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地理必修一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⒋南北半球的判断: ⑴地球的侧视图中,一般是“上北下南”; ⑵地球的极视图中,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南顺北逆”。 ⑶根据纬度:北纬度在北半球,南纬度在南半球。 ⑷根据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在北半球向右偏,南 半球向左偏。 ⑸根据中高纬度正午物体影子朝向:在中高纬度,正 午物体影子朝北为北半球,朝南为南半球。
⒉地壳物质循环的意义。(P29)
⒊水循环的意义。(P48) ⒋洋流的地理意义。(P51—P52) ⑴影响气候;⑵影响海洋生物分布(四大渔场);⑶影响 航运;⑷影响海洋环境污染。 ⒌地球圈层间能量交换、物质运动的意义。(P67、P68)
五、途径与措施: ⒈实现自然资源利用可持续的途径。(P86) ⑴适度开发;⑵利益兼顾;⑶环境保护;⑷公众参 与。 ⒉防洪的措施。(P90) 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⒊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 ⑴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⑵开发新能源, 改善能源结构;⑶植树造林;⑷加强国际合作。
⑷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洋流,“夏顺冬逆”。
⒎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
⑴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⑵从沿海到内陆的地 域分异;⑶垂直地域分异。
四、影响与意义: 一、影响:
⒈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P8) ⒉全球气温变暖的影响。(P93、 94)
二、意义:
⒈地球自转、公转的意义。 ⑴自转:⑴产生昼夜交替;⑵产生时差;⑶使沿地表水平 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⑵公转:⑴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⑵昼夜长短的变化;⑶ 四季的更替。
大气 圈 水的溶蚀 水圈 性
气候
水文
生物 圈
生物
侵 蚀 、 搬 运 、 堆 积 等 作 用
岩浆岩
重 熔 再 生
变 质 作 用
冷 却 凝 固 岩浆
重熔再生
重熔再生
岩 石 圈 的 物 质 循 环
变质岩
沉积岩
变
质
作
用
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带的更 替方向 自然带的延 形成因素 伸方向
东西延伸 热量 水 (纬线延伸) 平 (纬度地带性)(纬度更替) 从赤道到两极 南北更替
⒏沉积岩的判断:
沉积岩有两个主要标志:一是有层理构造,二是有化石。
⒐风向的判断: ⑴根据季风和盛行风来判断;(以东亚和南亚) ⑵等压线图中,判断某点的风向:先判断该点水平气压梯 度力的方向(由高气压指向低气压并垂直于等压线),沿 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即为 该点的风向。
⒑锋面类型的判断:
根据冷气团运动的箭头、锋面符号和过境前后的天气状况 判断。
⒒高、低压中心的判断:
⑴根据等压线的分布:中心气压比周围气压高为高压中心, 反之,为低压中心。
⑵根据气流运动状况:气流向外辐散为高压中心——反气 旋,向内辐合为低压中心——气旋。 ⒓根据海水等温线判断洋流流向和性质: ⑴海水等温线的凸出方向为洋流流向; ⑵海水由低温区流向高温区为寒流,反之,由高温区流向 低温区为暖流。 ⒔季节的判断:
分 异
从沿海到内陆 垂直于海 岸线 (经度地带性)
平行于海岸线
水分
垂 水热 直 从山麓到山顶 等高线更替 等高线延伸方向 分(垂直地带性) (热为主) 方向 异
⒊风力大小的比较: ⑴同一幅等压线图中,等压线 越密集,风力越大; ⑵不同等压线图中,水平气压 梯度越大,风力越大。
二、分析原因:
⒈地球既普通又特殊的原因。(P8)
⒉东亚、南亚季风成因。 ⑴东亚:①冬季风(西北风);②夏季风 (东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⑵南压:①冬季风(东北风)——海陆热 力性质差异;
六、有关计算:
⒈时间计算: ⑴地方时计算:每一条经线有一个地方时,经度 每相差一度,地方时相差4分钟,采用“东加西减” 的原则。 ⑵区时的计算:每一个时区采用一个区时,相差 一个时区,区时相差一个小时,采用“东加西减” 的原则。 ⑶日期的计算:跨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向西加一天, 向东减一天。
⒉相对高度的计算:
严格根据定义。
自然资源: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自然属性), 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社会经济属性)的物质与能量。 自然灾害:指在自然界发生的(自然属性),对人类生命 和财产构成危害(社会经济属性)的事件。
⒙山体雪线高度的判断: ⑴温度:向阳坡雪线偏高;
⑵降水:迎风坡雪线偏低。 19、河流流向的判断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河流在山谷 中发育,并且由高处流向低处,即 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出方向相 反。
判断依据:⑴日期;⑵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夏顺冬逆”; ⑶季风气候区季风方向;⑷海陆高低压分布;⑸各地气候 特征;⑹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北移,冬季南 移)。
⒕气候类型的判断:
课本54—56页单元活动。 ⒖自然带的判断:
根据气候类型判断。 ⒗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根据地形剖面图判断剖面线: 课本73—78页单元活动。 ⒘自然资源、自然灾害的判断:
辨 别 地 理 方 向
利用地物 辨别方向
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
1.根据最冷月均温定南北半球—ຫໍສະໝຸດ Baidu“形”定 “位”
2.根据月均温定所属热量带—以“温”定“ 带” 3.根据降水量的分配定雨型—以“水”定“ 型” 4.确定具体的气候带
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的相互关系: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冰原气候 苔原气候 陆地自然带分布模式图 冰原带 苔原带
⒋大气运动:
⑴热力环流;⑵全球气压带、风带;⑶季风环流。
⒌水循环:
⑴海陆间循环;⑵海上内循环;⑶陆上内循环。
⒍洋流分布规律:
⑴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 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⑵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 的大洋环流。
⑶南纬40°附近,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
②夏季风(西南风)——气压带、风带的 季节移动
⒊向斜成山、背斜成谷的原因。
⑴向斜成山:向斜槽部受挤压,坚实不易被侵蚀;
⑵背斜成谷: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
⒋三大类岩石的成因。(P28) ⒌桂林山水的成因。(P72) ⒍洪灾、泥石流的成因。(P88、P89) ⒎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自然和人为原因) (P92)
⑵季节分布规律: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 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 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 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 年中的最小值。
⒉昼夜长短的分布、变化规律: ⑴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南、北半球),哪个半球昼长于夜, 纬度越高昼越长; ⑵太阳直射点向哪方(南方、北方)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 变短。 ⒊地壳物质循环(P29、30)
⒌日界线的判断:
⑴人为日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大体在180°经线)。 跨国际日期变更线向西日期加一天,向东减一天。 ⑵自然日界线:零点线,即地方时为零点的经线。 ⒍方向的判断:
课本20—25页单元活动。 ⒎向斜、背斜的判断:
⑴根据岩层的弯曲方向: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岩层向上 拱起为背斜。 ⑵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岩层由中间向两翼越来越新为背斜, 岩层由中间向两翼越来越老为向斜。
采用公式:(n-1)h<H ≤ (n+1)h,其中n为两 点间的等高线数,H为相对高度,h为等高距。 特殊:计算陡崖的相对高度:(n-1)h≤H<(n+1) h ⒊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采用公式:H=90°-|ψ+δ|,其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 ψ为当地的纬度,δ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注意δ本身 的符号无变化,如果与当地的纬度ψ在同一半球取减 号,不在同一半球取加号。
认识常见等高线图的类型
闭合曲线, 内高外低。
闭合曲线, 外高内低
等高线凸向低处, 中间高于两侧
等高线向高处 凸出,中间低 于两侧
两组表示山峰 的等高线之间 的区域
多条等高线重 叠在一起处
喀斯特作 圈层 用条件 岩石的可 岩石 溶性 圈
自然 因素 岩石
桂林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环境特征 原为海洋,石灰岩大量沉积:后抬升成 陆地,石灰岩广布 石灰岩厚度大,岩性纯,空隙和裂隙发 育广泛,可溶性,透水性好 位于亚热带湿润区,气候温暖,降水充 沛 地势东.西.北部高,中.南部低,利于地 表水.地下水的形成和富集,漓江南北 纵横,水的流动性强 亚热带气候利于生物生长和有机质 的积累,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含量较 高,水的溶蚀力强
⒏温室气体增加的主要原因。 ⑴燃烧化石燃料;⑵毁林。 ⒐海平面上升的原因。 全球气候变暖引起海水膨胀和两极 冰川融化。
三、重要规律: ⒈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⑴纬度分布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 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 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二、比较: ⒈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小比较、公转速度的比较: ⑴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到两极递减;因此,纬 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 ⑵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在近日点最大,远 日点最小;因此,越靠近近日点,角速度、线速 度越大,越靠近远日点,角速度、线速度越小。 ⒉气压的比较: ⑴水平方向: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气温越高,气 压越低。 ⑵垂直方向: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单 元 活 动 1
利用地图 辨别方向
1、在地图上辨别方向 2、在野外利用地图辨别方向
利用罗盘辨别方向 1、根据太阳辨别方向 利用恒星 辨别方向 2、根据大熊座寻找北极星 3、根据仙后座寻找北极星 1、根据植物辨别方向 2、根据房屋辨别方向 3、根据融雪辨别方向 4、根据沙丘辨别方向 利用月亮辨别方向
鲁教版地理 必修一归类复习提纲
执教:杨士喜
一、判断与比较 二、分析原因 三、重要规律
四、影响与意义 五、途径与措施 六、有关计算
一、判断:
⒈天体的判断:
天体是脱离地球的大气层,在宇宙空间运行的物质 存在形式,包括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 ⒉地球自转方向的判断: ⑴根据经度判断:东经度向东增加,西经度向西增 加。 ⑵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地球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 同。 ⑶根据口诀:“南顺北逆”,即从南极上空看,地 球顺时针自转;从北极上空看,地球逆时针自转。
⒊晨昏线的判断: 首先明确地球自转的方向。 ⑴经过晨昏线,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昼半球进入 夜半球,该晨昏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 该晨昏线是晨线。(常用方法) ⑵分布于昼半球西侧的晨昏线是晨线,东侧的是昏 线。(推论一) ⑶晨昏线上的点,地方时在12点之前,该点一定在 晨线上;地方时在12点之后,该点一定在昏线上。 (推论二) ⑷太阳直射赤道,地方时为6点的经线是晨线;地 方时为18点的经线是昏线。(特殊情况)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北极圈 温带季风 温带海洋 温带
性气候 地中海 气候 大陆 性气 候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
气候 亚热带
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北回归线 热带荒漠带 热带季 热带季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疏林草原带 雨林带 风气候 赤道 热带雨林带 热带雨林气候
亚热带常 绿硬叶林 草原带 带
温带 荒漠 带
温带落叶阔 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