带线等。
第二类是均匀填充介质的金属波导管,因电磁波在管内传播,故称为波导,主要包括矩形波导、圆波导、脊形波导和椭圆波导等。
第三类是介质传输线,因电磁波沿传输线表面传播,故称为表面波波导,主要包括介质波导、镜像线和单根表面波传输线等。
2. 均匀传输线方程当高频电流通过传输线时,在传输线上有:导线将产生热耗,这表明导线具有分布电阻;在周围产生磁场,即导线存在分布电感;由于导线间绝缘不完善而存在漏电流,表明沿线各处有分布电导;两导线间存在电压,其间有电场,导线间存在分布电容。
这四个分布元件分别用单位长分布电阻、漏电导、电感和电容描述。
设传输线始端接信号源,终端接负载,坐标如图所示。
Δz其上任意微分小段等效为由电阻R Δz 、电感L Δz 、电容C Δz z +Δz z z 0和漏电导G Δz 组成的网络。
i (z +Δz ,t )i (z ,t )R ΔzL Δz u (z +Δz ,t )u (z ,t )G Δz C Δz设时刻t 在离传输线终端z 处的电压和电流分别为u (z,t ) 和i (z,t ),+z +z +z z +Δz而在位置z Δz 处的电压和电流分别为u (z Δz,t )和i (z Δz,t )。
传输线的基本概念
第四讲传输线的基本概念传输线的几个基本概念连接天线和发射机输出端(或接收机输入端)的电缆称为传输线或馈线。
传输线的主要任务是有效地传输信号能量,因此,它应能将发射机发出的信号功率以最小的损耗传送到发射天线的输入端,或将天线接收到的信号以最小的损耗传送到接收机输入端,同时它本身不应拾取或产生杂散干扰信号,这样,就要求传输线必须屏蔽。
顺便指出,当传输线的物理长度等于或大于所传送信号的波长时,传输线又叫做长线。
4.1 传输线的种类超短波段的传输线一般有两种:平行双线传输线和同轴电缆传输线;微波波段的传输线有同轴电缆传输线、波导和微带。
平行双线传输线由两根平行的导线组成它是对称式或平衡式的传输线,这种馈线损耗大,不能用于UHF频段。
同轴电缆传输线的两根导线分别为芯线和屏蔽铜网,因铜网接地,两根导体对地不对称,因此叫做不对称式或不平衡式传输线。
同轴电缆工作频率范围宽,损耗小,对静电耦合有一定的屏蔽作用,但对磁场的干扰却无能为力。
使用时切忌与有强电流的线路并行走向,也不能靠近低频信号线路。
4.2 传输线的特性阻抗无限长传输线上各处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定义为传输线的特性阻抗,用Z0 表示。
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的计算公式为Z。
=〔60/√εr〕×Log ( D/d ) [ 欧]。
式中,D 为同轴电缆外导体铜网内径;d 为同轴电缆芯线外径;εr为导体间绝缘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通常Z0 = 50 欧,也有Z0 = 75 欧的。
由上式不难看出,馈线特性阻抗只与导体直径D和d以及导体间介质的介电常数εr有关,而与馈线长短、工作频率以及馈线终端所接负载阻抗无关。
4.3 馈线的衰减系数信号在馈线里传输,除有导体的电阻性损耗外,还有绝缘材料的介质损耗。
这两种损耗随馈线长度的增加和工作频率的提高而增加。
因此,应合理布局尽量缩短馈线长度。
单位长度产生的损耗的大小用衰减系数β表示,其单位为dB / m (分贝/米),电缆技术说明书上的单位大都用dB / 100 m(分贝/百米) .设输入到馈线的功率为P1 ,从长度为L(m )的馈线输出的功率为P2 ,传输损耗TL 可表示为:TL =10 ×Lg ( P1 /P2 ) ( dB )衰减系数为β=TL / L ( dB / m )例如,NOKIA 7 / 8英寸低耗电缆,900MHz 时衰减系数为β=4.1 dB / 100 m ,也可写成β=3 dB / 73 m ,也就是说,频率为900MHz 的信号功率,每经过73 m 长的这种电缆时,功率要少一半。
第1.4节 传输线的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表征传输线上反射波的大小的参量有反射系数,驻波比和行波系数。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1 1 + Γl ρ= = k 1 − Γl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例 1- 3]设有一无耗传输线, 终端接有负载Zl=40-j30( ): ① 要使传输线上驻波比最小, 则该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应取 多少? ② 此时最小的反射系数及驻波比各为多少? ③ 离终端最近的波节点位置在何处? ④ 画出特性阻抗与驻波比的关系曲线。 解: ① 要使线上驻波比最小, 实质上只要使终端反射系数 的模值最小, 即 ∂ Γl = 0 , 而由式(1- 2- 10)得两倍,波节为零;电压波腹点的阻抗为 无限大,电压波节点的阻抗为零,沿线其余各点的阻抗均为纯电抗;没有电 磁能量的传输,只有电磁能量的交换。 (3)当 时,传输线工作于行驻波状态。行驻波的波腹小于两
倍入射波,波节不为零;电压波腹点的阻抗为最大的纯电阻 Rmax = Z 0 ρ , 电压波节点的阻抗为最小的纯电阻Rmin = Z 0 / ρ;电磁能量一部分被负载吸 收,另一部分被负载反射回去。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3.功率容量 功率容量(power capacity) 功率容量
功率容量:传输线上容许传输的最大功率。 功率容量:传输线上容许传输的最大功率。 当传输线的结构和介质材料选定后,功率容量由额定电 当传输线的结构和介质材料选定后, 和额定电流I 决定。 压UM和额定电流 M决定。 设传输线的驻波比为 ρ ,则功率容量可表示为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传输线理论详解》课件
VS
详细描述
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中,传输线理论被用 于分析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特性变化,以 及如何减小信号的延迟和畸变。通过传输 线理论,可以优化信号传输路径和系统参 数,提高信号的传输速度和稳定性,满足 高速数字信号处理的需求。
高频微波系统设计
总结词
传输线理论在高频率微波系统设计中具有重 要应用,有助于实现高频微波信号的高效传 输。
详细描述
传输线的基本特性包括阻抗、传播常数和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阻抗决定了传输线对信号的负载能力,传播常数 决定了电磁波在传输线中的传播速度和相位变化,而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则与传输线的材料和结构有关。这些特性 参数对于传输线的性能和信号完整性至关重要。
传输线的应用场景
总结词
传输线在通信、电子、电力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信号传输、能量传输等。
详细描述
传输线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通信领域中 的信号传输、电力领域中的能量传输等。在通信领域 中,传输线被用于连接各种通信设备,如电话、电视 和互联网设备,实现信号的传输和接收。在电力领域 中,传输线被用于远距离输电和配电,实现电能的传 输和分配。此外,在电子设备中,传输线还被用于连 接各个组件,实现信号的传输和能量的传递。
当传输线中存在电压或电流 变化时,会在传输线周围产 生电磁场,电磁能量会以辐 射的形式向周围空间传播, 形成电磁辐射。同时,这种 电磁辐射可能会对其他电子 设备产生干扰。
E = -dΦ/dt,H = dA/dt, 其中E是电场强度,H是磁场 强度,Φ是磁通量,A是磁 矢量势。
电磁辐射与干扰可能会对其 他电子设备产生干扰,因此 需要进行电磁兼容性设计和 防护措施。同时,电磁辐射 也可以用于通信和探测等领 域。
传输线的传播特性
通信电子中的功率损耗与补偿技术
通信电子中的功率损耗与补偿技术通信电子是当今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我们使用的手机、电视机、电脑等都离不开通信电子技术的支持。
在通信电子系统中,功率损耗和补偿技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功率损耗和补偿技术在通信电子中的应用。
一、功率损耗功率损耗是指在信号传输过程中,由于传输媒介的阻抗不匹配,导致信号的部分能量被耗散在传输媒介中,而没有被完全传输到接收端。
这种现象会导致信号质量下降,甚至影响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
通信电子系统中常见的功率损耗有两种,分别是传输线路的功率损耗和射频器件的功率损耗。
1. 传输线路的功率损耗传输线路的功率损耗是由传输线路本身的阻抗、长度、跨距和频率等因素引起的。
在信号传输时,由于传输线路的阻抗不匹配,会导致信号部分能量被耗散在传输线路中,从而导致功率损耗。
传输线路的长度和跨距越大,阻抗不匹配越明显,功率损耗就越大。
另外,当信号频率越高时,传输线路的阻抗不匹配也越明显,功率损耗也相应增大。
2. 射频器件的功率损耗射频器件的功率损耗是由于射频信号经过放大器、滤波器、混频器等器件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损耗引起的。
在射频放大器中,由于晶体管的饱和和阈值效应会导致信号的非线性响应,从而损耗一定的功率。
在频率转换器中,由于转换带宽和耦合器的匹配问题,也会产生一定的功率损耗。
二、补偿技术为解决通信电子中的功率损耗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补偿技术。
通信电子中主要采用的补偿技术有预加重、均衡、自适应均衡和功率放大器的前置放大等。
1. 预加重预加重是指在信号传输前,对信号进行一定的变换处理。
该技术可以通过改变信号频谱的形态,在传输过程中减小信号失真和功率损耗。
预加重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增加低频信号的幅度,减少高频信号的幅度,并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保持频率响应的平滑。
2. 均衡均衡是一种针对传输线路损耗的补偿技术。
其主要原理是对信号进行修正和调整,使信号在传输线路上的衰减相对均匀,保持信号的稳定性和减小传输过程中的功率损耗。
传输线路月度质量分析报告
传输线路月度质量分析报告传输线路是现代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通信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了评估传输线路的质量状况,该报告将从传输线路的物理参数、性能指标和故障情况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本月度质量分析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传输线路的物理参数分析1. 传输线路的长度和直径:通过对传输线路的实际测量和统计数据,分析传输线路的平均长度和直径,评估传输线路的物理结构。
2. 传输线路的材料和绝缘性能:分析传输线路所使用的材料类型、绝缘性能等,评估传输线路的耐久性和绝缘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3. 传输线路的布线方式和功率损耗:分析传输线路采用的布线方式以及传输中的功率损耗情况,评估传输线路的传输效率和信号保真度。
二、传输线路的性能指标分析1. 传输速率和带宽:分析传输线路的传输速率和带宽情况,评估传输线路的数据传输能力和承载能力。
2. 传输延迟和抖动:分析传输线路的传输延迟和抖动情况,评估传输线路的传输时延稳定性和数据传输的实时性。
3. 传输误码率和可靠性:分析传输线路的传输误码率和可靠性指标,评估传输线路的数据传输质量和可靠性程度。
4. 传输干扰和抗干扰性能:分析传输线路的传输干扰情况和抗干扰性能,评估传输线路的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
三、传输线路的故障情况分析1. 传输线路的故障频次和故障类型:统计分析传输线路在本月度内的故障频次和故障类型,评估传输线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故障处理时间和恢复策略:分析传输线路故障的处理时间和恢复策略,评估传输线路的故障处理效率和恢复速度。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对传输线路的质量状况给出以下评估:1. 传输线路的物理参数符合设计要求,物理结构稳定可靠。
2. 传输线路的性能指标在大部分方面达到预期,但传输延迟和抖动需进一步改善。
3. 传输线路的故障频次较低,但部分故障处理时间较长,需要优化故障恢复策略。
综上所述,传输线路的质量状况总体良好,但在某些方面仍有改进空间。
第二章传输线理论41传输线的基本特性( 3 ) (1)
2
传输线的基本特性 ——功率特性
• 损耗
– 传输线的损耗可分为回波损耗和插入损耗 – 回波损耗定义为入射波功率与反射波功率之比,即
Lr ( z ) 10 lg Lr 10 lg Pin (dB) Pr 1 1 e
2 4z
20 lg 1 2(8.686 z )dB
Lr 20 lg 1 dB
2
max e
2l
传输效率取决于传输线的损耗和终端匹配情况
传输线的基本特性 ——功率特性
• 功率单位
P(dBm) 10 lg P(m W) P(dBW) 10 lg P(W )
传输线的基本特性 ——功率特性
• 功率容量
– 在不发生击穿情况下,传输线允许传输的最大功率
1 U br Pbr 2 Z0
若负载匹配, 则|Γl|=0, Lr→∞, 表示无反射波功率。
传输线的基本特性 ——功率特性
• 插入损耗
– 插入损耗定义为入射功率与传输功率之比
Pin Li 10lg (dB) Pt Li 10lg 1 1 1 e 4z
2
Li包括: 输入输出失配损耗 其它电路损耗(导体、介质、辐射损耗)
2
A1 z jz I ( z) (e e 1e z e jz ) Z0
Pt ( z ) A1 2Z 0 1 Re[U ( z ) I ( z )] 2
2
2
( 1 e 4z ) Pin ( z )
2
Pt Pin Pr
e 2 az [1 e 4 az ]
Pin
Pt
Pin ( z ) Pr ( z )
传输线
Pr
传输线的基本特性 ——功率特性
波导传输功率和损耗
1( Np m) 8.686(dB m) 1(dB m) 0.1151( Np m)
2018/11/21 电磁场理论
11
第九章 导行电磁波
y
为了计算波导壁损耗,在宽壁上取一小块导 体,其长度及宽度均为单位长度,深度等于 集肤(趋肤)厚度,如图所示。 当电流沿z方向时,表面电阻率
两边取自然对数可得
A E E0 e z
α 的单位:Np/m
ln( E E0 ) ( z)
若用分贝(dB)表示,则有
20lg( E E0 ) 20lg(e z )
则有
lg( x) ln( x) ln(10)
20 20lg( E E0 ) ( z ) 8.686( z ) α 的单位:dB/m ln(10)
P P0e2 z
单位长度波导壁的功率损耗为
P Pl 2 P z
由此可得衰减常数的计算公式为
Pl 2P
[ Np m ]
衰减常数可采用两种单位: 奈培每米(Np/m) 分贝每米(dB/m)
10
2018/11/21
电磁场理论
第九章 导行电磁波
定义电场强度振幅的衰减系数如下
(3) 对于非理想导体波导壁,其表面存在面电流。
J s en H
(4) 根据焦耳定律,知道电流和电阻就可以算出能量损耗。
P I 2R
2018/11/21 电磁场理论
9
第九章 导行电磁波
设衰减常数为α,则沿正 z 方向传播的电场强度振幅可表示为
E E0e
z
功率正比于电场强度振幅的平方,传输功率可表示为
2018/11/21 电磁场理论
试论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传输功率和效率的影响因素
试论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传输功率和效率的影响因素林昌茂【摘要】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vel in the world, experts and related staff at home and abroad began to study how to use wireless technology to transmit power. If the technology is successful, it will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t in the process of popularizing the technology, the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that it can us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mplex. In this paper, the needle for the effects of radio energy transmission system, transmission power and efifciency of various factors for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in the hope of providing some reference data for the study of China's relevant staff in this regard.%随着全球各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国内外的专家和相关工作人员开始研究开发如何利用无线技术进行电能的传输。
如果这项技术研究成功,将会促进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但在目前该技术推广的过程中,其所能够使用的电磁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
1.4 均匀无耗传输线的工作状态解析
U (z) U (z) U (0)(e jz e jz )
| U (0) | e ju0 (e jz e jz )
(1-73)
j2 | U (0) | e ju0 sin z
正弦或余弦分布;
最大值和最小值的特点
I (z) Il (e j z e j z ) I (z) I (z) 2
2 I (0) Zc cosz cos(t 0 )
i(z,t) i (z,t) i(z,t)
Ul 2Zc
cos(t
0
z)
Ul 2Zc
cos(t
0
z)
2
U
(0) Zc
sin
z
cos(t
0
2
)
2. 终端开路
§1.4 均匀无耗传输线的工作状态
1. 终端短路
结论
• 短路状态下,均匀无耗传输线上各点电压和电流的复振幅的值是不 相同的,它们是距离z的函数。——与行波不同
• 当 z=(2n+1)λ/4 (n=0,1,2,3,……)时,电压幅值最大(腹点), 而电流幅值为零(节点);
• 当 z=nλ/2 (n=0,1,2,3,……)时,电流幅值最大(腹点),而电 压幅值为零(节点)。
• 电压腹点与电压节点之间,以及电流腹点与电流节点之间,空间距 离上相差λ/4,空间相位差是π/2。
• 在传输线某一固定位置观察电压和电流随时间变化时,二者相位差 是π/2;
• 在某一固定时刻沿整个传输线观察电压和电流随时间变化时,二者
相位差也是π/2; 公式(1-77/78)
1. 终端短路
传输线(馈线)相关定义
馈线(传输线)的基本概念a) 传输线(天馈线)的基本概念连接天线和基站输出(或输入)端的导线称为传输线或馈线。
传输线的主要任务是有效地传输信号能量。
因此它应能将天线接收的信号以最小的损耗传送到接收机输入端,或将发射机发出的信号以最小的损耗传送到发射天线的输入端,同时它本身不应拾取或产生杂散干扰信号。
这样,就要求传输线必须屏蔽或平衡。
当传输线的几何长度等于或大于所传送信号的波长时就叫做长传输线,简称长线。
b) 传输线的种类、阻抗和馈线衰减常数超短波段的传输线一般有两种:平行线传输线和同轴电缆传输线(微波传输线有波导和微带等)。
平行线传输线通常由两根平行的导线组成。
它是对称式或平衡式的传输线。
这种馈线损耗大,不能用于UHF频段。
同轴电缆传输线的两根导线为芯线和屏蔽铜网,因铜网接地,两根导体对地不对称,因此叫做不对称式或不平衡式传输线。
同轴电缆工作频率范围宽,损耗小,对静电耦合有一定的屏蔽作用,但对磁场的干扰却无能为力。
使用时切忌与有强电流的线路并行走向,也不能靠近低频信号线路。
GSM系统所用天馈为同轴电缆。
无限长传输线上各点电压与电流的比值等于特性阻抗,用符号Z。
表示。
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Z。
=〔138/√εr〕×log(D/d)欧姆。
通常Z。
=50欧姆/或75欧姆;D为同轴电缆外导体铜网内径;d为其芯线外径;εr为导体间绝缘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由上式不难看出,馈线特性阻抗与导体直径、导体间距和导体间介质的介电常数有关,与馈线长短、工作频率以及馈线终端所接负载阻抗大小无关。
一般GSM工程上采用的馈线为口径为7/8 inch;在Alcatl系统的双频小区中DCS1800使用13/8 inch口径的馈线。
信号在馈线里传输,除有导体的电阻损耗外,还有绝缘材料的介质损耗。
这两种损耗随馈线长度的增加和工作频率的提高而增加。
因此,应合理布局尽量缩短馈线长度。
损耗的大小用衰减常数表示。
单位用分贝(dB)/米或分贝/百米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模值最小, 即 l 0, 而由式(1- 2- 10)得 z0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终端接不同性质的负载,均匀无耗传输线有三种工作状态:
(1) 当
时,传输线工作于行波状态。线上只有入射波存在,电压电
流振幅不变,相位沿传播方向滞后;沿线的阻抗均等于特性阻抗;电磁能量
全部被负载吸收。
(2)当ZL 0, 和
时,传输线工作于驻波状态。线上入射波和反射波
负载阻抗不等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时,称为不匹配负载。 不匹配负载将一部分功率反射回去,在传输线上出现驻
波。 当反射波较大时,波腹电场要比行波电场要大得多,容
易发生击穿,这限制了传输线能最大传输的功率,因此 要采取措施进行负载阻抗匹配。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1.4 传输线的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本节要点
传输功率 传输效率 损耗 功率容量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1. 传输功率(transmission power)与效率
设均匀传输线特性阻抗为实数且传播常数 j ;
则沿线电压、电流的表达式为:
U (z) A1 eze jz le jzez
的振幅相等,驻波的波腹为入射波的两倍,波节为零;电压波腹点的阻抗为
无限大,电压波节点的阻抗为零,沿线其余各点的阻抗均为纯电抗;没有电
磁能量的传输,只有电磁能量的交换。
(3)当
时,传输线工作于行驻波状态。行驻波的波腹小于两
倍入射波,波节不为零;电压波腹点的阻抗为最大的纯电阻 Rmax Z0 , 电压波节点的阻抗为最小的纯电阻Rmin Z0 / ;电磁能量一部分被负载吸
I (z) A1 Z0
ez e jz l e jzez
传输线上任一点处的传输功率为
Pt (z)
1 2
Re[U (z)I (z)]
A1 2 2Z0
e 2z [1
l
2 e4z ]
Pin (z)
Pr (z)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1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 图1-8 功率传输示意图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Decibels (dB)作为单位
功率值常用分贝来表示,这需要选择一个功率单位 作为参考,常用的参考单位有1mW和1W。
如果用1mW作参考,分贝表示为:
P(dBm) 10lg P(mW)
如1mW=0dBm 10mW=10dBm 1W=30dBm 0.1mW= 10dBm
如果1W作参考,分贝表示为:
P(dB) 10lg P(W)
如1W=0dBW 10W=10dBW 0.1W= 10dBW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2.回波损耗和插入损耗
传输线的损耗可分为回波损耗和插入损耗。 回波损耗(return loss):
入射波功率与反射波功率之比
Lr (z) 10lg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图 1- 7 特性阻抗与驻波系数的关系曲线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结论
负载阻抗等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时,不产生谐振现象, 传输线上只有从信源到负载的入射波,而无反射波。
匹配负载完全吸收了由信源入射来的微波功率,电源的 工作状态也不会受到负载的影响。
Pin Pr
10lg
l
1 e2 4z
20lg l
2(8.686z)
(dB)
对于无耗线 Lr (z) 20lg l (dB)
若负载匹配,则Lr,表示无反射波功率。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插入损耗(insertion loss):入射波功率与传输功率之比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结论
当终端负载与传输线匹配时,此时传输效率最高,其值为 max e2l
对高频情况下一般有 l 1 ,此时有
1 1
l
2
2l
1 l 2
传输效率取决于传输线的长度、衰减常数以及传输线终端匹配情况。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② 此时终端反射系数及驻波比分别为
Γ1
Zl Zl
Z0 Z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0 j30 50 40 j30 50
1
e
j3π 2
3
1 Γl 2
1 Γl
③ 由于终端为容性负载, 故离终端的第一个电压波节点位
置为
zm in1
4π
l
4
1 8
④ 终端负载一定时, 传输线特性阻抗与驻波系数的关系曲
线如图 1- 7 所示。其中负载阻抗Zl=40-j30 (Ω)。由图可见, 当 Z0=50Ω时驻波比最小, 与前面的计算相吻合。
传输线总长为l,则始端传输功率和负载吸收功率分别为
Pt (l)
A1 2 2Z0
e2l [1
l
2 e4l ]
Pt (0)
PL
A1 2 2Z0
[1
l
2]
传输效率(efficiency)—传输线终端负载吸收到的功率 PL与始端的传输功率Pt(l)之比,即
PL
Pt (l)
Pt 0 Pt l
1 l 2 e2l l e2 2l
1
Γl
Zl Z0 Zl Z0
(40 (40
Z0 Z0
)2 )2
302 302
2
将上式对Z0求导, 并令其为零, 经整理可得
402+302-Z02=0
即Z0=50Ω。 这就是说, 当特性阻抗Z0=50Ω时终端反射系数 最小, 从而驻波比也为最小。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收,另一部分被负载反射回去。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表征传输线上反射波的大小的参量有反射系数,驻波比和行波系数。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1 1 l
k 1 l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之•传输功率、效率与损耗
[例 1- 3]设有一无耗传输线, 终端接有负载Zl=40-j30(Ω): ① 要使传输线上驻波比最小, 则该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应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