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第一单元课件
合集下载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光 第6课《 光的反射现象 》教学课件
课堂达标
判断
1.阳光照射在镜面上后,可以改变原来的路线。( √ ) 2.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与实物的大小相同,但左右相反。(√ ) 3.汽车的反光镜不是平面镜,它没有用光的反射原理。( × )
4.把房间里的墙涂成白色,会使房间更明亮。( √ ) 5.利用镜子,我们可以把阳光反射到教室的黑板上。(√)
科学 教科版 五年级 上册
光的反射现象
光
学习目标
1 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形成反射现象。反射光也是沿 直线传播的。我们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上有光反 射到眼睛里。
2 能根据阴影、晃眼睛等生活情境发现光的反射现象,并提出 探究问题及假设。能通过实验发现光的反射规律。
3 善于观察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并产生探究的欲望。科学严 谨地对待实验,从实验现象中得出光的反射规律。
1 做光的反射实验。
手电
实 验 材 料
黑色卡纸 胶布 纸屏
·将卡纸剪成比手电筒光圈直径略大一点的圆;在剪 实 好的卡纸中间划开一道缝隙,并用透明胶带将卡纸固 验 定在手电筒光圈上;打开手电筒,会有一道狭窄的光 步 束射出来。
骤
·关闭教室中所有的灯,拉上窗帘。先用手电筒照射 实 白板或纸屏,调整手电筒距白板或纸屏的距离,以期 验 保能看清楚一道光斑。
资料
与镜面反射相同,任何物体都能反 射光,只不过是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情 况有所不同。我们能够看到物体就是因 为它们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1.你能画出光在镜面上反射的路线吗?
2.我们发现光的反射规律相同吗?
2.我们发现光的反射规律相同吗?
法
入射角
反射角
线入射光线Fra bibliotek反射光线
画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完整全册课件
推 测: 绿豆发芽必须要有阳光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温度、空气、各三粒大小相同的种子、水等。 两个组不相同的条件:阳光的有无
实验的方法: 在两个容器中放入纸巾,各放三粒大小相同的绿豆, 注入等量的水。 将一个容器放光亮处,一个放暗处
(可以参照书上P6在一个容器上罩透明的塑料杯,在另一个容器上罩不透明的塑料杯)
了影响? 6、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什么?
我们的“种子发芽”实验计划
我们提出的问题 我 们 的 推测 两个组的相同条件 两个组的不同条件
实验的方法
种子发芽和
实验开始时期
月日 月日
种子的变化
实验组
对照组
月日 月日
实验计划
提出的问题: 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吗? 推 测: 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温度、空气、各三粒大小相同的种子等。 两个组不相同的条件: 水的有无。 实验的方法: 让一组种子得到水,保持湿润,叫实验组。
的温度。贮存种子要保持种子干燥
1、种子发芽实验(一)
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讨论: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
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对比实验 ——让一个条件发生变化
讨论设计实验计划:
1、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计划怎样做? 2、你们预测结果会是怎样的? 3、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 4、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 5、怎样知道改变的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
2、农民伯伯一般在春天播种,是因 为: 春天有适宜种子发芽的条件。
3、播种后,下一场雨,种子发芽会更快,这是因 为: 种子发芽需。要水
4、我们在设计种子发芽实验时,只能改变:1 个条件。
5、1班在设计种子发芽实验时是这样的:准备两
个同样的花盆,取同样的土壤洒同样多的水,然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温度、空气、各三粒大小相同的种子、水等。 两个组不相同的条件:阳光的有无
实验的方法: 在两个容器中放入纸巾,各放三粒大小相同的绿豆, 注入等量的水。 将一个容器放光亮处,一个放暗处
(可以参照书上P6在一个容器上罩透明的塑料杯,在另一个容器上罩不透明的塑料杯)
了影响? 6、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什么?
我们的“种子发芽”实验计划
我们提出的问题 我 们 的 推测 两个组的相同条件 两个组的不同条件
实验的方法
种子发芽和
实验开始时期
月日 月日
种子的变化
实验组
对照组
月日 月日
实验计划
提出的问题: 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吗? 推 测: 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温度、空气、各三粒大小相同的种子等。 两个组不相同的条件: 水的有无。 实验的方法: 让一组种子得到水,保持湿润,叫实验组。
的温度。贮存种子要保持种子干燥
1、种子发芽实验(一)
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讨论: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
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对比实验 ——让一个条件发生变化
讨论设计实验计划:
1、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计划怎样做? 2、你们预测结果会是怎样的? 3、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 4、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 5、怎样知道改变的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
2、农民伯伯一般在春天播种,是因 为: 春天有适宜种子发芽的条件。
3、播种后,下一场雨,种子发芽会更快,这是因 为: 种子发芽需。要水
4、我们在设计种子发芽实验时,只能改变:1 个条件。
5、1班在设计种子发芽实验时是这样的:准备两
个同样的花盆,取同样的土壤洒同样多的水,然
教科版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课件(附目录)
实验组
对照组
思考: (1)实验带给我们的信息有哪些? (2)实验结果和实验前的猜测是否一致?说明了什么? (3)绿豆发芽必需的条件是什么?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 温度、空气、各三粒大小相同的种子等。
左为实验组有水
右为对照组无水
对比试验
实验时只能改变一个条件, 其它条件保持不变。
为什么只能改变一个条件?
种子发芽实验计划表
我们提出的问题 我们的推测
两个组的相同条件 两个组的不同条件
实验的方法
动手前先观察
绿豆种子是什么样的?(颜色、形状、大小)
观看实验操作视频
实验注意事项:
• 每个盒内要放上数量相同的绿豆。 • 不能只放一颗绿豆。 • 给杯子贴上标签,便于观察。
观察并记录
种子发芽和
的关系实验记录表
这说明了什么?
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
探究实验 “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实验方法 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 粒刚发芽1 的绿2豆 3 放在4吸水纸5 上,保持 吸水纸一端湿润。几天之后观察绿豆芽发 生了什么变化。
有水的一端ຫໍສະໝຸດ 1、这5粒绿豆种子的生存的环境有什么不同?
2、不同的环境对绿豆种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3、实验说明了什么?
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 后,她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环境会影响植物,植物能够适应环境。
探究发现
充足的水分
种子发芽需要 空气 适宜的温度
种子生长需要
充足的水分
空气 适宜的温度 阳光 土壤
拓展延伸
红树为了适应海 边多水的环境,长出 了气根,使根部能接 触到更多的空气而不 会被淹死,众多的根 系减少了海水的冲击。
二、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
对照组
思考: (1)实验带给我们的信息有哪些? (2)实验结果和实验前的猜测是否一致?说明了什么? (3)绿豆发芽必需的条件是什么?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 温度、空气、各三粒大小相同的种子等。
左为实验组有水
右为对照组无水
对比试验
实验时只能改变一个条件, 其它条件保持不变。
为什么只能改变一个条件?
种子发芽实验计划表
我们提出的问题 我们的推测
两个组的相同条件 两个组的不同条件
实验的方法
动手前先观察
绿豆种子是什么样的?(颜色、形状、大小)
观看实验操作视频
实验注意事项:
• 每个盒内要放上数量相同的绿豆。 • 不能只放一颗绿豆。 • 给杯子贴上标签,便于观察。
观察并记录
种子发芽和
的关系实验记录表
这说明了什么?
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
探究实验 “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实验方法 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 粒刚发芽1 的绿2豆 3 放在4吸水纸5 上,保持 吸水纸一端湿润。几天之后观察绿豆芽发 生了什么变化。
有水的一端ຫໍສະໝຸດ 1、这5粒绿豆种子的生存的环境有什么不同?
2、不同的环境对绿豆种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3、实验说明了什么?
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 后,她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环境会影响植物,植物能够适应环境。
探究发现
充足的水分
种子发芽需要 空气 适宜的温度
种子生长需要
充足的水分
空气 适宜的温度 阳光 土壤
拓展延伸
红树为了适应海 边多水的环境,长出 了气根,使根部能接 触到更多的空气而不 会被淹死,众多的根 系减少了海水的冲击。
二、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
新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8课《维护生态平衡》ppt课件
新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8课 维护生态平衡
导入 一、回顾
小鱼、水草、水, 其中一个数量发生变化, 会有什么影响呢?
探索
二、研讨
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 叫做生物群落。
草原上的生物群落中,有哪些生物?
探索
鹰、兔、草的数量变化
探索
鹰、兔、草的数量变化
猎隼
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 草原地带,有农民以 采挖发菜卖钱谋生, 由于多年过量采挖发 菜,导致大片草场退
化和土地荒漠化。
主要以中小型鸟类、野兔、鼠类等动 物为食。在某些国家驯养隼类是一种 时尚,财富和身份的象征。因此,国 内有一些不法分子非法捕捉猎隼从事 走私活动,给该物种造成了较大危胁。 目前我国规定猎隼是国家二级重点保 护动物。
探索 人类应该怎么做,可以减少沙尘暴的发生
小结 四、小结:维护生态平衡
1.人类的哪些干扰活动引起了草原生态系统的失衡? 这些行为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最终结果又是什么?
小结 四、小结:维护生态平衡
2.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 么?
阅读资料库《自然保护区》, 说说你对自然保护区的认识
你认为鹰、兔、草,哪一种数量最先讨论一
探索
深入分析推理
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可能会对环境和 人类造成什么影响呢?
探索 三、推理:是什么引发了沙尘暴
说说你对沙尘暴的认识
探索
讨论二
百灵鸟 发菜
一只百灵鸟一年可以
吃掉4万只蝗虫,然而 每年约10万只被捕杀 和毒杀,成为观赏鸟 和餐桌上的美食。
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8课 维护生态平衡
导入 一、回顾
小鱼、水草、水, 其中一个数量发生变化, 会有什么影响呢?
探索
二、研讨
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 叫做生物群落。
草原上的生物群落中,有哪些生物?
探索
鹰、兔、草的数量变化
探索
鹰、兔、草的数量变化
猎隼
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 草原地带,有农民以 采挖发菜卖钱谋生, 由于多年过量采挖发 菜,导致大片草场退
化和土地荒漠化。
主要以中小型鸟类、野兔、鼠类等动 物为食。在某些国家驯养隼类是一种 时尚,财富和身份的象征。因此,国 内有一些不法分子非法捕捉猎隼从事 走私活动,给该物种造成了较大危胁。 目前我国规定猎隼是国家二级重点保 护动物。
探索 人类应该怎么做,可以减少沙尘暴的发生
小结 四、小结:维护生态平衡
1.人类的哪些干扰活动引起了草原生态系统的失衡? 这些行为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最终结果又是什么?
小结 四、小结:维护生态平衡
2.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 么?
阅读资料库《自然保护区》, 说说你对自然保护区的认识
你认为鹰、兔、草,哪一种数量最先讨论一
探索
深入分析推理
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可能会对环境和 人类造成什么影响呢?
探索 三、推理:是什么引发了沙尘暴
说说你对沙尘暴的认识
探索
讨论二
百灵鸟 发菜
一只百灵鸟一年可以
吃掉4万只蝗虫,然而 每年约10万只被捕杀 和毒杀,成为观赏鸟 和餐桌上的美食。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1单元第5课《认识棱镜》教学ppt课件
光呢? 实验材料:
圆规
水彩笔
铅笔或火柴 白色纸板
剪刀
看视频,学制作
制作过程
·用硬纸板剪一个直径约5厘米的圆。 · 在圆上画出三个相同大小的扇形。 · 用水彩笔将三个扇形分别涂上红、 绿、蓝三种颜色。 · 中间插上一根火柴棍。
除此之外,还可以制作拉线彩色轮。
旋转彩色轮
快速旋转彩色轮,观察彩色轮快速旋转时发生的变化。
A a
认识棱镜
第一单元 ·光
.1
谜语导入
一座弧形桥,顶着蓝天造; 赤橙黄绿青蓝紫,只能仰望摸不到。
谜底:彩虹
光由空气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垂直射入,不发生弯 折
倾斜射入,发生弯折
合作探究
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发生的变化,叫作光的折射现象。
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等其 他透明物体时也能发生折 射吗 ?
白光通过三棱镜时,发生了折射, 产生了七种颜色的光。
三棱镜的作用是使光发生折射,发 生光的色散现象。
研讨二: 彩色轮快速旋转时发生了什么变化? 你认为这说明了什么?
彩色轮快速旋转时会看到彩色轮慢慢逼 近白色。说明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 混合能产生其他各种颜色的光,所以能 达到七种颜色的光混合的效果。
37
的光形成的。
清晨,一缕缕金色的阳光洒进了房间;中午,耀眼的白色阳光普 照大地;傍晚,红色的阳光透过了云层。阳光究竟是什么颜色?
活动1:观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的变化
认识棱镜
特点
具有三条棱,截面是 三角形,透明的玻璃体。
光学上把横截面为三角形的透明物体叫做三棱镜。
牛顿与棱镜的故事
17世纪的杰出物理学家牛顿,用三棱镜研究太阳光并有了惊人的发现。今 天我们也像牛顿一样,利用三棱镜研究太阳光,看看我们能有什么发现。
圆规
水彩笔
铅笔或火柴 白色纸板
剪刀
看视频,学制作
制作过程
·用硬纸板剪一个直径约5厘米的圆。 · 在圆上画出三个相同大小的扇形。 · 用水彩笔将三个扇形分别涂上红、 绿、蓝三种颜色。 · 中间插上一根火柴棍。
除此之外,还可以制作拉线彩色轮。
旋转彩色轮
快速旋转彩色轮,观察彩色轮快速旋转时发生的变化。
A a
认识棱镜
第一单元 ·光
.1
谜语导入
一座弧形桥,顶着蓝天造; 赤橙黄绿青蓝紫,只能仰望摸不到。
谜底:彩虹
光由空气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垂直射入,不发生弯 折
倾斜射入,发生弯折
合作探究
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发生的变化,叫作光的折射现象。
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等其 他透明物体时也能发生折 射吗 ?
白光通过三棱镜时,发生了折射, 产生了七种颜色的光。
三棱镜的作用是使光发生折射,发 生光的色散现象。
研讨二: 彩色轮快速旋转时发生了什么变化? 你认为这说明了什么?
彩色轮快速旋转时会看到彩色轮慢慢逼 近白色。说明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 混合能产生其他各种颜色的光,所以能 达到七种颜色的光混合的效果。
37
的光形成的。
清晨,一缕缕金色的阳光洒进了房间;中午,耀眼的白色阳光普 照大地;傍晚,红色的阳光透过了云层。阳光究竟是什么颜色?
活动1:观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的变化
认识棱镜
特点
具有三条棱,截面是 三角形,透明的玻璃体。
光学上把横截面为三角形的透明物体叫做三棱镜。
牛顿与棱镜的故事
17世纪的杰出物理学家牛顿,用三棱镜研究太阳光并有了惊人的发现。今 天我们也像牛顿一样,利用三棱镜研究太阳光,看看我们能有什么发现。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精品教学课件
课后研讨
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有什么样 的感悟?与Βιβλιοθήκη 学相互交流讨论。总结点评 反思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得都非常棒。 在以后的学习中,请相信你们是存在着巨 大的潜力的,发挥想象力让我们的生活更 精彩吧。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谢谢观看
再见
“神奇”的鱼缸
鱼缸中的第二条 “鱼”是怎么来的?
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透明物体或半透 明物体时,传播路线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游戏:找一找杯子里的硬币 在一个装满水的玻璃杯的杯底放一枚硬币,调整角度从
侧面观察,能否看到这枚硬币? 将杯子里的水倒掉,并在同一位置观察,是否看到硬币?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 会了什么?
第一单元 光
第4课时 光的传播方向会 发生改变吗
复习: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空气中
水中
思考: 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
光的传播路线会发生改变吗?
激光笔射出的光透过空气射入水中
激光笔
装有2/3清水的方形透明水槽
实验方法:将一束激光笔射出的光透过空气 射进水中,仔细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将光 线发生的变化用光的路线图来表示。
注意:激光笔不能对着人照射,实验结束后 及时关掉激光笔。
如果将激光笔的光束垂直射入水中,传播路线还会改变吗?
水中的铅笔
实验材料:铅笔、清水、透明玻璃杯 实验步骤:
1.在透明玻璃杯中放入铅笔,观察。 2.往玻璃杯中倒入约2/3的水,把 铅笔倾斜和垂直放入杯中,观察记录 现象。
我们发现:
当铅笔与杯内水面垂直时,即当光垂直 射向透明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当 铅笔斜插入水面时,即当光从一种透明介质 斜射向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会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子膨大 3小时
3小时
种皮破裂 12小时
12小时
芽萌发
24小时
20小时
出现根
48小时
40小时
出现叶
72小时
72小时
光照不是种子发芽所必须的。
之前的问题: 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
光?
温度?
空气?
种子要发芽
土壤?
水?
肥料?
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
光
空气
种子要发芽
水 肥料
温度 土壤
资料卡片
• 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是6-7℃,12-14℃能正 常发芽,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为35℃ 。
接受光照 尽量避免光照
接受光照 尽量避免光照
接受光照 尽量避免光照
实验时间
3小时 10小时 20小时 80小时
变化过程
种子膨胀变大 种子膨胀变大
种皮破裂 种皮破裂 萌发出根 萌发出根 长出叶子 长出叶子
结论
绿豆种 子萌发 受光照 条件影 响不大
看看老师做的实验记录,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控制 水 条件的发芽试验
2、我们的绿豆种子发芽情况
实验组:
对照组:
左为实验组 右为对照组
3小时后
左为实验组 右为对照组
10小时后
20小时后对比,左为实验组,右为对照组
80小时后对比,左为实验组,右为对照组
左为对照组 右为实验组
对照组
实 验 组
左为对照组 右为实验组
控制 水 条件的种子发芽实验
实验组次
保持水分 保持干燥 保持水分 保持干燥 保持水分 保持干燥 保持水分 保持干燥
现象
实验组(有水) 对照组(无水)
种子膨大 3小时
未出现
种皮破裂 12小时
未出现
芽萌发
24小时
未出现
出现根
48小时
未出现
出现叶
72小时
未出现
水是种子发芽所必须的。
控制 温度 条件的发芽试验
现象
实验组(室温) 对照组(2℃)
种子膨大 3小时
3小时
种皮破裂 12小时
24小时
芽萌发
24小时
未出现
出现根
48小时
A。减少水分的蒸发 B保护自己 C,A和B都对
播到土壤中的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 B )
A,种子不完整 B 土壤太干燥 C以上都有可能
在实验时,盒内垫纸巾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C )
A,防止种子滚动 B使种子获得适量的水分 C ,保温的作用
想一想
你看过前面的几种植物, 你有什么想法?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适应环境的例 子?
件 种皮破裂萌发出根
看看老师做的实验记录,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实验组
对照组
左为实验组, 右为对照组。
实验组 对照组
实验组 对照组
第二天
• 绿豆破皮了(可惜没照相) • 虽然一个有光,一个无光,但是两个都破
皮了,而且还长出了须须的根。
实验组
对照组
控制 光照 条件的种子发芽实验
实验组次
接受光照 尽量避免光照
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
1、种子发芽实验(一)
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 科学概念
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 过程与方法
经历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 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讨论: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
思考: 怎样用实验来证明呢? 对比实验,只能改变一个条件。
返回
一个实验至少要有两个小组同时 进行,强调的是科学实验的可重 复性。 一个实验结论的得出必须有多个 重复性的证据支撑才行。
练习
1、在研究水分对种子发芽的影响时不需要控制的条件是温___度__、 空___气___、__光____、_种___子___,需要控制的条件是_水______。
2、做对比试验时,只有__1___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_相__同____。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第一单元 课件
教材目录
生物与环境 1 种子发芽实验(一) 2 种子发芽实验(二) 3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4 蚯蚓的选择 5 食物链和食物网 6 做一个生态瓶 7 改变生态瓶 8 维护生态平衡 光 1.光和影 2.阳光下的影子 3.光是怎样传播的 4.光的反射 5.光与热 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8.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3)给花盆彻底浇水,直至水从排水孔流出来, 然后把花盆放在阳台上。
练习
1.给下列图片排序
(5)(3)(1)(4)(2)
(1)
(2)
(3)
(4)
(5)
2.我们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碟子里至少要放 子。原因是
颗种 。
小结: 现在你们有没有办法让这些还没发芽的 绿豆种子发芽呢?
这几盆绿豆苗长得一样好吗? 评评哪株绿豆苗长得最好? 为什么大家的绿豆芽生长的不一呢? 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的更好呢? 绿豆苗生长需要哪些条件呢?
• 猜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生长。
参考资料: 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
一、温度:
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6-7℃,12-14℃能正 常发芽,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为35℃。
二、水分:
种子萌发一般需吸收相当于种子自身风干重量 120 % -140%的水分才能萌发。
三、空气:
种子萌发需要空气中充足的氧气。
绿豆芽发芽后第四天: 一端滴水一端不滴水 每天早晚各4滴左右
1
2
3
4
5
1
2
5
3
4
不同的环境对绿豆种子会 产生怎样的影响?
为什么我们这样推测?
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
你认得这些植物吗?
香蕉、松树、仙人掌分别生长在什么地方? 这三种植物的叶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香蕉生长在热带、亚热带,那里阳光 充足、雨水多,所以叶子宽大。
绿豆芽生长的必要条件?
空气?
肥料?
光? 水?
豆芽要生长?
温度? 土壤?
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我们想研究的问题 绿豆芽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
我们的猜想 不同的条件 相同的条件
我们实验的方法
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
阳光 温度,水分,空气,六颗绿豆芽
把种有相同绿豆芽的两个花盆中的 一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一盆放在 黑暗的地方,保持其二他条件相同, 过一段时间观察。
3、预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 4、对绿豆芽的生长做观察记录。(书7页)
怎样移植绿豆芽呢?
(1)、把土壤填至花盆的三分之一处,用工具把 发芽的绿豆从种植盒中取出来,小心不要破坏了根。
(2)、轻轻地疏松一下花盆的土壤,把绿豆芽放在 花盆中间,将花盆中的土加至离花盆两三厘米处,轻 轻地压一下绿豆芽周围的土壤。
我们种下的绿豆种子发芽了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分析实验数据, 得出结论。
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 )的实验记录 实验 种子 已发芽量 未发芽量 我们的解释 组次 总数量
思考:(1)实验带给我们的信息有哪些? (2)实验结果和实验前的猜测是否 一致?说明了什么? (3)绿豆发芽必需的条件是什么?
1、我们做的是绿豆种子发芽需要( )的实验。
观察记录绿豆芽的生长
一个星期后,花盆里的绿豆芽生长情况记录表
种子的数量 叶的颜色 茎的长短 茎的粗细 实验说明
阳光下的 绿豆芽
黑暗处的 绿豆芽
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 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终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 润。
1、这5粒绿豆种子的生存的环境有什么不同? 2、不同的环境对绿豆种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3、为什么我们这样推测?
实验时间
3小时 10小时 20小时 80小时
变化过程
种子膨胀变大 没有明显变化
种皮破裂 没有明显变化
萌发出根 没有明显变化
长出叶子 没有明显变化
结论
水分是 绿豆种 子发芽 所必须 的条件
看看老师做的实验记录,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实验组
对照组
控制 温度 条件的种子发芽实验
实验组次 实验时间 变化过程
• 种子发芽一般需吸收相当于种子自身风干 重120-140%的水分才能发芽。
• 种子发芽还需要有充足的氧气。
资料卡片
• 1923年,一名日本学者大贺一郎在我国辽 宁新金县普兰店一带进行地质调查时,在 当地泥炭层中采到古莲子,并使它发了芽 。经鉴定,这些种子的“年龄”有千年以 上。
三、种植绿豆芽
• 把实验中已发芽的绿豆种到花盆里,放到 适合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
讨论设计实验计划:
1、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计划怎样做? 2、你们预测结果会是怎样的? 3、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 4、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 5、怎样知道改变的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 了影响? 6、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什么?
实验计划
我们提出的问题: 我们的推测:
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吗? 绿豆种子发芽必须需要水
迎客松生长在温热带地区,针形叶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
仙人掌:原产于热带荒漠地区,叶变成了刺, 茎肥厚汁,能贮存大量的水,同那里缺水、 酷热、干燥的环境有关。
连一连
针叶 阔叶 叶刺
香蕉 仙人掌 松树
沙漠 山地 雨林
选择题:
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A ) A,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 B,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 C,光照、水分、温度和空气
3、做对比试验时,和我们的猜测一致一组叫_实__验__,组 和我们的猜测不一致一组叫_对__照__。组
练习
1、把两组相同的种子,一组放在常温下,一组放在冰箱内,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