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知识体系框架图

合集下载

《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知识体系框架图

《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知识体系框架图


学科发展问题
教育目的分析
教学目标分析
教育环境分析
教学Biblioteka 操学习心理分析作




教学内容设计


学习方法设计
修 改
教学方法设计
课堂管理
教学发展性评价
《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知识体系框架图
《课程与教学论》目录
第一部分 概论 绪论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及地位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第三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发展、学科发展问题及展望 第四节 本书结构安排
学科基础
哲学基础 心理学基础 社会基础
课程子系统

课程概念



课程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课程研究的对象、内容


课程设计

课 程 与 教 学 论
课程编制
馈 修 改
课 程 操

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
教学子系统
教学的基本概念
教 学

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研究任务



教学论研究的历史与发展趋
第二节 课程改革 第三节 后现代教育环境下的课程与教学论
第四部分 编写说明及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课程与教学的理论系统 第一章 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发展基础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哲学基础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社会基础 第三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心理学基础 第二章 课程论与教学论关系的研究 第一节 国外对课程与教学关系的研究 第二节 国内对课程与教学关系的研究 第三章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课程概念 第二节 教学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 课程与教学的本质 第四节 课程与教学理论

课程与教学论 第4章 课程与教学结构设计

课程与教学论 第4章 课程与教学结构设计

1、宏观课程结构
1、宏观课程结构
中观课程结构主要指具体课程门类、科目或活动项目的构成与相互关系。 比如,文科、理科类包括哪些科目,分科课程设置、综合课程设置有哪些,学科课程、 活动课程有哪些,上述内容之间的配置规格、数量和课时占比关系又是什么等。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中小学中观课程结构的大致情况是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是 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并重,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3、微观课程结构
课程与教学论
第四章 课程与教学结构设计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机构概述
本章学习目标
通过本节课,你能够:
01
了解课程结构与教学机 构的定义与构成要素。
02
知道课程与教学基本结构 的内容。
03
掌握素养为纲的课程内 容结构改革的原因、举 措、结构层次与内容形 态。
本章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你能够:
1. 了解课程结构与教学机构的定义与构成要素。 2. 知道课程与教学基本结构的内容。 3. 掌握素养为纲的课程内容结构改革的原因、举措、结构层次与内容形态。
课程结构优化的实质是课程结构的合目 的性改造,包括课程内部构成的改造和各构 成要素间关系的改造。
有学者将课程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即宏观课程结构、中观课程结构、微 观课程结构。
当然,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层次划分是相对而言的、不是绝对的,可以 随着分类视角和参照点的变化而改变。课堂形态的概念和分类,很大程度 上取决于研究者的研究视角。不同的研究视角,会导致对课堂形态的理解 和分类不同。
宏观课程结构是对构成各类教育体系的课程门类及其组织形式与相互关系的总称。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的课程设置,都属于宏观课程结构的实例(如 表4-1所示)。
宏观课程结构的设计和调整,表面上看只是一个外在形式的呈现和改变,其实体现 的是课程功能期待,甚至涉及人们的育人价值观念。

课程论-第八章 课程论与教学论

课程论-第八章 课程论与教学论

三、一体化的观点
课程论与教学论两者密不可分,不能孤立 地存在,必须综合起来进行整体性研究。
课程与教学研究相分离的原因,是工业社 会“科技理性”支配下教育“科层化”和 “制度化”的结果。
应当以“解放理性”取代“工具理性”, 将理解活生生的教学情境置于研究的中心。 这样,才有可能打破课程与教学的界限, 使课程与教学的界限再一次模糊和融合起 来。
(二)“课程教学”的内涵
1.课程与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变革。
教师与学生在具体教育情境中不断变革与创造 内容从而不断建构自己的意义,这正是课程与 教学过程本质的反映。
课程在本质上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普遍性的 内容,在特定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 对给定的内容有其自身的理解,都对给定内容 的意义有其自身的解读,都有其关于特定内容 的自己的理论。
(二) 理论基础不同
从理论基础上讲, 课程的内容与方向在相当程度上受哲学及相 关学科,诸如文化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一 级学科的直接统摄;
教学论则与此类学科的关系较为间接,它与 学习理论、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二级 学科关系紧密。
(三)内容不属同一范畴
从内容来源上讲, 课程论内容直接从人类已有的文化成果中
二、大课程论观
课程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与教学是不能分离的, 课程作为一种教育进程包含了教学过程。课 程的属性和类型是多方面的,不仅包含了各 类课程,而且也包含各类教学,包括课堂教 学、课外教学、模仿教学、陶冶教学等等。
大课程论超越了课程就是教材的观念,扩大 为课程材料包括课程原理、课程计划、课程 标准、课本、教学指南、教师指导、补充材 料、课程包(多媒体课件)等。
400年间, 课程是指实践中的科目或形态,课程是以教 学内容或学习经验身份作为教学论的研究范 畴之一的,

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体系1

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体系1
《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体系框架 及学科建设中的问题
课程与教学论 崔青 12040102005
内容概要
《课程与教学论》
学科基础
课程子系统
教学子系统
学科发展问题
学科基础
哲学基础
学科基础
心理学基础
社会基础
课程子系统框架
课程概念 课程的基本理论系统 课程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课程研究的对象、内容 课程子系统
(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 [16]黄顺基;;马克思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社会工程研究——西安交大与哈工
大联合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上的报告[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 期
• [17]崔兆玉,张晓忠;学术界关于“全球化”阶段划分的若干观点[J];当代世
界与社会主义;2002年03期
独立关系
课程
相互独立
教学
课程与教学两者之间的关系(2)
大教学论 大课程论
教学 课程 课程 包含关系
教学
课程与教学两者之间的关系(3)
循环关系
课程
教学
课程与教学两者之间的关系(4)
• 总结 • 赞同的三种看法:1.相互关联又有所不同; 2.相互交叉和相互依赖;
3.可以分别单独地进行研究, 但不能彼此独立操作。
《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中的问题(1)
• 一、课程与教学改革问题 • 课程与教学改革30周年的理论总结(30年来课程与 教学改革的性质问题:现代化还是中国化?) • 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一般理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 策略问题:是从上而下,是从下而上还是多元共 识?)
《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中的问题(2)
针对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建议(2)
• (二)教学的共识问题 (1)学校的中心工作,学生发展的基本途径 (2)人类文化传承,知识再生产和个人发展 (3)教师和学生共同发挥主体性 (4)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5)接受学习与主动建构的统一 (6)师生交往,集体活动与个人责任相统一 (7)教学具有教育性,在知识学习中锻炼能力和提 升人格品质

考研教育学知识点框架图

考研教育学知识点框架图

教育学研究对象教育学研究任务教育学的萌芽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20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定义的类型教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教育的结构 教育的功能 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古代教育的特征近代教育的特征现代教育的特征教育独立论教育万能论人力资本论筛选假设论劳动力市场理论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与制约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与制约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与制约科学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与制约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与制约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科技功能教育的人口功能现代化与教育变革全球化与教育变革 知识经济与教育变革 信息社会与教育变革多元文化与教育变革教育学综合结构图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学教育学产生与发展教育学原理(10章)约100分中国教育史(12章)外国教育史(11章)教育学原理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教育的概念教育的结构与功能关于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教育的发展我国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 教育学概述教育心理学(9章)约40分教育研究方法(9章)约30分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教育与社会发展单项选择题 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辨析题 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简答题 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分析论述题 3小题,每小题 30分,共75分试卷结构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育的制约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观点遗传素质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环境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个体个性化与个体社会化教育目的的概念关于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我国的教育目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培养目标的概念我国中小学培养目标教育制度的概念学制的概念与要素学制确立的依据各级学校系统各类学校系统现代教育制度改革课程的概念课程理论及主要流派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泰勒原理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与教材课程目标课程的范围与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影响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的主要课程改革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的概念教学的主要作用与任务教学理论概述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的主要观点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概述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当代我国主要教学模式教学原则的概念及确立依据中小学教学的基本原则教育学原理教学教学概述教学理论及主要流派教学过程教学模式教学原则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课程课程与课程理论课程类型课程改革课程编制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及有效发挥的条件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育与人的发展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班级授课制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教学片评价的含义及其功能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学业成就评价教学评价的改革德育概念德育任务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小学德育纲要》与《中学德育大纲》德育过程的要素德育过程的规律说服教育法情感陶冶法实践锻炼法自我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品德评价法直接的道德教学间接的道德教育道德认识发展模式体谅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社会学习模式集体教育模式教师的概念与类别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教师的地位与作用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途径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学生及学生观学生群体学生的权利与义务师生关系的特点与类型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学生师生关系德育概述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德育过程德育原则德育方法德育途径德育模式 德育教师与学生教师教育学原理教学教学组织原则教学评价及其改革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知行统一;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照顾年龄特点与照顾个别特点相结合;教育影响的一致性;教育影响的连续性教育的起源学校的起源学在官府大学与小学国学与乡学家庭教育齐国的稷下学宫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道德教育论教师历史影响思孟学派“性善论”与教育作用“明人伦”与教育目的“大丈夫”的人格理想“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荀况与“六经”的传授“性恶论”与教育作用以“大儒”为培养目标以儒经为教学内容“闻见知行”结合的学习过程与方法论教师墨家的教育思想道家的教育思想法家的教育思想《大学》《中庸》《学记》《乐记》《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论人性与教育作用论道德教育对谶纬神学的批判关于教育作用与培养目标论学习西晋的国子学南朝宋的“四馆”与总明观文教政策的探索与稳定政府教育管理机构和体制的确立中央和地方官学体系的完备私学发展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科举制度的萌芽与确立科举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科举制度的影响颜之推与《颜氏家训》论士大夫教育论家庭教育“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关于人才培养和选拔的思想论尊师重道韩愈的教育思想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魏晋南北朝官学变革隋唐时期教育体系的完备科举制度的建立颜之推的教育思想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儒学独尊与 读经做官教 育模式的初 步形成董仲舒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王充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太学、郡国学与鸿都门学察举制度荀况的教育思想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私人讲学的兴起与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庶、富、教”、“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与教育作用和地位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孟轲的教育思想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学校萌芽的传说西周的教育制度 “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 中国教育史——古代教育科举制度的演变学校沦为科举附庸宋代“兴文教”政策北宋三次兴学与“三舍法”“苏湖教法”积分法、“六等黜陟法”、“监生历事”社学书院的产生与发展《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宗旨东林书院与书院讲会诂经精舍、学海堂与书院学术研究书院教育的特点私塾的发展与种类蒙学教材的发展、种类和特点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明天理,灭人欲”与教育作用论“大学”和“小学”教育“朱子读书法”“致良知”与教育作用“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则论教学论儿童教育颜元与漳南书院;;;“实德实才”的培养目标“六斋”与“实学”的教育内容“习行”的教学方法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官学的改革书院的发展私塾与蒙学教材朱熹的教育思想王守仁的教育思想中国古代教育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与反思颜元的教育思想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黄宗羲的“公其非是于学校”洋务学堂的举办、类别和特点京师同文馆福建船政学堂幼童留美派遣留欧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张之洞与《劝学篇》中体西用的历史作用和局限兴办学堂兴办学会与发行报刊创办京师大学堂改革科举制度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大同书》中的教育理想“开民智”“伸民权”与教育作用培养“新民”的教育目的论学制论师范教育、女子教育和儿童教育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三育论“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的颁布废科举,兴学堂建立教育行政体制确定教育宗旨留日教育“庚款兴学”与留美教育 制定教育方针颁布学制颁布课程标准“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改革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教育独立思想平民教育思潮工读主义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勤工俭学运动科学教育思潮国家主义教育思潮学校教学改革与实验七项标准学制体系与特点近代教育的起步洋务学堂的兴办留学教育的起步“中体西用”思想与张之洞《劝学篇》教会学校在中国的兴办中国近代教育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维新派的教育实践“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康有为的教育思想梁启超的教育思想严复的教育思想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清末的留学教育近代教育体制改革教会教育的扩张与收回教育权运动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年代的教育思潮与教育改革运动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与实践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1922年“新学制”党化教育“三民主义”教育宗旨“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试行“戊辰学制”的颁行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抗日战争时期的学校西迁训育制度中小学校的童子军训练高中以上学生的军训中学毕业会考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方针干部在职培训干部学校教育“抗大”根据地的小学教育解放区中小学教育的正规化解放区高等教育的整顿与建设论教育本质“全人生指导”与青年教育职业教育的探索职业教育思想体系“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化农民”与“农民化”乡村建设和乡村教育理论乡村教育的实施儿童教育和“活教育”实验“活教育”思想体系“生活教育”理论体系杨贤江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晏阳初的乡村教育实验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建设陈鹤琴的“活教育”探索现代教育 家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生活教育”实践: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小先生制”;育才学校中国教育史——现代教育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形成干部教育普通教育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群众教育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教育宗旨与教育方针的变迁教育制度改革学校教育发展学校教育的管理措施古巴比伦的学校古巴比伦学校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古代埃及的学校古代埃及学校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婆罗门教育佛教教育教学内容丰富阶级性、等级性机构繁多教育方法简单,体罚盛行教师地位高斯巴达教育雅典教育智者派的教育活动智者派的教育贡献教育目的论德育论智育论苏格拉底方法灵魂论与教育教育作用论古罗马共和早期的教育古罗马共和后期的教育西塞罗的教育思想昆体良的教育思想奥古斯丁的教育思想基督教的教育形式、机构和教育内容基督教的教育思想宫廷学校骑士教育教育概况教育的特点及影响教育概况教育的特点及影响拜占廷与阿拉伯的教育拜占庭的教育阿拉伯的教育外国教育史——古代教育西欧中世纪教育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城市学校的发展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发展封建主贵族的世俗教育基督教教育古罗马的教育共和时期的罗马教育古罗马的教育思想帝国时期的罗马教育古希腊教育古风时代的教育古典时代的教育古希腊化时期的教育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古代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古代印度的教育古代埃及的教育古巴比伦的教育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北欧人文主义教育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路德派新教的教育主张与教育实践加尔文派新教的教育主张英国国教派的教育主张耶稣会的学校耶稣会学校的组织管理与教学方式教育概况教育思想:洛克、斯宾塞论教育教育概况教育思想:爱尔维修、狄德罗、拉夏洛泰论教育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主要教育改革方案和教育主张教育概况教育思想:第斯多惠论教育教育概况教育思想:乌申斯基论教育教育概况教育思想:贺拉斯·曼论教育教育概况教育思想:福泽谕吉论教育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论普及教育和统一学制论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论教育原则论道德教育教育管理思想教育贡献及意义自然教育理论及其意义公民教育理论教育贡献及意义教育实践活动论教育目的论教育心理学化论教育要素建立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实践活动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道德教育理论课程理论教学理论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传播论教育的基本原理幼儿园教育理论对空想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批判论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论教育与生产劳动论人的本质和个性形成论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的关系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意义外国教育史——近代教育西欧近代教育思想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美国近代教育日本近代教育卢梭的教育思想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新教教育人文主义教育天主教教育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英国近代教育法国近代教育德国近代教育俄国近代教育新教育运动的形成和发展新教育运动中的著名实验进步教育运动始末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历史意义《巴尔福教育法》与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费舍教育法》《哈多报告》《斯宾斯报告》《1944年教育法》“罗宾斯原则”《雷沃休姆报告》《1988年教育改革法》《费里教育法》统一学校运动与学制改革;中学课程的改革《阿斯蒂埃法》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郎之万一瓦隆教育改革方案》《教育改革法》《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富尔法案》《法国学校体制现代化建议》(《哈比改革》)《课程宪章》德意志帝国与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教育《改组和统一公立普通学校教育的总纲计划》《高等学校总纲法》中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初级学院运动;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国防教育法》和20世纪60年代的教育改革20世纪70年代的教育改革:生计教育、“返回基础”20世纪初期至20年代末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军国主义教育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教育改革建国初期的教育改革;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及成效;《统一劳动学校规程20世纪20年代的学制调整和教学改革实验;20世纪30年代教育的调整、巩固和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教育改革:1958年的教育改革、1966年的教育改革、1977年以后的教育改革。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结构比较摘要:课程与教学论是学校教育领域最核心的两个要素,课程与教学论处于教育理论中承上启下的层级,上承教育基本原理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下启课堂教育技能和学科课程标准解读以及教材教法分析,是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实践的关键环节。

而如今越来越多“课程与教学论”的教材层出不穷,因此我们选取其中最为典型的教材从两方面对其结构进行比较,首先是概述部分,对重点的概念进行了解释并且对课程与教学论整合的现状做了一个简要的分析;其次就是本文重点也就是最关键的地方,对“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结构进行比较和分析。

关键词:课程与教学论;结构;比较一、概述(一)对教材结构的理解教材的基本结构已经约定俗成,一般分为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两大类。

深层结构主要包括知识要素、技能要素、能力要素和态度要素,以及某些审美要素和心理要素。

表层结构就是指教材编制系统和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心理顺序,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教材顺序。

作为教材结构,最受重视的一般是知识结构,它主要通过课文内容来具体体现。

因此,教材的结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影响教材重要因素。

[5](P328)(二)关于“课程与教学论”教材整合的现状当前,《课程与教学论》以取代了单纯的《教学论》或者分开设置的《教学论》与《课程论》两门课程,将教学论与课程论这两门具有密切内在联系的学科整合成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而国内已出版了不同版本整合的著作和教材,但有的将二者相类似的内容简单地加以拼合,如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课程内容的选择与教学方法的选择、课程组织与教学组织、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等等如此整合,有的为了不破坏课程论与教学论各自的理论体系,将二者前后排列式的整合。

[4](P412)二、“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结构的比较(一)《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的选定范围本文以近年来出版的较具典型意义的三种课程与教学论教材为例,概略介绍我国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结构发展的进展情况。

选取的书目有:王本陆主编的《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饶玲主编的《课程与教学论》(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黄甫全主编的《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三本书。

《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知识体系框架图

《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知识体系框架图


学科发展问题
教育目的分析
教学目标分析
教育环境分析



学习心理分析





教学内容设计


学习方法设计
修 改
教学方法设计
课堂管理
教学发展性评价
《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知识体系框架图
《课程与教学论》目录
第一部分 概论 绪论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及地位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第三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发展、学科发展问题及展望 第四节 本书结构安排
第三部分 课程与教学的实践操作系统 第四章 课程与教学设计
第一节 影响课程与教学设计的因素 第二节 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的确定 第三节 课程编制与教学资源的开发 第四节 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 第五章 课程与教学实施 第一节学生学习心理分析 第二节教师专业化发展 第三节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第四节课程与教学实施策略 第五节课程实施与教学方法的设计 第六节课程实施与学习方法的指导 第七节课堂管理 第六章 课程与教学的评价 第一节传统的课程与教学评价模式 第二节课改前提下的课程与教学评价 第七章 教学反馈与课程改革 第一节 教学反馈的意义、内容及形式
第二部分 课程与教学的理论系统 第一章 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发展基础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哲学基础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社会基础 第三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心理学基础 第二章 课程论与教学论关系的研究 第一节 国外对课程与教学关系的研究 第二节 国内对课程与教学关系的研究 第三章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课程概念 第二节 教学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 课程与教学的本质 第四节 课程与教学理论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理论体系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理论体系

《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理论体系建立一门学科的理论体系,必须先有学科基本概念、学科基本内容以及这些基本内容之间的联系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建构学科的理论体系。

鉴于此,先给出《课程与教学论》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内容以及这些内容之间的联系。

只有对这些概念有深刻的理解,才能抓住他们之间的联系建立学科理论体系。

一、基本概念(一)课程1、“课程”的来源课程与教育实践相伴相生,与人类社会、人类的教育活动共生共长。

在原始社会,老一代向新一代传授采撷、捕鱼、狩猎、歌舞等生存技能和民俗传统等,即属于课程的活动内容;孔子春秋时期的私学教育,因材施教,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以及后来对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记载,实为课程实践的例证;在古希腊,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对儿童“真、善、美”的灵魂的塑造,到柏拉图“为实现理想国”教育蓝图而拟定的人的终生教育计划。

虽然,当时还没有“课程”词汇的出现,实际上是今天我们所指的“课程设置、课程进程”等问题的萌芽。

“课程”一词在我国文献中的出现,始见于唐代。

唐代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的“奕奕寝庙,君子作之”句注疏:“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

”南宋朱熹在《朱子全书》中亦有“宽着期限,紧着课程。

”、“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句。

这里的课程已有学习范围、进程、计划的程式之义。

这与我们现在的课程的理解有许多相似之处。

在国外,“课程”一词,英语为“curriculum”。

在西方教育史上,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其名著《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首先提出“课程”这一术语,并将概念化为“教育内容的体统组织。

该词源于拉丁文“currere”,即“race-course”,意为“跑道”,规定赛马者的行程,与教育中“学习内容进程”之意较为接近。

斯宾塞将“课程”术语引入教育中,并很快被西方教育者普遍接受。

2、课程的理解教育工作者从不同的侧面与角度建构着对课程的不同认识和理解。

下面是对课程理解的几个方面。

第5章 课程与教学的组织

第5章 课程与教学的组织
又称经验本位综合课程综合经验课程儿童本位综合课程的典范卢梭的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德国的乡土教育论与和科教学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当代人本主义经验课程01文化或学科知识的发展不是相互隔离彼此封闭的而是相互作用彼此关联的02学生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生活息息相03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整体性综合课程的基本依据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关系区别联系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是两类不同的课程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综合课程是一种多学科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
隐性课程的 流变
批判课程理论认为:作为班级和学校关系结构的隐性课程确实复制着社会阶层结构和经济结构,但这种结构却是不平等的;作为意 识形态的隐性课程在以"霸权"的形式发挥着控制功能;通过"破译"隐性课程可以使课程产生"激进的变革",从而指向社会公正与 人的解放。
批判课程论者的隐性课程观可概括为两个方面:"再生产性的隐性课程"与"抵制性的隐性课程"
区别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这两类课程组织形式之间又存在着内在联系、首先,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区分是相对的、分科课程总包含着知识之间的某种 程度的综合、像学科本位综合课程开发出来成为课程计划的一部分之后总 还保留着某种分科的形式、其次,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又是相互依赖,相 互作用的。
联系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Nhomakorabea水平组织:指将各种课程要素按横向(水平)关系组织起来。
水平组织的标准 课程的水平组织的基本标准——整合性 整合性:将所选各种课程要素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找到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将之整合为一个 有机整体。 课程的整合性主要包括:学生经验的整合;学科知识的整合;社会生活的整合或社会关联。 课程组织结构,简称课程结构,指把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分成个部分,在不同的学习时间安排不同 的课程类型,由此形成一个课程类型的组织体系。

一、《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介绍

一、《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介绍

一、《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介绍《课程与教学论》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与东北师范大学合作开办的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4学分,安排一个学期学习。

学科背景:《课程与教学论》是以研究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问题为目的、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一门学科。

近些年来,《课程与教学论》作为教育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是随着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具体方法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者、教学第一线的教师都需要课程与教学理论的指导,也需要总结课程改革实践中的新鲜经验。

这其中不仅有许多理论问题需要澄清,而且众多的教育实践工作者正迫切需要这方面的专业指导。

本课程的设置,也就是为满足这种社会需求,首先向教管专业学生开出,相继还会有教育相关专业来共用。

因为这个课程不仅适合教育类本科专业学生学习,同样还可用于中小学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师的进修培训,因此,我们也要向全社会开放,为满足其他学员对课程与教学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学习和研究的需要服务。

二、《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内容的基本概念《课程与教学论》作为一门经过整合的学科,是近些年才开始的,以往课程论与教学论是作为两个独立的研究领域。

本门课程试图将这两个研究领域整合成一个课程。

为了认识课程与教学这门学科的性质,以研究的对象,首先对课程与教学两个基本的概念,及其关系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1.什么是课程课程一词在英语中源于拉丁语,意思是赛马的跑道。

引入教育中具有学习进程的意思,隐喻学校教育中的课业。

这个课业可以理解为规定好的计划,学习的内容,也可以理解为学生获得的经验?较为常见的说法如,课程是“学校应为学生提供的一整套教学内容和实施计划”。

对课程概念有不同理解,有关课程的定义就有几十种之多。

有学者将课程的各种含义归纳为四类:即课程是学科:“课程由5个方面的学科构成,即母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外语。

课程是计划:“课程是为学生提供的一套教学内容和实施计划。

教育学知识体系图表

教育学知识体系图表

教育学知识体系图表一、教育学概述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

它主要通过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研究,揭示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二、教育学的知识体系1、教育史:研究教育思想、制度、实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与变革,对于理解教育的历史背景、演变过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2、教育学原理:探讨教育的本质、目的、过程、方法、制度等基本问题,为其他教育学科提供基础理论。

3、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课程设计、教材编写、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提供理论支持。

4、教育心理学:研究学习者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发展规律等,为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5、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探讨社会结构、文化传统、价值观等对教育的影响以及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6、教育经济学:研究教育的投入、产出、效率等问题,为制定教育政策提供经济分析和建议。

7、比较教育学: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地区的教育制度和实践,揭示教育的共性和差异,为改进和完善本国教育提供借鉴和启示。

8、教育政策学:研究教育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估,揭示政策背后的利益关系和价值取向,为完善教育政策体系提供理论支持。

9、教育技术学: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为提高教育教学的科技含量和现代化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三、教育学知识体系图表为了更直观地呈现教育学知识体系,我们可以将其整理成一张图表。

图表可以采用树状图或流程图的形式,以教育学原理为核心,向外延伸出各个分支学科。

每个分支学科可以标注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以便学习者快速了解和掌握该领域的知识要点。

四、教育学知识体系的特点与价值教育学知识体系具有以下特点:1、综合性:教育学涉及多学科领域,包括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使得其研究视角和方法具有多样性。

2、应用性:教育学知识体系紧密结合教育实践,为解决实际教育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课程与教学论 第1章 课堂与教学研究基础

课程与教学论 第1章 课堂与教学研究基础
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章 课堂与教学研究基础
第一节 当代课程与教学的议题框架
本章学习目标
通过本节课,你能够:
01
了解当代课程与教学的议题框架, 熟悉课程与教学的流程与议题。
02
了解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学科基础,掌 握课程与教学论的心理学基础、社会 学基础与哲学基础。
当代课程与教学 的议题框架
一、课程与教学的 基本议题
功能主义社会学往往关注种族、社会阶层、性别等因素影响学生成绩的数据, 据以考察语言和文化、环境、家长职业等因素与学业成败的关系。结果发现,希望 改变自己学业成败的学生很少。
所以,功能主义社会学家把忍受考试和接受考试结果视为社会化过程必不可 少的重要方面。通过考试,学生和家长知道了学生的潜力以及在社会上的适当位置。 学校课程的目的是个体社会化,理解和接受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适应社会结构, 而不是改变社会结构。
学校课程与教学就成为一种促进个体的行动有助于维 持社会结构、保持社会平衡的手段。
美国学者帕森斯发展了社会结构理论,并把学校、 班级和家庭等都视为一种社会体系,其中最为关键的 功能是角色。
教育机构决定了校长、教师、学生的角色。 适于男生和女生、优生和差生的课程及其在社会 机构中的位置也相应地存在差异。
二、课程与教学的 话语框架
课程与教学的流程与议题 课程与教学的连续体
从学校课程与教学发生和发展的基本过程来看,课程与教学是教师、学生 围绕方案而进行互动交流的机会、过程和结果。 方案是规划的结果和产物 将方案投入实践就是实施 对规划和实施的机会、过程和结果进行有证据的价值判断和改进是评价 与规划、实施和评价相伴并使之顺利展开而采取的措施和推进过程是治理
认知主义心理学曾经在课程与教学领域 引起了一场“认知革命”,导致认知发展阶 段、认知结构、认知策略、元认知学习等成 为课程与教学研究的重要概念和理论话语。

第一章 概述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第一章 概述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第一章概述: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一、“大教学论”的传统现代教育学的创始人夸美纽斯通过办学实践,升华出了有代表性的“泛智教育理论”,包括世俗的教育目的论、百科全书课程论和艺术性教学论。

他将自己的教育理论整理成系统的文字著作,于1632年出版了标志着教育学诞生的《大教学论》。

在该书中,夸美纽斯系统地论述了教育目的,学校性质和结构,教育原则和方法,课程教材内容与组织等问题,建立起了“大教学论”体系。

这样的体系流播于世,形成了作为历史渊源的“教学包含课程、教学论包括课程论”的历史悠久的传统观念。

二、国外的四种模式1.包含模式:教学(论)包含课程(论)模式、课程(论)包含教学(论)模式图1.1C表征了包含模式,它有两个变式,一是课程包含了教学,课程论包含了教学论,二是教学包含了课程,教学论包含了课程论。

相互依赖,是这一模式揭示的课程与教学、课程论与教学论关系的根本特征。

其次,它们之间还有相互归属的关系。

模式C—a表示,课程与课程论是教学与教学论的一个子系统;模式C—b则相反,表示教学与教学论是课程与课程论的一个子系统。

2.二元独立模式图1.1A表征了二元独立模式。

课程和课程论独居其位,教学与教学论也一样,两者没有“接触”,相互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

课程与教学之间、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是彼此独立,互不依赖的。

这样的话,教师指导下的课堂里发生的事与人们计划好的课堂里应该发生的事之间毫无关系。

课程规划者,忽视了教师,反过来也被教师所忽视。

课程研究与它们在学校中的教学实际应用分离开了,两者就会独自变化而互不影响。

3.相互交叉模式图1.1B表征了相互交叉模式,即教学包含课程一部分,教学论包含课程论的一部分,相应地课程也包含了教学一部分,课程论也包含了教学论的一部分。

当站在教育系统的角度来看待课程与教学、课程论与教学论时,它们就是平等而相互交叉的了。

4.二元循环联系模式图1.1D表征二元循环联系模式,突出了课程与教学、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课程与教学论完整版本ppt课件

课程与教学论完整版本ppt课件
教学过程的阶段
教学过程通常包括导入、新授、巩固练习、归纳小结和布置 作业等阶段。在每个阶段,教师和学生都有不同的任务和活 动。
教学评价的目的与功能
教学评价的目的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诊断教学问题,提供反馈信息, 引导教学改进,以及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学评价的功能
教学评价具有多种功能,包括诊断功能、反馈功能、定向功能、鉴定功能和激 励功能等。这些功能共同作用于教学过程,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改革实践
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如 芬兰的现象教学、新加坡 的教学与学习21世纪框架 等。
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念与策略
01
02
03
04
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 兴趣、需求和发展,促进个性
化学习。
素养导向
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包括 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合作
能力等。
整合与拓展
加强学科内与学科间的整合, 拓展课程内容与教学资源。
05
课程资源与教学环境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精选教材内容,挖掘 教材的教育价值。
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利用互联网资源,获取最新的教育信息,拓宽学 生的知识视野。
ABCD
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积极利用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社会资源, 丰富课程内容。
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学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教学评价的内容
教学评价的内容包括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形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 评价。同时,也要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教学评价的方法
教学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纸笔测验、表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观察法、 调查法等。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可以相互补充,为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学提供有 力支持。

课程与教学论 ppt课件

课程与教学论 ppt课件

• 1、学科的含义
• 定义:学科是按照领域性质对知识所划分的门类。
• 存在条件:确定的对象、严密的知识体系、相对稳定的研究者队伍、有标志 性的研究成果
• 层次结构:宏观—— 一级学科(如教育学)

中观—— 二级学科(如教育技术学)

微观—— 方向(如计算机辅助教育)
2020/10/15
34
• 2、学科与科学 • 学科和科学都是人们对某一知识领域的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都是有
•主体与客体、主体性、建构、生成、理解、同化等
• 2、提供思维范式 • 现成论的思维方式:课程建构的目标模式 • 生成论的思维方式:课程建构的批判模式
2020/10/15
41
• 3、提供方法基础 • 方法:一般是指人们为了解决理论的、认识的、实践的、日常生活的等特定
任务或为了达到一定目的所选择和采取的手段、途径和方式的总和。 •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或学说。又称哲学方法论,
现代课程理论学科建立标志是美国著名教育家、课程理论家泰勒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
2020/10/15
24
二、教学论的历史发展
(一)教学词源的释义
在我国,“教学”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学记》中。 《学记》被认为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以 论文教学为主的教育专著。 在西方,“教学思想”追溯到古代希腊苏格拉底的雄辩术。 古罗马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被誉为“古代西方第一部” 教学法论著。
• 2、研究的停滞(60年代中期-70年代后期) • 3、研究的繁荣(70年代后期-90年代后期)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心理学
• 4、研究的深化(20世纪90年代后期-)

第二章 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基础

第二章 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基础

• 3、进步主义和课程与教学论 • 进步主义教育也称为新教育或新教育运动,产生 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达尔文进化论和杜威实 用主义哲学为基础,代表人物有杜威、克伯屈等 • 以反对传统教育、适应社会发展为特征 • 基本主张:
– – – – – – – 学生有自然发展的自由 兴趣是全部活动的动机 教师是指导者而非监工 进行有关学生发展的科学研究 对于儿童身体的发展给予很大的注意 适应儿童生活的需要,加强家校合作 在教育运动中,进步学校是一个领导
–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心理学
• 4、研究的深化(20世纪90年代后期-)
– 反思关于学科基础的各种问题
• (二)学科基础界域的不同观点 • 1、国内观点 • 观点一:从影响因素的观点看学科基础
– 陈侠、廖哲勋
• 观点二:从基础或理论基础的观点看学科基础
– 王策三、施良方、薛玉乐、黄炳煌、徐继存
• (二)学科基础
• 1、学科基础的含义 • 定义: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基础是指那些对课程 与教学论学科建立和发展起推动和促进作用的知 识领域和学科门类。
• 学科基础与学科的理论基础不同。理论基础是能为该学科 提供知识准备、价值取向论证基础和方法论具有基础性和 普遍指导作用的理论。具有理论品格。
• 2、学科基础的相关观点
• (二)哲学对课程与教学论内容的影响 • 1、对课程与教学论本体论的影响 • 哲学本体论研究存在的本质、物质与意识关系等
– – – – – 唯心主义哲学 唯实主义哲学 实用主义哲学 存在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 2、对课程与教学论的价值论的影响 • 哲学价值论研究关于关系与意义的问题,主要回 答人、事物本身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以及人与事物、 事物与事物之间的意义或效用关系的问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与教学论》目录
第一部分概论
绪论
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及地位
第二节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第三节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发展、学科发展问题及展望第四节本书结构安排
第二部分课程与教学的理论系统
第一章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发展基础
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论的哲学基础
第二节课程与教学论的社会基础
第三节课程与教学论的心理学基础
第二章课程论与教学论关系的研究
第一节国外对课程与教学关系的研究
第二节国内对课程与教学关系的研究
第三章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课程概念
第二节教学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课程与教学的本质
第四节课程与教学理论
第三部分课程与教学的实践操作系统
第四章课程与教学设计
第一节影响课程与教学设计的因素
第二节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的确定
第三节课程编制与教学资源的开发
第四节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
第五章课程与教学实施
第一节学生学习心理分析
第二节教师专业化发展
第三节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第四节课程与教学实施策略
第五节课程实施与教学方法的设计
第六节课程实施与学习方法的指导
第七节课堂管理
第六章课程与教学的评价
第一节传统的课程与教学评价模式
第二节课改前提下的课程与教学评价
第七章教学反馈与课程改革
第一节教学反馈的意义、内容及形式
第二节课程改革
第三节后现代教育环境下的课程与教学论第四部分编写说明及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