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物理前三章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国际单位: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

(um),纳米(nm);

2.长度的测量:

(1)工具:刻度尺,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2)观察刻度尺: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厘米刻度尺(平常所使用的刻度尺)分度值为:1mm;

(3)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五点):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有刻度的一边要与被测边平行,读数时视线要垂直观察刻度线,读数时要注意估读;

3.时间的国际单位:秒(s),小时(h),分(min);

4.时间的测量:

(1)工具:日晷(古代),钟(现代),机械停表(实验室);

(2)停表的读数:小盘代表分钟,大盘代表秒钟;

5.误差和错误:

(1)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误差;

(2)误差不能避免只能减小,错误可以避免;

(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

2.参照物:

(1)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总要选取某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运动的物体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选作参照物,但是一旦参照物选定之后,参照物一定要看做是静止的;

(3)“旭日东升”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飞行员手抓子弹是相对静止的;

3.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造成的原因是选择的参照物的不同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

1.日常生活中,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2.速度:

(1)速度的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2)速度的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m/s的物理意义:物体每秒钟运动2米。

(3)速度的单位(两个):m/s(米每秒),km/h(千米每小时);

1m/s=3.6km/h,1km/h=0.28m/s;

(4)三个公式:v=s/t(计算速度),t=s/v(计算时间),s=vt(计算路程);

(5)汽车速度表上速度的单位是km/h,自行车速度5m/s,人的速度1.1m/s;

3. 物体做机械运动,按照运动路线的曲直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在直线运动中,按照速度是否变化,又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4.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

5. 研究变速直线运动时,采用平均速度v=s/t(全程的路程/全程的时间)来比较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6. 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7. 解答物理应用题四步曲:列条件,列公式,代入数据(代入时注意带上单位),答;

第四节实验:测量平均速度

1. 实验原理:v=s/t;

2. 器材:斜面(使小车自由下滑,具有初始的速度),挡板(挡住小车不让其滑出斜面)

小车(研究对象),刻度尺(测量运动的路程),停表(测量运动的时间);

3. 实验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小;

4. 计算平均速度:

第五节例题

1. 某人骑自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2min行了0.6km,那么该自行车在前20s的速度是多少

米每秒,按这个速度行驶,通过9km的路程,要用多少小时?

2. 一座大桥长1.6km,一列长200m的列车以10m/s的速度通过此桥,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3. 一辆列车当天晚上20时10分从常州出发开往黄山,中途停车18分钟,于第二天早上7

时10分到达黄山,全程行驶506km,那么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4.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的速度之比3:1,所用时间之比1:2,则它们

通过的路程之比为多少?

5. 在一次爆破中,引火线燃烧的速度是0.8cm/s,点火者点着引火线以后至少以5m/s的速

度跑到距爆炸点600处才能确保安全,求:至少需要多长的引火线?

第二章声现象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了,而不是消失了。蝉发出声音是

由于翅膀的振动发声。

2、转换法:将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间接的表现出来。例:让不易观察到的微小振动的音叉

去触碰悬挂的乒乓球,将这种振动放大。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固体),真空不能传声。

4、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5、声速: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一般而言V固>V液>V气。15。C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

(2)影响声速的因素:介质的种类和温度的不同(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6、回声:

(1)产生原因: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

(2)产生条件:a、声音传播出去到听见回声的时间至少为0.1s。

b、发声处距离障碍物至少17m。

(3)解决回声问题的办法:

7、感知到声音的基本过程:空气----鼓膜振动----听小骨----听觉神经----大脑。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

1、音调

(1)定义: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尖而细的声音音调高,粗而低沉的声音音调低。(2)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3)发声体的音调高波形越密集,音调低波形越稀疏

2、频率

(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3)符号:f,单位:赫兹(Hz)

(4)100Hz表示:物体在每秒钟内振动的次数是100次。

3、声

(1)超声波、次声波和声音统称为声。

(2)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叫做超声波,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Hz的声,我们人耳能听见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

4、响度:

(1)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即声音的大小。

(2)影响响度的因素:振幅(用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程度。(3)增大响度的办法:减少声音的分散。(扩音器、听诊器)

5、音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的不同,会导致音色也不同。

6、乐音: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则的。

7、乐器:

(1)打击乐器:以鼓为例,鼓皮绷得越紧,音调越高,打击力量更大,响度更大。(2)弦乐器:依靠弦的振动发声。长而粗的弦音调低,短而细的弦音调高;绷紧的弦音调高,不紧的弦音调低。

(3)管乐器:依靠空气柱的振动发声。长的空气柱音调低,短的空气柱音调高。

第三节声的利用

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1)大型自然灾害来临时有次声波产生。

(2)蝙蝠依靠回声定位法捕食,由回声定位法制成了超声导盲仪、倒车雷达和声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