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现代心理物理学

合集下载

心理物理法

心理物理法

第五章心理物理学量化和精确性是科学主义对心理学提出的严格考验。

被喻为科学的各种自然科学都是可以量化的,诸如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量化是心理学挤身自然科学领域最大的绊脚石,传统的思辨式心理学对此一筹莫展,因此,科学心理学的建立有待新生力量的注入。

1860年,费希纳的巨著《心理物理学纲要》轰动了整个心理学界,因为这不仅标志着一门新兴学科——心理物理学的诞生,同时也使当时的心理学工作者看到了心理学科学化道路的曙光。

通过运用各种数学方法和测量技术,心理物理学正在逐步揭示心理现象和物理现象之间对应的数量关系,这种对应关系的量化使得心理学家第一次有能力像物理学家测量物体属性那样,精确量化人的心理事件。

而一门学科的量化程度则代表了它的科学水平的高低,因此,就像著名的实验心理学家波林在1950年做出的评论那样:内部印象(心理物理学中的心理)与外部世界(心理物理学中的物理)之间相互关系的测量技术的引入,标志了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自费希纳之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参与到心理物理学研究领域中来,心理物理学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地扩充。

20世纪中叶,史蒂文斯定律和信号检测论的同时诞生,标志着心理物理学的发展进入了崭新的阶段。

后人为了区别,习惯上将后者称为现代心理物理学,而将以费希纳为代表的心理物理学称之为传统心理物理学。

由此,本章一、二节将侧重点置于传统心理物理学,而三、四节则进一步探讨现代心理物理学。

第一节传统心理物理学在《心理物理学纲要》一书中,费希纳把心理物理学定义为一门精密的关于身体和心理之间函数依附关系的理论。

可以说,心理物理学的目标就是最终用精确的数学函数的形式来描述外部的物理刺激与由此而发生的感觉和知觉之间的定量关系。

要实现这一目标,心理学家必须要先做两个准备工作:(1)感觉阈限的测量;(2)阈上感觉的量化。

一、感觉阈限的测量感觉阈限(sensory threshold),又称阈限,是传统心理物理学的核心概念。

阈限可以分为两种:一为绝对阈限(absolute threshold),通常简写为RL(德语Reiz Limen),指刚好能够引起心理感受的刺激大小;二为差别阈限(difference threshold),通常简写为DL(德语Differenz Limen),指刚好能引起差异感受的刺激变化量。

实验心理学总结—理论部分

实验心理学总结—理论部分

实验心理学总结第一章.绪论一.实验心理学的由来1.诞生标志: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2.三个代表人物:(1)费希纳:开创性地提出了量化研究“心灵”的思想,以及具体操作的量化方法。

①贡献:a.联系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

b.心理现象的定量研究(三种方法)。

②对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影响:a.他关于感觉测量的思想被后人进一步深化(心理测量学)。

b.从费希纳阈限思想的不足和缺陷出发,后人发展出新的心理物理学方法(信号检测论)。

(2)冯特:首先提出心理学必须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从而搭建了实验心理学的框架。

①著作:a.《对感官知觉学说的贡献》,第一次讲到“实验心理学”,与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一起常被看做新心理学著作诞生的标志。

b.《生理心理学原理》,科学心理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

②贡献:a.研究对象(心理现象)。

b.研究方法(试验方法)。

c.培养人才。

③影响:宣告诞生。

(3)艾宾浩斯:用实证方法研究记等高级心理过程。

①著作:a.《记忆》。

b.《心理学概述》(心理学仅有短期的历史,却有着长期的过去)。

②贡献:a.证明了实验法可以用来研究高级心理过程。

b.从根本上变革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式(人工实验情境)。

c.为实验心理学提供新的变量测量方法(高级心理过程量化)。

d.通过实验研究,建立了第一个和高级心理过程有关的函数关系(遗忘曲线)。

③影响:对高级心理过程的研究。

二.科学属性1.非科学的方法:注意凝聚、先验、权威。

2.科学方法的特点:在经验观察的基础上寻求现象解释的可重复性,并进行自我校正。

3.认识误区:①实验心理学万能论:a.科学方法本身都是有限的,因此实验心理学不可能是万能的。

b.心理学的学科特殊性更强调了实验心理学不可能是万能的。

②实验心理学背离真实生活:a.实验室环境可以与真实生活不尽相同(相同的内在过程)。

b.实验室研究更有其优势(更可控、更具说服力)。

c.并不会将实验室结论无限推广到真是生活中去。

郭秀艳版 实验心理学笔记 (1)

郭秀艳版 实验心理学笔记 (1)

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由来19世纪之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思辨。

现代意义上科学心理学的诞生是在1879年,德国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的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标志的。

心理学建立的意义:1.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和范围;2.使得心理学研究方法和途径发生了深刻的改革,在方法和研究上给予其他心理学分支以大力的支持和辅助;3.第一章绪论4.借助实验心理学的基本方法和思想,当代心理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和荣誉;实验心理学发展的途径:1.费希纳:物理心理学,开创性的提出量化研究;2.冯特:首先提出心理学必须要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3.艾宾浩斯:实证法研究记忆等高级心理过程;一、费希纳(一)生平1801年4月19日出生于德国;做了7年的生理学家;15年的物理学家;14年的心理学家;11年的实验美学家;在教物理的时候,开始从事感觉的研究,率先采用心理物理学方法研究色觉和后像;19世纪受荷兰理性哲学影响,开始采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1860年,出版《心理物理学纲要》(二)对心理学的贡献;1.联系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1)费希纳定律,公式为:S=K㏒RS为感觉到的刺激强度;R为实际刺激强度;K 为常数;㏒取对数;(2)费希纳定律的含义:由刺激所引起的知觉大小,是该感觉系统的K值与刺激强度的对数之积;当刺激量越大,产生一个最小可觉差【jnd】所需要的变化量就越大。

即是:物理量越大,为了感觉到同样的差异,需要更大的刺激变化;(3)费希纳定律对实验心理学的影响:第一,这一定律证明了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之间存在着联系,而且这种联系是可以进行简单的数学表达;第二,费希纳定律还表明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存在着差异,刺激强度增加的效果不是绝对的,而是的相对于已有的感觉强度;2.心理现象的定量研究方法;(1)最小可觉差;(2)正误法;(3)均差法;(三)对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影响:1、一方面他关于感觉测量的思想被后人进一步深化:对各种心理现象都试图进行科学量化的研究,并且用数字形式表现出来;2、另外一方面,从他的不足出发,后人发展出一种新的心理学物理方法——信号检测论;二、冯特(一)生平1832年8月16日出生于德国;在海德堡从事生理学研究是他的实验心理学概念的开始;(二)对心理学的贡献;1、倡导用心理现象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反对把神学和哲学的灵魂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为心理学的独立开辟了道路;2、提出必须用实验方法研究心理学,并且在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对心理现象进行量化的科学研究,从而创立了实验心理学这门学科,使得心理学真正的走进科学的殿堂;3、他培养了一大批学生,为心理学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撒下了种子;(三)对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影响;他是现代心理学的创始人,同时也是实验心理学的开山人物,对现代心理学的影响最大;三、艾宾浩斯费希纳的量化思想让实验心理学的诞生成为可能;冯特的勤奋工作建立了实验心理学的体系;艾宾浩斯大大拓展了实验心理学的领地;(一)生平1850年2月24日出生于德国波恩。

实验心理学笔记

实验心理学笔记

实验心理学笔记—- 郭秀艳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由来产生于1879年三个代表性人物:费希纳、冯特、艾宾浩斯科学方法的两个标志:经验观察;自我校正(1)经验观察的角度:实验心理学要达到科学方法的标准,就必须发展出一套有效且稳定的观察方法,其观察结果必须尽可能地避免各种其他因素的影响。

必须回答“观察什么”和“怎样观察”这两大课题。

(2)自我校正方面:实验心理学能否自我校正?如果从实验法得来的结论同样可以通过实验法(也即通过其他实验)来进一步巩固证实,或与之相反地反驳质疑,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实验心理学具备了自我校正的能力。

非科学方法有哪些:权威、注意凝视、先验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相关研究法、实验法1、观察法是通过一定程序收集资料,以期获得描述性的数据来简化复杂现象的过程。

属于较为原始的一种心理学研究方法。

类型:自然观察法、个案研究法与调查研究自然观察法是指对自然情境下的现象进行深入观察的一种方法.个案研究是指深入地研究单个或少数几个被试的观察法。

调查研究是采用问卷或量表对某种现象进行大范围取样研究的方法.2、相关研究法能够描述事物间共同变化的关系,但还是不能确定相互关联的事物孰为因果,其指标叫做相关系数(r)。

(1)优点:可以显示变量间的共变关系,从而提示研究者注意到各种现象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

(2)缺点:其一,相关研究的结果往往取决于其选用相关法的前提条件是否得到了满足。

其二,相关研究法无法确定因果关系的方向.3、实验法(一)什么是实验实验,是指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环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对之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的科学方法。

心理学实验一般有以下几个要素:实验假设和推论;实验变量;实验控制观察法有三种:自然观察、个案观察法、调查研究法相关研究的改进:交叉—滞后法实验研究的原则:(1)保障被试的知情同意权;(2)保证被试推出的自由;(3)保证被试避免受到伤害;(4)保密的原则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1)确定课题,选择被试;(2)确定实验控制;(3)数据整合;(4)撰写研究报告。

心理物理学

心理物理学

某些近似的觉察阈限
感觉种类
视 觉 听 觉 味 觉 嗅 觉 触 觉
觉察阈限值
清晰无雾的夜晚30英里处看到的一只烛光 安静条件下20ft.处表的滴答声 一茶匙糖溶于8L水中 一滴香水扩散到三室一套的整个房间 一只蜜蜂的翅膀从1cm高处落到你的背部
1ft. = 30.48cm
二、测定阈限的三种基本方法
(3)绝对阈限的计算
绝对阈限计算分为两步:
– 计算每个刺激系列的阈限,被试者反应转折 点处所对应的两个刺激强度的中点就是这个 系列的阈限,表5-1每列的下方都有列出; – 求出所有系列阈限的均值,便是最后求得的 绝对阈限值。
极限法测定音高绝对阈限
2、用最小变化法测定DL
和绝对阈限的测定不同,用最小变化法测定差 别阈限时,每次要呈现两个刺激,让被试比较
我们明确了阈限的操作定义,就能够用 心理物理学方法来测定阈限。关于测定 阈限的实验,一般具有下列三个明显的 特点:
– 选择好刺激系列和反应系列 – 要尽量简化被试对刺激所作的反应 – 测定的次数要多些
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有三种:
– 最小变化法(minimal-change method)
– 恒定刺激法(method of constant stimulus)
心理物理学研究的变量介绍
自变量:刺激质和量的属性 控制变量:观察者的意愿 因变量
– 只有一个刺激的实验:(1)信号存在或不存在 (我看到/我没有看到)(2)直接给出刺激属性 (重多少克?) – 对两种刺激进行比较的实验:(1)判断大小(刺 激A和B谁大?)(2)直接估计结果(A是B的几 倍?)
第五章 心理物理学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传统心理物理学
– 感觉阈限及阈上感觉的测量

大吼牌《心理学基础》独家整理(1~7章)

大吼牌《心理学基础》独家整理(1~7章)

《心理学基础》第一章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1.什么是心理学P2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的任务P3-4①描述与测量:心理学研究的最起码的一项工作是在质和量上确定心理生活的具体事实,也就是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信度、效度)②解释和说明:心理学研究不能只限于对心理现象的描述和测量,而应当从描述和测量中进而探求其规律,也就是要解决“为什么”问题,因此,心理学研究的另一方面是解释和说明心理现象和行为,找出产生所观察到的心理现象的原因。

③预测和控制:心理学研究的第三方面就是能够预测因而也能控制行为,也就是要解决“怎么做”问题。

实际上,改变行为常常是应用心理学家的基本目的。

3.个体心理图P6个体心理结构示意图心理过程个性差异4.心理学的流派P9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1832-1920)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这一事件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冯特的实验心理学研究取向明显受到当时以试验为研究基础的化学与物理学的影响,冯特试图通过类似化学研究中的元素分析与合成的方法来探究人的心理实质,分析人的心理结构。

冯特的这一思想体系被人们称为构造主义。

(一) 构造主义奠基人:冯特著名代表人物:冯特的学生铁钦纳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即人对直接经验的觉知。

方法:内省法,即在精确的实验条件下,准确地观察并描述经验到的心理状态。

(二) 机能主义 个体心理 心理活动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世界观等心理过程的稳定特性:能力、气质、性格 认知过程: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情感过程: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创办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20世纪初主张:受达尔文进化论影响,他认为人的意识是人类最重要的一个特性,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而不是它的结构。

第五章 信号检测论

第五章 信号检测论

刺激 信号加 噪音 噪音
反 有信号 奖一元 罚2000 元
应 无信号 罚一元 奖2000 元
fN(x)
fSN(x)
判断标准
鼓励少说信号: 鼓励少说信号:
平均而言,只要说“有信号”,就处罚1999元; 平均而言,只要说“有信号” 就处罚 元 相反,只要说“无信号” 就奖励1999元。反 相反,只要说“无信号”,就奖励 元 应标准变得严格,击中率和虚报率下降, 应标准变得严格,击中率和虚报率下降,漏报 率和正确拒绝率上升, 值上升。 率和正确拒绝率上升,β值上升。
criterion) 2、报告标准C(report criterion) 报告标准C
表示反应偏向、感受经验强度。 表示反应偏向、感受经验强度。 是横轴上的判定标准位置, C是横轴上的判定标准位置,C的单位要转换 成刺激强度单位。 成刺激强度单位。 Is - IN C = ——————×ZN +IN × d′ 其中, 信号刺激强度, 为噪音刺激强度, 其中,Is信号刺激强度,IN为噪音刺激强度, 为正确拒绝概率的Z分数。 ZN为正确拒绝概率的Z分数。
先定概率为0.1的再认实验结果 先定概率为0.1的再认实验结果 0.1
反应 刺激
信号(旧图画 信号 旧图画) 旧图画 噪音(新图画 噪音 新图画) 新图画 报告“旧的” 报告“旧的” 3 4 P(M)=0.7 = P(cr)=0.96 = 报告“新的” 报告“新的” 7 86
P(H)=0.3 = P(fa)=0.04 =
信号检测论与传统心理物理法的 区别是什么? 区别是什么?
实例: 实例: 甲乙二人在家看电视,外面有人敲门。甲说: 有人敲门” 甲乙二人在家看电视,外面有人敲门。甲说:“有人敲门”, 乙说: 我没听见” 乙说:“我没听见”。 结论:甲的听觉更敏锐。 结论:甲的听觉更敏锐。 传统心理物理法:可以这样认为。 传统心理物理法:可以这样认为。 信号检测论:不完全是这样。甲乙可能有同样的听觉感受性, 信号检测论:不完全是这样。甲乙可能有同样的听觉感受性, 但他们判断是否听到声音的标准可能不同。甲可能冒进, 但他们判断是否听到声音的标准可能不同。甲可能冒进, 只要听到似乎有声音就报告,这样每次敲门都能正确报告, 只要听到似乎有声音就报告,这样每次敲门都能正确报告, 漏报次数少,虚报的次数增多;乙可能比较谨慎, 漏报次数少,虚报的次数增多;乙可能比较谨慎,除非有 百分之百的把握才报告,漏报的次数可能多于甲, 百分之百的把握才报告,漏报的次数可能多于甲,但虚报 的次数少。 的次数少。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复习用)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复习用)

第一章实验心理学概论1、什么是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是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是探讨心理实验的理论方法、技术操作的学问。

2、实验心理学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实验心理学的正式建立,是以冯特1879年在莱比锡所建立的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为标志。

第二章传统心理物理学1、什么是心理物理法?心理物理法是研究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方法。

即运用数学方法和测量技术,研究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

2、心理物理学诞生的标志是什么?1860年,费希纳发表的《心理物理学纲要》一书,作为标志着心理物理学诞生的标志。

3、什么是最小变化法?最小变化法(程序上)的刺激由递减和递增的两个系列组成,每次刺激后让被试报告他是否有感觉。

刺激的增减应尽可能地小,(目的)是系统地探求被试由一类反应到另一类反应的转折点,即在多强刺激时,由有感觉变为无感觉,或由无感觉变为有感觉4、用最小变化法来测量绝对阈限的方法要点哪些?第一,采用最小变化法测绝对阈限时,刺激系列应按渐增(记为↑)和渐减(记为↓)系列交替的方式呈现。

第二,为了保证测量阈限的准确性,一般需要选择15—20个随机的起点.第三,一般由主试操纵自变量,被试根据主试操纵自变量变化的情况口头报告是否感知到刺激的存在。

出现转折点后该系列实验结束。

第四,每次起点应有所不同第五,最后计算出所有转折点的数值的平均数就是测量的绝对阈限。

5、用最小变化法来测量差别阈限时,计算被试差别阈限的操作步骤有哪些?第一,分别求出阈上限和阈下限(T+、T-)平均上限T+=(64.5+66.5+64.5+63.5+65.5+65.5)÷6=65平均下限T-= (69.5+60.5+62.5+60.5+69.5+60.5) ÷6=60.5第二、求绝对差别阈限(DL)上差别阈65-64=1 下差别阈64-60.5=3.5 (1+3.5)÷2=2.25 第三、求相对差别阈限绝对差别阈限和标准刺激的比例叫做相对差别阈限,绝对差别阈限÷标准刺激即:2.25÷64=0.035也就是视觉长度的韦伯比例6、什么是平均差误法?这个方法的实验程序是,实验者规定以某一刺激为标准刺激,然后要求被试调节另一比较刺激,使后者在感觉上与标准刺激相等。

心理学课件3.感觉与知觉

心理学课件3.感觉与知觉
• 但适应是有限度的,不断的适应和过度的适 应则易使人疲劳,降低感受性。
2021/6/27
46
一、视觉规律
(一)明暗视觉 1、明度与亮度 2、明暗对比 3、视觉适应:
的时明间适过应程:。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明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 暗适应: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
的时间过程。 (二)颜色视觉
• 视觉后象分正后象和负后象两种。
注视旗中间的圆点至少30秒钟。然后盯着一 张白纸的中央或者一面白色的墙壁。
• 正后象是一种与原来刺激性质相同的感觉印象。 • 帕里士西洋镜 爱迪生动画镜 电影 • 我们看的电视、电影就是正后像的应用。胶片
以24张/秒的速度放映,视觉的残留使我们产 生错觉,误认为画面是连续的。 • 负后象则是一种与原来刺激相反的感觉印象。
客观事物的整体和意义的解释,是对感觉信息的 整合和组织。
2、感觉是普遍现象,知觉有很大的个别差异,不同 人所觉察到的相同刺激在知觉上有很大差别。
3、从严格意义上讲,感觉是天生的反应,而知觉却 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联系: 1、感觉和知觉同属认识的初级阶段,都是人
脑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
2、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 分,知觉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是感觉的 有机综合;
是魔鬼三叉还是二叉?
• 由于知识和经验的参与,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 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 保持着它的稳定性。它是人们知觉客观事物的一 个重要特性。
形状恒常性
大小恒常性
颜色恒常性
亮度恒常性
• 错觉:对客观环境中的事物产生歪曲或者 错误的知觉。
• 错觉不同与幻觉,错觉是可以预测和测量 的,而幻觉只是一种病态的现象。
注視圖中的燈泡至少三十秒,然後直接將視線移到屏 幕上的白色區域或者是一張白紙上,你就會看見一顆 發亮的燈泡喔!

实验心理学练习题(4-8章)

实验心理学练习题(4-8章)

第四章传统心理物理学一、概念阈限、绝对阈限、差别阈限、操作定义、极限法、平均差误法、恒定刺激法、期望误差、习惯误差、练习误差、疲劳误差、空间误差、时间误差、顺序量表、等距量表、比例量表、差别阈限法、数量估计法、韦伯定律、费希纳定律、斯蒂文斯幂定律二、选择1. 在用最小变化法测量阈限的实验中,当递增系列的阈限大于递减系列的阈限且差异显著时,可以断定被试存在()。

A.练习误差B.习惯误差C.期望误差D.疲劳误差2. 与阈限的操作定义不符的阈限测量方法是()。

A 极限法B 平均差误法C 恒定刺激法D 以上都不是3. 在平均差误法中,测量分布的标准差大,说明被试的辨别能力()A.好B.中等C.差D.等于零4. 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的实验中,应用三类反应会导致()误差。

A 期望误差B 习惯误差C 猜测误差D 时间误差5. 智力量表与温度量表一样,属于()。

A 名称量表B 顺序量表C 等距量表D 等比量表6. 数量估计法是制作()的方法之一。

A 名称量表B 顺序量表C 等距量表D 等比量表7. 宋量表的制作方法是()。

A.对偶比较法B.数量估计法C.差别阈限法D.等级排列法三、填空1. 心理物理学是一门研究()与()之间的函数关系的精密科学。

2. 心理物理学的创始人是(),其代表作为()。

3. 绝对阈限的操作定义为有()的实验次数能引起积极反应的刺激之值。

4. 极限法实验后半部分测得的阈限值小于前半部分且差别显著,表明存在()误差。

5. 恒定刺激法测定感觉阈限时,用于估计阈限值的常用简便方法是()。

6. 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的实验中,应用两类反应测得的阈限称为()差别阈限。

7. 相对而言,比较能够引起被试兴趣,减少枯燥感的阈限测定法是();而实验效率较高的方法是()。

8. 恒定刺激法实验中,刺激的最大强度要大到它被感觉的概率达(),刺激的最小强度要小到它被感觉概率的有()。

9. 量表的属性包括差别、()、()和()。

(NEW)张学民《实验心理学》(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NEW)张学民《实验心理学》(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目 录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一、单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三、简答题四、综合题第二部分 章节题库第1章 绪 论第2章 心理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设备第3章 心理学实验研究中的伦理道德第4章 心理学实验研究中的各种变量及其控制第5章 心理学实验设计第6章 传统心理物理法第7章 现代心理物理法——信号检测论(SDT)实验第8章 反应时测量技术第9章 听觉实验研究第10章 视觉实验研究第11章 注意与意识实验研究第12章 知觉现象与知觉组织实验第13章 语言认知实验第14章 学习与记忆实验第15章 情绪、动机与归因的实验研究第16章 如何独立选题、设计与实施实验第三部分 模拟试题张学民《实验心理学》(第3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张学民《实验心理学》(第3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一、单项选择题1最先将物理学的方法引进心理学研究,并对心理学与物理量之间关系进行系统探索的学者是( )。

[统考2014年研]A.韦伯B.费希纳C.缪勒D.赫尔姆霍茨【答案】B【解析】1860年,费希纳出版的《心理物理学纲要》,是最早系统地阐述感觉测量方法的著作,为科学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2波斯纳(M.L.Posner)采用大、小写字母组合的材料进行实验,结果证实了个体对刺激信息进行加工时既有视觉编码也有听觉编码。

他采用的方法是( )。

[统考2014年研]A.减法反应时法B.加法反应时法C.开窗实验法D.心理旋转实验法【答案】A【解析】波斯纳应用减法反应时确定了某些短时记忆信息有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两个连续的阶段,减法反应时实验的逻辑是安排两种反应作业,其中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没有的一个处理阶段,并在其他方面相同,然后从这两个反应时间之差来判定此加工阶段。

3在研究交通信号灯亮度对驾驶员反应速度的影响时,交通灯的亮度是( )。

[统考2014年研]A.因变量B.自变量C.控制变量D.无关变量【答案】B【解析】此研究需要控制交通信号的亮度来影响驾驶员的反应速度,所以交通灯亮度是自变量。

第5章_现代心理物理学

第5章_现代心理物理学
6/9=/36=16
11
12 13 14 15 总和
2
1 0 0 0 36
5
4 3 2 1 36
2/7=29
1/5=20 0 0 0
5/7=71
4/5=80 3/3=100 2/2=100 1/1=100
2/36=5
1/36=3 0/36=0 0/36=0 0/36=0
在使用方法时,如果研究者承认“阈限”的存
在,就可用传统的极限法和常定刺激法来测定 阈限;如果不承认“阈限”的存在,就可用信 号检测论来分析检测信号的辨别力和反应倾向。
第5章 现代心理物理法 18
认知(cognitive)就是辨认一个事物的问题。 这里已包括较高水平的问题,如当一个雷 达操作员在屏幕上观察到了有信号以后, 就要进一步向自己提出这样的问题:“这 是什么?”这就包括了复杂的知觉过程。 这里包括可以采用信息论的方法来认知对 象。
1950年代以后,经典的阈限测量最大的问 题在于没有能够把被试的辨别能力(感受 性)和他们做出判断时的倾向性(反应标 准)区别开来 经典的阈限测量没有考虑许多非感觉变量 对被试的影响。在这些非感觉变量中,主 要有下列二种:
刺激出现的概率(先定概率)
反应代价(反应倾向)
第5章 现代心理物理法
第5章 现代心理物理法 24
骰子游戏:决策过程 总数
特殊骰子 (三) 正常骰子 正常骰子 (一) (二) 1 + 4 2 3+5 3 4 2 3 0+8 4 + + + + + + 3 2 1 6 5 4
出现3的可 能性为4种
8=
5
6
第5章 现代心理物理法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_第五章-知觉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_第五章-知觉

第五章-知觉一、单选题1.无论在中午或傍晚,一文粉笔总是被看成白色,这是由于 ( )所致。

A.知觉适应B.明度恒常性C.知觉的理解性D.颜色恒常性2.下列所列举的心理特点中,哪一个不是知觉的基本特征? ( )A.知觉的意义性B.知觉的理解性C.知觉的持久性D.知觉的完整性3.在知觉物体的大小时,( )。

A.网膜投影大小与物体大小成正比,与距离成正比B.网膜投影大小与物体大小成反比,与距离成正比C.网膜投影大小与物体大小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D.网膜投影大小与物体大小成反比,与距离成反比4.在时间精确性的判断上,( )表现最好。

A.视觉B.听觉C.触觉D.嗅觉5.人们在对整体的知觉和对个别成分的知觉上,( )。

A.前者优于后者B.前者劣于后者C.两者没有差别D.两者相辅相成6.当客观不存在刺激的梯度变化时,人们在一片同质的视野申也能看到轮廓,这是 ( )。

A.创造想象B.幻觉C.知觉的理解性D.错觉轮廓7.正常人知觉物体的距离与深度时运用的主要线索是 ( )。

A.调节B.双眼辐合 C.单眼线索D.双眼视差8.在知觉物体的距离和深度时,如果物体的视像落在两眼网膜的对应部位,那么( )。

A.看到深度和距离B.看到单一的物体C.双像D.无法判断距离9.在知觉世界时,人们总是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这是 ( )。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整体性C.知觉的理解性D.知觉的恒常性10.知觉的自上而下的加工是指 ( )。

A,主要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进行的加工B.也称之为数据驱动加工C.主要对头脑中己经存储的信息进行加工D.当非感觉信息越少,需要越多感觉信息时占优势的加工方式11.当人们期待某种图形时,这种知觉期待将易化对图形的识别。

这种现象叫做:A.后像B.后效 C.启动D.定势12、知觉的主要特征是A、编码和识别B、信息登记C、高级加工D、记忆加工13、感知觉的心理物理学的理论认为感受能力是A、与生理功能无关的B、与生理功能密切相关的C、与刺激密切相关的D、与环境密切相关的14、在一个屏幕上看到两个相临的光点连续移动的现象叫做A、似动B、动景运动C、自主运动D、心灵致动15、把一串点知觉为一条虚线的现象叫做A、整体知觉B、良好图形C、空间频率整合D、主观轮廓A、知觉恒常性B、早期选择C、图形背景转换D、知觉整合17、两可图形反映出人对事物知觉的( )。

心理物理学纲要

心理物理学纲要
心理物理学纲要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费希纳
原理
物理学
书 物理学
平行
详述
物理学
心理
实验 心理
感受性
纲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关系
测量
费希纳 韦伯定律
事实
基本定律
内容摘要
以1860年出版的《心理物理学纲要》一书为标志,费希纳创立了心理物理学。该书提出了心理学史上第一个 真正意义上的心理测量的量化公式——费希纳定律,用公式表达为S=klogR,它表明刺激量按几何级数增加而感 觉量则按算术级数增加。因此,该书宣称要建立“一门身心函数的关系或其互相依存关系的精确科学”。书中提 出的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平均差误法是经典心理物理学的三大方法,至今仍是任何一本实验心理学必须包含 的内容。该书第一次把物理学的数量化测量方法带到心理学中来,提供了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工具,为冯特建立实 验心理学起了奠基的作用。
谢谢观看
读书笔记
感知阈限的存在证明人类的感受是不尽相通的,人的感受是可以测量的。
本书前段主要陈述了作者自身的哲学思考(但又融合了其物理学经验),而中后段内容更像是实验报告;作 为实验心理学的开山之作,本书的历史地位毋庸置疑,然而书中言语较为晦涩,重点不突出,不是很建议当作心 理学科普书来阅读。
何谓“大师”?大师就是有巨大成就并且为人所敬仰的学者。
目录分析
一、费希纳的 1
早年生活
二、费希纳的 2
学术历程
3 三、《心理物
理学纲要》的 主要观点
4 四、费希纳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传统心理物理法
A、所测定阈限包含内容:一是对刺激的感受性或者叫做辨别刺激的能力, 一是被试判定刺激是否出现的标准。
B、测定时采取措施控制被试态度、动机、倾向和标准的影响:只能是使影 响阈限的估计因素保持恒定,并不能测出被试的反应标准,也不能把反应标 准和辨别力分开。
第二节 信号检测论的统计学原理
1、信号检测在电子通讯领域的应用(以雷达系统为例)
A、基本概念 信号--在亮度均匀的背景上出现的一个短暂的闪光(S),是侦察对象 噪音--对信号侦察起干扰作用的背景(N) 信号加噪音—因信号是在均匀亮度的背景上出现的,所以又称信号加 噪音,一般常写作SN。信号和噪音都是随机出现的。
B、电子侦察系统组成 一个光电传感器--接收信号 一个侦察反应器--对信号作出反应
漏报 当有信号出现时,被试报告为“无”,这称为漏报(或失察)(miss), 以n/SN表示。把这种判定概率称为漏报条件概率,以P(M)或P(n/SN) 表示。
正确拒绝 当无信号而只有噪音出现时,被试报告为“无”,这称为正确拒绝 (correct rejection),以n/N表示。我们把这个判定的条件概率称为正确拒 绝的条件概率,以P(CR)或P(n/N)来表示。
discriminability)指标(d’)
表示感知能力,又称为感觉敏感性(sensitivi-ty)
A、定义
或然比β
指信号加噪音引起的特定感觉的条件概率与噪音引起的条 件概率的比值
数学定义为给定Xc水平上信号分布的纵轴与噪音分布的纵轴 之比,即:
O(SN) ——— O(N)
式中“O”代表纵轴
B、 β值和判断标准关系
P(hit)=0.28 P(fa)=0.06,通过查PZO转换表,求得 O击中的纵轴值为0.3368,O虚报的纵轴值为0.1192,则
O(SN) 0.3368 β = ————— = ———— ≈3
O(N) 0.1192
P(hit)=0.70 P(fa)=0.30,通过查PZO转换表,求
得O击中的纵轴值为0.3478,O虚报的纵轴值为0.3478,则
D、最大收益的β值(βOPT)
信号检测论可以给出在给定信号强度(先验概率)和敏感性水平下能得 到的最大收益的β值(βOPT)。
就物理环境而言,βOPT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信号概率(prob-ability of signal)和两择一判决矩阵中四种可能结果的奖惩(支付)情况亦即支付矩 阵(pay-off matrix)。
E、β的含义
β值被认为是反应阈限 但这个阈限和传统阈限概念不同,它并非恒定不变,而是随SN 和N两种先定概率和判定结果的奖惩办法而变动的。
判断标准C
表示反应偏向,感受经验强度 C是横轴上的判定标准位置 在数学上,C的单位要转换成刺激强度单位
其中:I2-为高强度刺激 I1-为低强度刺激 Z1-为低强度刺激时的正确拒绝概率的Z值 d’-为辨别力
敏感性指标-辨别力d′
A、敏感性 敏感性可以表现为内部噪音分布fN(X)与信号加噪音分布fSN(X)之间的分
离程度。两者的分离程度越大,敏感性越高;分离程度越小,敏感性越低。 B、指标
fN(X)与fSN(X)之间的距离可作为敏感性的指标,称为辨别力d’:
C、 反应敏感性的最佳水平 设β=1,则d′可能出现三类情况
先定概率和奖惩办法都将 影响被试者的判定标准
1971年,格西德的实验
(先验概率对判定标准的影响)
测定指尖震动刺激的绝对阈限
刺激:施加在被试指尖上的60赫兹震动,刺激强度通 过变化震动间隔来调节。设定两种P(y)值,0.3和 0.7
结果: P(y)和物理刺激强度之间的函数 关系明显受 到了不同P(y)取值的影响,进而也影响了50%感 觉阈限的大小,当P(y)=0.7时,阈限为1微米,P (y)=0.3时,阈限为1.5微米。
信号检测论是人们在同噪音干扰进行斗争中总 结出的方法,实质上是有意识地利用信号和噪音的 统计特性来尽可能地抑制噪音,从而提取信号的。 统计决策理论是信号检测论的数学基础。
一、心理学上信号检测实验的相关概念 心理学上的信号检测实验一般是在信号和背景不易分清的
条件下进行的。 1、噪音和信号
噪音:对信号检测起干扰作用的因素。包括: ※ 纯音信号出现时其他的噪音 ※纯音信号出现时的背景因素,如在视觉实验中,伴随着亮点信号 出现时的照度均匀的背景也叫做“噪音”。 一般的心理物理的辨别实验,其中包含着刺激A和刺激B。在这种情 况下,可将其中一个刺激作为噪音,另一个作为信号。
在噪音背景下,无信号时X并不总是等于A0,有信号时X也并不总是
等于A1,而是分别形成两个概率分布P0(X)和P1(X)。这时,检测者需 要确定一个反应标准Xc,将X分成二个值域,当X≤Xc时,判定H0为真;当
X≥Xc时,判定H1为真。
在噪音背景下,无论将Xc确定 在哪一位置,都存在有错误的可能, 即虚报错误FA和漏检错误M。如 上图所示,曲线P0(X)在Xc右面 部分所包含面积为虚报率QFA,曲 线P1(X)在Xc左面部分所包面积 为漏检率QM。
O(SN) 0.3478 β = ————— = ———— ≈1
O(N) 0.3478
P(hit)=0.94 P(fa)=0.72,通过查PZO转换表,求得O 击中的纵轴值为0.1192,O虚报的纵轴值为0.3368,则
O(SN) 0.1192 β = ————— = ———— ≈1/3
O(N) 0.3369
二、信号检测论与传统心理物理法的差异
1、信号检测论
A、在感受性的测量上,把主观态度与辨别力分开,获得了成功 B、在解决辨别力指数d’的问题上,明确地建立起反映噪音变量的虚报概 念,这一点十分重要。它不仅对于辨别力的估量不可缺少,而且对于被试主 观态度或反应偏好的测量,更具有重要意义。 C、信号检测论不仅把信号当信息,也把噪音当作信息并且很好地解决两 类变量的测量。
β值可以解释判断标准的宽严 当β值( β>1)偏高时,Xc右移,P(H)和P(FA)均下降,表示检测者的
反应标准较严; 当β值(β<1)偏低时,Xc左移,P(H)和P(FA)均上升,表示检测者的
反应标准较宽。 当β值在1上下时, Xc居中,说明被试的判断标准比较适中
C、β 的具体计算方法
计算过程中必不可少地要使用PZO转换表,表中P代 表概率,Z代表标准分数,O代表概率密度,PZO转换表 就是这三个数值之间的对应互换关系。
二、被试者对有无信号出现的判定结果
击中 当信号出现时(SN),被试报告为“有”,这称为击中,以Y/SN表示。 我们把这个判定的概率称为击中的条件概率,以P(H)或P(Y/SN)表示。
虚报 当只有噪音出现时(N),被试报告“有”,这称为虚报(或误报), 以 Y/N 表 示 。 我 们 把 这 个 判 定 的 概 率 称 为 虚 报 条 件 概 率 , 以 P ( FA ) 或 P (Y/N)表示。
宽松的报告标准:报告“旧的”概率接近1.0; 新刺激呈现时,报告“旧的”概率是高的。
中等的现时,报告“旧的”概率适中。
严格的报告标准:旧刺激呈现时,报告“旧的”概率的 低的;新刺激呈现时,报告“旧的”概率接近零。
信号检测论指标C受被试的动机、态度、 利害得失等心理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从指 标C的变化中,分析被试的心理因素。
表 两择一判决矩阵
三、噪音背景下的信号检测
1、无噪音条件下的信号检测 从统计学观点来看,信号检测即是要检验两个统计假设H0(无信
号)和H1(有信号)的真伪。设想检测者测量单一变量X,并以此为根 据选择H0或H1。在无噪音条件下,当X=A0时,H0为真;当X=A1时,H1 为真。
2、噪音背景下的信号检测
再认实验:两组图片“新的”和“旧的”
(旧刺激是信号,新刺激是噪音)
先让被试看一组图片,然后将其与另一组图片混合,被试在再认过 程中,根据自己的标准回答“新的”“旧的”
两个指标: A、感觉辨别力指标,亦称感觉敏感性d′,不受期望、情绪、
动机等变数的影响 B、判断标准,即个体反应偏向
d′固定,C会出现三种情况
信号检测论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区分这两方面的问题
2、信号检测论与人类感知觉的测量
人的感官、中枢分析综合过程--一个信息处理系统(或讯息处理系统) 刺激变量--信号 刺激中的随机物理变化或感知处理信息中的随机变化--噪音 这样,人作为一个接收者对刺激的辨别问题便可等效于一个在噪音中检测 信号的问题。
坦纳和斯韦茨(Tanner& Swets, 1954)
因此,在信号分布和噪音分布 不变的情况下,检测者选择的反应 标准Xc将影响P(H)、P(M)、 P(FA)和P(CR)。
3、噪音背景下的信号检测的特点 A、信号分布的均值总是大于噪音分布
的均值 B、呈正态:信号和噪音的感觉强度都
受各种随机因素的影响 C、有重叠:这一强度范围的感觉可能
由信号导致,也可能由噪音导致 D、两分布的距离:可用来衡量被试的
P(H)+P(M)=1; P(CR)+P(FA)=1。 其中,虚报和漏报与临界水平设定有关
临界水平高—漏报率增加;临界水平低—虚报率增加
E、虚报率和报准率产生的原因 临界水平的设定使侦察反应器对传感器提供的信息的处理方式发生变 化,但没有使传感器在接受和提供信息的性能上发生变化
F、产生的问题 一个是电子侦察系统接收部分的辨别力问题 一个是判定反应部分对所收到信息如何处理的问题
2、信号和噪音的呈现
※主试呈现的刺激,有时只呈现“噪音”刺激(以N表示);有时信号 刺激加噪音刺激同时呈现(以SN表示),
※让被试对信号刺激做出反应。 ※在呈现刺激前,主试要先告诉被试者N和SN各自出现的概率。这个概 率称为先定概率(或先验概率)。同时对被试者说明判定结果的奖惩办 法。每次实验呈现的是N还是SN是随机安排的。主试在呈现刺激之前(约 2秒前)要先给被试者一个预备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