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沉降监控量测专项办法
路基沉降监测方案
XXXX 有限公司XXXX铁路综合m标审批表编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核:审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XX有限公司XXXX铁路CZTZH-m标项目经理部二0一三年三月XXXX 有限公司XXXX铁路综合m标路基沉降观测方案XXXX有限公司XXXX铁路CZTZH-m标项目部二0一三年三月路基沉降监测方案XXXX 铁路综合印标XXXX 段路基填筑、路堑开挖、岩 溶注浆等施工项目。
二、编制依据1、 施工图2、 《新建铁路 XXXX 铁路路基工程设计总说明及详 图集》3、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 [2010]241号4、《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1-2010三、工程概况XXXX 铁路综合印标XXXX 段全线路基长度7km 左右, 客运专线设计,有砟轨道,作为变形控制十分严格的土工构 筑物,施工中应进行沉降变形动态监测。
路基沉降监测布正线路堤地段一般每50m 设一个监测断面。
地势平坦、 地基均匀良好的路堑与填高少于5.0m 的路堤,监测断面可 放宽至100m 。
地形地层变化处,地质条件最差,必须设置 监测断面。
过渡地段监测断面且应加密,一般过渡段在距台 尾2m 、15m 、30m 等处各设一个沉降观测断面,其中涵洞 等横向构筑物应在一、 编制范构筑物中心位置应设一个监测断面。
每个监测断面分为地基沉降监测和路基面监测;正线路堑地段每50m设置一个监测断面,一般土质或全风化岩质路堑监测断面仅在路基面设置监测点,膨胀土、红黏土等特殊岩土路堑应设置基底回弹变形观测点。
另外在软土、松软土地段在路堤填筑施工过程中,个监测断面应在路堤坡脚外2m和8m 处设置位移观测桩,观测桩采用中20钢钎,埋深大于30cm。
1、基底沉降监测:一般监测断面为在线路中心埋置一个单点数码沉降计,但当压缩层厚度>25m时,应在线路中心埋设一个沉降板。
路基桥涵工程沉降观测方案
路基桥涵工程沉降观测方案一、引言路基、桥涵工程是公路交通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性,对于其沉降情况进行观测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种适用于路基、桥涵工程沉降观测的方案。
二、观测目标与内容观测目标:了解路基、桥涵工程在使用过程中的沉降情况,判断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合理性,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观测内容:包括路基、桥涵工程的垂直沉降、水平沉降、沉降速率等参数的观测。
三、观测点的设置1.路基观测点的设置原则:(1)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重要性,确定观测点的数量和位置。
(2)观测点应遍布于整个工程区域,涵盖主要的土层类型和工程结构。
(3)观测点的位置应远离施工区域和其他可能影响沉降的因素,如下水道、挖掘区等。
2.桥涵观测点的设置原则:(1)根据桥梁结构的特点和设计要求,确定观测点的数量和位置。
(2)观测点应位于桥梁主体结构和盖板处,以及桥墩周围的土体。
(3)观测点的设置应考虑桥梁不同部分的沉降特点和对结构安全的影响。
四、观测设备和方法1.观测设备:可采用电子水准仪、全站仪、GNSS测量系统等设备。
2.观测方法:(1)采用水准测量法对路基进行垂直沉降观测。
观测标高点要选择能观测到各种工程设备的标高点,并应根据工程实际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观测方式和仪器。
(2)采用全站仪、GNSS测量系统等设备进行水平沉降观测。
观测点的选取要符合工程的要求,观测时要保证观测仪器稳定,避免环境噪声和其他干扰。
(3)对沉降速率的观测可采用连续观测法或定期观测法。
连续观测法适用于对重要工程进行长期连续观测;定期观测法适用于对普通工程进行定期观测。
五、观测数据处理与分析观测数据处理与分析是沉降观测的重要环节,对于获取准确的沉降信息具有关键作用。
1.数据处理:(1)对观测数据进行计算、整理和归档,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采用适当的数学方法和计算模型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沉降量、沉降速率等参数。
2.数据分析:(1)根据观测数据的结果,分析路基、桥涵工程沉降的趋势和特点。
路基沉降观测实施方案
路基沉降观测实施方案一、前言。
路基沉降观测是公路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能够及时发现路基沉降情况,为工程安全和运营管理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路基沉降观测实施方案对于保障公路工程的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观测目的。
1. 了解路基沉降情况,及时发现路基沉降问题,为工程安全提供数据支持。
2. 为路基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及时调整设计方案,保障工程质量。
3. 为路基维护提供依据,及时采取维护措施,延长路基使用寿命。
三、观测内容。
1. 路基沉降观测点的选择,根据路基工程的特点和重要性,选择代表性观测点进行沉降观测。
2. 观测参数的确定,确定观测参数,包括沉降量、变形速率等,以及观测频次和观测时段。
3. 观测方法的选择,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包括传统测量方法和现代化监测技术的应用。
4. 数据处理和分析,对观测数据进行及时、准确的处理和分析,形成观测报告。
四、观测方案。
1. 观测点的选择,根据路基工程的特点和重要性,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观测点进行沉降观测,覆盖整个路基工程的主要部位。
2. 观测参数的确定,确定沉降量、变形速率等观测参数,并确定观测频次和观测时段,一般情况下,应每季度进行一次沉降观测。
3. 观测方法的选择,采用传统的测量方法和现代化的监测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沉降观测,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数据处理和分析,对观测数据进行及时、准确的处理和分析,形成观测报告,及时发现路基沉降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
五、实施步骤。
1. 观测点的布设,根据路基工程的特点和重要性,确定观测点的位置,并进行布设。
2. 观测参数的测量,按照确定的观测参数和观测频次进行沉降观测,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数据处理和分析,对观测数据进行及时、准确的处理和分析,形成观测报告,及时发现路基沉降问题。
4. 处理建议的提出,根据观测报告的结果,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及时采取维护措施,保障路基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道路工程沉降监控方案
道路工程沉降监控方案一、引言道路工程沉降是指由于地质、地基工程和地下水位等问题导致道路表面或路基发生下沉的现象。
沉降会导致道路的不平整,降低行车安全性,甚至损坏车辆。
因此,对道路工程沉降进行监控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道路工程沉降监控制定一套方案,并对其中的关键问题进行详细探讨。
二、道路工程沉降监控的重要性1. 行车安全性道路工程沉降会导致道路表面不平整,严重影响行车安全性。
特别是在高速公路等高速道路上,沉降会增加车辆行驶的难度,易引发意外事故。
2. 维护成本沉降严重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加大了维护成本。
在沉降较严重的道路上,需要频繁进行维护修复,增加了对资金和人力的要求。
3. 社会影响道路工程沉降会对交通秩序、城市形象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影响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整体形象。
三、道路工程沉降监控方案的制定原则1. 及时性监控方案要求能够及时发现道路沉降的迹象,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2. 准确性监控数据要求准确可靠,能够真实反映道路沉降的情况,避免因监控数据不准确而导致损失。
3. 经济性监控方案要求能够在保证监控效果的基础上,尽量减少成本和资源的投入。
4. 可行性监控方案要求在技术和操作上是可行的,能够被实际应用到道路工程监控中。
四、道路工程沉降监控方案的具体内容1. 监测方法选择目前常见的道路工程沉降监控方法包括激光测距仪、测斜仪、应变仪等。
不同的监测方法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在制定监控方案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2. 监测点布设监测点布设是道路工程沉降监控方案中的关键环节。
监测点的布设要考虑到道路的全面性和代表性,能够准确反映出道路的整体情况。
3. 监测频率确定监测频率要根据道路的使用情况和沉降的特点进行确定。
在使用频繁的道路上,需要增加监测频率,以及时发现沉降情况。
4. 监测数据处理监测数据的处理是道路工程沉降监控方案中的关键步骤。
监测数据需要进行定期分析和比对,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进行处理。
软土路基沉降监测方案
软土路基沉降监测方案一、方案背景在道路建设过程中,路基的沉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监测工作。
特别是在软土地区,软土的力学性质复杂,容易出现沉降和变形现象。
因此,为了确保道路的安全和稳定,需要进行软土路基沉降的监测工作。
二、监测方法1.传统方法传统的软土路基沉降监测方法主要包括水准测量和实测法。
(1)水准测量:通过进行水准网的布设和水准观测,测量路基不同位置的高程变化,从而得到路基的沉降量。
(2)实测法:通过在路基上布设测点,定期进行测量,比较测量结果与设计高程的差异,得出路基的沉降量。
2.现代方法现代的软土路基沉降监测方法主要包括全站仪测量、遥感技术和激光扫描测量。
(1)全站仪测量:通过定期使用全站仪对测点进行高程测量,以及对测点周围的变形进行测量分析,得出路基的沉降量和变形情况。
(2)遥感技术:通过卫星或无人机获取路基的影像数据,利用影像处理技术进行路基的沉降监测和变形分析。
(3)激光扫描测量:通过使用激光扫描仪对路基进行扫描,获取路基的三维点云数据,从而得到路基的沉降量和变形情况。
三、监测周期软土路基的沉降监测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监测周期。
一般来说,监测周期可以按照以下几种情况进行划分:1.施工期监测:在路基施工期间,应定期进行监测,以及时掌握施工过程中的沉降情况。
2.后期监测:在路基施工完成后,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监测周期进行监测。
可以根据路基的使用情况、附近地质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建议每隔3-6个月进行一次监测。
四、监测内容软土路基的沉降监测应包括以下内容:1.高程测量:测量不同位置的高程变化,以获得路基的沉降量。
2.变形测量:测量路基周围地形的变形情况,包括沉降、空洞、裂缝等。
3.老边界标志物的测量:测量距离路基边界近的建筑物、管线等结构物的沉降情况,以评估可能的影响。
4.设备的安装与维护:监测过程中需要安装监测设备,并定期对设备进行校验和维护。
五、监测报告根据监测结果,编制监测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1.监测目的和范围:明确监测的目的和范围。
路基沉降监控量测专项方案
路基沉降监控量测专项方案一、方案目的路基沉降是公路工程建设中重要的技术指标之一,对公路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及时准确地监测路基沉降情况,制定专项监测方案是必要的。
本方案旨在建立科学合理的路基沉降监控量测方案,保证公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二、监控目标1.实时监测路基沉降情况,及时发现问题;2.分析研究路基沉降的原因和机制,为后续工程提供参考;3.基于监控数据,制定科学的维护和修复计划,保证公路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三、监控范围本方案主要针对新建公路的路基沉降进行监控量测,包括路基填筑部分和边坡部分。
四、监测设备及方法1.监测设备:选择精度高、性能稳定的自动化测量设备,包括全站仪、测量电子水准仪等;2.监测方法:采用稳定性好、可远程监测的自动化测量方法,如全站仪测量沉降点的三维坐标变化。
五、监控点设置1.路基填筑部分:按照公路施工图纸上的设计要求设置监测点,一般包括填筑顶面、填筑底面和填筑中面等部位;2.边坡部分: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和设计要求,设置边坡表面和边坡内部的监测点,覆盖边坡变形范围。
六、监测频次及数据处理1.监测频次:按照施工工期和公路使用要求,定期进行监测,一般为每3个月进行一次;2.数据处理:监测到的数据及时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通过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生成监测报告和图表。
七、异常处理和报警机制1.异常处理:监测到沉降超过正常范围或存在未知变形的情况时,立即进行现场调查,分析变形原因,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维修;2.报警机制:设立实时监测报警系统,当监测数据超过设定的阈值时,自动触发报警,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八、监测结果分析与利用1.监测结果分析:对所得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趋势分析,找出沉降规律和变形趋势,为后续工程提供参考;2.监测结果利用:基于监测结果,制定科学的维护和修复计划,经验值加工并运用于其他类似公路工程。
九、监测报告和记录1.监测报告:每次监测完成后,及时编制监测报告,包括监测数据、分析结果、异常情况处理措施等;2.监测记录:建立完善的监测记录系统,记录每次监测的时间、地点、仪器使用情况等相关信息。
路基沉降观测方案优秀工程方案
路基沉降观测方案优秀工程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键盘上,敲击声伴随着我的思考,一幅路基沉降观测方案的画面在脑海中逐渐浮现。
下面,就让我用这十年的经验,为你展现一份优秀工程方案吧。
一、项目背景这是一条新建的高速公路,全长120公里,途径多个城市,是我国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确保工程质量,预防路基沉降带来的安全隐患,我们需要对路基进行沉降观测。
二、观测目的1.掌握路基沉降变化情况,为施工调整提供依据。
2.验证路基设计参数的正确性,提高设计水平。
3.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提高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质量。
三、观测内容1.路基沉降观测点的布置:根据路基宽度、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等因素,合理布置观测点。
2.观测设备:采用高精度水准仪、全站仪、卫星定位仪等设备,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3.观测方法:采用水准测量、三角测量、卫星定位测量等多种方法,全面了解路基沉降情况。
四、观测步骤1.准备工作:对观测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熟悉观测设备和方法;检查观测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2.布设观测点:在路基上按照设计要求布设观测点,并做好标记。
3.进行观测:按照观测方案,定期对观测点进行观测,记录数据。
4.数据分析:将观测数据进行分析,了解路基沉降变化情况。
5.施工调整:根据观测数据,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工程质量。
五、观测周期根据路基沉降规律,观测周期分为初期观测、中期观测和长期观测。
1.初期观测:在路基施工期间,每周进行一次观测。
2.中期观测:在路基施工完成后,每月进行一次观测。
3.长期观测:在路基使用期间,每季度进行一次观测。
六、质量控制1.观测数据: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对观测数据进行校核。
2.观测方法:采用多种观测方法,相互验证,提高观测数据的可靠性。
3.施工调整:根据观测数据,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工程质量。
七、成果整理1.观测报告:整理观测数据,编写观测报告,为工程验收提供依据。
3.技术交流:参加行业内技术交流活动,分享观测成果,推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技术的发展。
路基沉降观测和控制方案
路基沉降观测和控制方案一、路基沉降监测剖面的布置1、路基沉降监测断面根据不同的地基条件,不同的结构部位等具体情况设置。
沉降监测断面的间距一般不大于50m,对于地势平坦、地基条件均匀良好、高度小于5m的路堤或路堑可放宽到100m;对于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地段需适当加密。
路堤与不同结构物的连接处需设置沉降监测断面,每个路桥过渡段在距桥头5m、15m、35m处分别设置一个沉降监测断面,每个横向结构物每侧各设置一个监测断面。
2、路堤地段采用Ⅰ、Ⅱ、Ⅲ型监测断面,Ⅱ型断面仅在桥头布置,一般每间隔三个Ⅰ型监测断面设置一个Ⅲ型监测断面。
3、Ⅰ型监测断面包括沉降监测桩和沉降板。
沉降监测桩每断面设置5个,施工完基床底层后,距左、右线中心4.7m处于基床底层顶面埋设2个沉降监测桩,其余3个于基床表层施工完成后布置于双线路基中心及距两侧路肩1m处的基床表层顶面上;沉降板位于路堤中心,基底铺设碎石垫层的地段设于垫层顶面,基底设混凝土板地段置于板顶面,随填土增高而逐渐接高测杆及保护套管。
4、Ⅱ型监测断面包括沉降监测桩和定点式剖面沉降测试压力计。
沉降监测桩每断面设置5个,埋设方法同Ⅰ型监测断面;定点式剖面沉降测试压力计位于路堤中心,基底铺设碎石垫层的地段设于垫层顶面,基底设混凝土板地段置于板顶面。
5、Ⅲ型监测断面包括沉降监测桩、沉降板和剖面管。
沉降监测桩每断面设置3个,布置于双线路基中心及距两侧路肩1m处的基床表层顶面上;沉降板位于路堤中心,底板埋设于基床底层顶面上,随填土增高而逐渐接高测杆及保护套管,横剖面管埋设于路堤基底碎石垫层顶面处。
6、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于横向结构物顶部沿横向结构物的对角线方向铺设剖面沉降管。
横向结构物两侧外边缘各2m处设置一个Ⅰ型监测断面。
7、路堑地段,分别于路基中心、距两侧路肩1m处各设1根沉降监测桩,路基中心设沉降板,底板置于基床底层顶面,观测路基面的沉降。
二、监测方法1、监测方法1.1横剖面沉降监测方法采用横剖仪和水准仪进行横剖面沉降观测。
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州群众服务中心一级主干道工程二标段路基沉降变形观测专项方案编制:审核:日期:1.工程概况麻新城区群众服务中心一级主干道工程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群众服务中心主要干道。
本项目的建设将促进和拓展经济开发区和凯麻新城区的城市发展空间,为后续城市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凯麻新城区州群众服务中心一级主干道起于开司大道,于开司大道左侧相交90°。
路线全长3163.394道路主干道标准建设,设计车速为60km/h。
为及时掌控路基填挖方的沉降、位移情况,指导路基施工过程,保证工后沉降满足设计要求和路基稳定性,有效控制路基工程质量,制定本方案。
2.编制依据2.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2.2《路基工程施工图设计》2.3《工程测量规范》2.4《路基横断面图》3.路基沉降变形监测的目的3.1控制和保证路基过程质量,确保工后沉降满足设计要求(一般地段不大于15cm,年沉降速率小于4cm/年,涵背过渡段不大于8cm)。
3.2.通过连续、正确、完整、系统的观测和分析,预测沉降趋势,验证和指导施工,正确控制路堤填筑速率,以确保路基和路面的完成时间。
3.3确保路基稳定和施工安全4路基沉降变形观测方案4.1 观测内容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确定观测的主要内容有:填方段的基底沉降观测、水平位移观测、路基本体沉降观测;涵洞、路堤的过渡段沉降观测。
4.2观测断面设置4.2.1基底沉降观测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沿线路方向每隔100~200m 设置一个观测断面,路堤填筑施工前,在基底地面的线路中心线位置埋设一个沉降板,并进行首次观测。
4.2.2路堤水平位移观测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沿线路方向每隔100~200m,在路堤两侧坡脚外2m、10m处各设置水平位移观测桩,路基填筑前埋桩并进行首次观测。
4.2.3路基本体沉降观测填筑到设计标高后,在基底沉降板埋设断面里程对应的基床表层顶面,左右设计线外3.2m处设置观测桩,与其他观测桩同步观测。
《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目录1、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1 -3、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 1 -4、监测方法及要求.................................................................................................- 6 -5、过渡段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 7 -6、观测断面和观测点的设置原则.........................................................................- 8 -7、路基工程沉降评估........................................................................................... - 11 -8、过渡段工程沉降评估...................................................................................... - 12 -9、本施工段沉降观测范围.................................................................................. - 12 -附表 ........................................................................................................................ - 14 -路基沉降观测方案1、编制依据(1)《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3)《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4]8号);(4)《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5)《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6) 娄底至邵阳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设计文件;(7) 铁道部有关规定。
沉降监测的实施方案
沉降监测的实施方案一、引言。
沉降监测是指对建筑物、桥梁、道路等工程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沉降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以确保工程结构的安全稳定。
本文将介绍沉降监测的实施方案,包括监测方法、监测设备的选择、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等内容,旨在为工程监测人员提供一套完整的实施方案,以确保工程结构的安全运行。
二、监测方法。
1.表面测量法。
表面测量法是指通过在工程结构表面设置水准点或使用全站仪等设备进行定期测量,以获取工程结构沉降的数据。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对小范围工程结构的监测。
2.测斜法。
测斜法是通过在工程结构周围设置测斜仪,监测工程结构的倾斜变化,从而判断工程结构的沉降情况。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高边坡、大型桥梁等工程结构的监测。
3.地下水位监测法。
地下水位监测法是通过在工程结构周围设置地下水位监测井,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从而推断工程结构的沉降情况。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地下结构的监测。
三、监测设备的选择。
1.水准仪。
水准仪是用于进行表面测量法监测的主要设备,其精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在选择水准仪时,应考虑其测量精度、防护性能和使用便捷性等因素。
2.测斜仪。
测斜仪是用于进行测斜法监测的主要设备,其安装位置和数量应根据工程结构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置,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3.地下水位监测仪。
地下水位监测仪是用于进行地下水位监测法监测的主要设备,其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是选择的关键因素,应根据监测区域的地质条件进行合理选择。
四、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1.监测数据的采集。
监测数据的采集应按照预定的监测计划进行,确保监测数据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同时,应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可靠性。
2.监测数据的处理。
监测数据的处理应包括数据的清洗、筛选和整理,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应对异常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及时发现并排除监测设备故障的可能性。
3.监测数据的分析。
监测数据的分析应结合工程结构的实际情况进行,通过对监测数据的趋势和变化进行分析,判断工程结构的沉降情况,并及时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公路路基沉降的测量监测
公路路基沉降的测量监测公路路基沉降的测量监测是非常重要的,了解测量数据的作用才能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每个数据细节都关系到施工。
本店铺本店铺本店铺就公路路基沉降的测量监测和大家说明一下。
对于修筑在软土路基行的公路,最突出的问题是稳定和沉降。
由于软土地基的强度低、承载力小、压缩性高、渗透性低、固结变形持续时间长,所以,进行软土地基的处理就是为了使工后沉降(即路面设计使用年限内残余沉降)减小,达到路基稳定。
对软土路基进行沉降和稳定的跟踪动态观测是提高公路建设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
1公路软土地基发生沉降的原因软土的强度较低,天然地基上浅基础的承载力基本值一般为50kPa~80kPa,这就不能承受较大的车辆荷载,否则可能会出现地基的局部破坏乃至整体滑动,或者是在开挖较深的基坑时,出现基坑的隆起和坑壁失稳的现象;另外,由于车辆荷载差异较大,体形又比较复杂,那就要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沉降和不均匀沉降过大将引起公路基础标高的降低,影响公路的使用条件,或者造成倾斜、开裂、破坏。
所以要进行沉降动态监测指导施工。
2监测内容和目的为监测路基在施工期中的变形动态,掌握时间、压实度和沉降的关系。
对路基实施科学观测主要有以下三个目的:(1)根据地质因素选择合理沉降点观测;(2)根据实测数据控制填土速率以保证路堤在施工中的安全与稳定;(3)根据实测曲线预测工后沉降,确定构造物和路面结构的施工期,使工后沉降控制在设计的允许范围内;(4)实测路堤沉降为施工计量提供依据。
因此,沉降观测的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
3沉降监测点的选择3.1沉降点布设考虑因素3.1.1地质因素常见的地质类型可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等,除岩石外,其它的土都因其物理力学性质的不同,填筑路基时会有不同的均匀或不均匀的沉降。
因此,应参照岩土类型及其性质的差异,相对布设观测点的疏与密3.1.2荷载因素不同的填筑材料及不同的填筑厚度,路堤荷载也不同。
荷载不同,沉降会表现出很大差异,随之布设点位的密度则也应不同。
路基沉降监测实施方案
路基沉降监测实施方案作为最基本的土工结构物,路基在建设以及应用过程中往往面临着沉降和稳定方面的问题,为了在施工过程中有效掌握路堤的变形动态,必须要进行稳定和沉降观测。
一方面能够对施工过程中路堤的稳定和安全提供有效保障,另一方面还能对工后沉降进行正确的预测,将沉降保持在安全可靠的范围内。
一、路堤填筑多发问题分析1、由于地基缺乏抗剪强度,导致地基可能出现整体侧向滑动的问题,造成边坡外侧发生土体隆起现象。
2、在构造物和路堤的衔接处容易造成差异沉降现象。
二、路基沉降观测目的分析1、对路基的填土速率进行科学的控制。
2、通过沉降观测能够有效确定基床表层的具体施工时间。
3、对沉降进行实测能够给工后沉降的预测提供合理依据。
三、路基观测项目路基观测项目所涉及的主要部分是地基土体的变形,其中包括水平变形和垂直变形.四、地基变形监测实施原则1、设置监测断面遵循原则(1)在设置测点过程中,首先必须要遵循工程中具体的设计要求,同时还要充分结合施工现场的地形情况以及地质状况,对测点进行一定的调整。
(2)需要在同一断面上进行观测点的设置,从而有利于测点看护的实现,为集中观测提供有利条件,同时要对观测频率进行统一,除此之外,这样设计能够为观测项目中相关数据的综合分析奠定基础。
(3)在设置沉降观测断面过程中,理论上各断面之间的间距要小于50米,同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的体制条件以及工点长度来调整断面的数量。
在过渡段以及现场地质条件变化较大的地段需要合理的增加检测断面的数量,在过渡段要保证有1到2个监测横断面。
(4)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当进度处于基床表层厚度的一半时开始为期大于6个月的路基面监测,根据实际的监测结果来对最终沉降量所需要的完成时间进行分析,及时的对设计方案进行一定的调整,从而保证地基能够很好的实现施工前所预定的相关要求,同时这些结果能够为工后沉降量竣工时的验收依据。
2、观测频度和精度在进行观测过程中要保持频率与位移速率之间有效的匹配。
公路沉降观测措施
公路沉降观测措施
土体变形是引起公路和构筑物变位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沉井和顶管顶进中,对周围土体产生扰动,都会影响到公路和相邻建(构)筑物。
为了保护高速公路安全,避免因土体沉降引起公路的破坏,须对高速公路进行必要的定期定时沉降观测,严密控制公路的沉降量。
顶进时地表的变形的控制在报警值设计要求以内。
1、监测点布置
安全性有选择地以管中心轴线为中心,在公路的中间隔离带和公路的两边护栏及公路护栏两侧5m处、10m处、15m处分别设置监测点,测点密度为每5m设一点,方向垂直于顶管轴线方向。
2、加强监测
在沉井下沉和顶管顶进前首先要做好对已布置完成的监测点进行初始测量并记录数据,作为起始值对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进行监测,在沉井下沉和顶管过程阶段,按不同工况进行不同频率的沉降观测(见下表),数据及时反馈,发现沉降情况要及时向当班负责人报告,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沉降扩大。
施工沉降观测频率表。
路基沉降观测
路基沉降观测实施细则一.参照执行的标准及规范1.《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2.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3.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条文说明》(TB10601-2009)二.路基沉降观测断面设置原则1.路基沉降观测断面的设置及观测断面的观测内容根据沉降控制要求、地形地质条件、地基处理方法、路堤高度、堆载预压等具体情况并结合施工工期确定,同时还需根据施工核对的地质、地形等情况调整或增设。
2.观测断面一般按以下原则设置,同时满足设计文件要求:(1)路基沉降观测断面沿线路方向的间距一般不大于50m;地势平坦、地基条件均匀良好的路堑、高度小于5m的路堤可放宽到100m;过渡段和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地段应适当加密。
(2)一个沉降观测单元(连续路基沉降观测区段为一单元)不少于2个观测断面。
(3)对地形横向坡度大于1:5或地层横向厚度变化的地段布设不少于1个横向观测断面。
三.路基沉降观测点设置原则(1)各部位观测点设在同一横断面上,这样有利于测点看护,便于集中观测,统一观测频率,更重要的是便于各观测项目数据的综合分析。
(2)路基沉降监测分为:完整的沉降监测断面和一般的沉降监测断面。
完整的沉降监测断面包括:在路基底部预埋一个单点数码沉降计及路基面沉降监测桩,或一个剖面沉降检测管;一般的沉降监测断面只有路基面设置沉降监测桩。
①正线路堤地段,一般每100m设一个完整的沉降监测断面,中间50m 一个一般的沉降监测断面。
过渡地段监测断面需加密。
一般桥路过渡段,在距台尾5m处各设一个完整的沉降观测断面,1m、20m、30m等处各设一个一般的沉降观测断面。
涵洞等横向构筑物,在涵洞一侧(最好在填土较高一侧)5m处设一个完整的沉降观测断面。
完整的沉降监测断面除按过渡段及距离确定外,还应选择路基较高,或加固较深的断面。
②正线路堑地段,及地质条件简单且路堤不高时,每50m 设置一个一般的沉降监测断面。
路基工程沉降观测细则
目录一总则 (1)二技术依据 (2)三组织管理 (2)四职责 (2)1.职责 (2)2.测量阶段 (3)五沉降变形测量 (4)1.基本原则 (4)2 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 (4)3 变形监测网技术要求 (4)4 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 (5)5 测量工作基本要求 (7)6 测量过程具体要求 (8)六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 (11)1.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 (11)2 过渡段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 (17)七附表 (17)路基工程沉降观测实施细则一总则新建昆明铁路枢纽东南环线工程路基的沉降观测、评估过程是确定铺设有砟轨道的关键时间节点和关键工序的主要依据,是工程成败的关键因素,观测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是评估工作的基础。
因此,观测工作尤其重要,必须加强“零周期”(即初始值)的过程控制。
为适应昆枢东南环线工程对路基(含过渡段)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的统一,为路基工程提供完整详实、准确可靠的评估依据,特制订本细则。
二技术依据《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 2009-12-01实施《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交桩资料表》中铁第二勘察设计院提供《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285号)《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 J447-2005)新建昆明枢纽东南环线工程设计文件铁道部有关规定;三组织管理中铁七局昆明枢纽东南环线工程指挥部测量组负责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测量管理工作。
沉降变形观测配备专职人员2~3名组长沉降变形观测组。
各测量组配备专职测量工程师和专职测量员。
四职责1.职责1. 中铁七局昆明枢纽东南环线工程指挥部测量组职责:负责本标段测量工作的统筹和协调;代表本标段参与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参与和配合建设单位或评估单位组织的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欢迎阅读
路基沉降监测专项方案
1、目的
路基沉降监控量测是路基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沉降观测对控制和保证高速铁路的工程质量,确保完工后沉降满足设计要求至关重要。
通过系统连续、正确、完整地观测及分析,掌握、控制路堤观测可以预测沉降趋势,验证和指导工程设计
2、
3、
4
4.1
备各种用表、埋设沉降标等工作。
观测计划内容包含观测工作人员名单、仪器的厂名型号、编号,水准尺类型编号(如无出厂编号的,可自行编号)及沉降观测点与水准点注记图。
4.2水准点的布设
水准点分地面水准点、桥上水准点、盖板箱涵上水准点三种。
埋设要求如下:(1)地面水准点
地面水准点密度应满足沉降观测断面的要求,一般为每200m一个,保证一个测站视距不超过80m。
水准点设在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的地点,并埋设混凝土水准标石。
标石标志应符合有关测量规范要求,编号应统一。
(2
面1~
4mm
(3
4.3
数据,使观测数据连续。
4.4 观测应使每次观测条件相同,以消除观测中的系统误差。
为此应做到五固定:测站位置固定,仪器固定,观测人员(司镜及持尺者)固定、水准尺固定(置于水准点上的后视尺也应固定),若需转点也应固定。
4.4 外业手簿是长期保存和使用的基本资料,应做到记录认真,字迹清晰、整洁,格式统一。
记录不得转抄或涂改,若观测记录数据有误,应在观测记录时立即将错误数据用单线划去,在其上方写上正确数字,正确数字及被划去数字,均应清晰可辩。
手簿及其他资料应由专人保管,以备查。
5、路基填筑期观测
(非
5.1
顶面以下2cm左右。
附图:
为了使沉降板不受破坏,随着填土的增高,测杆和套管亦相应加高,每节长不超过50cm。
接高后测杆顶面应略高于套管上口,测杆顶用顶帽封住管口,避免填料
落入管内而影响测杆下沉自由度,顶帽高出碾压面高度不大于50cm。
对被土压埋的沉降管节,为便于寻找开挖,可在测杆顶部系上布条或塑料纸条拖出地面。
每次观测前后,立即卸除顶帽,在钢管顶上观测,每段接管的顶面后有相邻两期的观测标高。
也就是说,每一段接管埋好后,随即测量管顶标高,作为第一期观测值(初读数),待填筑一层土后,先在原顶管面上观测标高,作为第二期观测值,随即接上第
5.2 观测精度和要求
由于路堤填筑期沉降量相对较大,应按二等几何水准测量要求观测。
水准仪应使用DS3级或以上(放大率为28~32倍),水准尺应为双面区格式木质标尺(一对),水准尺应有出厂检验书,使用前应对圆水准器进行校核;水准仪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圆水准器检核、十字丝检核、气泡式水准仪误差检核,三角的检核(三角<20″),使用中应定期进行三角检核。
若三角大于20″,应立即进行校核,否则不能使用。
,计
5.3
5.4
应观察
5.5
速率每昼夜不大于0.5cm。
如果超出此限应立即停止填筑,待观测值恢复到限界值以下再进行填筑,填筑速率应以水平位移控制为主。
5.6 路基填筑至设计高程后,应按照设计在路肩设观测桩,与边桩和沉降同步进行观测,通过测量路肩观测桩的变化,确定路基面的沉降量。
6、预压期观测
预压期指堆载或等载、超载预压土方填筑完毕至稳定可施工轨道工程的期间。
设计非预压地段也应观测,观测频率为:预压期第1个月每7~10天观测一次,第2个月每半个月一次,以后每个月观测一次。
若已达到稳定标准,且轨道工程尚未施工,应每2个月观测一次,超等载填土地段,在确认达到稳定标准后,在卸载前后再
卸)
7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