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康经典的镜像理论对我的启发

合集下载

寻找真实的自我——从拉康的镜像理论看电影《雨中曲》中的唐

寻找真实的自我——从拉康的镜像理论看电影《雨中曲》中的唐

寻找真实的自我——从拉康的镜像理论看电影《雨中曲》中的唐寻找真实的自我——从拉康的镜像理论看电影《雨中曲》中的唐自从法国心理学家雅克·拉康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镜像理论以来,该理论已经深入影响了心理学和文化研究领域。

镜像理论指出,婴儿在6-18个月的时期,开始认知自我身份,通过镜像投射出的反映,建立对自我形象的意识和身份认同。

然而,随着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社会化的影响,他们逐渐迷失了真实的自我,而去追求他人的期望和社会对自我的美化。

这种内外矛盾的关系在电影《雨中曲》中的唐身上得到了生动的展现。

《雨中曲》是由王家卫导演的一部香港电影,讲述了一个曾经是歌手的男子唐在街头卖盗版CD的日常生活。

这部电影呈现了一个在社会底层挣扎的人的内心世界,而唐作为该影片的主角,他的经历和心理状态很好地呈现了拉康镜像理论的思想。

电影一开始就展示了唐对镜子的畏惧和逃避,这暗示了他对现实自我形象的不满和自卑感。

镜子是婴儿认知自我形象的工具,然而在拉康眼中,镜子也是压迫性的,因为它只能反映出现实自我,却无法展现内在的真实自我。

正如唐在电影中所体现的,在他的记忆中,他曾经是一个成功的歌手,有着光鲜亮丽的形象。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他却被迫生活在阴暗的街头,贩卖着被社会指责的盗版CD。

这种反差使得他对现实自我的认同产生了困惑和崩溃。

拉康认为,为了满足社会对自我的认同和赞许的需求,个体常常会追求他人的期望和群体的标准来重新定义自我形象。

在唐的例子中,他试图通过模仿偶像宋秉畯来重建自己的形象。

宋秉畯是唐年少时最崇拜的歌手,他的形象代表着成功和荣耀。

然而,唐并没有真正找到从镜所投射出的反映中寻找到自己的真实自我,而是沉溺于虚假的自我形象之中。

他追求的并不是真正的自我,而是他人的形象和赞许。

电影还展示了唐对社会标准的追求和对他人所表达的期望。

他在电影中不仅迷恋于宋秉畯的声音和形象,也试图成为一个主流音乐界的偶像。

他和他的朋友们在街头表演,试图通过表演来获取他人的认同和鼓励。

在“镜像”中认识自我

在“镜像”中认识自我

在“镜像”中认识自我看到对方和自己一样的表情、动作,如同在镜子中看到了自己。

“镜像期”的相遇或许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改变。

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健康促进与危机干预”对外合作交流大会上,该院心理科主任劉华清教授做了“走进法国精神分析学派”的精彩讲座。

他以引人入胜的“香烟故事”作开场,生动阐述了拉康派精神分析的“镜像期”理论,让与会者领略了法国精神分析的魅力。

在此,本版特邀刘教授撰文分享其讲座内容。

香烟的故事两位心理治疗师,一位是拉康派精神分析师,一位是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德国精神分析师,当他们在工作中分别遇到一个类似的状况,他们是怎么处理的?第一位拉康派精神分析师接待的是一位男士。

来访者从候诊室走来,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烟,抽出一支放在嘴上问分析师:“有火吗?”分析师回答:“您来这里见我,肯定不是为了抽烟。

”这句话让男士很生气,他转身离去。

第二位德国分析师在初次面谈中接待的是一位女性来访者。

来访者一直在给他讲故事——一个非常有创伤性的故事。

讲着讲着,来访者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烟,说:“您介意吗?我抽根烟。

”分析师说“可以啊”,还给她打火。

来访者说:“多谢,我自己来,不劳费心。

”分析师很尴尬。

来访者继续讲她那创伤性的故事,同时吞云吐雾。

来访者是个非常智慧的女人,讲的故事很学究,分析师听着听着,出现了困意,很想睡过去。

于是,他也从口袋里拿出烟。

当来访者想给打火时,他也下意识地说了句“我自己来”,并很自然地点上烟吸了起来。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动作,让女来访者一下子呆住了。

很长一段时间的沉默之后,她开始讲述自己的孤独感。

分析师完全不清楚来访者怎么会突然转到这个话题。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两个香烟故事之后所发生的事。

第一位拉康派分析师在事后写道,我实在是很糟糕,为什么要阻止这个人?那支烟,是他当时唯一可以用来跟我说“我过得不好”的材料!这位分析师意识到,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她忘了自己是精神分析师,而突然站到了一个想要甩掉对方的角色里。

拉康的镜像名词解释

拉康的镜像名词解释

拉康的镜像名词解释在心理学领域,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提出的镜像名词概念给我们研究人的自我形成和自我意识的过程带来了新的思考方向。

拉康的镜像名词理论涉及人的自我认同和他人的反映之间的关系,通过在镜子中看到自己形象的方式来解释自我和他人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拉康的镜像名词理论以及它对于理解人类自我意识的影响。

拉康认为,人的自我形成始于6个月到18个月之间。

在此期间,婴儿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身体与外界的环境有所不同,并通过视觉上的反射来认识自己。

他们通过镜子中的形象来认识自己的身体,并能够将这个形象与自身的感觉和运动相联系。

这种通过镜子观察自己的行为可以被视为一种内在的反射。

拉康将这个反射现象称之为“镜像名词”。

在镜像名词的过程中,婴儿认识到自己和镜子中的形象是一致的。

他们能够通过观察自己和他人互动的方式来建立对自我的认同感。

这种自我认同感是通过他人的反馈和镜子中的形象来塑造的。

当婴儿意识到自己是他人关注的对象,并且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具有反映性时,他们开始形成自我认同感。

拉康认为,通过镜像名词的过程,婴儿逐渐形成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形象。

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并能够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塑造自己的行为方式。

这种自我形象的建构过程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适应至关重要。

然而,拉康也指出,镜像名词并非完全正面的影响。

在这个过程中,婴儿也可能由于无法达到理想的形象而感到焦虑和不安。

他们可能会对自己的身体感到不满意,并试图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来获得他人的认同和喜爱。

这样的行为可能会导致个体的自我认同感和自尊心的障碍,从而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拉康的镜像名词理论不仅对儿童的自我意识形成有重要意义,也可以用来解释成年人的自我认同和他人的影响。

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他人的观察和评价,这些观察和评价塑造了我们对自己的认同感。

通过理解镜像名词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他人的反馈对于我们的自我形象和行为方式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处理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拉康的镜像理论与自我的建构

拉康的镜像理论与自我的建构

2006年7月 学 术 交 流 Jul.,2006总第148期 第7期 A cade m ic Exchange Ser i a lNo .148 No .7[收稿日期]2006-02-10[作者简介]刘文(1962-),男,教授,博士,从事西方文论、比较文学研究。

拉康的镜像理论与自我的建构刘 文(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长沙410081)[摘 要]拉康认为,自我的建构离不开自身也离不开自我的对应物,即来自于镜中自我的影像;自我通过与这个影像的认同而实现。

镜像阶段是一个自欺的瞬间,是一个由虚幻影像引起的迷恋过程,是想像性思维方式的起点。

自我并不是自己的主宰;人们苦苦寻找自我,而当找到它时,它却外在于我们,总是作为一个他者而存在,被自身无法掌控的外部力量所决定,永久地被限定在与自己异化的境地。

镜像阶段的想像性认同与人类知识同构,具有相似性。

最后,笛卡儿式的主体不再能够自由地决定自己的生活,相反,该主体要受制于主体无法控制的外部力量。

[关键词]拉康;镜像;自我;异化;误认[中图分类号]B56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06)07-0024-04拉康(Jacques L acan ,1901)1981)发表于1949年苏黎世第16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上的著名论文/镜像阶段0(全称:/来自于精神分析经验的作为-我.的功能形成的镜像阶段0)历来受到批评家的重视。

很多人认为,这篇论文是拉康整个理论建构的逻辑起点;如果没有拉康的镜像理论,就不会有拉康后来完整的学说。

当代法国文艺批评家、女性主义哲学家卡特琳#克莱蒙认为,拉康的镜像理论/是一个真正的发现,从中人们可以找到所有拉康后来学说的萌芽形式0[1]。

拉康自己在文中也表明,人们在镜像阶段所形成的认知过程,/将会是人们所有派生认同的根源0(L acan ,p .4;以下凡引此书只注页码)。

正如拉康的文章标题全称所表明的,镜像阶段讲的是关于自我的构成与本质以及自我认同的形成过程。

从拉康的镜像理论看电影及其他媒介影像的镜子功能

从拉康的镜像理论看电影及其他媒介影像的镜子功能

从拉康的镜像理论看电影及其他媒介影像的镜子功能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媒介影像无处不在。

电影、电视、广告等媒介通过图像和声音的结合,向观众传递各种信息和情感。

然而,除了表面上的内容之外,这些媒介影像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功能和作用。

法国心理学家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提出的镜像理论为我们解读媒介影像的象征和结构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本文将以拉康的镜像理论为基础,探讨电影及其他媒介影像的镜子功能。

一、拉康的镜像理论及其基本原理雅克·拉康认为,儿童在初期的镜像阶段(镜像阶段大致在出生后6个月至18个月之间)通过自视镜中看到的自己的镜像与外部世界建立了联系。

在这个阶段,婴儿看到自己在镜子中的形象,并将其作为自我的标志。

而在此过程中,婴儿逐渐意识到自己与外部世界的不同,从而形成了自我意识和主体性。

镜像理论的核心概念是“观看的幻见”,即镜子给予婴儿的幻觉,它强调了身份和认同的主观性与外在世界的关系。

在镜像阶段,婴儿认为自己与镜中的形象是一致的,从而认同并接纳了自己。

拉康认为,这种幻觉形成了人的自我意识,并决定了个体未来的主体性和社会性。

二、电影及其他媒介影像的镜子功能1. 构建观众的自我认同电影及其他媒介影像通过塑造具有特定角色和身份特征的人物形象,让观众在情感和认知上产生认同感。

观众在观看电影时,常常会将自己代入到电影角色的境地中,与其产生情感共鸣。

这种过程类似于镜像阶段中婴儿将自身与镜中形象视为同一的认同过程。

观众通过与电影角色的交互,从而映射出自身的欲望和情感,并建立起对自我和他人的认同感。

2. 反映社会的文化观念媒介影像不仅仅是个体情感的表达,也是社会文化观念的反映。

电影及其他媒介影像通过选择特定的主题、故事线和视觉呈现方式,呈现出不同的文化观念和社会现实。

观众在观看电影时,通过对影像信息的解码和理解,不仅能够认知社会和文化的差异,还能够反思自身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这种反映社会的文化观念的过程,可以看作是观众在电影及其他媒介影像中看到自己的“镜像”。

拉康镜像理论

拉康镜像理论

拉康镜像理论镜像理论认为:镜子之中存在着真实的自我。

而当镜中所反映出来的影像与本人的差距过大,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差距逐渐增大,此时我们便能从镜子中看到那个不属于真实的自我。

正是这样一种思想启发了拉康的“镜像阶段”,他开始探索他所称的镜子中的“他者”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很难直接面对和观察自己,因为每个人都会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规范、文化传统以及审美标准的制约,都会使得自己的言行、举止、仪表、风度等等与众不同。

另外,人还是在成长发育中的个体,其身心、智力发展水平是不均衡的,因而也不可能对自己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

但是镜像理论也会有一些局限性,比如它把镜子中的“他者”视作真实的存在,只不过是由于某些原因而无法将它清晰的再现,只是模糊地显现,这种假定就失去了客观事物应有的科学性。

所以镜像理论强调的只是自我意识对象的模糊性,因为自我是一个未完成的形象,在本质上不具有完整性。

它只是通过对自我这种形象的折射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和体验。

因此镜像理论主张,对“自我”这种镜中形象进行不断的重复和分析,把自我当做客体来把握,以此获得新的自我意识。

当然,镜像理论又是建立在哲学基础上的,哲学思考和哲学研究要求人们用实证的态度对待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握“自我”,这也许会带来精神上的困扰。

比如,镜子中的自我形象和自己到底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可能就连真正的自我也不太清楚。

镜像理论引发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它能否确认自我的存在。

这似乎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自我本身也许就是虚无飘渺的,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因为人的自我意识都是先在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并且受到主客观诸多条件的制约。

人类的每一种思想、信念、情感、观点等等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一旦离开了社会背景,就不可能存在。

因此即使我们相信自己的存在,在对他人做出判断时,也需要遵循社会伦理道德、文化价值观念等等因素,以此来评价我们所谓的自我,这就给我们的自我认知带来了一定的困惑。

寻找真实的自我——从拉康的镜像理论看电影《雨中曲》中的唐

寻找真实的自我——从拉康的镜像理论看电影《雨中曲》中的唐

寻找真实的自我——从拉康的镜像理论看电影《雨中曲》中的唐寻找真实的自我——从拉康的镜像理论看电影《雨中曲》中的唐导言:拉康的镜像理论是心理学和精神分析领域的经典理论之一,这一理论揭示了个体如何通过镜像阶段建立自我概念,并探讨了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可以为我们提供深入理解和探索个体发展的观察窗口。

本文将以经典音乐爱情电影《雨中曲》中的主人公唐为例,通过分析他的自我认同和他者认同的过程,来解读其如何在拉康的镜像阶段寻找到真实的自我。

一、拉康的镜像理论概述拉康的镜像理论是指个体在早期发展过程中,通过镜像阶段的体验来建立自我认同。

拉康认为,婴儿在镜像阶段首次看到自己的镜像,将其误认为是一个完整统一的自我,而非碎片化的存在。

这一镜像体验对个体的身份认同和自我构建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电影《雨中曲》中的唐《雨中曲》是一部以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音乐界为背景的音乐爱情片。

影片讲述了主人公唐在音乐事业和爱情之间的追逐与挣扎。

唐这个角色是一个年轻的音乐才子,梦想成为一名音乐家。

然而,由于家庭的压力和自身的短处,他在音乐道路上屡屡受挫。

唐经历了一系列的失败和自我怀疑,无法找到真正的自我。

直到遇见了女主角雨,唐被她的才华和魅力所吸引,开始想要成为她的伴奏。

三、唐的自我认同拉康认为,在镜像阶段,婴儿看到自己的镜像后,开始对自己产生认同感。

然而,这种自我认同实质上是建立在他者的认同基础上的。

在《雨中曲》中,唐以自己为中心,追随自己的音乐梦想。

然而,他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成功,逐渐丧失了自信和自我价值感。

四、他者认同与自我认同的关系拉康认为,他者的认同是个体形成自我认同的关键因素。

在《雨中曲》中,唐受到了雨这位优秀音乐家的认同和赞赏。

唐开始试图改变自己,追求与她的平等。

他渴望通过与雨的关系,找回自己的自信和自我认同。

然而,这种他者认同实质上并不能帮助唐实现真正的自我认同。

五、真实的自我寻求拉康指出,个体必须超越他者的认同,去寻找真实的自我。

拉康镜像阶段理论及意义

拉康镜像阶段理论及意义

康拉德镜像阶段理论是比利时心理学家布兰德(Éric,1905 - 1980)在1938年创立的一种理论,它详细描述了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心理发展过程。

此理论基于共情和分裂认同,以及儿童早期的同理映射能力。

康拉德镜像阶段理论被认为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它提供了架设人际关系的基础,从而促成正常的社会、情感和行为发展。

此理论当中强调的概念有自尊意识的建立、社会及学习性的行为的发展、情感的控制及自我推理能力和求知欲的增强。

康拉德镜像阶段理论按照一定的年龄档次,确定了一系列年龄特有的表现。

在出生至两岁之前,家长耐心地陪伴、满足婴儿的需要,并以善意、安全、和平的方式来处理它,可以为其后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在2至4岁之间,儿童正处于模仿期,根据他们所见到的行为和情感模式来探索与理解他们所处的社会,并按照自己的偏好来进行行动与决策,对当前的表现情况有明确的理解和积极的认可。

在4至7岁之间,儿童开始获得更深层次的自尊,通过反思方式来体会自我,要求他人尊重自己等等。

在7至12岁期间,儿童开始理解社会的规则,并逐渐增强自己的思考、决断力和社交能力。

最后,在12至18岁之间,儿童将子我认同强化到更深层次,探索社会问题、精神修养和未来目标,并将这些看法融入到自己的思想行为之中。

康拉德镜像阶段理论的意义在于,为家长提供了一套明确的步骤去理解和指导孩子。

它也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孩子不同年龄时段面临的挑战,并分析他们如何从中结合恰当的表扬和责备,来打造孩子新陈代谢无缝、充满温暖而健康的成长。

总而言之,康拉德镜像阶段理论可以帮助家长更加有效地参与孩子的成长,让孩子在正确的道路上安全而健康的成长。

浅用拉康的“镜像理论”分析《道林格雷的画像》

浅用拉康的“镜像理论”分析《道林格雷的画像》

浅用拉康的“镜像理论”分析《道林·格雷的画像》拉康的镜像理论认为:镜像阶段是自我形成的原型,其“镜像阶段”指6至18个月的婴儿产生了最初模糊的自我意识,逐步能在镜中辨认自己的形象,然后把自己的真实身体和镜中自我相认同,从而完成自我的同一性和整体性的身份认同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自我的认同总是借助于他者,自我是在与他者的关系中被构建的,自我即他者。

在拉康看来,人类自我意识的确立是与他者联系在一起的。

最初的镜像其实就是个想象中的他者,婴儿正是通过这个外在的他者建立自我意识,而在之后的成长过程中,人也始终无法脱离如镜像一样的来自他者的注视与影响。

正如小说中道林的成长之路就是众多他者的欲望投射之路,道林的“我”之形式的获得都源自他人的形式。

小说中道林这个人物最初始是一个单纯善良的青年,就像未经雕琢的璞玉。

他完全不知道自己真正是什么样的人,或者真正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他拥有令所有见过他的人为之倾倒的美貌,却不自知。

总之这个时候的他对自己没有形成清晰明确的自我认知,人格发展尚未健全,他需要借助他者对他的评价等塑造自己的人格,完成成长。

但在小说中,道林作为主体将他者看作是自己,其本质逐渐被虚幻的理想形象所遮蔽,走上映射在他者的幻想上的人生。

在画家巴西尔那看到美妙绝伦的画像后,他才认识到自己的美,对画像中的自己产生认同,而后又在巴西尔和亨利爵士的影响下,他希望自己能永葆青春美丽,让画像代替他老去。

而实际上这个愿望实现了,在他一次次的欲望放纵,行为败坏中他始终保持着青春美貌,但画像却变得狰狞恐怖。

那个画像中的人才是他真正心灵的体现。

道林从一个纯真的少年在周围镜像的不断影响下经历内心的挣扎,最终成为了出卖灵魂换取青春美貌的魔鬼。

在他的人格塑造中,对他施加影响的镜像不仅是画像,还有画家巴西尔,亨利爵士,演员西比尔等等。

他们就像是一面镜子,亨利伯爵不断引诱道林,放大他心中的欲望。

巴西尔则不断地告诫他要保持清醒,理性和良知,保持最完美的状态。

拉康的镜像理论与自我的建构

拉康的镜像理论与自我的建构

拉康的镜像理论与自我的建构拉康是一位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他的镜像理论对自我建构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拉康的镜像理论,探讨自我的建构过程,并举例说明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本文将通过关键词联想的方式,对自我建构与镜像理论进行深入思考。

拉康的镜像理论主要围绕镜像意识、镜像人物和镜像时间等方面展开。

镜像意识指的是个体通过镜子中的影像来认识自己,确立自我形象。

镜像人物则是指个体在镜子中看到的影像并非真实的自己,而是被扭曲、异化的形象。

而镜像时间则强调了时间的重要性,认为时间是人类认知的先决条件。

例如,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照镜子,通过镜像意识来认识自己的外貌、身材等。

然而,由于镜像人物的异化作用,我们看到的并不是完全真实的自己,而是被扭曲的形象。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地自我认知和自我建构来重新认识自己,以获得更为真实的自我形象。

自我的建构过程包括自我意识、自我认知和自我建构等方面。

自我意识指的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感知;自我认知则是指个体对自己在时空中的存在和自身行动的认识;而自我建构则是指个体通过语言、符号等媒介来建构自己的身份和认同。

例如,在社交媒体时代,人们通过自拍、修图等方式来建构自己的形象,并以此为媒介与他人交流。

这种自我建构的方式不仅让我们获得了一种满足感和自信心,同时也让我们与他人的交流更加顺畅。

在进行关键词联想时,我想到了《红楼梦》中的“金玉樽中带些酸楚”。

这句话描绘了贾宝玉对自身身份和地位的认知。

他感受到自己身处繁华的金玉之中,却也感受到内心的酸楚和无奈。

这恰好反映了拉康的镜像理论中个体通过镜像认识自己,但这种认识往往是被扭曲和异化的。

正如贾宝玉一样,我们每个人都在社会的大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形象,但这个形象并不完全真实。

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地自我反思和自我建构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从而更好地与他人交往,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拉康的镜像理论和自我的建构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自己和社会。

关于拉康的镜像理论理解(一)

关于拉康的镜像理论理解(一)

关于拉康的镜像理论理解(⼀)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最初以论⽂的⽅式在1936年举⾏的第⼗届国际精神分析⼤会上发⾔,但其论⽂《作为“我”之功能形式的镜像阶段》在1949年苏黎世举⾏的第⼗六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年会才正式⽽成。

要理解镜像阶段理论要先了解两个病例,第⼀个病例是1932年,他完成的学位论⽂《论妄想型精神病与⼈格的关系》,这个病例是他亲⾃负责的⼀个长达⼀年半的埃梅的个案。

拉康以精神病原因造成器质性病变作为研究的前提,探求⼈格内部的⼼理因素的理解。

但此时他还只是有些偏向精神分析⽽已。

第⼆个病例是发⽣在1933年法国的⼀个杀⼈惨案。

帮佣的两姐妹残忍的杀害了⼥主⼈和其⼥⼉,拉康没有亲⾃诊治过这两姐妹,⽽是根据《巴黎黄昏》杂志等的公审记录来进⾏分析的,其论⽂为《妄想症犯罪动机--帕品姐妹的犯罪》来讨论妄想犯罪。

这两个病例以⽐较典型的形式将镜像本⾝的意义呈现给了我们。

拉康在这两个病例中特别注意--“我”⾃⾝的形成和镜像的关系,镜像是如何成为⾃我形象的?埃梅由于与镜像的他者的认同,在他者的形象中体验了⾃⼰,⾛上了映射在他者的幻想上的⼈⽣。

她认同的理想形象虽然给予她肯定的感情和统⼀性,但由于与之认同,反⽽受它⽀配,并不适当的剥夺了她想要成为⾃⾝主⼈的权利,它映在埃梅眼中的就是认同的他者造成的对她⾃⾝主⼈性的掠夺。

埃梅在认同他者时缺乏把这⼀形象内在化并使其与⾃⼰紧密相连,成为⾃⾝核⼼的印记。

拉康谈到为了把⼈结构为⼈,⽆论如何我们是需要他⼈的介⼊的,即有对他者的仿效,对他⼈的认同。

没有他⼈的介⼊,⾃⼰就不能成为⾃⼰,但是将⾃⼰委⾝于外部形象势必会导致⾃我疏离,⾃⼰的主⼈性会有⼀个与他者争夺的过程。

再者,⼈因为受到理想的镜像的迷惑,为镜像所束缚,视野狭窄,就会像俄狄浦斯⼀样背负者迷失真相的宿命。

埃梅病例可以说是浓缩了拉康以后的思想的病例。

“我”是什么呢?“我”就是把他者当作⾃⼰来⽣存,因⽽被拉⼊⼀个更⼤的难题中⽽苦恼的⼈。

以拉康之“镜”透视人之“自我”——拉康“镜像阶段”理论的深层

以拉康之“镜”透视人之“自我”——拉康“镜像阶段”理论的深层
[ 收稿 日期 ] 2 0 1 7— 0 4— 0 5 [ 作者简介 ] 王平原 ( 1 9 9 3一) , 男, 山东聊城人 ,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硕士生 。
第4 期
王 平原 : 以拉康 之“ 镜” 透视 人之 “自我”
可控 性 的认 同与 相反 。如果 说 瓦隆等 人 通过这 个 实 验想 要探 究 的 它所 带 给婴儿 的对 自身 统 一性 、
[ 关键 词 ] 镜像 阶段 ; 自我 ; 无意 识 ; 主体 [ 中 图分类 号 ] B 5 6 5 . 5 [ 文献 标识 码 ] A [ 文章编 号 ]1 6 7 2—2 5 9 0 ( 2 0 1 7 ) 0 4— 0 0 2 4— 0 5
雅克 ・ 拉康( J a c q u e s L a c a n ) 无 疑是 法 国现代 实验发 现 , 婴儿和黑 猩猩 、 猴 子 在 面 对 镜 中 影像 最 有代 表性 又最 具 争 议 的精 神 分 析 学 家 , 同 时也 时 , 都 能准确 确认 自身 形 象 , 但 两 者之 间存 在一个 是 一 位 影 响 深 远 的 原 创 性 思 想 大 师 。 拉 康 于 根本的差异 : 黑猩猩、 猴子一旦发现该形象是 自 身 1 9 3 6年 在第 十 四届 国 际 精 神 分 析 大会 上 所 提 交 镜 像而 不是 其他 同类 时 , 很 快就 会 对其 失 去兴趣 ,
— —
拉康 “ 镜 像 阶段” 理 论 的深层 逻 辑透 析
i 晾
1 0 0 8 7 5 )
( 北京师 范大学 社会 学学院 , 北京
[ 摘

要] 拉 康 的“ 镜像 阶段 ” 理论 认 为 婴 儿 的镜像 阶段是 一 次 关键 的认 同过程 , 通过 这

镜像电影理论的有用性和意义

镜像电影理论的有用性和意义

镜像理论及其在电影中的运用一、浅析拉康镜像理论1936年,拉康提出“镜像阶段”理论,这是他深刻地研究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提出的心理发生和人格历史建构逻辑后发表的颠覆性观点。

“镜像阶段”概念来自法国儿童心理学家瓦隆的动物与婴儿的镜像试验,通过对动物和婴儿对镜像的反应,确定其自我意识发生的时间。

在拉康的镜像理论中,当婴儿还处于混沌不清的状态时在镜子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像,他并没有认出镜中的影像是谁,他还不能区分自己与镜像、他人与他人镜像以及自己与外界的其他对象。

但用不了多久的时间,婴儿认识到镜中自己的影像,比如自己伸手,镜像也伸手,婴儿发现镜中的影像会按照他得动作作出反应。

意向性地实现了一个自欺性的格式塔转换想象所,在这里,婴儿开始确认身体的同一性与整体性,并对自己的镜像产生自恋式的认同。

可是这种想象性式的总体性的认同必须要付出代价,因为孩子统一自己的肉身,协调自己的行为机能,是以一种本体上的异化为前提的。

这好比喀索斯看见水中自己的倒影时深深迷住的情景,他疯狂的跳进去,披着外部他者的形象,将自己的形象淹没其中。

就像我们多次说的那样,孩子并不知道在认同于镜像的同时,失却的正是自己。

二、镜像理论在电影中的运用英国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家、先锋电影导演劳拉?穆尔维曾在《观影与叙事性电影》这篇论文中指出银幕之于观众,相当于镜子之于婴儿的作用。

观众会如同婴儿一样向影片中的角色寻求认同,他们先把自己的欲望投射到影片人物身上,然后再与人物相认同。

比如观众会情不自禁的同电影人物一同欢笑、一同哭泣,这种似乎应理解为感情的共鸣实为一种欲望的投射和对观影的认同。

而且电影中的人物在他们自己的生活环境中不断地在寻找自我,但却被无意识地置换了主体、无意识地构建了自我,这与我们是何其相似,所以对影片的观望能让我们能站在一定的高度上看到那些和我们类似的群体。

如此的反观或反思,便是电影的最大价值。

《楚门的世界》以其深刻的主题吸引了批评家从各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拉康镜像理论

拉康镜像理论

拉康镜像理论镜子是单面的,没有人能够从镜中发现真实的自我。

不管你认为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的眼睛所看到的却只是自己想让你看到的东西,就如同我们每个人都在心里虚构了一个不同的“我”。

镜像是真实世界的反射,也是个体存在的表象。

当面对无数“他人”的时候,那些表象呈现出来的就是我们所谓的自我。

但在每个镜像的背后,又潜藏着另外一个镜像,与我们平行共存,时刻提醒我们,去照见自己的本来面目。

真正的我和“我”背后的镜像是一体两面的。

你在照镜子时照见的是“你”的本相,照不见的是“你”背后的镜像。

自己以为这个“自己”就是理性的、感性的、主动的“我”,其实镜像才是真正的自我。

镜像理论认为:真正的主体不是自己,而是与自己同一的第二自我;他是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投射出来的,或者说,他就是自我的镜像。

简言之,“自我”就是镜像,它是同一个人的镜像复制品。

于是,我们在思考别人时,便用“他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在评价别人时,便用“我”的尺度来衡量他人。

那么,人生的意义何在?哲学家索罗最早提出“人生是没有意义的”。

从索罗的哲学来看,“无意义”并非仅指个人,而是泛指所有的事物。

既然“没有意义”,那么一切追求的意义便失去了依托。

然而,“人生是有意义的”却是索罗的逻辑延伸。

即“人生”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虽然不可避免地包含着诸多限定和约束,却仍然具有独立的存在价值,并在其中彰显自身的意义。

这意义是“属人”意义和“属世”意义的统一。

对于索罗而言,这意义的创造性表达就是对生命的终极关怀。

人,由于有“我”而成为人,正因为“我”在其中,所以“我”的存在及人的本质才获得了超越性的价值。

“我”被凸显出来的同时,亦带动了人性的完整。

人的本质力量在于他的社会性。

于是,人的价值的源泉——人性,便通过“我”这一载体而得以充分展现。

“镜像”之后,还有“非镜像”。

此外,镜像是“他”的另一个侧面,只是他内在的另一个镜像。

就好比观看时看到的是他人的外貌,可是真实的自己却往往被忽略了。

简评拉康与弗洛伊德的镜像理论

简评拉康与弗洛伊德的镜像理论

简评拉康与弗洛伊德的镜像理论弗洛伊德提出了本我、自我、超我的意识的理论结构,而拉康却有与他截然不同的想法。

本文对拉康和弗洛伊德的镜像理论的本质来源与区别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二者的之间的相互关系理清其发展的轨迹,对我们现在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示出分析这种理论的社会现实意义。

标签:拉康弗洛伊德镜像区别1 拉康的“镜像理论”1936年,拉康提出“镜像理论”。

拉康认为意识是发生在新生儿的懵懂期的一个瞬间,这就是所谓的“镜像阶段”。

之后进入弗洛伊德所说的自我,本我,超我阶段。

儿童的自我意识与它完整的意识就此出现,拉康认为镜像阶段是建立在生理上的。

6-18个月的婴儿在镜子中可以认出自己,虽然婴儿无法控制身体则需要旁人的照顾但是拉康认为婴儿却可以认出自己镜子中的样子从而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完整性!(拉康选集)拉康的镜像理论主要有三个过程,首先是镜子前婴儿的分析,使婴儿发现一个完整的自己,但是这也是一种幻影,把破碎的身体形象转变成一个完整的形式。

还有一方面当婴儿想要摸到镜子中自己的影像却碰不到从而发现这个影像并不存在,所以便出现了镜子中的自我和自我的对立关系,拉康把这种对立关系认为是“自我的异化”,婴儿在镜子中的影像是接触社会和语言之前的“理想的自我”,也可以说是虚构的自己。

其次是这个不一样的自我将要面对社会语言。

也就是说婴儿开始学会一些动作,看着镜子中的自己随着自己的动作开始变化,这种掌控的感觉使婴儿感受到快乐。

所以婴儿会迷恋这镜中的幻想,也就是与我们会常常迷失在美好的事物是一样的。

最后,拉康认为自恋的本质也可以说是镜子中自我的影像,从拉康想法中,主宰自己的并不是自我,我们想要找到自我,当我们找到它的时候,它并不是属于我们的,而是一个独立的存在。

(张一兵,拉康镜像理论的哲学本相)拉康还有一个重要镜像理论的逻辑是由形象-意象-想象为基础的伪先行性论。

于是,我不在而他在,他在即伪我在。

拉康之后说的镜像和他人的影像都具有这种先行性。

从拉康的镜像理论解读电影《追风筝的人》

从拉康的镜像理论解读电影《追风筝的人》

从拉康的镜像理论解读电影《追风筝的人》【摘要】电影《追风筝的人》通过主人公阿米尔的故事展现了拉康的镜像理论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阿米尔在父亲与他者的影响下,不断探索自我认知与他者的关系。

父子之间的镜像关系在电影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揭示了拉康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社会环境也在塑造个体自我认知上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构成电影情节中的重要背景。

拉康的理论在电影中得到具体呈现,角色的自我认同与他者的投射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性。

拉康的镜像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引导我们思考个体自我认知的复杂性和人际关系中的镜像效应,成为我们理解电影《追风筝的人》的重要观照点。

【关键词】电影《追风筝的人》、拉康、镜像理论、主人公、自我认知、他者、父与子、社会环境、角色、自我认同、投射、启示、复杂性、人际关系、镜像效应1. 引言1.1 电影《追风筝的人》简介电影《追风筝的人》是由马克·福斯特执导,卡勒德·胡塞尼原著改编而成的一部影片。

该电影讲述了阿富汗裔美国男孩阿米尔的成长经历,以及他与家佣哈桑之间的情谊和命运交织的故事。

电影以阿米尔追逐风筝的过程为主线,通过回忆与现实交错的叙事方式,揭示了阿米尔在童年阶段的冲突、成长和自我救赎的过程。

影片以阿富汗的历史和文化为背景,展现了阿米尔在家庭、友谊、社会中所面临的挑战和矛盾,以及他如何在内心的痛苦与挣扎中逐渐找到自我、拯救自我的过程。

电影情感充沛,情节曲折,通过对人性的深刻探讨呈现了一部感人至深的成长故事。

1.2 拉康的镜像理论概述拉康的镜像理论是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提出的一种心理理论,他在1949 年首次提出了这一理论。

拉康认为,镜像阶段是婴儿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婴儿对镜子中的自己产生了认同,从而形成了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

拉康强调,个体的自我意识是通过他者的反映而建立的,自我的形成不仅依赖于内在的自我形象,更受到外部他者的影响。

从拉康的镜像理论解读《茫茫藻海》中的“女人如茶”

从拉康的镜像理论解读《茫茫藻海》中的“女人如茶”

2018年第11期基金项目:2018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指导性计划,课题名称:《从拉康的镜像理论解读“茫茫藻海”》,项目编号:2018-ZDJH-130。

作者简介:卢静(1982-),女,河南新乡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商务英语。

收稿日期:2018年6月13日。

女人如茶,越品越浓,品茶不仅是在品味一种人生,更是欣赏姿态万千的女人,不同时期的女人、不同性格的女人所散发出来的是不同的味道和茗香。

《茫茫藻海》是简·里斯在72岁高龄时创作的一部经典小说,小说自问世以来就一直受学术界的关注,评论家们从不同角度对小说进行了阐述。

《茫茫藻海》这部小说涉及女性主义和身份认同,小说女主人公长期受父权制社会的压迫,时刻面临着黑人身份和白人丈夫身份认同的危机,导致自身性格消极,最终在罗切斯特的设计下一步步走入绝望,走向疯癫,最终在烈火中走向死亡。

文章将以拉康的镜像理论为依据,对《茫茫藻海》中的女性进行解读。

1小说简介《茫茫藻海》是简·里斯的经典之作,小说主人公是《简·爱》中那个阁楼上的疯女人安托内万特,讲述的是安托内万特走向毁灭的历程。

安托内万特从小就生活在种族冲突、性别歧视的环境中,无法在白人和黑人之间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身份,常常莫名其妙的感到害怕。

安托内万特的母亲年轻漂亮,但安托内万特的父亲却已经去世,留给她们的只有一个破败的庄园以及一群虎视眈眈、蠢蠢欲动的奴隶,在经历了长达五年的煎熬后,母亲嫁给了梅森先生,母女二人的生活逐渐好了起来,尽管母亲和继父的生活很幸福,但母亲经常感到恐惧,希望丈夫能带她离开,但梅森先生对母亲的恐惧和要求不以为然,认为那都是母亲的臆想,认为那些懦弱、胆小的黑人奴隶是不会对他们的生活造成威胁的,但事实却并没有按照梅森先生说的那样走下去,他们生活的庄园被围攻、被一把大火吞噬了。

安托内万特自己被梅森先生送到了修道院,直至17岁。

梅森先生死后将自己一半的财产留给了安托内万特,但梅森的儿子将安托内万特嫁给了一个看上安托内万特遗产的英国绅士,但安托内万特却不可救药的爱上了这个虚伪至极的人。

拉康之镜像阶段理论与其提供的视觉涵义

拉康之镜像阶段理论与其提供的视觉涵义
至此镜像中的自己的身体图像已悄然转变 为他者领域的象征组构,主体开始陷入他者的世 界状况。镜像阶段促进与实现了无意识的语言 化,语言又使之制度化,欲望( 主体) 的法则被纳 入到能指的秩序中实行。然而这种主体经过了 镜像阶段获取他者符号的过程,又被视之为将自 己还原到外部的他人之中。福原泰平对之解释 为“我为 了 成 为 真 正 的 自 己 而 必 须 舍 弃 自 己 本 身,穿上他者的衣装”[5]46 。这又为镜 像 阶 段 确 立起了朝着自身的匮乏的倾向,疏离自身的形式 又被赋予对他者疏离的目的。
关键词:拉康; 镜像阶段; 镜像; 视觉; 想象
中图分类号:B83 - 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 - 0012( 2012) 02 - 0067 - 10
一、镜像阶段:主体重建的时刻
1936 年拉康第一次参加了在马里安巴德举 行的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年会,在会上他提出了 “镜像阶段”的 观 点。 “但 是 我 的 论 文 被 会 议 主 席、弗洛伊德的传记作者厄内斯特打断了。”[1]14 拉康记述道,而且这篇论文的原稿也已经丢失。 直到 1949 年苏黎世国际精神分析大会,拉康在 发言时再次陈述了这一论说。多斯认为拉康首 次提出镜像阶段的观点时,受到了心理学家亨利 ·瓦隆的影响,其观点建立在发生论的视野中。 而再次提出已经是结构主义意义上的了,“他已 经不再把它视为发生过程中的一个时刻,而是把 它视为认同的基体,视为由主体确立的外在性与 内在性相 互 关 系 的 基 体,正 是 这 一 基 体 导 致 了 ‘无可替代的构造’”[2]129 。
镜像阶段被认为是最初的主体认同之途,镜 像则为原初的能指,成为认同过程中符号的母体, 随后主体的语言化出现。谈到人生未来的后镜像 阶段,拉康指出由于这个异化的强固框架,自我的 建构 实 际 上 总 在 躲 避“那 个 永 远 非 中 心 化 的 主 体”,结果“主体在日甚一日地丧失,存在也在日甚 一日地被人忘记”。一如多斯所言,镜像阶段已经 形成主体“最初的无可挽回的结构”。[2]130

拉康经典的镜像理论对我的启发

拉康经典的镜像理论对我的启发

拉康经典的镜像理论对我的启发江西景德镇胡俐萍一、介绍拉康的"镜像理论":拉康认为意识的确立发生在婴儿的前语言期的一个神秘的瞬间,此即为"镜像阶段", 儿童的自我和他完整的自我意识由此开始出现。

拉康对镜像阶段的思考基本上是建立在生理事实之上的:当一个个月的婴儿在镜中认出自己的影像时,婴儿尚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还需要旁人的关照与扶持,这时的婴儿尚不具备肢体协调能力,非常无助,具有很强的依赖性。

然而,一个关键时刻却发生了:这个处于个月的婴儿却能够认出自己在镜中的影像,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完整性。

镜子中的形象为婴儿展示了一个视觉存在,它不仅看起来是完整的,而且能够用一种较一致,较协调,较连贯的姿态运动。

镜子中的这一完美形象不仅与婴儿的实际肉体存在不同甚至相反。

在这个阶段中,婴儿能从镜子中认出自己,他虽然还不会说话,却会以不同寻常的面部表情和兴奋状态来表现他对这一发现的喜悦。

这样一种反应,标志着婴儿认出自己的开始,拉康把这个过程命名为"一次同化",即婴儿与镜像的"合一" 。

拉康指出,这个自我认出的过程大约经历三个步骤:(一)最先婴儿与大人同时出现在镜前,这时婴儿对镜像与自己,对自己的镜像与大人的镜像还不能区分;因此,人必须把镜像阶段理解为一种同化,即当他承接一个镜像时在主体内发生的那种转化。

这一转化使婴儿发现了一个完整的自己,如拉康言:镜像阶段是一出戏文,为主体制造了那一系列幻影,把支离破碎的身体—形象转变为他的一个完整的形式。

但是另一方面,在镜像阶段,婴儿与其映像之间的关系依然是一种想象的关系,镜中之我既是又不是婴儿自己,当婴儿企图触摸镜像时发现它并不存在,因此发生了自我与镜中之我的对立,这个对立用拉康的话说,就是“自我的异化”,镜像不过是婴儿在接触社会和进入语言之前的一个“理想的我”, 或者说虚构的自我。

(二)此后这个特殊的自我将面对他人,社会和语言,纯粹主体也将很快进入知识和经验的世界,但镜中的自我意象依然将一直影响着主体的全部心理发展过程。

“被看”的自媚——由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想到的

“被看”的自媚——由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想到的

作者: 张宁
作者机构: 扬州大学文学院,江苏苏州225000
出版物刊名: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页码: 45-47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1期
主题词: 拉康 镜像 自我 自媚
摘要:本文试图借用拉康“镜像阶段”理论的阐述来尝试分析媚俗艺术中的自媚现象.自己被自己媚俗的行为感动是自媚的重要特质,其形成原因在于,主体始终处于一个“被看”的状态中,不断认同他者目光对自我的异化,始终在追求自己想象中的能够在他者观看下完美呈现的自我,并陶醉于自己的行为和结果.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对自我的虚无性的判断,强烈地揭示出
了“我”所感动的自我本身的虚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康经典的镜像理论对我的启发
江西景德镇胡俐萍
一、介绍拉康的"镜像理论":
拉康认为意识的确立发生在婴儿的前语言期的
一个神秘的瞬间,此即为"镜像阶段", 儿童的自我
和他完整的自我意识由此开始出现。

拉康对镜像阶
段的思考基本上是建立在生理事实之上的:当一
个个月的婴儿在镜中认出自己的影像时,婴儿
尚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还需要旁人的关照与
扶持,这时的婴儿尚不具备肢体协调能力,非常无
助,具有很强的依赖性。

然而,一个关键时刻却发生
了:这个处于个月的婴儿却能够认出自己在镜
中的影像,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完整性。

镜子中的形象
为婴儿展示了一个视觉存在,它不仅看起来是完整
的,而且能够用一种较一致,较协调,较连贯的姿态
运动。

镜子中的这一完美形象不仅与婴儿的实际肉
体存在不同甚至相反。

在这个阶段中,婴儿能从镜
子中认出自己,他虽然还不会说话,却会以不同寻常
的面部表情和兴奋状态来表现他对这一发现的喜
悦。

这样一种反应,标志着婴儿认出自己的开始,拉
康把这个过程命名为"一次同化",即婴儿与镜像的"合一" 。

拉康指出,这个自我认出的过程大约经历三个步骤:
(一)最先婴儿与大人同时出现在镜前,这时
婴儿对镜像与自己,对自己的镜像与大人的镜像还
不能区分;因此,人必须把镜像阶段理解为一种同化,即当他承接一个镜像时在主体内发生的那种
转化。

这一转化使婴儿发现了一个完整的自己,
如拉康言:镜像阶段是一出戏文,为主体制造了那
一系列幻影,把支离破碎的身体—形象转变为他的
一个完整的形式。

但是另一方面,在镜像阶段,婴
儿与其映像之间的关系依然是一种想象的关系,镜
中之我既是又不是婴儿自己,当婴儿企图触摸镜
像时发现它并不存在,因此发生了自我与镜中之我
的对立,这个对立用拉康的话说,就是“自我的
异化”,镜像不过是婴儿在接触社会和进入语言
之前的一个“理想的我”, 或者说虚构的自我。

(二)此后这个特殊的自我将面对他人,社会和语言,纯粹主体也将很快进入知识和经验的世界,但镜中的自我意象依然将一直影响着主体的全部心
理发展过程。

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婴儿不仅克服了周围的障碍,而且能够重新忆起镜中影像;其二镜中影像不仅是完整的,而且能够随着婴儿的动作而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婴儿对镜中影像的掌控使婴儿充满快乐和胜利感。

由于镜中影像所反映的婴儿对自己身体的掌控,并不是婴儿自身所客观取得的,这一影像毫无疑问是虚幻的,不真实的。

然而,镜中影像却赋予婴儿一种连贯的、协调一致的身份认同感,于是,婴儿开始迷恋自己的影像,把自己的影像当作爱恋倾慕的对象。

(三)如此,婴儿与自己在镜中看似协调完整,但实际上却并不成熟的自己的身体建立起一种欲
望关系。

与此欲望关系紧密相连的是自我的自恋本质。

镜像阶段的自恋不仅表明婴儿与自己身体的关系,而且建立起一个新的模型:婴儿与作为“他者”存在的自己的影像建立起认同关系,从而使这个“他者”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或敌手。

婴儿与自我影像,婴儿与他人之间一方面表明他们之间存在着一种互相依恋的关系,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同时存在着攻击性和竞争性。

因此,一个不可避免的后果就是:婴儿与他人之间必然会陷入一场极富侵略性的竞争。

在这个过程中,指向他人的侵略性只不过
是自我本质的自然流露。

这里,侵略性与自恋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从这个意义上看,侵略性实际上变成了自恋无法摆脱的伴侣:“在任何与他者的关系中”都会产生侵略性。

基于他的异化和误认观念,拉康进一步表达了他与自我心理学的分歧与不同。

在自我心理学看来,自我是心理平衡的根源和基础;但在拉康看来,自我并不是它自己的主宰。

我们苦苦寻找自我,而当我们找到它时,它却外在于我们,总是作为一个他者而存在。

拉康的"镜像阶段"其理论意义远远不止在心理分析的小圈子。

对拉康来说,他要更进一步对自我的本质,人类身份的建构以及人类知识的特征做些形而上的哲学思考。

同时他认为,镜像阶段在他看来,人类知识"就其最一般的结构"来讲,先天具有偏执狂特征。

其实,当他讨论镜像阶段中婴儿的肉体存在与想像性身份认同时,拉康就已经点明了这种偏执狂特征的存在。

然而,镜像阶段的意义和启示在于:婴儿与镜像的想像性认同与人类知识同构,具有相似性。

虽然从镜中的影像中婴儿得到了所期待的完整性和协调一致性,进而感到欢欣鼓舞,但是,婴儿与镜中影像的认同本质上却是一种误认。

同样,人类知识也可以看作是类似于镜像的努力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