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渗镍工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2024年电镀镍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电镀镍市场发展现状

电镀镍市场发展现状1. 简介电镀镍是一种常用的电镀工艺,通过在金属表面涂覆一层镍来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和外观质量。

电镀镍市场是一个重要的金属表面处理市场,应用广泛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家电、机械等行业。

2. 市场规模电镀镍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稳定的发展态势。

根据行业研究机构的数据,2019年全球电镀镍市场规模达到了XX亿美元,并预计在未来几年将保持5%的年复合增长率。

3. 主要市场电镀镍市场主要分为几个主要区域:北美、欧洲、亚太和其他地区。

这些地区在电镀镍市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北美市场是全球电镀镍市场的一个关键地区,该地区的汽车和航空航天行业对电镀镍的需求量大,并拥有多家重要的电镀镍生产厂家。

•欧洲市场在电镀镍市场中也占有重要地位,该地区的汽车和机械制造业对电镀镍有高需求,并且欧洲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也推动了电镀镍市场的发展。

•亚太市场是电镀镍市场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这主要归功于亚洲快速发展的汽车和电子行业,以及一系列严格的环保法规的实施。

•其他地区如中东和拉丁美洲虽然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但也对电镀镍市场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

4. 市场驱动因素电镀镍市场的发展得益于以下几个市场驱动因素:4.1 汽车工业的发展全球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对电镀镍市场的需求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汽车销量增长,汽车制造商希望提供更耐用和外观更好的产品,这促使他们提高对电镀镍的需求。

4.2 环境保护法规的严格实施越来越多的国家制定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要求金属表面处理行业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电镀镍作为一种环保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受到了更多企业和政府的认可和采用。

4.3 电子产品的普及电子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普及,这对电镀镍市场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电镀镍在电子产品中可以提供更好的耐腐蚀性能和导电性能。

5. 市场挑战电镀镍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5.1 原材料供应不稳定电镀镍的主要原材料是镍,而镍的供应量在全球范围内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

镍矿的处理工艺现状及进展报告

镍矿的处理工艺现状及进展报告

镍矿的处理工艺现状及进展报告随着工业化的进程,镍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金属元素之一,广泛应用于钢铁、电子、航空航天、化工等众多领域。

而镍矿作为镍资源的重要来源之一,其开采和处理工艺一直备受关注。

镍矿的处理工艺主要包括浮选法、重选法、磁选法、氧化还原法、水热法等多种手段。

其中以浮选法最为常用,其原理是利用矿物与水、药剂接触时的特殊性质,选择性地使目标矿物与泡沫一同上浮到液面,并被捕集。

然而由于镍矿石的种类繁多、矿石性质、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浮选法单一的方法很难达到最佳效果,需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药剂以及前后处理方法,才能得到满意的分离效果。

近年来,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应用,镍矿处理工艺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变和更新。

如利用高强度磁场降低铁矿石中的硅的含量,提高镍的回收率;采用化学还原法、汞化法等新型氧化还原法,有效地去除浮渣中的杂质,提高了镍的品位;水热法是运用热水、蒸汽、盐溶液等条件生长镍铬铁尖晶石,以提高镍的含量和品质。

而不同的处理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也往往会相互补充和配合,以达到最佳效果。

综合来看,镍矿的处理工艺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发展中,每一个新方法和新技术的运用都为镍冶金工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潜力。

当然,随之而来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需要我们不断地注重科技进步,加强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以提高镍冶金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全球镍矿资源总储量超过了9200万吨,并且镍矿资源已经被广泛分布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中。

其中,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喀里多尼亚等国家在全球镍矿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镍矿开采技术也十分成熟。

从镍矿产量上来看,全球主要的镍生产国家和地区为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地。

据报告显示,菲律宾全年的镍生产量为330万吨,印度尼西亚的镍产量为168万吨,俄罗斯的镍产量为150万吨,而澳大利亚的镍产量则为14万吨左右,这些数据说明了全球镍矿开采的趋势。

镍基合金 产业发展趋势

镍基合金 产业发展趋势

镍基合金产业发展趋势镍基合金产业发展趋势引言镍基合金是一种具有很高熔点、优良耐热、耐腐蚀、耐磨损、抗氧化等特性的合金材料。

它在航空航天、能源、汽车、化工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推动,镍基合金产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从国内外产业环境、市场需求、技术创新等多个角度分析镍基合金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国内外产业环境1. 国际市场概况镍基合金是国际上主要的高端合金材料之一。

根据数据,2019年全球镍基合金产量超过20万吨。

主要生产国家有美国、德国、中国、法国等。

其中,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镍基合金消费国之一,其产量和需求量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随着科技进步和航空航天业的快速发展,预计未来几年全球镍基合金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

2. 国内市场概况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镍基合金生产和消费国之一。

近年来,中国镍基合金产量稳步增长,其中以东北地区产量最高。

中国的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电力等行业对镍基合金的需求不断增加。

同时,中国政府加大了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国内镍基合金产业创新和发展。

二、市场需求分析1. 航空航天领域航空航天领域是镍基合金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

镍基合金在飞机发动机、航空推进系统、导弹零件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民航业的发展、航空航天技术的进步和国家军备建设的推动,镍基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2. 化工行业镍基合金在化工行业中主要用于高温环境下的反应容器、催化剂、腐蚀性介质的传递等。

随着中国化工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升级,对镍基合金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3. 能源领域能源领域是镍基合金另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

镍基合金在核能、火电、水电等能源开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抗氧化、耐热等方面。

随着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推广,镍基合金在能源领域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三、技术创新分析1. 新合金材料的研发在镍基合金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新合金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一直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新材料的研发可以提高镍基合金的强度、热稳定性、抗腐蚀性等性能,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世界及中国镍市场的现状和前景

世界及中国镍市场的现状和前景
风能、太阳能领域应用
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领域的发展也 需要大量的镍资源。镍在制造风力发 电机和太阳能板等设备中发挥着关键 作用,可以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效率。
技术进步对镍市场的影响
冶炼技术的改进
随着冶炼技术的不断进步,镍的提取和生产效率得到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增加了镍市场的供应能力。
新型合金和涂层材料的研发
需求方面
镍的需求主要来自不锈钢、电池、电镀等行业。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 展,电池对镍的需求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全球镍市场价格走势
近年来,由于供应紧张和需求增加,全球镍市场价格呈现波动上涨趋势。特别是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对镍的需求增加,进一步推高了镍价。
然而,未来镍价走势仍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全球经济形势、政策变化、新技 术发展等。
镍在新型合金和涂层材料的研发中具有重要应用,这些新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将 进一步推动镍市场的需求增长。
全球镍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
市场供需平衡
未来随着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全球镍市场的供需关系将逐渐平衡,价格也 将趋于稳定。
中国市场的影响力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镍消费国之一,未来中国镍市场的需求和政策将直接影响全球镍市场 的走势。同时,中国也在积极开发新能源领域,这将进一步推动全球镍市场的需求增长。
世界及中国镍市场的现状和前景
目 录
• 世界镍市场概述 • 中国镍市场概述 • 世界及中国镍市场面临的挑战 • 世界及中国镍市场的发展前景 • 结论和建议
01 世界镍市场概述
全球镍供需现状
供应方面
全球镍供应主要来自红土镍矿和硫化镍矿,近年来,由于硫化镍矿资源逐渐枯 竭,红土镍矿成为主要供应来源。同时,一些新技术的应用也提高了镍矿的开 采效率。

化学镀镍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分析

化学镀镍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分析

化学镀镍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分析化学镀镍技术发展简介:化学镀镍的历史与电镀相比,比较短暂,在国外其真正应用到工业仅仅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事。

1844年,A.Wurtz发现金属镍可以从金属镍盐的水溶液中被次磷酸盐还原而沉积出来。

化学镀镍技术的真正发现并使它应用至今是在1944年,美国国家标准局的A.Brenner和G.Riddell的发现,弄清楚了形成涂层的催化特性,发现了沉积非粉末状镍的方法,使化学镀镍技术工业应用有了可能性。

但那时的化学镀镍溶液极不稳定,因此严格意义上讲没有实际价值。

化学镀镍工艺的应用比实验室研究成果晚了近十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用运输公司对这种工艺发生了兴趣,他们想在运输烧碱筒的内表面镀镍,而普通的电镀方法无法实现,五年后他们研究了发展了化学镀镍磷合金的技术、公布了许多专利。

1955年造成了他们的第一条试验生产线,并制成了商业性有用的化学镀镍溶液,这种化学镀镍溶液的商业名称为“Kanigen”。

在国外,特别是美国、日本、德国化学镀镍已经成为十分成熟的高新技术,在各个工业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中国的化学镀镍工业化生产起步较晚,但近几年的发展十分迅速,不仅有大量的论文发表,还举行了全国性的化学镀会议,据第五届化学镀年会发表文章的统计就已经有300多家厂家,但这一数字在当时应是极为保守的。

据推测国内每年的化学镀镍市场总规模应在300亿元左右,并且以每年10%~15%的速度发展。

一.化学镀镍技术:2.1 概念介绍:化学镀又称为无电解镀(Electroless plating),也可以称为自催化电镀(Autocatalytic plating)具体过程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水溶液中的金属离子被还原剂还原,并且沉淀到固态基体表面上的过程。

ASTM B374(ASTM,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中定义为Autocatalytic plating is “deposition of a metallic coating by a controlled chemical reduction that is catalyzed by the metal or alloy being deposited”。

镍市场分析分析镍市场的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

镍市场分析分析镍市场的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

镍市场分析分析镍市场的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镍市场分析: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镍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不锈钢、合金、电池等领域。

本文将从镍市场的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镍市场发展前景(1)全球镍资源供应与需求情况目前,全球镍资源主要集中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等国家。

这些国家的镍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相当大比例。

然而,随着这些国家对镍出口的限制逐渐增加,全球镍资源供应面临一定的挑战。

与此同时,全球不锈钢、合金和电动车等行业对镍的需求不断增加。

特别是电动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对镍的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加。

因此,短期内全球镍供应与需求的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2)可持续能源发展的推动随着全球可持续能源发展的推动,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装置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而镍作为这些装置中的重要材料,如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等,对镍的需求也将相应增长。

此外,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增加也将带动镍的需求增长。

清洁能源和低碳经济的发展是未来的趋势,因此,镍市场的潜力巨大。

二、镍市场投资机会(1)亚洲地区镍需求增长亚洲地区是全球镍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中国、印度等经济增长迅速的国家对镍的需求持续增加。

而这些国家对镍出口的限制也带来了进口镍的需求增长。

因此,投资者可以考虑关注亚洲地区的镍市场,并积极寻找投资机会。

(2)电动车市场的发展电动车市场的迅速崛起为镍市场提供了巨大的投资机会。

电动车电池中广泛采用的是镍锰钴酸锂等镍基材料。

随着电动车市场的持续扩大和发展,对镍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这将为投资者带来利润空间。

(3)镍矿开发与投资由于全球镍供应面临一定的挑战,对镍矿的开发和投资前景也值得关注。

寻找具有丰富镍资源的地区,并进行相关的开采投资,有望获得较好的回报。

总之,镍市场的发展前景强劲,并存在着丰富的投资机会。

投资者可以通过关注亚洲地区的镍需求增长、电动车市场的发展以及镍矿的开发与投资等方面来寻找投资机会。

然而,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者应在充分了解市场情况和风险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投资决策。

镍行业研究报告

镍行业研究报告

镍行业研究报告引言本研究报告旨在全面分析镍行业的发展现状、趋势以及相关的市场机会和挑战。

镍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在许多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深入研究镍行业,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供应关系,帮助投资者和决策者做出明智的决策。

1. 行业概述镍是一种储量丰富的金属,被广泛用于不锈钢、合金制造、电池和电子产品等行业。

全球镍供应主要来自于亚洲、非洲和澳大利亚等地。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和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对镍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前景广阔。

2. 市场规模与趋势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全球镍市场规模逐年增长,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

亚太地区是最大的镍消费地区,中国市场占据了该地区的绝大部分份额。

随着新能源汽车和电子产品的快速普及,对镍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给镍行业带来更多的机遇。

3. 行业竞争格局目前,全球镍行业的竞争格局较为集中,少数大型企业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

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地,它们具有较强的资源储备和生产能力。

然而,随着新的投资者和新的市场参与者进入市场,竞争格局可能会发生变化。

4. 市场机会与挑战尽管镍行业有广阔的市场机会,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镍价格的波动性较大,受全球经济形势和政策变化的影响较大。

其次,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增加,行业面临着更加严格的限制和监管。

此外,新兴市场的竞争加剧,也会对行业带来一定的压力。

5. 投资前景与建议根据对镍行业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投资前景与建议: - 镍行业具有良好的长期增长潜力,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和电子产品领域。

- 投资者应该关注亚太地区市场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市场的增长。

- 需要注意镍价格的波动性,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 利用大数据和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以应对竞争和环保压力。

结论通过本研究报告,我们对镍行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市场机会和挑战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

镍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国内外镍资源及其开发现状

国内外镍资源及其开发现状

国内外镍资源及其开发现状陈 甲 斌(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北京·101149)镍虽然属于小金属品种系列,但是它的重要性却日益提高,目前已成为发展现代航空工业、国防工业和建立人类高水平物质文化生活的现代化体系不可缺少的金属。

然而,从资源来说,我国的镍供应严重短缺,对外依赖一直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改观,并已成为制约后续相关产业发展的资源“瓶颈”。

因此,分析研究国内外镍资源开发现状,对合理布局我国的镍产业、制定科学的资源战略及有效的应对措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世界资源状况美国地调局统计数据反映,近10年来,世界镍资源储量总体呈现稳步增长态势,静态供应保障能力不断得到提高,资源基础日益雄厚。

1998年-2007年,尽管世界镍矿金属年均产量近达130万吨,但是镍储量却持续增长,2007年度高达6700万吨、比上年增长4.7%;与此对应,资源储量静态保障能力也从35年上升至43年。

这揭示着:世界镍资源比较丰富,供应保障能力总体向好(图1)。

图1 1998年-2007年世界镍资源储量情况资料来源: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 ,1999-2008从类型上看,世界镍资源主要有红土型矿及硫化物型矿两种,其中以红土型矿为主、约占总量60%,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古巴、新喀里多尼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巴西、哥伦比亚和米多尼加等国;硫化物型矿只占40%,主要分布在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中国、南非等国家。

此外,在深海特别是在太平洋深海的锰结核中也蕴藏着丰富的镍。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新的镍矿床的发现,世界镍资源分布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澳大利亚镍资源储量由1997年的第五位越至2002年的第一位,以后不仅保持了第一的位次,而且资源储量占据世界的1/3,是世界镍资源的核心区;俄罗斯、古巴、加拿大及新喀里多尼亚,这些国家镍储量在1997年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到2007年虽然保持了世界前五位的地位,但是占世界比重已经降低到10%以下;巴西、希腊、菲律宾及委内瑞拉的地位得到提升,并且委内瑞拉从2002年开始挤入世界镍资源大国行列(表1)。

镍 研究报告

镍 研究报告

镍研究报告
根据最新的镍研究报告,以下是关于镍的一些重要发现和趋势:
1. 镍是一种重要的工业金属,主要用于合金制造。

它具有耐腐蚀性、高熔点和磁性等特点,使其广泛应用于不锈钢、电池、电子产品和航空航天等行业。

2. 镍的市场需求逐年增加。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镍的需求预计将持续增长。

特别是能源储存和电动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将推动镍需求的增加。

3. 镍的供应情况严重依赖于少数几个主要生产国,尤其是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

这些国家的政治不稳定性和环境法规的变化可能会对全球镍市场造成影响。

4. 镍价格的波动较大,受到市场供需和国际贸易关系等许多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镍价格一度受到中国需求的推动和印尼出口政策的影响而大幅波动。

5. 镍资源的开采和回收成为关注的焦点。

随着全球镍需求的增加,增加可持续的镍资源供应变得至关重要。

因此,专注于镍资源的开采技术和回收利用方法的研究与发展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

总之,镍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金属,其需求预计将持续增长。

然而,供应的不稳定性和价格的波动性仍然是行业面临的挑战。

因此,研究和开发高效的镍资源开采和回收方法将有助于保障供应和促进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4年电镀镍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电镀镍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电镀镍市场调研报告1. 背景介绍1.1 电镀镍的定义与用途电镀镍是一种将镍金属电化学地沉积在其他基材表面的工艺,以提高基材的耐腐蚀性、硬度和外观等性能。

电镀镍应用广泛,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汽车制造、机械制造、电子电器等行业。

1.2 调研目的与意义本次调研的目的是深入了解电镀镍市场的发展现状、趋势、竞争格局以及相关政策和研发动向,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推动电镀镍行业的健康发展。

2. 市场概况2.1 市场规模电镀镍市场在过去几年保持了稳定增长,截至2020年末,全球电镀镍市场规模达到XX亿美元。

2.2 市场主要地区目前,亚太地区是电镀镍市场的主要消费地区,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XX%。

其次是北美和欧洲地区,市场份额分别为XX%和XX%。

2.3 市场竞争格局电镀镍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XX公司、XX公司、XX公司等。

这些公司在市场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竞争优势,其中XX公司是目前市场上的领先者。

2.4 市场趋势分析近年来,电镀镍市场呈现出以下趋势:•环保要求日益严格,推动了电镀镍行业的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电镀镍市场的新的增长机遇。

•电子电器产品对高性能镍材料的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了电镀镍市场的发展。

3. 政策与标准3.1 政策支持政府在电镀镍行业发展中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技术创新支持等,这些政策刺激了企业的投资热情和技术创新能力。

3.2 环保标准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对电镀镍行业的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

政府和相关机构发布了一系列环保标准,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废气、废水和废物的排放,促进电镀镍行业的绿色发展。

4. 技术创新与研发4.1 技术创新方向目前,电镀镍行业的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新型镍镀液的研发,以提高电镀镍层的均匀性和光洁度。

•新型电镀设备的开发,提高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绿色电镀技术的探索,减少对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

国内外镍工业现状及前景展望

国内外镍工业现状及前景展望

资料来源:①戴自希、王家框编著,《矿产勘查百年》;② M etals E conom ics G roup,Strategic R eport.
按近年镍矿山的产量计算,世界镍储量和储量 浸工艺取得初步成效,调整了储量数据,镍储量由
基础的静态保证年限分别在 40 年和 80 年以上。而 910 万 t提高到 2200 万 t,储量基础由 1100 万 t提
且找矿还有潜力。另外澳大利亚镍储量变化比较大, 高到 2700 万 t,各增加了 1 倍多。
由于西澳地区 3 座大型红土型镍矿的利用和加压酸
中国探明的镍矿产地多数都已开发利用,所剩
- 67 -
W ORLD NONFERROUS M ETALS 2005.10
综述
无几。远景找矿主要在新疆、甘肃、吉林等省区进行, 涡轮机、轧钢机的轧辊;镍盐和镍的深加工产品广泛用
储量及品位
生产能力
矿石量(万 t) 品位(% ) 金属量(万 t)
(t/a)
30600 N i1.04 C o0.06 N i300 C o19.6 N i45000 C o3000
表 5 世界新建或拟建红土型镍矿山
矿山名称
M urrin M urrin C aw se B ulong
M t.M argaret R avensthorpe M arlborough
Syerston G oro N akety
R am a R iver
所在国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 新喀里多尼亚 新喀里多尼亚 巴布亚新几内亚
2001
2002
1452
1527
210
170
211

镍产业的发展趋势

镍产业的发展趋势

镍产业的发展趋势镍产业的发展趋势一、引言镍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高品质生活需求的增加,镍产业的发展也呈现出一系列的新趋势。

本文将从全球镍资源与需求、技术创新与环保、新兴应用领域等方面探讨镍产业的发展趋势。

二、全球镍资源与需求1. 全球镍资源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俄罗斯、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随着全球镍矿资源的逐渐枯竭,镍产业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2. 镍的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电子通信等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对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三、技术创新与环保1. 技术创新是推动镍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针对镍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环境污染问题,各国纷纷加大对镍冶炼技术的研发。

采用高效的镍冶炼技术可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

2. 环保成为制约镍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各国对镍冶炼企业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和监管机制将会对镍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四、新兴应用领域1. 新能源汽车是镍产业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镍铁电池等镍基电池的需求量将会大幅增加。

2. 航空航天领域是另一个潜力巨大的镍应用领域。

镍合金具有高温强度和耐腐蚀性能优异的特点,因此在航空航天装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3. 光伏产业是镍的新兴应用领域之一。

镍是太阳能电池片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太阳能发电技术的进步,镍的需求量将逐步增加。

4. 镍在电子通讯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如移动通信设备、计算机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镍在电子通讯领域的需求将会不断增长。

五、挑战与机遇1. 全球镍矿资源的逐渐枯竭是镍产业发展的主要挑战之一。

为了保障镍供应,各国需要加大资源勘探和开发的力度。

2. 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是镍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

采用环保技术和设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将有助于提升镍产业的竞争力。

3. 新兴应用领域的迅猛发展为镍产业带来了机遇。

镍产业发展趋势

镍产业发展趋势

镍产业发展趋势镍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金属,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镍产业的发展一直受到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能源结构的调整,未来几年镍产业将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的发展趋势。

一、全球镍需求的增长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的增加以及新能源技术的快速推进,全球对镍的需求将会持续增长。

特别是在新能源领域,如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等方面,需求增长更为迅猛。

镍在这些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镍产业将受益于全球对新能源的需求增长。

二、镍的供应紧张局势尽管对镍的需求增长迅猛,但是镍的供应却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目前全球镍的产量主要集中在前苏联国家、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少数几个国家,这些国家的稀土储量有限,并且面临着资源开采困难、政策限制等问题。

加之全球镍产业链的不稳定性,供应链断裂的风险也日益增加。

这将导致镍的价格上涨,长期来看,镍供应的紧张局势将成为制约镍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镍产业的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镍产业也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

镍合金等新材料的研发,将为镍产业带来更多的应用领域和市场需求。

2、提高镍冶炼和提纯技术的效率。

镍冶炼和提纯技术的效率直接影响着镍产业的成本和竞争力。

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将是镍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3、镍电池技术的创新。

镍电池作为新能源存储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提升将推动镍产业的发展。

四、镍产业的国际化发展镍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商品之一,其价格和供应情况对全球的经济和金融市场有着重要影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镍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将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这将促进全球范围内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开发利用,加大对镍产业的投资力度,推动镍产业向高端、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

五、镍产业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各国对镍产业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

镍冶炼和提纯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尾矿、废水和废气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国内外渗镍工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渗镍工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文献综述评分表国内外渗镍工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河北联合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10轧1班)摘要:渗金属是热扩渗技术的一种,它是利用渗入金属原子在金属基体表面的吸附、扩散而形成含有渗入金属的合金层。

金属材料表面渗镍元素可以大幅度提高其表面硬度、耐腐蚀性和抗高温氧化性,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和节约自然资源十分有意义。

本文综述了渗镍技术的原理、方法、发展现状等,详细介绍了渗镍技术在离子、合金化合物、钢材中等的具体应用现状及特点。

关键词:离子渗镍;合金渗镍层;渗层微观组织1引言渗镍是热扩渗技术的一种,它是利用渗入的镍原子在金属基体表面的吸附、扩散而形成含有渗入镍的合金层。

由于金属元素种类之多、金属元素与镍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复杂和多样性,因此渗镍所能得到的合金层的种类和性能是极其丰富的。

选择合适的金属基体元素,往往可以获得性能非常特殊的表面合金层,如高的表面硬度、耐磨性和抗蚀性或抗高温氧化性。

目前我国的渗镍技术发展前景很好。

2渗镍的原理及方法2.1热扩渗理论渗层形成的条件:首要条件是渗入元素必须能够同基体金属形成固溶体或化合物;其次是渗入元素与基体金属必须保持直接的紧密接触;再次是还要有一定的渗入速度,这就要求具备一定的扩散温度;最后,对于靠化学反应提供活性原子的热扩渗工艺,生成活性原子的化学反应必须满足热力学条件。

渗层形成的过程:第一步,产生渗剂元素的活性原子并提供给基体金属表面。

第二步,渗剂元素的活性原子吸附在基体金属表面上,随后被基体金属所吸收。

吸收过程包括活性原子渗入基体金属中,形成表面固溶体或化合物,即最初的渗层,建立热扩渗所必须的浓度梯度。

第三步,基体表面继续吸附和吸收渗剂活性原子,最初渗层中的渗剂原子向基体金属内部扩散,基体金属原子也同时向渗层中扩散,渗层逐渐增厚。

2.2渗金属方法目前材料表面渗金属的方法,可归纳为如下几类:(1)固体法粉末法是固体法中最普通的方法,应用的也最多。

此法简单易行,但时间长、损耗大,成分控制困难,劳动条件差,只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评分表国内外渗镍工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河北联合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10轧1班)摘要:渗金属是热扩渗技术的一种,它是利用渗入金属原子在金属基体表面的吸附、扩散而形成含有渗入金属的合金层。

金属材料表面渗镍元素可以大幅度提高其表面硬度、耐腐蚀性和抗高温氧化性,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和节约自然资源十分有意义。

本文综述了渗镍技术的原理、方法、发展现状等,详细介绍了渗镍技术在离子、合金化合物、钢材中等的具体应用现状及特点。

关键词:离子渗镍;合金渗镍层;渗层微观组织1引言渗镍是热扩渗技术的一种,它是利用渗入的镍原子在金属基体表面的吸附、扩散而形成含有渗入镍的合金层。

由于金属元素种类之多、金属元素与镍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复杂和多样性,因此渗镍所能得到的合金层的种类和性能是极其丰富的。

选择合适的金属基体元素,往往可以获得性能非常特殊的表面合金层,如高的表面硬度、耐磨性和抗蚀性或抗高温氧化性。

目前我国的渗镍技术发展前景很好。

2渗镍的原理及方法2.1热扩渗理论渗层形成的条件:首要条件是渗入元素必须能够同基体金属形成固溶体或化合物;其次是渗入元素与基体金属必须保持直接的紧密接触;再次是还要有一定的渗入速度,这就要求具备一定的扩散温度;最后,对于靠化学反应提供活性原子的热扩渗工艺,生成活性原子的化学反应必须满足热力学条件。

渗层形成的过程:第一步,产生渗剂元素的活性原子并提供给基体金属表面。

第二步,渗剂元素的活性原子吸附在基体金属表面上,随后被基体金属所吸收。

吸收过程包括活性原子渗入基体金属中,形成表面固溶体或化合物,即最初的渗层,建立热扩渗所必须的浓度梯度。

第三步,基体表面继续吸附和吸收渗剂活性原子,最初渗层中的渗剂原子向基体金属内部扩散,基体金属原子也同时向渗层中扩散,渗层逐渐增厚。

2.2渗金属方法目前材料表面渗金属的方法,可归纳为如下几类:(1)固体法粉末法是固体法中最普通的方法,应用的也最多。

此法简单易行,但时间长、损耗大,成分控制困难,劳动条件差,只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后来发展的快速加热(利用感应加热或电接触加热)气固化学热处理大大缩短了其工艺周期。

(2)液体法目前世界上采用较新的液体渗入技术是盐浴法,它的广泛应用归功于TD法的推广。

TD法是1969年由日本丰田研究所开发的,是用熔盐浸镀法、电解法及粉末法进行扩散表面硬化处理的总称,实际应用最广的是熔盐浸镀法。

液体法具有工艺简单,加热均匀、生产周期短等特点。

(3)气体法它是将含有渗入金属卤化物的气体与工件在高温下作用,使欲渗金属渗入工件中。

此法速度快,渗层质量好,但存在气体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等问题。

(4)离子渗金属这是一种比较好的渗金属方法,它渗速快、渗层组织容易控制且无污染[1]。

2.3渗金属技术特点(1)渗层-基体界面化学成分呈连续梯度变化,因而表层和基体结合良好。

(2)其工艺过程可以不影响基体材料的结构,因而不影响其基体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3)渗层-基体材料的结合,实际上是一种复合材料,可以克服基体材料的某些缺点,得到更好的综合性能。

渗层和涂层、镀层的主要区别是渗层由渗入元素在基体元素的基础上组成的合金,渗层的表面即基体材料的表面,对被渗零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影响很小[2]。

3渗镍在工业纯铁离子应用3.1渗层组织及成分分析3.1.1渗层组织特点离子渗Ni层组织大致由两部分组成,即表面的白亮层及其以下的树枝状结构层,如图1所示。

白亮层的抗蚀性极强,4%的硝酸乙醇溶液不能将其细节腐蚀出来,而树枝状组织形态却显得非常清楚。

不同的工艺条件对白亮层的形貌没有影响,其树枝状却随渗Ni温度的不同而异。

其规律为:随着渗Ni温度的下降树枝枝条变细且更加密集;当渗Ni温度为700℃时,白亮层以下看不到明显的树枝组织。

此外,不论树枝粗细,其根部均与白亮层连为一体,可见树枝是白亮层向基体延伸的一种方式。

图1 渗Ni层组织x3003.1.2渗层成分分析图2为渗层中Ni的浓度分布曲线,其中图2a为加热温度900℃,保温5h,源极电压800V,阴极电压450V,气压28Pa条件下的试验结果;图2b为加热温度800℃,保温3h,源极电压800V,阴极电压450V,气压30Pa条件下的试验结果。

由图可见,尽管工艺参数不同,渗层中Ni的浓度分布特点是已知的,即在白亮层中Ni浓度较高,与源极材料成分相接近,而且在白亮层内由表向里Ni的浓度梯度很小,而在树枝状区浓度梯度很大。

图2 渗层Ni浓度分布曲线3.1.3渗层形成机理探讨关于白亮层的形成,根据组织及成分分析结果,可以认为,其过程主要由Fe、Ni原子在试样表面沉积外延生长及向内扩散所控制。

由于多重空心阴极溅射源对试样表面的原子供给非常充裕,表面沉积的Ni原子数量比扩散进入基体的多,多余的Fe、Ni原子在表面的沉积便形成成分与源极材料相接近的Fe-Ni合金相层。

但是其具体形成过程因温度不同而异,当温度高于Ac3点时,Fe、Ni原子在表面沉积后,一部分向基体扩散,其余部分便沿着表面晶格向外生长,白亮层与基体间只有成分差别而没有明显的层基界面。

在原子沉积形成渗层的同时,Ni原子向基体扩散,基体中的Fe原子也向白亮层中扩散,从而形成白亮层与基体中的Ni浓度的分布特点。

当渗Ni温度低于Ac3点,且表面Ni含量高于其在相中的平衡浓度时,白亮层的形成是以Fe-Ni合金相在相表面形核长大的方式进行的。

此时渗层与基体之间有明显的界面。

3.2影响渗层厚度的因素3.2.1加热温度及保温时间的影响图3是在其它工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渗层厚度与加热温度的关系曲线。

由图3可见,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总的渗层厚度迅速增加。

渗层厚度的增加主要表现在树枝状组织层,而白亮层厚度变化不大。

图4是在其它工艺参数不变的条件下,渗层厚度与保温时间的关系曲线。

由图4可见,渗层厚度随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其中白亮层厚度的增长速度与时间成线性关系[3]。

图3 渗层厚度与加热温度的关系图4 渗层厚度与保温时间的关系3.3离子渗镍工艺的研究通过实验可以得出T8钢试样在不同渗镍温度下用金相法测得的渗层厚度,见表1,随着渗镍温度的升高,其白色层(纯Ni层)和扩散层增加均较快。

图5是45钢920℃渗镍1h的金相照片。

可明显看出渗层由表面白色层和次内层的高碳层所组成。

表面白色层为纯镍层,次内层含碳量明显高于基体,这是因为镍是非碳化物形成元素,随着镍渗入,把碳挤向内层,故在渗镍层内侧有一富碳区,称之扩散层。

表1 T8钢不同渗镍温度下的渗层厚度渗镍温度/℃1000 920 860 780白色层/μm72.34 57.60 33.42 12.24 扩散层/μm150.48 158.35 127.30 76.76 总渗层/μm223.18 215.95 160.72 89.00图5 45钢渗镍1h金相照片x250920℃x1h利用双阴极离子轰击炉的辅电源的阴极作为用欲渗金属母材进行离子渗金属,与国外报道的欲渗金属的卤化物电离后的金属离子作为离子源的方法相比较,其不污染环境。

用固体纯金属作为欲渗金属母材,由于在真空条件下,金属的熔点明显降低,如在1.33×10-2Pa时铬的熔点降至1040℃,锰的熔点为825℃。

它们的蒸汽压相应提高了,加上离子轰击的作用,金属离子或中性原子较容易从欲渗金属的母材中飞出,参与渗入反应,达到离子渗金属的目的。

只要更换作为辅电源阴极板的材料,可实现不同的离子渗金属[4]。

4渗镍在合金中的应用4.1放电气压对渗层镍含量及渗层厚度的影响图6为渗层表面最高镍含量随气压的变化曲线。

可看出20Pa时渗层镍含量很少,当气压从20Pa升至30Pa时,渗层镍含量显著增加;但当气压从30Pa升至50Pa时,渗层镍含量随之降低。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气压太高,背散射强,即活性原子在向阴极传输的过程中由于碰撞返回的概率增大;气压太低,等离子体密度小。

源极溅射出的有效原子数就少。

这都会对渗层镍含量及厚度产生影响。

因此认为本研究的最佳气压为30Pa,此时渗层镍含量最高。

图6 深层表面最高镍含量虽气压变化曲线4.2最佳气压下渗层成分分布图7为30Pa下合金元素镍沿渗层深度的浓度分布。

可看出渗层表面的最高Ni浓度可达95%。

合金元素镍在渗层中基本呈梯度分布。

曲线在从表面到大约20μm处存在一个陡降区,之后缓慢下降。

当炉体内产生辉光时。

试样与源极之间产生不等电位空心阴极效应,高能量的带电粒子轰击源极和试样表面时,在试样表层形成一个镍的高浓度密集区,且在试样表层形成大量的空位和缺陷,促进镍向基体扩散,形成浓度的梯度分布。

图7 渗层成分曲线4.3最佳气压下试样渗镍后的显微组织图8为30Pa下TC4渗镍后的截面显微组织。

对照图7的渗层成分曲线可看出,镍含量随渗层深度的增加而平缓下降。

整个渗层都是由连续均匀的扩散层组成,扩散层由树枝状组织构成。

图9为TC4基体截面显微组织。

对比图8与图9可看出,由于处理温度不是很高,显微组织与未渗镍前相比并无太大变化,仍为等轴晶组织。

图8 渗层截面显微组织图9 TC4基体截面显微组织4.4渗层显微硬度分布图10为30Pa下TC4渗镍后的硬度分布曲线。

整个曲线呈梯度下降趋势,与渗层成分曲线相对应。

渗层表面硬度达621HV,相对于基体的287HV提高了一倍多[5]。

图10 硬度曲线5钨表面双辉等离子渗镍组织及机理5.1物相分析图11为钨表面双辉渗镍层的XRD图谱,结果表明改性层主要物相为Ni,W及中间相NiW和Ni4W。

中间相的存在说明在双辉等离子渗Ni的过程中Ni与W 发生了界面反应。

图11 钨表面双辉渗镍合金层的XRD图谱5.2微观组织及成分分析图12为纯W渗Ni后的改性层横截面SEM形貌。

从上至下依次分别为沉积层、渗层和基体。

沉积层由纯Ni组成,颜色为深灰色,平均厚度约为19μm;渗层呈银灰色,厚度约为2~3μm;渗层与沉积层界面明显,没有发现明显的裂纹、孔洞等缺陷。

渗层与基体无明显界面,改性层组织致密,与基体W实现了冶金结合。

图12 纯W渗Ni后的改性层SEM形貌对渗层进行定量EDAX元素分析,如图13所示。

图13 图12中A区域成分分析Ni元素原子百分比含量为4.7%,远大于900℃下W-Ni二元共晶相图Ni在W 中的固溶度(0.03%),如图14所示。

图14 W-Ni二元相图结合XRD分析,推断渗层成分为W(Ni)固溶体及少量中间相NiW和Ni4W。

W(Ni)固溶体的形成是由于辉光放电过程中等离子体轰击工件表面,使得基体表面晶体空位浓度增加,空位在一定深度范围内向基体内部扩散,形成空位梯度层。

表面层的空位可以容纳更多的Ni原子,从而使基体表面对Ni元素的溶解度有可能超过合金状态图中的溶解度。

900℃下少量中间相的生成是由于在离子轰击作用的非平衡状态下,活性原子所带能量高于平衡状态下原子能量,更易于与基体原子发生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