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美学三种范式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时候。柏拉图《苏格 拉底的申辩》中谈到了转折的缘由。有一回,他少年时 代的朋友凯勒丰去德尔斐神庙求神谕,问是否有人比苏 格拉底更智慧,神谕答复说没有。苏格拉底知道这件事 以后想了很多,并且同各种人谈话,以便找到更聪明的 人。结果发现,这些人都凭借自己的专长而自以为是, 不知道自己实际上很无知。于是他明白了:神说他是最 聪明的人,并不是因为他有更多的知识,乃是因为他
? 柏拉图《大希庇阿斯》(为与谈“恶起于无知” 的《小希庇阿斯》区别,故名),通过苏格拉底 之口提出“美本身”的概念,认为应严格区别 “美本身”与具体的美的事物,提出“美本身” 是“一切美的事物有了它就成其为美的那个品 质”,一件事物分享了“美本身”才具有了美。 但对“美本身”未能提出具体确切的答案,全文 以“美是难的”作结。这篇专论包含着一种努 力.要使美学成为一门科学 。之前,毕达哥拉 斯等人已开始讨论美学问题,但是柏拉图是第一 个从哲学思辩的高度讨论,美和艺术的观念,第 一次被列入到一个伟大的哲学体系里。
美学
Aesthetics
第一章 古典美学的三种范式
? 第一节 以美的本质为核心的美学 ? 第二节 以审美心理为核心的美学 ? 第三节 以艺术的共同规律为对象的美学
? 美学,Aesthetics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在1750 年首次提出来的,但不能说西方美学的历史是从 鲍姆加通开始的。事实上无论是东方和西方美学 思想都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这个学科的名 称和学科本身的历史是两个问题,应该加以区分。 很多学者,比如法国的大哲学家杜夫海纳,认为 西方美学的历史是从柏拉图(约前427年-前 347年)开始的。从柏拉图到鲍姆加通,历时两 千余年,美学正式成为一门学科 ,产生三种不 同范式的美学:
(四)苏格拉底的美学思想与影响
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 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 学”。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这些问题对拯救国家没有什 么现实意义。他主张,研究自然界应限于对人类事务有 用的范围,超出这个范围既不值得,也不应该。之所以 不应该,是因为人不可去探究神不愿显明的事。出于对 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他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如什么 是正义、诚实、智慧等,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什么是国 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后人称苏格拉底的 哲学为“伦理哲学”。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
? (一)以美的本质为核心的美学
? (二) 以审美心理为核心的美学
? (三) 以艺术的共同规律为对象的美学
第一节 以美的本质为核心的美学
? 古希腊人认为,在千差万别的具象后面有 一个共相,一个本质。把握住了这个本质, 就能说明—切具体的东西。从柏拉图的 《大希庇阿斯》开始,很多人就源源不断 地追求美的本质.建立了一种以美的本质 为核心的美学。
? “有的,就是 ——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 “他们判我流放,我判他们留在国内。”
? “如果仆人离开第欧根尼可以活,而第欧根尼离开仆 人却不能活,未免太荒谬了。”
? “小心,别打着了你父亲。”
? “我踩在了柏拉图的虚荣心上。”
? 双足无毛动物。
? “我看得见桌子和杯子,可是柏拉图呀,我一点儿也 看不见你说的桌子的理念和杯子的理念。”
? “一个发疯的苏格拉底。”
? “你为什么不赶快死呢?”“如果俗人只因入教就享 幸福,智者只因不入教就倒霉,死后的世界未免太荒唐 了。”
? 铭文:“时间甚至可以摧毁青铜,但永远不能摧毁你的 光荣,因为只有你向凡人指明了最简单的自足生活之
“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 人在世上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无非是阳光 ——阳 光是一个象征,代表自然给予人的基本赠礼,自 然规定的人的基本需要,合乎自然的简朴生活, 享受身体和心灵的自由。谁挡住了阳光?亚历山 大——亚历山大也是一个象征,代表权力、名声、 财富等一切世人所看重而其实并非必需的东西。 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不要让功利挡住生命,不 要让习俗挡住本性。
? 犬儒派哲学家是最早的文明批判者(老子),他们认为, 文明把人类引入了歧途,制造出了一种复杂的因而是错 误的生活方式。人类应该抛弃文明,回归自然,遵循自 然的启示,过简单的也就是正确的生活。
? 苏格拉底的另一学生阿里斯提波创立享 乐主义,他的理论可概括为:“我役物, 而不役于物。”一个人不妨享受物质, 同时又做到不被物质支配。安提斯泰尼 的理论可概括为:“我不役物,以免役 于物。”一个人一旦习惯于享受物质, 离被物质支配就不远了。两人好像都有 道理,从世间的实例看,安提斯泰尼更 有道理一些。财富的获取、保存、使用 都是伤神的事情,太容易破坏心境的宁 静。我们对物质的需求愈少,精神上的 自由就愈多。 第欧根尼 说:“一无所需 是神的特权,所需甚少是类神之人的特 权。”
? 克里托:“我们怎么葬你?”答:“如果你能抓 住我,随你怎么葬。”
? 咽气前:“克里托,别忘了向医药神阿斯克勒庇 俄斯献祭一只公鸡。”
? 在生命的最后时日,突发了文艺的兴趣,把伊索 寓言改写成韵文,写了一首阿波罗颂诗。
(三)小苏格拉底之犬儒主义:
? 学生安提斯泰尼创立犬儒哲学,主张把物质需要减到最 低限度,以求获得最大限度的精神自由。这个思想实际 上肇始于苏格拉底。他常说,别人是为了吃而活,他是 为了活而吃。智者安提丰问他:“哲学家理应教人以幸 福,你却吃最粗陋的食物,穿最褴褛的衣服,岂不是在 教人以不幸吗?”他答道:“正相反,一无所需最像神, 所需越少越接近于神。”
一、柏拉图美学的哲学基础
? 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 “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 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 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 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 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 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 特征。《理想国》洞穴比喻来解释 理念论。
二、柏拉图美学的学科化努力
相关知识储备 :苏格拉底 ( 前469—399)
? (一)其人 ? 长相。 ? 体格。
? 品德。柏拉图:“在 我们所认识的人中, 他是最善良、最有智 慧、最正直的人。”。
? 出身与家庭:雕刻匠 与接生婆。
(二)苏格拉底之死
? “我儿子长大后,如果关注钱财先于德行,没有出 息而自以为有出息,请责备他们,一如我之责备 你们。”
? 柏拉图《大希庇阿斯》(为与谈“恶起于无知” 的《小希庇阿斯》区别,故名),通过苏格拉底 之口提出“美本身”的概念,认为应严格区别 “美本身”与具体的美的事物,提出“美本身” 是“一切美的事物有了它就成其为美的那个品 质”,一件事物分享了“美本身”才具有了美。 但对“美本身”未能提出具体确切的答案,全文 以“美是难的”作结。这篇专论包含着一种努 力.要使美学成为一门科学 。之前,毕达哥拉 斯等人已开始讨论美学问题,但是柏拉图是第一 个从哲学思辩的高度讨论,美和艺术的观念,第 一次被列入到一个伟大的哲学体系里。
美学
Aesthetics
第一章 古典美学的三种范式
? 第一节 以美的本质为核心的美学 ? 第二节 以审美心理为核心的美学 ? 第三节 以艺术的共同规律为对象的美学
? 美学,Aesthetics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在1750 年首次提出来的,但不能说西方美学的历史是从 鲍姆加通开始的。事实上无论是东方和西方美学 思想都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这个学科的名 称和学科本身的历史是两个问题,应该加以区分。 很多学者,比如法国的大哲学家杜夫海纳,认为 西方美学的历史是从柏拉图(约前427年-前 347年)开始的。从柏拉图到鲍姆加通,历时两 千余年,美学正式成为一门学科 ,产生三种不 同范式的美学:
(四)苏格拉底的美学思想与影响
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 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 学”。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这些问题对拯救国家没有什 么现实意义。他主张,研究自然界应限于对人类事务有 用的范围,超出这个范围既不值得,也不应该。之所以 不应该,是因为人不可去探究神不愿显明的事。出于对 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他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如什么 是正义、诚实、智慧等,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什么是国 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后人称苏格拉底的 哲学为“伦理哲学”。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
? (一)以美的本质为核心的美学
? (二) 以审美心理为核心的美学
? (三) 以艺术的共同规律为对象的美学
第一节 以美的本质为核心的美学
? 古希腊人认为,在千差万别的具象后面有 一个共相,一个本质。把握住了这个本质, 就能说明—切具体的东西。从柏拉图的 《大希庇阿斯》开始,很多人就源源不断 地追求美的本质.建立了一种以美的本质 为核心的美学。
? “有的,就是 ——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 “他们判我流放,我判他们留在国内。”
? “如果仆人离开第欧根尼可以活,而第欧根尼离开仆 人却不能活,未免太荒谬了。”
? “小心,别打着了你父亲。”
? “我踩在了柏拉图的虚荣心上。”
? 双足无毛动物。
? “我看得见桌子和杯子,可是柏拉图呀,我一点儿也 看不见你说的桌子的理念和杯子的理念。”
? “一个发疯的苏格拉底。”
? “你为什么不赶快死呢?”“如果俗人只因入教就享 幸福,智者只因不入教就倒霉,死后的世界未免太荒唐 了。”
? 铭文:“时间甚至可以摧毁青铜,但永远不能摧毁你的 光荣,因为只有你向凡人指明了最简单的自足生活之
“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 人在世上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无非是阳光 ——阳 光是一个象征,代表自然给予人的基本赠礼,自 然规定的人的基本需要,合乎自然的简朴生活, 享受身体和心灵的自由。谁挡住了阳光?亚历山 大——亚历山大也是一个象征,代表权力、名声、 财富等一切世人所看重而其实并非必需的东西。 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不要让功利挡住生命,不 要让习俗挡住本性。
? 犬儒派哲学家是最早的文明批判者(老子),他们认为, 文明把人类引入了歧途,制造出了一种复杂的因而是错 误的生活方式。人类应该抛弃文明,回归自然,遵循自 然的启示,过简单的也就是正确的生活。
? 苏格拉底的另一学生阿里斯提波创立享 乐主义,他的理论可概括为:“我役物, 而不役于物。”一个人不妨享受物质, 同时又做到不被物质支配。安提斯泰尼 的理论可概括为:“我不役物,以免役 于物。”一个人一旦习惯于享受物质, 离被物质支配就不远了。两人好像都有 道理,从世间的实例看,安提斯泰尼更 有道理一些。财富的获取、保存、使用 都是伤神的事情,太容易破坏心境的宁 静。我们对物质的需求愈少,精神上的 自由就愈多。 第欧根尼 说:“一无所需 是神的特权,所需甚少是类神之人的特 权。”
? 克里托:“我们怎么葬你?”答:“如果你能抓 住我,随你怎么葬。”
? 咽气前:“克里托,别忘了向医药神阿斯克勒庇 俄斯献祭一只公鸡。”
? 在生命的最后时日,突发了文艺的兴趣,把伊索 寓言改写成韵文,写了一首阿波罗颂诗。
(三)小苏格拉底之犬儒主义:
? 学生安提斯泰尼创立犬儒哲学,主张把物质需要减到最 低限度,以求获得最大限度的精神自由。这个思想实际 上肇始于苏格拉底。他常说,别人是为了吃而活,他是 为了活而吃。智者安提丰问他:“哲学家理应教人以幸 福,你却吃最粗陋的食物,穿最褴褛的衣服,岂不是在 教人以不幸吗?”他答道:“正相反,一无所需最像神, 所需越少越接近于神。”
一、柏拉图美学的哲学基础
? 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 “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 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 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 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 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 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 特征。《理想国》洞穴比喻来解释 理念论。
二、柏拉图美学的学科化努力
相关知识储备 :苏格拉底 ( 前469—399)
? (一)其人 ? 长相。 ? 体格。
? 品德。柏拉图:“在 我们所认识的人中, 他是最善良、最有智 慧、最正直的人。”。
? 出身与家庭:雕刻匠 与接生婆。
(二)苏格拉底之死
? “我儿子长大后,如果关注钱财先于德行,没有出 息而自以为有出息,请责备他们,一如我之责备 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