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_青岛大学案例研究_别敦荣
论高等学校管理的三原则(别敦荣).
论高等学校管理的三原则作者:别敦荣主题类号:G4/高等教育【文献号】1-743【原文出处】《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原刊地名】京【原刊期号】200101【原刊页号】69~75【分类号】G4【分类名】高等教育【复印期号】200108【标题】论高等学校管理的三原则【作者】别敦荣【作者简介】别敦荣(1963-),男,湖北洪湖市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4【内容提要】知识活动是高等学校的职能活动,它要求高等学校管理必须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较大的自由度,与此同时,高等学校管理也应当具有相应的自律性。
所以,自主、自由和自律是高等学校管理的三条基本原则。
尽管我国高等学校管理改革在落实自主权和扩大自由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离三原则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关键词】高等学校管理/自主/自由/自律【正文】中图分类号:G647.1文献标识码:A高等学校是学术机构。
它以知识的传授、传播、储存、研究、发展和应用为主要职能。
离开了知识活动,高等学校就不成其为高等学校,它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特殊价值。
而且高等学校所开展的知识活动,相对于中小学而言,是一种高级的专门知识活动,或者说是各门学科的前沿知识、高级知识。
高等学校的各个学院、系、所、专业所依托的就是各学科专业的知识系统,学院、系、所、专业也是各学科专门知识活动的场所。
各学科专门的知识活动是高等学校的职能活动。
这就是说,高等学校的职能就体现在这些学科的知识活动中,而不是体现在其他方面。
学校的其他方面的活动都是为了保障学校各学科的知识活动正常有序开展服务的,包括学校的各种管理活动和后勤服务活动,都是学校的知识活动的辅助活动。
这种主从关系是不容颠倒的。
这个关系不摆正,学校是不可能办好的。
古往今来、古今中外还没有见过哪一个国家、哪一所学校把学校的知识活动摆在学校的其它活动之下能够把学校办好的。
这并不是说学校的各种管理和服务活动不重要,而是说它们的功能、意义、作用是从属于学校的职能活动的,它们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促进学校知识活动价值的实现上。
青岛大学实施方案
青岛大学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青岛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门类齐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实力雄厚的综合性大学。
为了更好地推进学校的发展,制定了青岛大学实施方案,以期更好地服务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和学生的成长。
二、目标定位。
青岛大学实施方案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具体目标包括,提升学校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三、重点措施。
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将加大对优秀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同时,鼓励教师参与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拓宽视野,提高学术水平。
2. 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率。
学校将加强科研团队建设,鼓励开展前沿、交叉学科的研究,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
同时,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
3. 加强学生培养。
学校将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同时,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 推进国际化办学。
学校将加强与国际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拓宽国际视野,提高国际交流和合作水平。
同时,加强对外交流,吸引更多国际学生和教师来校交流和学习。
四、实施路径。
学校将建立健全实施方案的组织领导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督导和评估。
同时,注重与各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形成合力,推动实施方案的落地和见效。
五、保障措施。
学校将加大对实施方案的资金投入,确保实施方案的顺利进行。
同时,加强对实施过程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六、总结。
青岛大学实施方案的制定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提高学校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学校将全力以赴,认真贯彻实施方案,努力实现既定目标,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024年大学发展规划计划书
2024年大学发展规划计划书引言:随着全球教育格局的不断变化,我们大学必须保持前瞻性,以确保在未来的教育领域中保持领先地位。
为此,我们制定了这份2024年大学发展规划计划书,旨在明确未来五年的战略目标,并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
一、战略目标1.学术卓越:通过吸引顶尖的教职员工和提供世界一流的研究设施,确保我们的学术声誉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提升。
2.创新教育:引入跨学科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技能。
3.全球化视野: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使我们的学生和教职员工能够接触到全球的教育资源和思想。
4.社会责任:通过社区服务和研究,积极解决社会问题,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二、实施策略1.提升研究能力:投资于尖端研究设施,鼓励跨学科研究,并设立更多的研究基金来支持创新项目。
2.优化课程设置:定期审查和更新课程内容,确保课程与最新行业趋势和市场需求保持一致。
3.加强国际合作:与国际知名大学建立更多的交换项目和研究伙伴关系,促进学术交流和国际视野的培养。
4.培养多元化学生群体:通过奖学金和助学金政策,吸引来自不同背景的优秀学生,促进校园多元化。
5.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将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原则融入教育过程中,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和环境友好的项目。
三、资源保障1.财务规划:确保稳定的财政资源,通过多元化的收入来源和有效的财务管理来支持大学的发展计划。
2.人力资源管理:建立有效的招聘和留任机制,吸引和保留顶尖的教职员工。
3.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于现代化的教学和研究设施,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4.技术支持:升级校园网络和信息系统,确保教育过程和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监测与评估1.建立明确的绩效指标:设定具体的、可量化的目标,用于监测计划的执行情况。
2.定期评估:定期评估计划的实施效果,根据反馈进行调整和优化。
3.透明度:保持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透明,包括学生、教职员工、家长和社会各界。
结语:这份计划书为我们大学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学术卓越、创新教育、全球化视野和社会责任四个战略目标的实施,我们将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高校发展战略规划及执行效果评估
高校发展战略规划及执行效果评估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事业的不断提升,高校发展战略规划成为了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的目的在于通过制定一系列战略措施和规划,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高校发展战略规划及执行效果评估,对于高校进行全方位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会介绍高校发展战略规划中的核心要素及其与高校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对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的执行效果进行评估。
高校发展战略规划中的核心要素教学方针设计是高校发展战略规划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教学方针设计与高校的发展密切相关。
教学方针设计的目的是要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另外,在教学方针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特长点,以及学科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因素。
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另一个核心要素是师资力量建设。
高校教师是高校教学事业的基石,因此,高校需要专门为教师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此外,高校还需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以吸引更多的教师加入到学校教学队伍中。
第三个核心要素是科研创新。
科研创新是一个单位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标志之一。
高校不仅需要为教师提供相应的科研支持,还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以便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高校发展战略规划与高校的发展高校发展战略规划与高校的发展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推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而高校的发展又可以通过发展战略规划的执行来实现。
教学方针设计是推进高校教学改革的核心之一,也是实现高校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高校需要遵循教育部的教育规划,结合高校的发展需要,制定出适合本校情况的教学方针。
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学校教学水平的提升,同时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
师资力量建设与高校发展的关系也非常密切。
高校需要不断吸引和培养优秀教师,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以吸引更多的教师加入到学校教学队伍中。
论大学发展战略规划
No.8,2010General,No.367EDUCATIONAL RESEARCH论大学发展战略规划别敦荣[摘要]战略规划是对大学发展进行的整体性、系统性设计,是基于大学现实状态而进行的面向未来一定时期的发展状态的设想。
制定和实施战略规划是大学发展的内在需要,有助于大学实现自主发展。
编制战略规划应厘清各种关系,明确其所应关注的重点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此保证战略规划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大学;大学发展;战略规划;自主发展[作者简介]别敦荣,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430074)战略规划是一种重要的现代大学管理手段,制定和实施战略规划是大学发展的内在需要,有助于大学领导和广大教职员工明确自己所承担的工作的地位与意义,理解自身工作对实现战略目标的影响,促进大学实现自主发展。
本文结合笔者参与部分大学战略规划编制工作的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大学战略规划编制展开讨论,以期对大学编制发展战略规划有所帮助。
一、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性质与特点大学规划一般有两类,一类是常规的工作计划;另一类是涉及一个比较长的时期,三年、五年甚至更长时期的规划。
前一类很具体,属于日常工作性的;后一类相对比较抽象,从性质上讲,它是战略性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战略规划。
关于战略规划与工作计划的关系,从一般意义上讲,前者涉及大学发展方向、基本指导思想,而后者更多的是把战略规划的目标、思路付诸实际的工作安排和行动方案。
这两类规划既相联系又相区别,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和相互依托的关系。
[1]但战略规划和工作计划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规划,除了在编制技术与方法上存在差别外,二者在性质和任务上也存在重要差别。
就工作计划而言,它着重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谋划具体工作,如年度工作计划——一年中大学发展目标、主要任务、要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其进程等,都具体而详尽地反映出来;二是谋求变化,即追求绩效,高度关注结果、高度关注变化是工作计划的重要特征;三是谋定责任,即解决做什么、怎么做和谁来做的问题。
合并高校以规划促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以青岛大学为例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号 :0 909 (091-6一1 10 —5 220 )023O
I g l y t m A dS cey . e s se e n o it
{占 l 缸会 } I
20.0中 091( )
合并 高校 以规划 促发展 的探 索 与实践
以青岛大学为例
冯宇庆
摘 要 制订战略规划是高校实施管理和谋求发展 不可或缺 的一环。 青岛大学不落窠臼, 创造性地将学校的发展规划上升 到科学研究的高度 , 与华 中科技 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共同组成课题组, 开展青岛大学的战略规划的编制工作 .青岛大守正 出奇 ” 这一 校 训。这 一校 训既 问题 一 融合与 发展 , 了教育科 学研 究者 和实践 者都十 分关注 确 立 了 “ 成 反 映 了往 日青 岛大学 的文化和 历史渊 源 , 也反 映了今 天青 岛大学 现 今 的青 岛大 学是 于 19 年 由原 青 岛大学 、 93 山东纺 织工 学 全 体教 职工 的精神 面貌和 理想 价值 。 院 、 岛医学 院、 岛师范 专科 学校 四校 合一组 建而 成的 。合 并 青 青 三 、 略规划 “ 战 以人 为本” 之初 , 发展 步伐 缓慢 , 有各 校级 机关进 行 了彻底合 并 , 务处 、 只 总 青 岛大学 的规划制 订 中, 分考 虑到 了学校 合并 后教职 工在 充 各系建制 、 师生 员工都按 兵不动 ; 更未 也台层 次深 、 力度大 的教学 价 值观念 、 工作 方式差 异产 生的 “ 突感 ” 日益 增 强 的工 作压 力 冲 , 改革措 施。随着 合并 的深 化 , 多 问题逐渐 凸显 出来 最大 的 问 和 竞争所 导致 的 “ 众 焦虑 感 ” 以及对 合 校后 学校和 个人 前途 和未 来 茫 , 以人 为本” 发展 战略 。例如 , 岛大 学专 门 的 青 题就是 , 原先来 自几所不 同学校 的教职 员工 并没有 随着学 校组织 的“ 然感 ”强 调“ 上的 合并 ,心 走 到一 起 。“ 岛大 学 能够 走 多远 ?应 该 如 何发 制 订 了干部发 展规划 , 青 比如 鼓励 和支 持干 部在 职攻 读学 位 , 修 进 不仅 如此 , 学校还 开创 了非常规 方式 , 20 年始 每年选 自 03 展?” 岛大学 的领 导 , 青 在众 多问题 中选择 了通过 制订 学校 的发 学 习 。 展规 划 , 过规 划确 定方 向和 目标 , 通 统一人 心 , 强认 同 。 增 派 多位干 部 到美 国大学 学 习和培 训 。这 一举 措 在青 岛大 学深得 如 何使规划 成为凝 聚 人心 的旗 帜, 奋发 努力 的方 向 , 岛大 民心 , 谓是 一箭双雕 。 青 可 既提 升 了干 部素质 , 高 了管理水 平 , 提 更 学 主要采取 了如 下举 措 : 大 的意 义是 , 些干 部深感 受到 学校 的重 视 , 理上 产生 一种满 这 心 制订规 划— — “ 学理 论&全 员参 与” 科 式 足感 , 继而 对学 校情感 加深 、 信任 感增 强 。 促进跨越 式发 展这一 初衷 , 决定 了原来各个 学校 的定位 与发 自 19 年 以来 , 岛大 学在 办学规 模 、 科建 设等方 面都实 99 青 学 展 目标 已经不 再适 应新 组建 大学 的 实际 。因此 青 岛大学 的规 划 现 了跨越 式的 发展 。 山东媒 体多 次报道 “ 大现 象 说的 就是青 青 , 进 — 进 是指 招 生 。在 山东省 内本科 一批 必须 重新按 照大 学现有 状况 量 身定 制, 用最 科学 的理 论 , 最前 沿 岛大 学 的“ 出两 旺” — “ ” 的信 息 , 合最深 切 的实 际来制 订 。 岛大学 对此 进行 了创新 的 普通 投档 未满 的情 况下 ,青 岛大 学成 为 少数 招 生爆满 的 学校 。 结 青 尝试 : 与华 中科技 大学 教育 科学 研究 院的专 家合作 , 成立 联合 课 “ 出”是指就 业 。青 岛大 学毕 业生 一次 性就 业率 已连 续 5 超过 年 题组 , 制订 规划提 升 到科 学研 究的高 度 , 造性地 提 出将学 校 9 %, 将 创 O 并且 是 山东省 内唯一 被教 育部授 予 “ 国普通 高等 学校毕 全 的 发展 目标 同我 国具 有 中 国特 色社 会 主 义 的 建设 目标 相 结 合 业生就 业 工作先进 集体 ” 号 的高校 。 称 青 岛大学 发展 要借 国家 发展 战略 的东风 , 踏上 自己的 “ 年 五 学 校 的名望不 能 自封 , 不是 国家 政府 指 派的 , 也 而是对 其办 计划” 三步 走” 与“ 的跨越 式 的发展 道路 。 学实绩 社会 评价 的结果 。 岛大学 以规 划促 进认 同 与融合 , 青 全体 将 每 学 校需要 一个什 么样 的战略 定们和 发展 目标 , 不能 仅凭专 家 教职 工敬 岗爱 岗, 自己作 为青 岛大学 的一 员看 做骄 傲之 事 , 经验和 少数 几个 人 了解 的情 况而 定 ,而是要 发扬 党 的优 良作 风 个 人 胸 中有 一股优 越感 、 自豪感和 作 为感 , 由此 焕发 出巨大 的工 产 “ 群众路 线” —— 最广 泛地 发动 各级 教职 工参 与规划 的制 订 。青 作热情 和献 身精神 , 生 了奇 迹效 应 。 岛大学发动 了全校 性 的大讨论 , 让广 大教职 工全过 程地参 与 了学 参考 文献 : 校规划 的制 订, 这是 主人 翁精 神 的体现 , 全校教 职工 主观 上感 觉 【】 1 徐建培 . 向国内知名的高水平综合大学迈进 . 高等教育研究 .0 1 ) 20( . 3 到被尊 重 , 关注 , 极 性也 随之调 动起 来 了。规划 制订 的过 程 被 积 [】 韵清 , 2刘 董正宇 对合并高校教职工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 求索 .0 4 2 2 0 () 【Ⅱ美】 3 乔治 - 凯勒. 大学战略与规划. 中国海洋大学H I .0 5 1 钣社 2 0 中, 消除 了障碍 , 一 了思想 , 统 确立 了 目标 。青 岛大 学 曾作调 查 ,
发展规划是大学改革与发展的航标
发展规划是大学改革与发展的航标别敦荣(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大学有发展规划吗?回答可以是肯定的,也可以是否定的。
说有,主要基于三点。
一是《高等教育法》明确要求,设立高等学校必须提交学校发展规划;二是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相配套,各大学一般都要制定发展计划;三是自2002年以来,教育部明确要求各高校制定三个规划,即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学科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
为此,高校都拿出了自己的三大规划。
因此,从形式上说,我国大学一般都制定过或制定了发展规划。
说没有,主要是从规划实施的角度讲的。
不少高校的规划都只是应景之作,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可以说,我国大学还没有形成遵循规划办学的理念和机制。
而且,从规划的制定来讲,大都没有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很多规划或出自领导秘书之手,或由学校规划与政策处室根据校领导的意见和所掌握的有限情况拼凑出来的。
很多规划缺乏对学校面临形势的研究,看不到国家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为学校发展提供的机遇,看不到学校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大潮中面临的竞争与挑战;有的规划看不到学校的优势和内在发展要求,不愿触及或不敢正视学校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深层次问题;还有的规划不研究学校的未来,提出的发展目标和措施缺乏针对性、前瞻性和可行性;更有的高校制定规划是因“形势”所迫,根本就没有打算要按规划来办学。
这种有同于无的状况应当改变。
大学应当重视规划,让规划在学校改革与发展中发挥航标作用。
那么,如何使大学规划的制定工作科学化并发挥应有的功能呢?青岛大学制定和实施十五规划的经验可以给我们以启示。
2000年初,青岛大学领导打破高校制定规划的常规,将制定学校十五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工作以项目研究的形式委托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立项研究。
正是这一举措,把规划置于研究的基础之上,使大学规划的制定有了深厚的理论根基和超越一所大学的广阔视野。
立项协议签订后,青岛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高教所联合成立了课题组,青岛大学由一名副校长牵头,校长助理、高教研究室负责人和校办秘书科长参加,华中科技大学高教所则为课题研究配备了强大的研究队伍。
一流教师教育大学的战略规划与集体行动--香港教育大学的案例
第12卷第5期 务終象绣l汉VoL12No.5 2018 年 9 月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Sept.2018doi:10.13316/ki.jhem.20180830. 001一流教师教育大学的战略规划与集体行动----香港教育大学的案例全守杰(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摘要:大学战略规划是大学对未来环境的应对策略,是一种积极主动、目的明确、面向未来的管理方式,是将办学理念转化为办学实践,推动自身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香港教育大学的战略规划文本建构了独特的规划内容、结构化的规划框架、完善的规划监控、以教育学科为主的规划主线。
其体现了把教育学科特色融入战略规划过程、将战略规划转化为集体行动、进行战略规划监控并促进战略规划实施的特征。
在“双一流”建设进程中,我国内地高校制定战略规划应注重以学科为根基,促成战略规划转为集体行动,建立健全监控机制,助力于战略规划目标的达成。
关键词:香港高等教育;世界一流学科;大学战略规划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随着社会环境日趋复杂多变及大学自身组织 规模的不断壮大,许多大学选择进行大学发展战略规划,希冀以此作为行动纲领引领大学的发展。
战略规划是对大学发展进行的整体性、系统性设 计,是基于大学现实状态、面向未来一定时期的发 展状态设想[1]。
它能够使大学更清晰地认识自身 的目标,并为实现目标更好地分配资源[2]。
20世 纪末21世纪初,我国不少大学开始注重大学战略 规划,学术界关于大学战略规划的案例研究也开始涌现。
如别敦荣教授对大学战略规划的理论与 实践进行了研究,并以青岛大学为案例探讨了大 学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3],以华中科技大 学为案例探讨了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定位与战略问题[4]。
制定和实施战略规划成为我国众多高校的 共识与集体行动是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
从产生逻辑来看,大学发展战略规划是基于竞争、适 应、选择、资源配置以及协调等基本逻辑的[]。
别敦荣:开放大学的定位与发展
别敦荣:开放大学的定位与发展DOI:10.16298/ki.1004-3667.2017.03.09摘要开放大学的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它是依赖于技术的进步和网络的发达存在的,是一种教育类型的升级。
它面向的教育对象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对象,是那些具有接受高等教育愿望的成人学习者,同样在办学中也不能一味效仿普通高校的做法,应当坚持开放教育的理念,依据成人学习的特点,制订符合成人学习需求的人才培养标准,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
只有这样,开放大学才能体现出自身价值,发挥自身在构建国家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作用。
关键词开放大学;普通高等教育;开放教育;成人教育2012年教育部同意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北京、上海、广东、云南、江苏等5所广播电视大学更名为开放大学。
经过2年多的实践与发展,开放大学按照“边解读边实践,边实践边解读”的思路,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实践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疑问。
如开放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二者是否可以互补?怎样做到互补?怎样避免开放大学的教育不被边缘化?开放大学应该向哪些方面去发展?这些问题都需要做认真的思考和研究。
一、开放大学是一种教育类型的升级广播电视大学变为开放大学,这是一种转型,更是一种教育类型的升级。
这种升级主要依赖于技术的进步、网络的发达,这种升级使得教育的覆盖面、受众面变得越来越宽。
从传统意义上说,普通高等教育只面向适龄人口和少量的、业余的成年人教育。
而电大教育、函授教育只是针对在职的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它们的教育对象是没有学历水平要求的。
现在这种界限开始模糊,普通高等教育也开始面向非适龄人口开放,也就是说它的适龄人口的概念在扩大,入学已经不设年龄限制。
广播电视大学一直专门从事成人的在职教育,包括学历补偿、学历提升,以及专门的继续教育的培训,这些都跟普通高等教育并行,是双轨性的。
现在的转型表现在,开放大学的教育能够从事普通本科教育、普通高职高专教育,甚至研究生教育。
制定高校战略规划的几个关键要素
制定高校战略规划的几个关键要素作者:温宇来源:《青年时代》2017年第23期摘要: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编制过程是把战略思维转变为实践工作的关键环节。
目前很多学校在规划编制工作过程中存在着对编制工作的认识不到位、编制程序不规范、编制的价值取向存在偏差等问题。
为了确保战略规划编制的质量,应采取组建适合的编制团队、注重全体成员的参与、遵循必要的程序和专业的规范要求、将规划编制与实施结合起来等措施。
关键词: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编制;问题;建议大学规划是一种积极主动、目标明确、面向未来的大学管理方式,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学校目前已有的情况,谋划全局、谋划长远和谋划重点。
科学的学校战略规划将影响学校今后五年、十年乃至二十年的发展。
战略意识、战略眼光和对战略实施的重视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学校战略管理活动的成败。
在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形式主义,为规划而规划;缺乏顶层设计,规划一出台就已经过时;重规划轻战略,对干什么描述过多,而对为什么要干阐述不够,不能引发教职员工的共鸣;闭门造车,不能依据规划应有的程序进行制定;缺乏必要的理论和科学的方法,难以形成具有建设性的方案,导致确定的战略规划目标无法实现;在价值取向上,只注重外延扩充和数量增长,忽视了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定位上注重层次高、规模大、学科全,对质量提升与内涵发展较少提及。
那么科学的规划应该如何做呢,笔者总结了一些规划制定过程中的关键要素:一、要有政治高度和政治敏锐度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最新理念和政策,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以及全省的教育发展规划。
当今中国经济社会面临转方式调结构,任何一个五年都是学校抓住机遇,真抓实干的、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攻坚阶段和关键时期。
所以在编制规划的过程中,要深入分析五年全国和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准确把握教育改革发展新阶段的新特征,结合职业教育的办学实际,做好顶层设计,针对与学校息息相关的重大关键领域,科学设定行动目标,精准描绘发展蓝图,主动规划建设内涵、从实设计任务举措,同时,明确路线图、时间表,做到组织到位、责任到位,确保落到实处。
大学发展规划与战略分析
大学发展规划与战略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等教育日益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其发展规划和战略分析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大学发展规划与战略分析展开探讨,并从多个角度分析其重要性和方法。
大学发展规划是指为实现长远发展目标和解决当前问题所制定的一系列行动计划和路线图。
规划的核心是明确大学的发展方向、目标和重点领域,以便为大学提供战略指导和决策依据。
大学发展规划的编制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内外部环境因素,并结合市场需求和学科特长,确立发展的优势和重点。
首先,大学发展规划应综合考虑内外部环境。
内部环境包括校园资源、师资队伍、学科专业等,而外部环境则包括政策支持、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等。
在规划过程中,大学需要了解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并与外部环境进行对接,以找到合适的发展路径。
通过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并扬长避短,大学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
其次,大学发展规划应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科特长确定发展的优势和重点。
市场需求是大学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因此大学需要了解社会和行业的需求变化,并灵活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
同时,大学还应根据自身的学科特长和教育资源,确定发展的优势方向。
通过在特定领域的独特性和卓越性,大学可以提升其在学术和科研方面的竞争力。
了解发展规划的重要性后,大学还需要进行战略分析。
战略分析是指通过对内外部环境的分析来确定战略目标和制定战略计划的过程。
战略分析可以帮助大学全面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并找到取得竞争优势的途径。
在进行战略分析时,大学可以采用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通过对大学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进行分析,帮助大学确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战略。
通过SWOT分析,大学可以找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所在,并确定市场需求和学科特长的匹配度,以制定相应的战略计划。
除此之外,大学还可以采用五力模型进行战略分析。
我国高校发展规划执行的实践困境及其应对策略--基于9所高校的组织分析
2020年第7期高教探索HigherEducationExploration我国高校发展规划执行的实践困境及其应对策略———基于9所高校的组织分析齐明明 陈廷柱收稿日期:2020-03-23作者简介:齐明明,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陈廷柱,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导,教育学博士。
(成都/610059)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高校发展规划执行阻滞及其破解的组织学研究”(18XJC880005)、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实施路径研究”(18JZD049)的成果之一。
摘 要:我国高校愈加重视发展规划的执行,并通过自上而下的目标分解、以量化指标为核心的考核体系、层层签订的目标责任书、与干部考核及资源配置相挂钩的激励机制实现了规划执行的常规化、制度化、精细化运作。
这些举措将高校发展规划执行纳入压力型体制场域中,压力型体制中的压力传递机制调动了规划执行的积极性,也确保了某些重点监控指标的完成,但减压机制的客观存在,为选择性执行、策略性应对、甚至操纵数据提供了运作空间。
以科层控制为核心的执行模式并没有摆脱高校发展规划执行阻滞的困境,给高校带来了新的治理风险。
回归高校发展规划的战略性意蕴,构建层级嵌套的发展规划网络体系,确立集体行动规则、激发内生执行动力、走向共同体治理格局是破解执行难题,实现发展规划执行体制机制变革的可为之道。
关键词:高校发展规划;执行策略;治理危机;风险应对 “重视规划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大优势。
”[1]如何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制度效能,关键在于发展规划能否有效执行。
2015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直属高校开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中强调“要坚持规划编制与规划实施并重”。
2020年既是高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有必要对高校推进发展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回顾和反思,同时也是对即将到来的新一轮高校发展规划工作提出展望与期待。
高校发展规划方案案例分析
高校发展规划方案案例分析引言高校发展规划方案是指高校为实现长远发展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策略和措施。
它是高校管理者在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为了提升学校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保持和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而制定的重要文件。
本文将以某高校的发展规划方案为例,分析其制定的背景、目标、策略和实施情况,探讨高校发展规划方案的重要性和实施效果。
一、背景该高校位于中国某省会城市,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拥有较高的声誉和影响力。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该高校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压力。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高校管理层决定制定一份全面的发展规划方案,以确保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
二、目标该高校的发展规划方案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目标,包括提高教学质量、加强科学研究、培养高素质人才、拓宽国际交流与合作等。
这些目标旨在提升学校的整体实力和影响力,使其成为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大学。
三、策略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该高校的发展规划方案提出了一系列策略。
首先,高校将加大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其次,高校将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此外,高校还将拓宽国际交流与合作,吸引国际优秀学生和教师来校交流与合作。
最后,高校还将加强学科建设,优化学科结构,提升学科竞争力。
四、实施情况该高校发展规划方案的实施情况较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首先,在教学质量方面,高校加大了对教师的培养和激励力度,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其次,在科学研究方面,高校加强了科研团队的建设,推动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研成果的产生。
此外,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高校与多所国际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一系列合作项目。
最后,在学科建设方面,高校调整了学科结构,加强了一些具有优势的学科的建设,提升了学校的整体学科竞争力。
五、高校发展规划方案的重要性高校发展规划方案对于高校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它能够帮助高校明确发展目标和方向,指导学校的各项工作。
战略规划与高校的转型发展
战略规划与高校的转型发展①别敦荣(厦门大学,福建厦门361005)摘要:高校是一种生命组织,有自己的生命周期。
一般来讲,高校的生命周期包括“初创期”、“中兴期”和“成熟期”。
谋划学校发展必须弄清楚其生命周期,根据学校生命周期的阶段性特征制定发展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是对高校未来发展方向和如何走向这个方向所进行的系统周密的设计。
高校要实现转型发展必须有明确的战略,战略主要包括愿景、目标和重大行动等三个要素。
高校战略规划是根据战略对具体办学过程所进行的系统设计,做好战略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抓住学校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跳出学校看学校,且积极地看待学校过去和现在的发展。
关键词:战略规划;高校;转型;战略;生命周期中图分类号:G5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485(2015)01-0001-09我国高校都很重视战略规划。
各高校的“十二五”规划正在落实中,有的抓的比较紧,落实效果比较好;有的不太重视落实问题,战略规划成了文本规划,对高校发展没有发挥多大的实际作用;有的高校已经开始思考“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工作。
笔者曾经帮助一些高校编制发展战略规划,在这方面有一些体会;并且又做一些理论研究,探讨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的编制要求。
笔者以为,不论什么样的高校,不管历史长短、水平高低、类型差异,都需要战略规划,尤其是在我国高校转型发展时期,战略规划的作用尤为重要。
一、高校的生命周期和转型发展一所高校从建校发展到一定程度,再面向未来,整个发展是持续不断的。
与其他的社会组织相比,高校的发展过程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万事万物,包括我们个人,都有生命周期,即一个从出生到慢慢地成长起来,再逐渐走向成熟,最后衰老的生命周期。
企业也有生命周期,有刚刚起步的阶段,也有后来发展到比较好的阶段,但是,却很少有百年老店,这就是企业的生命周期。
同样,高校是一种生命组织,有生命周期,高校的生命周期是我们在谋划学校发展的时候必须弄清楚的。
《纲要》解读及大学“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制定
Interpretation of the "Guidelines" and
Formulation of the 12th Five-Year Plan for
University Development
作者: 别敦荣[1]
作者机构: [1]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4
出版物刊名: 高校教育管理
页码: 10-17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4期
主题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现代大学;发展战略规划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编制和出台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次创举,正确领会纲要精神,全面学习纲要内容,对我国教育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成功的现代大学重视发展战略规划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结束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年,做好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编制工作不仅关系到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关系着教育的明天。
我国地方大学的使命与发展战略
我国地方大学的使命与发展战略
别敦荣
【期刊名称】《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7(007)003
【摘要】本文在分析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形势和政策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我国地方大学发展的机遇和新的使命,并探讨了地方大学的发展战略,即立足地方,全面开放办学战略;注重品质,追求卓越战略;追踪前沿,高位发展战略;丰富内涵,文化创新战略.
【总页数】5页(P82-86)
【作者】别敦荣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43007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8.4
【相关文献】
1.国家高新区要把握新机遇肩负新使命成为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第八届国家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联席会议在杭州召开 [J], 易水
2.日本地方大学的特色发展战略及其启示——以横滨市立大学为例 [J], 王志强;王丽燕
3.日本地方大学的特色发展战略及其启示——以横滨市立大学为例 [J], 王志强;王丽燕
4.成熟性地方大学:特征、价值与发展战略——基于组织生命周期理论的分析 [J],
钟明元;孙泽文
5.试论地方大学的使命与建设途径——以宜宾学院为例 [J], 蒋德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以战略规划带动高校发展模式转型——访高校发展战略规划专家别敦荣
以战略规划带动高校发展模式转型——访高校发展战略规划专家别敦荣郭伟;李广平【期刊名称】《世界教育信息》【年(卷),期】2015(0)23【摘要】别敦荣,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评估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曾在30多所大学和学院的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中任专家组组长.为探讨中国大学战略规划的未来发展趋势,本刊对别教授进行了专访.在采访中,别教授指出,一所高校的生命周期大致有三个阶段,分别为创业期、中兴期、成熟期,在不同时期,高校有不同的发展任务;战略规划要围绕一定时期内高校发展的战略问题进行研究和设计,以谋求高校发展的实质性进步;国外高校在编制和实施战略规划方面起步较早,经验值得借鉴;战略规划是现代大学独有的特性,既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思维,也是一种独特的管理实践,因此,科学合理地编制战略规划对中国高校来说具有重大意义;战略规划和章程建设具有某种相互促进的契合点,对我国现阶段高校的发展有特殊的现实意义.【总页数】8页(P21-28)【作者】郭伟;李广平【作者单位】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世界教育信息杂志社;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世界教育信息杂志编辑部【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关于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的几个问题——兼论高校的战略管理2.发展战略规划: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关于我校"三步走"发展战略规划的思考3.对标澳洲高校发展战略规划聚焦中国高校"双一流"建设4.以战略规划带动高校发展模式转型——访高校发展战略规划专家别敦荣5.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战略重点研究——基于国外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文本的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学发展规划需要战略研究
大学发展规划需要战略研究
别敦荣
【期刊名称】《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0(000)005
【摘要】@@ 很多大学将今年确定为"规划年",一来要将"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实施收官,二来要组织编制"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一部发展规划,往往需要组织专门的班子,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开展调查研究,起草规划文本,并对文本进行反复讨论和修改,最后通过一定的组织程序审议和批准,然后进入实施和执行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最核心的工作是战略研究.
【总页数】4页(P43-46)
【作者】别敦荣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规划探析——以康奈尔大学发展规划(2010-2015)为例 [J], 陈棣沭
2.上海市铁路运输发展规划战略研究 [J], 潘茂林;
3.促进粤西地区振兴发展规划科技支撑战略研究 [J], 张儒;祁明;曾钦繁;陈彩娥;黄晓兵;肖泽群;谷斌
4.大学发展规划需要战略研究 [J], 别敦荣
5.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凝练重点民主决策精心制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
划——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部秘书长、科技部新闻发言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战略研究组组长石定环访谈录 [J], 郭开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青岛大学案例研究别敦荣【摘 要】 大学发展战略规划具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作用,制定大学发展战略规划是一项科学性、技术性与社会性、艺术性相结合的工作。
“十・五”期间,青岛大学通过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规划,用规划指导办学,全面落实规划提出的各种战略及相关措施,使发展的结果成为师生员工可以预期、可以感知的进步,提高了发展的有效性,推动了快速发展。
【关键词】 战略规划 大学发展 青岛大学【收稿日期】 2009年11月【作者简介】 别敦荣,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国大学已经形成了一个很好的管理传统,即制定五年发展战略规划。
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相对应,很多大学都在制定和实施自己的五年发展战略规划。
在有些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促进了大学的改革与发展。
当然,也有不少大学因为各种原因,尽管制定了发展战略规划,但由于未能将其付诸实施,导致战略规划的各种设计落空。
现在临近“十一・五”末期,又到了大学制定新的发展战略规划的时候,有的大学捷足先登,已经启动了“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的编制工作。
为了帮助大学规划人员更好地理解发展战略规划工作的有关要求,使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本文拟根据青岛大学的经验,对有关问题展开探讨。
一、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作用发展战略规划受到大学的广泛重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事情,尤其是2000年以来,在教育部组织开展的第一轮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推动下,各大学更是高度重视,纷纷开展发展战略规划的编制工作。
就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作用而言,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认识。
从理论方面看,主要表现为:第一,它有助于大学形成一种系统理性的发展哲学。
发展战略规划为人们提供的是一种整体思维,它将大学发展的各个方面纳入一个全景式的思维之中,使人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大学发展中什么是最重要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应当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明确了这些问题,大学发展就可能走出经验发展的旧模式,超越“经验哲学”,构建一套大学发展的理性模型。
第二,它有助于大学形成一套全员主动参与的管理理念。
我国大学长期实行集权管理,中下级管理层面的自主权较小,导致中下级管理层工作人员常常只能被动地开展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也不高。
发展战略规划能够让大学每个教职员工明确学校、部门和个人的使命与任务,根据整体构想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而不必凡事向上请示。
第三,它有助于大学形成一个注重效率的发展观。
各部门、各院系、各学科专业以及每位教职员工所开展的工作与大学总体发展目标是什么关系,哪些是有意义的,哪些是关系不大的,发展战略规划会予以明确定位。
遵循规划办学,能够合理协调各种关系,优化资源配置,减少消耗浪费,提高发展效率。
发展战略规划在实践上能否真正发挥这些作用,还取决于大学对待规划的态度及其工作力度。
很多大学在每个五年规划期都制定了发展战略规划,但效果并不理想,一个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其态度和工作力度出现了偏差。
2000年,笔者曾应邀为青岛大学编制“十・五”发展战略规划,我们的研究团队为青岛大学提出了建设国内知名高水平综合大学的发展目标,[1]得到了高度的认同。
青岛大学用规划指导办学,全面落实规划提出的各种战略及相关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从青岛大学的经验来看,发展战略规划对一所大学的实际意义主要表现在:第一,它使大学发展明确了行动方向。
发展目标是什么,发展路径是什么,很多大学并不明确,尤其是处于重大变革之中时,内外各种关系错综复杂,令人难以理出头绪。
当时,青岛大学还处于四校合并后的磨合期,人们对新的青岛大学向何处去还没有达成共识。
我们编制的青岛大学发展战略规划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人们思考大学发展的重大问题提供了依据,使人们明确了新的青岛大学的发展定位。
第二,它发挥了凝聚人心的作用。
合并后处于磨合期的大学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聚合人心,团结来自不同校园文化背景的教职员工,使人们能够自觉地投身到新的事业中去。
当时的青岛大学也面临这样的形势,我们在发展战略规划中有意识地强化了新的学校发展的意义,构建了新的学校发展平台,将各学科专业发展和广大教职员工的最大利益紧紧地捆绑在新的青岛大学的发展上。
青岛大学发展战略规划凝聚了人心,避免了很多合并大学曾经出现的人心浮动、人才流失等问题。
第三,它为人们提供了工作的依据。
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出来后,青岛大学要求全校各部门、各院系根据战略规划制订工作计划,年初制定工作目标,年终考核目标完成状况,形成了一条以发展战略规划为主线的工作链条,年复一年地坚持下来,到“十・五”末期,实现了预期的发展战略目标。
不仅如此,青岛大学还由此形成了一套新的工作方式,学校运行以规划为依据,大学发展目标不再是一个黑箱,只由少数人决定,只有少数人知道,现在全校教职员工都是决策者,都明白自己在学校发展中的位置,大大提高了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制定大学发展战略规划既是一项科学性、技术性工作,又是一项社会性、艺术性工作。
就其科学性、技术性而言,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需要运用科学的信息搜集、统计和分析手段,运用科学的预测模型,尊重客观事实,追求其内在逻辑的自洽性和现实的可行性。
就其社会性、艺术性而言,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要处理好内外部各种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协调好内部各方面的矛盾和冲突,尊重历史传统,兼顾内外部发展的需要、现实和长远发展的需要,统筹各种影响力量,在总体上实现发展战略的高度统一。
一般而言,大学制定发展战略规划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自己组织团队制订。
很多大学由一位主要领导,如校长、书记或副校长、副书记牵头,各部门参与组成班子负责制订发展战略规划。
团队成员对各方面的利益、矛盾关系比较熟悉,对领导的意图比较清楚,对各方面的发展愿望比较了解,具有熟悉校情的优势。
不足之处是团队成员的专业化程度不高,而且难以超越内部各种利益、矛盾和冲突,从整体上前瞻性地把握大学发展战略。
第二,聘请专业团队帮助制订。
专业团队的优势在于能够超越局部利益,站在整体的角度思考大学发展问题。
他们与各方面不存在利益冲突,能够把握全局,用专业眼光来认识大学发展面临的形势。
不足之处在于他们难以做到深刻透彻地了解大学的发展历史和现状,难以全面认识大学内部的各种传统和复杂的人际关系。
因此,提高规划在教职员工中的认可度及其可行性是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的关键。
第三,本校团队与专业团队合作编制。
这是制订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比较理想的方式,它有助于双方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既能深入了解校情又有专业水准,从而保证发展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在对待发展战略规划的态度上,很多大学都存在一些认识误区,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第一种误解认为,制订规划就是把领导的意图变成文本。
毫无疑问,领导的意图在编制发展战略规划时必须高度重视,不能回避。
但若认为,规划是校长的规划[2],那就误读了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本质了。
规划并不仅仅是领导个人的规划,不能只反映校长的办学思想,它应当代表大学发展的整体要求,是全体师生员工关于大学发展意愿的集中体现。
第二种误解认为,制订规划可以靠秘书班子妙笔生花。
一些大学将功夫用在文稿上,让一批文字功底比较好的“写手”来承担编制发展战略规划的任务。
显然,这样的规划尽管文字上比较好看,但难以保证其科学性,难以解决发展面临的问题,也难以获得教职员工的认同。
第三种误解认为,规划要解决的是眼前的问题。
很多领导“任期”意识强,为了显示“政绩”,要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年第1期求规划着眼于解决当前的问题,而对于长远的发展则不予考虑。
大学发展应当是持续性的,应当在长远的、整体的目标框架下,规划各阶段的发展目标,从而形成一个连续的目标链。
只解决眼前问题的规划是短视的,也是难以持续的,不符合大学发展的最大利益。
这些误区并非只是个别现象,在制订发展战略规划的时候,很多大学或多或少都存在上述问题。
这也是制约我国大学发展战略规划发挥其应有作用的主要障碍。
如何才能打破旧的习惯,保证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青岛大学的做法提供了一个范例。
[3] 2000年初,青岛大学领导打破常规,将制订“十・五”发展战略规划的工作以项目研究的形式委托给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4]应当说,在当时,邀请局外专业人员为大学制定发展战略规划是罕见的,是一个冒险之举。
但正是这一冒险之举,使大学规划工作成为了科学研究的对象。
它意味着制订规划不单纯是一件事务性工作,还是一种需要进行科学研究的工作。
它把规划置于研究的基础之上,使规划的制订有了深厚的理论根基,并超越了一所大学的视野。
立项协议签订后,青岛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联合成立了课题组,青岛大学由一名副校长牵头,校长助理、高教研究室主任和校办秘书科长等参加,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则配备了强大的研究队伍。
联合课题组的成立为规划的研究和制订建立了一个有效的机制,双方的组成人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保证了规划研究和制订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初始阶段,课题组确立了一个原则,即规划的研究和制订既要重结果,更要重过程;既要利用课题组成员的专业智慧,又要把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尤其要让广大干部和教师参与到规划的过程中来。
事实上,在我们的思想深处,我们还认为,真正有效的规划是全校教职员工共同制订出来的,不是几个规划人员闭门造出来的。
为此,课题组先后在学校召开了大大小小的规划座谈会、调研会和报告会近20场,参加这些会议的有来自全校各部门、各院系的干部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
这些会议不仅向全校干部、教师和学生传达了制订发展规划的信息,而且向广大干部、教师和学生表明,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在规划的研究和制订中将受到高度重视。
更为重要的是,广大干部、教师和学生参与规划讨论将使他们主动把自己的工作、学习及所在部门和单位的发展与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联系起来,这样就能凝聚人心,在全校营造一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氛围,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的归属感,增强学校的向心力。
制订规划最忌讳的就是对形势和问题大而化之,不研究事实,凭经验、印象或模糊不清的情况下结论、做决策。
为了准确地掌握校情,弄清优势和强势,明确问题和困难,课题组设计了较为完善的信息采集清单,搜集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使规划工作有了可靠的信息保证。
不仅如此,根据规划的要求,课题组设计了信息分析方法和发展预测模型,对学校现状和未来发展展开理性的分析和预测,保证了规划的客观性与合理性。
现代大学办学的社会环境已经与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大学的自主权不断扩大,学校发展的主动性大为增强,大学之间的竞争加剧,大学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地位将随学校办学实力和水平的波动而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