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预测与决策期末重点
经济预测与决策课程设计

经济预测与决策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经济预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学生能够了解经济决策的类型、过程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3. 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数据分析技能,对经济数据进行分析,为预测和决策提供依据。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经济预测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预测分析,并提出合理的预测结果。
2. 学生能够结合实际案例,设计简单的经济决策模型,并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数据分析,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经济预测与决策在国家和企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增强对经济学的兴趣和热爱。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形成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良好习惯。
3.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国家经济发展,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中年级经济学选修课程,旨在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经济预测与决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特点:高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基础,对实际经济问题充满好奇心,喜欢探索和解决问题。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预测和决策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经济预测基本概念:介绍预测的定义、作用和类型,结合教材第3章相关内容,分析不同预测方法的适用场景。
教学安排:2课时2. 经济预测方法:讲解趋势预测、季节性预测、周期性预测等常用预测方法,结合教材第4章进行案例分析。
教学安排:4课时3. 经济决策类型与过程:介绍个体决策、集体决策等类型,分析决策过程,结合教材第5章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教学安排:3课时4. 数据分析方法:讲解描述性统计、概率分布、回归分析等数据分析方法,结合教材第6章进行实际操作。
09工商_经济预测与决策_期末试卷

台州学院2011 学年第 1 学期09级 工商管理 专业《经济预测与决策》期末试卷(C 卷)班级 姓名 学号题型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分值 40 10 10 30 10 100 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关于经济计量模型进行预测出现误差的原因,正确的说法是( ) A.只有随机因素 B.只有系统因素 C.既有随机因素,又有系统因素 D.A 、B 、C 都不对 2.根据判定系数R 2与F 统计量的关系可知,当R 2=1时有( ) A.F=1 B.F=-1 C.F=∞ D.F=0 3.经济计量分析的工作程序( )A.设定模型,检验模型,估计模型,改进模型B.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C.估计模型,应用模型,检验模型,改进模型D.搜集资料,设定模型,估计参数,应用模型 4.DW 统计量的取值范围是( )A.0≤DW ≤1B.-1≤DW ≤1C. -2≤DW ≤2D.0≤DW ≤4 5.DW 检验可用于检验( )A.异方差性B.多重共线性C.序列相关D.设定误差6.假设回归模型为iiiU X Y1,其中X i 为随机变量,X i 与U i 相关,则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 )A.无偏且一致B.无偏但不一致C.有偏但一致D.有偏且不一致 7.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下,若DW 统计量的下和上临界值分别为dL 和du,则当dL<DW<du 时,可认为随机误差项( )A.存在一阶正自相关B.存在一阶负相关C.不存在序列相关D.存在序列相关与否不能断定8.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若某个解释变量对其余解释变量的判定系数接近于1,则表明模型中存在( )A.多重共线性B.异方差性C.序列相关D.高拟合优度装 订 线9.用模型描述现实经济系统的原则是( )A.以理论分析作先导,解释变量应包括所有解释变量B.以理论分析作先导,模型规模大小要适度C.模型规模越大越好;这样更切合实际情况D.模型规模大小要适度,结构尽可能复杂10.假定正确回归模型为 11X Y 22X ,若遗漏了解释变量X 2,且X 1、X 2线性相关,则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量( )A.无偏且一致B.无偏但不一致C.有偏但一致D.有偏且不一致 11.虚拟变量( )A.主要来代表质的因素,但在有些情况下可以用来代表数量因素B.只能代表质的因素C.只能代表数量因素D.只能代表季节影响因素 12.线性模型的影响因素( )A.只能是数量因素B.只能是质量因素C.可以是数量因素,也可以是质量因素D.只能是随机因素 13.单方程经济计量模型必然是( )A.行为方程B.政策方程C.制度方程D.定义方程 14.检验联立方程模型的综合性误差程度最好是作( )A.事后模拟B.事后预测C.事前预测D.返回预测 15.当模型中第i 个方程是不可识别的,则该模型是( )A.可识别的B.不可识别的C.过度识别D.恰好识别16.结构式模型中的每一个方程都称为结构式方程,在结构方程中,解释变量可以是前定变量,也可以是( )A.外生变量B.滞后变量C.内生变量D.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 17.对联立方程模型进行参数估计的方法可以分两类,即:( )A.间接最小二乘法和系统估计法B.单方程估计法和系统估计法C.单方程估计法和二阶段最小二乘法D.工具变量法和间接最小二乘法 18.前定变量是( )的合称。
管理学-期末考试重点知识点汇总

管理学-期末考试重点知识点汇总第⼀章管理基础管理的概念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管理者通过执⾏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整合组织中的各种资源,实现组织既定⽬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职能的基本内涵1、计划职能---预测未来并制订⾏动⽅案。
2、组织职能---建⽴组织的物质结构和社会结构。
3、领导职能---管理者为了实现组织⽬标⽽对被管理者施加影响的过程。
4、控制职能---保证组织中进⾏的⼀切活动符合预先制订的计划。
管理者的概念管理者是在组织中通过执⾏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带领其他⼈为实现组织⽬标⽽共同努⼒的⼈。
管理者的⾓⾊⼈际⾓⾊——代表⼈⾓⾊、联络者⾓⾊和领导者⾓⾊信息⾓⾊——监听者⾓⾊、发⾔⼈⾓⾊和传播者⾓⾊决策⾓⾊——企业家⾓⾊、处理混乱的⾓⾊、谈判者⾓⾊和资源分配⾓⾊管理者的技能1、概念技能---管理者对事物的洞察、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的能⼒。
2、⼈际技能---与⼈共事、与⼈打交道的能⼒。
3、技术技能---管理者从事⾃⼰管理范围内的⼯作时所需运⽤的技术、⽅法和程序的知识及其熟练程度。
管理者的层次⾼层管理者---负责战略的制定与组织实施中层管理者---直接负责或协助管理基层管理⼈员及其⼯作,发挥承上启下的作⽤基层管理者---负责管理作业⼈员及其⼯作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对三种不同技能的要求各不相同。
管理者的层次越⾼,对概念技能的要求也越⾼;越是基层管理者,越需要掌握与业务有关的技术技能,⽽对概念技能的要求也越少。
第⼆章管理理论的产⽣与发展西⽅早期典型的管理思想p141.劳动分⼯的观点斯密认为,劳动分⼯导致劳动⽣产率提⾼。
2.经济⼈观点斯密认为,所有的经济现象都是具有利已主义的“经济⼈”的活动所产⽣的。
西⽅古典管理理论(简答)主要代表⼈物是美国的弗雷德⾥克·温斯洛·泰勒。
他创建了科学管理理论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1.⼯作定额---⽅法:把⼯⼈的操作分解为基本动作,将每⼀个动作、每⼀道⼯序所使⽤的时间记录下来,去掉多余的动作和不必要的时间。
国开(河南电大)会计学专科《经济预测》期末考试单项选择题题库

国开(河南电大)会计学专科《经济预测》期末考试单项选择题题库(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资料更新中)说明:试卷号码:8883;适用专业及层次:河南电大的会计学专科。
1.(B)起源于英国生物学家高尔登对人类身高的研究。
[2020年1月试题]B.回归分析法2.抽样调查的特点不包括( )。
[2020年1月试题]A.平均数趋势整理法B.趋势比率法C.环比法D.温特斯法3.一般涉及到按月或按季度编制的时间表,通常采用的预测方法是(A)。
[2020年1月试题]A.短期预测4.对带有趋势变动的现象加以研究,在一次移动平均法中是通过计算(B)。
[2020年1月试题]B.趋势变动值5.下图是哪种多项式增长曲线(B)。
[2020年1月试题]A.常数多项式B.一次多项式C.二次多项式D.三次多项式6.下列哪一种说法正确?(A) [2020年1月试题]A.状态转移概率矩阵的每一行元素之和必为17.如果某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相对落后,担负不起较大的经济风险,则该企业应采用(A)。
[2020年1月试题]A.最大最小决策准则8.某厂生产某种机械产品需要螺丝作为初始投入。
如果从外购买,市场单价为0.5元;若自己生产则需要固定成本3000元,单位可变成本为0.3元。
则螺丝的盈亏平衡点产量为(C)。
[2020年1月试题]C.15000 9.某工厂对某种原料的年需求量为20000公斤,每次订购费用为500元,每公斤原料的年存储费用5元。
则年最优订货批次为(C)。
[2020年1月试题]C.1010.经济预测的研究对象是(A)。
[2020年1月试题]A.经济现象的数值11.经济预测方法中,以专家经验判断为主的方法,属于(C)。
[2020年1月试题]C.定性测量法12.表征影响研究对象运行状态的外部因素,且在模型之外决定其值的变量为(A)。
[2020年1月试题]A.外生变量13.经济预测的第一步是(A)。
[2020年1月试题]A.确定预测目的,制定计划14.对一年以上五年以下的经济发展前景的预测称为(B)。
经济预测与决策复习要点

题型(5个大题,共100分)一、 填空 1*20个 20分 二、 基本概念 4*5个20分 三、 简答 6*5个 30分 四、 数学模型4*5个 20分 五、 计算10*1个20分第一章 经济预测概述1.经济预测的概念:经济预测就是在一定的经济理论指导下,根据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资料、客观的环境条件以及主观的经验教训,对经济的未来发展预先做出科学的推测。
2. 经济预测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利用预测的结果指导现在和未来的经济活动,避免或降低可预测的风险。
3.经济预测的分类:1) 按预测结果的属性分为定性经济预测和定量经济预测。
2) 按预测的范围分为宏观经济预测和微观经济预测 3) 按预测期限长短分为长期、中期、近期和短期经济预测 4) 按预测的内容分为国民收入分配预测、生产预测和市场预测 4. 定性经济预测主要是对预测对象未来表现的性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趋势及造成的影响等所做出的判断性的预测。
5.定量经济预测是对预测对象未来的数量所进行的预测。
例如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预测,某产品的销售量、销售额预测等。
它是利用经济统计方法和数学模型,根据有关统计数据对预测对象的未来数量进行的推算。
6. 经济预测的基本原理:惯性原理,类推原理,相关原理,概率推断原理7.惯性原理是指根据事物或现象发展变化的惯性或延续性进行推理和判断。
惯性是指事物或现象的发展变化遵循一定的内在客观规律,支配过去和现在的规律也将延续到未来。
所以,过去和今天的发展状况将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其未来。
8.类推原理是指根据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似性进行推理和判断。
通过寻找并分析与预测对象类似事物的规律,根据已知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及特征,推断预测对象未来的状态或特征。
9.相关原理是指根据经济现象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推理和判断。
经济现象之间的相关性是指许多经济变量之间存在某种有规律的、不是严格确定性的关系。
这种关系可能是线性或非线性的,可能是因果关系、互为因果关系或共变关系。
2020年1月国开(河南电大)会计学专科《经济预测》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年1月国开(河南电大)会计学专科《经济预测》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试卷号码:8883;适用专业及层次:河南电大的会计学专科。
一、单项选择1.(B)起源于英国生物学家高尔登对人类身高的研究。
A.定性预测法B.回归分析法C.马尔科夫预测法D.判别分析预测法2.抽样调查的特点不包括( )。
A.平均数趋势整理法B.趋势比率法C.环比法D.温特斯法3.一般涉及到按月或按季度编制的时间表,通常采用的预测方法是(A)。
A.短期预测B.中期预测C.长期预测D.季节性预测4.对带有趋势变动的现象加以研究,在一次移动平均法中是通过计算(B)。
A.平均值B.趋势变动值C.加权平均数D.简单平均值5.下图是哪种多项式增长曲线(B)。
A.常数多项式B.一次多项式C.二次多项式D.三次多项式6.下列哪一种说法正确?(A)A.状态转移概率矩阵的每一行元素之和必为1B.状态转移概率矩阵的每一列元素之和必为1C.状态转移概率矩阵的主对角线元素之和必为1D.状态转移概率矩阵的副对角线元素之和必为17.如果某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相对落后,担负不起较大的经济风险,则该企业应采用(A)。
A.最大最小决策准则B.最大最大决策准则C.最小最大后悔值决策准则D.等概率决策准则8.某厂生产某种机械产品需要螺丝作为初始投入。
如果从外购买,市场单价为0.5元;若自己生产则需要固定成本3000元,单位可变成本为0.3元。
则螺丝的盈亏平衡点产量为(C)。
1。
经济预测与决策复习要点

题型(5个大题,共100分)一、 填空 1*20个 20分 二、 基本概念 4*5个20分 三、 简答 6*5个 30分 四、 数学模型4*5个 20分 五、 计算10*1个20分第一章 经济预测概述1.经济预测的概念:经济预测就是在一定的经济理论指导下,根据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资料、客观的环境条件以及主观的经验教训,对经济的未来发展预先做出科学的推测。
2. 经济预测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利用预测的结果指导现在和未来的经济活动,避免或降低可预测的风险。
3.经济预测的分类:1) 按预测结果的属性分为定性经济预测和定量经济预测。
2) 按预测的范围分为宏观经济预测和微观经济预测 3) 按预测期限长短分为长期、中期、近期和短期经济预测 4) 按预测的内容分为国民收入分配预测、生产预测和市场预测 4. 定性经济预测主要是对预测对象未来表现的性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趋势及造成的影响等所做出的判断性的预测。
5.定量经济预测是对预测对象未来的数量所进行的预测。
例如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预测,某产品的销售量、销售额预测等。
它是利用经济统计方法和数学模型,根据有关统计数据对预测对象的未来数量进行的推算。
6. 经济预测的基本原理:惯性原理,类推原理,相关原理,概率推断原理7.惯性原理是指根据事物或现象发展变化的惯性或延续性进行推理和判断。
惯性是指事物或现象的发展变化遵循一定的内在客观规律,支配过去和现在的规律也将延续到未来。
所以,过去和今天的发展状况将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其未来。
8.类推原理是指根据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似性进行推理和判断。
通过寻找并分析与预测对象类似事物的规律,根据已知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及特征,推断预测对象未来的状态或特征。
9.相关原理是指根据经济现象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推理和判断。
经济现象之间的相关性是指许多经济变量之间存在某种有规律的、不是严格确定性的关系。
这种关系可能是线性或非线性的,可能是因果关系、互为因果关系或共变关系。
经济预测与决策期末重点

1、经济预测:在一定的经济理论指导下,根据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资料、客观环境条件以及主观经验教训,对经济的未来发展预先做出科学的推测2、类推原理:指根据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似性进行推理和判断,通过寻找并分析预测对象类似事物的规律,根据已知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及特征,推断预测对象未来的状态或特征3、质疑头脑风暴法:召开专家会议,对已提出的某种设想或方案逐一质疑,对不合理的部分进行修改,对不完善的地方进行补充,使其具有现实可行性4、主观概率预测法:指利用主观概率对各种预测意见进行集中整理,得出综合性预测结论的一种预测方法5、主观概率加权平均预测法:以主观概率为权数,对各种预测意见进行加权平均,综合求得预测结论的方法6、交互影响预测法:从分析各个事件之间由于相互影响而引起的变化,以及变化发生的概率,来研究各个事件在未来发生的可能性的一种预测方法7、移动平均法:通过对时间序列按一定的项数逐期移动平均,从而修匀时间序列的周期变动和不规则变动,显示出现象的发展趋势,然后根据趋势变动进行外推预测的一种方法8、分段方程相加法:该方法利用对数求和的特殊计算公式,对分段的样本求得两个方程,联立可解出参数9、龚珀兹曲线:描述了一种发展趋势,初期增长速度较慢,随后增长速度逐渐加快,达到一定程度后,增长速度又逐渐减慢,到后期逐渐趋于一条饱和直线10、状态概率:被研究对象在t时间处于状态空间中的某一状态,把其处于各种状态的可能性称为状态概率11、一次转移:指系统在相邻的两个时期的状态转移,多次转移是指系统经过多个时期的状态转移12、决策:可以看作是为实现某一特定的目标,利用掌握的信息运用一定的方法,对影响目标实现的各因素进行准确判断和计算后,在多种行动方案中进行选优的过程13、经济决策:以经济理论为基础,以过去和现在的各种信息为依据,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既定目标,对研究对象的运行方向和变化程度做出决定,并在这一决定实施过程中通过反馈不断加以调整的过程14、确定型决策:通过对决策问题的现有情况和环境条件进行分析,决策者能够确定决策对象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从而可以根据已掌握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选择最有利的方案15、模型选优决策:是通过建立符合经济情况的数学模型,进行运算后选择最优方案的决策方案16、不确定型决策:当决策者只能掌握可能出现的各种状态,而各种状态发生的概率无从知晓时,这类决策就是不确定型决策17、风险型决策:指决策者对未来情况无法做出肯定的判断,但是可以预测不同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以及条件收益18、决策树法:对风险决策时一种图解法,把各种备选方案、可能出现的自然状态及各种损益值简明地绘制在一张图上,用树形图进行决策1、经济预测的意义经济预测是制定计划、确定政策和进行经济决策的依据科学的经济预测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经济预测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2、影响经济预测准确度的因素经济活动具有偶然性预测者分析判断的能力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模型的合适性3、头脑风暴法的特点优点:低成本,高效率能获取广泛的信息和创意,可提供较全面的预测方案缺点:易受权威和名誉的影响易受表达能力的影响易受个人自尊心的影响易受多数人的影响4、主观概率法进行预测的基本步骤准备背景资料供专家参考编制主观概率调查表对调查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做出预测5、交互影响预测法的一般步骤通过主观判断估计各种有关事件发生的概率构造交互影响矩阵根据相关事件之间的相互影响,修正各事件发生的概率,根据修正后的结果做出预测6、运用一次移动平均法进行预测时应注意的问题采用不同的移动平均项数R计算得到的预测值是不相同的,他们对实际变化趋势的反应灵敏度和修匀程度也有差别移动平均法只能用于近期预测移动平均法只适用于对具有水平趋势的时间序列进行预测7、经济决策的一般原则最优化原则、系统原则、信息准确原则、可行性原则、集体决策原则8、经济决策的公理对决策者而言,不同待选方案的效用大小是可比的和非循环的各备选方案必须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主观概率与方案结果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效用的等价性和替代性9、经济决策的一般程序通过调研发现问题、确定目标、搜集分析有关决策目标的信息、预测未来、拟定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评估和选择方案、实施,监督,反馈10、经济决策与经济预测的关系经济预测是经济决策的基础和保证经济决策是经济预测的目的并反作用于预测经济预测与决策的分析方法11、确定型决策具备条件存在决策者希望达到的一个明确目标只存在一个决策者不可控制的自然状态存在可供决策者选择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不同决策方案在确定状态下的收益值或损失值能够计算出来,从而可进行方案间比较。
《经济预测与决策分析》学期期末论文题目、格式及评分标准

影响吉林省城镇居民收入因素的分析姓名:李威专业:项目管理学号:【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吉林省在经济发展中显示出了极强的经济活力,省综合实力得到了极大地增强,人们的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
这些发展为城镇居民收入、消费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居民的消费理念从过去的单纯追求数量到如今的更加侧重于追求质量。
根据经济学原理中的一般消费理论,收入和价格是决定消费的两要素。
因此采用1980-2008年吉林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影响吉林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
在相关性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确实随着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体制的发展,人们的收入增加了,消费能力与消费理念也发生了极大地变化。
【关键字】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经济计量模型;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一、问题的提出经济增长的三要素分别是投资、消费、出口。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生活幸福,安居乐业。
虽然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经济的过速发展的背后却有着很大的我们平时不可见的经济危机。
所以,对居民消费能力的研究在这里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980年到2008年的这28年间,吉林省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从358元攀升到11447.8元,消费结构也经历了从贫困型向温饱型和小康型消费的转变,居民消费经历了三次大的消费结构升级。
一是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只是单纯的追求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以满足温饱为目标的消费结构升级;二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以家电的普及为标志的发展型消费结构升级;三是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的以多元化的消费为主导的享受型消费结构升级。
到2008年全省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6447.8元,居民消费结构继续多样化,向着发展型升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二、数据与模型(一)数据的选取吉林省统计局所提供的《吉林省统计年鉴》得到吉林省1980-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和消费价格指数,其中表中数据以1980年为基数。
经济预测与决策复习题(含答案)

《经济预测与决策》复习题一、选择题1、预测期限为一年以上、五年以下(含五年)的经济预测称为( )A、长期经济预测B、中期经济预测C、近期经济预测D、短期经济预测2、相关系数越接近± 1,表明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 )A、越小B、一般C、越大D、不确定3、采用指数平滑法进行预测时,如果时间序列变化比较平稳,则平滑系数的取值应为( )A、0.1-0.3B、0.5-0.7C、0.7-0.9D、0.4-0.64、在进行经济预测时,以下哪一个原则不属于德尔菲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A、匿名性B、反馈性C、收敛性D、权威性5、使用多项式曲线模型对时间序列进行模拟时,若该时间序列经过 m 次差分后所得序列趋于某一常数,则通常应采用( )A、m-1 次多项式曲线模型B、m 次多项式曲线模型C、m+1 次多项式曲线模型D、m+2 次多项式曲线模型6、下列哪一种说法正确( )A、状态转移概率矩阵的每一行元素之和必为 1B、状态转移概率矩阵的每一列元素之和必为 1C、状态转移概率矩阵的主对角线元素之和必为 1D、状态转移概率矩阵的副对角线元素之和必为 17 、如果某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相对落后,担负不起较大的经济风险,则该企业应采用( )A、最大最小决策准则B、最大最大决策准则C、最小最大后悔值决策准则D、等概率决策准则8、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多目标决策时,通常采用 1~9 标度法构造判断矩为 ( )阵。
假设第 i 个元素与第 j 个元素相比极端重要,则元素 aijA 、 1B 、5C、 1/9D、99、某厂生产某种机械产品需要螺丝作为初始投入。
如果从外购买,市场单价为 0.5 元;若自己生产则需要固定成本 3000 元,单位可变成本为 0.3 元。
则螺丝的盈亏平衡点产量为( )A、6000 B 、 10000C、 15000D、2000010、以下支付矩阵的纳什均衡是( )左中右上 (2, 0) (2, 5) (1, 3 )下(0, 3) (1, 2) (2, 1 )A、(上,左) C、(下,中)B、(上,中) D、(下,右)11、某工厂对某种原料的年需求量为 20000 公斤,每次订购费用为 500 元,每公斤原料的年存储费用 5 元。
经济预测与决策考试重点

1、经济预测以准确的调查统计资料和信息依据,从经济现象的历史、现状和规律性出发,运用科学预测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对经济现象未来发展前景的测定。
2、按预测结果的属性不同,可分为:定性、定量按预测时期的长短不同,可分为:长期x>5、中期1<x<=5、短期x<=13.基本原理:惯性原理是指根据事物或现象发展变化的惯性或延续性进行推断和判断。
影响惯性大小的因素:时间和规模。
时间越长,惯性越大;规模越大,惯性愈大。
类推原理是指根据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似性进行推理和判断。
利用类推原理进行经济预测的条件是,事物或现象之间必须存在相似性。
相关原理是指根据经济现象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推理和判断。
利用相关原理之前,首先要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
概率推断原理是指根据小概率原理进行推理和判断。
利用概率推断原理进行预测的条件是,预测对象的发展变化具有多种可能性,并且可以分别计算出各种可能性出现的概率。
5、定性预测的方法A.头脑风暴法指围绕某一问题召开专家会议,通过共同讨论进行信息交流和想忽悠法,激发出专家们创造性思维的连锁反应,产生许多有创造性的设想,从而进行集体判断预测的预测方法。
直接:就是按照头脑风暴法的规则,通过一组专家会议,对所预测的问题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从而得出满意方案的一种方法。
质疑:这种方法是同时召开由两组专家参加的两个会议,分别在两个会场进行集体讨论,其中一个专家组会议按直接头脑风暴法提出设想,另一个专家组会议则是对第一个专家组会议的各种设想进行质疑为止,从而形成一个更科学、更可行的预测方案。
优点:成本低,效率高。
能获取广泛的信息和创意,可提供较全面的预测方案。
缺点:易受权威和名誉的影响、易受表达力的影响、易受个人自尊心的影响、易受多数人的影响B.德尔菲法以匿名方式向一组专家轮番、分别征询意见,通过对意见综合整理,逐步取得一致意见而进行预测的方法。
原则:1.匿名性2.反馈性3.集中性(收敛性)优点:避免了头脑风暴法中的屈从权威等弊病。
经济预测与决策重点

1、经济预测:是一门研究经济发展过程及其变动趋势的学科,它是综合运用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统计学、数学以及系统工程和电子计算技术等学科的有关理论与方法,根据学科自身的逻辑性,对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以及作用机制作出科学的分析,并对经济过程及其各要素的变动的趋势作出客观的描述,从而对未来的经济发展轨迹,作出科学的判断或预见。
2、经济预测与计划和决策之间的关系:经济预测与经济计划都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共同点是两者的工作对象都是未来的经济状态;不同点是前者仅是对未来经济状态的一种估计或陈述。
后者说明的问题是,如果不进行任何经济、政策或行政手段的干预,未来将会有什么样的变化,经济状态将会变成怎么样,现在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和行动,方能使经济按设定的计划轨道发展,达到预期的目的。
经济计划是为实现经济决策目标而编制的一种经济活动方案,而经济决策的目标又是依据经济预测的结果而确定的。
然而,经济预测仅是对未来经济状态的一种估计,在估计中常常会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因而预测的结果存在着不确定。
为减少不确定性,必须搞好预测的准确性,因此搞好经济预测是搞好决策的前提。
常言道:“经济管理的关键是决策,决策的关键是预测。
”3、宏观经济预测:对整个国民经济或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经济发展前景的预测,以整个社会(地区、部门)的经济发展总图景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发展中的各个有关的总指标、相对数指标和平均数指标之间的联系。
微观经济预测:对一个企业的发展前景或家庭、个人的经济活动的预测,它以单个经济单位电脑经济活动前景作为考察的对象,研究各个单位的各项经济指标或指标之间的联系。
4、定型经济预测定型经济预测::对某一经济现象的未来状态所作的一种描述,提出可能表动的方向而非数量的大小所作的预测,常常对预测目标只求概括性的了解。
定量经济预测定量经济预测::运用经济统计的数据资料,根据预测目标中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起预测模型以推导出预测值,按照与此结果的数字表现形式,分为点预测和区间预测。
建设项目决策和预测重点真题习题答案解析2

第三章建设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预测(2)二、投资估算的概念及其编制内容投资估算:投资决策阶段,对拟建项目总投资及其构成进行预测和估计。
(一)投资估算的作用(1)项目建议书阶段的,是项目主管部门审批项目建议书的依据之一,也是编制项目规划、确定建设规模的参考依据。
(2)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是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分析、计算项目投资经济效果的重要条件。
可研报告批准后,将作为设计任务书中下达的投资限额,即项目投资的最高限额,不得随意突破。
(3)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依据。
(4)可作为项目资金筹措及制订建设贷款计划的依据。
(5)是核算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需要额和编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重要依据。
(6)是建设工程设计招标、优选设计单位和设计方案的重要依据。
(二)投资估算的阶段划分与精度要求1.国外项目投资估算的阶段划分与精度要求2.我国项目投资估算的阶段划分与精度要求根据《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审规程》CECA/GC 1-2015的规定,有时在方案设计以及项目申请报告中也可能需要编制投资估算。
根据《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审规程》CECA/GC 1-2015的规定,有时在方案设计以及项目申请报告中也可能需要编制投资估算。
(三)投资估算的内容投资估算文件的构成:■封面■签署页■编制说明■投资估算分析(1)工程投资比例分析。
(2)各类费用构成占比分析。
(3)分析影响投资的主要因素。
(4)与类似工程项目的比较,对投资总额进行分析。
■总投资估算表■单项工程估算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估算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017年·单选】关于项目投资估算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项目建议书阶段的投资估算,是确定建设投资最高限额的依据B.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是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不得突破C.投资估算不能作为制定建设贷款计划的依据D.投资估算是核算建设项目固定资产需要额的重要依据『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投资估算的概念及其编制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经济预测:在一定的经济理论指导下,根据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资料、客观环境条件以及主观经验教训,对经济的未来发展预先做出科学的推测
2、类推原理:指根据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似性进行推理和判断,通过寻找并分析预测对象类似事物的规律,根据已知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及特征,推断预测对象未来的状态或特征
3、质疑头脑风暴法:召开专家会议,对已提出的某种设想或方案逐一质疑,对不合理的部分进行修改,对不完善的地方进行补充,使其具有现实可行性
4、主观概率预测法:指利用主观概率对各种预测意见进行集中整理,得出综合性预测结论的一种预测方法
5、主观概率加权平均预测法:以主观概率为权数,对各种预测意见进行加权平均,综合求得预测结论的方法
6、交互影响预测法:从分析各个事件之间由于相互影响而引起的变化,以及变化发生的概率,来研究各个事件在未来发生的可能性的一种预测方法
7、移动平均法:通过对时间序列按一定的项数逐期移动平均,从而修匀时间序列的周期变动和不规则变动,显示出现象的发展趋势,然后根据趋势变动进行外推预测的一种方法8、分段方程相加法:该方法利用对数求和的特殊计算公式,对分段的样本求得两个方程,联立可解出参数
9、龚珀兹曲线:描述了一种发展趋势,初期增长速度较慢,随后增长速度逐渐加快,达到一定程度后,增长速度又逐渐减慢,到后期逐渐趋于一条饱和直线
10、状态概率:被研究对象在t时间处于状态空间中的某一状态,把其处于各种状态的可能性称为状态概率
11、一次转移:指系统在相邻的两个时期的状态转移,多次转移是指系统经过多个时期的状态转移
12、决策:可以看作是为实现某一特定的目标,利用掌握的信息运用一定的方法,对影响目标实现的各因素进行准确判断和计算后,在多种行动方案中进行选优的过程
13、经济决策:以经济理论为基础,以过去和现在的各种信息为依据,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既定目标,对研究对象的运行方向和变化程度做出决定,并在这一决定实施过程中通过反馈不断加以调整的过程
14、确定型决策:通过对决策问题的现有情况和环境条件进行分析,决策者能够确定决策对象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从而可以根据已掌握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选择最有利的方案15、模型选优决策:是通过建立符合经济情况的数学模型,进行运算后选择最优方案的决策方案
16、不确定型决策:当决策者只能掌握可能出现的各种状态,而各种状态发生的概率无从知晓时,这类决策就是不确定型决策
17、风险型决策:指决策者对未来情况无法做出肯定的判断,但是可以预测不同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以及条件收益
18、决策树法:对风险决策时一种图解法,把各种备选方案、可能出现的自然状态及各种损益值简明地绘制在一张图上,用树形图进行决策
1、经济预测的意义
经济预测是制定计划、确定政策和进行经济决策的依据
科学的经济预测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经济预测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
2、影响经济预测准确度的因素
经济活动具有偶然性
预测者分析判断的能力
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模型的合适性
3、头脑风暴法的特点
优点:低成本,高效率
能获取广泛的信息和创意,可提供较全面的预测方案
缺点:易受权威和名誉的影响
易受表达能力的影响
易受个人自尊心的影响
易受多数人的影响
4、主观概率法进行预测的基本步骤
准备背景资料供专家参考
编制主观概率调查表
对调查资料进行汇总整理
做出预测
5、交互影响预测法的一般步骤
通过主观判断估计各种有关事件发生的概率
构造交互影响矩阵
根据相关事件之间的相互影响,修正各事件发生的概率,根据修正后的结果做出预测
6、运用一次移动平均法进行预测时应注意的问题
采用不同的移动平均项数R计算得到的预测值是不相同的,他们对实际变化趋势的反应灵敏度和修匀程度也有差别
移动平均法只能用于近期预测
移动平均法只适用于对具有水平趋势的时间序列进行预测
7、经济决策的一般原则
最优化原则、系统原则、信息准确原则、可行性原则、集体决策原则
8、经济决策的公理
对决策者而言,不同待选方案的效用大小是可比的和非循环的
各备选方案必须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
主观概率与方案结果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
效用的等价性和替代性
9、经济决策的一般程序
通过调研发现问题、确定目标、搜集分析有关决策目标的信息、预测未来、拟定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评估和选择方案、实施,监督,反馈
10、经济决策与经济预测的关系
经济预测是经济决策的基础和保证
经济决策是经济预测的目的并反作用于预测
经济预测与决策的分析方法
11、确定型决策具备条件
存在决策者希望达到的一个明确目标
只存在一个决策者不可控制的自然状态
存在可供决策者选择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
不同决策方案在确定状态下的收益值或损失值能够计算出来,从而可进行方案间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