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库门19页PPT
石库门

•
•
•
老式石库门里弄住宅初期建筑规模不大,一般在10~20个单元之间。随着市内人口激增,工商业日益繁荣, 建筑材料大量倾销于市上,房地产商以其租金收益扩大投资,建筑规模逐渐扩大,如民国5年(1916年)建于 新闸路的东西斯文里,住宅高达510个单元之多。
上海早期老式石库门里弄住宅有:北京东路兴仁里;中山南路吉祥里;豆市街敦仁里;中山南路棉阳里。 这些均为清光绪二年(1876年)以前的老式石库门住宅,约于宣统二年(1910年)后翻建过。此外还有建于清光绪 二十二年的厦门路仁兴里;建于二十六年左右的广东路老昌兴里;建于三十三年的浙江中路洪德里;建于清宣 统二年的广东路公顺里等。 后期老式石库门里弄住宅有:建于民国3年的淮海中路宝康里;建于民国4年的北京西路联珠里;建于民国 5年的云南中路老会乐里;建于民国8年的北京东路余荫里和湖北路迎春坊等。
•
石库门是大上海社会的一个缩影。在漫长的岁月里,上海的市民曾在此辛苦度日,革命者 曾在此秘密活动,文人、学者、艺术家曾在此孕育他们的作品。旧时的石库门里还曾开设 有工厂、银行、旅馆、货栈、报社、学校等,可谓是无所不包,无奇不有。石库门里的 ‘亭子间’、‘客堂间’、‘厢房’、‘天井’以及‘二房东’、‘白相人嫂嫂’、‘七 十二家房客’等与石库门有关的名词,成为老上海们温馨的回忆。王家卫的《花样年华》 里,老上海的石库门,张曼玉的旗袍,与梁朝伟的抑郁神情串在一起,铺展成一部唯美的 怀旧电影,一个值得回味的爱情故事。石库门是上海近代文明的象征。怀念石库门,是对 原本熟悉而正逐渐远去的生活方式的留恋。‘重返石库门’所代表的怀旧情绪也在这座城 市的各个社会层面弥散开来。对老人们来说,石库门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建筑或住所,那 日益积累的家常片段和邻里之间几十年不变的默契,早已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赖以生存的 生活方式。上海的老式石库门里弄,洋溢着这个城市最本质最淳朴的气息。石库门也随着 光阴的积累而逐渐酝酿成一种独特的老上海文化。它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了上海人的生 活百态和岁月变迁。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以一个探寻者或怀旧者的姿态徜徉于上海的百年 历史中。那些散落在街头巷尾的历史遗迹和老上海的各种温雅野史,便立刻成为这个城市 最具生命力和最值得回味的文化宝藏。当石库门再次成为上海建筑群中的宠儿,住进石库 门的人群也悄然发生了改变。小资们喜欢石库门,因为透过石库门,能感受到一种古老而 绵长的氤氲气息,那是属于上海的特质;老外们欣赏石库门,因为石库门里有他们未曾体 会过的新鲜触觉,这是另一种摩登;海外华侨寻觅石库门,每看到那一片片青色的砖木墙 壁和拱形大门,就能勾起许多往日怀想;大款们选择石库门,因为它象征着一种社会地位, 显示出与众不同的文化品位。于是便有了新天地,有了‘阿拉上海街’,有了一个名叫 ‘1930’的酒吧……所有这一切都在向人们展示:上海的时尚就是怀旧,而怀旧的经典是石 库门弄堂。石库门,在被赋予了各种文化涵义和时尚韵味之后,显出了从所未有过的光辉。 这个最富特征的,曾经最底层的生存空间,如今却与摩登和时尚相遇,抒写出另一种精致 和优雅。当传统与新潮碰撞,当怀旧与流行交融,上海在向人们展示其日渐雄厚的经济基 础的同时,也深深地隽刻下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一边不断在寻求物质上的进步,一边仍 不忘那一份璀璨浮华,这便是上海人的精神,也是上海的本质所在。
老上海石库门-wqslllPPT课件

老 上 海 石 库 门
2021/3/25
1
1.前言
2.历史回顾
3.“石库门”的由来
4.形式特征
5.石库门的建筑特征:1)弄堂
老
2)牌楼
上
3)单元住宅特点
海 石 6.新式里弄 库 7.总结
4)内部单元
门的城市是没有回忆的城市。纵观欧洲名城:伦敦,巴黎,维也纳,罗马、彼得堡。无不以浓郁的文化特 色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而风格各异的建筑毫无疑问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上海来讲,石库门是上海 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在中西合璧的石库门里,充满传统与革新、碰撞与融合、理论的困惑与矛盾。 石库门里的“亭子间”、“客堂间”、“厢房”、“天井”、“二房东”、“七十二家房客”等名词,早已成为 老上海们温馨的记忆。…… 而石库门里弄里,洋溢的这个城市最本质最淳朴的气息,也随着光阴的积累而逐渐酝酿成一种独特的老上海文化。
客堂连同天井,那是石库门宅子的重心。
13
后门内楼工 酒 过打 部的是的和 品 堂开 ,正灶楼休客 茶合 中隔 具门台梯憩堂 ,上 。扇 体,,,的之 道隔 家, 位上后设所上 古扇 人客 置海来在在的 论, 聚堂 因人换客。二 今则 坐与 地叫成堂底楼 ,客 堂天 制前了的楼正 壶堂 下井 宜门煤背和房 中天 ,合 ,。球面二, 天井 松为 并佣炉。楼又 地分 竹一 无人。厨厢叫 宽作 梅体 一房经房房前 。两 兰, 定储由,,楼 处 映初 之藏厨上用, , 入冬 规室房海作用 可 眼, 。杂,话卧作 以 帘暖
中国传统民居流派 营造技艺与设计课件

水口
水口是徽州古村落的门户,村落的标 志,也是进村的必经之地。水口景观 构成村落的前景,是村落空间序列的 开端。水口具有导向性的作用,找到 水口就找到了村落的入口。
一、北方官式做法
华北平原天气寒冷干燥,风沙较大,封闭的 庭院是防风避沙的有效方法。
北京传统营造技艺是北方传统建筑技术的代 表,形成了一整套严格的设计规范和施工规 范,同时也结合北京地区地域特点和民俗习 惯,产生了一些独具特色的做法和风格,如 四合院方正开阔,厢房不遮正房,以多接纳 阳光。院子对外封闭,以隔风尘。屋顶及墙 壁厚重以防寒隔热,故结构上采用承重性较 强的抬梁式构架。
廊下空间,与自然产生联系
7、街巷
7.1、川西街巷
廊下空间,与自然产生联系
7、街巷
7.1、川西街巷 7.1.1、宽巷子
廊下空间,与自然产生联系
7、街巷
7.1、川西街巷 7.1.1、窄巷子
廊下空间,与自然产生联系
7、街巷
7.1、川西街巷 7.1.1、连接宽窄巷子
廊下空间,与自然产生联系
7、街巷
八大作
明清北京地区的八种匠作,是八种相对 独立的营造行业和工种。
各工种或工匠都有自己的行业组织和供 奉的祖师,木匠祖师爷是鲁班;铜铁匠 祖师是老君等等。每一种行业都有自己 独立而完整的技艺体系和行业行规,工 匠从拜师学徒到出师成业往往要经过数 年。
北京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
二、徽派建筑
走进石库门

上海话里把用一种东西套住或 收住另外的东西讲作“箍”,于是 这些拥有被石条“箍”住门的建筑 被称为 “石箍门”,后又东传西传 又变成了石库门。
石库门这种建筑的正大门一般 都以石头做门楣和门框,以乌漆实 心厚木做门板,上面装有一对铜环。
◆石库门建筑一般为两层或三层楼房。 ◆推门而进,就见一个天井,正中是客堂,有的东面
你知道这是什么建筑吗?
你所知道的石库门是什么样子的?
1、石库门名字的由来?
2、石库门的结构是怎样的?
3、石库门是从什么时候兴起的? 4、石库门的邻里关系是怎样的?
5、石库门有哪些变迁?
……
1、石库门名字的由来? 2、石库门的结构是怎样的? 3、石库门是从什么时候兴起的?
十九世纪后期,在上海开始出 现用传统木结构加砖墙建造起来的 住宅。
和西面各有一间厢房。
◆客堂后面是楼梯,楼梯后面是“灶披间”,即厨房。
◆二楼、三楼也是同样的布局。只是厨房上面是亭子
间,亭子间上面是晒台。
◆石库门建筑用地少,建材省。
石库门是最具上海特色的居民住宅。它兴起于 19世纪60年代。1860年以忠王李秀成为首的军发动 东进,攻克了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宁波等苏南 浙北城市,迫使数以万计的苏南、浙北难民进入上海 租界避难。租界为接纳难民,动员商人投资住宅建造, 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这些住宅大都被建为联排式的石 库门里弄住宅。石库门栗农在上海最多时有9000多 处,曾经占上海市区全部住宅面积的60%。
做一做:设计一份关于石库ຫໍສະໝຸດ 的调查问卷。1.选择题。
2.是非题。
3.简答题。
“寻访城市足迹——走进石库门” 调查问卷
1、请问您目前是? A. 学生 B. 在职工作(工作未满 10 年内)
《上海建筑与海派文化》ppt课件

石库门弄堂的清晨往往是这样开始的:天还未亮,一声粗犷 厚实的“拎出来哦……”,就把一条弄堂叫醒了。这些满载上海市 民历史记忆的建筑,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上海的标志之一。 • 石库门是上海一般家庭居住的最普通、最大众化的住宅。石库 门弄堂是个小社会,弄堂里哪家包了馄饨,都会挨家送一碗;哪 家搞到几张电影票,会招呼邻居一起去看。“笃笃笃,卖糖粥, 三斤胡桃四斤壳……”这是上海人耳熟能详的一首儿歌,唱的是在 石库门弄堂里穿街走巷的小贩们。石库门是上海人城市历史记忆 的一部分,“我们已经把自己的心和感情倾注在了里面,石库门 已经变成了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 “石库门”正成为上海城市的符号和文化品牌。上海博物馆 馆长陈燮君说,石库门对于上海城市性格的养育不可低估,石库 门的精细空间养成了居住者的精致化处事方式,石库门的中西合 璧松动了原有的价值观念、审美态度、文化立意和城市理念,磨 砺出新的城市人文精神。“石库门”建筑还是上海城市近代历史 重要标志,她孕育了上海的都市性格,既是建筑遗产,也是人文 遗产。
Hale Waihona Puke 时不时有卖零食的老人经过,最常见的要数爆米花。 每当老人推着车子走过,男孩子女孩子都停下手中的游戏, 立即围了过去。擦擦脏兮兮的手,掏出一两张皱巴巴的毛 票,没带钱的孩子一溜烟似跑回去,又一溜烟似的跑回来。 孩子们眼珠子一眨也不眨的看着老人的一举一动,只见老 人抓一把大米放进葫芦形的容器里,然后在火上烤。当容 器从火上取下来时,孩子们都捂住耳朵,,老人把容器放入 一个稻草编制的篮子里,盖上盖,手腕轻轻一动,“砰” 的一声,老远的地方都能闻到爆米花四处飘溢的香味。迫 不及待的抓一把塞进嘴里,整个童年就像这爆米花一样鲜 甜。 • 下雨了,谁家的被子晒在外面没有人收拾,就帮着收 拾。孩子放学回家,大人们不在家,就把孩子留在自家吃 饭。谁生病发烧没有人照顾,就帮助去买药。有好吃的不 忘记分给邻居一点……日久生情,很多邻居成了一辈子的 朋友,要是哪个邻居要搬家,则是万分的不舍,感情深厚 的,眼泪都会留下来。
石库门

石库门是上海最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通常被认为是上海近代都市文明的象征之一。
石库门住宅脱胎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
19世纪后期,在上海开始出现用传统木结构加承重砖墙建造起来的住宅。
由于这类民居的外门选用石料做门框,故称“石库门”。
一般为三开间或五开间,保持了中国传统建筑以中轴线左右对称布局的特点。
这种中西建筑艺术相融合的石库门作为建筑和文化的产物,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它的出现是一种城市生活的必然———洋场风情的现代化生活,使庭院式大家庭传统生活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适合单身移民和小家庭居住的石库门弄堂文化。
石库门里的“亭子间”、“客堂间”、“厢房”、“天井”以及“二房东”、“白相人嫂嫂”、“七十二家房客”等与石库门有关的名词成为老上海们温馨的记忆。
石库门建筑盛行于20世纪20年代,占据了当时民居的四分之三以上。
至今还有近40%的市民居住在有一个多世纪历史的石库门中。
石库门多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坡型屋顶常带有老虎窗,红砖外墙,弄口有中国传统式牌楼。
大门采用二扇实心黑漆木门,以木轴开转,常配有门环,进出发出的撞击声在古老的石库门弄堂里回响。
门楣做成传统砖雕青瓦顶门头,外墙采用西洋建筑的雕花刻图。
二楼有出挑的阳台,总体布局采用了欧洲联排式风格。
现在,上海注意保存老建筑,一些具有海派特色的石库门里弄被作为近代优秀建筑整组保存。
上海民居有“弄”的称法,其他城市的人甚至读不准这个字的音,其实,“弄”只是有别于街面房子的“胡同”的通称。
早期的石库门大多叫弄、里,就是我们常说的“里弄”,又叫“弄堂”。
弄堂常用弄、里、坊、村、公寓、别墅等名号,级别逐次提高。
后几种又称为新式里弄,居住条件已明显优于早期的老式石库门,配有欧式壁炉、屋顶烟囱、通风口、大卫生间等。
新式里弄住宅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的租界内,总体上比石库门更接近欧洲近代住宅的建筑风格。
建筑形式多为混合结构,注重使用功能。
新式里弄外形别致整齐,装修精致舒适,室外弄道宽敞,楼前庭院葱绿,居住环境优美,有别于旧式石库门。
民居概览

蒙古包 蒙古包是蒙古游牧人民族传统的住房。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牧区。古称穹庐,又 称毡帐、于游牧。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 分成数块,每块高13米左右,用条木编围砌盖;一圆形天空,通烟气。包门小,朝 南或朝东南。具有制做简便,便于搬运、耐御风寒,适牧等特点。
பைடு நூலகம்
2.华东地区 一般指中国东部6省1市所在的区域,包括江西省、 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山东省和上海市。 地形以丘陵、盆地、平原为主,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 气候。面积79.47万平方千米,1990年人口3.32亿, 占全国29.0%。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5681.98亿元, 占全国32.2%;国民收入4888.19亿元,占全国33.9。 是中国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之一。
侨乡民居之开平碉楼
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开 平市,是中国乡土建筑 的一个特殊类型,是一 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 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 塔楼式建筑。
竹筒屋 在旧广州, 大量的市民居住在传 统的院落式民居––竹筒屋内。 竹 筒屋是广州近代传统住宅形式之 一,其平面特点是单开间,且开 间小、面窄, 门口临街的宽度通 常只有3~4米, 但其进深却很 大,多为12~15米,也有达 30~35米的,宽与深之比由 1:4至1:8,甚至1:10 以上,由前到后排列成多个房间, 形似竹筒,故名竹筒屋。
水乡民居:乌镇、西塘
华南地区 在自然地理上广义的华南地区指中国南岭以南,包 括广东省、海南省、台湾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习惯仅指广东省、海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属 热带、南亚热带气候。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发达, 经济基础较好。是中国经济建设的前沿,对外开放的 窗口。拥有丰富的土地、水、气、生物、矿产和旅游 资源,有较好的工业和商业外贸基础。 全区自然面貌的热带-南亚热带特征突出,这与 华中地区的亚热带景色有明显的区别。充分利用丰富 的热量和水分资源,发展热带作物,合理利用和保护 热带性植物和动物资源,开发热带海洋资源等,是华 南地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突出问题。
石库门印象演示文档

2. 发展演变
起源:华洋分居→华洋杂居
19世纪70年代初:三五开间,对称布局
20世纪10年代后:亭子间初成 20世纪30年代中:取消天井
3. 材料与结构特点
材料特点
老式石库门住宅
沿循传统的砖木立帖结构。承重墙 及木柱多用三合土做基础,桑皮石 上置圆形石墩,以防木柱脚下受潮, 非承重墙用半砖墙,筑于碎砖基础 上。客堂地坪常铺方砖或实木地板, 屋面采用蝴蝶式泥瓦。
➢ 以乌漆实心厚木做门扇,门框用石条砌成
我国封建皇朝历来讲究等第,门色就是等第的标志。朱漆大 门,是尊贵的标志,是帝王宫门专用的颜色;而黄门在唐朝则是 宰相府的专用颜色。至于非官宦人家,即使富甲一方也只能用黑 漆大门。所以石库门漆成黑色是顺理成章的。石库门的设计是典 型的中国式大门。
➢ 铜质的中国式门钹和门环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特征
旅馆、作坊、报馆,也都会来占用一方天地;小食摊、 修鞋匠、理发师傅、算命先生,以及传街走巷的各种露 天职业者,都来此谋求营生。“烟纸店”的单开间小店, 提供香烟、草纸、老酒和各种小百货,二十四小时做买 卖。形形色色的人物,五花八门的行当,生动地展现了 上海的市井百态,是上海这座城市中最浪漫、最能触动 人心的部分。
住房不保障、投资风 险大、时间跨度大、 资金平衡难
石库门大部分不属于 优秀历史保护建筑, 相关政策法规难覆盖
认识差异、理论与实 际脱节、关注角度差 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传承与保护
如果加快传统意义上的旧区改造,大范围拆旧建新,作为上海文化瑰 宝的石库门历史建筑风貌必将遭受毁灭性的打击。上海石库门何去何从, 是当下急需回答的时代问题之一。
5.人情味
庭院式大家庭传统生活模式 悠闲安稳的生活状态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特征
石库门建筑消防安全与防范

05
案例分析
典型火灾事故案例介绍
2010年上海静安区高层住宅火灾
该火灾事故发生在上海一栋石库门建筑内,由于电气线路故障引发火灾,造成多 人伤亡。
2013年上海田子坊火灾
田子坊内一栋石库门建筑发生火灾,火势迅速蔓延,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 损失。
案例中的经验教训与改进措施
电气线路定期检查
对于石库门建筑,应定期检查 电气线路,确保无老化、破损 等现象,防止电气火灾的发生
。
消防设施配备
石库门建筑应按规定配备消防 设施,如灭火器、喷淋系统等 ,并确保其完好有效。
严禁私拉乱接线路
禁止在石库门建筑内私拉乱接 电线,使用电气设备时应遵循 安全规范。
消防通道保持畅通
居民应自觉遵守消防安全规定,不乱丢烟蒂、不私拉乱接电线等,从源头 上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社会各界应共同关注石库门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积极参与相关公益活动 ,共同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建设安全家园贡献力量。
THANKS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紧急救援
在火灾扑救过程中,及时寻求专业消防部门的紧急救援,以确保人员 安全和有效控制火势。
安全疏散与逃生
安全疏散路线
在石库门建筑内规划合理的安全疏散路线, 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快速、安全地疏散人 员。
逃生知识培训
对石库门建筑内的居民或使用者进行逃生知识培训 ,提高他们在火灾中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紧急疏散演练
缺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许多石库门建筑未配备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发生时无法及时 控制火势。
消防设施陈旧
石库门建筑改造PPT课件

第11页/共40页
设计特色一 庭院
• 建筑师以细腻的心理体验和 精确的尺度把握,通过古树、 砖墙把庭院纵向划分为三个 区域。古树以东,紧靠入口 的区域是小小的前院,所有 的对外交通都在此连接,也 是刚进入酒店庭院的心理缓 冲空间,古树和砖墙之间的 区域是酒店接待处的入口, 砖墙上再次出现的LOGO引 导宾客进入酒店,砖墙后是 休憩活动的主庭院空间 。
第12页/共40页
设计特色二 环保
• 1.珍惜现有资源 改建过程中保留建设场地上一起可以再利用的资源(空间资源、绿色植物、旧建筑),在改建过程中,采
取多种措施加固原有建筑构件,延长其使用寿命。此外建筑师还从上海拆迁的老房子中收集了青砖, 硬木, 旧地板等材料运用在酒店的改建中。 2.选择可循环使用材料
第26页/共40页
• 新和旧任何一个时代的建筑,无论在技术上还是设计观念上,均带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即便是改建项目,技术的或艺术的风格也应体现时代特 征。而新与旧的关系,实际上象时代变迁一样,存在着时间与空间的距离感。因此,设计中只有很好地体现新与旧的对比,才能真正把握住现代 与传统,才能让我们真正体会我们所保留的建筑的文化底韵与意义。
制约因素
• 建筑的功能性改造 • 地域文脉的延续 • 新建筑与老建筑的关系 • 改造后的建筑如何体现出新功能的特点 • 新设备设施的加入
石库门

石库门短片
DIMENSION:
石库门的得名
石库门是最具上海特色的居民住宅。上海的旧 弄堂一般是石库门建筑,它起源于太平天国起 义时期,当时的战乱迫使江浙一带的富商、地 主、官绅纷纷举家拥入租界寻求庇护,外国的 房产商乘机大量修建住宅。上个世纪二三十年 代,围合仍是上海住宅的主要特征,但不再讲 究雕刻,而是追求简约,多进改为单进,中西 合璧的石库门住宅应运而生。这种建筑大量吸 收了江南民居的式样,以石头做门框,以乌漆 实心厚木做门扇,这种建筑因此得名“石库 门”。
石库门概貌
石库门多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坡型屋顶常 带有老虎窗,红砖外墙,弄口有中国传统式牌 楼。大门采用二扇实心黑漆木门,以木轴开转, 常配有门环,进出发出的撞击声在古老的石库 门弄堂里回响。门楣做成传统砖雕青瓦顶门头, 外墙细部采用西洋建筑的雕花刻图。二楼有出 挑的阳台,总体布局采用了欧洲联排式风格。 现在,上海注意保存老的建筑,一些具有海派 特色的石库门里弄被作为近代优秀建筑保存。
新式里弄住宅
新式里弄住宅出现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后期 的租界内,总体上比石库门更接近欧洲近 代住宅的建筑风格。建筑形式多为混合结 构,注重使用功能。新式里弄外形别致整 齐,装修精致舒适,室外弄道宽敞,楼前 庭院葱绿,居住环境优美,有别于旧式石 库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的感想
石库门是上海历史的见证,在我看来,这 不仅是一份宝贵的物质财富,更体现了上 海特有的文化气息。我们应当主动参与对 这些建筑群的发扬,保留与传承。
Thank you
解放以后的石库门
解放以后,政府新建了“一千零二户”和“二 万户”住宅,1951年建造了上海乃至全国解放 后的第一个工人新村——曹杨新村。但这些 “火柴盒”式的“工房”构造简单,内部拥挤, 只能解决市民居住的燃眉之急。市区的老房子 也因人口稠密成为“新七十二家房客”。随着 城市的逐步发展,上海民居已淡化地域概念, 一个个环境优美、风格别致的居住小区雨后春 笋般出现,世纪之交的上海民居更追求舒适性、 美观化、绿化率,它为上海万国建筑博览会增 添了现代艺术魅力。
石库门布局
石库门脱胎于江南民居的住宅形式,一般为三 开间或五开间,老式石库门住宅,一进门是一 个横长的天井,两侧是左右厢房,正对面是长 窗落地的客堂间。客堂宽约4米,深约6米,为 会客、宴请之处。客堂两侧为次间,后面有通 往二层楼的木扶梯,再往后是后天井,其进深 仅及前天井的一半,有水井一口。后天井后面 为单层斜坡的附屋,一般作厨房、杂屋和储藏 室。整座住宅前后各有出入口,前立面由天井 围墙、厢房山墙组成,正中即为“石库门”, 以石料作门框,配以黑漆厚木门扇;后围墙与 前围墙大致同高,形成一圈近乎封闭的外立面。
新式里弄住宅
新式里弄住宅出现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后期 的租界内,总体上比石库门更接近欧洲近 代住宅的建筑风格。建筑形式多为混合结 构,注重使用功能。新式里弄外形别致整 齐,装修精致舒适,室外弄道宽敞,楼前 庭院葱绿,居住环境优美,有别于旧式石 库门。
石库门的改进
在20世纪10年代以后,老式石库门逐渐被新式 石库门取代。新式石库门大多采用单开间或双 开间,双开间石库门只保留一侧的前后厢房, 单开间则完全取消了厢房。新式石库门在内部 结构上的最大变动是后面的附屋改坡顶为平顶, 上面搭建一间小卧室,即亭子间。亭子间屋顶 采用钢筋混凝土平板,周围砌以栏杆墙,作晒 台用。为了减少占地面积、节省建筑用材,新 式石库门还缩小了居室的进深,降低了楼层和 围墙的高度。
石库门短片
DIMENSION:
石库门的得名
石库门是最具上海特色的居民住宅。上海的旧 弄堂一般是石库门建筑,它起源于太平天国起 义时期,当时的战乱迫使江浙一带的富商、地 主、官绅纷纷举家拥入租界寻求庇护,外国的 房产商乘机大量修建住宅。上个世纪二三十年 代,围合仍是上海住宅的主要特征,但不再讲 究雕刻,而是追求简约,多进改为单进,中西 合璧的石库门住宅应运而生。这种建筑大量吸 收了江南民居的式样,以石头做门框,以乌漆 实心厚木做门扇,这种建筑因此得名“石库 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