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设计-2014

合集下载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件-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件-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12.5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和 L; (4)按下列公式进行基底压应力验算 ,若不满足公式 (12.14)
或公式 ( 12.16)的要求时 ,则应调整基础底面尺寸 ,再重新验算 ,直到 满足要求为止。
pK,max
FK
GK A
MK W
1.2 fa
(12.14)
Pk ,min
FK
GK A
MK W
(12.15)
pk
pk,max 2
12.5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第12章 单层工业厂房
3 基础高度验算
基础的受冲切承载力截面位置
12.5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第12章 单层工业厂房
3 基础高度验算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对矩形截面柱的矩形基础,柱 与基础交接处以及基础变阶处的受冲切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验算:
Fl 0.7hp ftamh0
第12章 单层工业厂房
(1) 底板弯矩: 对轴心荷载或单向偏心荷载作用下的矩形基础 ,当台阶的宽高比小
于或等于 2.5和偏心距小于或等于基础宽度的 1/6时 ,任意截面的底板 弯矩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
M
1 12
a12
2l
a'
pmax
p
2G A
pmax
pl
M
1 48
l a'
2
(12.17)
am (at ab ) / 2 Fl pj Al
(12.18) (12.19)
12.5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第12章 单层工业厂房
4 基础底板配筋
独立基础底板的受力状态可看作在地基土反力作用下支承于柱上 倒置的变截面悬臂板。基础底板配筋采用地基土净反力。

基础工程柱下独立基础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柱下独立基础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全面检验和巩固基础工程课程学习效果的一个有效方式。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运用已学过基础工程设计理论和方法进行一般形式的基础的设计,进一步理解基础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

设置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加强学生对本课程及相关课程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运用基础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有助于学生毕业后能尽早进入“工程角色”。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反映了课程设计这一教学环节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1、设计资料1、地形拟建建筑场地平整2、工程地质条件自上而下土层依次如下:✍号土层:杂填土,层厚约0.5m,含部分建筑垃圾✍号土层:粉质黏土,层厚1.2m,软塑,潮湿,承载力特征值f ak=130kPa。

✍号土层:黏土,层厚1.5m,可塑,稍湿,承载力特征值f ak=180kPa。

✍号土层:细砂,层厚2.7m,中密,承载力特征值f ak=240kPa。

✍号土层:强风化砂质泥岩,厚度未揭露,承载力特征值f ak=300kPa。

3、岩土设计技术参数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如表1.1所示。

表1.1? 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1)拟建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

(2)地下水位深度:位于地表下1.5m5、上部结构资料拟建建筑物为多层全现浇框架结构,框架柱截面尺寸为500mm×500mm。

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450mm。

柱网布置如图1.1所示。

图1.1? 柱网平面图6、上部结构作用上部结-构作用在柱底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如表1.2所示,上部结构作用在柱底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如表1.3所示。

表1.2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表1.3柱底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C30,钢筋采用HPB300、HRB335级。

2、设计分组根据以上所给设计资料及学生人数,将学生划分为6组。

柱下独立基础课程设计

柱下独立基础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设计专业: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时间:一、设计目的与题目1、设计目的课程设计是高等教育中一直强调和重视的教学实践环节,是土木工程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习《土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和《基础工程》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完成基础设计任务。

该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经过本课程设计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大、中型建筑物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1)具备应用基础工程设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浅基础和深基础的选型和埋深的确定、设计、计算方法;(2)能够运用数学、力学、土力学等知识对基础的基本构件进行受力分析及公式推导,建立基本公式,并正确地通过验算过程进行优化和改进;(3)能够结合行业背景进行设计,解决工程中基本构件的截面设计及承载力校核问题,以及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地基变形沉降校验问题;(4)能够熟练使用专业相关规范和图集,结合本课程的知识,结合区域特点,提出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能够处理实际工程问题。

(5)能够基于所学知识提出新型浅基础和深基础的结构,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内力分析和承载能力验算,论证设计过程和结果的合理性。

2、设计题目兰州市区某教学楼为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柱网布置如图1所示,试设计该基础。

二、设计条件1、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拟建场地地形平坦,地面高程在1525.20~1529.23m 之间。

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分布有:①杂填土层(Q4ml):总体厚度0.50~2.50m。

黄褐色,土质不均匀,以粉土为主,含大量建筑垃圾、植物根系等,稍湿,稍密。

②黄土状粉土层(Q4al+pl):埋深 1.50~4.50m,厚度0.20~6.30m,层面高程1522.09~1527.45。

褐黄色,土质较均匀,孔隙、虫孔较发育,具水平层理,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摇振反应中等,稍湿-湿,稍密。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课程设计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基础工程》设计题目: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院系:土木工程系专业:年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2017 年4月20 日目录第一部分课程设计任务书 (2)(一)设计题目: (2)(二)设计资料: (2)(三)设计要求: (5)(四)设计内容 (5)第二部分设计步骤 (6)1、扩展基础可按下列步骤进行设计: (6)2、无筋扩展基础可按下列步骤进行设计: (6)第三部分设计说明书 (7)3.1 设计参数拟定 (7)3.1.1选择柱子,确定荷载 (7)3.1.2 基础材料及立面形式的选择 (7)3.1.3持力层的选择 (8)3.1.4基础埋置深度d的确定: (8)3.2 具体设计计算: (9)3.2.1 已知常用数据 (9)3.2.2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 (9)3.2.3 计算作用在基础底面的荷载 (13)3.3基础底面尺寸的拟定 (14)3.3.1 基本要求 (14)3.1.2 基础底面的压力的确定公式 (15)3.1.3 轴心荷载下基础底面积尺寸的拟定 (16)3.1.4 偏心荷载作用下的基础底面尺寸的拟定 (18)4 持力层承载力的验算实例 (21)第一部分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二)设计资料:1、地形:拟建建筑场地平整;2、工程地质资料详见表2.1。

3、水文资料为: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

后面实例的水位深度为1.5m个人的地下水位深度在下表中选择其一。

具体可由学习委员安排。

4、上部结构资料:上部结构为多层全现浇框架结构,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450mm。

柱网布置见下图,图中仅画出了1-6列柱子,其余7-10列柱子和3-1列柱子对称。

图2-1 柱网平面图上部结构作用在柱底的荷载标准值见表2:上部结构作用在柱底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设计值见表3:柱底荷载标准值表25、材料:混凝土等级C25~C30,钢筋Ⅰ、Ⅱ级。

6、根据以上所给资料及学生人数,可划分为若干个组。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设计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设计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设计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是由柱状钢筋混凝土结构和设置在柱的底部的钢筋混凝土基
础组成的。

它可以承受较大的轴力或弯矩,是结构支撑点的基础设计。

它具有可靠、有效、主体相对独立等特点,可以将建筑物施工模式和施工效率大大提高。

1.基础深度: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深度一般取决于结构的基础承载力与地基的
基础稳定性,在一般情况下,基础深度至少应该大于地表至基础底部的深度,至少需要
1.5m以上。

2.基础宽度:根据结构的上部荷载分布和基础的受力特性,设置柱下独立基础的宽度
应该满足规范要求,一般以实际结构宽度为基准,当柱距不定时,应采取比较大的宽度,
增大柱距,让柱子在基础中能够有较好的布置。

3.转换块:在独立基础外围,为了能够正确的引入结构的上部荷载,必须设置转换块,以将上部载荷转移到基础中,并且将转换块固定,防止基础移动。

4.连接器:独立基础内应设置能够将结构上部力引入到基础下的连接器。

一般是由按
照图纸要求预先养护过的钢筋和符合要求的异形混凝土制成,连接器应该均匀分布,以确
定荷载的变化差异。

5.基础强度检测:施工完成后,应通过室内、室外检测来验证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
础的强度。

主要包括换向块和连接器强度检测,以确保其实际应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

总之,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是根据上部结构荷载及基础地基受力特性,经过精心
设计和施工而成,它可以将建筑施工模式、施工效率及工程安全系数得到极大的提高。


有深刻理解各项设计要求,立足实际情况,以科学的态度结合设计思想,才能保证柱下钢
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2014专业知识(下午卷)及答案(马骁解答)

2014专业知识(下午卷)及答案(马骁解答)

2014年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专业知识(下午卷)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 均质地基,以下措施中既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又可以有效减小地基沉降的是哪个选项?(A )设置基础梁以增大基础刚度 (B )提高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 )采用“宽基浅埋”减小基础埋深 (D )设置地下室增大基础埋深【答案】(D )【解析】 要有效减少地基沉降,就要有效减小基底以下土层的沉降,选项ABC 均不能达到此要求。

只有选项D 才可以减少地基沉降。

2. 场地的天然地面标高为5.40m ,柱下独立基础设计基底埋深位于天然地面以下1.5m 。

在基础工程完工后一周内,室内地面填方至设计标高5.90m ,以下计算取值正确的是哪项?(A )按承载力理论公式计算持力层地基承载力时,基础埋深 2.0d =m(B )承载力验算计算基底压力时,基础和填土重K G G Ad γ=中的基础埋深 2.0d =m(C )地基沉降计算中计算基底附加压力0p p d γ=-时,基础埋深 2.0d =m(D )在以上的各项计算中,基础埋深均应取 1.5d =m【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21-2011第5.2.4条式(5.2.4)下面d 的注释可知,填土在上部结构施工后完成时,应从天然地面标高算起。

故选项D 正确。

3. 某单层工业厂房,排架结构,跨度24m ,柱距9m ,单柱荷载3000kN ,基础持力层主要为密实的卵石层,在选择柱下基础形式时,下列哪种基础形式最为合适?(A )筏形基础 (B )独立基础(C )桩基础 (D )十字交叉梁基础【答案】(D )【解析】 根据题意,基础持力层主要为密实的卵石层,单层工业厂房,排架结构,跨度24m ,柱距9m ,单柱荷载3000kN ,采用十字交叉梁基础最为合适。

4. 三个不同地基上承受轴心荷载的墙下条形基础,基础底面荷载、尺寸相同,三地基反力的分布形态分别为:①马鞍形分布;②均匀分布;③倒钟形分布;问基础在墙与基础交接处的弯矩设计值之间的关系是哪一选项?(A )①<②<③ (B )①>②>③(C )①<②>③ (D )①=②=③【答案】(B )【解析】 地基反力分布形态与弯矩的分布形态相反,地基反力大小为①<②<③,故弯矩设计值大小为①>②>③。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底板设计弯矩的实用计算方法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底板设计弯矩的实用计算方法

2001年2月第7卷第1期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Anqing Teachers College (Natural Science )Feb .2001Vol .7NO .1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底板设计弯矩的实用计算方法祝正茂(安庆市建设工程学校, 安徽安庆 246003) 摘 要:从工程设计实际需要出发,推导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底板设计弯矩的实用计算公式。

关键词:独立基础;设计弯矩;地基净反力中图分类号:T U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260(2001)01-0074-02 1 引言柱下钢筋混凝土矩形独立基础是房屋建筑结构中最常见的一种基础类型,关于此类基础的设计,按现行的GBJ7-8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进行设计计算,工程结构设计人员普遍反映底板设计弯矩计算公式难于记忆,同时又不易于直接推导,给工程设计带来不便,为此,笔者以《规范》为依据,推导出相应的实用计算公式。

图12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底板设计弯矩实用计算公式的推导如图1,柱下钢筋混凝土矩形独立基础任意截面的弯矩按《规范》计算公式如下:M Ⅰ=148(b -b ′)2(2l +a ′)(p ma x +p -2G A)M Ⅱ=148(l -a ′)2(2b +b ′)(p ma x +p min -2G A)式中A :基底面积;G :基础自重及基础上的覆土重;l 、b :基础底面边长;M Ⅰ、M Ⅱ:任意截面Ⅰ—Ⅰ、Ⅱ—Ⅱ处弯矩设计值。

实际上,M Ⅰ是梯形面积A 1上的地基平均净反力12(p max +p-2G A)对Ⅰ—Ⅰ截面的力矩;M Ⅱ是梯形面积A 2上的地基平均净反力12(p ma x +p min -2G A)对Ⅱ—Ⅱ截面的力矩。

如图2,矩形面积A ′1上的地基平均净反力12(p max +p -2G A )对Ⅰ—Ⅰ截面的力矩为:M ′I =12(p max +p-2G A )A ′1y ,式中y ——矩形面积A ′1形心至Ⅰ—Ⅰ截面的距离,y =14(b -b ′),A ′1=12l (b -b′)于是,M ′Ⅰ=12(p max +p -2G A )l 12(b -b ′)14(b -b ′)=116l (b -b ′)2(p ma x +p -2G A)比较M Ⅰ,M ′Ⅰ:M ⅠM ′Ⅰ=148(b -b ′)2(2l +a ′)(p ma x +p -2G A )116l (b -b ′)2(p ma x +p -2G A )=2+a ′/l 3X XX 作者简介:祝正茂(1967-),男,安徽安庆人,安庆市建筑工程学校讲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从事建筑类专业课程教学与工程设计工作。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设计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设计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设计设计独立基础是建筑结构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

它起着分担和传递柱子及上部结构荷载的作用,同时确保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本文将介绍独立基础设计的重要性和背景信息。

独立基础是一种常用的基础形式,特别适用于柱子形式不规则、上部结构荷载较大的建筑。

独立基础的设计需要考虑土壤的性质和承载能力,结构的荷载和变形要求,以及合适的钢筋混凝土设计原则。

在设计独立基础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基础形式,包括基础的形状、尺寸和深度。

还需要进行合理的荷载计算,考虑结构的重量、使用荷载和风荷载等因素。

此外,还需要进行土壤的承载力计算和沉降分析,确保独立基础的稳定和安全。

独立基础设计的目标是在满足结构的要求和性能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材料和成本,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设计过程中还需要遵循国家相关的建设规范和标准,确保设计结果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详细探讨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设计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帮助设计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独立基础设计。

填写参考文献]本文档旨在解释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目标,包括荷载计算、地基条件评估和设计要求等。

1.荷载计算确定荷载类型: 需要考虑到直接作用在基础上的荷载类型,如垂直荷载、水平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确定荷载类型: 需要考虑到直接作用在基础上的荷载类型,如垂直荷载、水平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荷载计算: 根据建筑结构的设计荷载和基础的位置、形状、尺寸等参数,进行荷载计算以确定基础所需承载的荷载大小。

荷载计算: 根据建筑结构的设计荷载和基础的位置、形状、尺寸等参数,进行荷载计算以确定基础所需承载的荷载大小。

荷载计算: 根据建筑结构的设计荷载和基础的位置、形状、尺寸等参数,进行荷载计算以确定基础所需承载的荷载大小。

荷载计算: 根据建筑结构的设计荷载和基础的位置、形状、尺寸等参数,进行荷载计算以确定基础所需承载的荷载大小。

2.地基条件评估2.地基条件评估地质勘探和调查: 进行地质勘探和调查,了解地基的物理性质、地下水位、土壤类型等重要信息。

基础工程柱下独立基础设计

基础工程柱下独立基础设计

基础⼯程柱下独⽴基础设计任务书⼀、设计⽬的根据本课程教学⼤纲的要求,学⽣应通过本设计掌握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设计的原理与⽅法,培养学⽣的分析问题、实际运算和绘制简单施⼯图的能⼒,以巩固和加强对基础设计原理的理解。

⼆、设计题⽬○B轴柱下钢筋砼独⽴基础设计三、设计分组成员四、设计资料(1)上部结构资料设计⼀多层现浇框架建筑物基础,按使⽤功能要求,上部结构的柱截⾯尺⼨设计为500×500mm2,室外地坪为天然地⾯,室内地坪标⾼⾼于室外地坪0.45m。

柱底荷载标准值如表1所⽰,柱⽹分布如图1所⽰。

表1图1(2)场地与地质条件资料建筑场地平整。

⾃上⽽下的⼟层依次如下:1号⼟层,杂填⼟,层厚0.5m,重度γ=18k N/m3。

2号⼟层,粘⼟,层厚2m,重度γ=19kN/m3,孔隙⽐e=0.68,液性指数为I l =0.78,可塑,稍湿,承载⼒特征值f ak=180kPa,压缩模量为15Mpa。

3号⼟层,淤泥⼟,重度γ=14k N/m3承载⼒特征值f ak=94kPa压缩模量为3Mpa。

(3)⽔⽂地质条件地下⽔位深度:位于地表以下2m处;地下⽔对混凝⼟结构⽆腐蚀性。

五、设计指导1、选择基础材料2、确定地基持⼒层与基础埋深3、确定地基承载⼒特征值4、确定基础底⾯尺⼨5、验算地基变形(需要验算沉降的验算沉降)6、确定基础⾼度h7、基础底板配筋计算书1、设计基本资料1.1⼟层结构:给定的场地条件如图2所⽰:1.2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 F 1730M 150m V 66K K K kN kN kN==?=1.3持⼒层的选择:持⼒层在此选⽤②号⼟层,根据已知资料可知该⼟层为粘⼟,层厚2m ,重度: 319/kN m γ=,孔隙⽐: e 0.68=,液性指数为: 0.78l I =,承载⼒特征值:180ak f kPa=,可塑,稍湿,压缩模量为15MPa 。

,柱截⾯尺⼨为500mm 500mm ?,室外地坪标⾼同⾃然地⾯,室内外⾼差450mm 。

【精品】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设计

【精品】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设计

【精品】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设计精品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设计,是指对柱式结构物(如桥梁、水坝、堤坝等)进行抗剪设计,安装结构物基础时,设计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来承载轴力、剪力和地震受力,尤其是大型结构物柱底安装基础时,独立基础可替代混凝土桩基础或桩集基础,从而减少桩基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设计一般包括:结构设计、结构检验、混凝土工程测试、地基处理和原材料采购等,各项设计要求根据建筑物的荷载大小、规模,以及现场地质条件等因素进行全面评估,结合结构优化与节约,进行最佳设计方案确定。

1、地基处理安装结构物前,需要必要的地基处理,以确保结构安全可靠。

主要处理方案有:安装时保持柱下两侧的土体 + 埋深自耦合连接器 + 排水措施 + 受力状态简化等,以减少柱受力的影响,进而奠定该基础设计的坚实基础。

2、结构设计对于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首先必须有合理的设计图,以及基础下深入地基、极限状态受力计算、混凝土浇筑面积、箍筋充填量等,并根据不同工况下计算出柱底深入地基、连接器深度、螺栓孔径及对地基做平整处理等问题,以确定柱受力状态分析。

3、结构检验在结构设计完成后,应对结构进行检验,以确定基础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重点包括:设计荷载的极限状态受力计算;混凝土抗压及抗折强度符合要求;钢筋锈蚀、钢混凝土等截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地基锚固及螺栓连接状态正常;其它满足工程要求等。

4、混凝土工程测试安装基础工程过程中,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应进行全面检测,包括桩体振动、土体强度测试、螺栓锚固效果测试、混凝土材料质量KK检测等,并对混凝土进行抗折强度、抗压强度等工程测试,以保证基础下浇混凝土质量,减少承载轴力、剪力和地震受力等情况出现失灵的可能性。

5、原材料采购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设计过程中,原材料进行采购需要遵守技术要求,质量必须有保障,不仅应考虑物料价格,同时还需要考虑其质量、厂家信誉等因素,以确保承受力设计的工程质量。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设计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设计

一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一、设计资料做100mmC15素混凝土垫层。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抗震等级为三级,基础设计为阶梯型基础,本设计为一5层现浇框架结构的基础,柱采用C30的混凝土,基础采用C30的混凝土 二、地基埋设情况和基础材料砂砾土为持力层,基础底面埋在素填土和砂砾土的交界处,所以基础的埋深为2.5米。

基础采用C30混凝土,c f =14.3 N/mm 2 ,f t =1.43N/mm 2 钢筋采用HPB335,y f =300 N/mm 2,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40mm ;垫层采用C15混凝土,厚100mm 。

三、持力层特征值的修正及基底尺寸的确定1)按深度进行修正()()kpakpa kpa kpakpa d mdakaff64.50664.1563505.05.28.174.43505.0=+=-⨯⨯+=-+=γη)()(mf FdA Gak285.10~53.85.22064.50635404.1~1.14.1~1.1=⨯-⨯=-=γ取m l m b 5.3,3==2)计算基底压力k p a d blGkkF p14.3875.2205.333540=⨯+⨯=+=γ⎩⎨⎧=⨯±=±=k p ak p a W M p p kk k k 69.37659.397636414.3875.32minmax3)验算持力层承载力kpakpakpa fpfp ak ak97.60764.5062.12.159.39764.50614.387m ax=⨯=<==<=所以m l m b 5.3,3== ,满足设计要求。

四、基础结构的设计1)基础底板厚度的确定(按柱与基础交接处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因为m b 3=,所以特征值不必进行宽度修正。

基底净反力kpappk s59.397m ax==21430,6.0,6.0,0.1m KN m m fb a tt t hp====β56.359.39714309.07.01)6.03()6.05.3(327.01)()(222=⨯⨯+---⨯⨯=+---=pf b a s thpt t b l b C β基础有效高度mm m C b b h tt 69069.0)56.36.06.0(21)(21220==++-⨯=++-=基础底板厚度mmh h 73040690400=+=+=设计采用基础底板厚度h 。

柱下独立基础施工组织设计

柱下独立基础施工组织设计

柱下独立基础施工组织设计一、项目背景柱下独立基础是一种常用于建筑工程中的基础形式,它能够支撑起建筑物的整个重量并向地基传递,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柱下独立基础施工是建筑工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需要合理的组织和安排才能够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

二、施工任务1.设计方案的制定:根据建筑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确定柱下独立基础的尺寸、布置和施工工艺等。

2.材料的准备:根据设计要求,采购合适的混凝土、钢筋等材料,并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

3.地基的处理:对建筑物的地基进行挖掘、坍塌处理和加固等工作,为柱下独立基础施工提供坚实的土壤基础。

4.模板的搭建: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搭建合适的模板,确保柱下独立基础的形状和尺寸准确无误。

5.钢筋的布置: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将钢筋按照一定的间距和层高进行布置,确保柱下独立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

6.混凝土的浇筑: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将预制的混凝土倒入模板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其浇筑质量。

7.柱下独立基础的养护:对已经完成浇筑的柱下独立基础进行养护,保证其在初期使用中不发生开裂、变形等问题。

三、组织设计为了保证柱下独立基础施工的顺利进行,需要进行合理的组织设计。

具体措施如下:1.项目经理的任命:指定一名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负责柱下独立基础施工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协调各个部门的合作,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设计方案的制定:项目经理与设计部门紧密合作,制定出适合本项目的柱下独立基础施工设计方案,包括尺寸、布置、材料选择等。

3.材料的准备:项目经理与采购部门协作,及时采购所需的混凝土、钢筋等材料,并进行质量检查,确保供应充足、质量合格。

4.地基处理的组织:项目经理与土建部门紧密合作,对地基进行挖掘、坍塌处理和加固等工作的组织和管理,确保地基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5.模板的搭建:项目经理与木工部门协作,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制定模板的搭建方案,并进行安装和调整,确保模板的牢固和准确。

柱下独立基础的设计

柱下独立基础的设计
b 柱纵筋在基础中的锚固通过在基础中预埋钢筋(插筋)来实现 ①插筋的数量、直径以及钢筋种类与柱内纵筋受力钢筋相同 ②插筋的锚固长度满足a要求,与纵筋的连接方法满足《砼结构设计规范》 规定 ③插筋下端宜做成直钩放在基底板钢筋网上,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仅将 四角插筋伸入底板钢筋网上,其余则锚固在基础顶面下 la或laE
c 钢筋: 积≥1/10 受力钢筋
钢筋保护层 有垫层≥ 40mm,无垫层≥ 70mm
当基础受力边长b≥2.5m时,钢筋长度可减短10%交错布置
d 砼强度等级≥ C20
16
h 0
l (l ) a ae 100
现浇柱(墙)的构造要求
a 钢砼柱和剪力墙纵向受力钢筋在基础 内的锚固长度la由现行《砼结构设计规 范》(GB50010-2002)有关规定确定, 当有抗震要求时,其laE 一、二级抗震laE=1.15la , 三级laE=1.05la,四级laE=1.0la
17
= 29.2kN ⋅ m
13Φ10
1600 800 b =300
c
I IV
II I ac=400 1200 2400
As IV
=
M IV 0.9 f yh01
11Φ12
=
0.9 ×
29.2 × 106 210 × (255

12)
=
636mm
2
按构造要求配13φ10, As=1021mm2>651mm2

h01 )b

(b 2

b1 2

h0 )2 ]
2400
= 239.2 ×[( 2.4 − 1.2 − 0.255)× 1.6 − (1.6 − 0.8 − 0.255)2 ]

柱下独立基础设计

柱下独立基础设计

柱下独立基础设计柱下独立基础是建筑结构中一种常见的基础形式。

其特点是分别为每个柱子设置一个独立的基础,这样就能够更好地分担载荷,也有利于增强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柱下独立基础的设计及其相关注意事项。

一、设计前期在进行任何建筑设计之前,首先需要进行调查及测量工作。

这些调查工作旨在了解场地情况、土地性质、地基承载能力以及环境因素等信息。

了解这些信息对于确定基础的参数及尺寸非常有帮助。

二、设计原则在柱下独立基础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四个参数:1.柱子重量这是柱下独立基础设计的基础参数。

柱子的重量越大,所需基础面积就越大。

一般来说,建筑结构师需要确定柱子的重量,以便确定独立基础的面积。

2.土地性质不同的土地性质会影响柱下独立基础设计的面积和深度。

土壤有坚硬、松散和多孔等不同的类型。

坚硬土地需要更小的面积,而松散土地则需要更大的面积以分散载荷。

多孔土壤需要更深的独立基础以避免地基沉降。

3.建筑结构类型不同类型的建筑结构需要不同类型的基础。

设计师需要考虑建筑结构的类型来选择独立基础的形式和尺寸以确保其安全性。

4.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如风、地震、温度等也会影响柱下独立基础的设计要求。

例如,一些环境因素需要增加基础的深度,以抵消可能的震动。

三、关键参数柱下独立基础的设计需要将许多因素考虑在内。

在完成调查和确定需要设计的基础类型后,需要用自己的标准以及国家建筑标准度量以下参数:1.承载能力(持续和最大)承载能力是汇集所有建筑结构的重要因素,它指的是基础能够承受的最高负载和维持稳定状态的最低负载。

设计师需要确定最大承载能力,以确保建筑结构能够安全稳定。

2.深度基础的深度对于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设计师需要预测每个柱子上的载荷,以确保基础能够承受这些载荷。

如果基础不够深,就会出现地基沉降的问题,导致结构不稳定。

3.面积面积与深度一样重要,在浅而宽的基础上建立建筑结构比在深而窄的基础上稳定性更高。

设计师需要预测柱子的载荷和建筑结构的总载荷,以计算基础的面积和深度。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边长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边长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边长1. 前言嘿,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建筑界的小秘密,那就是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边长。

听起来有点高大上,其实它就是我们建筑物的“鞋子”,没它可不行。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合适的基础,建筑就像是穿了双不合脚的鞋,走几步就得趴下,真是太尴尬了!2. 什么是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2.1 基础的作用首先,咱们得明白柱下独立基础到底是个啥。

简单来说,它就是承载柱子重量的基础部分。

就像大树需要扎根土里,建筑也得有个稳稳的基础。

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把上面的重担均匀分散到地面上,防止建筑物沉降,给它一个安全感。

2.2 独立基础的特点独立基础通常是方形或矩形的,形状像个大饼!说到这里,可能有朋友要问,为什么不做个圆形的呢?其实,方形或者矩形更好施工,也更容易计算面积,简直是实用得不得了。

再加上,咱们常说“方方正正”多好,寓意也不错嘛。

3. 边长如何确定?3.1 影响边长的因素那么,如何确定这个基础的边长呢?这就像给孩子起名,得考虑很多方面。

首先,柱子的负载是关键因素。

柱子越重,基础就得越大,才能撑得住。

想象一下,石头压在沙子上,沙子能承受的重量有限,咱得加块大木板来分担,这就是道理。

3.2 土壤条件接下来,土壤条件也得考虑。

如果土壤软弱,基础就得大一些,才能稳稳当当;而如果土壤结实,那就可以适当小一些。

毕竟“千斤重担,稳如泰山”嘛!所以,我们在设计之前,最好先进行个土壤勘察,听听地面的“脉搏”。

4. 设计公式4.1 常用公式在确定基础边长时,有一些常用的公式,比如说:基础面积 = 柱子负载 / 土壤承载力。

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把数字代入,基本就能算出来。

别担心,没那么难,数学再难也有计算器嘛!4.2 注意事项不过,这里有个小窍门,边长还得留有一些安全余量,别像赶时髦一样,留得太紧。

咱们常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留点余地,总比到时候出问题强。

5. 实际案例5.1 案例分析说到这里,不妨举个例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一、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某教学楼采用柱下条形基础,柱网布置如图4-7所示,试设计该基础。

(二)设计资料⑴工程地质条件该地区地势平坦,无相邻建筑物,经地质勘察:持力层为粘性土,土的天然重度为18 kN/m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230kN/m2,地下水位在-7.5m处,无侵蚀性,标准冻深为1.0m(根据地区而定)。

⑵给定参数柱截面尺寸为350mm×500mm,在基础顶面处的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由上部结构传来轴心荷载为680kN,弯矩值为80kN·m,水平荷载为10kN。

⑶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20(可以调整)(f t=1.1N/mm2)钢筋:采用HPB235(可以调整)(f y=210 N/mm2)(三)设计内容⑴确定基础埋置深度⑵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⑶确定基础的底面尺寸⑷确定基础的高度⑸基础配筋计算(6)配筋图(四)设计要求⑴计算书要求书写工整、数字准确、图文并茂。

⑵制图要求所有图线、图例尺寸和标注方法均应符合新的制图标准,图纸上所有汉字和数字均应书写端正、排列整齐、笔画清晰,中文书写为仿宋字。

⑶设计时间五天。

二、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一) 确定基础埋置深度d 同前所述 (二)确定地基承载特征值f a 同前所述)5.0()3(-+-+=d b f f m d b ak a γηγη(三)确定基础的底面面积A ≥hf F ⨯-γa k式中各符号意义同前所述(四)持力层强度验算⎪⎭⎫ ⎝⎛±+=l e A G F p 0k k kmaxkmin 61≤1.2f a2kminkmax k p p p +=≤f a式中 p k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kPa);p kmax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大压力值(kPa); p kmin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小压力值(kPa); F k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kN); G k ——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kN); A ——基础底面面积(m 2); e 0——偏心距(m);f a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l ——矩形基础的长度(m)。

(五)确定基础的高度F l ≤0.70m t hp h a f β 式中 F l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作用在A l 上的地基土净反力设计值(kN); βhp ——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当h 不大于800mm 时,βhp 取 1.0;当大于等于2000mm 时,βhp 取0.9,其间按线性内插法取用; f t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kPa);a m ——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计算长度(m);h 0——基础冲切破坏锥体的有效高度(m)。

(六)底板配筋计算y 0s 9.0f h M A I I =; ()()()jI jmax z 2z I 2481p p b b a l M ++-= y0s 9.0f h M A II II =; ()()()j m i n m a x z 2z II 2481p p a l b b M j ++-= 式中 A sI 、A sII ——分别为平行于l 、b 方向的受力钢筋面积(m 2);M I 、M II ——分别为任意截面I-I 、II-II 处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弯矩设计值(kN ·m);l 、b ——分别为基础底面的长边和短边(m); f y ——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N/mm 2);p jmax 、p jmin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基础底面边缘最大和最小地 基净反力设计值(kPa );p jI、p jII——任意截面I-I 、II-II处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基础底面地基净反力设计值(kPa);a z、b z——分别为平行于基础长边和短边的柱边长(m);三、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孙维东主编.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沈克仁主编. 地基与基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四、设计实例1.设计题目某教学楼为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柱下独立基础,柱网布置如图4-7所示,在基础顶面处的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由上部结构传来的轴心荷载为680kN,弯矩值为80kN·m,水平荷载为10kN。

柱永久荷载效应起控制作用,柱截面尺寸为350mm ×500mm,试设计该基础。

图4-7柱网布置图2.工程地质情况该地区地势平坦,无相邻建筑物,经地质勘察:持力层为粘性土(ηb=0、ηd=1.0),土的天然重度为18 kN/m3,f ak=230kN/m2,地下水位在-7.5m处,无侵蚀性,标准冻深为1.0m(根据地区而定)。

3.基础设计⑴确定基础的埋置深度dd=Z0+200 =(1000 +200)mm=1200 mm根据GB50007-2002规定,将该独立基础设计成阶梯形,取基础高度为650 mm,基础分二级,室内外高差300mm,如图4-8所示。

⑵确定地基承载特征值f a假设b <3m,因d =1.2m >0.5m 故只需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深度修正, ()[]22m d ak a m /kN 6.242m /kN 5.02.1180.1230)5.0(=-⨯⨯+=-+=d f f γη⑶确定基础的底面面积m 35.1m 21.52.1=+=h A ≥22a k m 11.3m 35.1186.242680=⨯-=⨯-+h f P F k γ考虑偏心荷载影响,基础底面积初步扩大12%,于是 22m 73.3m 11.32.12.1=⨯=='A A 取矩形基础长短边之比l/b =1.5,即l =1.5bm 58.15.173.35.1===A b取b=1.6 m 则l =1.5b =2.4 mA = l ×b =2.4×1.6 m=3.84 m 2⑷持力层强度验算作用在基底形心的竖向力值、力矩值分别为kN 68.783kN )35.184.320680(kN 680K K =⨯⨯+=+=+h A G F γ m kN 5.86m )kN 65.01080(k ⋅=⋅⨯+=+=Vh M Mm 11.0m 68.7835.86k k 0==+=k G F M e <m 4.06m 4.26==l符合要求。

2m /60.21kN 22m/47.96kN 1m /kN 4.211.06184.368.7836120k k kmax kmin =⎪⎭⎫ ⎝⎛⨯±=⎪⎭⎫ ⎝⎛±+=l e A G F p <1.2f a =1.2×242.6kN/m 2=291.12kN/m 2图4-8基础高度和底板配筋示意22kmin kmax k m /kN 09.204m /kN 296.14760.2122=+=+=p p p<f a =242.6kN/m 2 故持力层强度满足要求。

⑸基础高度验算现选用混凝土强度等级C20,HPB235钢筋,查得混凝土f t =1.1N/mm 2=1100 kN/m 2,钢筋f y =210 N/mm 2。

地基净反力22K max max max m /kN 83.314m /kN ).84335.184.32035.121.26035.1(35.135.1=⨯⨯⨯-⨯=-=-=AG p A Gp p k j22K min min min m /kN 3.163m /kN ).84335.184.32035.196.14735.1(35.135.1=⨯⨯⨯-⨯=-=-=AG p A Gp p k j由图4-8可知,h =650mm ,h 0=610mm ;下阶h 1=350mm ,h 01=310mm ;a z1=1200mm ,b z1=800mm 。

1) 柱边截面b z +2 h 0=(0.35+2×0.61)m=1.57m <b =1.6m 22220010.5438mm 61.0235.026.16.161.025.024.22222=⎥⎥⎦⎤⎢⎢⎣⎡⎪⎭⎫ ⎝⎛---⨯⎪⎭⎫ ⎝⎛--=⎪⎭⎫ ⎝⎛---⎪⎭⎫ ⎝⎛--=h b b b h a l A z z()()22002m 5856.00.61m61.035.0=⨯+=+=h h b A z kN 2.171kN 83.3145438.0max 11=⨯==j p A FkN 91.450kN 5856.011000.17.07.02t hp =⨯⨯⨯=A f β>F 1=171.2kN 符合要求。

2) 变阶处截面b z1+2 h 01=(0.8+2×0.31)m=1.42m <b =1.6m222201101110.4559mm 31.028.026.16.131.022.124.22222=⎥⎥⎦⎤⎢⎢⎣⎡⎪⎭⎫ ⎝⎛---⨯⎪⎭⎫ ⎝⎛--=⎪⎭⎫ ⎝⎛---⎪⎭⎫ ⎝⎛--=h b b b h a l A z z()()22010112m 3441.00.31m 31.08.0=⨯+=+=h h b A zkN 53.143kN 83.3144559.0max 11=⨯==j p A FkN 96.264kN 3441.011000.17.07.02t hp =⨯⨯⨯=A f β>F 1=143.53kN 符合要求。

⑹基础底板配筋计算1)计算基础的长边方向,I-I 截面 柱边地基净反力()()22m i n j m a x j zm i n jI m /kN 85.254m /kN 3.16383.3144.225.04.23.1632=⎥⎦⎤⎢⎣⎡-⨯++=-++=p p la l p p j ()()()()()()mkN 1.152m kN 85.25414.83335.06.125.04.248124812jI jmax z 2z I ⋅=⋅++⨯-=++-=p p b b a l M2260y I sI mm 28.1319mm 6102109.0101.1529.0=⨯⨯⨯==h f M AIII-III 截面:()()22min j max j 1min jIII m /kN 95.276m /kN 3.16383.3144.222.14.23.1632=⎥⎦⎤⎢⎣⎡-⨯++=-++=p p la l p p z j()()()()()()m kN 01.71m kN 95.27683.3148.06.122.14.248124812jIII jmax z121III ⋅=⋅++⨯-=++-=p p b b a l M z 2260y I I I s I I Imm 98.1211mm 3102109.0101.0179.0=⨯⨯⨯==h f M A 比较A sI 和A SIII ,应按A sI 配筋,在平行于l 方向 1.6m 宽度范围内配12φ12@140(A s =1356mm 2>1319.28mm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