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核磁共振谱修改剖析

合集下载

核磁共振图谱的解析

核磁共振图谱的解析

核磁共振图谱的解析(转)1.一般来说,分析核磁共振图谱需要按如下步骤进行:(1)看峰的位置,即化学位移。

确定该峰属于哪一个基团上的氢。

(2)看峰的大小。

可用核磁共振仪给出的积分图的台阶高度看出各峰下面所包围的面积之比,从而知道基团含氢的数目比。

例如,从图7.3-2的积分图可看出乙基苯三个基团的含氢数目为5∶2∶3。

(3)看峰的形状(包括峰的数目、宽窄情况等),以确定基团和基团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一步较复杂,需应用n+1律、二级分裂和耦合常数等知识。

(4)如遇到二级分裂,解析时显然要比一级分析时困难得多,好在人们已经根据不同的二级分裂,将它们分成不同的自旋系统进行了相应的计算可供参阅,这里不再详述。

2.影响核磁共振谱的因数(1)旋转边峰为了提高核磁共振信号的分辨能力,样品管需要吹风推动它旋转,使样品所受到的磁场趋于均匀化。

但由于样品管旋转,核磁共振图谱上的主峰两旁便会对称地出现新峰,这就是旋转边峰。

旋转边峰离主峰的距离等于样品管的旋转速度。

旋转边峰不难判断,只要改变样品管的转速,观察其离主峰的距离是否相应改变。

如果距离随样品管转速增大而变大,便可断定是旋转边峰。

(2)13C同位素边峰若样品中同时含有13C和1H者可以发生耦合。

在图谱放大或者在非重氢溶剂的溶剂峰中可以观察到由于这种耦合产生的13C边峰。

它在共振图谱上出现的形式和旋转边峰类似,也是左右对称地出现在主峰两旁,但两者很易识别,因为同位素边峰不会因样品管转速的改变而改变其离开主峰的距离。

(3)杂质峰和溶剂峰在核磁共振图谱中,因样品含有杂质,经常可观察到杂质峰。

溶剂峰可包括结晶溶剂、样品中部分残留的合成或提取时所用的溶剂以及做核磁共振实验时所用溶剂的溶剂峰。

这两种附加峰都应根据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然后判别之。

(4)活泼氢的影响在含氢化合物中,—OH基团中的氢是常见的一种活泼氢。

它的化学位移由于温度、浓度、氢键等因数的影响变化范围较大,从而会改变核磁共振图谱的形状。

核磁波谱解析

核磁波谱解析

核磁波谱解析一、核磁共振原理核磁共振(NMR)是磁矩不为零的原子核,在外磁场作用下自旋能级发生塞曼分裂,共振吸收某一定频率的射频辐射的物理过程。

在磁场中,原子核发生能级分裂,当吸收的能量等于分裂的两个能级差时,原子核就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这种现象称为核磁共振。

二、核磁共振仪器核磁共振仪器由磁体、射频脉冲发生器、射频接收器、数据处理系统和谱图记录仪组成。

其中,磁体是产生磁场的核心部件,一般采用超导磁体。

射频脉冲发生器和接收器负责产生和接收射频脉冲,同时对样品进行激励和解激。

数据处理系统则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关键设备。

三、脉冲序列设计脉冲序列是控制射频脉冲的时序,用于激发样品中的原子核发生共振。

脉冲序列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脉冲宽度、脉冲间隔、脉冲相位等。

合理的脉冲序列设计可以提高谱图的分辨率和灵敏度。

四、谱峰解析与化合物鉴定谱峰解析是通过对比已知的化学位移和耦合常数等信息,对未知样品中的化学组分进行鉴定。

化合物鉴定的基本步骤包括:对未知化合物的谱图进行预处理;通过对比标准谱图数据库或计算预测等方法确定化学位移和耦合常数;利用化学位移和耦合常数等信息对未知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

五、定量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是通过测量谱图中信号强度来确定样品中各组分的含量。

在定量分析中,需要先对样品进行标样处理,即加入已知量的标准品,然后在同一条件下进行测量,通过对比标准品和未知样品的信号强度来确定未知样品中各组分的含量。

六、谱图解析技巧谱图解析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首先,要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谱图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其次,要掌握谱图解析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如先观察谱图的基线、各峰的形状、强度等信息,再结合样品的性质和来源进行分析;此外,还需要了解各种干扰因素对谱图的影响,如噪音、溶剂干扰等。

七、复杂谱图解析实例复杂谱图解析需要结合实际例子进行分析。

例如,对于一个未知化合物的复杂谱图,可以通过对比标准谱图数据库或计算预测等方法确定化学位移和耦合常数等信息,再利用这些信息对未知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

核磁共振谱图解析

核磁共振谱图解析
影响因素多:核磁共振谱图的峰位置、形状和强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溶剂、 分子结构等。
确定分子结构:通过核磁共振谱图中的化学位移值和偶合常数确定分子中各原子的类型和相 互连接方式
确定分子构型:利用核磁共振谱图中的耦合常数和自旋裂分确定分子中各原子的空间排列和 构型
确定分子动态:通过核磁共振谱图中的弛豫时间和扩散系数等信息了解分子内部的运动状态 和动力学行为
分辨率:核磁共振谱图的分辨率越高能够区分出的峰就越多有助于更准确地解析谱图。 灵敏度:灵敏度高的核磁共振谱图可以检测到更低浓度的物质有助于发现潜在的疾病或污染物。
了解核磁共振原理 熟悉常见峰型和化学位移 注意谱线间的耦合和裂分 结合实验条件和样品性质进行分析
误差分析:对谱图进行定量 和定性分析确定误差范围
添加标题
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核磁共振谱图可以用于医学影像学通过检测人体内氢原子核的共振信号生成人体 内部结构的图像有助于医生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精确治疗。
添加标题
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核磁共振谱图可以用于石油化工领域通过分析油样品的氢原子核共振信号评估油 品的性质和成分有助于石油勘探和开发。
添加标题
在农业食品中的应用:核磁共振谱图可以用于农业食品领域通过检测食品中的水分、脂肪、蛋白质等成 分评估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有助于食品安全监管和质量控制。
在材料科学中核磁共振谱图可用于 研究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质
在材料合成过程中核磁共振谱图可 用于监测反应进程和鉴定新材料的 结构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通过核磁共振谱图可以分析材料的 化学键和分子运动从而评估材料的 性能和潜在应用
核磁共振谱图还可以用于材料表征 和质量控制确保材料的可靠性和一 致性

第五章 核磁共振谱修改

第五章 核磁共振谱修改

讨论:
共振条件: 0 = H0 / (2 ) (1)对于同一种核 ,磁旋比 为定值, H0变,射频频率变。 (2)不同原子核,磁旋比 不同,产生共振的条件不同,需 要的磁场强度H0和射频频率不同。 (3) 固定H0 ,改变(扫频) ,不同原子核在不同频率处 发生共振(图)。也可固定 ,改变H0 (扫场)。扫场方式
对于氢核,能级差: E= H0 (磁矩) 产生共振需吸收的能量:E= H0 = h 0 由拉莫进动方程:0 = 2 0 = H0 ; 共振条件: 0 = H0 / (2 )
00:06:07
共振条件
(1) 核有自旋(磁性核) (2)外磁场,能级裂分;
(3)照射频率与外磁场的比值0 / H0 = / (2 )
第五章
一、原子核的自旋 atomic nuclear spin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 二、核磁共振现象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三、核磁共振条件
spectroscopy; NMR
condition of nuclear
第一节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I
3 2
,11B5
,
35
Cl17
,
I
5 2
,17
O8
12C6 ,16O8 ,32S16
偶数
奇数
1,2,3……
I 1, 2H1 ,14N 7 , I 3,10B5
00:06:07
讨论:
(1) I=0 的原子核 16 O; 12 C; 22 S等 ,无自 旋,没有磁矩,不产生共振吸收
(2) I=1 或 I >0的原子核 I=1 :2H,14N I=3/2: 11B,35Cl,79Br,81Br I=5/2:17O,127I

核磁共振谱图解析 ppt课件

核磁共振谱图解析  ppt课件
PPT课件 21
在核磁管里加入1-2滴重水即可将活泼氢交换掉
HDO
活泼氢
PPT课件
22
CH3(CH2)15CH2CH2SH
PPT课件
23
氟对氢的偶合
氟对氢的偶合在核磁中是经常碰见的,并且 利用此规律可以解决和验证很多芳香环上取代基 的取代位置问题。 参考下面的列表和谱图:
PPT课件
24
1H和19F的耦合常数
6-10
衍生物
4-8 0-3
J邻2.5
PPT课件
25
PPT课件
26
PPT课件
27
PPT课件
28
PPT课件
29
关于手性化合物和前手性化合物中CH2上两个 氢的化学位移
与某碳原子相连的四个基团不等同时,该碳 原子则是手性碳原子,若有一对相同基团时,该 碳原子则是前手性碳原子。与手性碳上相连的碳 上的两个氢或者相隔2键或3键等以上碳上的两个 氢都是不等价的,且两个氢的偶合常数在8-15Hz 范围(同碳耦合),有的甚至更高。
核磁共振(பைடு நூலகம்MR)谱 图解析
PPT课件
1
常用的核磁共振(NMR)实验
1H 13C 13C-DEPT135o
( CH CH3 , CH2 ) 13C-DEPT90o ( CH ) 1H -1H COSY (化学键上相邻氢原子的识别) 1H -1H TOCSY (结构片断的识别) 1H -1H NOESY (空间上相近的氢原子的识别) 1H - 13C (HSQC, HMQC) (碳氢一键相关) 1H - 13C HMBC (碳氢远程相关——碳氢原子二、三键偶合)
PPT课件
33
用NOESY方法对异构体的鉴别

核磁共振波谱法的基本原理和解析方法

核磁共振波谱法的基本原理和解析方法
核磁共振波谱法的基本 原理和解析方法
一、原子核的自旋
1、原子核的自旋角动量(P)、核磁距(μ)及磁旋比(γ)
h I(I1) 2
μ=γP
2、自旋分类
I与原子的质量数A和原子序数Z有下列关系:
AC Z
质量数 [ A ] 原子序数 [ Z ]
奇数
奇数或偶数
偶数
偶数
自旋量子数 [ I] 1/2,3/2,5/2, …
Hb
Ha
C﹦C
Hc
CN
二、偶合常数
发生自旋偶合时,核磁共振谱线发生分裂.由分裂产 生的裂距反映了相互作用的强弱,称为偶合常数.单位 为Hz。J值表示。
偕偶、邻偶、远程偶合。H-H,C-H偶合,JC-H、JH-H。 峰裂距只决定于偶合核的局部磁场强度,因此偶合常 数与外加磁场强度H0无关.
1、间隔的键数
(C ≡C-H)
(4)单键的磁的各向异性效应
屏蔽区 ⊕
Θ


Θ
去屏蔽区

H C-C-H ()
H
C C-C-H (δ=1.20-1.40)
H
去屏蔽效应增加
C C-C-C (δ=1.40-1.65)
H
环已烷氢核共振峰
去屏蔽区
环已烷氢核共振峰
4 氢键对化学位移的影响
缔合的氢核与不呈现缔合时比较,其电子屏蔽作用减 小,吸收峰移向低场,化学位移值增大.
(一)自旋分裂的产生
1、碘乙烷中CH3和CH2氢核的自旋分裂
(1)甲基受亚甲基两个氢 的干扰分裂为三重峰:
简单偶合时,峰裂距称为偶 常数(J),Jab=Jba
1:2:1 三重峰
(2)亚甲基受甲基三个氢的干扰分裂为四重峰:

第五章 核磁共振碳谱电子版本

第五章 核磁共振碳谱电子版本
C=C的碳(100~160),C=O的碳(160~220)
四、碳化学位移的经验计算
五、核磁共振碳谱解析
1.解析方法 (1)根据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 (2)根据质子宽带去偶谱判断分子中有几种等价的碳 (3)根据其他去偶谱判断是什么类型碳 (4)根据化学位移判断是什么杂化方式的碳 (5)综合以上信息得到结构单元,将结构单元合理 组合成分子,再通过化学位移的经验计算排除、验证
2.图谱解析举例
例1: 化合物C7H14O,如下 NMR谱图确定结构。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第五章 核磁共振碳谱
3.DEPT(不失真地极化转移增强) DEPT45:除季碳(不出峰)外, 所有碳核都出正峰
DEPT90:只出现CH峰,正峰
DEPT135:CH3 和CH为正峰, CH2为负峰,
三、常见化合物中13C化学位移δ的范围
sp3杂化碳的δ范围: 0~60ppm sp杂化碳的δ范围: 60~90ppm sp2杂化碳的δ范围: 100~220ppm

核磁共振图谱解析

核磁共振图谱解析

5 2 2
7
O C CH3
3
4 3
2
0
δ 7.3芳环上氢5个氢核的单峰,烷基单取代
正确结构:
a O c b CH2CH2 O C CH3 δ3.0 δ 4.30 δ2.1
例3:
化合物 C10H12O2,推断结构
δ7.3 δ2.3 δ 5.21 5H 2H 2H δ1.2 3H
化合物 C10H12O2
5H
δ7.3
2H
5.2
2H
2.3
3H
1.2
=1+10+1/2(-12)=5
δ 2.3和δ 1.2四重峰和三重峰 —CH2CH3相互偶合峰 δ 7.3芳环上氢,单峰,烷基单取代 δ 5.21—CH2上氢,单峰,与电负性基团相连
a O b CH2 C O CH2CH3 a CH2 O A
哪个正确? 正确:B 为什么?
解:(1)UV:表明有苯环的吸收,IR: 1100cm-1有强烈的吸收,表明该化合物含有大量的C—O—C结构; 800cm-1的吸收表明苯环为对位取代; 1500~1600cm-1苯环上C—H变形振动吸收峰; 3300 cm-1 表明分子中含有羟基; 1250 cm-1表明分子中含有氧乙烯结构(CH2CH2O); 由UV、IR分析结果以及表面活性剂方面的知识,可以初步推测 此化合物是酚类聚氧乙烯醚。假设其分子式为:
三. 谱图解析与有机物结构确定
例1、化合物C4H8O、其NMR谱图如下,推测其结构。 解:(1)Ω =4+1-8/2 =1 (2) 三组氢,其积分高度比为2:3:3,吸收峰对应的关系: δ (ppm) 氢核数 2.47 2.13 1.05 2 3 3 可能的结构 CH2 CH3 CH3 峰裂分数 四重峰 单峰 三重峰 邻近偶合氢数 3个氢核(CH3) 无氢核 2个氢核(CH2)

仪器分析课件第五章:HNMR

仪器分析课件第五章:HNMR
选择适当的实验温度,以提高分辨率和信号强度。
实验操作步骤
样品装入
将准备好的样品装入样品管中, 确保密封良好。
数据采集
启动仪器进行数据采集,记录 实验结果。
仪器校准
确保仪器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提高实验精度。
参数设置
根据实验需求设置适当的实验 参数,如频率、扫描宽度等。
结果处理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得出实验结论。
氢原子在分子中的化学环境不同,会导致其自旋磁矩的共振 频率发生变化,通过测定这些频率,可以推断出分子中氢原 子的连接方式和化学环境。
hnmr的原理
氢核磁共振的原理基于核自旋磁矩的存在。当氢原子核处于磁场中时,其自旋磁矩会与磁场相互作用 ,产生能级分裂。当外加射频场以特定频率照射时,低能级上的氢原子核会吸收能量跃迁到高能级上 ,产生共振信号。
谱图解析难度较大
虽然HNMR谱图可以提供丰富的结构信息,但谱图解析需要较高的专 业知识,对解析人员的要求较高。
未来发展
提高检测灵敏度
通过改进检测方法和技术,提高 HNMR的检测灵敏度,使其能够应 用于更广泛的样品分析。
发展便携式设备
随着技术的进步,便携式HNMR设 备的发展将使得现场快速分析成为可 能。
05
hnmr的局限性及未来发 展
局限性
对样品纯度要求高
HNMR分析要求样品具有一定的纯度,否则会产生较大的干扰峰,影 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对样品量要求大
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HNMR谱图,需要一定量的样品。对于某些珍贵 或稀缺的样品,难以满足需求。
对溶剂残留敏感
HNMR分析中,溶剂残留会对谱图产生干扰,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03
hnmr实验技术

核磁共振谱(NMR)v5

核磁共振谱(NMR)v5

a H H C H
b H C O CH2CH3 H
H。
高场Βιβλιοθήκη 低场第一种自旋组合:在外加磁中场中2个Hb的自旋方向相同,且磁矩的取向与 外加磁场一致,增强了磁场强度,于是Ha在较低外加磁场中即可发生共振(能 级的跃迁)而出现吸收峰。 第二种组合:在外加磁中场中2个Hb的自旋方向相反,对Ha周围的磁场强度 没有影响,因此对 Hb吸收峰的位置也就没有影响。 第三种组合: 2个Hb的自旋方向相同,且磁矩的取向与外加磁场相反,削弱 了磁场的强度,因此Ha在较高的外加磁场才发生能级的跃迁。
② Hb受到3个Ha 的自旋偶合影响,Hb 裂分为四重峰:
a H H C H
b H C O CH2CH3 H
H。
低场 高场
∴ 质子Hb的共振吸收在图谱中出现了4次。即:Hb在三个Ha的 影响下,其信号分裂为四重峰。


自旋偶合 —— 分子中邻近碳上的H之间自旋的相互影响。
峰裂分的条件 • 在核磁共振中,自旋偶合通常只在两个相邻碳上的质子之间发生; 一般来说,相邻碳上的不同种的氢才可发生偶合。 • 相邻碳上的同种的氢不发生偶合。 • 相间碳上的氢(H-C-C-C-H)不易发生偶合。
有机化学四大谱:
红外光谱(IR)(Infrared Spectroscopy) 紫外光谱(UV)(Ultraviolet Spectroscopy ) 核磁共振谱(NMR)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 4. 质谱(MS)(Mass Spectroscopy ) 1. 2. 3.
2. 核磁共振谱(NMR)
50年代初广泛使用的红外光谱, 红外光谱能给出所含的官能团, 而60年代发展起来的核磁共振谱却有助于指出是什么化合物。现成 为测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重要手段。

核磁共振波谱解析

核磁共振波谱解析

核磁共振波谱解析
核磁共振波谱解析是通过研究配合物中金属离子与配体的相互作用,从微观层次上阐明配合物的性质与结构的关系。

对于有机合成反应机理的研究,核磁共振波谱解析可以从产物结构、动力学数据等方面进行推测。

在核磁共振波谱解析中,一般先确定孤立甲基及类型,以孤立甲基峰面积的积分高度计算出氢分布。

其次是解析低场共振吸收峰,如醛基氢、羰基氢等,根据化学位移确定归属。

最后解析谱图上的高级偶合部分,根据偶合常数、峰分裂情况及峰型推测取代位置、结构异构、立体异构等二级结构信息。

对于碳谱的解析,一般先查看全去偶碳谱上谱线数与分子式中所含碳数是否相同,数目相同说明每个碳的化学环境都不同,分子无对称性;数目不相同说明有碳的化学环境相同,分子有对称性。

然后由偏共振谱确定与碳偶合的氢数,最后由各碳的化学位移确定碳的归属。

核磁共振波谱解析在化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对于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反应机理、动力学等具有重要意义。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报告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报告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1946 年美国科学家布洛赫(Bloch) 和珀塞尔( Purcell )两位物理学家分别发现在射频* (无线电波*0.1〜1OOMHZ,10〜109卩m的电磁波能与暴露在强磁场中的磁性原子核相互作用, 引起磁性原子核在外磁场中发生磁能级的共振跃迁, 从而产生吸收信号,他们把这种原子对射频辐射的吸收称为核磁共振(NMR> NMR 和红外光谱,可见—紫外光谱相同之处是微观粒子吸收电磁波后在不同能级上跃迁。

引起核磁共振的电磁波能量很低, 不会引起振动或转动能级跃迁, 更不会引起电子能级跃迁。

.根据核磁共振图谱上吸收峰位置、强度和精细结构可以研究分子的结构。

化学家们发现分子的环境会影响磁场中核的吸收,而且此效应与分子结构密切相关。

1950年应用于化学领域,发现CHCHOH中三个基团H吸收不同。

从此核磁共振光谱作为一种对物质结构 (特别是有机物结构) 分析的确良非常有效的手段得到了迅速发展。

1966 年出现了高分辨核共振仪,七十年代发明了脉冲傅立叶变换核磁共振仪,以及后来的二维核磁共振光谱( 2D-NMR,从测量1H到13C 31P、15N,从常温的1〜2.37到超导的5T以上,新技术和这些性能优异的新仪器都核磁共振应用范围大大扩展,从有机物结构分析到化学反应动力学,高分子化学到医学、药学、生物学等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4-1 核磁共振原理一、原子核自旋现象我们知道原子核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和中子组成,它有自旋现象原子核大都围绕着某个轴作旋转运动,各种不同的原子核,自旋情况不同。

原子核的自旋情况在量子力学上用自旋量子数I 表示,有三种情况:①1=0,这种原子核没有自旋现象,不产生共振吸收(质量数为偶数(M),电子数,原子数为偶数(z) 为12G,16O,32S)②1=1、2、3、…、n,有核自旋现象,但共振吸收复杂,不便于研究。

③匸n/2 (n=1、2、3、5、…)有自旋现象,n〉1时,情况复杂,n=1时,1=1/2,这类原子核可看作是电荷均匀分布的球体,这类原子核的磁共振容易测定,适用于核磁共振光谱分析,其中尤以1H最合适。

核磁共振波谱法详细解析

核磁共振波谱法详细解析

TMS 60MHz
10 9.0
(低场)
8.0 7.0
6.0 5.0
ν0 固定
4.0 3.0 2.0
1.0 0ppm (δ)
(高场)
左端为低场高频,右端为高场低频
二、化学位移
1. 定义:由于屏蔽效应的存在,不同化学环境 H
核共振频率不同
2. 表示方法
样 标 106 106, = H样 H标 106
0
0
H0
EEEEEE222EE1E1 1 22hh2hHH0H0 0
在外加磁场中,自旋核发EEE能级mmm分 裂2hhh,HH能H0级0 差和H0成正比
(二)原子核的共振吸收
1. 进动
z
Larmor方程:
θ


2
H0
0 陀螺的进动
三、自旋驰豫
驰豫历程:激发核通过非辐射途径损失能量而恢复至基态 的过程,是维持连续NMR信号必不可少的过程。
Boltzmann分布:
n
ΔE
e kT
rhH0
e 2πkT
n
例:I=1/2核,T=300K,H0=1.4092T:
n1 / 2
n e 0.99999 1/ 2
• 电负性↑,吸电子能力↑ ,H核电子云密度↓,↓(
去磁屏蔽效应),δ↑
CH3X
X 电负性
δ
CH3F
F 4.0 4.26
CH3OH
O 3.5 3.40
CH3Cl
Cl 3.1 3.05
CH3Br
Br 2.8 2.68
CH3I
I 2.5 2.16
CH4 (CH3)4Si
H
Si

第五章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nmr)

第五章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nmr)
一.脉冲傅利叶变换核磁共振谱 二.二维核磁共振谱 三.核磁共振成像
@ Tarim University 2011
Modern
Instrumental Analysis
2002诺贝尔化学奖: 瑞士科学家库尔特·. 维特里希“for his development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for determin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in solution".
第八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NMR)
Modern
Instrumental Analysis
1 概述
核磁共振波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NMR)类似于红外或紫外吸收光谱,是 吸收光谱的另一种形式。
核磁共振波谱是测量原子核对射频辐射(4~ 600MHz)的吸收,这种吸收只有在高磁场中才能产生。 核磁共振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与元素分析、 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等方法配合,已成为化合物 结构测定的有力工具。目前核磁共振波谱的应用已经渗 透到化学学科的各个领域,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药物 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等与化学相关的各个学科。
@ Tarim University 2011
Modern
Instrumental Analysis
由于原子核是具有一定质量的带正电的粒子,故在 自旋时会产生核磁矩。核磁矩和角动量都是矢量, 它们的方向相互平行,且磁矩与角动量成正比,即
μ=γp 式中:γ为旋磁比,即核磁矩与核的自旋角动量的 比值,不同的核具有不同旋磁比,它是磁核的一个 特征值;μ为磁矩,用核磁子表示,1核磁子单位等 于5.05×10−27J·T−1;

5第五章核磁氢谱(上)课件

5第五章核磁氢谱(上)课件
Ha
O CH3O
Hb
C
OH
O
(3)轨道杂化影响
单键、双键、叁键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状态不同,屏蔽效 应不同,例如: C—C 单键 sp3杂化 C=C 双键 sp2杂化 向低场 C≡C 三键 sp杂化
当无其它效应存在时,随s成分增加,氢外电子云密度 减小,屏蔽作用减小,δ值增加。
B.远程屏蔽效应
远程屏蔽效应又称邻近的反磁屏蔽或磁各向异 性效应。远程屏蔽效应的特征是有方向性。 当分子中某一原子核外的电子云分布不是球形对称 时,即磁各向异性时,它对相邻核就附加了一个各 向异性的磁场,使在某些位置上的核受屏蔽(向高 场),而另一些位置上的核去屏蔽(向低场),因 而改变了一些核的化学位移值,称为磁各向异性效 应。 常见的各向异性效应(氢谱)
与样品(如醇)生成分子间氢键,化学位移增加而转移
位置,证明-OH的存在。
R O H + HCl
ROH
常用此法检验羟基上的氢
H+Cl-
(2)芳香族溶剂磁各向异性效应: (Aromatic Solvent Introduce shift) (ASIS效应)
CCl4及CDCl3等溶剂对化合物的δ值基本上没有影 响,
核磁共振氢谱图示
CH2 CH3
NMR谱仪常配备有自动积分仪,对每组峰面积进行自动积分, 在谱中以数字(或积分高度显示)。各组峰的积分面积之简比, 代表了相应的氢核数目之比。上图从左至右,三组峰的积分高 度之简比为5:2:3,其质子数目之比也为5:2:3。
δ(ppm),裂分(n+1规律),J,积分曲线(H的比例)。
核磁共振氢谱图示
记录NMR谱的图纸打有刻度,上标Δν(Hz),下标δ (ppm)。

核磁共振图谱解析胡立宏(5~8章).pdf

核磁共振图谱解析胡立宏(5~8章).pdf

CH 3C NOT HsingletdoubletseptetCH CH 3CCH 3NOT H CH CH 3CH 2CH 3multiplet CH 3CH 2C triplet quartetNOT HC H with no e-withdrawing groups on carbon -0.7 - 1.7 ppm C C C H C C H O 2.3 - 2.7 ppm 2 - 2.6 ppm C F H N C H 3.2 - 4.0 ppm C C H H 2.5 - 4.0 ppm1.6 -2.2 ppm 5 - 6.5 ppm 6.5 - 8.0 ppm O C H or or Cl or Br or IO H 1 - 7 ppm usually broad singlet C H C O H OC H O 10 - 13 ppm 9.5 - 10 ppmChemical Shifts and Splitting PatternsChemical ShiftProblem-1: C3H4O (CDCl3)13C NMRHOProblem-2: C8H12O2OO1505010Problem-3:C13H10OOProblem-4: C6H10Problem-5: C4H8OO1505010Problem-7: C4H6OO15020Problem-9: C5H10O12122213C NMROHProblem-10: C8H8O3(CDCl3)照射3.91,7.40有NOE增益13C NMROHHOOCH3Problem-12: C5H14OSi(CDCl3)229Si(CH3)3 HOC4H7OI (CDCl3)IOC 6H 12O 3(CDCl 3)O HOOC 9H 10O 2(CDCl 3)O OC 15H 20O 2(CDCl 3)22242314O OCH3C 9H 13NO (CDCl 3)OH NH22D 核磁共振谱胡立宏研究员2004-2Slide number二维FT-NMRÌ是八十年代经Ernst和Freeman 等小组的努力发展起来的NMR新技术,是NMR软件开发和应用最新技术的结果。

第五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NMR)2 PPT课件

第五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NMR)2 PPT课件
称为该质子的化学位移,用 (ppm)表示。
有机化学中多用表示。=10- sp st 106 ( ppm) st
乙醇的氢谱a
3
5.3.1 化学位移
乙醇的氢谱b
4
5.3.1 化学位移
NMR的横坐标-化学位移表示
样 标 106 ( ppm )

采用外加标准物质作基准,化学位移表示为:

芳烃
烯烃
烷烃
羰基
烯烃
炔烃
烷烃
杂环芳烃
酰胺 胺
无机氧
化学位移的大致分类 5
NMR谱图
5.3.1 化学位移
横轴-化学位移 信号强度与等化学环境的核的数目成比例
纵轴-信号强度
6
5.3.1 化学位移
NMR标准物质的选择标准
秃核(无屏蔽作用) 或电子云密度非常大的核(屏蔽作用非常大, = 0)
CH3
CH3
27
第五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NMR)
5.4 核磁共振波谱仪
5.4.1 NMR仪器的基本构成 5.4.2 NMR用磁铁与测定灵敏度 5.4.3 连续波NMR仪器(CW-NMR)简介 5.4.4 傅立叶变换NMR仪器 5.4.5 样品处理技术
28
5.4 核磁共振波谱仪
5.4.1 NMR仪器的基本构成
5. 裂分谱线的相对强度(面积)以一组峰的中心点 呈左右对称,强度比为二项式(a+b)n展开式的 各项系数。
21
5.3.3 一级谱与二级谱
(a+b)n展开式的各项系数
singlet doublet triplet quartet quintet sextet septet
22
简单一级谱解析举例

无机化学教学课件6.2 核磁共振谱修改

无机化学教学课件6.2 核磁共振谱修改
保证磁铁产生磁场均匀将共振信号绘制成共振检测和放大共振信号一屏蔽效应二二11hhnmrnmr的化学位移的化学位移为使氢核发生共振须提高外磁场强度以抵消诱导磁场由此产生了化学位移信号化学位移用表示由电子云的屏蔽作用引起的共振时磁场强度移动的现象化学位移化学位移
核磁共振
NMR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2)各峰强度比符合二项式(a+b)n展开系数之比
偶合常数 J
自旋-自旋偶合裂分后,两峰之间的距离,即两峰的频率差: Va- Vb 。单位:HZ 。J的大小反映核自旋相互干扰的强弱。
Jab Jab
偶合常数与化学键性质有关,与外加磁场强度、使用仪器 的频率无关。数值依 赖于偶合氢原子的结构关系。
c a a b
试推断该化合物的结构。
由分子式可知,不饱和度为0;该化合物是一 解: 个饱和化合物; 由谱图可知:
(1) 有三组吸收峰,说明有三种不同类型的 H 核; (2) 该化合物有6个氢,有积分曲线的阶高可知a、b、
c各组吸收峰的质子数分别为1、2、3;
(3) 由化学位移值可知:Hc 的共振信号在高场区,其 屏蔽效应最大,该氢核离O原子最远;而 Ha 的屏蔽效应 最小,该氢核离O原子最近。
H H H H H H H H
18-轮烯:
内氢= -1.8ppm
外氢= 8.9ppm
C 三键碳上的质子
碳碳三键是直 线构型,π电子云 围绕碳碳σ键呈筒 型分布,形成环电 流,它所产生的感 应磁场与外加磁场 方向相反,故三键 上的H质子处于屏 蔽区,屏蔽效应较 强,使三键上H质 子的共振信号移向 较高的磁场区,其 δ= 2~3 。
c d
四. 1H-NMR 的谱图解析

核磁共振谱(NMR)v5

核磁共振谱(NMR)v5

• 核磁共振:p294 质子吸收电磁辐射的能量,从低能级跃迁至高能级。 条件——辐射所提供的能量恰好等于质子两种取向的能量差,
高能态
1
H E=hν
磁场 低能态
1
H

核磁共振谱图的表示方法
吸 收 强 度 低场
信号
若固定Ho ,改变υ ,叫扫频 固定υ ,改变Ho ,叫扫场 现多用扫场方法得到谱图 高场

分子吸收光谱的分类
• 转动光谱:吸收电磁辐射引起的转动能级的变化产生的光谱。 • 振动光谱: 吸收电磁辐射引起振动能级的变化产生的光谱。----红外 光谱。 • 电子光谱: 分子吸收电磁辐射使电子(主要是外层价电子)激发到较高 的能级所产生的吸收光谱。---- 紫外光谱。 • 质子磁共振谱:分子吸收电磁辐射使氢原子核激发到较高的能级所产 生的吸收光谱。
Hc
Hb O C
Ha CH2
Ha Hb Hc
CH2 C CH3
a H H C H b H C H
单峰 6 + 1=7 重峰 1 + 1= 重峰
c H C O CH2CH3 H
Hb (3+1)×(2+1) = 12 重峰
(4) 峰面积与氢原子数目
峰面积 (peak area) 用积分曲线表示峰面积。积分曲线的高度 与峰面积成正比关系。 例:乙醇 CH3CH2OH 三 组质子的积分曲线高度比为 3:2:1 对二甲苯的甲 基与苯环质子的积分曲线高度比为 3:2
② Hb受到3个Ha 的自旋偶合影响,Hb 裂分为四重峰:
a H H C H
b H C O CH2CH3 H
H。
低场 高场
∴ 质子Hb的共振吸收在图谱中出现了4次。即:Hb在三个Ha的 影响下,其信号分裂为四重峰。

核磁共振碳谱CNMR

核磁共振碳谱CNMR

例1.某未知物分子式为C6H10O2,有如下核磁共振碳 谱数据,试推导其结构。
δ(ppm)
14.3 17.4 60.0 123.2 144.2 166.4
谱线多重性 q q t
dd
s
解:不饱和度为2。从碳谱数据知道该化合物含有一个
碳-碳双键,一个羰基。
从δ=166.4ppm 这一相对很小的数值知该羰基必须与
另外的杂原子(目前为O)相连,且必须在与别的双
键共轭。因此可推出结构单元:
O O C CH CH
CH2的δ为60,故它必须与O原子相连。剩余两个CH3, δ值均较小但略有差别,应分别连在饱和与不饱和碳原 子上。因此该化合物结构如下:
14.3
O 144.2
17.4
CH3 CH2 O C CH CH CH3 60.0 166.4 123.2
例2.某未知物分子式为C11H14O2,有如下核磁共振 碳谱数据,试推导其结构。 39.9ppm(t) 55.6ppm(q) 55.7ppm(q) 111.9ppm(d) 112.5 ppm(d) 115.5ppm(t) 120.7 ppm(d) 132.7 ppm(s) 137.9 ppm(d) 147.9 ppm(s) 149.4 ppm(s)
(3)脂肪链碳原子区:δ<100ppm。饱和碳原子若 不直接连O、N、F等杂原子,一般其δ值小于55ppm。 炔碳原子δ=70~100ppm,其谱线在此区,这是不饱 和碳原子的特例。
三.13CNMR中的自旋-自旋偶合 1.13C-13C偶合
因为13C的天然丰度很低,只有1.1%,两个13C核 相邻的几率更低,因而13C-13C偶合可以忽略不计。
13CNMR 的灵敏度只有 1HNMR 的1/60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I=1 或 I >0的原子核 I=1 :2H,14N I=3/2: 11B,35Cl,79Br,81Br I=5/2:17O,127I
这类原子核的核电荷分布可看作一个椭圆体,电荷分布 不均匀,共振吸收复杂,研究应用较少;
(3)I=1/2的原子核 1H,13C,19F,31P
原子核可看作核电荷均匀分布的球体,并象陀螺一样自 旋,有磁矩产生,是核磁共振研究的主要对象,C,H也是有 机化合物的主要组成元素。
子数m=-1/2;
05:08:18
( 核磁共振现象)
两种取向不完全与外磁场平行,=54°24’ 和 125 °36相’互作用, 产生进动(拉莫进 动)进动频率 0; 角速度0;
0 = 2 0 = H0 磁旋比; H0外磁场强度;
两种进动取向不同的氢核之 间的能级差:
E= H0 (磁矩)
05:08:18
h
kT
磁场强度2.3488 T;25C;1H的共振频率与分配比:
共振频率
2
B0
2.68108 2.3488 100.00MHz
2 3.24
Ni Nj
exp
6.626 1034 1.38066
100.00 106 1023 298
J J
s s1 K1 K
0.999984
两能级上核数目差:1.610-5;
弛豫(relaxtion)——高能态的核以非辐射的方式回到低能态。 饱和(saturated)——低能态的核等于高能态的核。
05:08:18
讨论:
共振条件: 0 = H0 / (2 ) (1)对于同一种核 ,磁旋比 为定值, H0变,射频频率变。 (2)不同原子核,磁旋比 不同,产生共振的条件不同,需 要的磁场强度H0和射频频率不同。 (3) 固定H0 ,改变(扫频) ,不同原子核在不同频率处 发生共振(图)。也可固定 ,改变H0 (扫场)。扫场方式
应用较多。 氢核(1H): 1.409 T 共振频率 60 MHz 2.305 T 共振频率 100 MHz
磁场强度H0的单位:1高斯(GS)=10-4 T(特拉斯)
05:08:18
讨论:
在1950年,Proctor等人研究发现:质子的共振频率与其 结构(化学环境)有关。在高分辨率下,吸收峰产生化学位 移和裂分,如右图所示。
05:08:18
共振条件
(1) 核有自旋(磁性核) (2)外磁场,能级裂分;
(3)照射频率与外磁场的比值0 / H0 = / (2 )
05:08:18
能级分布与弛豫过程
不同能级上分布的核数目可由Boltzmann 定律计算:
Ni Nj
exp
Ei E j kT
exp
E exp kT
magnetic resonance 四、核磁共振波谱仪
nuclear magnetic
principles of nuclear
resonance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meter
05:08:18
一、 原子核的自旋
atomic nuclear spin
若原子核存在自旋,产生核磁矩:
三、核磁共振条件
condition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在外磁场中,原子核能级 产生裂分,由低能级向高能 级跃迁,需要吸收能量。
能级量子化。射频振荡 线圈产生电磁波。
对于氢核,能级差: E= H0 (磁矩) 产生共振需吸收的能量:E= H0 = h 0 由拉莫进动方程:0 = 2 0 = H0 ; 共振条件: 0 = H0 / (2 )
自旋量子数 I=1/2的原子核 (氢核),可当作电荷均匀分 布的球体,绕自旋轴转动时, 产生磁场,类似一个小磁铁。
于外磁当场置,于有外(磁场2I+H10)中种时取,向相:对 氢核(I=1/2),两种取向
(两个能级): (1)与外磁场平行,能量低,磁量
子数m=+1/2;
(2)与外磁场相反,能量高,磁量
05:08:18
z
z
z
m=1/2 m=1
m=2
H0
m=1
m=0
mm==0-1
m=-1/2 m= -1
m= -2
I=1/2 I=1
I=2
H0
P
1H
E2=+ H0 E= E2 - E1 = 2 H0 E1=- H0
05:08:18
二、 核磁共振现象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第五章
一、原子核的自旋 atomic nuclear spin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 二、核磁共振现象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三、核磁共振条件
spectroscopy; NMR
condition of nuclear
第一节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自旋角动量:
h 2
I(I 1)
核 磁 矩: g I(I 1)
1 H 2.79270 13C 0.70216
核磁子=eh/2M c;自旋量子数(I)不为零的核都具有磁矩,
质量数(a) 原子序数(Z) 自旋量子(I)
例子
奇数 偶数
奇或偶 偶数
1 , 3 , 5 222
0
I
1 2
,1H
1
,
由有机化合物的核磁共振图,可获得质子所处化学环境的 信息,进一步确定化合物结构。
05:08:18
四、核磁共振波谱仪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meter
1.永久磁铁:提供外磁 场,要求稳定性好,均匀, 不均匀性小于六千万分之 一。扫场线圈。 2 .射频振荡器:线圈垂 直于外磁场,发射一定频 率的电磁辐射信号。 60MHz或100MHz。
05:08:18
3 .射频信号接受器(检 测器):当质子的进动频 率与辐射频率相匹配时, 发生能级跃迁,吸收能量, 在感应线圈中产生毫伏级 信号。 4.样品管:外径5mm的 玻璃管,测量过程中旋转, 磁场作用均匀。
05:08:18
核磁共振波谱仪
05:08:18
13C6 ,19F9 ,15N 7
I
3 2
,11B5
,
35
Cl17
,
I
5 2
,17
O8
12C6 ,16O8 ,32S16
偶数
奇数
1,2,3……
I 1, 2H1 ,14N 7 , I 3,10B5
05:08:18
讨论:
(1) I=0 的原子核 16 O; 12 C; 22 S等 ,无自 旋,没有磁矩,不产生共振吸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