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导学案完整版
《赤壁赋》导学案完整版
《赤壁赋》导学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会讲解文。
知道每段的基本结构(叙事——写景——抒情或议论),按照结构思路背诵全文。
2、过程与方法:学习朗读技巧。
说出本文的基本思路和文章的结构脉络(作者的情绪变化乐——悲——喜)。
分别说明本文景色特点与情绪变化及其内在联系,即景与情的关系,景与理的联系。
总结景色描写和抒情语言的不同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景与情的关系,景与理的联系中体悟作者“古之圣人有所不能自已而作者”的文学主张,体悟作者的人生态度及生命意识,联系自己,说说自己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欣赏本文浓郁诗味及似诗如画、行云流水般的文章风格二、教学重点难点1、本文景与情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从景与情的关系,景与理的联系中体悟作者体悟作者“古之圣人有所不能自已而作者”的文学主张,体悟作者的人生态度及生命意识。
2、背诵全文。
三、教学课时:3课时四、学习过程第一课时目标:1、能说出作者的生平主要经历,记住赋体的发展和特点。
2、熟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记住重点字词的音形意。
3、反复诵读课文。
学法指导:1、诵读状态。
(1)信心百倍,积极主动。
(2)全神贯注,进入作品。
(3)动脑动心,有感而发。
(4)速看慢读,由己达人。
(5)全身松弛,用声自如。
2、诵读技巧。
停顿、重音、语气、节奏等。
叙述的句子——平缓;描写的句子——注意语境,在整体感受的基础上进行诵读;抒情的句子——注意情感把握。
学习内容:(一)预习内容1、苏轼(1037—1101):字,号,人。
唐宋八大家(哪几位?)之一,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其词开一派,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家庭,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尤其是在父亲苏洵由发奋读书而入仕的影响下,早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宋仁宗嘉祐二年(l057 年)苏轼中进土,年方21岁,嘉祐六年,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厅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条颠沛坎坷的仕途生涯。
《赤壁赋》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必修三)共3篇
《赤壁赋》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必修三)共3篇《赤壁赋》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必修三)1《赤壁赋》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必修三)《赤壁赋》是诗人苏轼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古代散文的典范。
它描绘了东汉末年蜀汉与曹魏之间的一场战争,极富历史典故与哲理内涵。
在高二必修三课程中,《赤壁赋》被列为必修内容,对学生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素养有很高的要求。
本文针对《赤壁赋》的学习,设计了一份导学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篇文学经典。
一、阅读指导1、了解历史背景《赤壁赋》叙述的是三国时期的一场著名战役,因此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是理解文中典故和人物的关键。
建议学生在阅读前先学习关于三国时期的历史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文中的描述和比喻。
2、理解诗人的态度诗人在《赤壁赋》中涉及到了政治、战争、人性等方面的话题,并对这些话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与感悟。
在阅读中,要注意捕捉诗人所表现的态度与情感,并通过分析文中的笔墨手法,了解他的思维方式和艺术特质。
3、注意文意深刻《赤壁赋》作为古代散文的代表作之一,其文采、意境和艺术价值都是较高的。
在阅读中,除了理解文中的故事情节和文化内涵外,还要注意欣赏其艺术之美,感受到其中的哲理与深度,体会到古代文学的雅趣与人文精神。
二、文本分析1、诗人的表现手法在《赤壁赋》中,诗人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语言风格,以生动的形象和深厚的感情,描绘了过江战争中的士兵、将领、百姓、战场等,表现了自己对生活和历史的思考。
例如,他运用对比手法,把钦差大臣与战士相比,表现了社会等级的差别和不公;他运用夸张手法,把战场描绘得血雨腥风,表现出战争的残酷和可怕。
2、文化内涵的深度在《赤壁赋》中,诗人不仅描绘了三国时期的历史画卷,而且阐发了许多哲学和人文思考。
例如,诗人在文中提出了“志士仁人”的理念,强调人的价值和精神追求;他表达了关于官场腐败、民生苦难、战争惨烈等问题的深刻思考,呼吁应该坚定信仰、振兴国泰、协力同心等。
三、问答策略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赤壁赋》的意义和价值,建议以问答方式进行教学,把学生的思考和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发挥。
《赤壁赋》教案6篇
《赤壁赋》教案《赤壁赋》教案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赤壁赋》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赤壁赋》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指导诵读,引导学生掌握作者感情的变化。
2、通过研习探讨,把握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双重感悟。
2、通过预习交流,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汇,如“属”、“如”等实词,“之”、“然”、等虚词,同时积累常见的文言句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1、如何理解作者对人生的看法。
2、个性化鉴赏:景、情、理的融合,语言特点等。
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生课前预习1、阅览相关材料收集关于赤壁的历史、关于赋的相关知识。
2、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并归纳文章的字词。
二、作者和解题:以苏轼图片导入,由小组学生介绍苏轼的相关经历,教师明确:黄州的苏轼: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
赤壁赋的写作正是苏轼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时。
简单的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
三、第一环节:听录音或看多媒体课件,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和节奏的变化。
教师点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换韵。
四、第二环节: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1、正音读—识文字—通义训—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辨辞采—别文体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根据注解疏通文意,找出骈句,用心读。
2、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提示重要知识,举例: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句式——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五、第三环节:理清文章的思路教师点拨: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落实教学目标。
六、第四环节:学生按四组展开讨论:1、文章写了怎样的景?2、文章写了怎样的情?3、文章写了怎样的理?七、课堂演练,强化双基(略)八、布置作业: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1)搜集苏轼相关作品(词赋)中有“月亮”的句子,欣赏本文中的“水月”的意象,体会苏轼对自然的态度。
《赤壁赋》导学案
《赤壁赋》导学案一、作家与作品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为“三苏”。
生平:苏轼的改革思想与王安石的变法主张有许多不同,因此,他连续上书反对变法。
由于意见未被采纳,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
旧党司马光执政,他又在罢废免役法问题上与旧党发生分歧。
这又引起了旧派疑忌,元祐四年,出知杭州。
先后被派知颍州、扬州、定州。
后来新党得势,贬斥元祐旧臣,苏轼又成为这些新贵打击的对象,被一贬再贬,由英州(今广东英德)、惠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县)。
宋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归。
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死于常州。
思想:苏轼受儒、佛、老三家哲学思想影响。
一方面,他具有儒家辅君治国、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另一方面,他观察问题比较通达,在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
创作:苏轼创作丰富,他是有多方面创作才能的大家,在诗、词、散文等方面取得了独到的成就。
写作背景:《赤壁赋》是苏轼于“乌台诗案”获释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作。
元丰五年(1082)七月和十月作者先后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了两篇游记,后人习惯称前一篇为《赤壁赋》或《前赤壁赋》,称后一篇为《后赤壁赋》。
这里所选的是前一篇。
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鱼东北的赤壁。
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题发挥,以抒发自己被贬谪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宇宙、人生的一种感悟。
二、层次解说。
全文分5个自然段,每段意思分别为:第1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
作者与客泛舟赤壁,心胸开阔,无拘无束。
第2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思“美人”(借指理想)而不得见,再加上箫声的悲凉、幽怨,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
第3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
由曹操这样的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引发生命的短暂的悲叹。
第4段,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
《赤壁赋》导学案
《赤壁赋》导学案1【学习目标】1、了解“赋”的特征,鉴赏本文的音韵美和意境美。
2、体会景物描写之中深沉的感情,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结合作者处境,体验作者情感,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4、熟读成诵,增加文言积累,积淀文言语感。
【学习难点】1、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理解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感情变化。
【知识链接】一、作者简介:苏轼(1037—1011),字,号,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
北宋代文学家、书画家。
他在诗、词、歌、赋、散文、书法、绘画、医药、禅理、哲学、饮食、服饰、金石、园林艺术等方面均有较高的造诣,学识广博。
是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全才之一。
诗歌:代表北宋诗的最高成就,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词:开“豪放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散文:发展了欧阳修平易舒缓的文风,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与“、、、、苏洵、苏辙、”合称“唐宋八大家”;书法:自成一家,长于行书、楷书,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又是我国古代楷书的四大流派的开创者之一(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苏轼);画作:开创了湖州画派。
他仕途失意,命运多舛,生活颠沛坎坷。
这与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激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的废新法的政治主张有莫大的关系。
有《东坡集》《东坡乐府》传世,谥号“文忠”。
二、写作背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黄州团练副使是一个虚职,苏轼不能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心里十分苦闷。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的湖北黄冈,其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
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象鼻子,人们称它为“赤鼻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也被称为“赤壁”。
苏轼经常来赤鼻矶游览眺望,或泛舟夜游。
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莫大的安慰。
这段时期,苏轼创作了三篇千古杰作——“一词二赋”。
【注】在新旧两派的激烈斗争中,苏轼因反对主张变革的王安石一派,元丰二年(1079),李定、舒亶、何正臣三人摘出他的一些讽刺新法的诗句,加以弹劾。
《赤壁赋》导学案
《赤壁赋》导学案一、《赤壁赋》创作背景《赤壁赋》是苏轼于“乌台诗案”获释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作。
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和十月作者先后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了两篇游记,后人习惯称前一篇为《赤壁赋》或《前赤壁赋》,称后一篇为《后赤壁赋》。
这里所选的是前一篇。
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鱼东北的赤壁。
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题发挥,以抒发自己被贬谪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宇宙、人生的一种感悟。
二、重点字音壬(rén)戌(xū)之秋举酒属(zhǔ)客窈窕(yǎo tiǎo)之章冯(píng)虚御风扣舷(xián)而歌之桂棹(zhào)兮兰桨倚歌而和(hè)之孤舟之嫠(lí)妇苏子愀(qiǎo)然山川/相缪(liáo)舳舻(zhúlú)千里酾(sh 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麋(mí)鹿匏樽(páo zūn)曾(zēng)不能三、文章的重点字词及句式1、翻译下列字词:(1)七月既望..:(2)举酒属.客:(3)纵.一苇之所如.(4)凌.万顷之茫然:(5)倚歌而和.之:(6)苏子愀然..:(7)正襟危.坐:(8)方.其破荆州:(9)固.一也之雄也:(10)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11)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2、根据提示翻译下列语句:(1) 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即有吹洞箫之客。
(2)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句,疑问代词“安”作宾语,宾语前置。
(3)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状语后置句。
(4)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句,疑问代词“何”作宾语,宾语前置(5)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于”,被。
四、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段的内容及感情基调。
第一段:内容基调第二段:内容基调第三段:内容基调第四段:内容基调第五段:内容基调五、思想情感探究阅读第三段,分析客悲叹的原因,请采用如下句式,先用原文语句作答再谈自己体会。
高中语文必修2:赤壁赋导学案(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2:赤壁赋导学案(含答案)【学习目的】1.了解写作背景;研读文章第1段,把握其中的重要的文言知识和作者情怀;2.背诵第1段。
【课前预习】1.了解作者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今属四川)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豪放派词人代表。
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在政治上属以司马光为领袖的旧党。
著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等。
嘉祐六年(1061)通过制科考试后,步入仕途,由于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先后出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州。
元丰二年(1079),被政敌以诽谤新政罪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何谓“乌台诗案”,宋神宗在熙宁年间(1068~1077)重用王安石变法,变法失利后,又在元丰年间(1078~1085)从事改制。
就在变法到改制的转折关头即元丰二年(1079年)发生了文字狱。
御史中丞李定、何正臣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苏轼的诗歌确实有些讥刺时政,包括变法过程中的问题。
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
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
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
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案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神宗死后,旧党执政,苏轼奉召回京,官至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
又因反对司马光等人尽废新法,开罪旧党,先后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
哲宗亲政后,新党复起,又先后被贬到惠州(广东惠州市)、儋州(今海南省)。
《赤壁赋》教师导学案
(3)“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4)本段“悲”从客人悲凉的萧声。体现作者借助夸张、想像,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萧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4.拓展:
阅读下面两首词,说一说它们所流露出来的感情有何不同。
西江月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作者于元丰三年二月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3、问:那苏子认为该怎样度过人生呢?
明确: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江上之清风有声,山间之明月有色,江山无尽,天地无私,风月长存,声色俱美,正可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正是用这种观点看待万事万物,作者的悲怨也就得到了思想上的解脱。回归自然,融于自然,在恬淡幽静、气氛清新的清风明月中找到了精神的寄托。思想矛盾解决了,心胸也随之旷达超脱起来。
苏子二论:“何羡”论(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共适”论(清风、明月吾与子共适)。议论层次转换的关键虚词:“且夫天地之间”之“且夫”。由此番议论可观照苏子内心世界及自我超脱情怀。
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抒发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的豁达开朗的心情。“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开头的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万物和人生,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导学案赤壁赋(精选11篇)
导学案赤壁赋(精选11篇)导学案赤壁赋(精选11篇)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导学案赤壁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导学案赤壁赋篇1一、检查学生朗读二、研习课文1、学习第一段:⑴指读第一段。
⑵划出写景的句子,同桌讨论,形成一个整体画面。
(要求能按照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的顺序,将这个画面描述出来。
可以打腹稿,也可以拟个简单的提纲,目的在于通过想象再现东坡先生的此时此地此景。
)请一个同学描述。
⑶小结第一段的景物特征:澄澈、幽美。
⑷指导背诵要领:首先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其次是景物描写,是抒发感受,突出游人之乐。
⑸学生试背,齐背。
⑹指名上黑板背写景物描写的句子。
2、学习第二段:⑴指读第二段。
⑵教师引导:如此幽美的自然环境中,作者的心情如何?请在此段找一个词概括。
⑶作者写了饮酒放歌之乐后,接着写谁?箫声如何?请找四个词概括,并分别组词。
哀怨、思慕、啜泣、倾诉。
⑷作者是如何描写箫声之悲的?(借助夸张、想像,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⑸记诵思路:乐──歌──箫声。
⑹齐背。
3、研习第三段:⑴指名朗读。
⑵提问:客人因何而悲?“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
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
这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而无为者,羡慕长江永恒,哀叹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
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茫之中。
虽为客语,实际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
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曾、周两人,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赤壁赋》 导学案
《赤壁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苏轼的生平经历和文学成就,理解《赤壁赋》的创作背景。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能准确翻译全文。
3、欣赏文中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理解作者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疏通文意。
(2)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和哲理。
2、难点(1)体会文中景、情、理的交融。
(2)理解苏轼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苏轼(1037 年 1 月 8 日—1101 年 8 月 24 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
2、写作背景《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谪黄州期间。
元丰二年(1079 年),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苏轼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
出狱后,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
在这里,他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 年),苏轼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两次泛游赤壁,写下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后人因称第一篇为《赤壁赋》,第二篇为《后赤壁赋》。
四、文本解读1、字音字形(1)壬戌(rén xū)(2)桂棹(zhào)(3)余音袅袅(niǎo)(4)幽壑(hè)(5)嫠妇(lí)(6)愀然(qiǎo)(7)山川相缪(liáo)(8)舳舻(zhú lú)(9)旌旗(jīng)(10)酾酒(shī)(11)横槊(shuò)(12)渔樵(qiáo)(13)江渚(zhǔ)(14)扁舟(piān)(15)匏樽(páo zūn)(16)蜉蝣(fú yóu)(17)无尽藏(zàng)(18)枕藉(jiè)2、实词释义(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徐:缓缓。
《赤壁赋》导学案
《赤壁赋》导学案(第一课时)编写:高一语文备课组班级组名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苏轼以及与“赋”有关的文学常识。
2.根据朗读方法的点拨,熟读全文。
【知识导学】1.作者简介:苏轼(1036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
北宋书画家、文学家、词人、诗人,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
他和父亲苏洵,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与欧阳修合称“欧苏”,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苏轼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
1057年(嘉祐二年),苏轼与弟弟苏辙同登进士。
唐宋八大家之一。
曾在立新法中与王安石发生不快,被罢免官职。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描写西湖的古诗中无人能超越的。
世人说:“门下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但在父子三人中,苏轼的成就是最高的。
清人敬称说:“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2、关于“赋”: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
“赋”的名称最早见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到汉代形成特定的体制。
“赋”着力于铺陈事物,较多地选用散文化的句式。
其特点是“铺采螭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屈原为代表的“骚赋”,汉代为代表的“辞赋”,魏晋以后的“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为“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称为“文赋”。
著名的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
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铺陈浮华、罗列词藻的文风,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
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是意境创造真切情新,景物描写优美自然,抒发情感也真挚朴实。
在创作风格达到炉火纯青程度,成了千古不朽的名作。
【预习展示】朗读应注意下列几点:1、读出重音和节奏(1)读出重音。
一般地,着重强调的动词、韵字要重读。
如“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动词重读;“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韵字重读;“而今安在哉”“而又何羡乎”疑词重读。
赤壁赋导学案4个
《赤壁赋》导学案1制作人:郭亚红审定人:齐海英制作时间:2014年12月5日考纲要求:名篇背诵;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文中苏轼情感变化过程,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合作探究作者情感的变化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苏轼直面坎坷,乐观旷达的胸襟。
重点难点: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辩走出悲情,乐观积极面世的情怀。
知识链接: 1.“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C.班固班超班昭D.杜甫杜牧杜荀鹤2.名句填空:(1)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作家作品: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
七岁知书,十岁能文。
二十一岁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中同榜进士,世称“三苏”。
他博学多才,是著名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著名诗人,同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并称“苏黄”;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为著名书法家,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苏轼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实行新法,苏轼极力反对,便请求外调,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等地做地方官。
新法实行得很有成绩,元丰二年(1079)那些曾经依附过王安石的小人搜集苏轼对新政不满的诗句,弹劾苏轼,害他坐牢。
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狱——“乌台诗案”。
苏轼被捕入狱,后来又被贬到黄州,在黄州生活的这七年,对苏轼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黄州团练副使仅仅是个虚名,没有实权。
赤壁赋导学案完整
赤壁赋导学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积累苏轼生平、本文的创作背景及“赋”的相关知识。
2、识记一、二段中实虚词等重点文言知识,学会辨析其中的基本的文言句式。
3、学会一些文言文翻译方法:连译法、意译法、互文译法、对子句译法。
[来源:学科4、背诵一、二段,品味精炼优美的语言。
教学过程:一、了解作者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其诗、词、歌、赋、书法、绘画、医药、禅理、哲学等均有涉猎,学识广博,尤其在诗坛、词坛、散文上更是成就卓越的大家。
政治上,他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均为当朝臣子。
苏轼为嘉祐年间进士。
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激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废新法,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
他中进士后累官至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因讥讽朝政被贬任杭州通判,历徙湖州、黄州、常州。
哲宗嗣位,召至京师,任中书舍人。
后又与司马光面争新法“不可尽改”而出知杭州,后又因启用新党被一贬再贬,最后贬到海南。
宋徽宗登基大赦天下,苏轼北返时在常州逝世,享年64岁。
高宗朝,赐太师,谥文忠。
二、关于散文赋散文赋也叫文赋,是中唐以后出现的一种文体。
赋本是汉代流行的文学体裁,它始于战国,盛行于汉,到唐宋而衰微,元、明、清则趋于消亡。
赋是一种形体比较自由灵活的韵文,句子以四言、六言为主,讲求文采,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张手法。
汉代以后,赋分别向骈文和散文两个方向发展。
前者便出现了骈赋和律赋,注重对偶工整和平仄协调,对押韵也有严格要求;后者便发展为文赋,不讲求骈偶和音律,句式可长可短,押韵也较自由。
文赋兼有诗歌和散文的一些特点,不受骈赋、律赋那些框框的限制,较多地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形成了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
《赤壁赋》就是这种文体的典型之作。
三、写作此文的原因这篇赋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作者被贬黄州之后。
贬到黄州,名义上任团练副使,实则等于充军。
作者因内心愤慨不平,借助诗文以抒发感慨。
赤壁赋导学案(附答案)
《赤壁赋》导教学设计班别:学号:姓名:基础积累一、字1.初读课文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壬戌()之秋举酒属()客窈窕()之章斗()牛之间......如冯()虚御风桂棹()兮兰泝()流光倚歌而和()之余音袅袅().....嫠()妇愀()然山川相缪()舳舻()千里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江渚()之上扁()舟举匏()尊....寄蜉蝣()于天地无尽藏()也相与枕藉()乎舟....2.指出下例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讲解。
(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 3)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 4)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二、词1.指出下面句子中的活用词并讲解。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侣鱼虾而友麋鹿。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2.一词多义。
扣舷而歌之。
七月既望。
歌歌曰:望倚歌而和之。
望佳丽兮天一方。
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纵一苇之所如。
如哀吾生之须臾。
惟江上之清风。
之耳得之而为声。
乎浩浩乎如冯虚御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乎相与枕藉乎舟中。
月出于东山之上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于月出于东山之上。
三、指出以下句子种类。
① 凌万顷之茫然② 此刻安在哉③ 而又何羡乎!④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5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文本研究一、作者开始游赤壁时,景色怎样请用原文回答。
这给我们创建了怎样的境地二、在夜游赤壁过程中主客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第三、四段作者借江上清风、山间明月抒发了什么感情抒发了什么真谛三、请从文中找出几个能概括作者感情变化的词语,并对其作简要解析。
知能提升下面是《后赤壁赋》中的一段文字,回答后边问题。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这样良夜何”客曰:“今者傍晚,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壁赋》导学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会讲解文。
知道每段的基本结构(叙事——写景——抒情或议论),按照结构思路背诵全文。
2、过程与方法:学习朗读技巧。
说出本文的基本思路和文章的结构脉络(作者的情绪变化乐——悲——喜)。
分别说明本文景色特点与情绪变化及其内在联系,即景与情的关系,景与理的联系。
总结景色描写和抒情语言的不同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景与情的关系,景与理的联系中体悟作者“古之圣人有所不能自已而作者”的文学主张,体悟作者的人生态度及生命意识,联系自己,说说自己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欣赏本文浓郁诗味及似诗如画、行云流水般的文章风格二、教学重点难点1、本文景与情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从景与情的关系,景与理的联系中体悟作者体悟作者“古之圣人有所不能自已而作者”的文学主张,体悟作者的人生态度及生命意识。
2、背诵全文。
三、教学课时:3课时四、学习过程第一课时目标:1、能说出作者的生平主要经历,记住赋体的发展和特点。
2、熟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记住重点字词的音形意。
3、反复诵读课文。
学法指导:1、诵读状态。
(1)信心百倍,积极主动。
(2)全神贯注,进入作品。
(3)动脑动心,有感而发。
(4)速看慢读,由己达人。
(5)全身松弛,用声自如。
2、诵读技巧。
停顿、重音、语气、节奏等。
叙述的句子——平缓;描写的句子——注意语境,在整体感受的基础上进行诵读;抒情的句子——注意情感把握。
学习内容:(一)预习内容1、苏轼(1037—1101):字,号,人。
唐宋八大家(哪几位?)之一,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其词开一派,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家庭,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尤其是在父亲苏洵由发奋读书而入仕的影响下,早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宋仁宗嘉祐二年(l057 年)苏轼中进土,年方21岁,嘉祐六年,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厅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条颠沛坎坷的仕途生涯。
等到宋哲宗即位,新党失势,旧党执政,苏轼被召还朝任翰林学士等职;多年的地方官生涯使他看到新法的某些良处,并在实际中实施,当旧党要废除一切新法时,他又挺身而出主张对新法“参用所长”,因而被诬为“王安石第二”受到排挤。
及至哲宗亲政后,新党再度上台,又以诗人曾依附旧党为名将年近六旬的诗人贬岭南惠州,再贬海南儋州。
公元1100年,徽宗即位,苏轼终于遇赦北归,次年7月客死常州。
去世前两个月,诗人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写到“心似已灰之本,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颇有几分英雄末路美人迟暮的空漠之意和苍凉之感了。
要想了解苏轼的生平,可以参考:林语堂: <<苏东坡传>>余秋雨:<<苏东坡突围>>(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2、《前赤壁赋》的写作:熙宁九年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向发生逆转,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倾轧的牺牲品。
元丰二年四月到达湖州,七月二十八日突然遭到逮捕,罪证是苏轼的一束诗文。
原来在苏轼的诗文中曾流露过一些牢骚,表示过对新法的不同意见,也针砭新法的流弊,其目的无非是“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这些就成了遭受弹劾的把柄。
那些奸佞的小人诬蔑他“衔怨怀怒,恣行丑诋”“指斥乘舆”“包藏祸心”,把他投入大狱。
一时亲友惊散,家人震恐。
苏轼在狱中遭受诟辱折磨,有时感到难免一死,曾写两首诗与弟弟诀别,有“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诗句。
幸亏亲友的营救,当时的宋神宗也不想杀他,这年年底,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被贬谪到黄州。
元封三年正月到黄州,苏轼一住就是五年,在这里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
苏轼在黄州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这样残酷的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
同时,在他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他一方面表现了旷达自适的性格,一方面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
他的前后赤壁赋正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
苏轼被贬到黄州,名义上任团练副使,实则等于充军。
作者因内心愤慨不平,借助诗文以抒发感慨。
赋中所流露的“人生无常”的悲哀和旷达心情,就是这种复杂感情的表现。
作者是元丰三年(1080 )春到黄州的。
这篇赋写于宋神宗赵顼元丰五年(1082 )。
这年的七月和十月,苏轼曾先后两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漫游,写下了《赤壁赋》(后人叫《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这里所说的赤壁,不是三国时赤壁之战的赤壁。
周瑜破曹兵的赤避在今湖北省嘉鱼县东北。
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借题发挥而已。
3、乌台诗案元丰二年(1079),苏轼移任湖州(浙江省吴兴县),七月遭御史台所派遣的皇甫遵等人逮补入狱,他们指证苏轼在诗文中歪曲事实诽谤朝廷。
御史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举出苏轼的《杭州纪事诗》做为证据,说他“玩弄朝廷,讥嘲国家大事”,更从他的其它诗文中挖出一句二句,断章取义的给予定罪,如:“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本来苏轼是说自己没有把法律一类的书读通,所以无法帮助皇帝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人,他们却指他是讽刺皇帝没能以法律教导、监督官吏;又如“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说他是指责兴修水利的这个措施不对。
其实苏轼自己在杭州也兴修水利工程,怎会认为那是错的呢?又如“岂是闻韶忘解味,迩来三月食无盐”说他是讽刺禁止人民卖盐。
总结一句话,是认定他胆敢讥讽皇上和宰相,罪大恶极,应该处死刑。
苏轼在御史台内遭到严刑拷问,他自认难逃死罪。
最后终能幸免一死。
是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蒙神宗的恩赐被判流放黄州(湖北省黄冈县),苏轼被拘禁近百日,后获释离开御史台之狱。
后人把这桩案件的告诉状和供述书编纂为一部《乌台诗案》。
“乌台”即御史台。
《汉书·朱博传》:“是时,兀御史府吏舍百余区井水皆竭;又其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晨去暮来,号曰朝夕乌。
”后世便以御史府为乌府,御史台为乌台。
由于这案的发起者都是御史台的言官,他们包括御史中丞李定,监察御史里行(御史台的见习史官)舒覃、何正臣等,因此称为“乌台诗案”。
4、关于“赋”: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
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屈原为代表的“骚赋”,汉代为代表的“辞赋”,魏晋以后的“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为“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称为“文赋”。
著名的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
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铺陈浮华、罗列词藻的文风,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
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是意境创造真切情新,景物描写优美自然,抒发情感也真挚朴实。
在创作风格达到炉火纯青程度,成了千古不朽的名作。
5、作业:(1)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2),。
此事古难全。
,。
(苏轼《水调歌头》)(3),山色空濛雨亦奇。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4)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
……遥想公谨当年,。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5)默写《短歌行》(二)检测(小组交流)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壬戌()(10) 酾酒()(2)桂棹()(11) 横槊()(3)余音袅袅()(12) 渔樵()(4)幽壑()(13) 扁舟()(5)嫠妇()(14) 匏樽()(6)愀然()(15) 蜉蝣()(7)山川相缪()(16) 无尽藏()(8) 舳舻千里()(17) 狼籍()(9) 旌旗()(18) 枕藉()(19)窈窕()(20)江渚()(21)麋鹿()(22)扣舷而歌()2、整理文中的通假字:①举酒属客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③山川相缪④举匏樽以相属3、试从本文中总结成语。
比一比,哪组总结的更全?(班级交流)(三)交流展示:小组大声诵读文章,看哪一组能做到声情并茂。
(四)精讲总结:(五)学习反思:。
《赤壁赋》导学案第二课时目标:1、能说出文中重要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准确判断句式特点。
2、能够解决1、2自然段中相关问题。
重点难点:同上1、2。
学习指导:1、利用相关联想,温故而知新。
2、利用词语的语法功能和在句中所处的位置,判定其意义和用法。
3、观察句子特点总结规律。
预习的内容:《诗经•陈风•月出》及赏析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
舒懮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
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翻译]多么皎洁的月光,照见你娇美的脸庞,你娴雅苗条的倩影,牵动我深情的愁肠!多么素净的月光,照见你妩媚的脸庞.你娴雅婀娜的倩影,牵动我纷乱的愁肠!多么明朗的月光,照见你亮丽的脸庞,你娴雅轻盈的倩影,牵动我焦盼的愁肠!【赏析】“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如果我们把这里所说的“人”理解为审美的人,把这里所说的“月”理解为人的审美对象的月,那么是谁第一个用含情脉脉的审美的眼光观照月亮?是谁第一个在这冰冷的自然之物中发现了温情的诗意?是谁最先把它从“远在天边”拉到“近在眼前”,贴近人们的心灵?就作为审美意识的载体和结晶的文学作品来说,应是这首《月出》的作者。
每首诗都有自己的意境,自己的情调。
中国古代咏月的诗篇真是积案盈箱,汗牛充栋,比如《古诗十九首》的“明月何皎皎”、“明月皎夜光”,初唐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以及李白的《古朗月行》、杜甫的《闺中望月》,等等等等,不管它们如何变换着视角,变换着形式,变换着语言,但似乎都只是一种意境,一种情调,即迷离的意境,怅惘的情调。
这种意境与情调,最早也可以追溯到《月出》。
是的,《月出》的意境是迷离的。
清代方玉润《诗经原始》说它“从男意虚想,活现出一月下美人”。
诗人思念他的情人,是从看到冉冉升起的皎月开始的。
也许因为月儿总是孤独地悬在无垠的夜空,也许因为它普照一切,笼盖一切,所谓“隔千里兮共明月”(谢庄《月赋》),月下怀人的作品总给人以旷远的感觉。
作者的心上人,此刻也许就近在咫尺,但在这朦胧的月光下,又似乎离得很远很远,真是“美人如花隔云端”(李白《长相思》)。
诗人“虚想”着她此刻姣好的容颜,她月下踟躅的婀娜倩影,时而分明,时而迷茫,如梦,似幻……《月出》的情调是惆怅的。
全诗三章中,如果说各章前三句都是从对方设想,末后一句的“劳心悄兮”、“劳心慅兮”、“劳心惨兮”,则是直抒其情。
这忧思,这愁肠,这纷乱如麻的方寸,都是在前三句的基础上产生,都由“佼人”月下的倩影诱发,充满可思而不可见的怅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