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找规律

合集下载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找规律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找规律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找规律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发现、认识和描述事物中存在的简单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和推理等数学活动,学生能够培养发现和运用规律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规律:学生能够识别出给定事物中的规律,并能用语言描述规律。

2. 发现规律: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等方式,发现事物中的规律。

3. 应用规律:学生能够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发现、认识和描述事物中存在的简单规律。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卡片、实物模型等。

2. 学具:学生自备练习本、铅笔、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有规律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规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规律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规律的特点。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操作等活动,发现和描述给定事物中的规律。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发现的规律,并交流如何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6. 课堂练习: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规律知识解决问题。

7.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发现和应用规律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找规律2. 目录:1. 认识规律 2. 发现规律3. 应用规律3. 根据教学过程,逐步展示每个环节的关键内容。

七、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布置一些找规律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规律的认识和应用。

2. 拓展练习:布置一些稍有难度的找规律题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课后反思2. 教师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找规律》课件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找规律》课件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找规律》课件一、内容概括本单元《找规律》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的重要内容。

该单元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方法,发现日常生活中的规律性问题,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课件内容围绕这一主题展开。

引入概念:首先,课件会介绍什么是规律,引导学生理解规律性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常见的规律现象。

生活中的规律: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季节变化、钟表指针的转动等,帮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规律现象,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数学原理。

寻找规律:通过具体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发现其中的规律。

这些问题可能涉及数列、图形排列等。

规律的应用:学生将学会运用找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如根据规律预测未来事件的发展趋势,或者利用规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实践操作:设计一些实践活动,如制作有规律的图案、完成规律填空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初步掌握寻找规律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的设计将注重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1. 介绍课件制作的背景与目的,说明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找规律》的重要性和学习意义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我们针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找规律》制作了此课件。

本课件结合教材和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生动的图像、直观的动画和有趣的游戏等形式,旨在激发学生对规律探索的兴趣,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是数学学习的关键阶段,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直接影响着他们未来的数学学习和实际应用能力。

《找规律》作为三年级数学下册的重要单元,不仅是对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拓展,更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学习和掌握规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找规律课件(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_2

找规律课件(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_2

24 240 480 720
(1)24×10=240 (瓶) (2)24×20=480 (瓶) (3)24×30=720 (瓶)
练一练
乘数 乘数 积 30 10
300
20 30
600
27 20
540
50 30
1500
26 30
780
18 50
900
算一算、填一填
() × ()=800
() × ()=1260
80 ×( 6 )< 550
20× ( 4 ) < 87 7 0× ( 2 ) < 200
本课总结
掌握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 算 练 习
80×10= 800 50×40= 2000 60×20= 1200 700×20= 14000
90×90= 8100
50×80 = 4000
思考:50×40的积的末尾为什么不是两个0?
50×80呢?
试一试
10箱有多少瓶?20箱有 多少瓶?30箱呢? 箱数 瓶数 1 10 20 30

=5
=6
= 50
= 500
= 60
= 600
发现1: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 乘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倍。
= 48
= 480
你发现了什么?
发现2: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零, 积的末尾加上几个零。
= 4800
试做: 50×30 = 1500 50×40 = 2000
为什么50×40=2000的乘数一共 有2个0,可积2000中却有3个0? 是不是算错了?
买大号运动服25套,小号运动服45套。
(1)两种运动服各付多少钱?
30×25= 750(元) 20×45= 900(元) 答:大号运动服需付 750 元, 小号运动服需付 900 元。 (2)一共应付多少钱? 750+900= 1650(元) 答:一共应付 1650 元。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3.2 找规律练习课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3.2 找规律练习课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3.2 找规律练习课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找规律的概念和方法;2.学生能够独立运用找规律的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3.学生能够培养发现规律、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找规律的概念在介绍找规律的概念前,可以通过观察数字序列和图形、图表等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找到其中的规律。

例如,给出以下数字序列:2,4,6,8,10,… 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其中的规律。

然后,通过引导学生发现,这个数字序列的规律是:每个数是前一个数加2。

接着,再给出其他数字序列和图形等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到其中的规律。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可以是数字增量、倍数关系、等差数列等。

2. 找规律的方法找到规律之后,需要教导学生如何运用找规律的方法解决问题。

首先,应该让学生将规律用语言等形式表述出来,然后根据规律来进行推理和预测。

例如,给出以下数字序列:1,3,5,7,…让学生找出规律,然后用规律预测下一个数是多少。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是:每个数是前一个数加2,然后再通过这个规律找到下一个数是9。

3. 根据规律解决应用问题找到规律后,要教导学生如何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应用问题。

例如,给出以下应用问题:某店从1号开始连续7天送货,请问第8天是星期几?首先,可以将每个星期的天数列出来,这个数字序列的规律是:每隔7个数为一组,就会出现相同的数。

因此,第1天和第8天是同一天,也就是星期几和第1天相同,即星期几是星期一。

教学过程1.导入课堂:让学生观察以下数字序列:1,2,4,7,11,… 并让他们找出其中的规律。

2.操作演练:引导学生接着找规律,并用规律预测下一个数是多少。

3.练习:出示一个应用问题,让学生根据找到的规律解决问题。

4.温故知新:让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知识,从数字序列、图形和图表等方面找规律,并用规律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5.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找规律的方法和规律的分类。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找规律的概念和方法,培养发现规律的能力。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找规律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找规律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找规律教学反思
《找规律》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口算。

发现乘数扩大,积也随着扩大这一规律。

并用这一规律进行口算。

所以我利用题目的特点《找规律》这种有特性,感兴趣的字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规律”的内容本身就让人通俗易懂,而在探究“找”的过程中也更能让学生体会这中间的快乐,从而感受获取知识的快乐。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法,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我也是一直本着让合作式学习贯穿我的课堂,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特点,怎样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改变学习方式是关键要素之一。

课堂中让同学探索两个数,个位都是0乘法计算,在数学情境中发现运算规律,从已知算式中推出未知算式,发展运算的能力。

通过活动层层递进,重点我放在了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探究、续写、交流。

乘数有0的数量和,和积有0的数量一定相同吗?在什么时候计算会产生0呢?我们在解决积末尾有几个0的问题时,能直接去数两个乘数有几个0就能决定的吗?学生发现了当5和双数(偶数)相乘时会产生0,而且有很多时候还止不是1个0,这是一个易错的知识点,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得出的结果一定是最清晰的,最深刻的,最牢固的。

在课堂上也设置了相应的练习,我一直坚信以生为本的课堂,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所以也在一直坚持尝试着新的教学方法。

计算课很容易出现课堂教学沉闷,学生积极性不高的现象,为了扭转这个现象,我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找规律,通过计算、交流、比较,得出规律。

让自主探究活动为本节课的主体。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找规律》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找规律》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口算,找出计算规律。

2、通过学习能熟练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自主探索规律,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教学难点:找到乘数是整十数的口算规律,总结出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T: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玩个游戏好不好?什么游戏呢?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

你还能接着说下去吗?生: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四只青蛙四张嘴,八只眼睛十六条条腿...... T:其实,这跟我们的什么法有关?——乘法T: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乘法算式,从这种算式中,我们可以掌握快速巧妙计算的诀窍,那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学习《找规律》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T:昨天老师已经布置了三个问题让同学们自行去探究,那我们就先看看是哪三个问题。

PPT:1、完成课本P30第一小节的三组算式,思考:怎样得到计算结果?2、观察上面每组算式中乘数和积的变化,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3、根据你的发现,请你根据下面算式再写出几组这样的算式。

T:昨天我们已经自学了这三个问题,那就下来就请大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交流这三个问题,之后我们将由小组代表来进行汇报。

(学生自主探究、交流讨论)T:时间到,我们现在汇报第一个问题。

我们先请一个小组代表说说这三组算式的答案。

(学生汇报答案)T:你能说说看你是怎样得到结果的吗?预设1:5×1就是1个5所以得55×10就是5个10相加,所以就是5050×10就是50个10相加,所以就是500(另外两组算法类似)T:哦,原来他用乘法的意义把算法说了一遍,谁还有不同的想法?预设2:我算5×10时,先算5×1=5,1后面有一个0,所以积后面就添一个0;算50×10时,先算5×1=5,5和1后面都有一个0,所以积后面要填两个0.T: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同意T:那我们来总结一下他的方法:两个数相乘,先把两个乘数0前面的数先乘,再看乘数后面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后面添几个0。

找规律 (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找规律 (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找规律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技能:•理解和运用自然数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通过观察数字序列的规律,了解规律的本质和寻找规律的方法;•运用找规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丰富数的计数和数的观念,培养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发现数学之美,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数字序列找规律的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找规律能力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Step 1 让学生观察数字序列1.在黑板或者白板上列出一组数字序列:2, 4, 6, 8, 10, ...2.让学生观察这组数字的规律,看他们是否能找到其中的奥妙。

3.让学生有序,有条理地把自己站在的位置和他们观察到的数字写在黑板或白板上。

例如:序号: 1 2 3 4 5数字: 2 4 6 8 10观察点: +2 +2 +2 +24.然后再让学生试着找出第 50 个、第 100 个数字是多少。

Step 2 教授寻找数字序列规律的方法1.让学生仔细思考每个数字之间的关系,倘若没有找到规律,就换一组数字。

2.可以用画图的方式来进行辅助,并且也可以使用计算器自行验证结果是否恰当。

Step 3 练习让学生试着通过上一节课学到的方法,理解并找出下列数字序列的规律:1, 3, 6, 10, 15, ...3, 6, 10, 15, 21, ...1, 4, 9, 16, 25, ...Step 4 运用数字序列找规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1.A 学生和 B 学生各自计算下面的数字张数:A 学生: 1, 2, 4, 7, 11, ...B 学生: 3, 6, 10, 15, 21, ...两个人在比赛,谁最先算出数 99 的位置?2.写出下面的数列,分别输出各序号的数值:序号: 1 2 3 4 5 6 ...数字: 1 4 9 16 25 36 ...3.假设你拥有一些多边形的一些顶点数,你可以得出规律吗?例如:三角形:3四边形:4五边形:5六边形:6七边形:7你可以用找规律的方法推导出 n 边形的顶点数吗?教学总结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应当通过观察数字序列的规律,钻研出寻找规律的方法,以及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技巧。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答案:21
例题5:
题目:找出下列数字序列中的规律,并计算下一个数字。
1, 4, 9, 16, 25, ?
解析:观察数字序列,我们可以发现,每个数字是前一个数字加上前一个数字的平方。具体来说,第二个数字是第一个数字加上第一个数字的平方,第三个数字是第二个数字加上第二个数字的平方,第四个数字是第三个数字加上第三个数字的平方,依此类推。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下一个数字是前一个数字加上前一个数字的平方。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找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2. 教学方法的应用:我会反思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例如,我可能会考虑是否需要更多的小组合作活动,或者是否需要引入更多的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学生的参与度:我将会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是否积极地参与到小组讨论和解决问题中去。如果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我可能会考虑采用更多的互动式教学策略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答案:36
5. 教师评价与反馈:针对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教师应及时给予评价与反馈,鼓励学生的优点,指出不足之处,指导学生改进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八、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这节课结束后,我将会进行深入的教学反思,以评估教学效果并识别需要改进的地方。我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我将会思考是否所有的教学内容都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关联,以及是否以清晰、简洁的方式呈现。如果发现某些部分学生反应冷淡,我可能会考虑采用更多的实际例子或互动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三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学设计-《找规律》北师大版(2023秋)

三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学设计-《找规律》北师大版(2023秋)
举例:例如,在学习《找规律》时,学生需要掌握图形的对称、旋转、平移等基本变换规律,以及数字的递增、递减、重复等规律。
(2)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设计有规律的图案,进行简单的数列推理。
举例:学生能够运用发现的规律,设计出符合规律要求的图形或数列,如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方块、颜色等。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理解和掌握“重复”、“交替”、“递增”等规律性概念,并能用这些概念描述所见所闻。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规律探索的兴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
《找规律》课程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规律的敏感性和发现能力。
2.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形成有序、合理的思考方式。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找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但在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时,我感觉自己的问题设置还有待改进。有些问题可能过于宽泛,导致学生难以聚焦到关键点。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会更加注意问题的针对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最后,我要提醒自己,在教授找规律这类抽象知识点时,要尽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用他们熟悉的事物举例,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希望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和改进,能让我的课堂教学更加高效,让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的核心素养。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找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2024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2找规律

2024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2找规律

1.算一算,照样子再写出一组算式。
24 240 2400
85 850 8500
54 60×9= 540 60×90= 5400
学以致用
课件PPT
2.根据24×20=480,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结果。 240×20=4800 240×2= 480 24×200=4800
学以致用
3.把结果相同的算式连起来。
探索新知
6×3= 18 15×4= 60 18×2= 36 6×30= 180 15×40= 600 18×20= 360 60×30= 1800 150×40= 6000 180×20= 3600
探索新知
16×30= 480 160×30=4800
160×3= 480 16×300=4800
学以致用
答:够。
学以致用
课件PPT
6、学校组织买溜冰鞋,每双30元,三(1)班45人, 三(2)班38人, (1)两班分别花多少钱?
三(1):45×30=1350(元) 三(2): 38×30=1140(元)
学以致用
(2)张老师带2500元,够吗?
1350+1140=2490(元) 2490元<2500元 答:够。
学以致用
4.
课件PPT
盘数 1 个数 28
10 20 30
280 560 840
学以致用
5.买运动服。
⑴ 体操队要买大号运 动服13套,小号运 动服16套,各需要 多少钱?
大号:13×70=910(元) 小号:16×60=960(元)
学以致用
课件PPT
⑵ 张老师带了2000元买运动服,够吗?
910+960=1870(元) 1870元<2000元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发现规律,轻松解决数学难题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发现规律,轻松解决数学难题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发现规律,轻松解决数学难题。

一、找规律的重要性1.提高思维能力找规律需要我们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方式来针对数据进行处理。

这样的过程需要我们动脑筋,提高思维能力。

通过找规律,孩子的思维能力会得到锻炼,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和工作。

2.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找规律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观察数学问题的各个方面,这样会让孩子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3.提升解题能力数学问题往往需要我们对数据进行处理,而找规律就是一项数据处理的技能。

在学习了找规律之后,孩子对解决各种数学难题的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二、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1)理解找规律的基本概念和定义;2)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等综合能力;4)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2.教学重点找规律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技巧。

3.教学难点找规律的灵活应用。

4.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设计问题:有10个小球,每次会落在有编号的随机位置上,请问有多少种可能的编号组合方式?(2)展开学习(1)枚举法老师向学生介绍了枚举法,即通过列举所有可能的情况,寻找相同之处,确定规律,从而得到结论的方法,并以加法原理为例进行讲解。

(2)通项公式法通过寻找数列中的规律,确立通项公式,对问题进行处理。

(3)变量法通过使用代数式和变量的方法,确定数学问题的规律和特点,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实例演练老师选择了一道适合学生的练习题,在教学板书上设计了完整的解题思路和步骤,帮助孩子更好地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和技巧。

(4)巩固训练老师设计了多道练习题,帮助孩子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好找规律的方法和技巧。

5.教学结语老师在讲解完所选练习题后,对本堂课进行总结,强调了找规律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在鼓励孩子日后的学习过程中加强练习。

三、总结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设计是教师们为了帮助孩子更加深入地理解找规律技能而制定的,它充分结合了丰富的数学教学资源和实践经验,能够帮助孩子轻松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解题能力和综合能力。

北师大版三年数学找规律说课稿5篇

北师大版三年数学找规律说课稿5篇

北师大版三年数学找规律说课稿5篇北师大版三年数学找规律说课稿5篇说课稿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可以起到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

说课稿既是为了让教师理清思路、突破教学困境的工具,也是在与其他教师交流中提升教学能力的途径。

现在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北师大版三年数学找规律说课稿,希望你喜欢。

北师大版三年数学找规律说课稿精选篇1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找规律》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的第一课时。

教材涉及的具体内容是让学生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根据规律确定是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关系的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体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现实的情境中感悟新知,灵活运用。

2、教学目标根据本班学生对生活经验及学生认知规律,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和本课知识特点,我将本课教学目标制定如下:(1)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想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某个序号确定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让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让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3、教学重、难点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本课的教学内容,我制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经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掌握用除法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是:能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在有余数或没有余数的情况下这样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二、说学情根据学生在以前已经学习过有关找规律的内容,探索过一些简单规律,初步积累了一些探索规律的经验。

现在,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寻一些数学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培养探索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三、说教法和学法根据本课的内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方法。

通过理解算理,发现规律,总结计算方法。

2、能熟练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数学情境中,探索、发现乘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理解整十数乘法算理。

2、探索、发现乘法的运算规律三、教学难点:探索、发现乘法的运算规律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师:听说我们班的同学计算特别快,我们比试比试?49 97 124 511 333 156生开火车对答案。

师: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你们还记得吗?我们一起回忆一下,乘数,乘数,积。

(板书)(二)引入新知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大屏幕上的算式,你们是怎么计算的?51 32 510 320生:一五得五,二三得六,5乘10等于50,3乘20等于60。

师:你们是怎样算的?说一说。

生:510,10比1后面多了一个0,所以就在得数5的后面增加一个0。

生:先不看那个0,算完后再加0。

师:这个算式你们是怎么算的,为什么?生:320 ,就是3乘2个10,等于6个10,是60师: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师板书课题:找规律生1:1加了个0生2:1扩大10倍师:哪种描述更准确?生:扩大10倍师:谁能总结一下规律?生1: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10倍,积扩大10倍。

生2:积扩大10倍师:积为什么会变?生:其中一个乘数扩大10倍。

师:你们能根据刚才发现的规律,计算这些题目吗?(大屏幕出示题目)49 123 117490 1230 1170师:说说你是怎么算的?生:四九三十六,9扩大10倍,所以积也比36扩大10倍,是360。

生:先不看末尾的0,算完后再在末尾添上0。

师:下面这些题目你还会算吗?(出示题目)51 325010 3020 师:你们是怎样算的?生1:50个10是500生2:30乘2个10,就是302=60,所以30乘2个10等于60个10,就是600 师:观察上面算式中乘数和积的变化,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学生分小组讨论,大约两分钟左右请学生汇报)师:下面我们就请一些小组的代表来说说他们有什么发现?生1:第一个数相差10倍,第2个数相差10倍,积相差100倍。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找规律|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找规律|北师大版

找规律【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乘法》----找规律。

【教材分析】《找规律》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表内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它是两位数乘多位数的起始课。

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学生初步感受积的变化规律,理解乘数是整十数乘法的算理,掌握口算的方法。

教材设计了“算一算”“试一试”“练一练”等活动,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体验和感受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并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新教材是课改理念的文本体现,需要我们去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我们要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生活动的科学内涵。

教材仅仅安排了“算一算”三组算式让学生通过计算、观察、比较,去发现规律。

可是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就会有所感悟:比如纵向看这三组算式,它先出示5×1(用乘法口诀直接计算),再出示5×10(一位数乘整十数——三年级上册已经学习过),最后出示50×10(整十数乘整十数——新知),这样的顺序充分体现了新知的学习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再横向看,先出示50×10(表示50×1个十=50个十=500),再出示30×20(表示30×2个十=60个十=600),最后出示120×40(表示120×4个十=480个十=4800),这样的顺序充分体现了新知的学习完全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层层递进。

编者使学生通过计算、观察、比较这三组算式,不仅发现“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积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和“两个乘数都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积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的变化规律;还发现乘数是整十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把乘数中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然后让学生通过“试一试”“练一练”,巩固算法,再次体会积的变化规律,同时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概念。

2.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数列中的规律,找出规律并进行推理。

3.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找规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数列的概念与表示方法。

2.找规律的方法和策略。

3.数学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三、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应用数列的概念。

2.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和策略。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识(1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教学内容,即《找规律》的学习。

2.通过举例和实际问题引出找规律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讲解数列的概念与表示方法(15分钟)1.教师简要讲解数列的基本概念,即由一组有规律的数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而成的序列。

2.教师通过示例向学生展示数列的表示方法,如数表、箭头和递推公式。

第三步:介绍找规律的方法和策略(2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找规律的方法和策略,包括逐项比较法、递增递减法、公式法等。

2.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每种方法的应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第四步:实例练习与讨论(30分钟)1.教师出示一系列数列,并分别引导学生分析、观察并找出规律。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并展示自己的答案和思路。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总结不同解题思路的优缺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第五步:运用找规律解决实际问题(25分钟)1.教师设计一些实际问题,并要求学生运用找规律的方法解决。

2.学生通过个人或小组合作完成问题,并将解决思路和结果展示给全班。

3.教师对学生的解决思路和方法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

第六步:课堂总结与小结(10分钟)1.教师向学生复习和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重点强调找规律的方法和策略。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今天学习的意义和应用场景,并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找规律的方法。

五、教学评价方式1.教师观察学生在讲解中的参与程度和思维能力。

2.以小组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第三单元3.1找规律(同步练习含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第三单元3.1找规律(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三单元 乘法第一课时 找规律 姓名________基础达标1.填表:我发现:在乘法算式中,如果乘数末尾有0,可以先将两个乘数0前面的数( ),然后再看两个乘数末尾( ),就在积的末尾添上( )。

2.根据15x 3=45,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数。

15 x30 =( ) 150 x30=( ) 150 x ( )=450 ( )x3=4500 15 x300=( )3.找朋友综合提升4. 直接写得数300÷2= 20×50= 560÷4= 21×30= 309÷3= 32×30= 90×60= 18×50= 30×20= 13×50= 120÷5= 48×50= 368÷4= 125×40= 25×40=5.填一填①口算12 x50,可以先算12 x5=60,再在得数的末尾添( )个0,结果是( )。

②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就扩大到原来的几倍。

③乘数中除0外其他数字相同时,积的数字部分也(),只是0的个数不同。

6.在()里填上合适的数()×()=1200 |()×()=1600 ()×()=1200 | ()×()=1600()×()=1200 | ()×()=16007.一个乒乓球盒可装15个乒乓球,如果一盒这样的乒乓球卖50元,买18盒要多少钱?8.工厂需要30把办公椅子,每把椅子要98元,共要多少钱?50把呢?9.工人叔叔干了4天,完成480件产品,照这样计算,工人叔叔一个星期能完成多少件产品?10.红星小学4位老师带领三年级48名学生去春游,带600元够吗?思维拓展11.两个乘数分别扩大10倍,积扩大()倍。

如:( 12 )x( 8)=( 96 )( 24 )x( 8)=( 192 )( 120 )x( 80 )=()( 240 )x( 80 )=()12.找规律补充图中所缺的数答案:1. 24 240 2400 40 400 4000 77 110 7 770 110 70 7700相乘有几个0 几个02.450 4500 3 1500 45003.X X4.150 1000 140 630 103 960 5400 900 600 650 24 2400 925000 10005.① 1 600②积③相同6.20 60 30 40 2 600, 40 40 20 80 8 200 (此题答案不唯一)7.50x18=900(元)答:买18盒要900元。

【核心素养目标】3.1 找规律(学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核心素养目标】3.1 找规律(学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3.1 找规律【核心素养】通过观察,猜测,推理,验证等活动发现整十数相乘的计算规律。

通过数学活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体验合作交流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美好情感。

【学习目标】1.通过算一算、看一看等数学活动,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找出规律。

2.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充分培养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总结等思维能力。

3.充分利用迁移,感受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的计算规律,并能熟练计算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

【学习难点】经历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的计算规律的过程,理解算理。

【课前预习】自学教材P30的内容,用多色笔勾画出疑惑点;使用导学单独立思考完成课前预习、课堂导学部分的学习,完成课后检测部分习题巩固学习成果。

【课堂导学】1.算一算(1)你能很快计算出这些算式的得数吗?(2)说说每一组的最后一个算式你是如何计算的?50×10就是()个(),是()。

30×20就是()个(),是()。

120×40就是()个(),是()。

2.找规律(1)观察上面的式子,你有什么发现吗?我发现:我发现下面()行的题目和第()行的题目有关系。

乘积末尾()的个数与乘数末尾()的个数有关。

3.根据自己的发现再写出几组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6×3= 15×4= 18×2=4.根据16×3=48,你能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结果吗?16×30= 160×3=160×30= 16×300=5.用文字完整的叙述一下你们找到的规律。

计算末尾有()的乘法,先把0前面的数(),再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

【课后检测】1.连一连2.完成表格3.在横线里填上”>”“<”或”=”。

150×30_____15×300 200×11_____100×22 600×10_____10×66060×5_____40×5 20×100_____10×200 20×400_____40×1904.大华超市平均每天用电60度,这个月一共要用电多少度?(这个月按30天算)5.文具店。

三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数学课件 找规律 两位数乘整十数

三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数学课件 找规律 两位数乘整十数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课件 (北师大版)
第1课时 找规律 两位数乘整十数
BS 三年级下册
3 乘法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2
3
4
5
6
知识点 1 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1.(1)先算一算,再照样子写出一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40
60
77
400 4000
600 11×70=770 6000 110×70=7700
4.学校预订春季校服,大号校服 120 元一套,小号校服 100 元一套。买大号校服 30 套,小号校服 20 套。
(1)大、小两种校服分别付多少元? 120×30=3600(元) 100×20=2000(元) 答:大号校服付3600元,小号校服付2000元。
(2)李老师带了 6000 元买校服,钱够吗?
知识点 2 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中积的变化规律
2.填空。 (1)在乘法算式中,如果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到
原来的 10 倍,积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 (2)算式 40×50 的积的末尾有( 3 )个 0。 (3)在算式 10×6=60 中,如果把 10 扩大到原来的 5 倍,把 6
扩大到原来的 2 倍,那么积就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
易错辨析
3.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50×60=300
()
辨析: 50×60=3000,积中漏写1个0;
(2)18×50=90
()
辨析:18×50=900,积中漏写1个0;
(3)50×80=400
()
辨析:50×80=4000,积中漏写1个0。
提升点 1 用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解决问题
3600+2000=5600(元) 5600<6000 答:够。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1找规律(3)-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1找规律(3)-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1 找规律(3)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数学下册3.1 找规律(3)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1. 学习数字变化的基本规律,如:数字的增减、倍数关系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数字变化的基本规律。

2. 能运用所学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并归纳数字变化规律。

2.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三个数列有什么特点?(出示课件:1、2、3;2、4、6;3、6、9)3. 讲解规律:同学们,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找规律。

通过观察、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数列中每个数与前一个数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出数字变化的规律。

4. 实例讲解:请大家再看一个例子(出示课件:1、3、5;2、4、6;7、8、9)。

这个数列有什么规律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然后汇报你们的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这个数列的每个数都是连续的奇数或偶数)5. 随堂练习:请同学们完成练习册第14题,巩固所学规律。

六、板书设计1. 找规律的方法:a. 观察数列中的数字变化。

b. 分析数字间的相互关系。

2. 实例分析:a. 数列1、2、3,每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

b. 数列2、4、6,每个数比前一个数多2。

c. 数列3、6、9,每个数比前一个数多3。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同学们观察下列数列,找出它们的规律,并填写下一个数。

a. 1、2、3、4、__b. 2、4、6、8、__c. 3、6、9、12、__2. 答案:a. 5b. 10c. 15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掌握了找规律的方法,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课堂上,我发现部分同学对于数字变化的规律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做一做
80×10= 800 50×40= 2000 90×90= 8100 24×10= 240
60 ×20= 1200 700 ×20= 14000 40 ×80= 3200 12 ×200= 2400
? 做一做 300 600 540 1500 780 900
1. 连一连
24 × 30 22 × 40 16 × 50 80 × 20
80 ×( 6 )< 550 20× ( 4 ) < 87 7 0× ( 2 ) < 200
30×50= 1500 40×40= 1600 60×20= 1200
70×30= 2100 30×80= 2400 50×20= 1000
16×40= 640 24×30= 720 130×20= 2600
场可以容纳多少名观众?
王阿姨要买 3 个这样 的中国结 , 她带了 100 元,够吗?
30元/个
我发现: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 10 倍,积也扩大 10 倍 一个因数扩大 10 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 10 倍, 积扩大100 倍
小窍门:
?计算因数中含有整十数的乘法算式时,可以把乘 数中末尾 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再看两个乘数的末 尾一共有几个 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 0
口算说出答案 ?3×2= 6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算一算
4 × 4 = 16 5 × 15 = 75 3 × 7 = 21
8 × 3 = 24 5×61 = 305 33 × 3 = 99
一个乘法算式由哪几部分组成?
因数 × 因数 = 积
找一找图中有什么规律
摆一摆,算一算。
2 4 6 8 10 12 14
+2 +2 +2 +2 +2 +2
15×20 24×10
720
300
25×30 750
36×20 240
每排22个 座位。
有350名同学 来听课,能 坐下吗?
一共有20 排。
22×20= ?
22×2=44
440>350
22×20=440
能坐下。
每个8元
每盒12元
我买30个 和20盒

一共要多少钱?
体育场的观众席共分20个方阵, 每个方阵有座位35个,这个体育
11 9 7 5 3 1
-2 -2 -2 -2 -2
算一算
你发现了什么 ?
5×1= 5
3 × 2 = 6 12 × 4 = 48
不 变
×10 ×10
5 ×10 = 50
不 变
×10 ×10
3 × 20 = 60
不 变
×10 ×10
12 ×40 = 480
×10
不 变
×10
×10
不 变
50 ×10 = 500 30 × 20= ×100
答:大号运动服需付 750 元, 小号运动服需付 900 元。
(2)一共应付多少钱? 750+900=1650 (元) 答:一共应付 1650 元。
看谁写得最多。
( )×( )=800
( )×( )=1260
60×10=
算一算
30×20= 13×200= 80×80=
90×90=
40×20=
5×300=
1 ×24=24

扩扩 大大
10
10 20
倍 ? 10×24=240


·
1 ×24=24


20
20×24=480 倍
?
扩? 大
30 倍?
1×24=24


30
30 ×24=720

24 240 480 720
一个因数不变
28×10=280 (个) 28×20=560 (个) 28×30=840 (个)
880
720
1600 800
2. 我会填
(1)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990) (2)15 × 20 的积的末尾有( 2 )个0 (3)40 × 5 × 0的积是( 0 ) (4)11的30倍是(330),40个25是(1000)
根据每组中的第一个算式填空。
12×3 = 36 ( 12 )×30 = 360 ( 120)×30 = 3600
100×60= 11×30=
小兔子回家
600×3= 1800 70×90= 6300 300×3= 900 80×40= 3200 40×40=1600 23×20= 460
20×3=60 200×3=600 200×30=6000
43×2=86 430×2=860 430×20=8600
神奇的宝塔
27×30=810 15×50= 750 28×200=5600
? 试一试
10箱有多少瓶? 20箱有多少瓶? 30箱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0箱有多少瓶? 20 箱有多少瓶? 30箱呢?
1 ×24=24(瓶)
10×24=240(瓶) 20×24=480(瓶) 30×24=720(瓶)
24 240 480 720

3×20= 6 30×2= 060
30×20= 600
12 ×4= 48 12 ×40= 480 120 ×4= 480 120 ×40= 4800
150×30 = 4500 150×40 = 6000
为什么 150×40=6000 的乘数一共 有2个0,可乘积6000中却有3个0? 是不是算错了?
……
一共要付多少钱?
一共要付多少钱?
20×8=160(角) 30×6=180(角) 160 + 180 = 340 (角) 20×8 + 30×6 = 340 (角)
= 34(元)
买大号运动服 25套,小号运动服 45套。
(1)两种运动服各付多少钱?
30×25=750 (元) 20×45=900 (元)
5×13 = 65 5 × (130 ) = 650 5 0× ( 130) = 6500
15×2 = 30 ( 15 )×20 = 300 150×( 20 )= 3000
()里最大的能填几
40 ×( 1 )< 65 30× ( 5 ) < 165 5 0× ( 4 ) < 210
()里最大的能填几
×10
×10
不 变
600 120 ×40 =
×100
×10
4800 ×100
发现1: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 倍,积就扩大10 倍。
发现2: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10倍,积则扩 大10×10=100 倍。
根据上面发现的规律进行总结
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50×10= 1、先把因数中 末尾0前面的数相乘; 5×1=5 2、再看两个因数的 末尾一共有几个 0; 2个0 3、就在乘得的数(积)的末尾添写几个 0。5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