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内外潜艇事看安全性问题(标准版)
潜艇作战环境及应对措施分析
潜艇作战环境及应对措施分析一、选题背景及意义1.1 选题背景介绍1.2 研究意义和价值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二、潜艇作战环境分析2.1 战场环境的特点2.2 作战威胁的来源2.3 潜艇作战环境评估三、应对措施的分析3.1 潜艇武器系统的优化3.2 潜艇信号系统的改进3.3 潜艇装备系统的升级3.4 潜艇作战战术的优化3.5 人员技能水平与培训四、国内外潜艇作战案例分析4.1 欧美潜艇作战典型案例评述4.2 中国潜艇作战典型案例评述4.3 概述两种潜艇作战案例的主要特点五、发展方向及未来研究展望5.1 发展方向概述5.2 现有研究的不足和研究难点5.3 未来研究展望与建议注:以上仅为提纲建议,实际撰写时仍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1.1 选题背景介绍潜艇作为一种特殊的武器装备,具有突击、隐蔽、灵活等作战优势,在现代战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潜艇作战环境的极端复杂性以及传统潜艇在这种环境下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威胁,使得潜艇作战变得极其困难和危险。
如何面对威胁和挑战,提高潜艇的作战效能和生存能力,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内容。
1.2 研究意义和价值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潜艇作战环境及其应对措施,为提高潜艇作战效能和生存能力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具体来说,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包括:(1)增强我国潜艇作战能力。
通过深入分析、评估潜艇作战环境,总结应对措施和经验,为我国潜艇提供有效的作战指导和技术支持,提高潜艇的作战效能和生存能力。
(2)推动潜艇技术创新。
研究潜艇作战环境及其应对措施,有助于探索潜艇作战的新思路、新模式和先进技术,推动潜艇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高我国潜艇的综合作战能力。
(3)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本研究不仅对我国潜艇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国际潜艇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国际学术交流,可以了解国际先进潜艇技术的发展动态,借鉴国际经验,提高我国潜艇技术的水平和竞争力。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目前,潜艇作战环境及其应对措施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领域。
安全生产十大法则定律理论
(一)安全不等式法则
漫漫人生路 安全第一步
一起1人死亡的事故,对企业来讲是失去一个员工,承受经济 损失之外,也许会很快找到人来替补你的位置。而对事故当事人及 家庭的损失不仅"重大",而且绝对是"特大"了。失去的亲人则是永 远无法弥补的。所以,我们说,员工是企业安全工作的最大受益者。
(二)九〇法则
这则故事给管理者的启示是:在安全工作中,有时以 人为本的温暖管理带来的效果会胜过严厉无情的批评教育 。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安全培训、安全管理要以人为本, 讲究实效,注重方法,要因人而教,因人而管。决不能生 冷硬粗,以罚代管,以批代管,更不能放手不管。在安全 培训上、管理上,就是把工作做在员工心里,创新方式, 喜闻乐见,我要安全,确保实效。
(三)罗氏法则
即1元钱的安全投入,可创造5元钱的经济
效益,创造出无穷大的生命效益。 任何有效
的安全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精力等)都 会产生巨大的有形和无形的效益。安全投入是
1
第一投入,安全管理是第一管理,生产任务一
时没完成,可以补。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不
可换回的损失,特别是员工的生命健康无可挽
救。所以,在安全生产中事前投入一分,后期
1 —— 重伤或死亡事故 29 —— 造成人员轻伤事故 300 —— 可记录的伤害事件
结论:每发生330起可记录的伤害事件,必然有29起造成人员伤亡 的事故,也必然有1起重伤或死亡事故。
(七)海因里希法则
滑倒了,头磕在地上,导致重伤或死亡 滑倒了,摔断了胳膊
1 重伤 死亡
29 轻伤
滑了一下,扭伤了脚踝
有一次,福特汽车公司一大型电机发生故障,很多技师都不能排除 ,最后请德国著名的科学家斯特曼斯进行检查,他在认真听了电机自转 声后在一个地方画了条线,并让人去掉16圈线圈,电机果然正常运转了 。他随后向福特公司要l万美元作酬劳。有人认为画条线值1美元而不是 1万美元,斯特曼斯在单子上写道:画条线值l美元,知道在哪画线值 9999美元。在安全隐患检查排查上确实需要“9999美元”的慧眼。
国际深海领域的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
国际深海领域的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生态安全、军事安全、经济与资源安全以及人的安全等方面。
1、人类活动可能给国际深海带来生态安全问题近年来,人类对于国际深海区域介入力度的不断增强,也带来国际深海生态安全问题。
首先,人类在国际深海区域的矿产开发不可避免地给深海的自然环境带来一定影响。
国际深海海底丰富的矿产资源储备成为各国进行矿产开发的重要对象。
国际通行的深海采矿技术主要是通过对深海海底进行外力搅动,将包含多金属结核在内的深海海底底土通过设备吸采到海面上的采矿船上。
但一些科学家发现,这一采矿模式将产生深海海底和海洋洋面的两股羽流,并对深海海底生物的正常生存与迁徙、深海海底自然构造等产生严重影响,破坏深海海底环境。
其次,陆地及浅海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也会向深海区域扩散。
其一,塑料垃圾对深海的污染最为严重。
2020年,澳大利亚研究机构的一份统计报告显示,有重达1 500万吨的塑料微粒沉积在深海海底,这一数字是海洋表面塑料污染量的两倍多。
在此前人类的深海探测过程中,也曾经在多个深海海区发现了塑料垃圾的存在。
2019年,美国探险家维克多·维斯科沃(Victor Vescovo)在深度为10 927米的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南端的“挑战者”深渊也发现了塑料袋和糖果包装纸。
深海塑料垃圾由于其自身难以在短期内降解,甚至会被深海生物所误食,因此对深海的自然环境和生物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
其二,核潜艇失事也导致深海核污染问题。
深海核潜艇作为重要的军事装备,其一旦因事故而沉没,打捞救援难度极大。
若其长期沉没于深海海底,则存在较大的核泄漏风险。
相关研究表明,1989年失事沉没于深海海底的苏联海军“共青团员”号核潜艇,已经被检测到了放射性物质的泄露,甚至相关样本的辐射水平比普通海水高出10万倍。
深海的核污染会给深海的生态环境带来毁灭性危害,严重威胁深海生态环境安全。
2、深海区域不断加快的军事化进程严重影响国际深海安全首先,国际深海区域的军事活动缺乏有效的国际法管辖,这导致各国在深海地区的竞争不断加剧。
核潜艇核岛主泵的故障诊断-修改
一、背景与意义由于地球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日渐枯竭,核能等新型能源的利用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受到关注。
同时,核威慑成为一个国家的主权与领土保持完整的最后保障。
对于核工业系统来说,设备的故障可能引起核设施的安全问题和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可能引起人身的重大伤亡,环境的严重污染,乃至造成重大的政治事件。
所以核工业设备的工况监测和故障诊断是核工业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据全球统计:从1980年代以来,全球核电厂由于泵的故障引起核电站停堆达148起,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主泵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反应堆的正常运行,泵的故障会造成冷却剂流量降低或失流事故,导致堆芯温度升高,且其故障后维修需排出冷却剂,给检修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对其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对提高反应堆运行的安全性和减少维修费用等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提出使用基于小波包分析的专家系统进行故障的分析。
二、国内外进展综述在核能利用较为发达的国家,核电站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己经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许多系统己经通过模拟机验证。
如由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开发的操作员顾问系统集成了过程监测、数据解释、规程执行以及故障诊断的功能。
随着新的诊断技术的发展,许多国家也开始对新的方法在核能领域的应用进行探讨,如韩国先进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量子与核能研究所就将动态神经网络应用于核电站大LOCA的监测、预报进行了研究;美国田纳西州立大学核工程系开发的先进故障监测和隔离系统成功的应用于核电站蒸汽发生器故障的监测。
而国内这方面的工作起步较晚,其中较为成熟的是清华大学开发的核电站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这些系统已经通过模拟机的验证。
其具有定性诊断丧失冷却剂、主蒸汽管道破裂、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裂、丧失紧急停堆功能等重大事故的诊断功能,并把这种基于监督参数偏差的诊断方法由事故后的对安全功能的监督扩大到了事故前对正常运行参数偏差的监督,扩大了该系统的监督范围。
中国核动力运行研究所研制开发了“九五”攻关核能配套项目“核电厂异常事件专家支持系统”,简称NESS。
基于跳频和调制跳变提高潜艇隐蔽通信能力的思考
基于跳频和调制跳变提高潜艇隐蔽通信能力的思考1. 引言1.1 提出问题意义在当今信息化社会,潜艇作为海军重要的战略武器之一,在海底进行隐蔽活动和通信是至关重要的。
传统的潜艇通信技术存在着被干扰和被侦察的风险,影响了潜艇的隐蔽性和通信效率。
如何提高潜艇的隐蔽通信能力成为当务之急。
跳频技术和调制跳变技术作为现代通信技术中的重要手段,具有频率动态变化、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可以有效提高通信系统的安全性和隐蔽性。
基于跳频和调制跳变的通信方案设计在潜艇隐蔽通信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研究这些技术在潜艇通信中的应用,可以为提高潜艇的隐蔽通信能力提供技术支持,保障潜艇的安全行动和作战效果。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跳频和调制跳变技术提高潜艇隐蔽通信能力的问题意义,为潜艇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研究,有望为潜艇通信系统的优化设计和未来发展方向指明路径,提升国防战略的科技实力和战斗力。
1.2 研究现状当前,潜艇作为重要的海上作战力量之一,其隐蔽通信技术一直备受关注。
在传统的通信方式中,潜艇往往采用水下声纳通信或者超短波通信方式,但这些方式存在一定的固有缺陷,包括易被敌方干扰、定位和窃听等问题。
为了提高潜艇的隐蔽通信能力,近年来基于跳频和调制跳变的通信技术逐渐被引入到潜艇通信系统中。
在当前研究现状下,国内外学者已经通过实验和理论模拟证明了跳频技术和调制跳变技术在潜艇通信中的有效性。
跳频技术通过快速切换频率,增加了信号的抗干扰性和隐蔽性,有效降低了敌方侦察的概率。
调制跳变技术则可以通过动态改变调制参数,降低信号的带宽和功率,从而避免被敌方识别。
基于以上现状,本文将结合跳频技术和调制跳变技术,设计一种适用于潜艇的隐蔽通信方案,以期提高潜艇在海上通信中的安全性和隐蔽性。
本文也将对当前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潜艇隐蔽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提高潜艇的隐蔽通信能力,以应对现代电子情报打击的挑战。
深海安全的真实案例
深海安全的真实案例深海是地球上最神秘、未知的地方之一,其深不可测的海底和恶劣的环境给深海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
以下是十个关于深海安全的真实案例,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了解到深海环境中的危险,以及人们为保障深海安全所付出的努力。
1. 深海潜水器事故2018年,一艘探险潜水器在深海进行勘探时发生了故障,导致潜水器失去控制,最终坠入深海。
事故中,潜水器的操作人员不幸遇难。
这一事件引发了对深海潜水器安全性的广泛讨论,促使人们加强深海潜水器的设计和操作规范,以确保潜水器的安全性。
2. 深海石油平台爆炸2010年,墨西哥湾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深海石油平台爆炸事故,导致数十人死亡。
该事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并引发了对深海石油开采安全性的广泛担忧。
此后,各国政府和能源公司加强了对深海石油平台的监管和安全措施。
3. 深海生物攻击潜水员有报道称,一名潜水员在深海勘探任务中遭遇了一种未知的深海生物攻击。
这种生物具有剧毒,并能够穿透潜水服的防护层。
潜水员在被送往医院后不治身亡。
这一事件引起了对深海生物危险性的关注,也促使人们研究和开发更安全的潜水服和防护装备。
4. 深海地震引发海啸2011年,日本东北地区发生了一次强烈的地震,导致海底地壳断裂,引发了一场巨大的海啸。
海啸波及到了福岛核电站,导致核泄漏事故。
这一事件凸显了深海地震对海洋设施安全的威胁,促使人们加强对深海地震的监测和预警系统,以及对海洋设施的抗震设计。
5. 深海气候变化影响深海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储存库之一,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深海温度和酸化程度也在发生变化,这对深海生物和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影响。
研究人员发现,深海生物的分布和数量正在发生变化,一些物种可能会灭绝。
这引发了对深海生态系统保护的关注,促使人们加强对深海气候变化的研究和监测。
6. 深海金属矿开采引发环境问题深海是丰富的金属矿藏的重要来源,但开采这些矿藏也会对深海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研究表明,深海金属矿开采会导致底栖生物死亡和生态系统的崩溃。
海上事故或海上事件安全调查国际标准和建议做法规则(事故调查规则)
附件海上事故或海上事件安全调查国际标准和建议做法规则(事故调查规则)目 录第 I 部分 总则第 1 章 目的第 2 章 定义第 3 章 第Ⅱ和Ⅲ部分中各章节的适用第 Ⅱ 部分 法定标准第 4 章 海上安全调查当局第 5 章 通知第 6 章 非常严重海上事故调查要求第 7 章 船旗国与其它有重大利益的国家进行海上安全调查的协议第 8 章 调查的权利第 9 章 平行调查第 10 章 合作第 11 章 调查不受外部指示第 12 章 从海员获取证据第 13 章 起草海上安全调查报告第 14 章 海上安全调查报告第 Ⅲ 部分 建议做法第 15 章 行政责任第 16 章 调查原则第 17 章 海上事故(除非常严重事故)和海上事件的调查第 18 章 按照第Ⅱ部分第7章寻求协议时应考虑的因素 第 19 章 非法干涉的行为第 20 章 通知有关方和开始调查第 21 章 协调调查第 22 章 收集证据第 23 章 信息保密第 24 章 保护证人和有关方第 25 章 报告草案和最后报告第 26 章 重开调查第I部分 总 则第1章 目 的1.1 本规则旨在提供一个通用的方法供各国在对海上事故和海上事件进行海上安全调查时采用。
海上安全调查不为划分过失或确定责任。
本规则所定义的海上安全调查是为了防止将来的海上事故和海上事件而进行的调查。
本规则认为,实现这一目的的途径为,各国:.1 采用一致的方法和途径,必要时进行和鼓励大范围的调查,以发现引发因素和其他安全风险;及.2 提交报告给本组织以供将信息广为散发,帮助国际海运界解决安全问题。
1.2 海上安全调查应分离于并独立于任何其它形式的调查。
但是,本规则的目的并非排除任何其它形式的调查,包括为民事、刑事和行政诉讼进行的调查。
另外,本规则的意图并不是让进行海上安全调查的国家因发现会指出过失或责任而不完全报告海上事故或海上事件的起因。
1.3 本规则认识到,按照本组织的公约文件,每个船旗国如据其判断调查会有助于确定现规定中有哪里需要修改,或如果事故产生了对环境的有害影响,均有责任对其任何船舶发生的任何事故进行调查。
国外潜艇隐身技术发展调研报告
国外潜艇隐身技术发展调研报告
国外潜艇隐身技术的发展是一个涉及到军事、科技、工程等多
个领域的复杂课题。
隐身技术的发展对于潜艇的作战能力和生存能
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外,各个国家都在不断研发和改进潜艇隐身
技术,以提高潜艇的隐蔽性和生存能力。
首先,从技术角度来看,国外潜艇隐身技术的发展主要包括水
下噪声的控制、外形设计、材料应用、声呐探测技术等方面。
各国
通过降低潜艇的水下噪声,改进外形设计以减小雷达截面积,采用
吸声材料和涂层,以及研发先进的声呐技术来提高潜艇的隐身性能。
此外,一些国家还在研究利用无人潜艇等新技术来提高潜艇的隐身
性能。
其次,从军事战略角度来看,国外潜艇隐身技术的发展也受到
各国军事战略的影响。
一些国家将潜艇视为重要的战略武器,投入
大量资源用于潜艇隐身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潜艇隐身技术的发展也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际军事平衡和地区安全格局。
此外,国外潜艇隐身技术的发展还涉及到国际合作和竞争。
一
些国家通过国际合作来共同研发潜艇隐身技术,以提高自身的技术
水平。
同时,各国之间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努力在潜艇隐身技术上保持领先地位。
总的来说,国外潜艇隐身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且敏感的议题,涉及到技术、军事战略、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军事需求的不断演变,潜艇隐身技术仍将是各国军事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
DNV-OS-D101(2013-10)-中文版
船舶综合安全评估应用指南-中国船级社
1.1 应用 FSA 的目的 ........................................................................................................... 1 1.2 适用范围 ........................................................................................................................ 1 1.3 术语和定义 .................................................................................................................... 2 第2章 FSA 的实施准备 ....................................................................................................... 3
1 风险的度量 ..................................................................................................................... 46 2 风险的可接受衡准 ......................................................................................................... 48 3 建议的风险评估衡准 ..................................................................................................... 51 4 已有案例的计算结果 ..................................................................................................... 53 附录 4 风险控制措施的属性 .............................................................................................. 55
关于中国海洋安全的几个基本判断
关于中国海洋安全的几个基本判断作者:苏涛来源:《祖国》2015年第14期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利益的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海洋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我们必须面对、而且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课题。
如何看待海洋安全问题,应对海洋安全问题,这是不以我们的意愿为转移的,而是与敌对势力的遏制成正比。
也就是说,敌对势力的干扰遏制越强烈,我们的海洋安全形势就越严峻。
事实上,来自海上的安全威胁正在全面而且深入地进行了。
提出这样的警示绝不是危言耸听!罗列例证实在太多。
这里我只想提出几个基本问题和基本判断,作为个人的思考,从中佐证我的观点和认识。
现代海洋开发利用是越来越重要还是可有可无?如果说建国后我国很长一段时间现代意义的海洋开发利用还趋于空白,恐怕大家都不会反对。
传统的渔盐之利、舟楫之便只限于近海,对海洋权益的维护和保护更多地体现于领海,相对来说挑战并不突出。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的今天,海洋的开发利用与往日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中国需要世界,世界同样需要中国,石油开采、能源通道、资源需求、贸易往来、科技进步,无不体现出海洋的重要。
利益的全球化以及资源、空间的稀缺性,决定了海洋开发利用必将是越来越重要,从而第一个基本判断可以得出:海洋开发利用不是可有可无,而是越来越频繁。
海洋争端是愈演愈烈还是趋于缓和?随着海洋开发利用的加剧,海洋权益问题必将愈加突出,海洋争端由此生成。
在开发利用海洋不迫切、不强烈、不遥远的从前,海洋权益争端更多反映在理念上,你占多少我占多少,你多了我少了,抽象的权益概念更多些,现实的利益收获更少些。
如今不然,每一次权益斗争,都是活生生的海上现实利益为代价的。
如果说过去也有海上侵权,我们只是无能为力罢了,那么现在的海上威胁,都是对我们当下和长远利益的挑战,再不应对,我们会更加被动,南海众多岛礁被占这样的教训就会重来。
从这个意义上讲,其实我们是没有退路的,退路就是漠视利益被侵蚀,权益被侵占。
人类面临的海洋安全领域,主要指七个方面
人类面临的海洋安全领域,主要指七个方面
海洋安全领域,主要指七个方面:海洋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科技,国防安全。
维护国家海洋安全,主要包括保障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维护海洋资源安全,确保海洋通道安全等方面。
目前,在我国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的主张管辖海域内,与海上邻国之间存在着许多争议,有些岛礁被他国占领,严重侵犯了我国主权;海洋资源被大量掠夺,其中被掠夺最多的是石油天然气,我国的海洋权益正受到严峻的挑战。
因此,为保障国家的发展利益,我们必须提高海洋安全观意识,增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责任。
潜艇史话31深潜器
潜艇史话31深潜器俄罗斯“和平号”深潜器俄罗斯是目前世界上拥有载人潜水器最多的国家,比较著名的是1987年建成的“和平1”号和“和平2”号两艘6000米级潜水器,带有12套检测深海环境参数和海底地貌的设备,最大特点就是能源比较充足,可以在水下待17小时~20小时。
电影《泰坦尼克号》里面很多镜头就是“和平1”号和“和平2”号探测的镜头。
2007年8月2日由两艘“和平”号载人潜水器联合完成的俄罗斯“北极一2007”海洋科学考察,使这两艘载人潜水器再次引起世人瞩目。
“和平号”深潜器俄罗颠科学院II·II·希尔绍夫海洋研究所的“和平一l”号和“和平一2”号深海载人潜器于1987年12月由芬兰劳马·莱波拉公司按照苏一芬联合科学技术协议建成,并在太平洋完成水下试验后投入了实际应用。
自“和平”潜器使用以来,“和平”潜器获得了一系列科学数据和研究成果。
“和平”号潜器应用十年来所取得的科学成果归纳如下:(1)洋底热液矿床研究;(2)大西洋、印度洋、地中海洋底山脉研究;(3)生物调查研究;(4)包括放射性测量在内的核潜艇:“共青团员”号沉没综合海洋学研究;(5)原则上采用新型水下技术方法对核潜艇“共青团员”号所进行的专项水下技术作业;(6)美国、加拿大专业电影制片厂所进行的深水电影拍摄;(7)利用深海声学拖曳综合系统和深海载人潜器“和平一l”号和“和平一2”号寻找躺在海底的物体。
和平号(俄罗斯)主要技术参数:工作深度:6000米科学家/潜航员:1/2或2/1最大速度:5.0节海底时间:10~15小时下水年份:1987法国“鹦鹉螺”号深潜器法国1985年研制成的“鹦鹉螺”号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可达6000米,累计下潜了1500多次,完成过多金属结合区域,深海海底生态等调查,以及沉船、有害废料等搜索任务。
“鹦鹉螺”号深潜器“鹦鹉螺” 号潜水器能够下到6 000米深的海域里。
在水下搜寻方面,“鹦鹉螺”号可是大名鼎鼎。
关注英法核潜艇相撞事故 090218
“前卫”号英国4艘“前卫”级战略核潜艇之一1994年投入现役排水量为1.6万吨;长149.9米;潜深达350米;额定艇员135人,配备16枚D5型“三叉戟”式:潜射弹道导弹,每枚可携带4至6枚核弹头,最大射程为1.2万公里。
”前卫”号是英国“前卫”级战略核潜艇首艇,可一次连续巡航90天。
英国目前把全部核威慑武器都部署在“前卫”级战略核潜艇上,为了保持核威慑的有效性,“前卫”级核潜艇可以一次性在北大西洋深海中巡航达数周之久。
“凯旋”号也是法国“凯旋”级的首艇,都是各自国家核威慑力量的中坚。
“凯旋”号法国3艘核动力战略核潜艇之一1997年投入现役排水量1.4万多吨长138米;潜深可达400米额定艇员111人艇上载有16枚M一45型战略导弹,每枚导弹可携带6个TN一75型核弹头,射程可达5000多公里都是核威慑中坚疑为反声呐装置事故发生的法国大西洋海岸是臭名昭著的“潜艇墓地”,二战时德国的U型潜艇经常在这里沉没。
英国海军人员对《太阳报》说,两艘潜艇驶入到如此近的范围之内,这类事件发生的几率为几百万分之一。
不过,核工程师约翰·拉吉接受BBC采访说,各国海军常常在相同的地方驻足。
“双方的海军都希望所停留的海域足够平静、足够深,连与各自基地的距离都差不多。
这样的海域并不多,会聚集着为数不少的潜艇,不只是英国和法国的潜艇,还有俄罗斯和美国的潜艇。
”现代军舰都配有声呐系统,可以通过声波探测到潜艇。
不过,先进的反声呐技术可以让敌方船只无法识别。
但可以肯定的是,事发时一切先进技术均已失灵。
或许双方潜艇上的反声呐技术太过高端,以至于各自声呐装置均未能探测到对方。
全球核潜艇事故1963年4月,美国“长尾鲨”号核潜艇沉没,129人遇难,成为世界上第一艘失事核潜艇。
1967年,英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105号进水沉没。
1968年,美国“天蝎”号核潜艇沉没,99人遇难。
1968年4月,苏联K--172导弹核潜艇因水银蒸汽使艇员全部中毒而在地中海沉没,90人遇难。
潜艇原理第五讲-潜艇的稳性(续)、潜艇的抗沉性
1
它的浮心垂向坐标 z B 和重心垂向坐标 zG 可根据力矩平衡原 理求得
1 1
g zG PzP P 1 z1 P 2z zG1 P P 1
zG gvz1 P( z P z1 ) P2z gv
§3.7 装卸载荷对潜艇初稳性的影响
潜艇在大修或进行现代化改装时,通常都要增加或卸下一些设 备。若增加的设备位于耐压艇体内部,为了满足水下平衡,只须卸
下同样重量的固体压载就可保证艇的重量不变。为了保持纵倾不变,
需对一些固体压载作纵向移动,这类问题的实质就是移动载荷,这 时,由于重量和浮态都不发生变化,只有重心的垂向位置发生了变 化。
HEU AUVLAB
§3.6 潜艇的水下稳性及潜浮稳度图
潜伏稳度图
zG , zB , zM , G M G M1 , (V )
浮力调整舱、首 尾纵倾水舱、淡 水舱、燃油舱等 自由液面对稳心 高修正值 第一种情况下(通海阀、通 气阀均关闭)主压载水舱自 由液面对稳心高修正值。
HEU AUVLAB
§3.4 潜艇在水面状态时的大倾角稳性
静稳性曲线的特征 ( 1)静稳性曲线在原点处的斜率等于初稳心高;
( 2)稳定平衡与不稳定平衡位置;
缓慢增加的横倾力矩 逐渐作用于潜艇上
HEU AUVLAB
§3.4 潜艇在水面状态时的大倾角稳性
静稳性曲线的特征 ( 3)最大静稳性臂及其对应的横倾角; ( 4)甲板边缘入水角;
HEU AUVLAB
§3.5 潜艇的动稳性
动稳性概念
潜艇在受力后的运动情况
d 之间, ( 3)在倾角 =1 ~ MH<MR,潜艇减速倾斜;
( 4)当 = 时,角速度等零, d 潜艇停止倾斜,但这时 MH<MR,故潜艇开始复原。
潜艇沉默事故案例分析报告
潜艇缄默事故案例分析报告潜艇是一种具有隐蔽性和攻击性的战争武器,它在海底执行任务时要求极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然而,事故总是无法预料,潜艇也不例外。
潜艇缄默事故是指在潜艇执行任务时突发的、导致潜艇沉没或严峻损坏的事件。
本文将以一起潜艇缄默事故案例为例,进行分析。
该事故发生在一艘新型潜艇上,事故发生时潜艇正在执行一次巡逻任务。
依据调查报告,事故的发生是由于潜艇在水下航行时发生了机械故障。
当时,潜艇正在进行深潜,突然出现了水密舱门无法关闭的状况,导致水流进入舱内,潜艇开始迅速下沉。
由于潜艇缄默状态下不发出任何声音,潜艇上的船员并没有觉察到潜艇正在下沉,直到潜艇的深度控制系统发生故障,导致潜艇失去控制,最终沉没。
经过分析,事故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起首,潜艇在水下航行时的机械故障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这说明在潜艇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或疏忽。
其次,潜艇上的船员未能准时发现潜艇的下沉状况,这可能是由于船员在执行任务时未能保持高度警觉性,或者是由于船员对潜艇的设备和系统不熟识所导致的。
最后,潜艇的深度控制系统发生故障,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说明潜艇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深度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还有待提高。
针对这起潜艇缄默事故,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教训和启示。
起首,潜艇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应重视对各种潜在故障的排查和检测,确保潜艇的机械设备和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其次,潜艇的船员应接受更加全面和系统的培训,熟识潜艇的设备和系统,并时刻保持高度警觉,准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
最后,潜艇的深度控制系统应进一步加强研发和改进,提高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总之,潜艇缄默事故是一种严峻的事故,对潜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对该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
只有在设计、制造、培训和改进等各个环节上都加以重视和改进,才能有效预防。
航行试验大纲
根据船东及船检意见修改2003/3/281 / 10PAGEWEIGHTSCALE底 图 总 号旧 底 图 总 号DETAIL DESIGNSHIP NO. SHANGHAI MERCHANT SHIPDESIGN & RESEARCHINSTITUTESCHEDULE FOR MOORING TEST AND SEA TRAIL OFHULL PART船体部分系泊及试航试验大纲SDARIDATESIGNCOR. MARKS DATEDESIGNED CHECKEDVERIFIEDAPPROVED CHECKED OF STA.REVISION NO. DESCRIPTIONBYDATE旧底图总号CONTENTI SEA TRIAL OF HULL PART (3)I-1GENERAL (3)I-2T EST C ONDITION AND P LACE (3)I-3P ROGRESSIVE S PEED T RIAL (S EE T ABLE H-1) (3)I-4I NERTIA T EST(O NLY H1008),C RASH S TOP A STERN T EST AND C RASH S TOP A HEAD T EST(O NLY H1008) 4I-5T URNING C IRCLE T EST (O NLY H1008)(S EE T ABLE H-5) (5)I-6Z IGZAG M ANEUVERING T EST (S EE T ABLE H-6) (5)I-7C OURSE K EEPING T EST (S EE T ABLE H-7) (5)I-8S TEERING G EAR T EST (S EE T ABLE H-8) (6)I-9W INDLASS AND A NCHORING T EST (S EE T ABLE H-9) (6)I-10S TRUCTRURE TEST (7)I-11M EASUREMENT OF V IBRATION (S EE T ABLE H-10) (7)I-12N OISE M EASUREMENT (S EE T ABLE H-11) (7)I-13W ILLIAMSON T URN T EST(O NLY H1008) (8)I-14R ESCUE BOAT AND LIFE BOAT LAUNCHING TEST (S EE T ABLE H-12) (8)II SEA TRIAL OF MACHINERY PART (9)II-1.M/E STARTING TEST AND AUXILIARY BLOWER AUTO-STARTING / STOPPING TEST(MOORING TEST IF POSSIBLE) (9)II-2.M/E LOAD TEST AND F.O. CONSUMPTION MEASUREMENT (9)II-3.M/E M.D.O.&H.F.O. CHANGEOVER TEST (10)II-4.M EASUREMENT OF M/E LOWEST STEADY REVOLUTION(S EE T ABLE M-7) (10)II-5.M/E REVERSING TEST(S EE T ABLE M-8) (10)II-6.T EST FOR COMPOSITE BOILER (EXHAUST GAS SECTION)(S EE T ABLE M-9) (10)II-7. F.W. GENERATOR TEST (S EE T ABLE M-10) (11)II-8.S HAFTING TORSIONAL VIBRATION MEASUREMENT (11)II-9.A/E OPERATION TEST BY H.F.O. AND M.D.O.&H.F.O. CHANGEOVER TEST (11)II-10.R EMOTE CONTROL OF M AIN E NGINE TEST. (11)II-11.E NGINE SIDE EMERGENCY MANEUVERING (14)II-12.A UTOMATIC UNMANNED ENGINE ROOM’S FUNCTION TEST (14)II-13. B ALLAST PUMPING TEST TO PROVE PUMPING VAPACITY AND EFFICIENCY DURING TRANFERING BALLAST WATER (15)II-14.O VERHAULING FOR M/E (15)III.SE A TRIALS OF ELECTRIC PART (16)III-1R ADIO &N AVIGATION AND I NTERIOR C OMMUNICATION E QUIPMENT(S EE T ABLE E-1) (16)III-2M AIN P OWER S TATION B LACK-O UT T EST(S EE T ABLE E-2). (17)III-3T HE PUBLIC ADDRESS, GENERAL ALARM & FIRE ALARM SOUND TEST (S EE T ABLE E-3). (17)III-4M.G.P.S T EST(S EE T ABLE E-4) (17)III-5I.C.C.P T EST (S EE T ABLE E-4) (17)III-6I NTERN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EE T ABLE E-5) (17)III-7A LL ANGLES OF VISIBILITY FOR SIGNAL AND NAVIGATIONAL LIGHTS AS REQUIRED IN COLREGS ARE TO BE VERIFIED. (17)Ⅲ-8D EAD SHIP START(O NLY H1008)(S EE T ABLE E-6) (18)Ⅲ-9E LECTRIC LOAD MEASUREMENT (SEE T ABLE E-8) (18)底图总号旧底图总号main engine has run at stable outputs before the speed measurement commences. During speed measuring within test section course deviation shall be not more than 2 degrees, steering angle shall be not more than ±5 degrees.(4)Speed-measuring methodThe trial speed is to be measured by DGPS. The output shaft power and revolution of main engine to be measured by torsion meter. The instruments which used in the test should have the certification of verification before speed trials.(5)Measurement recorda.Test time and water depth of every trip.b.Wind velocity and direction, weather condition.c.Ship’s speed, revolutions, power of M/E (rpm) and indicator horsepower of every trip.(6)Ship’s speed calculationShip’s speed at design dra ft (16.5m) to be obtained from the following formula:V TD = V TB * V MD / V MBin the formula:V TD –actual speed at design draft.V TB –actual speed at ballast draft.V MD –model test speed at design draft inV MB –model test speed at ballast draft.I-4 Inertia Test, Crash Stop Astern Test and Crash Stop Ahead Test(1)Inertia Test (Only H1008) (See Table H-2)When ship is going full ahead at normal rpm (86.2 r/min), give an order to stop main engine. When ship’s speed reduces to the speed abt. 5kn the test is finished. During the test the course heading should be kept by changing the rudder angle. Measure and record the distance and time from the order of stop M/E to the ship’s speed reduce to 5kn.(2)Crash stop astern test (See Table H-3)When ship is going full ahead at normal rpm (86.2 r/min), give an order to make main engine run astern (63r/min). When ship’s speed reduces to the speed abt. 0kn the test is finished. During the test keep rudder angle at 0 degree. Measure and record the distance and time from command full astern to the ship’s speed reduce to 0kn.(3)Crash stop ahead test (Only H1008) (See Table H-4)When ship is going astern with 63r/min of main engine, give an order to make main engine run ahead(86.2 r/min). When ship’s speed reduces to the spe ed abt. 0kn, the test is finished. During the test keeprudder angle at 0 degree. Measure and record the distance and time from command full ahead to the ship’s speed reduce to about 0kn.底图总号旧底图总号I-5 Turning Circle Test(Only H1008) (See Table H-5)(1)Test methodWhen the steering gear is in the condition of double pump working, the test should be done at full speed (91r/min), harbor full speed (68r/min)and harbor half speed(55r/min)respectively:a.The rudder angle is turned to hard starboard (35degree) and held until t he ship’s heading anglechanges to 540 degree, the test is finished.b. Resume the straight course until the speed recovery.c. The rudder angle is turned to hard portside (35degree) and held until the ship’s heading anglechanges to 540 degree, the test is finished.d. Resume the straight course until the speed recovery.(2)Measurement record the transfer distance, advance distance, turning diameter and maximum heelingangle.I-6 Zigzag Maneuvering Test (See Table H-6)(1)Test methodWhen the vessel is running ahead (91r/min), the test is to be carried out in accordance with following steps:a.The rudder angle is turned from its zero position to 10︒ starboard and held until the course of thevessel changes to an angle of 10︒ starboard to the original course;b.The rudder angle is turned from 10︒ starboard to 10︒ port and held until the course of the vesselchanges to an angle of 10︒ port to original course;c.The rudder angle is turned from 10︒ port to 10︒ starboard and held until the course of the vesselchanges to an angle of 10︒ starboard to original course:d.The rudder angle is turned from 10︒ starboard to its zero position and held until the vessel runs inoriginal course.(2)Measurement recorda.M/E revolution.b.Initial vessel speed.c.Time of every stage and course angle.I-7 Course Keeping Test (See Table H-7)During sea trail, check the course stability:(1)Keep the steering tiller unchanged while the vessel is sailing full ahead (91r/min) with steering by hand.Record the reading of GYROCOMPASS with the interval of 30 seconds. Measurement will be continued for 3 minutes, one time for fair and counter current respectively.(2)The vessel is sailing full ahead (91r/min) and to be ensured to keep the course. Measure the times ofsteering for keeping the course and the max. Rudder angle. Measurement will be continued for 3 minutes, one time for fair and counter current respectively.底图总号旧底图总号I-8 Steering Gear Test (See Table H-8)(1)Main engine is controlled in wheelhouse, and maneuver handle to be put in the position of ahead andfull speed (91r/min). Steering test to be done in wheelhouse. Operate the hydraulic pump No.1 or No.2 respectively, do the test by putting the rudder angle from 0︒to 35︒starboard/from 35︒starboard to 35︒port/form 35︒port to 0︒/from 0︒to 35︒port/from 35︒port to35︒starboard/from 35︒starboard to 0︒. Measure ship’s heeling angle. The time required to put the rudder from 35︒of one side to 30︒of another side shall not exceed 28 second.(2)Main engine to be put on the status of ahead and full speed, running two hydraulic pumps, test thecapability of putting the rudder from 0︒to 35︒starboard/from 35︒starboard to 35︒port/form 35︒port to 35︒starboard/ from 35︒starboard to 0︒.Following data to be recordeda.Weather, sea condition.b.Time required for each moving rudder.c.Maximum oil pressure in hydraulic cylindersd.Maximum current of motor.(3)Emergency steering gear testTo test the emergency steering effectiveness in stee ring gear room with ship’s running at half speed (M/E abt 76r/min) but not less than 7Kn.By turning the pump control handle make the rudder angle changed from 0︒ - 15︒ starboard - 15︒ port - 0︒one time. Measure the time of steering from 15︒ starboard to 15︒ port. It should not exceed 60 second.(4)Auto pilot effectiveness testDuring the main engine endurance test, do the test with No.1&No2 steering system respectively.--NFU (manual) steering--HAND (following) steering--AUTO (automatic) steeringSet up a heading course, navigate with auto pilot, and observe the keeping course capacity with course recorder. Then do the test of changing heading course.I-9 Windlass and Anchoring Test (See Table H-9)(1)An anchor-ground with more than 82.5 meter depth shall be selected under a calm sea condition and thebow in the upwind.(2)Each anchor is to be let go down gradually to the surface of the water.(3)Five shots of chains of one side anchor is to be let go down freely. During this process manually brake.Check the reliability of the brake system.(4)One side anchor is to be hoisted. During hoisting process, average speed of hoisting anchor to bemeasured and recorded. (by measuring No.2 and No.3 shot of chain ) , The average speed is not less than 9m/min. Then hoist the anchor up to bell mouth with windlass.底图总号旧底图总号2.3.2 The report on chemical analysis and low calorific value to be submitted before this test.2.3.3 The ship should go straightly as possible during the F.O. consumption measurement.2.3.4 The measured F.O. consumption should be correcte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calorificvalue and ambient conditions, then be offered to owner for reference. (See Table M-6)2.4 M/E shaft power to be measured when F.O. consumption is measuring.II-3.M/E M.D.O. & H.F.O. changeover testM/E M.D.O. & H.F.O. changeover test to be executed as follows:M.D.O. --- H.F.O.(before M/E operating test for adjustment)H.F.O. --- M.D.O.(after M/E load test)II-4.Measurement of M/E lowest steady revolution(See Table M-7)M/E is adjusted to the lowest steady revolution by reducing revolution progressively atwhich the engine keep running for 5 minutes. Record the revolution of M/E andturbocharger, the graduation of the maneuvering handle and M/E fuel oil pump.Turnrudder angle to hard portside (35degree), observe change of the course.II-5.M/E reversing test(See Table M-8)M/E reversing test should be carried out while the engine running at the lowest steadyrevolution. The time for reversing should not be more than 15 seconds. The testincluding ‘ ahead –astern’ and ‘astern –ahead’ is not less than 3 times.II-6.Test for composite boiler (exhaust gas section) (See Table M-9)6.1 During M/E load test at NCR, the measurement of the evaporation of the compositeboiler (exhaust air section) to be conducted for one hour by flowmeter arranged at thedelivery side of the feed water pump. During evaporation test, composite boiler(oil-fired section) should not operate and the feed water to be kept stable.6.2 The soot blower of boiler to be tested.6.3 the safety valve popping test: Opening pressure of safety valve: 0.8 MPa6.4 Pressure accumulation test(The items tested at the mooring test stage will not be triedagain)The boiler pressure is not to rise more than 0.954 Mpa (6% above the maximum allowable working pressure) when the steam stop valve is closed under full firing condition for duration of 15 minutes. During this test no more feed water is to be supplied than that necessary to maintain a safe working water level.底图总号旧底图总号II-7.F.W. generator test (See Table M-10)7.1 During M/E NCR condition, F.W. generator to be running for one hour utilizing thewaste heat in the jacket cooling fresh water from M/E. Record the parameters asfollows:a)Vacuum and temperature of evaporation chamberb)Temperatures of cooling fresh water inlet and outletc)Temperatures of sea water inlet and outletd)Salinity in the distilled watere)Capacity(not less than 25 m3/24h,at NCR)f)Delivery pressure of sea water ejector pumpg)Delivery pressure of ejector7.2 In condition of voyage at low speed, F.W. generator to be running for function test withsteam(if some F.W. in outlet the test finished ).II-8.Shafting torsional vibration measurementThe test to be carried out from M/E lowest steady revolution to 91.0 r/min at intervals of5 r/min, and from 91.0 r/min to M/E lowest steady revolution at intervals of 5 r/min.Example: lowest steady revolution→30→35→40→45→55→60→65→70→75→80→85→91 r/min→lowest steady revolution。
史上最著名的阴谋论(三)
史上最著名的阴谋论(三)作者:佚名来源:《视野》2008年第12期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荒诞指数★★★☆影响指数★★☆综合指数★★1999年,美国和北约决定轰炸南联盟,在一片混乱中,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于5月遭到导弹的袭击,三名记者不幸罹难。
这起事件严重影响了中美关系,国人群情激昂。
美国的解释是用错了军事地图,炸错了地方,然而很多人相信这很可能是美国的蓄意攻击,意图震慑在南联盟问题上和美国不同调的中国。
阴谋论者相信,这是美国军方和政界右翼的一场蓄意阴谋,意图挑起中美争端,克林顿总统受到这些人的挟持,也不敢反抗(怎么总这么窝囊)。
库尔斯克号荒诞指数★★★☆影响指数★★综合指数★2000年,俄罗斯除普京取代叶利钦成为总统之外,还有一件大事,那就是库尔斯克号潜艇的意外失事,要命之处就在于这是一艘核潜艇。
这起失事在俄罗斯调查之后认定是鱼雷意外爆炸导致的。
可法国人和意大利人偏要打抱不平,他们称潜艇被打捞上水面后,发现右侧有明显的圆形大洞,同中鱼雷的特征相符合。
而且潜艇爆炸时,有两艘美军潜艇正在附近海域游弋。
更耸人听闻的是:俄国政府清楚美军是真凶,但克林顿总统强烈要求掩盖事实,用减免俄国100亿美元债务作为掩口费。
问题是冷战结束了十几年,美俄已不是你死我活的死敌,美军有何必要开火击沉一条核潜艇?如果真有必要显示超级武力,那也不必事后用百亿美元去赔偿。
非典荒诞指数★★★★★影响指数★☆综合指数★★☆2003年袭击中国的“非典”,大家应该还没有忘却,这个夺去数百条生命的高危传染病在全国掀起一阵恐慌。
一位北大的法学硕士这时跳出来,言之凿凿地指称“非典”是美国人针对中国的基因武器!原因还不少,第一,非典案例只爆发在华人聚居区,其他人中罕有这类病例;第二,欧美国家常年在中国抽取国人血液,“以科学调查为名窃取基因资料!”总之就是一个逻辑,我们得病,你们不得,就是有问题!随着非典疫情得到控制,这个“捍卫中华民族基因安全”的硕士也销声匿迹了。
潜艇测试题及答案
潜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潜艇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运输货物B. 深海探险C. 军事作战D. 深海采矿2. 以下哪项技术不是潜艇所必需的?A. 声纳系统B. 导航系统C. 空气净化系统D. 风力发电系统3. 潜艇下潜时,水压的变化对潜艇的影响是什么?A. 水压增大,潜艇体积增大B. 水压增大,潜艇体积减小C. 水压增大,潜艇体积不变D. 水压减小,潜艇体积增大二、填空题4. 潜艇在水下航行时,主要依靠______来控制上浮和下潜。
5. 潜艇的外壳通常采用______材料制造,以承受深海的压力。
三、简答题6. 请简述潜艇在军事上的应用。
四、计算题7. 假设一艘潜艇在水下300米的深度,每下降10米,水压增加1个大气压。
计算潜艇外壳需要承受的总水压。
五、论述题8. 论述潜艇在现代科技中的作用及其对未来海洋探索的潜在贡献。
答案:一、选择题1. C2. D3. C二、填空题4. 压力舱5. 高强度钢或钛合金三、简答题6. 潜艇在军事上主要用于侦察、监视、打击敌方舰船和潜艇,执行秘密任务,以及进行水下布雷等。
四、计算题7. 潜艇在300米深度时,水压为30个大气压。
五、论述题8. 潜艇作为现代科技的产物,在海洋探索、资源开发、科学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潜艇能够深入海洋深处,探索未知的海洋生物和地质结构,为人类提供宝贵的海洋资源信息。
同时,潜艇在未来的深海采矿、海底电缆铺设、海洋环境监测等方面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海洋科技的发展。
潜水艇防水等级
潜水艇防水等级
潜水艇防水等级是指潜水艇在水下工作时,能够有效防止水的渗透和侵入的能力。
潜水艇作为一种特殊的水下交通工具,其防水等级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潜水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潜水艇的防水等级通常由国际海洋组织和各国船级社制定的规范来进行评定。
根据这些规范,潜水艇的防水等级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如A级、B级、C级等。
不同等级的防水等级代表了潜水艇的不同防水能力。
潜水艇的防水等级主要通过潜艇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和密封技术等方面来进行提升。
首先,潜水艇的结构设计应该具备良好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水压的巨大力量。
其次,潜水艇应选用高强度、耐腐蚀的材料来构建,以确保艇体的完整性和密封性。
最后,潜水艇需要采用先进的密封技术,如橡胶密封、螺栓密封等,以防止水的渗透和侵入。
潜水艇的防水等级的提升,不仅仅关系到潜水艇的安全性,还关系到潜水艇的作战能力和航行能力。
防水等级越高,潜水艇在水下的作战能力和航行能力就越强。
因此,各国海军在潜水艇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都非常注重潜水艇的防水等级。
潜水艇的防水等级是潜水艇在水下工作时,能够有效防止水的渗透和侵入的能力。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和密封技术的应用,
可以提升潜水艇的防水等级,从而保证潜水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不断提高防水等级,将会为潜水艇的作战能力和航行能力带来更大的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从国内外潜艇事看安全性问题(标准版)从国内外潜艇事看安全性问题(标准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
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
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
"安全第一"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潜艇是海军重要的战斗舰艇之一,其隐蔽性好,具有很好的实战和威慑能力,因此倍受各国海军青睐。
然而,潜艇自诞生以来,其事故却屡见不鲜,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据有关资料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02年,世界主要国家潜艇在执行非军事行动时共发生过92起沉没事故(其中核潜艇9起)和几百起损伤事故,此外还有许多事故因保密等原因鲜为人知。
潜艇事故不但会造成艇毁人亡,还会使先进技术失密。
因此,随着潜艇事故的增多,潜艇安全越来越备受关注。
下面我们从国内外发生的潜艇事故中,来分析其安全性和设计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同时加深我们对安全性分析概念内涵的理解。
一、国内外发生的潜艇事故1963年4月,美国“长尾鲨”号核动力潜艇沉没在美国科德角附近海域,129人遇难,成为世界上第一艘失事核潜艇。
1967年,英国贝尔金海德造船厂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105号进水沉没。
1968年,美国“天蝎”号核潜艇在前往加纳利群岛途中沉没在大西洋中部海域,艇员99人全部遇难。
1970年4月,苏联一艘核潜艇在西班牙附近海域沉没,88人死亡。
1989年4月,苏联一艘M级“共青团员”号攻击型核潜艇在巴伦支海起火沉没,42人遇难。
1994年3月30日,法国海军“绿宝石”号核潜艇在地中海海域航行时后舱涡轮发电机室爆炸,10人遇难。
2000年8月12日,俄罗斯海军“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巴伦支海参加北方舰队演习时沉没失事,艇员118人悉数遇难,是俄罗斯迄今为止最为惨重的潜艇事故。
2006年9月6日,俄海军北方舰队一艘核潜艇在巴伦支海失火,两名官兵丧生。
2007年3月21日,英国海军“不懈”号核潜艇的备用空气净化系统爆炸,2名水兵丧生、1名水兵受伤。
2008年11月8日,俄罗斯海军一艘编号为K-152的核潜艇在太平洋海域试航时灭火系统出现故障,20多人死亡、21人受伤。
2009年2月3日,英国“前卫”号弹道导弹核潜艇和法国“凯旋”号核潜艇在大西洋中部的公海海域相撞,相撞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是事故令两艘核潜艇严重受损,其中英国核潜艇需被拖回港口。
二、安全性分析和设计问题安全性研究的对象是危险,它强调产品应具有不导致人员伤亡,系统毁坏,重大财产损失或不危及人员健康和环境的能力。
潜艇事故的性质和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与安全性相关的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火灾和爆炸火灾和爆炸是导致潜艇沉没和损伤的首要原因。
据公开报的数据,此类事故约占所有潜艇事故的一半。
由于这类事故具有突然性和快速性,往往导致潜艇壳体结构和设备严重损坏,给潜艇以致命打击,各国海军已将其视为"头号敌人"。
引起火灾和爆炸的主要原因有:(1)漏油动力装置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有润滑油来润滑,因此在动力装置处都设有大量的润滑油管路。
一旦出现管路破裂或连接处密封不严,润滑油就会喷出或滴落。
在常规潜艇中,柴油机、推进电机或一些管路在工作一段时间后,表面温度会很高;在核潜艇中,也存在表面高温的设备与管路。
当润滑油落在这些高温物体上时,就会燃烧。
有时,润滑管路或连接处裂口很小,润滑油在管内压力的作用下,会向外喷出细细的油雾散布在舱室空间,这种情况更危险,一旦空气的敢含量达到可燃限,遇到一点火花都会引起爆炸。
(2)弹药爆炸潜艇弹药舱内弹药自燃、对舱内弹药保管不善和出现火情后没有及时扑救以及敌人破坏等都可导致弹药爆炸。
(3)电气设备短路潜艇空间相对较小,但内部布置的电气线路却很多而且相对集中,因此当维护不力或操作不当时,很容易因发生短路而引起火灾。
1988年,美国"鱼骨"训练艇就是由于电池的电线短路,引起火灾,导致3人丧生。
另外,潜艇上蓄电池释放的氢气、工作的产氧剂等也都是引发火灾的源头。
2.碰撞对潜艇来说,碰撞事故也具有致命性。
二战后的潜艇沉没事故中,碰撞沉没事故占20%以上。
碰撞事故包括两船相撞、触礁、碰到海上或港口固定物及钻入鱼网等。
发生这类事故的主要原因有:技术过失,责任过失。
3.进水在所有潜艇事故中,进水事故比较常见,主要是指海水从各舱口、通气管和鱼雷发射管灌水以及各种阀门、接头泄露等事故,而且不管是爆炸还是碰撞,最终结果都会导致进水。
发生这类事故的主要原因有:误操作,艇体结构损坏以及其他故障(如潜艇通气管顶阀或机进排气阀漏水;正常鱼雷管盖失灵;潜艇在建造中检测制度不严或工人疏忽等)。
4.触底触底给潜艇造成的破坏程度轻重不一,一般情况是艇壳部分破坏、某些舱室进水、艇上装备(如舵、螺旋桨等)损坏所致。
造成这种事故的原因多为:操作失误,地貌不清,设备故障,遭遇风暴等。
5.核事故核潜艇除可能发生以上事故外,还会发生核事故。
从目前收集的资料来看,虽然此类事故发生率不高,但其危害相当严重,常常会片面性同受到超剂量核辐射致死或潜艇核动力装置报废。
其原因是:技术故障,操作失误等。
6.人员损伤虽然在以上5类事故中,都会造成艇员的伤亡,但有些潜艇事故,首先伤害的是艇员,而不是潜艇本身,其原因主要是:(1)氧气减少潜艇在潜航时,内部是一个封闭环境。
艇员所需的氧气,除下潜前艇内原有空气中所含部分外,主要靠氧再生板。
如果氧气再生板失效,艇内空气中的氧气会逐渐减少,若不及时换气,艇员会因缺氧而死亡。
另外,如果在未与外界联通的情况下启动了柴油机,柴油机会大量吸收艇内的氧气,并将燃烧产生的废气排向艇内,这样会加速艇内空气恶化,使人窒息。
(2)非氧成分增加潜艇在水下航行时,以蓄电池作为动力。
蓄电池在工作时,要释放大量的氢气。
一些机械、电子等设备在工作时,会释放出有害气体。
艇员在呼吸时,不断呼出二氧化碳。
艇上携带的一些物品,如食品、蔬菜等,也会释放出不良气体,加之艇内温度高、湿度大,时间过久,都会使艇员出现缺氧情况,如不及时排除,会危及艇员生命。
三、预防和控制事故的措施随着潜艇事故的增多,世界各主要国家越来越关注潜艇安全方面的问题,纷纷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事故发生。
1.预防和控制各种事故的共性措施①提高对事故危害性的认识潜艇非战斗事故往往给人一种错觉,认为其后果没有战争造成的严重,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据不完全统计,1961~1972年美海军的事故损失超过战争损失,其比例为6∶1,这主要是由于事故频繁所致,因此提高人们对事故危害性的认识至关重要。
②成立专门的学校和训练班,加强对潜艇官兵的教育和训练据不完全统计,为提高官兵对舰艇及其事故排除等方面的知识和训练水平,美海军已开设78所相关学校和训练班,分布在大西洋和太平洋沿岸各基地,其中不少训练是利用模拟器进行的。
③改进现有潜艇的性能和结构设计时多考虑潜艇安全性;制造时要把好质量关;使用时要加强生产厂商与用户的联系,建立产品质量反馈制度。
④装备成套的损管系统和设备损管设备要做到齐全、可靠、方便和先进,如俄罗斯推广计算机在损管中的应用,帮助损管部门人员进行问题解算,评估潜艇的破坏程度,确定破损部位和储备浮力等,提供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另外,俄罗斯新研制了自动显示系统和参数显示设备,安装在多事故舱室。
2.针对各种事故的具体应对措施①防止和控制火灾与爆炸很多国家在潜艇上建立了有效的火警监测、报警与控制系统;设置完善、先进的消防系统和消防器材;严格限制艇上易燃材料和铝合金材料的使用;不提倡在艇上安装除航行、作战以外过多的电气设备;艇内舱室定时通风,使用消氢器,定时测量舱内大气成分;弹药舱内采用大功率的通风设备,舱内设置因温度、压力、光和烟等异常现象出现而自动喷淋的灭火系统;健全艇上损管组织,提高艇员的防火防爆素质,一旦发现异常,立刻采取措施进行排查。
②防止碰撞和触底很多国家都在设法提高潜艇的机动性,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潜艇都能迅速改变航向;不断提高潜艇结构强度,如在潜艇的机舱和反应堆舱底部采用双层底结构;采用先进的雷达、通信和导航等无线电设备,保证潜艇准确了解本身的运动状况和周围的海情;提高艇上组织管理水平,加强损管组织、遵守操作规程和国际海事组织有关公约,组织好潜艇航行、训练和演习;熟悉海底结构,加强海底水道的测量,完善海图的编制工作等。
③防止进水沉没事故俄罗斯主张设计上实行分舱,用隔板将艇内分割成数个密封舱室,这样可将进水限制在某一舱室,使潜艇保持一定的浮力;增加高压空气的储量,失事时除向主水柜供气排出部分压载水以抵消损失的浮力外,同时向进水的密封舱室提供部分高压空气,限制进水的速度;改进堵漏工具和疏水系统,使之简单适用;对艇员进行损管训练,以期失事时迅速堵住漏洞,挽救潜艇;对于服役一段时间的潜艇,定期对艇体进行外表和探伤检查,对于受损结构和板材,及时更换修理等。
④防止核事故发生很多国家加强了艇员的技术培训,规范操作规程;采用安全性好的自然循环反应堆;定期对反应堆进行检查。
⑤防止人员因艇内氧气不足而伤亡对氧气再生板进行定期检查和更换,出现缺氧症状时,及时上浮至水面或在通气管状态下进行换气;需要启动柴油机时,首先确认通气管是否打开,柴油机工作时,最好将机舱密封,如发现异常,以最短的时间使柴油机停止工作,并尽快浮至水面或通气管状态进行通风换气;定期检查艇内空气成分含量,及时排除有害气体。
潜艇事故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科学技术、研究设计、施工建造、艇员素质等诸方面薄弱环节。
所以应该在潜艇设计阶段就注意保证各设备和武器系统的安全可靠;在潜艇建造过程中严格控制工程建造质量,加强各种检验制度,消除各种事故隐患;在潜艇使用过程中加强艇上指挥员和艇员的训练。
总之,减少潜艇事故除了要提高潜艇本身质量和安全水平,使其具备优越的性能和可靠性外,还要注重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和人员综合素质。
同时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安全性分析的重点是危险,也就是说即使装备没有任何故障,也可能存在危险,比安全管理 | DOCUMENT TEMPLATYK-AQ-0734如使用了危险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