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项目的经济分析
《公共经济学》第二章公共产品的经济分析

I
H E AR MC AC
自然垄断的公共定价法
第二节 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一、财政支出中的效率与公平 二、财政支出的效率 三、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 四、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
第二节
政府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二、我国公共经济决策的民主化和法制化
一、公共选择理论简介
运用经济分析方法来研究公共决策的方式和过 程的理论。 正视政府行为的“经济人”特征。分析政府行 为效率并寻求最有效率的政府决策体系和规则。
公共选择的基本内容
指人们通过民主政治过程来决定公共品的需求、 供给与产量,是个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的一种 过程或机制,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 要经过三个阶段: 一是立宪阶段,决定公共品的决定规则 二是立法阶段,在现行规则和法律范围内开展集 体活动,通过法案 三是行政和司法阶段,将法案付诸实施
投票结果还取决于投票顺序,而投票顺序的确 定又是主观的、随机的。因而投票程序经常被 操纵,以期得出符合有能力控制投票顺序的人 意愿的结果。
“选举的创新”:同意的不作记号,不同意的打“X”。主 要领导在台上目光炯炯地注视台下,谁还敢动? “带帽下达市常委” “零票是最大的胜利”:特意设一个明显处于弱势的陪衬, 以保证内定人当选。
公共选择理论,是一门介于经济学与政治学之间的新兴 交叉学科,它以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尤其是理性 人假设)原理和方法作为分析工具,来研究和刻画政治 市场上的主体(选民、利益集团、政党、官员和政治家) 的行为和政治市场的运行。 主要研究内容:
个人选择如何形成社会选择,个人偏好如何加总为社会偏好 投票制与代议制 政府决策方式 官员理论
公益性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

公益性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1. 引言1.1 背景介绍公益性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是指对公益性建设项目的经济性进行评估和分析,以确定项目是否具有经济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在当今社会,公益性建设项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其建设不仅能够改善社会环境和服务社会大众,还能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公益性建设项目作为改善社会福利、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这些项目涉及到教育、医疗、环保、扶贫等多个领域,对国家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公益性建设项目通常需要耗费大量资金和资源,为了更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进行经济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通过科学的评估方法和指标,才能确保公益性建设项目的资金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良性互动。
对公益性建设项目进行经济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公益性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方法和指标,进一步了解公益性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为相关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通过对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概念和分类进行系统总结,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公益性建设项目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公益性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意义,分析其未来发展趋势,为公益性建设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从而促进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提升社会福利水平。
通过深入研究公益性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可以为公益性项目的规划、实施和监测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公益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1.3 研究意义公益性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公益性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可以帮助政府和相关部门合理规划和管理项目资金,确保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
经济评价可以提高项目的效益,减少资源的浪费,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通过经济评价可以更好地评估项目的社会效益,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
城市公共设施改造项目的效益分析与优化

城市公共设施改造项目的效益分析与优化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公共设施的改造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分析城市公共设施改造项目的效益,并提出优化建议。
一、效益分析1.1 经济效益城市公共设施改造项目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首先,改造项目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例如,道路改造项目将促进交通运输和物流业的发展;市政建设项目将带动建筑业和建材业的发展。
其次,改造项目将提升城市形象,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流入。
良好的公共设施将让城市更具吸引力,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增强城市竞争力。
1.2 社会效益城市公共设施改造项目对社会生活和民生福祉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首先,优质的公共设施能够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居住环境。
例如,改善供水和供电设施将让居民受益匪浅。
其次,完善的公共设施能够提升城市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例如,加强城市的照明设施将提高夜间行人的安全性;改善道路交通设施将提高交通效率和减少交通事故。
1.3 环境效益城市公共设施改造项目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首先,改造项目能够优化城市资源利用,减少能源浪费和物资损耗。
例如,优化供水和供热系统将减少能源消耗。
其次,完善的公共设施能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空气质量和水质。
例如,植被覆盖的城市绿化项目将改善空气质量,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二、优化建议2.1 综合规划在进行城市公共设施改造项目时,需要进行综合规划。
综合规划包括对城市各项设施的需求进行全面评估,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合理的改造方案。
例如,公共交通设施改造需要考虑市民出行需求、城市规划和环保要求等。
2.2 创新技术应用在城市公共设施改造项目中,应积极采用创新技术。
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设施的效能和使用寿命,减少能源消耗和维护成本。
例如,智能交通信号灯可以根据交通流量智能调节,提高路口的通行效率。
2.3 多元融资模式城市公共设施改造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因此应采用多元化的融资模式。
除了政府投入外,还可以引入社会资本、银行贷款、公私合作等方式。
市政工程的效益分析了解市政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市政工程的效益分析了解市政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市政工程的效益分析市政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城市运行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市政工程项目规划和决策时,必须进行效益分析,以评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经济效益分析市政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促进经济增长市政工程的建设涉及土地开发、房地产建设、交通运输等领域,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和税收收入具有积极作用。
例如,通过建设道路交通网络和轨道交通系统,可以改善交通状况,促进商品和服务的流通,提高城市对外贸易水平,进而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
1.2 增强城市竞争力市政工程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基础设施水平,还可以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吸引力,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
例如,城市公园、广场和文化设施的建设不仅能够提供更好的休闲娱乐场所,还可以提高城市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城市的国际竞争力。
1.3 降低成本市政工程项目的建设可以通过提高环境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来降低社会成本。
例如,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可以有效改善环境质量,减少环境污染带来的医疗费用和治理成本;同时,建设节能环保的建筑和使用智能交通系统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交通拥堵问题,进而减少城市运行成本。
2. 社会效益分析市政工程项目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提高民生福利市政工程项目的建设可以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例如,建设供水供电设施可以保障居民正常生活的需求;建设公共医疗设施可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健康状况;建设教育设施和文化设施可以提供更好的教育和文化资源。
2.2 提升社会安全市政工程项目的建设可以提升城市的安全性和抗灾能力,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发生。
例如,建设防洪设施和排水系统可以减少城市内涝和洪涝灾害的发生;建设消防设施和疏散通道可以提高城市的火灾防控能力。
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1.1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1.1.1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的建设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将有效降低食品药品监管业务公共管理的社会成本。
主要包括:
1)实现网上申报,在线办事等,为管理相对人服务,有效节约社会成
本
网上申报与在线办事服务事项的建立,可以为管理相对人提供远程
便捷服务,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方便管理相对人更好地发展业务,
有效节约了社会成本。
2)解决了信息重复采集的问题,有效降低人力成本
由于目前系统的数据不能与政府数据中心共享,这样不可避免地会
重复录入数据,这样既加重了工作人员的负担,又破坏了数据的一
致性。
项目建成后将有效缓解这个问题,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
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成本。
3)政务资源信息共享,节省了沟通成本。
由于目前政府各部门间系统的数据不能共享,跨部门的业务,工作
人员必须通过其它手段获取,这样加重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加
大了沟通成本。
项目建成后,政府间信息资源将可以非常便捷的查
询到,将全面解决这个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沟通成本。
4)信息化建设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人力成本
项目的建设能够大大提升衢州市药监局信息化建设的水平,能够有
效的提高执法人员的工作效率,能够缓解工作量大与工作人员不足
的矛盾,可以起到了节省人力成本的作用。
第六章公共项目的经济分析第六章公共项目的经济分析二、社会效益

备课纸 68第六章 公共项目的经济分析一、基本概念 二、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 三、外部经济 四、公共物品 五、影子价格 六、无形效果 七、费用—效果分析 八、公共项目的民间参与第六章 公共项目的经济分析一、基本概念 财务评价是从投资主体(全部投资者和直接投资者)的角度考察项目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等等。
国民经济评价是按照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从国家或地区整体的角度考察项目的效益和费用。
对于一些重大工程项目或一些公用事业项目,除经济目标以外,还有其它社会政治目标,则需要进行社会评价。
二、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费用——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是用于国民经济评价和社会评价 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强调:项目的“所得”是指项目的社会效益而不是指财务评价中的效益; 项目的“所失”是指社会的费用而不仅仅是指财务的支出。
Social Cost, Private Cost; Social Benefit, Private Benefit三、外部经济当个人或厂商的一种行为直接影响到他人,却没有给予支付或得到补偿,即没 有承担其行为的全部后果,则产生外部性,或称外部效应。
外部影响(External Effects or Externality )包括外部经济(External Economy)和外部不经济(External Diseconomy)。
在经济学中,假设单个消费者或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对社会上的其它人的福利没 有影响,即单个经济单位从其经济行为中产生的私人成本和私人利益等于该行为所 造成的社会成本和社会利益。
外部效果包括: 生产的外部经济,如企业从其培训工人中得到的私人利益就小于该活动的社会 利益。
消费的外部经济,如一个人对其子女进行的良好教育,使得隔壁邻居和整个社 会都得到了好处。
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如一个企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水、烟尘等造成环境污染。
消费的外部不经济,如在公共场所随意丢弃果皮、瓜壳等。
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经济学分析

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经济学分析刘彩礼【摘要】公共物品的两大特性——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为政府供给提供了充分理由。
出于对外部性的考虑,公共物品的供给必须兼顾社会成本,这就决定了单单依靠政府供给是不够的,还需要运用市场和第三部门合作供给才能实现社会最适。
【关键词】公共物品;政府供给;外部性一.公共物品在我们的经济中,大部分物品是在市场中配置的,买者为了得到这些东西而付钱,卖者因为提供这些东西而收钱。
这看起来来是天经地义的。
对这些物品来说,价格是引导买者与卖者决策和行为导向的信号,而且这些决策会带来有效地资源配置。
但是,当一些物品可以免费得到时,比如空气,在正常情况下配置经济中资源的市场力量就不存在了。
上边出现的难题必定是需要进行清晰地界定的。
有两个特性是区分二者的根本标志:1. 该物品是否具有排他性。
这里的排他性是指一种物品具有的可以阻止一个人使用该物品的特性。
2该物品是否具有竞争性。
这里的竞争性是指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将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的使用的特性。
根据这两个特性,我们可以把物品分为四种类型(曼昆的分类方法):1. 私人物品。
在消费中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
例如一台笔记本电脑。
其排他性表现在,拥有它的人可以阻止别人拥有,简单说来就是你只要拿着不给他就行了;竞争性表现在,你拥有了这台笔记本,别人可能拥有的笔记本就少了一台。
经济中的大多数物品都属于这样的私人物品。
2.公共物品。
在消费中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
米尔顿·弗里德曼在1986年定义公共物品“是被生产出来,生产者无法决定谁来得到它”,指出了其非排他性。
1954年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在《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一文中下的定义为:“每个人消费这样的物品均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1】,指出了其非竞争性。
例如街上的路灯。
其非排他性表现在所有的人都可以是路灯的受益方,也即萨缪尔森的提到的“每个人”;其非竞争性表现在一个人晚上在街上行走中享受到的灯光照明并不会因为别人也在同样使用而减少。
公共项目的经济分析

➢ 由供求变化引起的相邻效果也要防止夸大和重复计算。
第二十五页,共65页。
• 案例:
某一生产化纤原料的大型工程项目的投产,使这种化纤原料价 格下降,由此,采用这种化纤原料的化纤纺织部门的利润会因 此而增加。同理推论,服装加工部门、服装商店直至服装消费 者都因此得到好处。这一系列的连锁的效益是否都要算作是生 产化纤原料的那个大型工程项目的外部效果呢?
时不应将价格中的流转税从支付意愿中扣除。
第二十四页,共65页。
(三)增加显著的外部效果
某些项目实施和运行时对生产和消费的影响并没有通过市 场的交换,但从社会经济的整体看,这些影响又确实形成了 一定的效益和费用。
项目外部效果往往是难以定量和货币化的,无法或难以通过市场 来收费和付费。当这些影响较大,应在经济分析中给予补充。
➢ (三)增加显著的外部效果
➢ (四)用社会折(贴)现率代替基准收益率
第十页,共65页。
(一)用影子价格代替失真的财务价格
• 影子价格: ➢ 又称为最优计划价格,是指当社会经济处于某种最优状态时,能够反映
社会劳动的消耗、资源的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状况的价格。它不用于商 品交换,而仅用于预测、计划和项目国民经济效益分析等目的。
种转移支付)后,与进出口口岸价格持平的价格〔一般为出(到)厂(场)价格〕。
第十三页,共65页。
• 例 8-1 某有色金属联合项目生产主要供出口的有色金属原料, 每吨的离岸价 (f.o.b. )稳定在 850 美元。这种原料在国内市场价格较低,波动也大,最高也 只有每吨5400 元人民币。以前没有出口渠道,因此投资者的财务分析的盈利 能力不佳,结论认为不可行。我国进入 WTO以后,出口渠道大为畅通,为了 考察该项目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有必要以出口平价确定该项目产出的效益。设项 目至口岸的运输费每吨为200元人民币, 离岸前的其他物流费用按6%估算。汇 率:1美元=8.25人民币。
公益性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

公益性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公益性建设项目是指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求,通过政府投资等形式进行建设的项目。
这些项目的建设往往具有长期的社会效益和公共性质,因此经济评价是必要的。
本文将从项目效益、财务分析和风险评估三个方面探讨公益性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
一、项目效益评价项目效益评价是指通过对项目建设前、中、后各阶段进行全面分析,评估项目的经济、社会、环境等效益,从而为项目的决策提供依据。
首先,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主要包括成本效益、收益效益、投资回收期等方面。
成本效益评价主要通过对项目建设前、中、后的成本进行比较分析,确定项目建设的成本是否合理。
收益效益评价主要通过对项目建设后的效益进行评估,包括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从而确定项目建设的效益是否符合预期。
投资回收期评价主要通过计算项目投资的回收期,确定收入和支出的平衡点,从而确定投资的可行性。
其次,项目的社会效益评价主要包括改善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
这些效益虽然难以量化,但是对于公益性建设项目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
比如,一个公园建设项目虽然可行性不高,但可以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提升城市环境,促进社会和谐,从而达到社会效益的目的。
最后,项目的环境效益评价主要包括对环境的影响和对社区居民生活的影响。
随着国家环保意识的增强,环保成为市民和政府需重视的问题,因此项目环境效益评价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评价环境效益时,需要考虑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消耗、污染、破坏等因素,同时需要考虑项目建设后对环境的恢复和保护。
二、财务分析评价财务分析评价是指通过对项目的投资、财务状况、预算分析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估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首先,对于公益性建设项目来说,需要对项目的投资进行合理计算,对资金来源进行明确划分,同时考虑项目投资的时间和投资风险。
比如,一个公立医院的建设项目,需要考虑到投资规模、人员和设备等费用,同时还需要考虑到病人和医院的回报情况,从而确定项目的投资决策。
公共支出的成本收益分析和评估方法

公共支出的成本收益分析和评估方法以下是常见的公共支出的成本收益分析和评估方法:1. 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CBA):CBA是一种将政策或项目的经济成本与效益进行比较的方法。
它通过将所有相关的成本和效益转化为货币单位,计算出净现值(NPV)或内部收益率(IRR)等指标来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
CBA的优点是能够提供具体的定量分析结果,但也存在一些限制,如对未来效益的预测和货币定量化的问题。
2. 社会成本效益分析(Social Cost-Benefit Analysis,SCBA):SCBA是在CBA基础上考虑到社会成本和效益的方法。
除了经济成本和效益,SCBA还包括外部性、环境效应、社会公平等方面的因素。
它能够全面评估政策或项目对社会福利的影响,但也需要更多的数据和调查研究。
3. 成本效率分析(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CEA):CEA是一种将政策或项目的成本与达到特定目标的效果进行比较的方法。
它常用于评估公共服务的效果,如教育、医疗等领域。
CEA的优点是更注重实现特定目标的效果,但也可能忽略其他非经济效益。
4. 边际成本效益分析(Marginal Cost-Benefit Analysis,MCBA):MCBA是一种通过比较增加一单位产出或效果的额外成本和效益来评估政策或项目的方法。
它能够帮助决策者确定最佳的资源配置方案,实现经济的有效性。
这些方法在公共支出的评估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结合运用。
在实施成本收益分析和评估时,需要进行以下步骤:1.确定目标:明确政策或项目的目标,确定需要评估的成本和效益。
2.数据收集和分析:收集相关数据,如投资成本、运营成本、效果指标等。
对数据进行整理、清洗和分析,提取关键指标。
3.评估成本:计算出所有相关的成本,包括投资成本、运营成本、维护成本等。
将成本折现到现值,以考虑时间价值。
4.评估效益:评估政策或项目的经济效益,如收入增加、服务水平提高等。
公益性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

公益性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公益性建设项目是指为了满足公众需求和改善公共利益而进行的投资和建设活动。
这类项目通常由政府、非营利组织或慈善机构发起,旨在改善社会福利、环境保护、教育、健康等领域。
由于公益性建设项目通常不追求经济利润,因此经济评价对于这类项目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公益性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方法和意义,以及对于这类项目的管理和决策的意义。
1. 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经济评价方法,它通过比较项目的成本和效益来评估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在公益性建设项目中,成本通常是指投资金额、运营成本等,而效益则是指项目实施后所带来的社会收益,比如改善公共服务质量、提高教育水平、减少环境污染等。
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可以明确项目实施后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是否能够超过投入的成本,从而为项目提供经济上的可行性依据。
2. 社会成本-效益分析与成本-效益分析类似,社会成本-效益分析更加注重社会效益的评估。
除了考虑直接的经济成本和效益外,社会成本-效益分析还考虑了项目带来的外部性影响,比如对环境的影响、社会福利的改善等。
这种方法能够更加全面地评估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对于公益性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3. 效用分析效用分析是一种用于评估公共政策和项目的经济学方法,它通过量化个体和社会对于项目的效用来进行评估。
在公益性建设项目中,效用分析可以用来衡量项目对社会福利的贡献和改善程度,从而为项目的决策和管理提供经济学上的支持。
1. 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通过经济评价可以帮助项目发起者和管理者更好地了解项目的经济效益,从而在项目的规划和实施中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比如在项目的成本控制、效益提升、融资安排等方面进行优化,从而提高项目的绩效和效益。
2. 提供决策依据经济评价可以为公益性建设项目提供决策依据,帮助决策者更加客观地了解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和风险,从而能够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
通过经济评价可以为项目的投资决策、规划设计、实施管理提供经济学上的支持和指导,进而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和效益。
PDE8

使用的参数补贴。财务评价用基准收益率;国民经济评价用社会折现率
。财务基准收益率依分析问题角度的不同而不同,而社会折现率则是全国
各行业各地区都是一致的。
评价的内容不同。财务评价主要包括盈利性评价和清偿能力分析;国民
经济评价主要包括盈利能力分析,没有清偿能力分析。
应用的不确定性分析法不同。盈亏平衡分析适用于财务评价,敏感性分
影子价格是指资源处于最佳分配状态时,其边际产出价值。也可说是社
会经济处于某种最优状态下,能够反映社会劳动消耗、资源稀缺程度和对 最终产品需求情况的价格。
影子价格(Shadow Price)又称记帐价格或者最优计划价格,指的是
每增加一个单位的稀缺资源,可能对国家或社会带来的收益贡献的价值。 它是由国家的基本社会经济目标和资源可利用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的。 影子价格不是现行价格,而是反映某种资源合理利用程度和经济效果的价 格。
政府调控价格货物的影子价格
政府调控的货物或者服务的价格不能完全反映其真 实价值,确定这些货物或者服务的影子价格的原则 是:投入物按机会成本分解定价,产出物按对经济 增长的边际贡献率或消费者支付意愿定价。如政府 主要调控的水、电、铁路运输等作为投入物和产出 物时的影子价格的确定方法。
水作为项目投入物的影子价格,按后备水源的边际
(3)完全竞争。
(4)人类行为无明显的外部效应,公共物品数量不多; (5)短期行为不存在。 市场失灵:不满足以上条件,市场就不能有效配置资源, 即市场失灵。
国民经济评价的必要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评价可以反映出建设 项目给企业带来的直接效果,但由于市场失灵现象
的存在,财务评价不可能将建设项目产生的效果全
从投资者角度,工资费用是现金支出,但从国家
石化园区公共管廊项目技术经济分析

125石化园区公共管廊项目技术经济分析□文/杨丽婕 康晖 王洁静 陈晓云【摘要】随着一体化经济的发展,石化行业产业聚集,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在我国沿海地区陆续建设。
本文通过对公共管廊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探讨了公共管廊类项目租赁费用、生产负荷、效益之间的关系,分析其经济性,对该类项目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炼油化工一体化;公共管廊;经济效益规模经济、一体化经济近年来常被提及。
石油化工类项目投资规模大、占地面积大,是用能大户,且因油价、化工产品价格的波动以及建设成本的逐年上升等多种原因致使投资效益逐年下降。
将炼油企业、化工企业聚集,实现原料、产品、中间产品在产业园区内的循环利用,变废为宝,通过一体化经济实现进一步整合,能够提升企业利润。
世界一流的石化产业基地也通过炼油化工一体化模式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本文对公共管廊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希望为该类项目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炼油化工一体化的趋势石化行业最常见的一种一体化经济便是炼油化工一体化,这是炼油和石脑油裂解油品和生产化学品相结合的一体化生产模式,一体化经济是规模经济的最高形式。
当前我国石化行业产值约占国民经济的20%,而炼化企业中炼化一体化企业的数量占比还不足20%,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把握这一巨大的发展空间,从前期规划到建设,对标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建成国内一流的石化产业基地,既可促进经济的发展,也可为建设所在地带来可观的就业岗位,具有较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而公共管廊设施是实现园区“五个一体化”的重要公用工程基础设施载体。
公共管廊建设的优势和特点公共管廊的建设满足了园区内物料输送的需求。
一是公用工程物料(如蒸汽等),二是石油化工原料产品物料(如原料油、化工产品等)。
产业园区建设方通过搜集已入园和意向入园企业的管道需求并考虑未来发展做出适当预留,委托设计院进行管廊规划、管廊设计,与入园企业的工程建设同步进行,以保证首批入园企业建设完成后的物料运输需求。
公共卫生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公共卫生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随着公共卫生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国家对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视,各地都在加大公共卫生建设的力度。
然而,如何评价公共卫生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公共卫生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方法和参数。
一、经济评价方法公共卫生建设项目经济评价通常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和成本效用分析法。
成本效益分析法是指将项目成本与所获得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计算出成本效益比,从而评价项目的经济效益。
成本效用分析法则是将项目成本与所获得的非经济效益进行比较,计算出成本效用比,从而评价项目的经济效益。
具体而言,成本效益分析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项目的范围和目标,以及所需的资源。
2.制定项目预算,并考虑资金的来源和使用方式。
3.分析项目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包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
4.计算项目的成本效益比,以确定项目的经济效益是否达到预期。
成本效用分析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项目的范围和目标,以及所需的资源。
2.制定项目预算,并考虑资金的来源和使用方式。
3.分析项目所带来的非经济效益,包括社会效益、健康效益等。
4.计算项目的成本效用比,以确定项目的经济效益是否达到预期。
二、经济评价参数公共卫生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参数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等。
1.直接成本指实施项目所需的直接支出,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出。
2.间接成本指实施项目所需的间接支出,比如项目管理费、信息技术支出、办公费用等。
3.直接效益指直接与项目相关的经济效益,比如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健康水平等。
4.间接效益指与项目相关的非经济效益,比如提高社会福利、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等。
在进行公共卫生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时,需要充分考虑以上参数,并进行综合分析,以确保项目的经济效益得到最大化。
总之,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共卫生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参数,不仅可以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公共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公益项目的经济评价

评价指标数量不同
4.评价指标之间协调的难易程度不同
对竞争性项目进行财务评价时,各盈利能力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协调的,尽管各利益主体之间也会出现不一致,但协调起来比较容易,往往不影响大局。但不同的公民对公益性项目的多个指标关注的侧重点往往不同,这可能导致指标相互之间具有显著的冲突,而且协调矛盾的难度也较大,从而增加项目选优的复杂性。
【例9-1】:某城市要新修建一条区间高速公路,各方案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设折现率为10%,计算期为30年,试分别用[B/C]的常规计算方法和修正计算方法比较方案,并说明哪一个计算方法更为合理。
【例9-1】(续1)
采用常规[B/C]计算方法新线B与老线A比较的增量[B/C]为:
新线C与老线A比较的增量[B/C]为
1
公益性事业
2
财政收入
经济来源
添加标题
B效益
Hale Waihona Puke 添加标题评价指标计算方式不同
添加标题
投资主体
添加标题
C费用
添加标题
投入
添加标题
好处
添加标题
计算公益性项目评价指标B/C时
添加标题
计算财务评价指标时,现金流入和流出针对的 是一个投资主体。
对竞争性项目进行财务评价时,采用可货币化的、单一的盈利能力指标就足够了。但公益性项目几乎都有多方面的无形效果,诸如收入分配、地区均衡发展、就业、教育、健康、生态平衡、社会安定、国家安全等。由于不存在相应的市场和价格,无形效果一般很难赋予货币价值,必须寻找其他方法对项目的无形效果进行评价。
01
添加标题
采用修正[B/C]分析法
02
添加标题
采用两种方式计算的[B/C]均小于1,可见,建水
市政项目营利性分析报告

市政项目营利性分析报告1. 简介市政项目是指为满足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而进行的公共设施建设,主要包括道路、桥梁、排水系统、供水系统等。
营利性分析报告则是对市政项目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和投资回报等方面的评估。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市政项目的营利性分析,提供决策参考和优化建议。
2. 市政项目的必要性市政项目的建设对于城市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例如,道路的建设可以改善交通状况,提高市民出行效率;排水系统的建设可以预防洪涝灾害,保障市民的人身安全;供水系统的建设可以保障市民的饮水安全等。
这些市政项目的建设不仅能够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支撑。
3. 营利性分析的概念和意义营利性分析是对市政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的过程。
其目的是为了了解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利润潜力以及可持续性等关键指标,以便决策者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通过对市政项目的营利性分析,可以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投资效益。
4. 营利性分析的方法营利性分析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投资回报率分析等。
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时,需要计算项目的投资成本、建设成本以及运营成本,同时还需要评估项目对于经济、环境和社会等方面的效益。
投资回报率分析则是基于项目的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指标,对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
5. 市政项目的营利性分析案例以某市A市政项目为例,进行营利性分析。
该市计划投资建设一条贯穿市中心的高速公路,预计投资成本为1亿人民币,建设周期为3年,运营周期为10年。
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和投资回报率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项目的建设成本高,但建成后能够大大改善交通状况,提高市民出行效率,经济效益显著。
- 项目的运营收入主要来自于收费,根据目前市民的出行需求和预期增长率,预计项目在运营周期内能够实现投资回报,并创造可观的盈利。
6. 优化建议针对市政项目的营利性分析结果,提出以下优化建议:- 在项目规划和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到项目的经济效益,优先选择具有潜力的项目进行建设,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投资回报。
公共环卫设施项目实施报告的成本效益分析

公共环卫设施项目实施报告的成本效益分析一、引言公共环卫设施项目是指为了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而建设的一系列设施,包括垃圾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道路清扫设备等。
本文将对公共环卫设施项目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
二、项目成本分析1. 建设成本公共环卫设施项目的建设成本是指项目启动阶段所需的资金投入。
这些资金将用于购买设备、建设设施和维护设施所需的基础设施。
建设成本主要包括设备购置费用、工程建设费用和人力成本等。
2. 运营维护成本公共环卫设施项目的运营维护成本是指项目在日常运营中所需的资金投入。
这些资金将用于设备的维修与更新、人员培训和设施的日常保养等。
运营维护成本主要包括设备维修费用、人员工资和能源费用等。
三、项目效益分析1. 环境效益公共环卫设施项目的实施能够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通过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可以有效地降低垃圾对城市环境的污染。
通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可以净化城市水体,提高水环境的质量。
通过道路清扫设备的使用,可以保持城市道路的整洁,提升城市形象。
2. 经济效益公共环卫设施项目的实施对城市经济也有积极的影响。
首先,这些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维护过程中会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居民的收入。
其次,净化的环境和良好的城市形象有助于吸引投资和旅游,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同时,通过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可以有效地回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浪费。
3. 社会效益公共环卫设施项目的实施对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改善城市环境不仅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改善公共卫生状况。
同时,良好的城市环境有助于增强居民的社会认同感和社区凝聚力,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四、成本效益分析在公共环卫设施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中,需要综合考虑项目投资、运营维护成本以及项目所带来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
通过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估,可以计算出项目的成本效益比,从而判断项目的可行性和优先级。
五、结论公共环卫设施项目的实施不仅能够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还能为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直接费用 项目的直接费用是指由国家为满足项目投入的 需要,用影子价格计算的投入物的经济价值。 来自国内供应量的增加:所消耗资源的价值 如果国内总供应量不变 增加进口来满足需要:外汇支出 减少了出口量:减少的外汇收入 减少了其他项目的供应:机会成本
2.3 间接效益与间接费用ຫໍສະໝຸດ 2.21.直接效益
直接收益与直接费用
项目的直接效益是指由项目本身产生, 用影子价格计算的产出物的经济价值。
• 增加国内市场的供应量:消费者的支付意愿 • 如果国内市场的供应量不变
– 增加了出口量:外汇收入 – 减少了总进口量:节约的外汇 – 顶替了原有项目的生产:原有项目减产或停产而释放的 资源的支付意愿
(1)税金。
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资源税、关税等。税金对 投资项目来说是一项支出,从国家财政来说是一项收人。 这是企业与国家之间的一项资金转移、税金不是投资项 目使用资源的代价,所有财政性的税金.不能算作国民 经济费用。 (2)补贴。 包括出口补贴、价格补贴等。 (3)利息。 利润的转化形式,是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一种资金 转移,并不涉及资源的增减变化,所以,利息也不能作 为国民经济费用。
国民经济评价采用国家统一测定的影子汇率和 社会折现率。
二 国民经济评价的费用和效益识别
基本原则 直接收益与直接费用 间接收益与间接费用
转移支付
2.1 基本原则
国民经济分析以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而 使国民收入最大化为目标,凡是增加国民收入 的就是国民经济收益;凡是减少国民收入的就
是国民经济费用。
对于公共物品(Public goods or services) ,增加一个人享用的成本很小 或没有成本(即存在消费的共享性,非竞 争性nonrivalrous),而要排除任何人享 用公共物品都要花费很大的成本(即非排 他性nonexcludability,本质上要求共同 所有)。 ������ 公共物品又可以称之为集体消费品 Collective Consumption Goods,以区别 于私用品。
项目的费用和效益不仅体现在它的直接
投入物和产出物中,还可能会在国民经济相
邻部门及社会中反映出来,这就是项目的间
接费用和效益,有时统称为外部效果。
外部效果的形式 由价格“失真”造成的外部效果 由于价格的合理升降造成的外部效果 技术性外部效果 乘数效果
2.4 转移支付
税金
补贴 国内利息支付
三、外部经济
当个人或厂商的一种行为直接影响到他人,却没有 给予支付或得到补偿,即没有承担其行为的全部后果, 则产生外部性,或称外部效应。 ������ 外部影响(External Effects or Externality )包括外部经济(External Economy)和 外部不经济(External Diseconomy)。 ������ 在经济学中,假设单个消费者或生产者的经济行 为对社会上的其它人的福利没有影响,即单个经济单位 从其经济行为中产生的私人成本和私人利益等于该行为 所造成的社会成本和社会利益。
析项目对整个国民经济以至整个社会产生的效益。
项目的国民经济分析除了考虑项目自身的经济效果,
还要考虑项目对其他部门和单位的间接的、外部的
各种相关效益,包括一些难以定量化的效益。
追踪的对象不同
财务评价追踪的对象是货币或现金流量的 流动;国民经济追踪的对象是资源的变动,实 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保证国民收入的最大增长。 因此,凡是减少社会资源的项目投入都是国民 经济评价是的费用,凡是增加社会资源的项目
基本分析方法和计算方法类同
1.3、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的区别
研究的经济系统的边界不同
追踪的对象不同 评价的基本指标不同
采用的价格体系不同
采用的主要参数不同
研究的经济系统的边界不同
财务评价从项目自身利益出发,分析项目的盈
利能力和清偿能力,系统分析的边界就是项目自身;
而国民经济分析是从国民经济的整体利益出发,分
包括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两个层次。
财务评价是从投资主体(全部投资者和 直接投资者)的角度考察项目的盈利能力、 清偿能力等等。 国民经济评价是按照资源合理配置的原 则,从国家或地区整体的角度考察项目的效 益和费用。 对于一些重大工程项目或一些公用事业 项目,除经济目标以外,还有其它社会政治 目标,则需要进行社会评价。
1.1 国民经济评价的目的与作用
国民经济评价是宏观上合理配置国家有限
资源的需要;
国民经济评价是真实反映项目对国民经济 净贡献的需要; 国民经济评价是投资决策科学化的需要。 有利于引导投资方向
有利于控制投资规模
有利于提高计划质量
1.2 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的共同点
评价目的相同 评价的基础工作相同
外部经济(续)
生产的外部经济,如企业从其培训工人中得到 的私人利益就小于该活动的社会利益。 ������ 消费的外部经济,如一个人对其子女进行的 良好 教育,使得隔壁邻居和整个社会都得到了好处。 ������ 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如一个企业生产过程中 排放的污水、烟尘等造成环境污染。 ������ 消费的外部不经济,如在公共场所随意丢弃 果皮、瓜壳等。
一、基本概念 ������ 二、 国民经济评价的费用和效益识别 ������ 三、外部经济 ������ 四、公共物品 ������ 五、影子价格 ������ 六、无形效果 ������ 七、费用—效果分析 ������ 八、公共项目的民间参与
一、基本概念
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是工程项目可行性
研究和评估的核心内容和决策的重要依据,
四、公共物品
私人物品(Private Goods)具有消费的排他性 和竞争性 ������ ---- 排他性是指一旦一个人拥有了某种物品, 他就可以很容易地不让别人消费; ������ -----竞争性是指一个人消费了一定量某种物品, 就要减少其它人的消费量。 ������ -----私人物品的排他性和竞争性决定了每个人 只有通过购买才能消费某种物品,也就是说消费者 只有通过市场交易向厂商购买才能消费这种物品, 有市场交易行为就有价格。 ������
产出都是国民经济收益。
评价的基本指标不同
财务评价的基本指标是项目的“利润”,而
国民经济评价的基本指标是项目的“净产值
(NI)”。
采用的价格体系不同
财务评价的价格体系是以现行价格(市场 交易价格或计划价格)体系为基础的预测价格; 国民经济评价采用影子价格体系。
采用的主要参数不同
财务评价采用官方汇率和行业基准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