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人性思想
孔子的仁礼相成思想及人性观
孔子的仁礼相成思想及人性观【摘要】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提出了仁礼相成的思想,并对人性有着独特的见解。
他认为仁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一种道德情感和行为准则,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孔子也非常重视礼,认为礼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仪式。
孔子将仁和礼结合起来,主张通过学习和实践仁和礼,来完善自己的人格,达到人伦完美的境界。
在孔子的看法中,人性是善良的,人们本性具有善良、勇敢、聪明等美好品质,但需要通过教育和培养来发挥和完善这些品质。
孔子的仁礼相成思想强调了道德修养、社会规范和人性教育的重要性,为后世的思想和教育理念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关键词】关键词:孔子、仁、礼、相成、人性观、人性教育、培养、思想、理解、重视、结合、总结。
1. 引言1.1 孔子的仁礼相成思想及人性观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提出了许多深刻的思想,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仁礼相成思想及对人性的观念。
在孔子看来,仁是人类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关爱的基础。
而礼则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是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支柱。
孔子认为,仁和礼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只有将二者相结合,才能实现社会和谐与进步。
在孔子看来,仁是立身之本,是做人的根本。
他强调与人为善、以仁心待人,认为只有怀有仁爱之心,才能真正做到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而礼则是在人们相处中形成的一种规范化的行为方式,它有助于维系社会秩序,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孔子强调仁和礼的结合,即在尊重他人的同时遵守社会规范,这样才能既保持个体的尊严,又维护整个社会的秩序。
孔子对人性持乐观态度,他认为人性本善,只要受到正确的教育和培养,每个人都有成为有德有才的君子的潜力。
孔子的仁礼相成思想及人性观是一种基于道德伦理的社会理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关爱,以及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处。
这一思想对世界各国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了后人学习借鉴的宝贵财富。
儒家思想孔子荀子孟子总结
儒家思想孔子荀子孟子总结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学派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子、荀子和孟子。
他们对于人性、政治、伦理、教育等方面的思考和主张,对于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被尊为至圣先师。
他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礼仪、道德和修养的重要性。
他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和和谐关系。
孔子主张人人都应该有教育机会,他提出了“以教民以礼义”的理念,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他强调孝道,认为孝道是家庭和社会的根本。
同时,孔子对于政治也有自己的见解,他主张君主应该仁政明理,以身作则,带领国家走向和平和繁荣。
其次,荀子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
他提出了以天命为主的政治观念,主张统治者应该服从天命,而臣民则应该服从统治者的统治。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主张通过严厉的法律和制度来约束人的行为。
他提出了“性恶论”,认为人性的本质是贪婪和自私的,只有通过教育和制度的规范才能使人的行为合乎道德。
荀子还强调了政治的重要性,他认为政治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安定,政治家应该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最后,孟子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传承者。
他主张人性本善,追求自由和正义的价值观。
孟子认为人们本能具备了善良和道德的本性,只是在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下才会变得恶劣。
他主张以仁爱和忠诚为核心的政治伦理观,强调君主和臣民之间的契约和责任。
孟子还提出了“爱人心”的理念,主张人们应该有爱心、善良和同情心,帮助他人,关心社会。
总体而言,孔子、荀子和孟子的儒家思想都强调了道德、人性、政治和教育等方面的重要性。
他们的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以及后世的思想文化传承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在中国的发展是与伦理、教育和政治发展密切相关的,其思想体系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孔子人性思想的理论意义及现实启示
研究之后 , 我们会从 “ 性 相近 ” 、 “ 习相 远” 的 简单文 字语 句 中 探 究 出 十 分 丰 富 与 深 刻 的 人 性 思 想 。 这 些 人 性 思 想 对 于 我
们 今 天 建 设 社 会 主 义 和 谐 社 会 仍 然 具 有 深 刻 的 理 论 意 义 和
现实启示 。
( 二) 人 性 先 天 无 善 无 恶
力。 ” 这 里 的小 人 指 道 德 低 下 的人 。君 子 与 小 人 的 区 别 , 就 是
在义 、 利二字上 。
实 际 上 义 利在 本 质 上 区 别不 大 , 义 是 长 远 利 益 和 全 局 利 益 的 根本 保 证 ; 利 是 短 期 利 益 或 者 眼 前 利 益 。作 为 君 子要 义
于义 , 小人喻于利 。 ” _ l 3 J 5 。 孑 L 子说 : “ 君 子 明 白道 义 , 小 人 只知 财
诸多 因素的不同 , 使 得 人 的发 展 大 相 径 庭 。
近” 是性善 、 性恶、 有善有 恶、 或者无善 无恶 , 从 字 面上 是 看 不 出来 的 。 因 为关 于 孔 子 人 性 论 的 表 述 只有 简 单 一 句 话 “ 性 相 近, 习相远” 。但 从 孔 子 的 其 他 言 论 中 , 我 们可 以看 出 , 孑 L 子 从人性 的根源上发掘出人性有性 善、 性 恶 的 倾 向 或 萌 芽 。他 认为, 新 生 的婴 儿 除 了 与 生 俱 来 的 生 存 本 能 外 , 不 知 道 什 么 是 善的 、 好 的, 什 么是恶 的 、 坏 的, 几 乎 对 世 界 一 无 所 知 。但 是, 随 着年龄 的增长 , 外 界环境 的影 响 , 慢 慢地被 外界 同化 , 于 是 在 不 同环 境 中生 活 的人 自然 就产 生 了 差 别 。
孔子人性论思想评析
收稿日期:2018-10-12作者简介:谷玛利,江苏开放大学副教授。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论语老师事件研究(15LSD001)”阶段性成果。
孔子人性论思想评析谷玛利摘要:孔子人性论思想是其仁学思想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孔子在人性论方面所进行的思考和研究,是以构建儒家思想学说体系为目的的,他提出的有关道德之性或义理之性的观点为儒家进行道德说教提供了理论基础,而有关心智之性或气质之性以及人性经过后天努力可以改变等观点也为儒家实施礼乐教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孔子;人性论;道德之性;心智之性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63(2019)01-00074-04人性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先秦时期各家各派都程度不同地进行了研究,各种观点纷争对立,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内涵。
关注人性问题,首先是为了满足人类自我认知的需要,人们在认识自然与社会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人为中心的主体意识,于是“人”就成为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而“性”则是沟通天人联系的关键,因此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孔子仁学思想以“人”为中心,改造人首先必须研究人,而研究人就必然要关注人性问题,所以孔子是先秦时期最早提出人性问题的思想家。
在《论语》中,尽管“性”字仅出现两次,但是孔子相关言论却有很多,许多观点具有开创意义。
孔子关注和研究人性问题,主要目的是为其仁学思想寻找理论依据,进而对各国当政者进行政治说教,最终全面实现恢复西周礼治秩序的政治理想。
毋庸讳言,孔子有关人性论的思想观点在现实政治中并不具有实践意义,但是在理论研究方面对于我国现今建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共道德观等仍具有借鉴意义。
一人性问题首先是关于人类的自我认知,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性,因此人不应消极避世,与鸟兽为群,而应积极入世,有所作为,这是孔子人性论思想的基本观点。
春秋末年,社会动荡不断加剧,贵族阶层内部矛盾也日益加深,有些在争权斗争中失利的没落贵族既无力改变现实,也不愿意改变自己,于是他们干脆放弃人之所以为人的权利和义务,消极避世,隐居山林,与鸟兽为伍,孔子对此并不认可,他在评论古代逸民虞仲、夷逸时说:“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其斯而已矣。
孔子人性论的当代教育价值
孔子人性论的当代教育价值作者:许袖飞来源:《祖国》2018年第03期摘要:孔子人性论不断强调人的本质是“仁”,人性要向着“仁”的方向去发展,重视诗乐礼对人性的涵养,实现自然的天性向道德为核心的人性发展。
可见,孔子所说的“人性”,主要包括了先天因素以及后天养成,是把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做了一个整合。
人的天性发展是“仁”的理念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应该在照顾到教育对象主体性作用的前提下来进一步对其理想信念的形成加以引导和支持,唯有如此,才是对孔子人性论的最大理解和借鉴。
关键词:人性仁教育价值一、孔子的人性论分析孔子对于人性论的认识,在学界历来都有各种各样争论,人们大多从善、恶两方面来认识和理解,也有人从自然性、社会性等方面来进行研究和分析。
然而,实际上孔子对人性之善恶并未进行具体的论述,他只是重点谈论了人的本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仁”,这是孔子对人性的一种高度概括,通常我们把它当作孔子的人性论。
严格意义上来说,孔子所说的仁,更具有一种导人从善的价值,而并非是一种纯粹的性善论。
结合晚近一些新出土的简帛文献也多有一些论述有关人性的内容,这也可以为我们深入理解孔子的人性观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论语》当中,有关孔子直接谈及人性的问题的地方仅有一处,这就是我们常常谈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出自《阳货》篇。
然而,孔子并没有对它进行具体的解释和说明,这也就导致了后世学者对孔子人性论的不断争论。
傅斯年先生在对《论语》中的“性”进行统计之后,分析指出:“后人所谓性者,其字义自《论语》始有之,然犹去生之本义为近。
”而金景芳先生则从语言文字的角度进行分析,他认为“相近”应该包括两种含义:“第一,从人之性对犬之性、牛之性来看,人与人为同类,所以说‘相近’。
‘相近’表明人有共性。
第二,从人类自身来看,人与人虽属同类,但智愚壮羸万有不同。
所以应当说‘相近’,不应当说相同。
这可以说明,人是具备个性特征的。
总之,二者都是指人的自然性而言。
孔子的仁礼相成思想及人性观
孔子的仁礼相成思想及人性观孔子的学说,当时深得其心的弟子颜渊己有“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的感叹(《论语子罕》以下引《论语》只出篇名),不同的弟子对孔子学说的理解也己有差异。
孔子卒后,关于孔子学说的真谛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两千多年来,解释孔子的着述汗牛充栋,但孔子的思想却不仅没有因此而变得清晰明朗起来, 相反,却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更加难以把握了。
不过,在众多不同的解释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为大家所一致认同的东西,这就是仁和礼。
尽管人们对仁和礼各自的内涵及相互关系仍有不同意见,但几乎无人否认,仁和礼是孔子思想中具有纲领性意义的两个概念。
一、仁的发现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仁的观念在孔子之前己经产生。
据学者们研究,仁字和仁的观念皆渊源于古东夷文化,后来进入“中国”,成为“中国人”的文化观念。
春秋时,仁往往与忠、义、信、敏、孝、爱等并列,被看成是人的重要德性之一。
但是,孔子以前,仁并未受到特别的重视,只有到了孔子这里,仁才被从其它德性中超拔出来,并被赋予新的丰富的内涵。
(1)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世衰道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一降而为•自诸候出”,再降则•政在大夫”,三降则“陪臣执国命”,“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完全乱了套。
但是,在这崩溃和混乱的局面中,礼乐文化反而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一方而, 有识之士鉴于礼崩乐坏的混乱局而,竭力强调以礼治国的重要性,认为礼是•国之基”,:人之干”,•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左传》昭公五年);“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
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善物也”(《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在有识之士的倡导下,一股颇具规模的礼治思潮蔚然兴起。
另一方面,那些越位逾分的大夫和陪臣,为了巩固其己经获得的地位权力,满足其高高在上的虚荣心,也需要用礼乐来文饰自己。
孔子与孟子的思想比较
孔子与孟子的思想比较孔子和孟子是两位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孔子和孟子都致力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他们在一些核心思想和教育理念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比较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并探讨他们在道德观念、人性论和政治理论等方面的异同。
一、道德观念比较孔子主张“仁”和“礼”的重要性,认为通过修养自身的德行和遵守社会规范可以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他认为“仁者爱人”,并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伦理准则。
孔子的道德观念强调了个人品德的培养和对他人的关怀。
相比之下,孟子则更加注重人性的本善。
孟子认为人性有“良知”的存在,每个人都具备了解和追求善的能力。
他主张人应该追求“仁爱”和“义”的实践,并认为政府的责任是保障人民的福祉。
孟子的道德观念强调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在追求善的过程中发挥良知的作用。
二、人性论比较孔子对人性的看法相对较为保守。
他认为人性本来就是有限的,人们需要通过修身来充分发挥和发展自己的人性。
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只有通过道德教化才能达到“仁”的境界。
他特别注重教育的重要性,主张培养人的德行和修养来调节人性的缺陷。
相比之下,孟子对人性的看法更加积极。
他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都天生具备良知,能够辨别是非善恶。
他主张通过追求“仁”和“义”来发扬人性的本善,并且相信每个人都有成为圣人的潜力。
孟子的人性论强调人的天赋和主体性,强调个人应当积极主动地追求善与公正。
三、政治理论比较孔子的政治理论主要集中在家庭和社会的治理上。
他主张通过道德的典范来领导社会,通过仁爱和礼仪来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
孔子强调君主的德行和贤能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具备德才并重的人才能担任政治领导职位。
他提出了“君子”与“小人”的对立观念,认为君子应该以德治国,小人则以权力和私欲来驱动。
孟子的政治理论更加关注人民的福祉和社会的公正。
他认为君主的合法性来源于人民的支持,君主应该为人民谋幸福。
孔子——儒家人性论的奠基者
不如 己者” “ 非礼勿视 ,非礼勿 听,非礼勿 言 ,非礼勿动” , 等都是强调 “ 习”的重要性 。内在 的仁 质只有在 外部 的学 习中 才能培养起来 。这实 际上蕴含着人性 本善之 先天 大前提 上存在 着 差异性 ,这种 差异性则为 后天 习养 提供 了发展 的契机和 生存 空间。
到卫 国人 口庶众 而不 由赞 叹时 ,冉 有问道 : “ 既庶 矣 ,又何加 焉 ?在孔子 眼里 ,人 的 自然的本能 之欲 与人 的质朴 之仁德并不 矛盾 ,欲望本 身虽有近恶 的倾 向,适 当有节 的利则恰 恰体现 了 善 。孔子认为人作 为人类 的存 在应该选 择适 当的利 ,这 是对人 之质 善的彰显 。 因此 ,孔子提 出 “ 见利 思义” 的主 张,在孔子 看来 ,人应 当按 “ 义” 的要 求去做 。 “ 君子义 以为质 ” “ 君子 义 以为上”强 调的便是人 的社 会道德性 ,这是孔子贵 “ ”思 仁 想 的逻辑延伸 。 “ 义”是人 类在生存经 验中演化 出来 的道德原 则 ,是一 种文化 沉淀 ,有利于 协调人类 的和谐生存 。如果 不符 合 “ ” 的蝇头小 利 ,则 虽有 利而不取 , “ 义 不义而 富且贵 ,于 我如 浮云 。” “ 与贵 ,是人 之所欲 也 ;不以其道 得之 ,不 富
一
三 、 利欲之 求—— 近恶之性
孔子 的以仁释人 ,仁 是人 所追 求的最高之德 ,这种德是 上 天赋予 的善 的品质性 ,是人之质朴 ,但他并不反 对对利欲 的追
求 ,最主要 的在 于节 。节 成为一种设 定 的礼仪规 范 ,有节 ,欲 为善 ,无节 ,欲则为恶 。 孔子对 利欲 的追 求主 要体现在他 的求富 思想中 ,当孔子见
(完整版)孔子主要思想
(完整版)孔子主要思想孔子主要思想孔子主要思想有:仁、礼、孝、中庸之道、君子人格的塑造、教育、天命、治国安邦等思想。
1、仁孔子的主要思想是以“仁”为核心,但“仁”具体指的是什么?孔子没有给出一个统一的概念。
“仁”的基本要点是“爱人”:(1)、“恭、宽、信、敏、惠”,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
孔子认为“仁”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准则,他倡导立足于对人的关爱,以教化的方式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
(2)、孝悌。
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这是他实践仁的方法。
(3)、“忠恕”之道,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强调一定要由自己的难处或愿望想到别人的难处愿望,同时,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总之,从统治阶级,到家庭,再到个人修养,“仁”无所不在。
体现在日常的点滴生活中,具体应从小事做起,落实到个人的一切行为中。
圣人的仁德之心是随时随地都会流露出来的。
孔子还认为,每个人都有为仁的愿望,“仁者,人也”。
为仁的关键在于个人的主观努力,“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2、礼(1)、“礼”的内涵:“礼”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制度,孔子提倡以“伦理”为基础的严格的“等级”制,作为治理国家的规范。
孔子告诫统治者要依礼行事,对人民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达到和谐的“礼”治境界。
二是个人之“礼”,即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个人准则,服从于制度之“礼”。
孔子认为,“正”就是合礼,在日常生活中,就算细小之处也要讲究合礼。
如“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
(2)、“礼”与“仁”。
礼的内核是仁,礼是仁的目的和外在表现。
孔子的礼是建立在仁德基础上的礼,讲制度、讲规范,都是为了坚守伦理道德。
(3)克己复礼: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是在承认个人有一定自由欲望基础上提倡人要克服欲望、约束自己,达到“礼”所规范的要求,从而达到“仁”的道德境界。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孔子为何不谈人性
孔子为何不谈人的本性问题?儒家思想最让人感到温暖的地方,就是它时时处处从人出发,关怀人的处境,激发人的思考,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然而奇怪的是,这样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其经典《论语》中却很少看到孔子谈论人性,正如他的学生子贡所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何以如此呢?带着问题去图书馆查阅了大量资料,发现几乎没有学者对此问题进行过专门的论述,现将阅读和思考的结果论述如下,供同道交流,以便更深刻地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
一、孔子不走极端在《述而》篇中,孔子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这句话清楚地表明了孔子对《易经》的推崇,而《易经》的思想之一恰恰就是不走极端,以首卦乾卦为例,其初九爻辞为“潜龙勿用”,而九六爻辞为“亢龙有悔”,可见,无论在哪一个端点,其结果都是不太理想的。
孔子尊崇《易经》,意味着对其思想方式的认同,正如孔子自己感叹的“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可见,不走极端是孔子认同并积极加以实践的思维和做人的方式,因此,在人性问题的讨论中,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孔子不会单纯地认为人性是善或者恶的,走向极端必然使自己的思想和理论走进尴尬的境地。
所以,在《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样一句对现实的客观描述,整部《论语》也仅是这一句而已。
二、孔子是一个理性的实践者依然回到上面的话,孔子说学好了《易经》,那么人生就可以没有大的错误了,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孔子的要求未免也太低了,其实不然,这正是因为孔子深刻地认识到了生命过程的艰难,他的学生曾子用“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来形象地比喻人生,可见,儒家对生命充满了敬畏,也把所有的目光都集中于现实的人生。
试举两例,殷商文化重鬼神,孔子作为商的后裔,自然遵从这样的文化,他曾说“祭神如神在”,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对神灵充满诚敬,但有学生问他有没有鬼的问题时,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可见,孔子尽管认为有鬼神存在,但同时,他认为解决现实问题更重要,因此,阻止学生去探究那些很难说清楚的问题。
孔子的主要思想
孔子的主要思想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又称孔丘、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化名人,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他的主要思想被称为儒家思想,对中国的政治、伦理、教育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将从孔子的人性观、伦理观、政治观、教育观等方面,对他的主要思想进行介绍。
一、人性观孔子的人性观可以概括为“人心善恶皆有之”。
他认为人天生具有善良的本性,但也存在着恶劣的欲望和习性。
他们的本性如同温暖的水,只需要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就能够发展出良好的品德和行为。
孔子强调通过实践和修养来提高自己的品德,实现个体的道德自觉和自律。
二、伦理观孔子提出的伦理观以“仁”为核心。
他认为“仁者爱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师生关系、君臣关系等都应基于仁爱之心来建立。
他主张“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即通过建立社会规范和制度,引导人们按照仁爱之心来行事,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孔子还提出了君臣、父子、夫妻、兄弟等“五伦”关系,他认为这些关系是社会组织和稳定的基础,应该遵循仁的原则来发展。
三、政治观孔子的政治观主张君主立宪制,他认为君主应该具备仁德和才能,以智慧和品德来治理国家。
他主张君主应该以身作则,通过“君子修身,而后正其家,而后治其国,而后平天下”的方式来推行政治改革。
孔子认为政府的根本职责是保护人民的福祉,为人民谋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宁。
四、教育观孔子非常重视教育,他主张“教学相长”,强调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紧密联系。
他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塑造人的品德和能力,使其成为具备仁德的君子。
孔子提出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教育原则,鼓励人们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来提高自己。
他强调教育应该从幼儿时期开始,注重教育的个性化和因材施教,倡导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总而言之,孔子的主要思想体现了对人性的乐观和人的自我完善能力的信任,强调通过仁爱和修养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强调君主以德治国,注重教育的普及和提升。
《论语》十二章解读
《论语》十二章解读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其中包含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伦理观念。
在《论语》中,《论语》十二章作为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包含了孔子对人性、道德、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深刻见解。
在解读《论语》十二章时,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人性的认识。
孔子认为,人性本善,但是也会受到环境和教育的影晌而发生变化。
因此,教育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可以使人们回归本善的内心世界。
此外,孔子也非常重视道德的作用。
他认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不仅自己会过得幸福和有意义,而且还会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因此,他强调“仁爱”、“义”、“礼”等传统美德,认为这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在政治方面,孔子认为君主应以人民利益为重,实行仁政治理。
他认为,一个理想的政治领袖应该具备“仁德”、“智慧”和“勇气”等品质,能够为人民谋福利,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在教育方面,孔子提倡“有教无类”,认为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他主张教育应该以德育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
同时,他也强调了学思结合的重要性,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综上所述,《论语》十二章是孔子思想的精髓之一,包含了深刻的人性、道德、政治和教育等方面的见解。
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实质,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性、礼与仁———从孔子的人性观说起
说 的性 是 指 人 的生 理 机 能、 智 力、 性 格 等 人 生 而 即 有 的属 性 , 因 为 同属 人 类 ,所 以 具 有共 性 ,但 从 个 人 的角度 说 ,生 理机 能 的强 弱、 智 力 的高低 、偏 向、 性 格 的差 异 等 天赋 禀性 又 各 有 不 同,所 以只 能 说 性 是 相 近 的。“ 习 ’可 做 学 习、 实 习、 习染、 践 履解 , ‘
① 文 中所 引 《 论语 》原文 ,均 采 自刘宝 楠 《 论语 正义 》 ,上海 书店 1 8 年 影印 出版 。 96 ② 戴震 、张 岱年 、牟 宗三 、徐 复观 、唐 君毅 等学 者都 认为 孔子 此言 并无 性善 之义 ,见 郭海 燕 《 也谈 孔子 的人 性观 》 孔 子研 究 》2 1 年3 ,《 0 0 期。
迹。 其 实,孔子对人 性的认识 并未上升到善或 恶这种本质属 性的 高度。孔子 的重点也 不在 于探 讨人 性如何,而在 于借此说 明礼与仁 的重要。 孔子 以习礼培 养人 的言行举 止,以亲仁 塑造人 的思想灵魂 ,为孟子 的人 性善、 荀子 的
人 性恶提供 了立论 的前提 和发展 的空间,开启 了儒 家人性论 的先 河。
第 5期
王 小 健 :性 、 礼 与 仁
1 3
无论如何 发展,或辉煌,或平 凡,都离不开一些根
本 性 的 东 西 ,这 些 根 本 性 的 东 西一 个 是 礼 , 另 一 个 是 仁。 孔 子 要 以礼 培 养 人、 以仁 塑 造 人 ,所 以 他 更 强调 习的作 用。 梁 启超 说 :“ 孔子 但 言 陛相 近 习 相 远’ ,所注 重 者在 养 成 良 ‘ ’而 止 ,而 性之 本 质如 习
从“仁爱”思想看孔子的人性关怀
从“仁爱”思想看孔子的人性关怀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论语》.而述。
对孔子这样的描述:“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孔子之貌温和而严肃,威严而不凶猛,恭敬而安详。
)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学说,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思想观念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同时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孔子不但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时代了二十一世纪,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特别是文化多元化,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冲击,使得一部分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怀疑或质问,甚至有的人厌恶中国的传统文化,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在培养民族精神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对这种莫视传统文化,否定民族历史的行为,确实令人深表遗憾。
如何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我想应该从历史的角度、现实的角度和发展的角度来正视和审视传统文化,古为今用,使传统文化为我们个人的成长进步服务、为当今社会发展服务、为人类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孔子的儒学思想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内含极为丰富,什么是儒学思想的精髓呢?有的人认为“礼”是孔子儒学思想的根本,是其精髓,因为,孔子特别强调人要循规蹈矩,中国人的“礼让三先”、“先礼后宾”、“礼多人不怪”、“克己复礼”等等,究其原因,都是从孔子那里承传下来的,可以说“礼”深入人心,“礼”的思想无处不在。
但为什么要循“礼”呢?(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复”不是复辟的意思,而是归复,回复。
克己复礼,就是通过“克己”而回归到“礼”的规范行为当中。
克己复礼是一个修养的过程。
)“礼”的终结关怀——它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还是讲的一个人与人的关系,再推而广之就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那么,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这种关系呢?孔子提出了“仁”,要用“仁爱”之心去对待这些关系。
“仁”是核,“礼”是表现形态,也就是说,“仁”通过“礼”而表现出来。
就此我们可以认为,“仁爱”是孔子儒学思想的精髓。
“仁爱”思想体现的主要内容就是现代我们所讲的人文关系,人性关怀,人性化服务。
孔子论人五则
孔子论人五则
孔子是古代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的思想被总结为“论人五则”是指他对于人性和修养的一些基本观点。
这五则是:
1.人之性善:孔子认为,人性本善。
他相信每个人天生都有良好
的道德素质,愿意追求善良和正义。
2.人之性恶:与性善观相对,孔子也承认人性具有恶的一面。
这
并不是说人天生邪恶,而是指在特定环境中,人可能受到外界
诱导而走向邪恶。
3.人之性本善说:在《论语》中,孔子更倾向于强调人性的善良
一面。
他认为,通过教育和修养,人们可以发挥出自己内在的
善良品质。
4.人之性本恶说:在其他一些文献中,孔子也有一些表达人性恶
的言论。
这种观点下,强调了外在环境和教育的重要性,以纠
正人性中的恶。
5.人性复杂多变:有一种观点认为,孔子的思想其实包含了人性
的复杂多变。
人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恶劣的一面,而具体表
现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
这五则表达了孔子对人性复杂性的认识,也反映了他在探讨人性、道德和修养方面的思考。
这些思想对后来儒家学派的发展和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先秦儒家的人性与美育思想
ywjszxk@先秦诸子百家争论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孔子所提出的人性思想问题,儒家在这场争论中也积极地参与发表意见,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人性思想体系。
儒家思想的继承者孟子和荀子,把孔子提出的人性思想继续发扬光大,形成了两个不同的方向,但是这两个方向都没有偏离孔子原有的人性思想。
人性思想方向规定了二者美育思想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古典伦理美学的产生和发展。
本文拟对先秦儒家的人性思想和美育思想进行探析。
一、先秦儒家人性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关系孔子、孟子、荀子的人性思想各有不同,但是三者之间又有很大关联,孟子和荀子的人性思想都是从孔子的人性思想发展而来的。
了解他们人性思想的内容,可以从中看出他们各自美育思想的特点。
首先,孔子的人性思想。
《论语》中提到人性问题的地方一共有两处,一处是《公冶长》中子贡的话语,他说想要理解孔子所讲的诗书礼乐等知识很容易,但是想要准确理解孔子讲授的人性和天道就很困难了。
另一处《阳货》篇中也提到了孔子难以理解的人性思想理论,即“性相近,习相远”,也就是说人的本性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只是由于人们各自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不同,所以人性才渐渐地相差很远了。
这也是《论语》中记述人性问题讨论的唯一出处,不过孔子并没有对人性的本质做出规定和说明,孔子只是讲述了后天的教育和习惯对人性发展的影响,这也是一个很有意义和价值的论题。
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观念,他认为人在先天天赋和本能上是没有什么差别的,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
同时孔子还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观念,因为他认为个体和个体之间是有差异的,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后天人们习惯和生活环境的不同。
所以儒家都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目的地改变后天的影响因素。
因此后世人把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当成了教育思想的出发点。
孔子的美育思想是从他的人性思想出发的,这规定了其“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美育特点。
其次,孟子的人性思想。
从黑格尔和伏尔泰对孔子评价
从⿊格尔和伏尔泰对孔⼦评价谈孔⼦的⼈性思想从⿊格尔和伏尔泰对孔⼦评价谈孔⼦的⼈性思想⿊格尔接触到《论语》,⼤为失望,这么⼀位东⽅思想巨⼈,尽是些说教之词,毫⽆哲学思辨,了解孔⼦不如不了解,留在想象憧憬中是多么美好。
⿊格尔是思辨的哲学家,是集⼤成者,他是多么希望,强⼤的东⽅⽂明能带给他思想的冲击,拓展他的思维,⽽在他认为尽是些说教的《论语》,简直毫⽆价值。
⽽⼏⼗年之前伏尔泰见到《论语》,则⼤为兴奋,中国有圣⼈,不⽤残害⼈性的宗教教条,没有上帝,社会是多么⼈性,⼈民是多么幸福。
伏尔泰是启蒙思想家,所谓启蒙思想家就是反束缚⼈性的宗教教义,启蒙思想就是要回归⼈性。
由此可见,孔⼦的⼈性思想,好⽐空⽓,存之不觉,失之难得。
伏尔泰⼜岂知中国⾃宋明理学之后,孔⼦⼈性思想渐失,愈多教条之残害。
伏尔泰可以说就是⼀个⼈性思想家,他⾃然会喜爱孔⼦,。
⿊格尔是⼀个哲学家,探索、想象、思辨,超经验,形⽽上的,认为孔⼦的思想就是迂腐的说教,毫⽆思辨想象的空间。
⿊格尔这样认为,还是有他的局限性,他的思辨,超经验的思维,使他迷失了⼈性的本真。
要说明这⼀点,就要说到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对智者派的诡辩,⼈是万物的尺度,⼈类社会似乎没有对与错,正反都有道理。
苏格拉底明⽩实际⽣活是需要对与错的,社会⼈群⼀定需要对与错,苏格拉底思考真理的问题,他⽤哲学的⽅式去探讨美与丑,善与恶,虽没有说教,其实在探讨中⾃然形成了⼀些准则或⼈⽣道理。
但要形成像孔⼦那样洞悉⼈性的系统的⼈⽣和治世智慧,苏格拉底显然是做不到的,他毕竟是哲学家,是以探讨、想象、思辨为特点的思想,也正因他对⼈性的思考,开启了古希腊最⾼峰的哲学理论。
西⽅的⽂化历史背景也是⽆法产⽣孔⼦这样的圣⼈,也正如春秋时期也不能产⽣真正西⽅哲学的思想。
哲学是⽆解的,尤其是⼈⽂哲学,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许如此。
孔⼦的说教,可不是什么陈腐的说教,孔⼦有没有经过思辨呢?孔⼦是研究易经的,易经可以说充满了辩证思维,形⽽上的,超经验的。
论语的思想评析
论语的思想评析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重要经典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记录和整理而成。
论语以言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和言行,承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智慧,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论语的思想进行评析,探讨其对于当代社会的启示与价值。
一、人性与修身孔子强调人性本善,但同时也认为人性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变坏。
他主张通过修身来实现人性的向上发展。
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说:“修己以教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强调通过自我完善来教化他人。
这一思想对于今天的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当代社会面临着道德沦丧、人际关系冷漠等问题,我们可以从论语中汲取智慧,通过自觉自律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来提高自己的修养与道德水平,为社会带来正能量。
二、仁爱与社会关系论语中多次强调了仁爱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仁者爱人,真正的仁爱是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
在《论语·学而》中,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了对他人的善待和尊重。
这一思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当前社会,人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层出不穷。
我们可以从论语中学习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关注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尊重他人的权益,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三、教育与治理孔子提倡的教育理念也是论语的重要内容之一。
他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是治理国家的基石。
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说:“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强调了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这一思想对于当代教育和治理提供了启示。
在当今社会,教育仍然是实现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
我们可以从论语中学习到敏而好学的态度,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和素养,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四、言行一致与诚信论语中强调了言行一致和诚信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言行一致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
在《论语·述而》中,孔子说:“君子言不信,则令不行”,强调了言行一致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