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美术课走进生活
让艺术走进生活(三年级美术教案设计)
三年级美术教案设计:让艺术走进生活艺术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机会能够让我们接触艺术,比如欣赏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与表演,或者进行各种创作活动。
在三年级美术课程中,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和项目,让艺术走进学生的生活中,让他们在创作过程中体验到艺术的乐趣和实际应用价值。
一、学生自我介绍在第一节课中,让每位学生进行自我介绍。
这一过程可以让学生逐渐熟悉课堂环境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可以为后面的课程作铺垫。
让他们介绍自己的名字、喜欢的颜色、爱好等等。
二、颜色与情感颜色是艺术中很重要的元素,让学生了解和学习各种颜色及其与情感的关联。
通过教授基本颜色的名称和表现方式,让学生感受颜色的力量,了解颜色所代表的情感,例如蓝色代表平静、红色代表热情等等。
基础上,学生可以进行一些与情感相关的绘画创作,比如画一张表现喜悦或惊喜的图片。
三、感知和表达让学生练习感知和表达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每个学生都可以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观点,这些观点和想法可以通过艺术来进行表达。
比如,学生可以画一幅画表达自己对于大自然的感悟,或者写一首诗表达自己的情感等等。
这种练习可以让学生不仅在艺术方面得到提高,也可以提高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四、观察物体让学生学会观察物体,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寻找每个物体中的美丽。
剖析物体各个方面的构成和细节,比如形状、纹理、颜色等等。
学生可以选一个物体进行绘画或制作一个模型。
这种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掘生活中的美,提高他们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五、群体创造在这个项目中,学生可以合作创作一个大型艺术作品。
这个作品可以是一个画板、拼贴画或者立体物品,由每个学生都各自创作一个小部分拼凑在一起。
这个活动可以鼓励学生协作、相互帮助和交流想法,在团队合作中学会发挥自己的能力和专长。
六、参观艺术展览艺术展览是一个学生接触各种不同艺术形式和风格的好机会。
带领学生去参观一些艺术展览或者艺术品市场,让他们有机会欣赏不同种类的艺术作品,提高他们的美术品味和容忍度。
小学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林大康
小学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林大康发布时间:2021-07-05T14:15:40.240Z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8月作者:林大康[导读]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在为学生传授知识时要注重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有机联系,让学生把美术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陶冶学生的情操。
艺术源于生活,在美术教学中实施生活化的教学策略是必然的。
温州市籀园小学林大康摘要:新课标明确指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在为学生传授知识时要注重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有机联系,让学生把美术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陶冶学生的情操。
艺术源于生活,在美术教学中实施生活化的教学策略是必然的。
在小学阶段,美术生活化教学可以帮助学学会美术技能,培养学生的美术思维,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
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术素养;情操;生活化教学生活化教学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生活背景中,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教学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其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美术是真切存在于人们生活之中的,学习美术知识可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好事物的眼睛和创造美好事物的双手。
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下,课堂教学尤其是艺术类课程教学的生活化模式与策略更是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1.创建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情境,通过对真实生活的折射,产生出不同的心理效果,进而对人产生影响。
情境是一种心理学的活动,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通过营造不同类型的情境,能够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
尽管小学生年龄小,但是他们对生活同样有着独特的理解。
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上还原生活场景,就能激发学生的独特认知。
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需要从教学内容出发,用多媒体、故事或其他手段为学生构建生活化的情境,强化学生主动学习美术的意识。
小学美术教学应用生活素材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措施
小学美术教学应用生活素材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措施摘要:小学美术课是开展美术教育、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
美术学科的落脚点在于审美,由于学科定位的差异,其教学方式也与其他课程有所不同。
美术学科的独特功能在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学生的表现力、理解力与艺术创造力。
本文阐述在美术教学中融入生活素材,能够增强学生的想象力,使其理解生活的美,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教学措施,以为相关美术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生活素材;艺术素养一、小学美术教学应用生活素材存在的问题(一)教学方式固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师生互动,鼓励学生参与美术活动,达成教学目标。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持者、设计者,但在课堂实践中,学生才是主体。
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学生被动地听讲,难以提高艺术素养,进而养成不主动思考的习惯,逐渐丧失学习热情,影响综合素养、能力的发展,这不利于其对生活的理解、认知。
同时,部分教师对生活素材的应用流于形式。
(二)学生被动接受学生对美术知识的认知与理解各不相同,这主要源于学生个体思维的差异。
个别学生认为美术等同于绘画,不了解美术的涵盖范围与内容涉及生活的诸多方面,将美术视为生活、学习的调味品,对其重视度不足。
一些学生对美术知识的了解较少,多临摹课本上熟悉的图片,难以将生活中看到的美融入作品,且在课前没有收集资料,在创作过程中也很少与同学交流,缺乏独特的想法与新颖的观念。
这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充分理解、吸收所学的美术知识,课堂学习欠缺主动性。
(三)教学内容脱节当前,使用多媒体课件成为美术教学的必要手段,其具有清晰、直观的优点,教师可以播放视频等形式为学生演示作品创作步骤。
学生如果未能看懂,教师可反复播放视频。
但部分视频内容统一化,没有充分与学生生活结合,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部分教师在课堂中应用生活素材的活动较为单调,仅是欣赏美术教材上的作品,部分作品与学生的生活缺乏联系,导致学生难以感受生活美,作品创作欠缺新意,这难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以生活情境为载体的美术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余下3页自行添加)
(一)学校搭建了良好的课题研究平台,大力支持本课题研究,校长有较强的指导能力。为课题研究提供经费保障。学校还拥有多位特级教师、骨干教师等,可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宝贵的意见并给予全程的指导。
(二)课题负责人是教第一学段的美术课,能收集到美术实践活动的素材。作为美术备课组组长有一定的教学经验,掌握了一定的课题研究方法,对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有充分的理解。前期课题研究工作准备充分,已悉心钻研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并进行相关信息采集,具备了研究本课题的基础和知识储备。
将学校节日与美术完美结合,设计与节日相关的一系列美术实践活动方案。比如在文化节中,文化节是主要以学校一大特色——英语为主,在活动中可以设计与英语相关的美术实践活动方案。在一年级上册中学过《字母设计》,在文化节上可以让学生设计英语字母的头饰。字母可以是自己喜欢的单词或者是自己的名字,不仅能够制造出英语氛围,更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研究过程
准备阶段(2016年1月-2016年3月)
1. 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
2. 撰写课题研究方案,申报立项。
3. 撰写课题行动方案。
4. 课题论证和准备工作。
5. 研读教材。
实施阶段(2016年4月—2017年2月)
1.深入课堂,按计划操作研究,做好观察记录。
2.以课题为中心,加强讨论、教育实践、总结等各方面的工作,采用“学理论、上研讨课、交流研讨”等形式,探索美术教学中的生活情境与生活中运用的美术技能两方面的教学方法、策略和模式,推动课题的深入开展。
二、核心概念的操作定义
该课题的“生活情境”有两类指向,一是指在美术课堂中创设生活的场景。带领学生创造生活情境,走进最真实的生活,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以“生活情境”为背景下的美术教育,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感受和学习美术,提升美术鉴赏能;二是指发挥美术技能,再结合生活中各种活动、各种传统节日的特点,设计出不同的美术实践活动,从而巩固生活与美术的联系。
三年级美术《我是生活小主人》
感谢聆听
教学难点:学生作品中画面组织、色彩搭配的启 发和引导。
二 教 法与学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
主要采用体验探究法,辅以课件 教学,激发学生学美术、喜爱美术 的情感。
学法:
学生自主体验,相互交流,给学生体 验与动手创作的时间。真正做到“以探 究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
0 3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湘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2课
《我是生活小主人》说课
(活动一)
说课流程
一 教学分析 二 教法与学法 三 教学过程 四 教学反思
一 教学分析
(1)教学思想:
主人翁意识是社会美德之一,它的养成要从娃娃抓起。本课的设置一 方面从学生亲历的生活体验中充分挖掘造型表现的题材和内容,发展学生 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强烈的个性表现欲望,另一方面通过美术的学习活动培 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从小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争做生活小主人”的 观念,使美术课堂有效的参与了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养成。本课将美术学 习内容和生活经验有机结合的尝试体现了全新的美术课程理念。
(4)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画画构图的主次关系与遮挡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绘画创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
力、记忆能力和想象创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做小主人的乐趣,学会
关心他人和集体,培养学生美化生活的意识和热爱生活 的情感。
(5)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记忆和想象,把自己做生活 小主人的情景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的探索
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的探索作者:梁丽英来源:《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年第23期摘要:“生活即教育”,我们的美术教学应构建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让美术与生活沟通起来,营造广阔的美术教学空间。
发展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审美能力,提高生活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引导学生体验生活,认识人的生存状态及人的生命价值。
关键词:美术教学价值体验生活一、新课程理念下我们的美术教学一直也在不断创新这也使得美术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素质人才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日,基础美术教育以形象的可塑性、动手操作性、非语言的物质造型性以及对形象感受力、记忆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及创造力进行培养和提高、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大作用。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着脱离学生生活与经验的现象。
这种现象尤其反映在一些学校等各类部门组织的比赛作品之中。
学生没有展现自己的生活情趣,没有实际生活依托,表现的都是空洞的、呆板的内容。
有时甚至是一种程式化的表现。
学生对美术的学习越来越不知道需要表现什么,应该表现什么和如何表现。
因此,学生渐渐失去了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如此严重影响了学生个体美术学习的健康发展。
基于此种原因,本文立求美术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探讨美术教育生活化的方法,指导美术教学。
二、探讨美术教学生活化的方向(一)美术教学的生活化以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
如果我们把基础教育中的美术活动当作专业的技术教育,就会偏离儿童美术教育的宗旨。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应该把儿童的视野局限在课本上及课堂里,而是要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整合儿童生活经验,组织趣味美术活动,有意识地拓展他们的视野,发展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化的美术教学能使儿童的美术欣赏能力、创造能力都得到培养和提高,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二)美术教学的生活化要充分利用身边的生活资源。
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研究
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研究【摘要】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美术教学提供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最大可能,因此,在教学应把生活世界引入课堂,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学习美术,感悟生活。
【关键词】小学美术;生活化;学生众所周知,艺术均来自生活现实。
雕塑家罗丹说:“对于我们来说,自然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如何以生活为中心开展美术课堂教学,发现生活中的美,有效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值得广大教师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话题。
本文针对生活化美术教学着重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
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
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
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
新课改的《美术课程标准解读》中明确指出:“我们在中小学进行的美术教育只是一种国民教育,我们的教育对象中绝大多数人目前不可能将主要精力放在美术上,将来也不一定以美术专业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
我们对学生所实施的不是专业美术教育,而应该是生活美术教育。
”然而以往美术教育在以下几个方面不适应素质教育:课程的综合性与多样性不足;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对小学生所实施的不是专业美术教育,而是生活美术教育。
我们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对学生未来生活有帮助的,有利于他们身心发展的。
在教学中要更多地从教育的角度来认识美术课程,而不是从美术的角度来看待美术教育。
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更多地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组织课程内容,才会淡化学科中心,才会关注课程的综合性和多样性,才会努力将美术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会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所以,开展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研究是一个十分必要的课题。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把握好以生活为切入点
过程 中提取 自己感兴趣 的经典材料。在每次正式上美术课之前 ,
从 学 生 的 生 活 经 验 出发 , 建 生 活化 的课 堂 , 学 生 的 身 边 构 从
让学 生体会 到美术就在身边 。美术是 生活的缩影 , 是艺术 教师要 留给 学生几分钟 的时间, 让学生领 略大师的风采。 由学生 说起 , 通过作 品来传达对人 、 事情 和生活 的情感 。教师应 轮流 负责课 前 收集 资料 , 并给 同学评价 自己“ 收藏” 的名画名作。 生活 的展现 ,
巧妙地引 向课 外, 向生活延 伸 , 把学生引 向对 社会 的不 断探 索和
品 , 取 经典 材 料 ; 教 材 中挖 掘 “ 活 ” 设 置 独 特 情 景 ; 生 活 中发 现人 提 从 生 , 从 和 事 物 , 高 关 注 意识 。笔 者 以 以上 三 方 面 为途 径 , 生活 化 美术 教 学 中 提 在 巧 妙 地 找 准切 入 点 , 导 学 生观 察 生活 、 引 思考 生 活 、 于 表 现 生 活 , 学 生 善 让
通过 活动有所收获, 体验成功的喜悦 , 同时增 强对大 自然和人 类社会பைடு நூலகம்的热 爱及责任感, 进一步提 高美术教 育教学的质量 。 关键词 : 小学美术 美术教 学 关注生活 生活体验
思索之 中, 以生活为切入 点 , 以学生所熟悉 的景 与物、 与事 、 人 学 习与生活为载体 , 学生一起 “ 和 走进 生活” 进 一步挖掘教材 中所 , 蕴含 的“ 生活” 。如 , 在给二年级 学生上《 有趣 的数字》 , 打开 时 从 数字王国的大 门开始 , 让学 生在这样的情境 中玩一玩 , 到气球 、 遇
教 师给四年级 学生上《 视》 透 一课 时, 了让 学生更好地理解 为
小学美术教学与生活链接的途径
小学美术教学与生活链接的途径一、小学美术教学与生活链接的途径(一)创设生活情境,增强美的感受力创设生活化的美术教学情境是培养学生美术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效率的一种新型、高效的教学方式。
创设生活情境,增强学生对美的感受力,是构建小学美术教学高效课堂的前提。
教师基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美术活动很有必要。
例如,在《难忘夏天》的实践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对夏天美的感受力,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夏天姹紫嫣红的花园风景,让学生通过对夏天颜色的探讨,将自身对夏天的独特感受通过绘画形式呈现出来,多媒体课件的生动活泼使学生走进生活,激发了对美术的热爱。
(二)穿插生活化元素,丰富教学内容传统的美术教学完全依附美术教材,教师一味地讲授重难点、习惯性地安排课堂作业的方式难免枯燥,提不起学生兴趣。
如果能在教学内容中穿插生活化元素,对丰富美术教学内容,激发美术学习动机等具有重要作用。
教师应做到三点:一是将生活化情境搬进课堂教学,使其成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二是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促进学生发现美。
三是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探究性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创造美的灵感,促使课堂教学高效。
(三)探索生活化教学方式,激发兴趣探索生活化教学方式是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实现美术教学与生活巧妙链接的绝佳途径之一。
探索生活化教学方式,教师应做到:一是借助多样化的课堂实践活动增强课堂活力。
二是注意学科之间的跨界融合,展现美术的独特艺术魅力。
三是通过实地写生丰富学生的审美感知。
例如,在《自然现象》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就“日出”“水流”“假山”等自然现象组织学生来一次野外写生,抓住学生最感兴趣的东西触动学生心弦,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悟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并用彩笔描绘出不同自然现象衬托下的美妙自然,让学生增强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四)引领学生走进自然,描摹生活以往的小学美术教学只注重引导学生联想,不注重引领学生走进自然,描摹生活,促使学生思维生活化。
小学美术老师工作计划
小学美术老师工作计划小学美术老师工作计划篇1短暂的假期很快就结束了,紧张而繁忙的新学期已经开始。
在这学期,我仍担任学校的美术教学工作,我将继续以课堂教学研究为基本点,狠抓课堂教学效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努力提高美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审美,爱美,学美的美肓观。
为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现制定出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进一步贯彻和学习美术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和理念,并运用新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使美术教学工作有一个新的突破。
二、学生现状分析:各年级学生从绘画的素质上看千差万别,造成他们对美术课兴趣的不同,所以,在课堂上的接受能力便有所差别。
每个班的学生绘画水平参差不齐,年级差别产生的差距也很大,有部分学生认为美术课并不重要,上课时不专心听讲,甚至在课堂上吵闹,影响课堂秩序,经常不交作业等。
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自行欣赏中外名作,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水平,继续学习基础绘画技巧及绘画形式。
2、通过各种形式的绘画,锻炼学生的绘画、技能、表现能力、掌握多种形式的绘画技巧。
3、对美术字有一定的认识,对其作用有一定的了解,能够独立设计出适合一定主题的板报,锻炼学生的自主性及创造性、参与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以写生、临摹、创作为主。
要大力提倡学生主动参与,放手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觉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挥学生自由思维的空间。
教师真正的成为学生发展的助手,参谋与引导者,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
四、教学措施:1、区别年级差别,把握学生的审美特点进行引导,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注重点、面相结合,以点带面,共同进步。
2、不断创设新的教学情境,营造适合学生成长的课堂氛围,激发他们用画笔来描绘出发自内心的感慨,激活他们的思想,充分表达学生对美的向往与追求。
3、在新课改形式下,努力学习新课改相关理念,领会课改精神,关注每一位学生,让学生通过美术课的学习得以身心健康的发展,同时实现教师与新课程的共同成长。
小学美术趣味性教学方法
小学美术趣味性教学方法小学阶段的教育应该立足于小学生的实际需求,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
趣味性教学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离开了趣味性的教学,学生就会失去课堂表现的主动性。
尤其是小学美术教学,艺术化的熏陶离不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所以对教学的趣味性有着更高的要求。
教师应该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设置课堂疑问、带领学生走进自然体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使其受到艺术的感染,提高审美情趣。
一、创设激趣情境小学生具有独特的艺术感受视角,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情境教学法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实际,只有让学生乐在情境中,感受在情境中,方可实现美术教学的实效性。
教师要创设适合孩子的艺术化情境,打动孩子们的内心,使他们将美术学习看作是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去尊重、去热爱、去探索。
例如在“头饰和帽子”一课的教学过程中,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孩子们用绘画来设计各种有创意的头饰和帽子,培养孩子们热爱生活的情感,使其艺术鉴赏力得到发展。
故而教师在创设情境的时候,便可以创设孩子们喜欢的角色扮演情境,利用多媒体播放走秀的音乐,让学生在班级的小舞台上展示自己带着帽子和头饰的风采,每个学生都可以有这样的机会。
在表演结束后,让学生们表达自己对帽子和头饰的感受。
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对每一顶事先准备好的帽子和头饰都会产生一种好奇心理,会对这节课的学习充满兴趣。
情境是开启学生新知学习大门的金钥匙,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情境创设是极其必要的。
美术本身具有的抽象性,是很多小学生无从把握的,故而情境是学生消除这种抽象心理的有效途径,适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情境,会对课堂教学产生推动作用。
二、设置激趣疑问“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则大进。
”启发性问题的设置,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它也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恰恰符合当前素质教育中的启发式教学的理念。
“生活”让美术教学更精彩
很多 学生都认 为学 习美 术很简单 。一些教师认 为美术教 学 单一 , 学生 完成画作 即可 。在几年 的教学实 践中 , 笔者发现学 生 对生 活化 的美术 有着强 烈 的表现欲 望和令 人惊 叹 的动手能 力 。 为 了让 每一个孩 子都喜欢美术 , 学 习美术 , 笔者在各教 学环节 中 尽量让生活和美术融合在一起 。 1 教 学内容生活化 。 让 美术“ 贴近” 生活 杜威 提出 : 教育 即生 活 , 教育即生长 。他 认为教 育就是让学 生在生 活 中学 习。在教学 中要尊重学生 , 以学生 为 中心 , 让学生 在做 中学 。这就要求我们教 师将 教学 内容生活化 , 将学 生从抽象 的教学和书本 中解脱 出来 , 让学生走进生活 , 和生活进行 交流 , 从 中感受和发现美 。 苏少版美术教材是一套 生活 化的课本 。每学期 , 笔者都让学 生翻看美术书 , 去寻找和生活相关 的教学 内容 。学生在课余 的时 间去观察生活 中的点点滴滴 。在教学 中 , 教师注重 引导学生如何 从 美术的角度去观察 , 培养学生欣赏和发现美 的能力 。家是学生 最熟悉 , 最温馨 的地方 。学生对 自己的父母都非常 了解 。 在《 爸爸妈妈 》 教学设计 中, 笔者改变原有地让学生观察 照片 中父母的外形特征 , 更 注重让学生观察或 回忆生活 中父母 的形象 特征 , 结合学 生父母 的一些生活事迹来开展教学 。学生能够 自主 积 极地交流讨论 , 从 中树立真实的人物形象 。教学 内容 的生活化 让 学生感到亲切 、 自然 、 易学 、 乐于接受。学生呈现 的作 品不再是 单 一的人物头像 , 而是充满着浓郁气息的生活场景 。生活化地处 理 教材 , 能够 唤起学 生头脑 中的生活经验 , 不 断产生亲切 感 , 引导 学 生从 丰富多彩的生活 中去寻找和发现美 。 2 教学情境生活化 , 让美术“ 走 近” 生活 创 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来开展教学 , 是每一位小学美术教师 必不可 少的活动。美来源于生活 , 欣 赏美和创造美都要依靠生活 着 这一 至关重 要 的媒介 。而作 为一 门艺术学 科 , 学生 所在 的地 点、 时间和身份都 制约着艺术 的欣赏 和创作 , 想要在课 堂上培养 学生欣 赏美 的能力和创作的激情 , 那 么创设生活化 的教学情境就 显 得尤 为重要 。学 生投身 到情境 中, 在情 不 自禁 的状 态 中去观 看, 去感受 , 去表 达 , 掌握从 不同角度 去欣 赏美 。形象生动的学 习 情境 , 能 让学生身 临其境去感 受 , 有效的激发 学生 的欣 赏能力和 表现欲望 。 在《 海洋生物》 教 学中 , 笔者将整 个教 室布置成 绚丽多彩的海 底世界 , 让学生走进教室就能够感 受到海 洋的魅力 。学生会主动 去观察 和了解 自己喜 欢的海洋生物 , 有 时还会 和同伴一起讨 论研 究 。教师则 引领学生 去欣 赏各种形态万千的热带鱼 , 让 学生从形 状、 花纹 、 颜色 等三个方 面去欣赏交 流。 以点带 面的教学手 段让 学生 以小组为单位 去学 习了解其他 的各种海洋 生物 。学生 在真 实 的情 景 中去完成 学习 的任 务 , 激 发 了学生 学习 的兴趣 , 又提高 了学生欣赏美 的能力 。在 渗透其他有关生活教学 内容 的时候 , 教 师要有 目的的为学 生营造一种生活氛 围, 将 生活中的情境再现在 课堂 。学生会更喜欢 。 3 作 业设计生活化 , 让 美术“ 走进” 生活 美术 的设计运用遍及 生活的各个领域 。在 电视 、 网络 、 广告 、
开展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素质发展
开展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番禺区石楼镇中心小学陈东东小学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美术教育的作用以及美术教学活动研究得到了更深的发展。
众所周知,新课程标准从全新的角度将美术教学分成四大学习领域,其中综合探索强调通过综合性美术活动的体验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研究创造,运用综合性知识技能去制作、表现和展示,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求欲望,体验愉悦和成就感。
新课程又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教学要向儿童的生活世界回归。
教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向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
尝试开展美术综合实践活动恰恰迎合了这两点,通过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实现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转变学生那种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如探究、调查、访问、操作实践等。
通过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我们可以发现,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给课程理念的四大学习领域更好地加以迁移、延伸和整合,学生通过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增强探究与创新意识和能力,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更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的了解和参与,密切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建立起新的学习方式和评价手段,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造能力,综合提高学生的素质。
开展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让美术教学走出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
新课程标准充分强调生活对学生美术教育的重要意义。
美术生活化的活动是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以生活为背景,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强调贴近学生的生活来选择教育内容;强调寓教育于生活之中。
因此,关注学生及学生周围的生活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理念。
而我们所研究开展的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很好地体现了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的紧密关联。
例如:在教三年级《上学的路》《红绿灯下》,五年级《别致的灯》《重复与渐变》等课,摒弃过去以图片收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等向学生传授表现方法的常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走出课堂,充分在自己身边寻找相关的素材进行分析、思考、学习和创作表现。
小学美术教学工作计划8篇
小学美术教学工作计划8篇小学美术教学工作计划1小学美术教育不一样于专业美术教育,它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审美本事,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本事,注重培养创新精神。
新时期的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小学美术教育不一样于专业美术教育,它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审美本事,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本事,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新教育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互动学习,情感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跨学科学习,经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身受益。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做好本职工作,本学期我拟定了如下计划:一、抓好常规教学。
1,认真备课,做到重难点突出,简明条理,课后分析评价恰当。
2,充实课堂容纳量,充分利用好教学时间。
二、加强自身建设。
从目前教育发展的要求出发,认真开展“两学"(学习业务和政治),进一步提高师表形象。
具体做法是:1,坚持参加团体学习,并与自学相结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师法》,《新课程改革指导》,及各类业务书籍为主,借鉴先进经验,树立创新意识。
2,在学习中学会反思,改善自我。
进一步规范教育言行,不迟到,不早退,维护团体利益,不做有损学校声誉的事。
三、关注学优生,进行培优训练加强对尖子生的培养,发展学生的学科兴趣及个性特长。
进取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省,市各种比赛活动,丰富学生的学校生活。
总之我将严格要求自我,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做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
在科学课方面为了能尽快熟练本学科的授课技巧,我也做了如下的计划:四、课前准备:备好课。
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明白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美术教学生活化
浅谈美术教学生活化【摘要】美术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标准的体现,美术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又要建构他们的可能生活,美术教学应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通过开放的、自由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各种感官的积极参与,感悟生活、表现生活、美化生活,发展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审美能力,提高生活的实践技能。
【关键词】美术教学;学生;生活化“美术源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美术教学的生活化,是现代教育的一种理想追求,是当前美术教学改革的一种发展方向。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在教学中,要使儿童在愉快的活动中体会成功感和成就感,教学就应该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的兴趣。
在美术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着脱离儿童的生活与经验的现象,儿童作品是一种程式化的情趣表现,儿童没有发挥自己的生活情趣,是一种虚假的童趣美。
儿童创造的作品,无生活实际相依托,表现的是空洞的,无病呻吟的、呆板的的内容,因而儿童对学习美术越来越不知道需要表现什么,应该表现什么以及怎样进行体现,渐渐的缺乏了对绘画的兴趣,如此严重影响了儿童个体的的和谐发展。
基于此,笔者认为,美术教学应构建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让美术与生活沟通起来,营造广阔的美术教学空间。
那么,如何实现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呢?本文试作探讨。
一、贴近学生生活,创设生活情景贴近学生生活,接受学生情感是“生活化”美术教学的指导思想。
孩子的生活经验虽然不是很丰富,但他们热爱生活,喜欢观察模仿,喜欢表现自己。
因此,在平时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善于发掘学生有限的生活经验,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把学生带进一个自己熟悉的、虚拟的、亲切的生活情境中来感受和创作,更好地展现学生生活中最真实最美丽的精彩。
1. 营造环境为了营造浓郁的生活化审美教育环境,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我们应想方设法、因地制宜将学生中的优秀书画作品悬挂于教室的墙壁,或制作一些工艺品来装饰教室。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美术学科中应用
浅谈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美术学科中的应用我们都知道,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是一切创造活动的基础。
生活与美术是分不开的,我们把生活比作“土壤”,美术比作“植物”,离开了土壤植物又怎么能“无土栽培”呢?我们的教学,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画成的作品是同一模式的,在长期的训练后,学生的个性被抹杀,创造力被压制,美术作品与生活脱离。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针对所教的班级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经过这一段时间来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也有了一些收获。
一、美术课堂上的“生活化”(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兴趣创设情境是生活化美术教学的前提和条件,其目的是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生活与美术的关系,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我在课堂中精心设计生活情境的创设,调动多种教学手段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创设生活情境采用的方法有讲故事、做游戏、唱儿歌、表演、变魔术等。
让学生在生活情境的创设中真正体验到“在玩中学”的乐趣。
例如我在上《大海上的船》一课时,在课前精心设计绘制了一幅大海的淡彩画,并设置了小机关把一个小岛藏在画的后面,授课时用小美人鱼的故事引出小岛,当我“变”出小岛时,孩子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这个惊喜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让课堂教学达到了一个高潮。
(二)浓缩生活场景,设计环节这是行之有效的开展生活化美术教学方法之一,能培养学生交流能力、实践能力、审美能力。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态度都有积极的意义。
例如《别致的小花瓶》的活动体验部分,我设计这样的活动内容:a.布置拍卖会。
b.“拍卖花瓶”,请一些同学上台推销“产品”(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花瓶)。
c.“买花瓶”,学生互相欣赏评价作品。
d.评出最佳设计师。
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在特定的生活场景中,让学生体会不同的生活片段,并在活动中参与了组织、评价,培养了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与实践能力。
(三)课外延伸,拓展思维这一方法是指在课堂教学后鼓励学生寻找课堂与生活的联系点,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让美术贴近生活,让学生展开想象
让美术贴近生活,让学生展开想象作者:陈小雁来源:《新课程·小学》2013年第07期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素质教育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和进步。
美术作为一种反映和影响人的情感、培养人的情操、趣味甚至影响着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学科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关于美术教学实践的研究也已经很多。
在岭南版教材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综合诸多专家对美术教学活动的研究成果,总结出了一些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实践;教学质量一、小学美术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新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美术教学工作的目标要求的描述是:养成并提高小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掌握小学阶段美术教案中要求的基础知识并能转化为个人美术技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品德情操;提高学生的观察、想象和实践创造能力。
从这一目标中可以看出小学阶段不仅要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美术基础知识,还应该使其掌握一定的美术技能,并培养小学生的观察、想象和创造能力,最终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
通过个人的教学经验和对部分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我总结出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1.对美术教育重视不够,狭隘理解美术教育。
虽然我们国家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很多老师和家长不顾学生的兴趣爱好,也想不通美术教育对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进步的益处。
将大量本该用于培养学生美术能力的时间用于其他科目的学习。
因为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美术并不是学生学习的“主科”,只是画一些简笔画而已。
在很多学校的课时安排中这一点也体现得很明显。
以岭南版第六册的教材为例,教材中为了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本来设置了很多实验探究、教学互动的环节和课时。
但为了让学生有充分学习所谓主科的时间,这些课时往往被缩减的较严重。
2.小学美术没有严谨科学的培养模式,教材多而杂,很多内容没有建立在实际考查小学生的接受能力的基础上。
走进生活,让小学美术焕发生活色彩
走进生活,让小学美术焕发生活色彩发表时间:2017-11-09T10:28:03.837Z 来源:《教育学》2017年9月总第126期作者:朱玉桂[导读] 美术课程标准中强调美术课程应与学生生活联系在一起。
甘肃省永昌县第一小学737200摘要:美术课程标准中强调美术课程应与学生生活联系在一起。
因此,作为美术教师应积极开展生活化的、课内外相结合的美术教学,让美术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熟悉的生活,真正让美术成为学生喜爱的一种生活,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基本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生活化培养方法美来源于生活。
而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因此,美术教育要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美术教材也要生活化处理。
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新课改理念,改变教学观念,创新方法,合理设计并开展美术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从而提升美术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著名作家张洁曾说:“任何一种兴趣都包含着天性中有倾向性的呼声,也许还包含着一种处在原始状态中的天才的闪光。
”可见兴趣是每一个人天性中的一种特质。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和认识情况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情景,能够引起学生的同化和共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真正认识美术知识。
二、注重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教学内容生活化是指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将生活融入美术教学内容中,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中学习,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小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一些生活常见事物比较了解,利用这一点,将美术教学内容生活化,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美术教学活动。
例如,在教学小学美术《下雨啦》时,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巧妙地将学生的生活融入教学内容中,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播放在网络资源中搜集到的雨天视频,使学生分别观察小雨、大雨、雷阵雨的不同特点,之后暂停视频,使学生讨论不同下雨天气大家是如何避雨的,并讨论在雨天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生活中雨天的感受以及雨天的趣事进行讨论,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之后教师再播放一些雨天行人避雨、行走的视频,使教学内容生活化,观看完视频之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用不同的线条表达出小雨、大雨的特征,学生纷纷开动脑筋进行美术创作,有效地提高了小学美术教学效率。
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模式实践研究刘媛媛
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模式实践研究刘媛媛发布时间:2021-10-15T12:58:45.290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0月上作者:刘媛媛[导读] 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是指按照学生的认知,围绕学生的实际生活展开的教学方法。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毕节市实验学校刘媛媛 551700摘要: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是指按照学生的认知,围绕学生的实际生活展开的教学方法。
将生活融入美术教学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水平,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有极大帮助。
本文提出了将生活融于小学美术课堂的策略,以期构建美术高效课堂,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美术学习。
关键词:小学美术;生活化;方法策略美术源于生活,生活和美术联系密切。
生活化教学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
小学生的心理表现出无意性、情绪性和具体形象性。
美术教学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
以学生的生活为突破口,开展生活化美术教学,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让美术教学焕发活力。
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关注文化与生活。
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符合新课程标准,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一、开展生活化导入,拉近生活与美术技能之间的距离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源,教师往往希望对教材上的内容进行抽丝剥茧,找出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并选用恰当的教学手段进行讲解,以期学生能对教材上的知识全盘接收。
然而,理想是美好的,但是现实却并非如此。
当学生单纯以教材为基础学习美术知识时,常会因为所学内容过于抽象而产生距离感,以至于降低在美术课堂上的积极性。
所以,为了改善这一现象,美术教师可以结合美术知识,从生活的角度进行导入的设计,引导学生从自己熟悉的事物出发走进美术课堂,从而拉近学生与美术课堂的距离。
例如,在进行有关剪纸教学活动中,剪纸是学生生活中经常能够见到的事物,所以教师就可以从现实生活出发,为学生进行导入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让小学美术课走进生活
摘要:所谓美术生活化,就是在美术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美术,把生活问题美术化,把美术问题生活化。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生活化教学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注重将美术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注意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它要求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使学生在积极情感体验中学习美术、感悟生活。
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历,对小学美术的生活化教学策略作简要分析和探讨,以期得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学美术,感受美术与生活的联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当儿童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课本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把他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
”为此,我充分结合教材的特点,努力促进教学内容生活化,引导学生主动接触生活,充分感受生活,大胆创造生活。
1.立足教材,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资源。
如在教学第11册《表现动态》一课时,我事先拍下
了一段学生们在操场上活动的VCR,在导入环节时放给他们看,对于学生而言,兴趣很浓,此时再引导学生观察动态、姿势,教学重难点就迎刃而解了!又如在教学《画汗衫》、《成长变化》等课时,我都事先让学生们从生活中收集汗衫实物、照片等素材,进行体验与欣赏,教学效果都非常好。
2.合理重组教材,让教学内容贴近生活。
美术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遵循这一理念,我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合理改组教材,体验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如在教学第11册《蔬菜》时,因为我们学校一到五年级美术全是非专职老师担任的,绘画基础很差,一开学我如果就按照教材让学生表现整棵蔬菜的质感和主次关系,效果就会很差,也会降低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兴趣,于是我就绘画内容稍加调整,让学生从家里带一些洋葱、青椒、大白菜等常见蔬菜,从中间切开,学生们会惊奇的发现它们的切面竟有如此漂亮、清晰的纹理――大白菜的切面像棵大树;洋葱的切面像火苗……这时让学生写生蔬菜的切面,换了一种表现方法,教学重难点攻破了,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了,激发了表现美的欲望。
二、启发表现生活,引导学生在创造中美化生活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
术的独特价值。
”这说明让小学美术走进生活,不仅能使学生在与实际生活密切结合的美术创造活动过程中,加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而且能启迪智慧,发展思维能力,促进对大脑的开发,从小培养学生对事物敏锐的观察能力,增强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协调发展。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让学生联系生活探求美术知识,把美术问题生活化,善于让美术活动走出课堂,真正体验到美术“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学以致用,让学生尽情地体验美术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获得创造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例如:学习《制作相框》一课后,学生选用麻绳、纽扣、木头、旧衣服等材料,采用捆扎、粘贴、装饰等方法,做成了各种各样的只属于自己的相框,并把这些相框放在家里的书桌上装照片,美化自己的生活。
这样通过不同创作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美化生活,从而体会到美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三、加强学生生活体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
身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我们应诱发学生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指导他们去捕捉生活中最有表现力的瞬间,并将其积累成绘画素材。
一旦我们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脱离,并一味采取教师范画、学生照葫芦画瓢的教学模式进行
美术教学,学生自我发挥的权利就被抹杀了,而且会严重挫伤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带领学生走向生活、走向自然,加强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中的美。
比如,在学习二年级上册第四课《美丽的昆虫》时,我们可组织学生参观生物园,让他们仔细体会昆虫形态的多样性和色彩的丰富性,了解昆虫的基本形态和花纹的基本特点,在观看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昆虫的共性和不同特点,使学生对昆虫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四、从生活中感悟美,寻找素材
杜威说,“教育即生活”。
陶行知更强调:“生活即教育。
”因而可这样认为,充实生活素材就是充实教育素材,丰富课程资源。
我们应走进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选择活动的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怎样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师本身应该熟悉生活,恰当选择最利于开展课题研究的典型教材,进行优化组合,对现有教材内容作适当调整,要为突出主体性,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启发学生进行创作,我们可以叫他们从生活中去寻找美,感悟美,为创作寻找素材。
如引导他们发现自然美,花是自然界中色彩最丰富的生物:红玫瑰、黄菊花、蓝杜鹃、白水仙、紫罗兰、黑牡丹。
此外,树木、动物等等。
带孩子去自然界,给他们讲解各种颜色及构成的画面,让他们发现和感悟到生活是如此的
美。
给予孩子一定的引导,他们就能从中吸取美的养料。
作为美术教师必须重视美术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能够通过美术学习更加了解、感受、创造生活,这样才能更好促进学生美术技能的提高,激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生活化的学习中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吴章新.生活化视界下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探微[J]. 教育实践与研究(A).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