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3课 会动的线条 ▏人美版 (16)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3课 会动的线条 ▏人美版 (16)](https://img.taocdn.com/s3/m/9fe4fa955022aaea998f0f98.png)
《会动的线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感悟线的表现力,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通过欣赏活动,培养学生对线条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哪些线条能表现出动感,学习如何运用线条表现动感。
教学难点:线的动感的表现及疏密的组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画纸、彩笔,彩带,含有动感曲线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师生问好。
1、导入:用彩带的变化进行激趣导入。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一下观察彩带的变化,进行师生互动线条变化。
(通过观察使学生发现线条的变化。
)2、教师小结,曲线是有动感的。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会动的线条。
3、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1、学生探究学习通过生活中的发现和自己收集的到的生活中会动的线条或者场景讨论。
学生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在生活中的发现。
(例如飘动的云朵,风吹动的树枝,等)2、老师出示课件分享老师准备的会动的线条例如:烟花、下雨、疾驰的列车、飘散的烟等学生分享自己从影像图片中的发现。
放射线、斜线;弧线、波浪线、螺旋线等3、教师小结:线的作用,线条的变化丰富,能够给人以动的感受。
4、欣赏艺术作品教师出示图片梵高《星月夜》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葛饰北斋《神奈川冲浪里》、吴冠中《春如线》引导学生自己来发现线条运用和线条的特点。
教师进行小结:艺术品中的线条是富于变化的,是会动的,好的艺术作品线条变化丰富,有粗细、曲直、舒缓的节奏感。
5、欣赏书中同龄人作品。
6、教师示范。
三、课堂实践1、出示作业要求。
选择自己熟悉的事物或者想像有动感的情景进行创作。
大胆尝试使自己画中的线条动起来。
2、学生进行自主创作。
四、作业展示,评价。
五、总结拓展。
线条是绘画造型的基本元素,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线条的波动能带给人不同的运动感受,它还可以应用与生活用品的设计当中。
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会动的线条》教案教案 (3)
![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会动的线条》教案教案 (3)](https://img.taocdn.com/s3/m/e542705b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54.png)
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会动的线条》教案教案 (3)一. 教材分析《第3课会动的线条》是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的变化和运动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线条变化的方法和实例,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线条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学生在线条变化和运动规律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此外,学生可能对动态线条的感知和表现有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践和引导来逐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的变化和运动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运用线条的变化和运动规律创作出有趣的作品。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线条的变化和运动规律,并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2.教学难点:学生对动态线条的感知和表现,以及创作出有趣的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教材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线条的变化和运动规律。
2.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掌握线条的变化和运动规律。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第3课会动的线条》。
2.演示用的线条变化实例。
3.学生绘画用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线条变化实例,让学生观察和欣赏,引导学生了解线条的变化和运动规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尝试运用线条的变化和运动规律进行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从而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线条的变化和运动规律的重要性。
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 (3)
![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 (3)](https://img.taocdn.com/s3/m/24c9bca0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35.png)
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 (3)一. 教材分析《第3课会动的线条》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的动态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线条表现动态效果,提高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线条基础,对线条有了一定的认识。
他们在生活中也观察到了许多动态线条的现象,对于本节课的学习,他们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
但同时,学生对动态线条的表现手法还不够熟练,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线条的动态特点,学会运用线条表现动态效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他们观察生活、发现美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线条的动态表现手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表现动态效果,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动态线条,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2.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3.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探索,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4.交流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和心得,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会动的线条》。
2.教师准备动态线条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学生准备画纸、画笔、彩笔等绘画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动态线条的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关注动态线条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优秀的动态线条作品,让学生观察、分析,引导学生了解动态线条的表现手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尝试运用线条表现动态效果。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学生指导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创新能力。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同学欣赏、评价。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三下《3.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1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三下《3.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41cec5e8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69.png)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三下《3.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3. 会动的线条》是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三下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在运动中的变化和表现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案例,引导学生发现线条的动态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线条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线条的动态表现力缺乏认识,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线条的动态美,提高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创造力,运用线条表现动态场景。
3.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分享创作心得。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线条在运动中的变化和表现力。
2.难点:如何运用线条表现动态场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线条在运动中的变化,发现动态美。
2.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绘制动态线条,提高表现力。
3.合作交流法:分组讨论,分享创作心得,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投影仪等教学资料。
2.画纸、画笔、彩笔等绘画工具。
3.相关动态线条的图片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动态线条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线条在运动中的变化,激发学生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线条的动态美,分析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线条在不同场景中的表现力。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绘画练习,运用线条表现动态场景。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教师点评,总结线条动态表现技巧。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线条动态美运用到其他美术创作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线条的动态美和表现力。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运用线条表现一个动态场景,下周课堂分享。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为估计值,实际教学过程中可能会有所调整。
请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第三课《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下册
![第三课《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67c13975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f7.png)
第三课《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线条的动态表现方法,能够运用线条表现物体的运动和动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学生能够学会运用线条表现动感,提高观察力和表现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线条的动态表现方法:包括直线、曲线、折线等线条的动态表现。
2. 线条表现物体的运动和动感:如何运用线条表现物体的运动方向、速度和节奏。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线条的动态表现方法,线条表现物体的运动和动感。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PPT、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画纸、铅笔、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动态的线条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线条的动态表现方法。
2. 讲解:讲解线条的动态表现方法,线条表现物体的运动和动感,线条的构图和布局等知识点。
3. 示范:通过示范,展示如何运用线条表现动感,如何构图和布局。
4. 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操作,运用线条表现动感,构图和布局。
5. 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板书设计1. 《会动的线条》2. 内容:线条的动态表现方法,线条表现物体的运动和动感,线条的构图和布局。
作业设计1. 画一幅运用线条表现动感的作品,要求构图和布局合理,具有视觉效果。
2. 写一篇关于线条的动态表现方法的短文,要求不少于300字。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线条的动态表现方法,能够运用线条表现物体的运动和动感。
但在构图和布局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指导和训练。
教学过程详细说明1. 导入情境创设: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动感的线条,如流动的水流、飘动的旗帜、飞舞的蝴蝶等,让学生直观感受线条的动态美。
问题引导:提问学生“你们觉得这些线条怎么样?”、“你们能在生活中找到这样的线条吗?”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3.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下册
![3.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99892f74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f1.png)
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认识并了解线条的动态特性及其在绘画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运用不同的线条手法表现动态效果。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创作,培养对线条变化的敏感性和创造力。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发展审美评价能力和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学生在绘画活动中体验线条变化的乐趣,增强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课程类型:绘画课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内容:1. 线条的动态特性介绍2. 线条变化的实践操作3. 动态线条作品的创作指导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生理解线条的动态特性及如何表现动态效果。
2. 学生掌握基本的线条变化技巧,并能够创作出具有动态感的画作。
难点:1. 学生如何通过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等变化表现动态感。
2. 学生如何将动态线条融入创作中,形成有故事性和空间感的画面。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1. 教师准备PPT演示文稿,包含动态线条作品示例。
2. 教师准备画纸、画笔、彩铅等绘画工具。
学具:1. 学生自备绘画本。
2. 学生准备彩铅、铅笔、橡皮等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动态线条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什么是动态线条?动态线条如何表现物体的运动?二、课堂讲解与示范(15分钟)1. 教师讲解动态线条的概念,包括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等变化如何产生动态效果。
2. 教师现场示范动态线条的绘画方法,重点展示如何通过线条变化表现物体的运动。
三、学生练习(15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讲解和示范,自行练习绘制动态线条。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提出改进建议。
四、课堂小结(5分钟)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动态线条知识,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二、创作指导(15分钟)1. 教师讲解如何将动态线条融入创作中,形成有故事性和空间感的画面。
2. 教师现场示范动态线条创作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线条变化表现画面情节。
(整理)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会动的线条》教案
![(整理)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会动的线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2310ae240c844769eaeec1.png)
小学美术第6册第4课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编辑指导思想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
本套教材中,各册都贯穿了线条系列的内容,“会动的线条”是这册中线条系列的一个内容。
首先,从题目上力图抓住学生的好奇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线条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尝试怎样使线条能动起来的游戏般的学习活动中,对美术造型活动产生兴趣。
教材中既有古代敦煌壁画,又有现代雕塑、摄影作品,既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使这一课教材内容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教材版面分析教材中编入了敦煌壁画的作品,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画中的人物形象为什么给人以飞动的感觉,体验曲线的作用,感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教材第8页左下角编入了罗马市的雕塑,它向空中的彩带一样,给人以强烈的动感。
右下角城市公路上的夜景图片,条条曲线,使人联想到公路上飞速奔驰的汽车,动感强烈。
教材第9页中还有一些内容不同、有一定动感的学生作业,可以启发学生的创作思路,便于学生作画过程中参考。
(三)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感悟线的表现力,培养学生线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学会用会动的线条表现事物。
2.隐性内容与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通过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以及对线造型活动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哪些线条能表现出动感,学习如何运用线条表现动感。
难点:线的动感的表现及疏密的组织。
(五)材料准备教师:课件、白纸、水彩笔等。
学生:图画纸、水彩笔、铅笔等。
--------------------------就让他们组当“西方雕塑组”,发给图片让他们探究。
)找出它们如何用线表现出飞翔的动感的。
播放摄影图片。
选出“现代摄影组”最后一组怎么办呢?让他们自己到生活中去寻找美的事物,就叫“生活寻美组”吧。
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人美版(2023)美术三年级下册
![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人美版(2023)美术三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484cff3d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84.png)
-难点突破1:通过展示和分析名画或生活中的实例,如舞蹈演员的动态姿势,帮助学生理解线条如何表达运动。
-难点突破2:进行线条描绘的示范,讲解在不同场景下如何运用线条的粗细、曲直等变化,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难点突破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创作练习,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线条表达,并通过同伴评价和教师指导,逐步提升技巧。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会动的线条》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物体运动时留下的线条?”(如小朋友跑步时的线条)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线条的动态奥秘。
在理论介绍和案例分析环节,通过具体的艺术作品和生活中的实例,学生开始理解线条不仅仅是静态的,还能够展现出运动的魅力。我注意到,当我用生动的语言和示范来解释线条的动态表现时,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在教学难点解析部分,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比如,我通过对比不同线条的描绘,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线条动态表现的区别。同时,我也鼓励学生动手实践,亲自尝试用线条表现动态,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们更有兴趣,也更有助于他们理解。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线条的基本概念及其在表现动态时的作用。线。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些具体的案例,如艺术作品中运用线条表现动态的例子。这个案例将展示线条如何在实际中表现运动。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线条的种类和如何运用线条表现动态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示范和对比不同线条的表现效果来帮助大家理解。
同时,我也意识到教学过程中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讨论和实践中来。通过这样的方式,我相信学生们不仅能够掌握线条的绘画技巧,更能够在美术创作中找到乐趣,激发他们的艺术潜能。
小学美术《会动的线条》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会动的线条》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12315cf647d27284a73518a.png)
小学美术《会动的线条》优秀教学
设计(总2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
小学美术《会动的线条》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会动的线条》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谈话(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师生显得不那么生疏了。
)
2、播放音乐
3、师生随音乐做动作
板书课题:听音乐画感觉
二、新课
1、听音乐、画感觉
师再放音乐,并范画,生仿画。
2、找规律、助提高
师:我们在绘画中使用的线条一般分为哪几种?
生:直线,曲线。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直线和曲线)
师:那种线条能表现出动感(
这时学生窃窃私语)
生:曲线(教师又用彩色粉笔画出曲线)
师:音乐帮我们找着了自己的感觉,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中去欣赏艺术家是怎样使画面既有动感又有美感的'。
3、欣赏
这时学生纷纷打开书,欣赏教材中作品,找出了表现动感和美感的地方,相互交流分享着发现的喜悦。
三、创作体验
1师:欣赏了艺术家的作品,我们充满了创作的激情,我们都是小画家!让我们拿起画笔,大胆创造,“让线条动起来”。
说完,教师便在课题的后面用美术字体加上了后面的一句话,课题成了“听音乐、画感觉___让线条动起来”。
2学生在音乐中创作
(1)按音乐内容创作(音乐成了跳动的线条,变成了流动的画面。
)
(2)自由创作(画面不再是静止的线条,而是跳动的音符。
)
3、学生展示作品、谈感受
四、总结延伸
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课后的任务是,请你们去发现美,创造美!。
第三课《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下册
![第三课《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bd84d899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1b.png)
第三课《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线条可以通过粗细,弯曲,长度,位置等不同的形态来表达不同的感觉和意义。
2.学习基本的线条动画知识及技能,能够绘制基本的线条动画,表达简单的意图。
3.发挥想象力,通过线条组合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二、教学内容1.线条的表现形式及意义。
2.线条动画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及练习。
3.线条组合的表达方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教师出示动画短片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和猜测其中的线条变化和意义。
2.教师通过提问或小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发现线条的变化和表现形式。
2. 操作环节1.教师向学生介绍基本的线条动画知识,如什么是线条动画,线条动画的分类等。
2.教师向学生示范基本的线条动画绘制操作,并要求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动手练习。
3.教师给学生一些简单的线条练习任务,让学生自己尝试绘制和表达。
4.教师引导学生自由发挥,通过线条的组合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3. 总结环节1.教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评价每个学生的作品。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3.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继续练习线条组合表达方式,并预告下节课的教学内容。
四、教学评估1.学生的绘画作品,包括基本的线条动画和线条组合表达。
2.学生的参与情况和表现,包括听课态度,自主思考和发言能力等。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可以加入更多的创意和趣味元素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师应该更多地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发挥,让他们在绘画中发现更多的乐趣和意义。
3.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的表现,让他们在艺术创作中得到更多的自信和成就感。
会动的线条美术教案
![会动的线条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673aa2b9d528ea81c77956.png)
会动的线条美术教案【篇一:会动的线条教案】会动的线条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感悟线的表现力,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2、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了解哪些线条能表现出动感,学习如何运用线条表现动感。
教学难点:线的动感的表现及疏密的组织。
教学准备:画纸、涂色工具、彩带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游戏导入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一条波浪线,师:请同学画一些与老师不同的线同学们刚画的是什么线?可以表现波浪线的是?用几根波浪线就可以表示线在动了。
出示课题——会动的线条二、观察、感受新知同学们刚刚在黑板上也画了会动的线条,画的很好,我们生活中存在的会动的线条也很多,让我们来看看大屏幕吧出示图片:水滴、烟雾、天极、烟花、体操问:能不能告诉我动的线条在哪?带给我们怎样的感觉呢?生:烟花下面的线条、水的波纹、体操队员的飘带??天极这张图带给我们旋转的感觉三、尝试表现,探究方法1)教师出示教具,小棒上系一长飘带并演示问:观察飘带动的时候是什么线?(曲线)用笔描绘刚看到的线,请学生上来示范画线应该怎样画呢?把握几个特点:大胆,流畅2)(画线条)出示图片a、用直线表示的船跟太阳问:怎样改变让船动起来,太阳也动起来呢?(直线变曲线)b、(找线条)两张树的图片,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等。
问:哪一棵树让你动起来?怎样使树干(树枝、旁边的小树)动起来?(直线变曲线)c、陈少朴的鱼图片问:会动”的线条是怎样“动”起来的?d、凡高的星月夜问:哪里在动呢?(云、月亮的光芒,星??都用的是曲线)猜一猜画者在绘画这幅作品时的心情。
小结:“线”是美术家创造形象和表现自己思想感情的造型语言。
四、表现指导,学生创作刚刚我们大家一起看了许多的画,知道了会动的线条是怎样动起来的,也体会到了当时作者绘画时的心情了,现在我们同学是不是也想表现一下呢1、可以表现有风的池塘边的景色,正在燃烧的稻草,跳舞的人群,放烟花的天空,舞龙,飘动的云,鱼儿在水中嬉戏,游泳,划船??2、可以选择一幅画进行修改,让画面的景物动起来。
小学美术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第3课《会动的线条》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美术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第3课《会动的线条》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65f31b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20.png)
小学美术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第3课《会动的线条》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小学美术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第3课《会动的线条》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线条的变化对动感的影响,掌握用线条表现动感的方法,创作一幅有动感的画。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感受、体验的过程中,通过对比,探究用线条表现动感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线条的魅力,促进学生研究线条造型的兴趣。
2学情分析通过前期的研究,学生对线条已经有了初步认识,能够辨别不同种类的线,知道线条有长短、粗细以及排列时的疏密变化。
可在平时的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并没有将所学过的线条知识应用到绘画创作中。
所以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发现线条变化对画面动感产生的影响,从而完成一幅有动感的画。
同时,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的情绪,鼓励学生大胆甚至夸张地运用线条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感受造型表现活动的乐趣。
3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线条的粗细、疏密、节奏等变化对动感的影响。
难点:掌握用线条表现动感的方法,能够有目的地运用线条表现动感。
4讲授进程4.1第一学时讲授活动1【导入】一、导入新课师:今天我介绍一个朋友给同学们认识,你们看一看,他们见到你们后都高兴的怎么样了?生:扭动师:那谁能上前面用线条把它们表现出来呢?生:学生上前画直线、曲线、螺旋线。
学生上前画直线、曲线、螺旋线。
师:那种线条让你觉得有动感呢?生:曲线。
师:今天我要为同学们介绍的这位朋友就是会动的线条。
板书:3.会动的线条2【讲授】2、探究新知师:让我们一起走进糊口,找一找会动的线条藏在哪儿?生:柳条、倒影、舞动的裙摆、鱼和网、海浪、植物的茎、街道、楼房。
师:曲线不仅可以表现会动的物体,也能使安静的物体发生动感,会动的线条真是无处不在,你们知道吗?早在1500年前的古人就已经发觉了会动的线条。
让我们看一看敦煌壁画中的《飞天》,这幅作品给你带来了甚么动感?生:XXX 的觉得。
《会动的线条》教案设计
![《会动的线条》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01ece0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e1.png)
《会动的线条》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线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线条的绘制方法。
2. 培养学生对线条的感知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绘画艺术的兴趣。
3.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探索线条的动态表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线条的概念和种类: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
2. 线条的绘制方法:铅笔、彩色笔、毛笔等。
3. 线条的动态表现:起伏、转折、运动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线条的绘制方法和动态表现。
2. 教学难点:线条的动态表现和创作实践。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线条图片、绘画作品、绘画材料等。
2. 学生准备:绘画本、铅笔、彩色笔、毛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线条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线条的特点和种类。
2. 新课教授:教师讲解线条的绘制方法,并进行示范。
3. 实践环节:学生动手绘制线条,教师巡回指导。
4. 动态表现:教师引导学生探索线条的动态表现,如起伏、转折、运动等。
5. 创作实践: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创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6. 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线条创作,提高绘画能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线条绘制能力的提升:通过课堂实践和课后作业,观察学生线条的绘制技巧和创意表现。
2. 学生对线条动态理解的深度:通过课堂提问和学生的创作,评估学生对线条动态特性的理解和应用。
3. 学生参与度和合作意识:在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中,观察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团队合作能力。
七、教学策略:1. 示范教学:教师通过现场绘画示范,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线条的绘制技巧。
2.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3. 项目式学习:引导学生参与线条创作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八、教学步骤:1. 线条绘制技巧讲解:教师讲解如何使用不同工具绘制不同类型的线条。
2. 线条动态表现讲解:教师阐释如何通过线条的起伏、转折等动态表现方法来创作。
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下册
![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fb551149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a6.png)
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线条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学会运用线条表达情感和创造力。
2. 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线条美,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线条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线条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3. 线条创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4. 学生作品欣赏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线条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创作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表达情感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物投影仪、线条作品图片等。
2. 学具: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线条美,引导学生关注线条,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线条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创作技巧,让学生了解线条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线条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线条在美术创作中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1. 线条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线条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3. 线条创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七、作业设计1. 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线条创作技巧,完成一幅以“会动的线条”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2. 观察生活中的线条美,记录下来,下次课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本节课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氛围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2. 在实践环节,部分学生创作思路较为局限,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拓展。
3. 课后作业布置较为合理,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本节课通过讲解线条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创作技巧,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表达情感和创造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教学过程之实践环节的详细设计1. 实践环节的设计理念实践环节的设计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
3《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美术下册-人美版
![3《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美术下册-人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9642f04d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af.png)
《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线条的多样性,通过观察、实践、探索,掌握线条的动态表现形式。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学习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学习线条的多样性,如直线、曲线、螺旋线等。
2. 学习线条的动态表现形式,如拉伸、压缩、扭曲等。
3. 运用线条创作出具有动态感的美术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线条的多样性及动态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运用线条创作出具有动态感的美术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画纸、画笔、线条图片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色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线条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线条的多样性。
2. 新课讲解:教师讲解线条的动态表现形式,如拉伸、压缩、扭曲等,并展示相关作品。
3. 示范演示:教师现场演示如何运用线条创作具有动态感的美术作品。
4.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动手实践,创作出具有动态感的美术作品。
5.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学习。
六、板书设计1. 线条多样性:直线、曲线、螺旋线等。
2. 线条动态表现形式:拉伸、压缩、扭曲等。
3. 创作步骤:观察、思考、实践、展示、评价。
七、作业设计1. 学生回家后,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具有动态感的美术作品。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八、课后反思2.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兴趣,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导入环节(5分钟)1. 教师展示一组线条图片,包括直线、曲线、螺旋线等,引导学生关注线条的多样性。
2.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在生活中在哪里见过这些线条?”让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观察。
二、新课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线条的动态表现形式,如拉伸、压缩、扭曲等,并展示相关作品。
(整理)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
![(整理)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b67cd33be23482fb5da4c2d.png)
《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指导思想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线条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尝试怎样使线条能动起来的游戏般的学习活动中,对美术造型活动产生兴趣。
教材中既有古代敦煌壁画,又有现代雕塑、摄影作品,既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使这一课教材内容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感悟线的表现力,培养学生线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通过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以及对线造型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哪些线条能表现出动感,学习如何运用线条表现动感。
难点:线的动感的表现及疏密的组织。
(四)教学准备彩色图画纸、彩笔或油画棒、彩带等。
二、教学环节1.导入游戏《谁能让你的丝带动起来》,了解曲线是一种会动的线条,导入课题。
2.出示课题,《会动的线条》。
(板书)3.分析教材打开教材第8页,欣赏现代雕塑作品。
(ppt)师:看到这幅作品,我们看它的姿态所涌动的线条是一种什么线啊?曲线是一种会动的线条,原来艺术家也常用这类线条表现动感;引导欣赏壁画飞天及汽车在飞速奔驰等摄影作品。
(ppt)进一步强调,曲线是可以用来表现动感的线条。
小组讨论回答:能够表现动感的线只有曲线吗?(不是,请举例。
)出示图片(ppt)4.启发创作小组探究学习中,带着一些问题去切入、欣赏画面。
然后教师再指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线条特点,启发学生的创作思路,便于学生在作画过程中参考。
要多用曲线和能表现动感的线条,注意线的疏密。
有和谐之美。
............................5.作业与展示用会动的线条画一幅画,使画面既有动感又具美感。
6.总结与评价师生评、生生评。
7.拓展延伸伴随着音乐带给我们的动感,用身体舞动线条。
《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
![《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8f48c9f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1e.png)
《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精选10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现内容与目标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哪些线条表现出动感、感悟线的表现力,培养学生线造型能力和创造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通过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以及对线造型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哪些线条能表现出动感,学习如何运用线条表现动感。
难点:线的动感的'表现及疏密的组织。
三、学习材料图画纸或彩色卡纸,水彩笔,丝带等。
四、教学设计(一)初步感受曲线的动感。
1、播放艺术带操视频,学生随运动员一起舞动丝带。
2、学生在纸上用丝带摆曲线,看谁摆得多,小组比赛讨论。
3、教师舞丝带,学生比赛把丝带舞动形成的曲线记录在纸上,看谁画得多。
(二)引导学生欣赏生活中的曲线。
1.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还见到过哪些曲线?(学生回答)2.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1)、烟花(2)、车流(3)、水波纹(4)、曲线造型的沙发和帽子(三)欣赏艺术作品中的曲线,引导学生分析线条排列组织。
1、敦煌壁画飞天2、凡高作品《星空》3、小朋友作品(四)小结:通常曲线给人运动的感觉,我们在画面上用很多曲线,有规律有秩序的排列能够表现出动感。
(板书:会动的线条)(五)考一考: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朵静止的花,谁能让花动起来?(请几名学生在黑板上画)(六)引导学生思考:是不是只有曲线能表现动感?还有那些线能表现动感?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斜线,长短不一的直线,折线)小结:通常曲线会给人运动的感觉,但是以一定形式排列的直线也能给人动感。
小学美术《会动的线条》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会动的线条》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0b6d691650e52ea54189880.png)
一、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小学美术知识线条系列中的一个内容。
线条是点移动的轨迹,由于移动方向和速度的不同,产生不同形状和特点的线条,给人不同的审美感受。
通过本课教学能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条,理解感受线条的节奏感,激发学生大胆运用各种各样的线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创作出个性化的美术作品。
2、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感悟线的表现力。
(2)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3)通过欣赏活动,培养学生对线条造型活动的兴趣和热爱美术的情感。
(4)利用多媒体展示我们身边表现“会动的线条”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并且启发学生的想想力。
3、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学习如何运用线条表现动感。
难点:线的动感的表现及疏密的组织。
二、教学准备幻灯片、课本教师范作。
学生创作用具:勾线笔、画纸。
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先来问大家一个问题:“你都认识哪些线条呢?“学生回答各种线条名称。
问:“你认识的线条会动吗?“下面我们一起听三段音乐,并抬起双手随着音乐舞动起来,感受一下音乐的节奏有什么不同。
(教师同学生一起随音乐舞动双手)问:你感受到音乐有什么不同?(通过学生的回答总结:节奏有强弱、快慢的变化。
)问:刚刚我们的双手跟着音乐舞动的时候,手的运动轨迹是什么线?下面让我们用美术语言---线条画出节奏的变化(边听音乐边画出不同的线条)展示一位学生的作品,并引导总结美术也有节奏的变化,线条会随着节奏的强弱、快慢发生不同的变化,而在变化的过程中,线条自然也会动起来,原来线条真的会动。
(二)欣赏分析生活中的线条其实会动的线条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只要善于发现,认真观察,总能找到它们藏在哪。
欣赏课件图片,五星红旗、雕塑、波浪、舞蹈者。
引导学生找线条并总结。
这些会动的线条是很神奇的造型手段,它可以让静止不动的画面生动起来,让它们具有动感、质感、速度感,这就是线条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指导思想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线条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尝试怎样使线条能动起来的游戏般的学习活动中,对美术造型活动产生兴趣。
教材中既有古代敦煌壁画,又有现代雕塑、摄影作品,既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使这一课教材内容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感悟线的表现力,培养学生线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通过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以及对线造型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哪些线条能表现出动感,学习如何运用线条表现动感。
难点:线的动感的表现及疏密的组织。
(四)教学准备
彩色图画纸、彩笔或油画棒、彩带等。
二、教学环节
1.导入
游戏《谁能让你的丝带动起来》,了解曲线是一种会动的线条,导入课题。
2.出示课题,《会动的线条》。
(板书)
3.分析教材
打开教材第8页,欣赏现代雕塑作品。
(ppt)
师:看到这幅作品,我们看它的姿态所涌动的线条是一种什么线啊?
曲线是一种会动的线条,原来艺术家也常用这类线条表现动感;
引导欣赏壁画飞天及汽车在飞速奔驰等摄影作品。
(ppt)
进一步强调,曲线是可以用来表现动感的线条。
小组讨论回答:能够表现动感的线只有曲线吗?(不是,请举例。
)
出示图片(ppt)
4.启发创作
小组探究学习中,带着一些问题去切入、欣赏画面。
然后教师再指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线条特点,启发学生的创作思路,便于学生在作画过程中参考。
要多用曲
........................
....线和能表现动感的线条,注意线的疏密。
有和谐之美。
5.作业与展示
用会动的线条画一幅画,使画面既有动感又具美感。
6.总结与评价
师生评、生生评。
7.拓展延伸
伴随着音乐带给我们的动感,用身体舞动线条。
板书:
会动的线条
动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