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泉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兰州市五泉山园林古建筑群价值评估_陆杰仁

2010年(第40卷)第6期甘肃科技纵横1五泉山园林建筑群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五泉山是一处凭借真山真水,营造儒释道文化于一体的园林古建筑群,其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
《大元一统志》载:“皋兰山在(兰)州南五里,”“下有五眼泉。
”《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有余里,合短兵,鏖皋兰下,杀折兰王、斩卢侯王……”,“霍去病以鞭卓地而出泉。
”说明早在汉代五泉就已成为人们称道的景观了。
园林位于第四纪下更新统五泉山组砾石层底部潜水露头处,由三条山岗两条幽谷组成。
五泉依次为惠泉、甘露泉、掬月泉、摸子泉和蒙泉,水量充沛,水质甘美。
得泉水滋润,五泉山花荣树茂,风光旖旎。
“五泉”一名,在隋代即作为行政建置地名使用。
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在兰州置五泉县,沿用至唐末。
宋代又设兰泉县,亦是以五泉作建置地名使用,可见五泉山的名声早已名闻遐迩。
五泉山古建筑群与山水相依,参差掩映于秀山胜水之中。
据《兰州市志·园林绿化志》记载:“元初,西麓二郎岗有霍去病庙,元末毁。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重建。
”元代在五泉山建皇庆寺,明洪武初改为五泉寺。
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重建,改为崇庆寺。
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在东龙口悬崖上建千佛阁,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重修。
万历七至九年(公元1579~1581年)临巩兵备道副使暴孟奇在东龙口东侧建玉亭,以观瀑布。
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兵备副使、按察使邢云路重修后,改名清晖阁。
清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陈如稷所撰《兰州志》载:五泉山“自麓至巅,佛院禅房参差缭绕,览胜不穷,登临难遍。
”说明至少在元代,五泉山就有了寺庙建筑。
明代更是有意识的建园经营,至明末清初,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园林建筑群。
现存五泉山浚源寺金刚殿,树龄600余年的国槐等都是明代的遗存。
这也说明了五泉山园林古建筑群的悠久历史。
五泉山园林建筑群在清乾隆以前就鳞次栉比,蔚为大观。
甘肃景点分析报告

甘肃景点分析报告1. 引言甘肃位于中国西北部,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和人文资源的省份。
本报告将对甘肃省的景点进行分析,包括其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对游客的吸引力和发展潜力进行评估。
2. 地理位置甘肃省位于中国西北部,东临陕西省,西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接壤,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相连,南与四川、青海两省毗邻。
甘肃省地势起伏,山地和河谷交错,形成了许多独特的地貌景观。
3. 自然景观3.1. 丝绸之路河西走廊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而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甘肃省境内的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拥有许多古代遗迹和壮丽的自然风光。
其中莫高窟、张掖丹霞、鸣沙山、敦煌莫高窟等景点备受游客喜爱。
3.2. 黄河石林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流经甘肃省的黄河石林是一处壮丽的自然景观。
这里的黄土地貌形成了独特的石林景观,让人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黄河的壮丽景色,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3.3. 青海湖虽然青海湖位于青海省,但它也与甘肃省接壤。
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蓝天、湖水和周围的山脉构成了一幅宛如仙境般的画面。
湖区的生态环境保持良好,吸引了大量的鸟类和野生动物。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壮丽的自然景色,还可以体验渔民的生活和传统文化。
4. 历史文化4.1. 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是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之一,被誉为“东方的艺术明珠”。
这里保存着丰富的佛教壁画和雕塑,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
敦煌莫高窟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承载着历史的印记。
4.2. 兰州布达拉宫兰州布达拉宫是甘肃省的一座佛教寺庙,也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圣地。
这座古老的建筑坐落在兰州市中心的一座山上,从这里俯瞰城市,可以欣赏到壮丽的景色。
布达拉宫还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信徒。
5. 游客吸引力和发展潜力评估甘肃省的景点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然而,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交通不便、旅游设施不完善等。
浅议兰州市五泉山公园免费开放后的管理

浅议兰州市五泉山公园免费开放后的管理摘要:目前兰州市已有90 %的公园实行了免费开放。
公园免费开放体现了政府人文精神和社会公益意识的一大进步。
但新机制也带来了新情况,免费开放后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新问题,如何把握机遇,达到公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转变观念、创新管理。
文章针对兰州市公园免费开放后存在的问题,从完善制度法规、加强内部管理两方面探讨了公园免费开放后的管理。
关键词:五泉山公园;开放;可持续发展随着城市规划建设现代化水平的快速提高,人们对生存环境、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增长,特别是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为创造丰富的人文景观打下了基础,为实现广大民众休闲度假提供了前提条件,全国各大城市都相继建设和改造了一批开放式的公园和广场[1]。
兰州市也不例外,从2008年开始,对区级公园实行免费开放,2011年4月对市级公园免费开放,其中包括五泉山公园,除动物园外兰州城市公园全部实行了免费开放。
五泉山公园位于兰州城南皋兰山麓,是市级综合性公园,年接待游客352万人次。
1995年10月,五泉山公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2005年被国家旅游等级评定委员会评为“AAAA”级旅游景区和“中国百家名园”,2012年被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公园免费开放后,作为文化休闲、娱乐、观赏的公益性功能得到极大发挥,社会效益显著提高,成为市民最喜欢休憩、游玩的场所。
免费开放顺应了形势发展需要,加速了城市的园林化,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和游客,对公园建设管理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1 现状分析五泉山公园自2011年4月向市民开放,由原来的自收自支单位变为由财政拨款的全额事业单位。
公园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优美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众多的游人,成为兰州市民夏季避暑圣地。
免费开放前,公园夏季每天平均入园0.8万人次左右,晨练高峰时1.2万人左右,重大节假日平均入园人数在3~5万人。
免费开放后,入园游人成倍增加,夏季每天平均入园人次0.8~2万人,晨练高峰时1.8万人左右,重大节假日平均入园人数在6万人(分时段控制人流)。
兰州五泉山公园简介

兰州五泉山公园简介
兰州五泉山公园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南侧的皋兰山北麓,是一处历史悠久的旅游胜地。
公园占地267000平方米,海拔1600多米,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
公园以五眼名泉和佛教古建筑为主要景点。
五眼名泉是该地的特色之一,这些泉水源远流长,清澈纯净,被当地人视为宝贵的水资源。
另外,公园内还有明清时期的建筑群,包括庙宇、廊阁等,总共有10余处建筑,1000余间,建筑面积超过一万平方米。
公园的环境幽静,山势起伏,树木繁茂。
庙宇建筑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
这里是兰州人休闲旅游的首选去处,也是游客们来兰州必去的景点之一。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日,公园内举办庙会活动,除了举行浴佛和法事活动外,还有花卉展览和各种民俗文化活动。
这一天,成千上万的善男信女前来朝山拜佛,人潮如云,热闹非凡。
此外,春节期间还会举办灯饰展览,为游客带来节日的喜庆氛围。
公园的西侧还设有动物园,有各类动物上百种供游客观赏。
此外,公园还提供各种儿童游乐设施,为家庭游客提供更多的娱乐选择。
位于兰州市的五泉山公园是一处集自然景观、文化遗产和娱乐设施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美丽的自然景色,感受古建筑的魅力,参与各种庙会和文化活动,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
兰州五泉山公园的调查报告

兰州五泉山公园的调查报告学校及班级: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专硕课程名称:风景园林工程******学号:***********提交时间:2016.3.11兰州五泉山公园的调查报告王瑞芳(西南林业大学研究生园林学院风景园林专硕)摘要:针对兰州地区特殊的地理和历史环境,以兰州山地园林的代表五泉山公园为例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其水景工程、道路工程、假山工程、植物种植工程的优缺点,发挥最大的地域特色,吸收传统的宗教文化,五泉山释、道、儒文化并存的人文景观是历史的产物,我们要本着发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思想,本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原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景观和古建筑体现出文化发展的历史特点,从而挖掘五泉文化内涵,传承兰州地方特色。
对于如何发扬五泉山文化的优秀内涵,使这座名山成为更有吸引力的中外游人,则是一个重要问题,值得每一个人予以重视。
关键词:山地园林,景观元素,文化保护,地方特色,传承文明目录一.背景概况 (3)1.1五泉山公园的区位背景 (3)1.2五泉山的历史背景 (4)1.3兰州地区从古至今园林发展状况 (4)1.4功能分析 (5)二.调查目的和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水景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植物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道路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假山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五泉山公园体现的文化内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四:五泉山公园的社会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鄂温克旗景点

鄂温克旗景点
鄂温克旗拥有众多美丽的景点,以下是其中一些:
1. 红花尔基樟子松国家森林公园:这个森林公园是中国唯一的集中连片的天然沙地樟子松林带,被誉为“森林之海”,公园内的樟子松林风光、高山草甸草原和绿水青山等景观让人流连忘返。
2. 巴彦呼硕草原旅游区:这是鄂温克旗的一个草原旅游胜地,这里有丰富的草原文化体验和游牧生活体验,游客可以参观草原上的牧民帐篷,品尝传统的蒙古族美食,还可以骑马、射箭等活动。
3. 五泉山旅游区:这个旅游区位于鄂温克旗的南部,是集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这里有五座山峰和五眼泉水,形成了独特的山水景观。
游客可以在这里登山、观景、探险等。
4. 晨光生态园:这个生态园位于鄂温克旗的巴彦托海镇,是一个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科研为一体的生态园区。
这里有草原观光、有机采摘、果园采摘、垂钓等丰富的活动。
5. 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个自然保护区位于鄂温克旗的南部,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重要的湿地保护区。
这里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是观鸟和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6. 巴彦汗日本关东军毒气试验场遗址:这个遗址是日本关东军在二战时期进行化学实验的地方,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历史遗址。
这里有许多毒气弹和化学实验室的遗迹,是了解历史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地方。
7. 鄂温克德仁部落:这是鄂温克族的一个传统部落,保留了许多传统的文化和风俗。
游客可以在这里参观传统的鄂温克族民居、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
以上是鄂温克旗的一些主要景点,这些景点各有特色,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历史都有所涵盖,是了解和探索这个地区的好去处。
兰州五泉山设计考察报告

兰州五泉山设计考察报告基本介绍位于兰州市区南侧的皋兰山北麓,是一处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旅游胜地。
五泉山海拔1600多米,占地26万平方米,因有惠、甘露、掬月、摸子、蒙五眼泉水而得名,史有鞭响泉涌传说。
蒙、惠东、西二泉,在五泉山两侧,有水从缝中流出,形成瀑布,俗称东、西"龙口"。
五泉山中峰高处为古建筑群,庙宇建筑依山就势,廊阁相连,错落有致。
游五泉山最好由西路而上。
五泉山是兰州市内著名的名胜之地,在唐,宋时代这里就建有寺庙,后毁于兵火。
现在建筑一万多平方米,其中崇庆寺、嘛尼寺、卧佛殿、地藏寺等多系明清时代建筑。
古建筑群多集中于中峰。
进山门沿中间通道直上,殿宇层叠,楼阁错落,甚为壮观。
中峰两侧为东西龙口,幽谷之中清泉吐翠,林荫如盖,廊榭亭阁环绕。
东龙口利用山泉之水,新建了碧波荡漾的莲池和逶迤池上的九曲桥,池边伫立二龙戏珠釉壁。
240多级,97盈的长廊盘旋而上,将东龙口与中峰连通。
西龙口依山就势,建成高阁横秀,飞泉挂碧的“小蓬莱”和碧水,亭台,绿树相映成趣的“翠山新圃”。
西龙口西侧的动物园,辟有鹿苑,熊池,狮虎房,猴山,禽园,熊猫馆等。
五泉山的“铜接引佛”,“泰和铁钟”是公园的“镇山之宝”,现为国家级的保护文物。
兰山公园位于兰州市区正南皋兰山上,沿龙尾山脊东起龙须老狼沟,西至龙尾山批把岭,是兰州人民辛勤绿化建造的第一座人造森林公园。
皋兰山海拔2129.6米,是兰州城南的天然屏嶂和第一高峰,古代这里一直是荒山秃岭,后来经过兰州人民上山植树,终于将这里变成一片绿树葱郁、万紫千红的人工山林。
公园就位于山顶制高点上,绝对高度近500米。
占地5200亩。
它东起龙须老狼沟,西至龙尾山枇杷岭,沿山脊有公路相通,公路两侧依山布景,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公园内依次建有山门、蝴蝶楼、龙尾山庄、小牌楼、叠翠园、望河楼、钟院、六角亭、三角亭、石牌坊、游乐城、跑马场、龙首山庄等仿古建筑群。
山顶公园气势雄伟,远眺俯瞰,兰州全景尽收眼底。
最新五泉山的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最新五泉山的社会实践报告范文五泉山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选择了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的著名自然风景区——五泉山作为实践地点。
通过对该地区的实地考察和深入研究,我们旨在了解和分析五泉山的生态环境、历史文化以及旅游发展现状,进而为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一、生态环境调研五泉山以其清澈的泉水和丰富的植被资源而闻名。
我们对山区内的水质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显示水质总体良好,适宜直接饮用。
同时,我们对山区内的植被覆盖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该地区植物种类繁多,生态系统较为完整。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游客随意丢弃垃圾,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二、历史文化探究五泉山不仅自然景观优美,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我们通过查阅资料和访谈当地居民,了解到五泉山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游览的胜地,留下了大量的诗词碑刻。
此外,山上的古建筑群也是研究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我们认为,加强对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可以提升五泉山的文化旅游价值。
三、旅游发展现状分析近年来,五泉山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到,游客普遍对五泉山的自然风光和文化氛围给予高度评价。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旅游设施不够完善,旅游高峰期人流量过大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游客的体验。
四、建议与展望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环境保护,设置更多的垃圾分类回收站,引导游客文明游览。
2. 保护和修复历史文化遗产,通过举办文化节庆活动等方式,提高公众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3.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合理规划游客流量,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我们对五泉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相信,通过持续的努力和改进,五泉山将成为更加美丽、文化和生态和谐共存的旅游胜地。
兰州五泉山古建筑调查与研究

兰州五泉山古建筑调查与研究兰州五泉山古建筑调查与研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历史文化的关注度提升,古建筑文化的保护与研究也在逐渐升温。
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城市之一,兰州拥有许多珍贵的古建筑遗址。
其中,位于五泉山脚下的古建筑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对兰州五泉山古建筑进行一次调查与研究,探寻其历史价值与文化内涵。
兰州五泉山作为兰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
其间的古建筑群体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线,汇聚了众多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和艺术风貌。
这些古建筑的保存状况各异,但整体上呈现出了优美的建筑形态和浓厚的历史底蕴。
因此,对于这一区域的古建筑进行详细的调查与研究,有助于揭示其历史沿革和文化内涵。
首先,我们将对五泉山古建筑的历史沿革进行追溯。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发现,五泉山古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
当时,五泉山周边的地区是兰州市的城市中心,各类建筑相继兴建,形成了一个繁荣的商业区。
随着历史的变迁,五泉山古建筑在宋代达到了鼎盛期,留下了许多精美的建筑遗址。
明代以后,随着城市的扩张和发展,五泉山古建筑逐渐衰落和消失。
目前能够保留下来的古建筑主要集中在五泉山西麓。
其次,我们将对五泉山古建筑的建筑风格和艺术特点进行分析。
五泉山古建筑的建筑风格多样,涵盖了唐、宋、元、明、清等不同时期的建筑艺术。
其中,宋代的建筑风格以木结构为主,注重规划布局和装饰细节。
明代的建筑风格则更加追求庄重与精细,石材的应用逐渐增多。
清代的建筑则进一步发展了明代的风格,注重对景观和功能的整合。
这些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和艺术特点在五泉山古建筑中共存,形成了一段承载历史的建筑艺术长卷。
最后,我们将探讨五泉山古建筑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五泉山古建筑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吸引着众多游客和研究者。
这些建筑不仅仅是历史遗迹,更是承载了兰州历史文化传承的见证。
它们见证了兰州城市的发展历程,记录了兰州人民的智慧和努力。
同时,五泉山古建筑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影响五泉山高质量发展的问题

影响五泉山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一、引言五泉山位于中国湖南省娄底市,是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
近年来,五泉山旅游业蓬勃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影响五泉山高质量发展的问题。
二、自然环境问题1. 水源保护不足五泉山地处喀斯特地貌区,水资源非常宝贵。
但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大量游客涌入五泉山,对水源保护形成了很大压力。
加之当地政府对水源保护意识不够强烈,导致五泉山的水源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和破坏。
2. 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但同时也给五泉山带来了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
例如过度开垦土地、乱搭建建筑物等行为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三、基础设施问题1. 交通不便五泉山位于偏远地区,交通不太便利。
目前,当地政府正在加大对五泉山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但仍需进一步完善。
2. 酒店住宿条件不足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五泉山的游客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但当地酒店住宿条件有限,很难满足游客的需求。
需要加大对酒店住宿条件的投入和改善。
四、管理问题1. 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五泉山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导致景区内部存在诸多问题。
例如景点之间缺乏联系、旅游路线不畅通等问题。
2. 旅游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五泉山旅游业发展时间较短,旅游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有些景区服务态度不够热情、导游水平较差等问题。
五、文化传承问题1. 文化资源保护不足五泉山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胜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但由于长期以来缺乏有效保护和传承,导致文化资源逐渐流失。
2. 文化传承缺乏有效手段五泉山的文化传承存在一定的难度,缺乏有效的手段进行传承。
需要加大对文化传承方面的研究和投入。
六、结论五泉山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但同时也面临着多方面的问题。
为了实现五泉山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强水源保护、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景区管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以及加大对文化传承方面的投入。
只有这样,才能让五泉山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
旅游景区研究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景区作为旅游产业的核心,其研究对于推动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探讨旅游景区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为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旅游景区的发展现状,分析其优势和不足;2. 识别旅游景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3. 为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三、实验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旅游景区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发展趋势;2. 实地调研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景区进行实地考察,收集相关数据;3. 数据分析法: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四、实验内容1. 旅游景区发展现状(1)旅游景区数量和类型:近年来,我国旅游景区数量逐年增加,类型也日趋多样化,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主题公园等;(2)旅游景区分布:旅游景区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部分旅游资源丰富的内陆地区;(3)旅游景区经济效益:旅游景区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2. 旅游景区存在的问题(1)同质化现象严重:部分旅游景区缺乏特色,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导致游客满意度不高;(2)基础设施不完善:部分旅游景区基础设施不完善,如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3)环境保护意识不足:部分旅游景区在开发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景区的可持续发展;(4)服务水平不高:部分旅游景区服务水平不高,如导游讲解、景区管理等方面,影响了游客的满意度。
3. 旅游景区改进措施(1)突出景区特色:旅游景区应充分挖掘自身资源,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产品,避免同质化竞争;(2)完善基础设施:加大对旅游景区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3)加强环境保护:在景区开发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4)提高服务水平:加强景区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游客满意度。
风景区调研报告

风景区调研报告风景区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对某一风景区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了解该风景区的实际情况,以便为进一步的开发和推广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二、调研方法1. 实地调研。
我们团队对该风景区进行了实地调研,了解其景区环境、设施情况以及游客服务等相关情况。
2. 资料调研。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掌握该风景区的历史背景、特点以及经营状况等信息。
3. 调查问卷。
我们针对该风景区的游客和工作人员分别设计了调查问卷,以了解他们对该风景区的评价和意见。
三、调研结果1. 景区环境该风景区位于山区,交通便利,周边有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景区内绿树成荫,湖泊清澈,山水相映,风景优美。
空气清新,环境幽静,是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2. 景区设施该风景区设施完备,包括停车场、导游服务中心、餐饮、住宿和购物等基础设施。
停车场宽敞,导游服务中心提供专业的导游服务和咨询。
餐饮和住宿设施干净舒适,提供丰富多样的美食和住宿选择。
购物区有不少特色商品,游客可以购买纪念品和地方特产。
3. 游客服务该风景区的游客服务水平较高,工作人员热情周到,提供专业的导游解说,使游客对景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景区提供一日游和多日游等多种旅游选择,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游客可以选择骑行、徒步、乘坐观光车等方式进行游览,增加游乐性和观赏性。
四、调研问题1. 景区的知名度不高,宣传力度较小。
2. 部分设施和设备老化,需要进行维护和更新。
3. 游客服务中心人员培训不够,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五、建议及对策1. 提高宣传力度,加大对该风景区的宣传推广,包括制作宣传册、发布宣传视频等,增加知名度。
2. 加大对设施和设备的投入,更新老化设施,提升景区的整体品质。
3. 针对游客服务中心人员进行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
六、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该风景区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我们发现该风景区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完备的基础设施,但在宣传推广和服务质量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旅游景区实训调查报告

一、前言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景区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旅游业的整体形象。
为了提高旅游景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旅游专业人才,我们组织了一次旅游景区实训调查。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旅游景区实训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调查背景本次调查以我国某知名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该景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为了提高景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景区设立了实训基地,为旅游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训机会。
三、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进行。
调查对象包括景区管理人员、实训学生、游客等。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一)景区实训现状1. 实训基地建设完善。
景区实训基地设有客房、餐饮、导游、安保、票务等实训场所,能够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实训需求。
2. 实训课程设置合理。
实训课程涵盖了景区管理、导游服务、旅游营销、景区规划等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实训师资力量雄厚。
实训教师均为景区管理人员或行业专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4. 实训学生参与度高。
学生积极参与实训活动,通过实践锻炼提高了自身能力。
(二)存在的问题1. 实训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
部分实训课程设置较为理论化,与实际工作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2. 实训资源分配不均。
部分实训场所设备老化,影响实训效果。
3. 实训学生实践能力不足。
部分学生缺乏实践经验,难以胜任实际工作。
4. 景区与学校沟通不畅。
景区与学校在实训过程中的沟通协调不足,导致实训效果不佳。
五、改进措施(一)优化实训课程设置。
根据景区实际需求,调整实训课程内容,增加实践性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加强实训资源建设。
加大实训场所设备投入,提高实训设施水平,确保实训效果。
(三)提高实训学生实践能力。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加强景区与学校沟通。
五泉山旅游资游源

♥
加强管理
(4)佛教寺庙
中国的古典建筑一 直讲究“深山藏古寺” 的隐约美感。五泉山景 区内从山脚到山顶,一 直有大大小小的寺庙点 缀其间,比较著名的有 嘛呢寺、卧佛寺等。
第三、 旅游资源开发的历史和现状
开发的历史: 西汉年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骑兵万人,奉武帝 之命征讨河西走廊一带的匈奴。他的部队途经兰州,扎 营在皋兰山脚下。经过了长途跋涉,全军已是人困马乏, 附近一带却怎么也找不到水源,不能做饭。副将急忙请 示,要骠骑将军拿主意。霍去病镇定自若,拿起马鞭在 山坡上戳了五下,霎时有五股清泉顺着鞭痕从山坡汨汨 流出,水味甘甜,不光供足了三军将士的用水,而且一 直流到了今天,成为历代饮用的重要水源。据说,这就 是五泉山名的来历
(2)五泉山大门 五泉山大门 牌楼是各地游客 游玩摄影留念必 拍之地,今年上 半年进行了整体 翻修,可谓是焕 然一新。
(3)游乐园,动物园
为了投孩童之所 好,景区内有一个 座小型游乐场,游 玩设施一应俱全。 五泉山动物园也是 兰州市最出名的动 物园,很多大人会 带着孩子常常前去 嬉戏,趣味良多。
3:交通食宿
交通便利,停车场宽敞,可容纳上百辆车。五泉 山广场周围有许多的小吃,更有兰州著名的牛肉面 。 五泉山下有许多宾馆,住宿很方便。
第六、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建议
☻
餐饮集中
资源开发
☻
☻ ☻
保持原有的特色
不能过度开发,破坏环境 具有纪念意义的工艺品,宣传手册
♥ 资源保护
宣传并设计小标语
♥
搞好污水处理
惠泉
蒙泉
甘露泉
掬 月 泉
摸 子 泉
现状:
今天的五泉山从古建群,已经演变为了以传统 文化为主,儒、释、道等为辅的一个重要文化休闲 场所,是兰州市极少数保存完整、年代久远的珍贵 古建群之一。这里既是兰州市的一个重要文化标志, 又是兰州人假日休闲和进行传统教育的主要场所, 也是兰州人心中无可替代的文化财富。
五泉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五泉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级:11级资环三班姓名:齐航学号:11113337目录一前言二调查区旅游区域三旅游资源开发的历史和现状四旅游资源评价五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建议六参考文献一、前言1.调研对象州市五泉山公园景区2.调研的目的以及意义针对调查区旅游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历史和现状、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旅游资源评价等几个方面的调查研究,对于五泉山公园景区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并最终结合自身感受和阅历知识,得出个人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建议。
3.调研的方法亲身游览景区询问景区建设相关人员以及当地居民查询相关网站搜集文字、图片资料二调查区旅游区域景区结构五泉山公园景区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五泉山下广场是来到五泉山公园的第一站。
是各类交通工具的枢纽地,仅从市中心直达、经过此站的公交路线就不下10条,方便快捷的出租车更是可以迅速到达。
广场前的停车场可同时容纳公交车辆、出租车百余辆。
(2)五泉山大门泉山大门牌楼是各地游客游玩摄影留念必拍之地。
今年上半年进行了整体翻修,期间笔者数次前往,均被吃了“闭门羹”,相信相较于之前,应该会焕然一新。
(3)游乐园、动物园为了投孩童之所好,景区内有一个座小型游乐场,游玩设施一应俱全。
五泉山动物园也是兰州市最出名的动物园,笔者童年时常常前去嬉戏,趣味良多。
(4)佛教寺庙中国的古典建筑一直讲究“深山藏古寺”的隐约美感。
五泉山景区内从山脚到山顶,一直有大大小小的寺庙点缀其间,比较著名的有嘛呢寺、卧佛寺等。
以上便是五泉山公园景区的主体部分,后面会有更细致的讲述。
景区概况兰州夹在南北两山之间,南面的这座叫做皋兰山,五泉山就是皋兰山的北麓,是皋兰山的一部分。
它背靠皋兰,面对市区,海拔1600多米,现在占地面积是27.6万平方米,它比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的一半还大。
五泉山由“三山两涧”组成,山巅海拔1 600米,因山上有五眼分别名为甘露泉、掬月泉、摸子泉、蒙泉、惠泉的清泉而得名,泉水甘洌。
《大明一统志》记载:“泉有五眼,相传汉霍去病击匈奴至此,以鞭卓地而泉出。
五泉山旅游心得

呼伦贝尔五泉山游记明亮的天,碧空万里无云,又是一季艳阳天。
我们,站在山花丛中,蓦然转身,山川就在我们脚下。
霎时,漫天云雾纷扬,惹落英缤纷,衣襟在风中飘飞,裙袂飞扬,绿叶在妩媚春光里倾情绽放,灿烂夺目。
在这大山之上,游玩游山玩水,观看海角天涯,清新、柔抚、和谐的自然风光洗涤忘却繁华都市里的浮躁。
在山山水水的意境中寻失落在喧嚣尘世中那份淡泊宁静,偷得一点惬意闲情。
走在乡间阡陌小路上,穿行在迷人山水之间,那异域的林深之中,独特的自然风情,无不令人沉醉向往。
不管是在山光水色,绿岛行云的迷人仙境,还是在那悬崖峻峭,峡谷漂流的旅游名胜地。
无论是那云雾缭绕,密意深幽的丛海云林深处,还是在那水潭叠叠,山幽鸟啼的世外桃源地。
我们与青山绿水长相为伴,化作神女峰上那一颗顽石,偶尔投入在山水间,足迹身影铭成深深的印记。
时间是开在尘埃中的花朵,心情在快乐的歌唱,激情在飞扬,欢快的尖叫声此起彼伏荡碎整个山水涧,在入眼的山水风景中,在清幽舒适睡眠中悄无声息的流逝。
摘一朵野花看一看,陶醉在花一样的情怀。
幽涧山谷,歌声缭绕,眼前依稀好似浮现出缕缕零星落日,斜阳伴着徐徐清风,织就在天际与群山之间。
我叹,这世间美景远不仅此。
而我们,苍涩的笔,永远描绘不出大好河山出尘无暇美的万分之一。
于是,就有了这许多许多的期待,期待遍寻踏访山水风情中田园诗情般的生活。
欢声团成员一路走来,感受着旖旎的自然风光,欢乐团一行到山峰之巅,我们便开始了一整天的“游山玩水”。
在五泉山,我们谈笑风生、心旷神怡,听松涛阵阵。
五泉山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大山之上风彩使得我们一行乐不思蜀,游而忘归。
在大山之上,我们沿着曲径通幽的小路,来到了五泉山之巅,看见了传说中的五泉山的脚下,在美丽的敖包边,一面是巍峨的山峰,另一面是美丽的湖泊,苍松在草原上耸立,无限的壮美。
五泉山在临行前一直在我的脑海中想着,为什么要叫五泉山呢?现在我终于明白五泉山名字的又来,是因为山林中可见五处泉眼。
最新五泉山的社会实践报告总结

最新五泉山的社会实践报告总结五泉山社会实践活动自开展以来,已经成为当地居民和学生了解自然、体验文化、增进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平台。
本次报告总结旨在梳理活动成效,提出改进建议,以促进未来社会实践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一、活动背景与目的五泉山地区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社会实践的理想场所。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社区服务,加深参与者对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传承以及社会公益的理解。
二、活动组织与参与活动由当地教育部门联合社区组织共同策划,吸引了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和教师参与。
通过分组讨论和任务分配,确保每位参与者都能在实践中找到合适的角色和职责。
三、实践活动内容1. 环境考察:参与者对五泉山的生态环境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包括水质检测、植被覆盖情况以及野生动物种类等。
2. 文化体验:通过参观历史遗迹、参与传统手工艺制作,参与者对当地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3. 社区服务:学生们参与到社区清洁、老年人关怀等公益活动中,实践社会责任。
四、活动成效与反思1. 环境意识提升:通过实践活动,参与者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环保理念。
2. 文化传承意识增强:参与者通过亲身体验,对传统文化的价值有了更深的认识,增强了文化传承的责任感。
3. 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学生们在服务过程中学会了团队合作、沟通协调等社会实践技能,对其个人成长大有裨益。
五、存在问题与改进建议1. 资源整合不足:建议加强与当地政府、企业的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实践活动提供更多支持。
2. 活动宣传力度不够: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社交媒体、学校平台等多种渠道,提高活动的知名度和参与度。
3. 持续性项目缺乏:建议设立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如定期的环境监测、文化保护计划等,以实现社会实践的持续影响。
六、结语五泉山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次宝贵的学习和成长机会。
通过本次活动的总结,我们期待能够不断优化实践方案,使之成为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5a景区考察报告

5a景区考察报告近年来,人们对旅行的需求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景区旅游。
作为一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对文化遗产的传承的标志,5A景区成为了旅行者们追求的目标之一。
本次考察报告将分享我对某个5A景区的全面考察,包括景区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设施建设以及旅游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首先,这个5A景区位于中国的湖南省,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景区占地面积广阔,被壮丽的群山环抱,环境幽静。
进入景区,我首先被这里壮丽的自然景观所吸引。
景区内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蜿蜒的山谷、波光粼粼的湖泊、翠绿的森林,令人流连忘返。
其次,这个5A景区还富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人文景观。
在考察过程中,我发现景区内保存着许多古老的建筑、雕塑和文物。
这些文化遗产不仅展示了当地的历史和文化,而且通过展览和解说,向游客传递了丰富而深远的历史知识。
景区还举办了多种文化活动,如传统音乐演奏、民俗表演等,使游客们更好地理解并体验当地的传统文化。
除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这个5A景区在设施建设和旅游服务方面也表现出色。
景区内设有便利的交通工具,游客可选择观光小火车、缆车或徒步等多种方式游览。
此外,景区内设有舒适的休息区和餐饮区,游客在游玩中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和饮食。
景区还提供专业的导游服务,导游员熟悉景区的历史和文化,能向游客提供准确详细的解说,使我们对景区更加了解。
在考察中,我还特别关注了景区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这个5A景区非常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他们采取了控制游客数量、实施垃圾分类、限制破坏性行为等一系列措施来保护景区的生态系统。
景区还鼓励游客使用环保交通方式到达景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让我对景区的管理和运营更加肯定,也使我更愿意支持和推荐这个景区。
综上所述,这个5A景区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其壮丽的自然景观、丰富的人文景观、完善的设施建设和旅游服务,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使这个景区成为了一个理想的旅行目的地。
五泉山实习报告

五泉山实习报告1. 引言本文档是对我在五泉山实习期间所做的工作和所取得的成果的总结和报道。
五泉山是一座位于中国的著名山脉,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
在这次实习中,我有机会与相关专业人士一起进行了实地考察和研究,获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2. 实习背景作为一名大四生,我选择在五泉山进行实习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自然环境保护和旅游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
五泉山作为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面临着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挑战。
我希望通过实习,了解并掌握相关的实践技能,为今后的工作做好准备。
3. 实习过程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多个项目和活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3.1 自然保护研究我与一支科研团队一起深入五泉山的自然环境中进行野外调查和数据收集。
我们使用专业的设备和工具,对山区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水源质量以及生态系统的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估。
通过这些工作,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脆弱性,并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2 旅游规划和开发我还参与了一项旅游规划项目,该项目旨在探索如何将五泉山的自然资源整合到旅游产品中,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在这个项目中,我与一个跨学科的团队合作,包括地理学、旅游管理和市场营销专业的人员。
我们进行了市场调研、资源评估和产品设计,最终提出了一份可行的旅游规划方案。
通过这个项目,我学到了规划旅游产品的基本步骤和核心要点。
3.3 社区合作和文化传承作为对当地社区的回报,我参与了一项社区合作项目。
我们与社区居民一起探讨了如何保护和传承五泉山的文化遗产,并共同策划了一场文化节庆活动。
这个项目让我看到了社区参与和文化传承对于维护当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同时也加深了我对中国文化和传统的认识。
4. 实习成果通过实习,我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果:•学习和掌握了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基本技能,能够使用专业工具和软件对自然环境进行评估和监测;•熟悉了旅游规划和开发的过程,了解了如何将自然资源转化为可持续的旅游产品;•加强了团队合作和跨学科交流的能力,与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员合作完成了多个项目;•通过与社区居民的互动,培养了对社区参与和文化传承的敏感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泉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级:11级资环三班姓名:齐航学号:11113337目录一前言二调查区旅游区域三旅游资源开发的历史和现状四旅游资源评价五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建议六参考文献一、前言1.调研对象州市五泉山公园景区2.调研的目的以及意义针对调查区旅游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历史和现状、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旅游资源评价等几个方面的调查研究,对于五泉山公园景区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并最终结合自身感受和阅历知识,得出个人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建议。
3.调研的方法亲身游览景区询问景区建设相关人员以及当地居民查询相关网站搜集文字、图片资料二调查区旅游区域景区结构五泉山公园景区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五泉山下广场是来到五泉山公园的第一站。
是各类交通工具的枢纽地,仅从市中心直达、经过此站的公交路线就不下10条,方便快捷的出租车更是可以迅速到达。
广场前的停车场可同时容纳公交车辆、出租车百余辆。
(2)五泉山大门泉山大门牌楼是各地游客游玩摄影留念必拍之地。
今年上半年进行了整体翻修,期间笔者数次前往,均被吃了“闭门羹”,相信相较于之前,应该会焕然一新。
(3)游乐园、动物园为了投孩童之所好,景区内有一个座小型游乐场,游玩设施一应俱全。
五泉山动物园也是兰州市最出名的动物园,笔者童年时常常前去嬉戏,趣味良多。
(4)佛教寺庙中国的古典建筑一直讲究“深山藏古寺”的隐约美感。
五泉山景区内从山脚到山顶,一直有大大小小的寺庙点缀其间,比较著名的有嘛呢寺、卧佛寺等。
以上便是五泉山公园景区的主体部分,后面会有更细致的讲述。
景区概况兰州夹在南北两山之间,南面的这座叫做皋兰山,五泉山就是皋兰山的北麓,是皋兰山的一部分。
它背靠皋兰,面对市区,海拔1600多米,现在占地面积是27.6万平方米,它比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的一半还大。
五泉山由“三山两涧”组成,山巅海拔1 600米,因山上有五眼分别名为甘露泉、掬月泉、摸子泉、蒙泉、惠泉的清泉而得名,泉水甘洌。
《大明一统志》记载:“泉有五眼,相传汉霍去病击匈奴至此,以鞭卓地而泉出。
”甘露泉、掬月泉和摸子泉在中麓,蒙泉在东涧,惠泉在西涧。
五泉山因地处第四纪下更新砾石底部的地下潜水露头处,泉水丰沛,明代时山上到处是泉,东西涧瀑布如长河进泄。
直到清光绪年间,山上泉水亦可灌溉良田一千多亩。
山上现在保存有明清以来的古建筑十多处,1000多间,规模宏大。
庙宇楼台依山就势,错落有致;长廊阁道上下连通,蜿蜒曲折。
山间丘壑起伏,林木苍翠,环境清幽,空气宜人,五眼长流不息的清泉,汇成潺潺的流水,曲回而下。
公园里有动物园,豢养各类动物上百种;还有各种成人和儿童的游乐设施。
姓中有一句俗话说得非常有意思,叫作“好山多让僧人占了,好衣服尽让女人穿了。
”五泉山也是一个佛教名山,里面的建筑绝大多数是佛教殿堂。
现存最古老的寺院是建于明朝的崇庆寺,俗称浚源寺,它建于明朝洪武五年,也就是公元1372年。
除此之外,还有千佛阁、地藏寺、卧佛殿、嘛呢寺等等,使五泉山成为兰州佛教活动的中心。
每逢佛教的重要节日,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佛事活动,比如水陆大法会等等,每当此时,整个五泉山上是人山人海。
三旅游资源开发的历史和现状说到五泉山,不能不给大家讲一段传说:西汉年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骑兵万人,奉武帝之命征讨河西走廊一带的匈奴。
他的部队途经兰州,扎营在皋兰山脚下。
经过了长途跋涉,全军已是人困马乏,附近一带却怎么也找不到水源,不能做饭。
副将急忙请示,要骠骑将军拿主意。
霍去病镇定自若,拿起马鞭在山坡上戳了五下,霎时有五股清泉顺着鞭痕从山坡汨汨流出,水味甘甜,不光供足了三军将士的用水,而且一直流到了今天,成为历代饮用的重要水源。
据说,这就是五泉山名的来历。
其实,公元前121年年仅20岁的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征匈奴时,从今天的甘肃临洮出发,过焉支山,与匈奴军队鏖战于皋兰山下,这个皋兰山是今天张掖地区高台县北的合黎山,兰州的南山大约在北朝的时候才称作皋兰山,与霍去病毫无关系。
但是后来的人们,一直把兰州的皋兰山当作霍去病远征的皋兰山,明朝以后就有了霍去病鞭戳五泉的传说。
在霍去病的传说之前,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已经有了一个关于五泉来历的传说:东汉中期,汉桓帝联合宦官逮捕了把持朝政、贪赃枉法的大将军梁冀,论罪灭族。
梁冀子孙中有一个名叫梁晖的,侥幸躲过了被杀的劫难,从都城洛阳逃出,一直躲到羌人占据的金城县一带。
长期居住之后,他受到羌人的信任,被推举为大头领。
当时天灾人祸,社会混乱,在金城呆不下去,梁晖准备率领部下迁徙他乡。
当他的部众出发来到金城南山,就是现在的皋兰山暂且驻扎时,却被敌对的其他羌人包围。
山上没有水,大家饥渴难耐,眼看就无法坚持。
情急之下,梁晖把自己用榆树枝做成的马鞭插到地上,同时宰杀了一只青羊作为祭品,祈祷南山之神保佑他的部众。
这一下果然灵验,山坡上顿时有神泉涌出,他的马鞭也刹那间变成无数棵榆树,化作大片的树林。
泉水越涌越多,汇成小溪,自南向北,一直流入黄河。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梁晖,就把这个神泉称为梁泉。
霍去病鞭戳五泉的传说,可能是从《水经注》中的故事演变来的。
人们把兰州的皋兰山误认作霍去病作战的皋兰山,于是也就把梁晖的故事安到了霍去病身上。
而说到五泉山的建筑修复和保护,还要向大家介绍一个人物,就是刘尔炘先生。
刘尔炘字又宽,号晓岚,又号果斋、五泉山人,祖籍山西,生于兰州,是甘肃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学者和书法家。
光绪十五(1889)年,刘尔炘考中进士,并先后做过翰林院庶吉士和编修;1897年辞官回到兰州,受聘担任五泉书院讲席,就住在五泉山下,自号“五泉山人”。
他创办了兰州第一所近代小学,1911年创立乐善书局,1922年修建五泉书院,为兰州的教育事业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在办学的同时,刘尔炘多方筹集资金,募银4800多两,在1919-1924年间对五泉山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葺扩建,修建了牌楼、太昊宫、企桥、半月亭等景致,修复了倾圮的庙宇楼阁,并在园内题写了130多副对联。
这些对联咏物寄情、诙谐幽默、寓意深远,不光有对自然风景的赞美,更蕴涵着对人生的体味,对游人的指点,活泼隽永,耐人回味,许多都是语含双关、文蕴两意的佳作。
过去,经常有人专门跑到五泉山,来抄录他的对联。
五泉山前牌楼就是五泉山公园的大门,是山中所有寺院的山门,“五泉山”三个大字就是刘尔炘书写的。
古人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意思是说,不论是游山还是玩水,人总会获得一些特别的感受,总能被激发出丰富的豪情。
五泉山上还保存有自金代以来的数百件历史文物,其中最著名的是铸于金朝泰和二年的泰和铁钟,距今已有800年历史了。
还有一尊铜接引佛,铸于1368年,就是明代始皇朱元璋刚当皇帝的那一年。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清朝字画和辛亥革命时期的历史文物。
今天的五泉山古建群,已经演变为了以传统文化为主,儒、释、道等为辅的一个重要文化休闲场所,是兰州市极少数保存完整、年代久远的珍贵古建群之一。
这里既是兰州市的一个重要文化标志,又是兰州人假日休闲和进行传统教育的主要场所,也是兰州人心中无可替代的文化财富。
四旅游资源评价兰州市五泉山公园古建群历史悠久、环境优美,“甘露”、“掬月”、“摸子”、“惠”和“蒙”这五眼灵泉各种版本的民间故事加上自身的历史沿革积淀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陇上第一名山的美誉。
甘肃省史志专家张克复介绍,五泉山从汉代就有建筑皇庆寺(今浚源寺),经过明代、清代的多次扩建、整修形成了规模宏伟的繁华胜景。
当时,整个建筑群有着以佛教文化为主并附之道教文化的丰富文化内涵。
乾隆四十六年,五泉山建筑群遭遇横祸而基本毁于战火之中,仅存千佛阁等不多的建筑。
后经过嘉庆、道光年间兰州地方人民的努力再次恢复了生机并在规模上又有所扩展,被称为极盛之时。
同治六年八月十六日晚,古建群再一次惨遭历史上最严重的灭顶之灾,战乱中基本上烧光了建筑群,金刚殿等极少的建筑得以侥幸留存。
后经过爱国乡绅的全力重建,形成了今天人们看到的宏伟规模。
据五泉山公园管理处主任王富仓介绍,五泉山公园现有泰和铁钟、铜接引佛两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木牌楼、山门、地藏寺等2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载入《兰州市文物志》的9处历史文化以及古树名木56棵,具有极高的史料、观赏和实用价值。
公园建筑群面积2.1万平方米,其中古建筑1万平方米,亭、廊、轩、榭、牌楼等形式多样,是典型的明清北方风格,汇聚了陇上大部分古建筑的种类和特色。
目前,已经被我省列为了第七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候选单位。
五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建议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五泉山公园景区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良好的维修保护。
但笔者据了解,现在的五泉山建筑群中,千佛阁、半月亭、太昊宫、地藏寺等民国年间园林建筑年久失修,部分古建已成为了危房,随着雨水淋湿、阳光暴晒,屋面已出现了严重的裂缝,加上踏步下沉和山墙的严重风化,对游人的安全已形成了严重隐患。
目前,只采取用木椽支顶等措施进行了加固,但问题根本没有解决。
今天的五泉山古建群为何会变成这样一种令人痛心的现状?据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的几个原因:1.30年“久病无良医”。
自改革开放后,政府拨款对公园园林古建筑进行了整修,之后的30年里,政府再未大规模投资维修改造,公园每年仅限于有能力的情况下,对个别安全隐患严重的古建筑进行修补甚至关闭。
2.以园难以养园。
由于公园一直坚持低票价运营,每年购票入园人数超过120万人次,门票年收入720余万元。
但随着职工工资按照规定调整,门票收入已经不足以维持发放职工工资,“自收自支”出现收支倒挂,发展更是无从谈起。
经费来源的不足使公园无力进行全面基建和维修。
公园事业性质与“以园养园”的思路冲突日益凸显,门票收入尚不能满足职工工资的正常发放,更何况古建筑的维修保护何来稳定资金来源。
3.驻园单位过多。
目前,公园范围内有驻园单位13家,分别是市公安局、城关公安分局、五泉菜馆、城关区地方志办公室、动物园、城关区人防、3家寺院、地震局等,直接影响到公园的整体规划与建设。
特别是市公安局占用的蝴蝶亭和城管公安分局占用的太昊宫承包给个体户无照经营,殿内放置杂物而多年来无法维修,更影响了公园整体景观。
市园林局副局长康蓬凯曾表示,作为老园林,五泉山公园的确面临服务内容单一设施老化等多方面问题。
在确定了历史文化名园的定位后,2005年开始,政府也曾对基础设施进行了逐步更换,2007年还投资2000万元改造道路。
作为管理部门的看法,目前对老园林进行公园现代化改造是当务之急。
2006年,公园曾通过市园林局委托上海市政设计院对五泉山景区进行了总体规划,现已经完成施工设计,计划投资总额51461.94万元。
虽然前两年被列入城市年度建设项目计划,但由于资金没有落实,这个项目一直没有启动,希望能借助“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扩大内需”之契机,力促公园建设工程上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