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重点背诵内容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第一节教育的认识
一、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品德等方面起到影响的人,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地教育者。
二、教育属性:有目的的培养人和促进人的发展。
三、教育具有永恒性: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生产知识,技能,经验,使年青一代适应生产力需要,适应生产关系。
四、教育具有历史性:不同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不同。随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演变而变化。
五、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自身规律,并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
1.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
2.具有自身质的规定性
3.具有历史继承性
4.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5.教育具有生产性
6.教育具有民族性
同时受到文化发展状况与需求的制约
六、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
个体功能:固有功能,对社会中个体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作用和效能。
社会功能:教育的衍生功能。教育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产生的作用和效能。推动社会发展变迁和促进社会流动
变迁功能:开发人的潜能,提高素质,促进人的社会化,使人适应社会发展。
流动功能:培养筛选,提高,在不同的社会区域层次职业转换,展示各自才华。
七、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对社会发展和人的身心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促进作用。
对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所产生的阻碍作用或消极影响。
显性功能和隐形功能:
教育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非预期功能,如再现了社会不平等,现有社会关系的复现,一旦隐形开发,就会转变成显性。
八、社会教育基本形态:
1.家庭教育
2.学校教育
3.社会教育:特点主要表现为职能的专门性、组织的严密性、作用的全面性、内容的系统性、手段的有效性,形式的稳定性。
第二节教育起源
一、起源论
1.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发过社会学家利托尔诺与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
2.教育的心理论——美国教育家孟禄,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3.教育劳动论——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劳动过程中的社会生产需要
4.交往起源论——叶澜——《教育概论》教育是人类的交往不是生产劳动。
二、古代教育
1.中国最早的教育形态——夏
2.形成了“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西周
3.百家争鸣——春秋战国
4.四书五经——宋
5.婆罗门教——《吠陀》,僧侣为教师
6.古代埃及——以僧为师
7.古代雅典——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
8.中世纪——七艺三科
第三节教育学产生和发展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学而优则仕,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二、《学记》——中国古代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教学原则:长善救失、启发诱导、循序渐进
三、西方的教育思想
1.苏格拉底——产婆术——问答法:讥讽、助产术、归纳、定义。
2.柏拉图——《理想国》,寓学习于游戏最早提出者。追求理性
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继承发扬了柏拉图的思想。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原则。
4.昆体良——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论演说家的教育》,主张实行集体教学。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
四、培根——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提出了实验的归纳法。《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
5.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泛智,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普及初等教育思想和单轨制的思想;最早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述。
6.卢梭——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教育家。《爱弥儿》宣扬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倡导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论。
7.康德——《康德论教育》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的学者。
8.裴斯泰洛齐——瑞士教育家,第一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付诸实践。“教育史上小学各科教育法奠基人”
9.洛克——《教育漫话》1.白板说。2.主张绅士教育,德行教育。
10.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现代教育学之父”,
1.首次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基础上。
2.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
3.“四阶段学习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4.第一次提出“教育性教学”,强调知行意统一。
11.斯宾塞——《教育论》主张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反对形势教育,重视实科教育。
12.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
1.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学校即社会”
2.教育的无目的论
3.从做中学
4.5步教学法
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派和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
13.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
14.凯洛夫——《教育学》,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15.马卡连柯——《教育诗》,集体主义教育思想
16.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
17.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18.布鲁纳——《教育过程》,无论选择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19.赞可夫——《教学与发展》,核心,以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达到最理想的发展水平。
20.瓦根舍因——《范例教学理论》,创立了范例教学理论。
21.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智力发展的阶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2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活的教育学”
23.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看做系统,整体与部分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香菇作用之中的考察教学,以便最优处理教育问题。
第四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物质基础、需要的劳动力总量和各种劳动力的比例。
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的规格。
教育结构,大中小学的衔接关系,普通和职业学校的比例关系,生产力发展引起结
构需求变革,引起各类教育比例变化,以及专业设置比例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
内方,手形
促进科学技术,也促进了教学内容的革新,课程改革,以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前提,如物理化学实验,广播电视教学出现,电子计算机。
教育对生产力促进作用——经济功能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把简单劳动力培养成复杂劳动力,使劳动力得到全面发展。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前人知识加以总结和系统化。传授中创造更高效的科学技术,再生产。提升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发展。
二、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教育的领导权——社会统治阶级,会通过一系列教育方针,对教育目的,经费分配,人员分配等进行领导和控制。
2.决定受教育权——统治阶级决定和影响受教育权在社会中的分配决定谁有受教育权,谁没有。
3.制约教育的目的和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教育的目的和教学内容都直接受到国家政
治经济制度的制约。不同的经济制度下,具有不同政治立场,和思想意识的人,自然要求传递不同的思想教育内容。
4.决定教育体制——任何国家的教育体制都不存在固定僵化,都要随着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变化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