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物理全册全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机械运动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单位:(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 m
(2)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
千米(km )、分米(dm )、 厘米(cm )、毫米(mr ) 微米(卩n ) 纟内米
(nm )
3-i m = 1000m=100.1m=10m 1dm2 换算关系:1km = -2-3-6-9 m 1nm=10m m
1mm=10m=10m 1卩1cm=103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会放:左边刻度线与物体边缘对齐,刻度平行并紧贴被测物体,不能歪斜
(2) 会读: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测量值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3) 会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 的。
注意:使用前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观察量程和分度值的大小
4 、时间单位:国际单位:秒 S 其他单位:分min 小时h
5 、换算关系:1mi n=60s 1h=60mi n=3600s
6 、测量工具:秒表。停表
7 、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就叫误差。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 数时粗心造成
的,是不该发生的,
8 、误差的来源:(1)估读值跟真实值之间有一定的差异
(2)仪器本身不准确 (3)环境温度、湿度变化
9 、减小误差的办法: (1)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2)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3)改进测量方法
10、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1) 累积法:某些测量值太小,不便于用工具直接测量,从而采取把若干个小
量累计在一起,使它们成为一个较大的量,再进行测量,取其算术平均值
作为
测量的值。用这种方法能够测出细铁丝的直径或一张纸的厚度。•
(2) 平移法:当物体的长度不能直接测量时,就要想办法把它等值平移到物体 的外
部,再用刻度尺测量。
(3) 化曲为直法:将弯曲的轨迹变成直线来测量。如测量地图上的铁路线长度, 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
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
是能够避免的
可用棉线与它重合,再拉直测量。用这种方法,可以测量圆的周长等。
(4)“滚轮”法:用一个已知周长的轮子沿曲线滚动,记下滚过的圈数,用圈数
乘以轮子的周长,即为总长度,汽车里程表,就是根据这一道理制成的。
运动的描述
1 、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 、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机械运动判断物体是
运动还是静止要:一看:选哪个物体作参照物;二看:被判断物
体与参照物之间是否发生位置变化。
3 、参照物定义: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参照物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运动的。
(1) 参照物是被假定不动的物体
(2) 研究对象本身不能做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
(3) 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参照物
(4) 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运动的快慢测量平均速度
1、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公式:v = S/1
S---路程---米m 千米km t ----时间---秒s 小时h
V---速度---米每秒(m/s) 千米每小时km/h
3、公式的变形:S= Vt t = S/ V
4、单位换算:1m/s=3.6km/h
5、物理意义:汽车的速度是15m/s,它表示汽车每秒钟通过的路程是15m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一个定值,速度的大小与路程、时间的选择无关。不能认为速度与路程成正比,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7、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8、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改变的运动。常见的运动都是变速运动。
9、平均速度:变速运动比较复杂,如果只是做粗略研究,也可以用公式来计算
它的速度。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平均速度。我们说到某一物体的平均速度,............. 一定要指明是在哪段路程或哪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 . .. .. ....... .. ..... .. ..
10 、比较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2)特点: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速度大小经常变化的直线运动。
通过的路程并不在相等的时间内,)特点:2 (
相等。
第二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
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
传播);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得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注:有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 =S/1 ;声音在15C的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室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内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
2、回声的利用:回声测距(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
五、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也就是乐音的三要素。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声音的高低跟发声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HQ,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物体的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响度跟振幅的关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响度跟距离发声体远近的关系:人距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人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色)。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决定于发声体本身的材料和结构。音色是我们分辨各种声音的重要依据。
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I- . I ■■■■■■ ■■■■■■ ■ ■ ■ ■ ■ ■ I ■■ I ■ I > ■ ■ ■ ■ ■ ................................................. I■■■ IM ■■■■!-■- II I...........................
六、超声波和次声波
1、声包括人听见的声音和听不到的声音,如超声、次声等。
叫20000Hz高于20000Hz^20Hz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
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
3、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
4、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超声波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5、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