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部结构及病变

肩部结构及病变
肩部结构及病变

[转] 肩部结构及病变2014-5-3 18:11阅读(7)转载自深圳栾氏推拿

赞(72)赞(72)赞(72)赞(72)

评论

转载(315)

分享(262)

复制地址

收藏夹按钮收藏收藏

更多

上一篇| 下一篇:紫药水,红药水,...

1. 肩部有哪些关节?有什么特点?

肩部由5个关节组成,即盂肱关节、肩锁关节、胸锁关节、肩胛胸壁间关节、肩峰肱骨间关节。肩部运动是各关节的协调运动,任何关节受伤都将不同程度影响肩的活动功能。

肩是人体活动度最大的关节。因为肩胛盂小、肱骨头大而圆、关节囊较松弛,所以盂肱关节的活动度最大,加上肩胛骨的升降旋转并沿胸壁绕动(内收及外展),活动范围就更大了。因此,在运动时肩可以完成较复杂的大范围的动作;也因此,肩较易受伤。

2. 肩部运动创伤有哪些特点?

根据北京医科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2725例门诊病例的统计,肩部运动创伤约占8.4%,这些损伤多见于体操、投掷、排球、举重、棒球、橄榄球及柔道摔交运动员,其中肩袖损伤最多(60.9%),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次之(18%),滑囊炎(4.3%)、盂肱关节脱位和肩锁关节扭伤及脱位(9.4%)、锁骨骨折(4.3%)等发生相对较少。

3. 肩带的肌肉各起哪些作用?

肩带的肌肉很丰富,一块肌肉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常因肩的位置不同而起不同的作用。按照其起止点可分为4组:

⑴连接肩胛骨与躯干的肌肉:以稳定肩胛骨为主要任务

前锯肌:起于1-9肋,止于肩胛骨内缘。由胸长神经支配。其作用是外旋及外展肩胛骨,使肩胛骨紧贴于胸壁上。因此,麻痹后肩外展受限并出现翼状肩胛。

斜方肌:起于枕骨、项韧带、C7-T12棘突和棘间韧带,止于锁骨、肩峰和肩胛冈。副神经支配。功能为肩胛骨外旋及内收。

大小菱形肌:由C5发出的肩胛背神经支配。主要功能是肩胛骨内收。

此外还有胸小肌、提肩胛肌及锁骨下肌。

⑵连接肩胛骨与肱骨的肌肉:

肩袖肌群(以稳定盂肱关节为主要任务):是由冈上肌(外展上臂)、肩胛下肌(内旋上臂)以及冈下肌和小圆肌(外旋上臂)组成。肌腱止于肱骨大小结节及部分外科颈部,为联合腱,似袖口,故称肩袖。它有悬吊肱骨、稳定肱骨头、协助三角肌外展上臂的作用。肩袖是肩关节活动中的解剖弱点,特别在负重转肩时(如投掷、扣球)很容易受伤。冈上肌、冈下肌是由肩胛上神经支配的,此神经途经肩胛上切迹及肩胛冈根部的骨性凹陷,所以当肩胛骨活动时(如排球扣球),该神经较易受伤引起肌肉麻痹及萎缩。

三角肌(肩关节最主要的运动肌):起于锁骨、肩峰及肩胛冈,止于肱骨干的三角肌结节。是肩部最强大的外展肌肉。其前部纤维可助肩关节的前屈及内旋,后部纤维后伸及外旋。它受腋神经支配,前脱位时常并发神经损伤引起麻痹。

大圆肌:主要是肩关节的内旋肌。但于肩前屈位时都有较强的后伸作用。双杠勾手腾身上常拉伤或拉断此肌肉。

喙肱肌:使肩关节前屈。

⑶连接躯干与肱骨的肌肉(肩关节运动肌):

胸大肌:起点分锁骨部、胸肋部、腹部。肌腹呈扇形,逐渐移行成两个扁腱止于肱骨结节间沟的外侧。主要作用为内旋和内收肱骨。

背阔肌:起于胸7棘突至骶骨,止于肱骨结节间沟的内侧。有内收、内旋及后伸肱骨的作用。

⑷连接前臂及肩胛骨的肌肉:

肱二头肌:其长头起于肩胛盂上结节,肌腱在关节内下行,通过结节间沟穿出与关节囊连接的滑膜鞘。它是人体唯一在关节内行走的肌腱。结节间沟较窄,老年人更窄,沟上有横韧带保护以防止肌腱滑脱。由于腱鞘较窄,所以很易磨损引起腱鞘炎并续发断裂。肱二头肌的短头起于喙突。两个头的肌腹向下逐渐合而为一,再向下又分成两个头,分别止于桡骨结节及前臂内侧腱膜。肱二头肌除可以屈肘及使前臂旋后外,还可稳定肩关节,并于肘伸直肱骨外旋位时,有外展肱骨的作用。

4. 肩部疼痛都有哪些原因?

肩部疼痛是一个复杂的病症,有很多病可以引起肩部疼痛。

首先,肩以外的因素可以引起肩部疼痛,如⑴脏源性肩部疼痛:肺尖部肿瘤,横膈下病变(如肝脏脓肿、胆囊炎、胃底贲门癌侵犯横膈等),纵隔病变包括心脏病。⑵神经源性:如中风。⑶颈源性:颈椎病可以引起肩部疼痛。

其次,系统性疾病也可以引起肩部疼痛: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部疼痛可以是首发症状或与其它关节疼痛同时存在。

第三,肩部本身病变引起的肩部疼痛,如肩部肿瘤、炎症(化脓性关节炎、冻结肩、钙化性肌腱炎等)、损伤(如骨折、肩峰撞击综合征、肩袖撕裂、盂肱关节损伤、肱二头肌肌腱炎或断裂、肩锁关节损伤及脱位)等很多原因。

因此,肩部疼痛不等于“肩周炎”,一定要找专科医生确诊后再治疗,以免延误病情。5. “肩周炎”是指什么?

“肩周炎”的诊断用法比较混乱,大体上有三个含义:一是肩部疼痛,诊断不清,只好给一个不求甚解的诊断,这在目前国内还相当普遍。二是指引起肩关节功能障碍的疼痛症候群,即广义的“肩周炎”,目前应用已越来越少,而被更准确的诊断名词所代替:包括肩袖撕裂、钙化性冈上肌腱炎、肩峰下滑囊炎、肱二头肌长头腱腱鞘炎、喙突或喙肱韧带炎、冻结肩、肩锁关节炎、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等具体定位、定性的诊断。第三是单指“冻结肩”(见下述)。

6. 为什么会出现“冻结肩”?它有哪些症状?

“冻结肩”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自家免疫反应或内分泌失调有关。与其相关的因素包括:女性、年龄大于40岁、肿瘤、糖尿病、延长制动、甲状腺疾病、中风或心肌梗死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一般病人感觉可能无任何原因,只要使肩关节不动或少动,久之都可能发生此病。由于关节缺乏活动,致使局部代谢障碍,血液及淋巴的循环阻滞,结果在关节的周围如关节囊、肩袖、肱二头肌腱、喙肱韧带等部位都发生退行性变化、渗出及纤维化,结果极大地限制肩关节的活动。

本病在五十岁前后是高发年龄,故又称“五十肩”,中医称“肩凝”或“漏肩风”。其主要症状是肩部疼痛,夜间尤甚。上臂不能外展,内外旋有明显限制。久之三角肌出现萎缩,病人多不能抬臂、洗脸、梳头。

7. 如何治疗“冻结肩”?

本病是一种具有自愈倾向的自限性疾病,经过十数月乃至数年,炎症逐渐消退,症状得到缓解,但多数患者遗留一定的残疾。

原发性粘连性关节囊炎的患者应该得到个体化的治疗。保守治疗时可供选择的方法有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必要时添加其它止痛药;关节内注射皮质类固醇药物;减轻关节疼痛和滑膜炎的理疗;康复及运动疗法等。手术治疗方法有闭合推拿、关节镜下关节囊松解和推拿;切开关节囊松解术。关节镜下微创粘连松解术是目前治疗2~3期冻结肩的先进方法,具有微创、无痛、恢复快的优点。

8. “冰冻肩”的手术指征是哪些?

手术适应症是冻结期患者,伴有关节囊挛缩及重度功能障碍,经非手术治疗无改善者;或患者因为惧怕疼痛而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变差者,均可用手术方法松解挛缩的关节囊。一般在术后2周~3个月以内,肩关节活动范围可以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

9. 肩关节损伤有哪些特殊的诊断技术?

肩关节造影:用于肩袖破裂、复发性肩脱位的诊断,已有较长历史,近代由于X线监视及录象技术的引入,使过去的静态图象发展为动态观察及动态分析,提高了对肩袖病变、肩关节发育异常及肩关节松弛症的诊断水平。

肩峰下滑囊造影:用于肩袖病变、滑囊病变及不同投照角度X线摄片测量,提供了对

盂肱关节滑脱和不稳定的放射学诊断方法。

B超、CT、MRI等非侵入性诊断方法也用于肩部病变的诊断,其成像更加清晰,图象更易分辨和解释。对肩袖病变、肌腱、滑囊、关节囊病变的诊断达到实用化的成熟阶段。

关节镜技术:镜下直视可观察到关节囊、盂唇、盂肱韧带、肱二头肌长头腱、肩袖、关节软骨和滑膜等病理变化,并进行活体组织采集等。由于其低创伤性,不但扩大了肩肘外科治疗的适应症,而且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减轻了术后关节功能障碍。

10. 肩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有多大?

⑴前屈、后伸运动:肩部的前屈是指自中立位开始,肱骨远端沿身体的矢状面向前,逐渐远离身体。范围一般超过90度以上。肩部的后伸是指自肩关节中立位,肱骨进行与前屈方向相反的矢状面运动。范围一般为45度。

⑵外展与内收运动:肩部外展是指以盂肱关节为中心,上肢沿冠状面自中立位开始向两侧运动并侧举,在肱骨内旋时,肩部外展活动范围一般不超过90度。当上肢外旋时,肩部外展活动可超过90度并最终完成肩部上举活动。内收是指肱骨远端于冠状面内逐渐移向身体的中线。肩部自中立位内收活动的范围约45度。

⑶上举:肩部的上举活动包括了盂肱关节的运动、肩胛骨的旋转滑动、锁骨的升高和旋转活动。理论上可以上举到180度,但到这一度数时常包含一定程度的脊柱侧弯活动(一般为30度左右)。在肩部上举的活动中,盂肱关节的活动范围是90度左右,肩胛骨的旋转角度约为60度。

⑷内旋、外旋:在不同体位时肩部的旋转活动范围也有所不同。在上肢中立位,屈肘90度,肩部的外旋活动一般小于90度(45~85度不等),内旋活动为90~95度;当肩部外展90度时,肩部内旋和外旋活动的总和约120度,其中外旋占90度。

⑸肩关节在水平面内的后伸和前屈活动:也称为肩关节的水平面内收和外展,以身体冠状面为基准,肩的水平后伸范围一般不超过45度,水平内收的范围是135度。盂肱关节的水平内收外展活动限制在135度以内。

11. 什么是肩袖?

肩袖是肩峰与肱骨头之间的一个重要结构,它是由四个肌腱紧密相连组成,它们是:上面是冈上肌腱、后面是冈下肌腱和小圆肌腱、前面是肩胛下肌腱。这些肌腱包绕肱骨头,类似“袖口”,故名肩袖,是稳定肱骨头及盂肱关节活动的重要结构。

12. 什么是肩袖损伤?

肩袖创伤性肌腱炎,也称肩袖损伤,又称肩峰撞击综合征,系指肩峰下滑囊炎、肩袖肌腱炎而言。原发损伤一般主要是在肩袖肌腱(主要是冈上肌肌腱,有时肩胛下肌、小圆肌、冈下肌也同时累及),以后继发滑囊炎或在损伤的同时累及滑囊、肌腱下面的软骨。

肩袖损伤包括急性创伤和慢性劳损性损伤两类。前者多见于青壮年,往往在体育运动或劳动作业中发生。后者则多发生于老年患者,在肌腱退变的基础上,劳损性损伤同样导致肌腱断裂。

按其损伤程度可分为挫伤、不完全断裂、完全断裂三类。挫伤:指肩袖受到挤压、撞击、牵拉造成肩袖肌腱水肿、充血、乃至纤维变性。此种损伤一般是可逆性的。不完全性断裂:是肩袖肌腱纤维的部分断裂。如处理不当将发展为完全性断裂。完全性断裂:指肌腱的全层断裂,是肌腱的贯通性破裂。

一般认为3周以内的损伤属于新鲜损伤,即急性期;3周以上属于陈旧性损伤。

13. 那些外力可致肩袖损伤?

以下常见的暴力作用可引起急性损伤:⑴上臂被强的暴力直接牵拉,拉伤冈上肌腱;⑵上臂受外力作用突然极度内收,使冈上肌腱受到过度牵拉;⑶腋部在关节盂下方受到自下向

上的对冲性损伤,使冈上肌受到直接牵拉,并在喙肩弓处受到冲击而致伤;⑷来自肩部外上方直接暴力作用于大结节部,对肱骨自上向下产生冲击力,造成肩袖损伤。

慢性肩袖损伤的原因与肩袖反复冲撞、挤压以及肩袖本身存在的退变有关。

肩关节简介

肩关节为球窝关节,其活动度在人体所有关节中是最大的。虽然髋关节也为球窝关节,但与肩关节有很大的不同,髋关节的功能主要为承重与行走,关节本身必须很稳定,这可以由髋关节的结构看出:髋臼本身相当深,股骨头与髋臼密合度高,因此提供了一个很稳定的关节面。肩关节则要配合肘、腕、手部的关节来增加上肢操作的范围,需要巨大的活动度,因此在盂肱关节两侧关节面之吻合度,稳定度方面远不如髋关节。

盂窝的大小远小于肱骨头,因此需要盂肱关节囊、韧带及周围的肌肉提供其稳定度,尤其是旋转肌群是此关节动能稳定最重要的提供者。但若旋转肌群肌力不足或协调度不佳,肩关节就很容易有夹挤、不稳的问题。肩部问题的相关物理治疗的评估、诊断与介入也因此而变得复杂。

肩关节解剖

肩关节解剖及退行性相关疾病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度最大的关节,可以完成较复杂的大范围的活动,可完成前屈、后伸、旋前、旋后、内收、外展的运动。 因为肩胛盂小、肱骨头大而圆、关节囊较松弛,所以盂肱关节的活动度最大,加上肩胛骨的升降旋转并沿胸壁绕动(内收及外展),活动范围就更大了。因此,在运动时肩可以完成较复杂的大范围的动作;也因此,肩较易受伤。 肩关节由肱骨头与肩胛骨构成。肱骨头大,关节盂浅而小,周缘有纤维软骨构成的盂唇附着,以加深关节窝。肩关节囊薄而松弛,肩胛骨端附于关节盂周缘,肱骨端附于肱骨解剖颈在内侧可达肱骨外髁颈。 肩部由5个关节组成,即盂肱关节、肩锁关节、胸锁关节、肩胛胸壁间关节、肩峰肱骨间关节。肩部运动是各关节的协调运动,任何关节受伤都将不同程度影响肩的活动功能。 肩部肌肉 肩肌配布于肩关节周围,均起自上肢带骨,跨越肩关节,止于肱骨的上端,有稳定和运动肩关节的作用。包括: 三角肌(deltoid) 形态位置:位于肩部,呈三角形。 起、止点:起自锁骨的外侧段、肩峰和肩胛冈,肌束逐渐向外下方集中,止于肱骨三角肌粗隆。肱骨上端由于三角肌的覆盖,使肩关节呈圆隆形。

如肩关节向下脱位或三角肌瘫痪萎缩,则可形成“方形肩”体征。三角肌是肌肉注射的部位之一。 作用:主要是使肩关节外展,其前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关节前屈并略旋内;后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关节后伸并略旋外 冈上肌(supraspinatus) 形态位置:位于斜方肌的深面。 起、止点:起自冈上窝,肌束向外,经肩峰深面,跨过肩关节之上,止于肱骨大结节上部。此肌损伤或有炎症,当上臂外展时,肩部有疼痛感。 作用:使肩关节外展。 冈下肌(infraspinatus) 形态位置:大部分被斜方肌与三角肌遮盖。 起、止点:起自冈下窝的骨面,肌束向外跨过肩关节后方,止于肱骨大结节中部作用:可使肩关节旋外。 小圆肌(teres minor) 形态位置:位于冈下肌的下方。 起、止点:起自肩胛骨外侧缘后面,肌束斜向外上,跨过肩关节后方,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下部。 作用:使肩关节旋外。 大圆肌(teres major) 形态位置:位于小圆肌下方。 起、止点:起自肩胛骨外侧缘和下角,肌束向上外,绕到肱骨之前,止于肱骨小结节嵴。 作用:使肩关节后伸、内收和旋内。 肩胛下肌(subscapularis) 形态位置:位于肩胛前面。 起、止点:起自肩胛下窝,肌束向上外,经肩关节的前方,止于肱骨小结节。 作用:使肩关节内收和旋内。 肩袖: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在经过肩关节的前方、上方和后方时,与关节囊紧贴,且有许多腱纤维编织入关节囊壁,所以这些肌肉的收缩,对稳定肩关节起着

局部解剖名词解释完整版

局部解剖名词解释完整版 1.掌腱膜palmar aponeurosis:掌长肌腱越过屈肌支持带浅面后,腱纤维分散紧密连接于手掌深筋膜浅层的中部,使该部特别发达,甚为坚韧,形成有光泽的腱膜性纤维组织膜,称为掌腱膜。其远侧部纵行纤维分成4束,分别止于2~5指的腱纤维鞘和侧副韧带。 2.鼻烟壶anatomical snuff box:位于手背外侧部的浅凹。其桡侧界为姆长展肌腱和姆短伸肌腱;尺侧界为姆长伸肌腱;近侧界为桡骨茎突;窝底为手舟骨和大多角骨。其内有桡动脉通过。临床意义:(1)在鼻烟壶内可以触及桡动脉搏动;(2)当手舟骨骨折时,此窝因肿胀而消失,并有压痛;(3)此处是切开姆伸肌腱鞘、结扎桡动脉的合理途径。 3.肱骨肌管humeromuscular tunnel:又称桡神经管,为肱三头肌的三个头与肱骨的桡神经沟围成的管道,内有绕神经和肱深血管通过。此管自内上向外下绕肱骨干后外侧面;上口由肱三头肌内、外侧头和肱骨围成,在大圆肌和背阔肌下方;下口在肱肌和肱桡肌之间的深处,约在肱骨中、下1/3交界处的外侧。 4.腕管carpal canal:位于腕掌侧面的深部,由屈肌支持带和腕骨沟围成。内有9条肌腱及其腱鞘(4条指浅屈肌腱、4条指深屈肌腱及其屈肌总腱鞘、1条姆长屈肌腱及其腱鞘)和位于两个腱鞘之间的正中神经。临床意义:当腕管内正中神经受损,可产生“腕管综合症”。 5.屈肌支持带flexor retinaculum:位于腕掌侧韧带远侧深面,又名腕横韧带(transverse carpal ligament),是厚而坚韧的结缔组织扁带增厚。其尺侧端附于豌豆骨和钩骨沟;桡侧端附于手舟骨和大多角骨结节。 6.肘后三角:肱骨内、外上髁与尺骨鹰嘴三者,在肘关节伸直时,成一条直线;当肘关节屈为直角时,三者构成尖朝向远端的等腰三角形,称为肘后三角。 7.肘窝cubital fossa:肘窝位于肘前区深部,为尖朝远外侧的三角形凹陷。上界是肱骨内、外上髁连线;下外侧界是肱桡肌;下内侧界是旋前圆肌;顶有皮肤、浅筋膜、深筋膜和肱二头肌腱膜;底是肱肌、旋后肌和肘关节囊。内容与排列:自内向外侧依次为正中神经、肱血管、肱二头肌腱、前壁外侧皮神经、桡神经及其浅深支。其中肱二头肌腱是寻找血管神经的标志。 8.掌浅弓superficial palmar arch:由尺动脉终支和桡动脉的掌浅支吻合而成,位于掌腱膜深方,指屈肌腱及屈肌总腱鞘、蚓状肌的浅面,掌浅弓凸向远端,并发出分支伸直手指。其分支:(1)指掌侧总动脉3条,在指蹼间隙,再分为指掌侧固有动脉,分布于相邻两指的相对缘;(2)小指尺掌侧固有动脉,分布于小指尺侧。 9.腋淋巴结:分布于腋静脉及其属支周围的疏松结缔组织中的淋巴结,按分布可以分为五群:(1)外侧淋巴结,沿腋静脉远端排列,引流上肢的淋巴,流注中央淋巴结、尖淋巴结;(2)胸肌淋巴结,位于胸外侧血管周围,引流胸外侧壁、乳房外侧的淋巴,流注中央淋巴结、尖淋巴结;(3)肩胛下淋巴结,沿肩胛下血管排列,引流背部、肩部和胸后壁的淋巴,流注中央淋巴结、尖淋巴结;(4)中央淋巴结,在腋窝底的脂肪组织中,引流上上述三群淋巴结的输出管,流注尖淋巴结;(5)尖淋巴结,沿腋静脉近端排列,引流上述四群淋巴结的输出管,锁骨下干→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临床意义:当乳腺癌手术切除腋淋巴结时,应注意保护其附近的神经,如胸长神经、胸背神经等,一旦损伤会致前锯肌和背阔肌瘫痪。 10.Hunter氏管(收肌管adductor canal):位于股中1/3段的的前内侧面,缝匠肌、大收肌和股内侧肌三者间的管状间隙,长15~17cm,其横断面呈三角形。其前壁是大收肌腱板、缝匠肌;外侧壁是股内侧肌;后壁是大收肌和长收肌;向上通股三角;向下通腘窝。内容物:前方是股神经的隐神经和股内侧肌支;中间是股动脉;后方是股静脉、淋巴和疏松结缔组织等。股三角和腘窝炎症可由收肌管蔓延。

局部解剖重点

1.四边孔:腋腔的后壁有 肱三头肌和肩部肌围成 德三边孔和四边孔。四 边孔位于外侧,上界为 小圆肌和肩胛下肌,下 界为大圆肌和背阔肌, 内侧界为肱三头肌长 头,外侧界为肱骨外科 颈,四边孔内有腋神经 和旋肱后血管通过。 2.三边孔:腋腔的后壁有 肱三头肌和肩部肌围成 德三边孔和四边孔。三 边孔位于内侧,其上界 为小圆肌和肩胛下肌, 下界为大圆肌和背阔 肌,外界为肱三头肌长 头,孔内有旋肩胛血管 通过。 3.Nelaton线:为坐骨结 节至骨骼签上棘的连 线,当侧卧髋关节半区 位时,正常此线恰好通 过股骨大转子尖。 4.Kaplan点:当仰卧两腿 伸直并拢时,两髂前上 棘在同一平面上。自 左、右大转子尖经同侧 髂前上棘向腹前壁连 线,正常时,左、右连 线的相交之点在脐或脐 以上腹前正中线上相交 点称为Kaplan点。 5.听诊三角:又称肩胛旁 三角,是位于斜方肌的 外下方,肩胛骨下角内 侧的一肌间隙。其内上 界为斜方肌的外下缘, 外侧界为肩胛骨脊柱 缘,下界为背阔肌上 缘。三角的底为薄层脂 肪组织、神寂寞和第6 肋间隙,表面覆以皮肤 和浅筋膜,是背部听诊 呼吸音最清楚的部位。 6.齿状韧带:为软脊膜向 两侧伸出的三角形的弹 性膜,呈额状位,介于 脊神经前、后之间。其 外侧缘形成三角形齿状 尖,与硬脊膜相连。 7.脊肋角:竖脊肌侧缘与 第12肋的交角,称为 脊肋角。肾位于该角深 部,是肾囊封闭常用的 进针部位。8.气管隆嵴(carina of trachea):气管杈内面 下缘有一凸向上的半月 形结构,称气管隆嵴, 为支气管镜检时辨认 左、右主支气管起点的 标志。 9.封装筋膜(superficial layer):呈圆桶状环绕 颈部,在颈前正中线上 左、右相延续,后方附 着于项韧带和第7颈椎 棘突;向上附于颈、胸 和上肢交界区,形成一 个完整的套装结构。 10.颈动脉窦(carotid sinus):颈总动脉末梢 和颈内动脉起始部稍膨 大,称为颈动脉窦,窦壁 内有压力感受器。 11.McBurney切口:右下腹 部斜切口,为阑尾炎切 除术常用切口。在右髂 前上棘至脐连线的外、 中1\3交点处作与该线 垂直的切口,切口的上 1\3在连线的上方,下 2\3在连线的下方。 12.胆囊三角(Calot三角): 由胆囊管、肝总管、和 肝下面所组成。 13.肺段(支气管肺段): 每一段支气管及其所属 的肺组织称为支气管肺 段,简称肺段。肺段呈 圆锥形,尖朝肺门,底 向肺表面。肺段内有肺 段支气管,肺段动、静 脉和支气管血管伴行。 在形态上和功能上支气 管肺段具有一定的独立 性。 14.动脉韧带(arterial ligament):或称动脉 导管束,为连于主动脉 弓下源于肺动脉起始之 间的纤维结缔组织索, 是胚胎时期动脉导管的 遗迹。 15.胃床:胃后壁隔网膜囊与 胰、左肾上腺、左肾、 脾、横结肠及其系膜相 毗邻,这些器官共同形 成胃床。 16.Glisson肝段:依 Glisson系统的分支及 分布和肝静脉的走行将 肝分为若干区域,各区 域内均有独立的 Glisson系统的一、 二、三级及逐渐变细的 分(属)支和引流相应 区域胆汁的管道,并有 相应的肝静脉属支引流 相邻区域的静脉血,这 些区域是肝的功能单位 称肝段。 17.肝胰壶腹 (hepatopancreatic ampulla):又称Vater 壶腹,斜穿十二指肠降 部中份的后侧内壁,与 胰管汇合后略膨大,形 成肝胰壶腹。 18. 腹白线:称白线,有腹 前外侧壁3曾扁肌的腱 膜在腹前正中线上互相 交织而成,宽下窄 19. 肝门:的脏面横沟称为 肝门,肝左右管,门静 脉左右支和肝固有动脉 左右支淋巴管及神经等 出入 20. Treitz韧带:称十二指 肠悬肌,于十二指肠上 襞右上方深部,纤维组 织和肌组织构成,十二 指肠空肠曲上面向上连 至右膈脚,上提和固定 十二指肠空肠曲的作用 21. 21 盆膈:称盆底,由 肛提肌和尾骨肌及覆盖 其上下面的筋膜构成, 表面的筋膜称为盆膈上 筋膜,下表面的筋膜称为 盆膈下筋膜 22. 22 腰下三角:髂嵴, 外斜肌后缘和背阔肌前 下缘围成。三角为腹后 壁的一薄弱区,也会发生 腰疝。在右侧,三角前 方与阑尾和盲肠相对应 23. 提携角:二轴线在肘部 相交,臂轴的延长线和 前臂轴之间构成的一锐 角 24. 腕管:由屈肌支持带与 腕骨沟共同围成,管内 有指浅深屈肌腱及屈肌 总腱鞘,拇长屈肌腱及 其腱鞘和正中神经通过 25. 颈干角:股骨颈和股骨 体长轴之间向内的夹 角,正常成人约125度 -130度,大于此角为髂 外翻,小于此角为髂内 翻 26. 踝管:屈肌支持带与跟 骨内侧面和内踝共同围 成踝管,踝管内由前向 后有胫骨后肌腱,趾长 屈肌腱,胫后动静脉和 胫神经,拇长屈肌腱 27. 肱骨肌管:肱三头肌三 个头与肱骨桡神经沟共 同构成的自外下旋肱骨 干中份后外侧面的管 道,或称桡神经管。内 有桡神经、肱深动脉、 静脉通过。 28. 鼻烟窝:位于腕后区外 侧部,拇指充分外展后 伸时明显。桡侧为拇短 伸肌腱,尺侧为拇长伸 肌腱,近侧为桡骨茎 突,底为手周骨,内有 桡动脉,可触及其搏 动。 29. 股三角:位于股前内侧 区上三分之一部,上界 为腹股沟韧带,外侧界 为缝匠肌内侧缘,内侧 界为长收肌内侧缘,前 壁为阔筋膜,后壁自内 向外为长收肌、耻骨肌 和髂腰肌及其筋膜。内 容有股神经及其分支、 股动脉及其分支、股静 脉及其属支、股管、腹 股沟深淋巴结及脂肪组 织等。 30. 收肌管:Hunter管,位 于股前内侧区中段三分 之一,缝匠肌深面的间 隙,长约15厘米。前 壁为缝匠肌和大收肌腱 板,外侧壁为股内侧 肌,后壁为大收肌和长 收肌。内容物自前向后 依次为:隐神经、股内 侧肌神经、股动脉、股 静脉。 31. 腰上三角:下后锯肌下 缘、竖脊肌外侧缘和腹 内斜肌上后缘之间的三 角区,表面有背阔肌覆 盖,底衬有腹横肌腱 膜。内有肋下神经、髂 腹下神经和腹股沟神 经。为腰疝好发区。 32. 胸腰筋膜:即背部深筋 膜,可分为浅、中、深 三层。浅层最厚,位于 竖脊肌表面;中层位于 竖脊肌与腰方肌之间; 深层较薄,位于腰方肌 的前面。 33. 头皮:在颅顶区,皮 肤、浅筋膜、帽状腱膜 和枕额肌三层紧密愈合 而成。损伤时需缝合止 血。 34. 下颌管:位于下颌体 内,由下颌孔到颏孔的 骨性管道,内有下牙槽 动脉、静脉、神经。 35. 颈动脉鞘:颈部深筋膜中 层,气管前筋膜向两侧 延续包裹颈总动脉、颈 内动静脉和迷走神经形 成。鞘内颈内静脉居外 侧,颈总动脉、颈内动 脉居内侧,迷走神经居 二者后方。颈动脉鞘借 疏松结缔组织与颈深筋 膜浅、中层融合。 36. 甲状腺假被膜:包裹甲 状腺的被气管前筋膜, 即甲状腺鞘。在甲状腺 两侧叶的内侧部和峡的 后方此被膜增厚形成甲 状腺悬韧带,喉返神经 在其后方上行,手术时 应该注意保护。 37. 腹股沟三角: Hesselbach三角,由 腹壁下动脉、腹直肌外 侧缘和腹股沟韧带内侧 半围成的三角形区,是 腹前外侧壁一个薄弱 区,腹腔内容物由此处 突出称腹股沟直疝。 38. 麦氏点:Mc Burney 点,位于脐与髂前上棘 连线的中、外三分之一 交界处,为阑尾根部的

肩关节解剖

【解剖要点】 肩关节是由肩胛骨的关节盂与肱骨头组成,故又叫肩肱关节。因为肱骨头较大,呈球形,关节盂浅而小,仅包绕肱骨头的1/3,关节囊薄而松弛,所以肩关节是人体运动范围最大而又最灵活的关节,它可做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以及环转等运动。但肩关节的这个结构上的特点虽然保证了它的灵活性,但它的牢固稳定性都较其他关节为差,是全身大关节中结构最不稳固的关节。最常见的是向肩关节的前下脱位,因为肩关节的上方有肩峰、喙突及连于其间的喙肩韧带,可以防止肱骨头向上脱位。肩关节的前、后、上部都有肌肉、肌腱与关节囊纤维层愈合,增强了其牢固性。而只有关节囊的前下部没有肌肉、肌腱的增强,这是肩关节的一个薄弱区。因此当上肢外展时,在外力作用下或跌倒时,如上肢外展外旋后伸着地,肱骨头可冲破关节囊前下方的薄弱区,移出到肩胛骨的前方,造成肩关节前脱位。这时患肩塌陷,失去圆形隆起的轮廓,形成所谓的“方肩”。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在正常情况下为:前臂上举180°、内收45°、外展90°、外旋60°、前屈90°、后伸45°、内旋90°,加之肩关节的活动是以胸锁关节为支点,以锁骨为杠杆,因此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又可因“肩胸关节”的活动而增加。肩关节的这些特点就决定了肩部易发生如上所述的疾患。 【肩周肌肉及其功能】 前锯肌:使肩胛骨外展及外旋(胸长神经)。 斜方肌:使肩胛骨内收及外旋(副神经)。 菱形肌:使肩胛骨内收及内旋(肩胛背神经)o 胸小肌:使肩胛骨外角下降及内旋(胸前内侧神经)。 提肩胛肌:使肩胛骨内旋(肩胛背神经)。 锁骨下肌:是帮助稳定胸锁关节(上干支)。 三角肌:使肩外展,前屈内旋及后伸外旋肩关节(腋神经)。 岗上肌:协助三角肌外展肩关节(肩胛上神经)。 岗下肌:使肩关节外旋(肩胛上神经)。 小圆肌:使肩关节外旋及内收(腋神经)。 肩胛下肌:使肩关节内旋(肩胛下神经)。 大圆肌:使肩关节内旋、后伸及内收(肩胛下神经)。

正常人体运动学第四章肩关节运动学

第四章关节运动学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上肢运动学 第三节下肢运动学 第四节颈部和躯干运动学 第一节概述 二、关节的分类① 按关节运动轴的数目和关节面的形状,关节可分为单轴关节、双轴关节和多轴关节。 1. 单轴关节 运动环节(指能绕关节运动的相邻部分)只能绕一个运动轴运动的关节称为单轴关节,包括滑车关节和圆柱关节。滑车(屈戍)关节 圆柱(车轴)关节 2. 双轴关节有两个相互垂直的运动轴,构成关节的骨可在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内运动,也可作环转运动。包括椭圆关节和鞍状关节。 椭圆关节 鞍状关节 3. 多轴关节 具有3 个相互垂直的运动轴,可作各个方向的运动。包括球窝关节和平面关节。 球窝关节 平面关节关节的分类② 根据构成关节骨的数目,关节可分为单关节和复合关节。 1. 单关节由两个骨的关节面组成,即一个关节头和一个关节窝,如肩关节和髋关节。 2. 复合关节由两个以上的关节面构成多个单关节,包在一个关节囊内,每个单关节都能活动,如肘关节 关节的分类③ 根据关节的运动形式,关节可分为单动关节和联动关节。 1. 单动关节能单独进行活动的关节叫单动关节,绝大多数关节属于此类关节,如肩关节、踝关节。 2. 联动关节也称联合关节,两个或多个独立关节,同时进行活动,共同完成一个动作,如前臂的桡尺近侧关节和桡尺远 侧关节。 三、关节的运动 1. 屈、伸运动环节在矢状面内,绕冠状轴运动。向前运动为屈;向后运动为伸,但膝、踝关节则相反。屈:两骨之间角度变小伸:两骨之间角度变大 2. 外展、内收运动环节在冠状面内,绕矢状轴运动。远离正中面为外展;靠近正中面为内收。 收:骨向正中矢状面靠拢展:骨远离正中矢状面 3. 回旋运动环节绕垂直轴或自身的长轴旋转。由前向内的旋转称内旋(或叫旋前);由前向外旋转称外旋(旋后)内旋:骨向前内侧旋转外旋:骨向后外侧旋转 4. 环转 运动环节以固定端为支点,绕冠状轴、矢状轴以及它们之间的中间轴进行连续的圆周运动。关节在原位转动,骨远端做圆周运动 附:骨与关节的运动骨骼运动会产生相应的关节运动,骨骼运动有两种基本形式:旋转和线形位移。骨骼的旋转会产生关节的滚动- 滑行,其线形运动会产生关节的滑行、牵引、压缩。 骨骼的线形位移是由作用于身体上的外力而形成的,分为: 牵引: 是指与治疗面垂直且远离治疗面的线形动作。 压缩: 是指与治疗面垂直且移向治疗面的线形动作。 滑行: 是指与治疗面平行的关节活动性动作。 四、影响关节运动幅度的因素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固性是关节的两个重要特征,两者之间又是相互矛盾的。一般来说,灵活性好则稳定性差,稳固性好则灵活性就差。各个关节的灵活性与稳固性主要受其本身结构的制约。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下列几点:1. 关节面积大小的差别 构成关节的两关节面面积大小的差别越大,则灵活性就越大,稳固性越小,如肩关节。反之,灵活性就小,稳固性大,如髋关节。 2. 关节囊的厚薄和松紧度关节囊薄而松弛,则灵活性大,稳固性小。关节囊厚而紧张,则灵活性小,稳固性大。

肩关节镜入路、解剖与诊断

肩关节镜入路、解剖与检查 陈疾忤陈世益 复旦大学运动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及关节镜外科关节镜外科是最近二十五年来骨关节外科发展最快的领域,其中肩关节镜技术的进步最为显著。美国Burman医生于1931年最早使用关节镜进行肩关节尸体标本研究。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肩关节镜的临床应用和相关研究才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并迅速取得飞跃性发展。目前,肩关节镜已成为治疗肩峰下撞击症、肩袖损伤、肩锁关节病变、肱二头肌腱和盂唇损伤、肩关节不稳等疾患的有效手段。从最基本的肩关节镜检查开始,到肩峰成形、盂唇修补、关节不稳重建、肩袖修补、肩锁关节成形等手术,肩关节镜外科医生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学习曲线”,才能逐步掌握这门技术。而注意更新理论知识,掌握肩关节镜外科最新的诊疗理念,是开展肩关节镜外科技术并不断取得进步的前提。 利用肩关节镜进行肩关节疾病的探查,是开展肩关节镜外科的第一步。只有通过肩关节镜检查操作,熟练掌握肩关节镜手术的基本步骤和关节镜入路选择,熟悉肩关节内的解剖结构,适应患者体位变化导致解剖结构立体方位的改变,才能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较为复杂的手术。相对于膝关节而言,肩部肌肉丰厚,骨性结构复杂,邻近部位有较多的血管神经,因此选择正确、合理、有效的入路是保障肩关节镜手术成功的前提,同时避免了医源性损伤。因此,在患者麻醉满意、摆放体位后,应使用记号笔标记出肩关节体表的骨性标志,主要描绘出锁骨、肩胛岗、肩峰、肩锁关节和喙突等结构的体表投影,同时标出可能使用的入口位置,然后再消毒铺巾。 一、手术入路及技术要点 (一)手术入路 根据肩关节镜入路在手术中的作用,可分为观察入路和工作入路,实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