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平面设计大师第三期之【原研哉设计系列】(三)

合集下载

设计中的设计--原研哉

设计中的设计--原研哉

大约九年前,我在筹备“视觉语言从书”的过程中,认识了原研哉。

当时做这套书的目的,是想向中国系统地绍介日本设计师和设计动向。

为此,我走访了许多设计师,和他们交谈,进行采访。

之所以选择原研哉,是因为我觉得他的设计既感性又理性。

他的设计不是纯粹的平面设计,而是以建筑设计为出发点来思考设计。

虽然他做的是平面设计,但在他的理念中,即使是“平面”,也是立体建筑物的一个部分,所以具有一种很特别的气质。

后来,我经过与他的详细交谈才了解到,原来他进入平面设计领域其实是一个偶然。

他一直想从事的是建筑设计,而他的母亲是一个书法家。

建筑世界的空间感与书法世界的文化感,让他在一开始的时候对平面设计心存抗拒。

正如他在本书中所提到的,在他刚从事这个行业时,他不认为自己是一个设计师。

因为在他看来,仅仅依靠设计的才能谋生并不是成为一个设计师的充分理由,一个真正的设计师,应该能够丰富设计这一概念。

“设计师的工作,并不只是设计实践。

在当前环境中,为设计找到一个合适的场所,并对设计领域重新配置,对于设计师来说,也许是更为重要的工作。

”在本书的最后一章中,原研哉认真阐述了“设计领域的再配置”这一问题。

显然,他对设计的思考已经远远超出了技术层面,而是围绕信息传达这一设计的本质功能,以充满自省的精神在深化和反思自己的设计意识。

在原研哉看来,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

所以,设计师要时刻保持对社会的敏感度。

这在《设计中的设计》一书中,他正是以这一想法为中心展开论述。

“设计到底是什么?”为了给出自己的答案,原研哉回顾了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并且策划了“RE-DESIGN——二十一世纪的日常用品再设计”展览,通过与许多设计师的互动一起来思考设计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在设计实践中,原研哉试图建立一种信息建筑的思维方式,让平面设计不仅能作用于人的视觉,而且能够触动人的所有感官。

作为日本著名品牌“无印良品”的设计委员,原研哉以“无中生有”的理念为圭臬,凸现了“无”的力量。

《设计中的设计》-原研哉

《设计中的设计》-原研哉

《設計中的設計》-原研哉設計是非常八十年代的用語,回顧香港歷史,本地設計師冒起,八十年代人們開始認識設計的基本概念,當時時裝需要設計,城市需要策劃,時裝設計師、建築設計師、室內設計師群起熱鬧;在此之前,沒有本地設計,所有設計都沿襲歐美日本,充滿殖民地色彩的英式建築,隨處可見。

九十年代,港人具備充足資源,經濟豐盛,一切都來不及細心思考,也處於中英交接的混亂期,後九十年代末葉,港式文化被中國特色掩蓋,具備香港特色的建築被連根拔起,在胡恩威的《香港風格》《香港風格2-消滅香港》中提到,具有香港特色風格的建築、歷史、集體記憶,正被香港政府的城市策劃消滅,到底真正屬於香港的風格是甚麼?設計是否只是「推陳出新」,以新設計的消費品取代舊的,在原研哉的《設計中的設計》可看出近代日本設計理念的流變,並找出屬於國民性的設計真義。

原研哉是無印良品的消費委員會,他的藝術理念為「設計日常」,設計生活,也從生活取得靈感,千禧年他策劃「RE-DESIGN-二十世紀日常生活用品再設計」展覽,他收集了三十二名來自日本設計者對日常生活用品的重新設計的提案,從建築、商品、廣告、照明、時尚、攝影、藝術、寫作等領域,對原有的日常用品作出省思,每個設計都必須與原來的設計有著明顯的差異,讓設計顯得更適宜、更具批判性。

從廁紙、火柴、印章、衣服、茶包、建築……以日常生活用品陌生化,從而風格再塑,以信息建築的思維方式,把設計引進五感的領域;設計之始是「無中生有」,書內亦詮釋無印良品的使命,所謂的「良品計劃」,這系列的產品在審美觀上具有深刻的日本特性,以「世界合理價值」(WORLD RATIONAL VALUE)的理性態度來利用資源的哲學。

一個國家的高速成長期很像一個人的青春期,日本(或香港)已經了青春期,不論經濟或文化都步入成熟期(或香港已從殖民地移入中國版圖),不斷吸納異國文化融合本土文化,是日本人所長(香港愈來愈像中國),此時期人民開始思索,唯有培養自身文化,爭取生成一種成熟文化應該具備的典雅氣質,否則日本(香港)會淪為無趣的國度,所謂競爭力,並非單從經濟能力,亦要從文化素養的設計上著手,《設計中的設計》就是一部有關再創成熟文化的設計書,覆蓋面極其廣泛,廣義來看,原研哉不但在設計生活,也在設計個人,書中的概念極其東方,也融匯西方的審美理念。

新生代日本平面设计界教父——原研哉作品探析

新生代日本平面设计界教父——原研哉作品探析

新生代日本平面设计界教父——原研哉作品探析THE NEW GENERATION OF JAPANESE GRAPHIC DESIGN——ANALYSIS OF KENYA HARA'S WORKS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李梦璇吴卫摘要:原研哉是继田中一光后无印良品的第二代设计总监,他是当今日本平面设计界的思想家,被人誉为“新生代日本平面设计界教父”;原研哉的设计风格主要表现在:设计要源于生活去重新再设计,设计的本质是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原研哉在设计中提倡回到设计的初始“白”的状态,注重人的触觉体验,传递本真的情感;原研哉提出了“无亦所有”是日本传统美学之源,为大众设计独具本心且价格适宜的优秀设计来;原研哉对日本设计有着深刻而全面的认识,形成了一套新的独特的“原研哉观点”。

关键词:原研哉再设计无亦所有无印良品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69(2017)04-0077-03Abstract:Kenya Hara is MUJI's second designing director after Ikko Tanaka. He is a present great thinker in the field of Japanese graphic design and he is called "Father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Japanese Graphic Design". His design style is mainly reflected in: design is originally from life to re-design and the essence of design is to create a better life. In design, Kenya Hara advocates to come back to the original "empty" state of design. Kenya Hara attaches much importance to human touch sensations to pass sincere feelings. He puts forward that "emptiness with all" is the source of traditional Japanese aesthetics. He has designed many excellent works with special style and suitable price. Kenya Hara has a profound and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Japanese design, which forms a new and special "Kenya Hara's point of view".Keywords:Kenya Hara Re-design Emptiness with all MUJI一、背景日本的平面设计,由于受到了欧美平面设计的影响,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在每个不同阶段的设计都呈现着不同的风格。

设计大师——原研哉设计思想及作品共149页

设计大师——原研哉设计思想及作品共149页
设计大师——原研哉设计思 想及作品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原研哉

原研哉

原研哉,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日本设计中心的代表、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其作品近些年在国际上备受瞩目。

接触原研哉及其作品,是在奥运会会徽征集时,他的作品《搏动的行星》排名第八,与其他国内设计师的作品明显不同的是,他设计的褐色的星球中包含一个个运动的线条小人,流水般的线条,似汉代的铜镜或衣纹,抽出一个就可以做一种运动项目的独立标志,这一设计能使整个奥运会的标志更具整体感,考虑得很周到。

不过他的落选也在情理之中,因为他设计的会徽内容过于复杂,不够简明,缩小后使用美感大降。

本以为原研哉的设计风格就是这样繁琐复杂,直到看了他的《设计中的设计》这本书,看到了原研哉为无印良品(MUJI)品牌、公立刈田綜合病院和梅田病院的导视系统所做的一系列设计才意识到,原来简朴才是他的本色。

如原研哉为“无印良品”设计的四张大海报,将其主题定为“虚空”(Emptiness)———遥远的地平线上,一个小小的人面对着广袤的苍穹和大地。

利用地平线透视对视觉产生强烈的冲击力,加上“无印良品”LOGO,再没有其他多余的元素。

画面传递的是一种空无的意境。

对于一个消费品的广告来说它显得过于抽象,甚至没有描述自己的产品。

但这一系列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超宽场景风景照,却体现出了“无印良品”这个品牌所蕴含的精神。

这种表现形式在中国的书画作品中也多有体现,表达的是一种“禅”的意味。

在日本的审美观念中,将其称作“余白之美”(如同国画里的留白),即因此而形成“不足的美感”。

这种对留白的尊崇和运用,来自设计者心中对日本传统文化的承袭和尊重,同时也受到禅学思想的重要影响。

让我钦佩的不仅是原研哉在广角度、大场面上的把握,在他设计中细腻的一面同样让人感动。

如他在为公立刈田綜合病院和梅田病院所设计的导视系统中,使用了布制品,为每个门口的指示牌套上了一个可拆换的白色的棉制的外套。

棉布所展现的外部轮廓,打破了原本指示牌的僵硬感,使之变得温柔,有生气,有人情味。

设计中的设计原研哉

设计中的设计原研哉

设计中的设计原研哉在设计的世界里,原研哉的名字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他的设计理念深入人心,影响着无数设计师的创作思路。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原研哉在设计中的设计,感受这位大师的独特魅力。

原研哉,日本著名设计师,他的设计作品跨越了平面设计、产品设计、空间设计等多个领域。

在他的设计中,我们总能看到一种简约而不简单、内敛而富有内涵的美。

这种美,源于他对设计本质的深刻理解。

设计中的设计,是回归生活。

原研哉认为,设计应该关注人们的日常生活,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他的设计作品,如无印良品的广告、日本茑屋书店的视觉识别系统等,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让人感受到设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设计中的设计强调简约。

在原研哉看来,简约并非简单,而是一种提炼和取舍。

在设计过程中,他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去除多余的装饰,使作品呈现出一种纯粹的美。

这种简约的设计风格,让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了心灵的宁静。

设计中的设计强调创新。

原研哉不断挑战自我,突破传统束缚,将创新精神融入设计之中。

他的作品总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引领着设计潮流。

原研哉在设计中的设计,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审美追求,更是一种人文关怀。

他的设计理念,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激励着我们在设计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

在深入探讨原研哉的设计哲学时,我们发现他的作品背后蕴含着更为丰富的内涵,这些内涵不仅体现在设计的结果上,更体现在设计的过程和方法中。

设计中的设计,是对传统的尊重与传承。

原研哉在设计实践中,从不摒弃传统文化,而是将其与现代元素巧妙融合。

他深知,设计不仅仅是创造新的形式,更是对文化底蕴的传承和发展。

在他的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传统美学的影子,如对自然素材的运用、对极简主义的追求,这些都是对传统价值的现代诠释。

设计中的设计,是对细节的极致打磨。

原研哉相信,设计的力量在于细节。

他对待每一个设计细节都如同对待艺术品一般,精益求精。

在他的作品中,无论是线条的粗细、色彩的搭配还是材质的选择,都经过了深思熟虑,这种对细节的执着,使得他的设计作品充满了质感。

原研哉

原研哉

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原研哉原研哉简介: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日本设计中心的代表、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MUJI艺术总监.设计领域泛,于长野冬季奥运开、闭幕式节的节目纪念册和2005年爱知县万国博览会的文宣设计中,展现了深植日本文化的设计理念。

在银座松屋百货更新设计中,横跨空间到平面实践整体设计的方向。

在梅田医院指示标志设计画中,则表现出触觉在视觉传达中的可能性。

关于原研哉(摘录自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从开始做设计到现在,就一直在思考设计的意义。

我发现这个问题愈想就愈有意思,而设计师的工作亦应该包含这些思考。

”我们一直认为,生活跟时间就好像是一系列整数——1,2,3,4——顺序地进行,顺序地过去,但我却认为生活可是点数——2.1、2.2、2.3……当中有着无尽可能。

设计要进行创新,不一定是向下一个顺序发展,而是在已有的东西中找到我们从前看不见的地方,就是那些点数——找出隐藏在生活细节中的资源及讯息,然后做出修改、改良。

优良的设计是有企图地、计划性地编辑资讯,抓住事物的本质,将各种资讯有系统地构筑起来,再以美观、合理的外形将筑构好的资讯表现出来。

2008奥运标志"搏动的行星"资讯建筑——以五感为设计方向——沟通设计人的五官、五感是很喜欢受刺激的,能够让五感愉快地讯息,必定是愈多愈好。

了解人的感觉及感受形式,然后利用设计让受众得到并不了解讯息,是二十一世纪设计的新方向。

梅田医院以轻柔、舒适、温暖的白棉布做为指示系统素材这一实例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巧用人类的“五感”及感觉经验的记忆,引出指示标志于引导之外的另一种沟通方式。

原研哉在做的,是在修正现存的设计概念,将设计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原研哉的过人之处,是在于他精准的洞察力,他往往能够透彻地消化身边环境带来的讯息,再将这些无形的讯息转化为大众所能明白的、看得见的影像,这一种能力不是一般的设计师所拥有的。

原研哉说:我是一个设计师,可是设计师不代表是一个很会设计的人,而是一个抱持设计概念来过生活的人、活下去的人。

原研哉的设计之道与道

原研哉的设计之道与道

原研哉的设计之道与道原研哉是一位著名的日本设计师,他以自然界为原点,创造出空灵自由的设计作品。

他是一位有思想的设计家,他的设计中充满了人文关怀、环境意识以及对永续性发展的追求。

他的这些思想和理念,构成了他的“设计之道与道”。

原研哉的设计之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自然是他设计的灵感源泉。

他秉持自然与生命的哲学,以自然为原点,创造出空间与物品的协调与融合。

他认为,设计应该是让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方式之一。

他曾经说过:“自然中的万物都是美丽而且有意义的,如果我们能够真正理解自然的规律和法则,设计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第二,简洁和精致的线条是他设计的一大特点。

他推崇简单大气,精美绝伦的设计风格。

他的设计常常是极简、却又别具匠心。

他关注设计每一个细节,这一点让他在设计上注重美观与实用的平衡。

第三,原研哉的设计注重设计的实用性。

他强调设计要有实际应用的价值,同时保证美观和品质。

他认为设计师的工作是亲切地服务人们的生活,为人们创造美好的生活条件。

因此,他的很多作品,包括家居、电子设备等,关注实用性和易用性。

第四,环境保护意识是他设计中的重要一环。

原研哉强调,设计师必须考虑环境保护问题,从材料的使用、制造过程到废弃处理等各个方面,都要做到环保。

他认为设计师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之一,应该致力于环境问题的解决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第五,原研哉重视文化、历史和传统。

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深刻的文化积淀和历史底蕴。

他通过传统文化表达设计思想,同时也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

他经常从民间文化中寻找灵感,并将其运用到现代设计中,这一点让他的作品充满了文化和艺术上的韵味。

原研哉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设计师,更是一位关注人类社会和环境的思想家。

他的设计思想和理念,不仅对日本的设计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世界设计界产生了巨大的启示。

他的“设计之道与道”,是一个充满思想和情感的哲学体系,在当今的设计界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综上所述,原研哉的设计之道包括自然、简洁、实用、环保和传统文化等多种方面。

“设计中的设计”之原研哉

“设计中的设计”之原研哉

“设计中的设计”之原研哉作者:成寓寓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年第12期摘要:原研哉(Harakenya)是日本中生代国际著名的平面设计大师、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并于2001年成为了无印良品(MUJI)的第二代守业者,提出了“WORLD MUJI”的口号,以一种全球姿态去迎合世界各地的消费者。

他的设计俭朴、单纯、干净及耐人寻味,展现了深植日本文化,甚至整个东方的传统美学的设计理念,其思想深受禅宗的影响。

他创新性地融合了空间与平面的界限,架构了“信息建筑论与感性体”。

日本产品设计师深泽直人曾经评价说:“我估计原研哉确信自己是具有逻辑分析和阐释事物能力的设计师,但是我却更喜欢把他看成能够最大限度以直觉感知事物和现象的设计师,他想展示一个空的、自由的框架,日式美学或者说简约美学是他思想的基础。

”原研哉在他的著作《设计中的设计》中,给了“设计”另一个阐释,多次提及“日常”、“日常生活的陌生化”等词汇。

朱锷认为原研哉的好在于他的入口,始终把自己放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从中找出设计点来。

由此可见,原研哉提出“RE—DESIGN”的概念以及组织策划了“RE—DESIGN”(二十一世纪日常生活用品再设计)展览符合其思想理念。

我们解析原研哉,需要对他的设计观念进行全面、深入的理解,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阐述。

关键词:日常;信息建筑论;触感性;空与白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5-0042-03一、关于“日常”的“设计”远在一百五十多年前就形成了设计的思想,在设计的概念下,原研哉认为,所谓设计,就是通过创造与交流来认识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

可想而知,他有多么重视日常的生活,一切活动都需要围绕着“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而进行。

在他眼中,设计并不是你要卖东西,就把这东西弄的漂亮点的概念,不是这样的。

我们活在环境当中,然后从环境之中所获得的智慧。

这些智慧传到今天,变成人类的一种共同的价值。

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原研哉

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原研哉

资讯建筑——以五感为设计方向——沟通设计
人的五官、五感是很喜欢受 刺激的,能够让五感愉快地讯息, 必定是愈多愈好。了解人的感觉 及感受形式,然后利用设计让受 众得到并不了解讯息,是二十一 世纪设计的新方向。梅田医院以 轻柔、舒适、温暖的白棉布做为 指示系统素材这一实例很好地说 明了这一点,巧用人类的“五感” 及感觉经验的记忆,引出指示标 志于引导之外的另一种沟通方式。
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原研哉
2008奥运标志"搏动的行星"
• 优良的设计是有企图地、计划性 地编辑资讯,抓住事物的本质, 将各种资讯有系统地构筑起来, 再以美观、合理的外形将筑构好 的资讯表现出来。
• 做设计不应该只看短期反应,而 着眼于长远的教育性理想:若每 一个设计师都有这一种追求,市 场的品味、对设计的感受性就会 不断地提升,社会了解设计意义 的所在,设计师才会有更大的发 挥。这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良性循 环。
保持原创性并不意味着扼杀异类,不同文化语言固之然 应该多作交流;而且愈多的往来,就会了解自身的原创性是 在什么地方。但千万不能将异同混合,那不只能落得一塌糊 涂。
• 原研哉设计作品选:
MUJI形象广告:2003年度东京ADC赏的全场大奖
• 原研哉设计作品选:
• 在梅田医院指示标志 设计中,则表现出 “触觉”在视觉传达 中的可能性。
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原研哉
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原研哉
• 原研哉简介
Kenya Hara/原研哉 日本中生代国际
级平面设计大师、日本设计中心的代表、 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MUJI艺术总监。 设计领域广泛,于长野冬季奥运开、闭 幕式节的节目纪念册和2005年爱知县万 国博览会的文宣设计中,展现了深植日 本文化的设计理念。在银座松屋百货更 新设计中,横跨空间到平面实践整体设 计的方向。在梅田医院指示标志设计画 中,则表现出触觉在视觉传达中的可能 性。

原研哉的设计作品及赏析

原研哉的设计作品及赏析

原研哉1958年6月11日出生于日本冈山县。

现为武藏野艺术大学教授、日本平面设计师协会副会长。

早在中学时,他就对平面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暗下决心投身于现代平面设计。

2000年(42岁),肯尼亚·原原诚司策划了21世纪生活必需品系列展览《重新设计》,他的部分设计作品被列入日本高中美术教科书。

同时,他也被称为最具投机性的日本平面设计师。

日本中生代国际平面设计大师,日本设计中心代表,武藏艺术大学教授,无印良品艺术总监。

设计领域涵盖长野冬奥会开闭幕式节目纪念册和2005年爱知国际博览会宣传设计。

该工作室业务范围广泛,包括海报、包装、推广项目和活动计划。

伊势坦、味千、竹尾花纸、米其林轮胎、花高来内衣、丽佳威士忌等,作品很多。

肯尼亚·哈拉说:我是一名设计师,但设计师不是能把设计做好的人,而是把设计理念保持住、活下去的人。

就像园丁在园中整理一样,我每天都在园中做设计的果实,所以无论是设计好产品,梳理设计理念,思考设计本质,还是通过写作传播设计理论,都是设计师必须做的工作。

这里有一些肯尼亚·哈拉自己设计的作品,与制作设计师的工作相关,以供学习!高品质酒吧咖啡新产品包装。

它以表达巧克力的世界观为主题,表达了奢华与奢华的感觉。

考虑到易于理解的产品和口味的可
开发性,虚拟嘶嘶的设计被认为是关键的视觉设计。

原研哉的设计作品及赏析

原研哉的设计作品及赏析

肯尼亚,日本中生代国际图形设计大师。

他主张用最自然,最适当的方式来解释“设计”。

在日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他的设计作品以朴素朴素的设计风格,宁静的设计心态和清晰的设计语言,创作出深受日本人民欢迎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的设计作品。

原擅长捕捉日本传统色彩对现代生活的意义。

他的设计理念是挖掘平凡而简单的哲学意义和生活内涵。

关键字:哈拉哈拉;设计师;包装设计;风格概念日本产品设计师Naoto mitsuzawa曾对Hara表示:“我认为Hara 坚信自己是一位能够逻辑分析和解释事物的设计师,但我更喜欢将他视为能够凭直觉感知事物和现象的设计师。

他想展示一个空虚,空虚而又简单的设计师自由,日本美学或简单美学的框架是他的思想基础,前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研究总监约翰·前田(John Maeda)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观点:“原作的意义在于,在一种可察觉的日本简单文化中,他揭示了一种禅宗虚无的存在。

”原画秉承日本传统文化,秉承简单朴素的设计风格,以和平的设计心态和清晰的设计语言创作出深受日本人民欢迎并广泛传播于世界各地的设计作品。

在日本传统色彩中再现现代生活。

其设计理念是从平凡而朴素的地方挖掘出深刻的哲学意义和生活内涵。

在Hara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设计技巧,即捕捉对象本质的感知能力和洞察力。

与传统风格相比,圆颜屋的设计作品消除了所有复杂的设计元素,并以最直接的装饰语言体现了丰富的思想内涵。

受日本传统文化的“空虚”影响,他的设计作品贯彻了“空虚”的概念。

在日本人看来,“空虚”是交流。

以下三个方面是原始颜雅的设计风格。

1,1999年,袁延亚在新泻县设计了延川大米的包装,该大米自然种植于有机土壤和有机肥料中。

日本的稻米分为不同等级。

此岩船大米包装应显示最高级别的图像。

包装使用最简单的白皮书,白色本身就是一种审美感觉,而日本人对白色的尊重自古以来就是一种传统。

在日本审美观念中,白色代表着高贵的和平。

视觉中反映的白色不是单调的颜色,而是“无法感觉到相位”,也就是说,没有可以看到的具体图像,但是灵魂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

谈原研哉与日本设计理念

谈原研哉与日本设计理念

第3期2018年6月No.3 June,2018原研哉善于把日本的传统文化习俗与现实、人们的生活方式联系起来,所以受到各种人群的推崇。

因为他的设计骨子里蕴藏着日本的传统文化,所以每一个日本人看了原研哉的设计作品都会从内心散发出一种感慨。

由此我们就会反思,中国的设计为什么就没有产生如此大的影响?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真正被传承和发扬的文化又剩多少呢?如此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为什么没有将其运用到设计中,设计出如原研哉作品一样深受广大欣赏者推崇的作品?越来越多的人说有些老祖宗的东西我们没有很好地继承与发扬,许多中国文化都被渐渐地淡忘渐消渐远。

因此,本文通过对原研哉的几种设计理念的研究,结合其具体的案例来分析。

希望可以给我们启迪,提高中国的平面设计水平。

1 日常用品的“再设计”理念所谓“再设计”就是对已设计出来的作品进行再一次设计。

这个过程是不断反复循环、无止境的。

这种设计理念也符合马哲中“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等这些哲学思想。

马哲告诉我们发展是一个前进、上升的运动,它是从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无序到有序的运动,这些哲学思想与设计是息息相关的。

我们要将他们注入设计作品中,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才会打动更多的人。

如果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一件设计作品,这件作品就会被不断地改造与推进,其最后才更加深受使用者的喜爱与赞赏。

我们设计的作品不可能只是为了好看或者满足使用者的功能需求,要将其几个方面结合在一起设计出一件作品才是最好的佳作。

而这种好的作品需要我们不断摸索与改进,不可能一下就设计出令人惊叹的作品。

在原始社会生活的人群为了方便进食大多使用骨头制作勺子,后来他们为了携带方便在勺柄上钻一个孔,可以挂在身上随身携带。

制作勺子的时候他们没有想到会钻一个孔这样挂着比较方便,他们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了“携带不方便”这个问题,从而解决这个问题。

现在我们生活中的勺子有长柄的,有短柄的,有木质的,有不锈钢等各种各样的。

原研哉的设计作品及赏析

原研哉的设计作品及赏析

原研哉的设计作品及赏析对于原研哉,学设计或从事设计、爱好设计领域的人并不陌生,他是一位横跨不同设计领域的跨界设计师,他的活动领域涉及到广告、标识、包装、展览、室内等等。

以下我会介绍几个章节,分别罗列原研哉本人的作品和他工作室成员的其他作品。

以下先简略的介绍下原研哉原研哉(Kenya Hara)1958年06月11日出生于日本冈山县,现为武藏野美术大学(Musashino Art University)的教授,日本平面设计师协会副会长。

早在中学时期,他就对平面设计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在心里暗自下定决心投身于现代平面设计领域。

原研哉2000年(42岁)策划了21世纪日常用品“再设计”(RE-DESIGN)系列展览,其部分设计作品还被收入日本高中美术教材。

同时,他还被称作当代最具有思辨能力的日本平面设计师。

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日本设计中心的代表、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无印良品(MUJI)艺术总监。

设计领域泛于长野冬季奥运开、闭幕式节的节目纪念册和2005年爱知县万国博览会的文宣设计中,工作室涉猎的业务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有海报、包装、推广项目与活动计划等整体设计工作。

伊势丹、味之素、竹尾花纸、米其林车胎、华高莱内衣与历家威士忌酒等。

作品很多。

原研哉说:我是一个设计师,可是设计师不代表是一个很会设计的人,而是一个保持设计概念来过生活的人、活下去的人。

就似是一个园子里收拾整理的园丁一样,我每天都在设计园子里做设计的果实,所以不论是设计一件好的产品、或是整理设计的概念、思考设计的本质、抑或以写作去传播设计理论,都是一个设计师必须要做的工作。

以下整理部分原研哉本人设计和涉及到美术指导工作的作品,进行学习!CAFÉLATOR Y优质线棒咖啡的新产品包。

通过表达巧克力的世界观作为主题,表达了奢华和奢华的感觉。

考虑到易于理解的产品和风味的可开发性,将虚拟嘶嘶声的设计作为关键的视觉设计。

RICHELLE PLATRICHELLE PLAT是一个新的住宅,将厨房视为“空间”而不仅仅是“烹饪机器”平台。

回到原点_日本平面设计大师原研哉设计思想解读

回到原点_日本平面设计大师原研哉设计思想解读

关键词 原研哉 再设计 解读 设计哲学
中图分类号:J505
文献标识码:A
Back to Square One
—— Japanese Graphic Design Guru Kenya Hara Design Ideas Interpretation LI Juan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uaxia College, Wuhan, Hubei 430223)
注释
① 张海鹤.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J]. 山西经济管理干 部学院学报,2008(1):114-116.
② 仇发华.信息时代下大学生参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 2011(30):313-314.
③ 李晓婷.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1 (3):105-106,109.
(上接第 65 页)公平、边疆民族问题等许多国际国内热点都可 以设计话题。既不丢“老祖宗”又要说实话、说新话,改变教学 内容仅仅局限于教材的局面,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思想实 际贴近社会现实,从而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接受。教师 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确立他们的人格主体地位,努力找到 师生之间心理上的平衡。让学生心情舒畅,心理放松,真正启 发他们去主动、自由地思考问题,通过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 来共同探讨一些疑点、难点问题,或者是师生共同感兴趣的问 题,以达到教学目的,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热情高 涨,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提高和智力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 用。使学生得到启迪,增强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③
2012 年 10 月(中) 科 教 导 刊 121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性 日益凸显,成为一个不仅关系到大学生是否能成长成才、全面 发展,也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民族存亡和国家稳定与 繁荣的根本性问题。因此,要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方法,关注和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坚持理论联系实 际,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成为深受大学生欢迎并能使学生 终身受益的课程。

原研哉的艺术风格分析

原研哉的艺术风格分析

原研哉的艺术风格分析提要:原研哉是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他的设计理念建立起一种新型的思维方式;提出通过五感的生活经验,从而建构起一种新的信息表述方式;原研哉以”无中生有”的设计理念,着重强调了”空”的存在价值;真正的把引导人们的消费欲望作为设计者的目标,从而对提升人们的审美意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原研哉;五感经验;无中生有;消费欲望指导一、原研哉简介原研哉(kenyahara),作为日本设计界继田中一光后一位新的领军人物,在日本设计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是日本设计中心的代表,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无印良品艺术总监。

二、原研哉的代表作品和风格特点“无中生有”的风格特点1.无印良品标志1980年日本遭遇了严重的能源危机。

当时日本的消费者希望通过优惠价格购买到品质好的商品,在这种动因的推动下日本出现了“无品牌”概念。

而无印良品也正是在这种情境的影响下产生的日本杂货品牌,后渐渐发展成一个带有文化色彩的概念性品牌。

“无印”在日文中是没有花纹的意思。

就是没有商标。

“良品”就是指“好东西”。

“无印”意为无品牌。

简单的红色是在无印良品的专卖店中少有鲜艳的颜色,更加显示出产品的简洁和质朴。

与其说无印良品是一个品牌,不如说它从一开始就提出了一种生活的态度:简单、朴实、自然,并且富有质感。

2.“地平线”海报系列原研哉的设计呈现出一种似空非空的感受,符合传统东方艺术重视传神的理念。

这种对“虚无”的运用也自然地流露出一种禅宗的意味。

原研哉认为这种画面无与空的形式感是一种“虚无”的形式外化。

2003年无印良品的“地平线”海报系列广告中这种“虚无”所表现的无中生有、无有转换的意境充分地表现出来了,这个设计秉承了以地平线的形式打造出一个巨大的容器。

为了给无印良品做出最理想的海报,原研哉从东京出发,辗转来到南美洲人迹罕至的乌尤尼市。

他在这里找到了完整的地平线。

一个巨大的干涸的盐湖和远处天际相交,目力所及,除了地平线就是一片空虚。

原研哉的设计解析

原研哉的设计解析

· 95 ·艺术借鉴原研哉的设计解析郭志强 俞兆江【摘 要】原研哉的设计作品以日本传统审美为中心,不仅凸显了日本传统文化,形成了本土文化的现代设计理念,本文结合日本梅田医院着重分析了医疗品牌形象设计特征,论述了品牌形象的传达。

【关键词】原研哉 梅田医院 现代平面设计一、原研哉作品的设计解析从视觉角度来看,原研哉认为“白”不仅是一种颜色,它一定要称为一种设计理念。

白色是个很奇妙的颜色,“白”存在于生命的周围。

“首先,乳汁是白色;吮吸对于动物来说是一种生命的行为,将生命从父母传递给后嗣;母乳之白是人类与其他哺乳动物共享的待遇;而且很多蛋也是白的,不只是白鸟下白蛋,蓝鸟、黑鸟,甚至鳄鱼和蛇下的蛋都是灰白的”。

它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生命的原始形式,当我们作为活体诞生到这个世上的那一刻,我们就渐渐的从白色走向了混沌。

采用逆向思维来看,当我们走进梅田医院的瞬间不正是我们从混沌中又回到当初的白色的感觉吗?在梅田医院形象标识设计中,白色就是它的一个基础颜色。

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下白色在人们无意识的情况下带给了人们一种圣洁的感受。

日本梅田医院,位于日本西部山口县,它是一所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均授予其“婴儿之友医院”称号的产科和小儿科的专科医院,大多数在医院度过很长时间的人都不是“病人”,他们是产前孕妇和产后母乳喂养的母亲。

因此在为它设计标志的时候,就要考虑其功能性上的差异。

他的标识系统在设计的时候就要区别于那些伤病医院,不能设计的太严肃,而是更加倾向温馨、和谐放松的氛围,要给产妇一种安全感。

图1 梅田医院导视设计二、原研哉作品的设计语义(一)造简洁明了富有感染力型一个好的品牌形象设计应简洁鲜明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被人们提起并深深的牢记在内心深处。

品牌标识形象设计一定要提防造型不宜杂乱琐碎,要具有高度的美感和最佳的视觉效果。

梅田医院采用的图标都是简洁明了,对比鲜明,具有很强的美感和感染力。

设计心理学角度谈原研哉设计作品

设计心理学角度谈原研哉设计作品

设计心理学角度谈原研哉设计作品作者:毛霓熊周莉来源:《艺术研究》2023年第05期摘要:原研哉国际知名的日本平面设计师,他用其独特的设计语言和风格征服了全世界。

文章将对原研哉的设计从设计心理学的角度进行论述研究,探究在其中的设计美学特点。

从有关设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入手,通过分析论述、文献检索、案例论证、归纳概括等大量研究手段,揭示原研哉的设计作品的心理特征和原研哉的创作思想来自日常生活,淳朴、淡雅的色彩和空灵留白的布局传达深刻的美学意义及哲学内涵。

从心理学的角度为今后中国设计的发展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关键词:原研哉设计心理視觉传达设计风格理念设计心理学是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将人类的心理需求通过意识过程作用于设计过程中的一种科学,同样也考虑了设计者在设计时的心理及其周围社会个体的心理反馈,从而使设计的产品能够更好地表现和适应人类的心理作用。

而原研哉的设计理念根源于日本的传统文化,以极其简单的设计风格创作出了许多享誉全球的设计佳作。

从设计心理学的角度上来看,本文则重在探讨原研哉设计创作与受众之间的心理,并为中国未来设计探索提供更多的设计思路,以更深层次的方式探索人与设计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设计心理学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发展的一门科学。

“心理学”一词最初来源于古希腊的“psyche”(灵魂)与“lo-gos”(知识)进行组合而来。

由于现代科学的进步与发达,产生了对于心灵概念的全新理解,促使人们开始关注到意识与心灵的转变。

设计心理学(design psychology)属于心理学(psychology)的研究范畴内。

设计心理学作为一种独特的跨学科领域学科,它同时具备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的双重专业特点。

它是设计师把设计活动中的心理状况和需求运用到设计与创造中去,研究设计师在设计与创造中所体验到的心理历程,并探讨设计对社会与社会个体产生的影响。

视觉传达设计是将信息处理成视觉可感知的形式,使用视觉元素构建的方法,再利用这些视觉符号传达各种信息结构的过程,图形和颜色就是视觉的两个重要元素。

国际设计师原研哉

国际设计师原研哉

就连它的枕头也是焕 然一新的感觉,让人 愿意靠近,不管是哪 一种物品都用高雅的 白色套着,可以随时 清洗,循环利用。


原研哉大师的设计作品以单纯的白色为主,这 样看起来很大方简洁庄重,尤其是对梅田医院 的各个导向标志的设计,更是简洁明了,方便 易懂,满足病人的需求,标志都是非常明显的, 无论处在医院的哪个角落都不会迷路,这种设 计可以说是言简意赅,清晰透彻。
09
















国 际 设 计 师 原 研 哉
任何一个人就算是第一次走进梅田医院,都会清楚地看到它的 布局,箭头指向也给大家带来方便,设计简单大方。
无论你走到梅田医院的哪一个角落,都不会迷路, 因为它的标志总是非常明显耀眼。
你可以随处看到箭头 指向,无论你想找到 哪一个科室都是轻而 易举的,这样节省了 大量的时间。
在这样一个类似于袜子的袋 子上标注着楼层的号码,不 仅显而易见,而且就算是脏 了也易于清洗,这样节省了
大量的资源。
就连它的卫生间标志也是别具一格,你可以一眼辨 出男女及残疾人用的卫生间,不会出错。
它的诊察室的标志设计为不同的风格,这样能给人不同的感觉,赋有新意。
分娩室与新生婴儿室 的设计让人感觉很亲 近,有一种很自然清 新的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平面设计大师第三期之【原研哉设计系列】(三)经典作品大搜集2
Finishing:Design Source 本文编辑:设计源
-
-【前言】-
分享学习大师的作品,设计源已启动日本平面设计大师系列,敬请期待~~~
第三期原研哉之经典作品大搜集2
-
-
日本平面设计大师原研哉先生
日本设计中心代表,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无印良品咨询委员会委员
他以一双无视外部世界飞速发展变化的眼睛面对“日常生活”,以谦虚但同时尖锐的目光寻找其设计被需要的所在,并将自己精确地安置在他的意图能够被赋予生命的地方。

当我们的日常生活正在越来越陷入自身窠臼之时,他敏锐地感知到了设计的征候和迹象,并且自觉自主地挑战其中的未知领域。

他的设计作品显现出来的不落陈规的清新,在于他找到了设计被需求的空间并在其中进行设计。

在这样的态度下,他拓展了设计的视野和范畴,在他所经历之处,崭新的地平线不停地被发现和拓展。

-
-
JT"SAKURA" 2005
JT"SAKURA"并不采用具体的樱花形状,其设计理念在于无形设计,从而容纳存在于受众脑海中的所有樱花图像。

有着花霭般色调的封面是平安时代书法家小野道风书法用纸"继色纸"的一部分。

开启后,印有樱花"花样"的半透明内包纸立即呈现眼前。

册子是初期市场推广时所使用的宣传工具。

其中虚构了昭和初期的文人悠哉吸烟的场景。

-
长崎县美术馆视觉识别系统
长崎县美术馆的入口标志,是一个与建筑的天窗相关联的梳齿一样的设计。

并列的两排直立于地面。

如果边走边看的话,你就会惊讶地发现它会出现三
维效果的波纹,形成非常生动的变化。

象征性的标记也是从天窗得到的灵感,同时它还是一个像电影放映一样会产生连续运动效果的标志。

波浪般的运动感与标志相互联动,酝酿出一种宽敞舒适的意境。

-
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标识设计
竞赛方案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之际,接受北京奥组委的指名参加了标识设计竞赛。

这是当时获得优秀奖的作品。

考虑到中国造型的魅力就在于其"
多元性",确定了标识也不能只是追求简单的方向。

以中国的象形文字为主干,各个组成部分都是各项赛事的运动选手们的图画解释(象形文字)。

表达出多种竞技的图型的集合,形成了复杂并且有向心力的标志。

-
Optimum 设计的原形
2002年,日本设计委员会举办了"设计的原形"展。

深泽直人担任评审主席,原研哉负责书籍的设计和指导照片,佐藤卓负责会场设计。

产品的照片拍摄
得很独特,剪裁下来的照片与书中的白色背景处于不同的空间中。

因此,实物的产品,展示墙面以及书籍之间构成一种非常自然的互动关系。

原形指的是"Optimum",即"最适宜性"的意思。

就像生物适应环境并进化一样,它们是密切贴近人类环境而设计出来的优秀产品。

这些产品都是由评审主席深泽直人选出来的。

-
公立刈田综合医院标识系统2002
该标识系统的特点在于,巨大的文字所带来的高度视觉认知性、以及镶嵌在地面的文字。

在白色的地面上嵌入用同种原材料红色油毡块制作的文字。

这样的选材,让我们不必担心因鞋子的摩擦而使文字消失,还能长久保持鲜明的文字。

医院内部采用了象机场一样的清晰导向线,地面的导向标识以使用红十字图形的主要交叉点为基点,营造了明快简洁的空间。

设计时,相对于诊室、检查楼层的红色,病房楼层的基调就选择了绿色。

-
松屋再造项目2001-2003
这是老字号百货店"松屋"的再造计画。

是一个涵盖了从建筑的外观到店铺的空间、包装纸以及购物袋、广告等等各种领域的综合性设计项目。

整体的印象
是用白色来统一的。

百货店不是那种虚拟化的商店,而是人们会亲身来体验购物的场所。

因此,在百货店重建时,强调了它是一个"可以感知的媒介",在各个层面上,都加入了可以称之为"空间感触"的物质特性。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