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全)

合集下载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到生物园里学科学(1-6)一、填空题1、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2、土壤是植物的(家)3、植物大多是由(种子)发育来的4、种子内有(胚根)和(胚芽)。

(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5、植物的根向有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称为植物的(向水性)6、植物的茎在生长过程中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二、判断题(将你认为对的画√错的画×)1、死亡的生物腐烂后会变成腐殖质(√)2、土壤中只有空气没有水(×)3、一粒种子发芽才能长成一株植物(√)4、植物的根只向有肥的方向生长,不向有水的方向生长(×)5、植物是靠根来“喝水,靠身体内的导管运送水分(√)6、人们常说,大地是植物的母亲(√)7、没有一定的温度,种子也不会发芽(√)8、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有许多植物都可以进行无土栽培(√)三、问答题1、土壤里主要有哪些成分?(有砂、黏土、空气、水分、腐殖质矿物质等)2、种子的身体一般分为哪几部分?(种皮、子叶、胚根、胚芽)3、种子发芽一般需要哪些条件?(空气、水分和一定的温度)4、植物的根的生长有什么特点?(根向有水和有肥的方向生长)5、向阳处和背阴处的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不同?(向阳处的植物长得高大茂盛,背阴处的植物长得矮小稀疏)6、植物是怎样“喝水”的?(植物是靠根来吸收水分“喝水”的)7、根吸收的水分在植物的“身体”里是怎样输送的?(靠体内的导管来运输水分的)四、实践技能题1、认真做教材P2-P3三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将采集到的土壤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水中冒气泡,说明土壤中有空气)(2)、用玻璃棒搅拌停止后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烧杯内物体分成几层,动植物碎片浮在上面,沙、土等渣滓沉在杯底。

说明土壤中有沙、黏土和动、植物尸体残渣等)(3)、将土壤放在酒精灯上烧会发生什么现象?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冒烟、闻到一股臭气;说明土壤中有腐殖质)2、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土壤,请你提出几条建议。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概述一、科学探究1. 科学探究的概念: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理解自然规律的基本途径。

2. 科学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3. 科学探究的方法:观察、实验、调查、资料分析等。

二、生物与环境1. 生物的特征:需要营养、呼吸、排泄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

2.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温度、湿度、光照、水质等环境因素对生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

3.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必须适应环境,同时生物的活动也会改变环境。

三、植物的生长与发育1. 植物的生命周期: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衰老、死亡。

2. 植物的生长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必要的养分和光照。

3. 植物的繁殖方式:种子繁殖和无性繁殖(如扦插、压条等)。

四、动物的分类与习性1. 动物的分类:根据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动物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 动物的习性:包括食性、活动时间、繁殖方式等。

3. 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家畜、宠物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同时动物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物质的状态变化1. 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 状态变化的过程: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3. 状态变化的特点:吸收或释放热量,体积和密度的变化。

六、力与运动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2. 力的分类:重力、摩擦力、弹力、支持力等。

3. 运动的描述:速度、方向、加速度等物理量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七、简单机械1. 杠杆原理:杠杆是一种简单的机械,通过改变力的作用点和作用方向,可以省力或省距离。

2. 滑轮系统: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组合使用可以更省力。

3. 斜面原理:斜面是一种简单的机械,通过增加作用距离,可以减少克服重力所需的力。

八、电与磁1. 静电现象: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带电体之间存在相互吸引或排斥的作用。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人教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天气与气候第1课一天的气温1、气温计的构成:温度单位、刻度、液柱、玻璃泡。

2、在读取温度计或者气温计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读数时要平视液柱中的液面。

3、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指室外空气流通、不受阳光直射的空旷处、距离地面约1.5米测得的空气温度。

3、在室外背阴处和阳光照射的地方分别测一测气温,有什么发现?在室外背阴处的温度要比阳光照射地方的温度要低。

第2课风向与风力4、什么是风向?风吹来的方向是风向。

5、什么是风力?风力是指风的强度。

6、一般风力可分为几级?风力的大小可以分为13级,最小是级,最大是12级。

(背诵风级歌P7)第3课观测云和雨7、什么是云量?云量是指云遮蔽天空的情况。

把观察范围内的天空均分为10份,估计云遮蔽的份数,就是云量。

8、我们怎样来判别天气?按照云量的几何,可以把天气分为晴、少云、多云、阴。

9、什么是降雨量?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平地上(假定无蒸发、渗漏、流失等)的雨水深度,称为降雨量。

通常用雨量器测定,以毫米为单位。

10、天空中的降雨有时大,有时小,怎样知道降雨的多少呢?下雨时,可以用雨量器将雨水收集起来,再测量降了多少雨。

11、按照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几何,景象部门把降雨划分为细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品级。

11、漏斗式雨量器的结构?包括盛水器、漏斗、储水筒、储水瓶。

第4课天气和景象灾祸11、气候是指经过多年观察得到的一定地区内平均气象情况。

天气总在发生着变化,气候却有一定的规律。

12、常见的自然灾害(P12)出现的季节和防御的措施。

第二单元养蚕蚕出生了用什么窥察蚕卵和蚁蚕?能用感官和放大镜、直尺等工具窥察。

蚕卵的形态特点?约1毫米长、紫褐色、扁扁的、椭圆状形态。

了解蚕卵孵化需求的条件(P16)。

怎样养蚕通过什么方式可以了解人们是怎样养蚕的?可以通过实地走访蚕农、查阅书刊、上网搜索资料等多种方式。

蚕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25℃左右、通风的环境中。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科学课程是小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通过科学学习,孩子们可以开拓视野,培养探索精神,提高科学素养。

下面是《科学》四年级下册的知识点归纳。

一、物体的性质和变化1. 物质的变化a. 物体的变大、变小和变形:孩子们会学习到物体可以经历伸长、缩短、膨胀等变化。

b. 物体的颜色和气味的变化:孩子们会观察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颜色和气味的变化,例如:酸碱溶液的颜色、挤压香蕉等。

2. 物体的性质a. 物体的硬度:孩子们可以通过触摸不同物体,感受它们的硬度。

b. 物体的光滑度:孩子们会学习到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不同,例如:纸张、砂纸等。

c. 物体的重量:孩子们会通过称重来感受物体的重量。

d. 物体的发光性:孩子们会学习到一些物体会发光,例如:太阳、火焰等。

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 声音的产生a. 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孩子们会学习到物体发出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例如:弹奏乐器、响铃等。

b. 声音源的分类:孩子们会学习到声音源可以分为人声和非人声。

2. 声音的传播a.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孩子们会学习到声音需要通过物质传播,例如:空气、水等。

b. 声音传播的速度:孩子们会了解到声音传播速度在不同介质中会有所改变。

三、光的传播与视觉的作用1. 光的直线传播孩子们会学习到光在真空和同质透明介质中直线传播,了解到光在遇到边界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2. 光与颜色a. 光的颜色:孩子们会了解到光是由多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例如:红、橙、黄、绿、青、蓝、紫等。

b. 物体的颜色:孩子们会学习到物体的颜色是因为它们能吸收或反射光的不同颜色,例如:草是绿色的因为它吸收不了绿光,其他颜色的光被草反射出来。

3. 视觉的原理a. 视觉的作用:孩子们会学习到人们看到物体是因为光线反射到眼睛上的结果。

b. 人眼的构造:孩子们会了解到人眼的结构和功能,包括角膜、瞳孔、晶状体等。

四、动物的特征和生活1. 动物的共同特征a. 呼吸:孩子们会了解到动物通过呼吸获取氧气。

人教版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背诵提纲

人教版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背诵提纲

第一单元天气与气候1、什么叫气温?答: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指在(室外空气流通)(不受阳光直射的空旷处)(距离地面1.5米)测得的(空气温度)2、天气预报中的气温一般有哪几类?答:有定时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还有日匀温,月匀温、年匀温。

日最高气温在(14:00),日最低气温在是在日出前后3、用什么测量气温?答:气象人员一般用装在百叶箱时的(气温计)测量气温,气温计上有(温度单位)、(刻度)(液柱)(玻璃泡),读温度计上温度时,眼睛一定要平视液柱中的液面。

不同的温度计里分别装有酒精、煤油、水银等液体。

测量体温的叫(体温计),测量水温的叫(水温计)、测量气温的叫(气温计),又叫(寒暑表)。

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4百叶箱的装置是什么样的?百叶箱一般安放在草坪上箱门向北开,以免阳光直射入箱内。

箱内温度表的玻璃泡要距离地面1.5米在右。

百叶箱中除了安装着温度表外,还安装着测量大气湿度的湿度表。

5、什么叫风向?有几种风向?答:风吹来的方向就叫风向,风向有8种:东、西、南、北风,东南风、西南风、东北风、西北风6、什么是风力?答:风力指风的强度,一般根据风吹到地面或海面的物体上产生的各种现象,把风分为13级,最小的0级,最大12级,(风力歌见书第七面)7、气象台一般用什么测量风向和风速?答:用风向风速仪测量,风向标(箭头的指向)就是风向,根据风杯的转速可以计算出风速,风速一般以米/秒(m/s)为单位。

8、什么叫云量?答:云量是指云遮蔽的天空情况。

把观察范围内的天空均分为10份,估计云遮蔽的份数,就据云量,根据云量的多少可以为晴云多云和阴。

云量为0-2之间为晴,云量在3-5之间为少云。

云量在5-7之间的为多云,在8以上的为阴9、什么叫降雨量?答: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平地上(假定无蒸发、渗漏、流失等)的雨水深度,称为降雨量。

通常用雨量器测定,以毫米为单位。

雨、雪、冰雹等都属于降水。

10、漏斗雨量器的组成?答:有盛水器、漏斗、储水筒、储水瓶、另配有量杯。

最新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docx

最新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docx

最新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第 1课认识土壤1、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2、把你研究的土壤的方法和观察到的现象、说明什么问题填入下表中.实验方法观察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手捏土壤手上湿 , 土被捏成一团土壤中有水把土壤放入水中水中有冒泡现象土壤中有空气搅拌水中的土壤水中沉降物有分层现象土壤中有沙、粘土烧土壤冒烟、有臭味土壤中有腐殖质看土壤有动植物的残体3、根据第 2 题获得的事实,你认为土壤里有哪些成分?答:土壤里有水、空气、沙、粘土、腐殖质等成分构成.4、土壤是植物的“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土壤?答: 1、多施用生物有机肥;2、减少白色污染.5、土壤中的垃圾袋、废电池对土壤有什么影响?答:土壤中的垃圾袋、废电池混入土壤,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集中填埋 ,又要占用土地 .因此 ,日常生活中我你要尽量少使用塑料袋.第2课种子发芽1、种子虽小却有奇妙的身体,你是怎样做实验观察种子构造的?通过观察,种子内有什么构造?答:将几粒蚕豆种子在水中泡两三天 ,用镊子小心剥去外皮 ,仔细观察种子里面 ,发现:种子内部有胚根和胚芽 ,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 ,胚芽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 .2、推测: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答:种子发芽需要的重要条件有:水、空气、和适应的温度.3、你打算怎样设计实验进行研究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并画图表示.答:如下图 .发现: 1 号种子有空气没有水没有发芽;2号种子有空气有水发芽了;3号种子没有空气有水没有发芽 .实验证明: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4、温度对种子发芽有没有影响?想办法研究.答:有影响 .将泡好的几粒蚕豆种子,分别放入常温状态和冰箱中,过 5~7 天,观察发现:放在常温下的种子发芽了.实验说明: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第 3 课向上长还是向下长1、种子发芽后植物的根会向什么方向长?答:种子发芽后植物的根会向下生长,这种特性叫植物的向地性.2、你怎样做实验研究种子发芽根的生长方向?答:可以把种子按不同的方向埋到土里,坚持观察记录 ,发现每一粒种子发芽后根都向下生长.实验证明:种子发芽后根都向下生长.第 4 课根朝哪边长1、植物根是向下生长的 ,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根还会朝哪些方向生长?答:植物根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地性,根还会朝着有水的方向生长,植物生长的这种现象叫植物的向水性 .2、你怎样做实验研究根的向水性?并画图表示.答:如图设计实验.4~7 天后扒开锯末发现:菜豆的根都向有水的方向生长 .实验证明植物的根都朝着有水的方向生长.第 5 课茎往哪边长1、植物的根在生长过程中有什么特性?植物的茎在生长过程中有什么特性?答:植物的根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地性和向水性,植物茎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光性(向阳性).2、你怎样做实验研究茎的生长特性?并画图表示.答:如图设计实验.7~10 天内观察记录发现茎都向有孔的方向生长.实验证明:植物茎向有阳光的方向生长 ,这叫植物茎的向光性或向阳性 .3、植物的生长特性说明什么问题?(合理密植说明什么道理?)答:植物茎的向光性,有利接受充足的阳光而进行光合作用,根的向地性和向水性 ,有利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等,对植物生长有利 .第 6 课植物怎样“喝水”1、你观察了哪些植物的根?有什么发现?答:我观察了萝卜根言主根粗,侧根细叫直根;蒜苗根的粗细都差不多,叫须根;直根和须根的尖端都长有许多白色的绒毛,叫根毛 .2、你是怎样设计实验研究植物怎样喝水的?答:将植物的根浸入有红色水的瓶子里,往瓶子里倒一层食用油并在瓶子外做水位标记,然后将瓶子放到阳光下.过一段时间后 ,观察发现:水位下降了,植物的茎和叶脉里都有红色.实验证明:根能吸收水分,水被茎输送到植物全身 .3、你怎样做实验证明茎能输送水分的?答:在第 2 题实验中取一段茎的枝节,将茎纵切看见一条条红线 ,将茎横切看见许多小红点 .实验证明:茎里有许多管子(也叫导管),根吸收水分后 ,在植物的身体里是通过茎的导管输送到植物全身的 .第 7 课、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品1、我们常用到哪些学习用品?答:铅笔、钢笔、圆珠笔、文具盒、三角板、直尺、量角器、橡皮、透明胶、改正纸、书包等 .2、请按不同的标准,对第一题的学习用品进行分类答:书写类:铅笔、钢笔、圆珠笔;绘图类:三角板、直尺、量角器:装用品类:文具盒、书包;清洁纸张:橡皮、透明胶、改正纸3、观察一种学习用品,提出一个想研究的问题?答:按压圆珠笔时发现圆珠笔笔芯能自动伸缩.提问:圆珠笔芯为什么能伸缩?8课、圆珠笔芯为什么能伸缩1、圆珠笔能伸锚 ,猜想一下这是什么原因 ?答:圆珠笔能伸缩,这可能是因为里面的小弹簧在起作用.2、拆开圆珠笔 ,看看园珠笔里有什么?圆珠笔能伸缩 ,你是怎样猜想的 ? 答:圆珠笔里有小弹簧、一个有三个齿的轮子.把圆珠笔里的弹簧取出来后,圆珠笔里的笔芯不能自动伸缩了,这说明圆珠笔能伸缩,是里面的小弹簧在起作用 .3、圆珠笔笔能伸缩,是哪一种物体在起作用?这种物体有什么特性 ? 答:圆珠笔能伸缩,是里面的小弹簧在起作用.小弹簧受到力的作用时形状发生变化,取消受力后恢复原状,这种特性叫做弹性 .4、弹簧是怎样使圆珠笔芯伸缩的 ?答:当压圆珠笔芯时,弹簧受力变短使圆珠笔芯伸出来;再压圆珠笔芯时弹簧取消受力变长使圆珠笔芯缩进去的 .5、生产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物体的弹性?答:射箭是利用弓的弹性把箭弹射出去,使箭射得更远 .自行车座是利用下面弹簧的弹性减小震动 ,人骑车时感到舒服 .第 9 课、笔杆上橡胶套的作用1、推测:笔杆上的橡胶套有什么作用?答:笔杆上橡胶套表面粗糙,可以增大磨擦力 ,使我们写字时手能握紧不易滑落.2、你打算怎样做实验来验证你的推测?答:用同一个小木盒,分别放在木板、玻璃、橡胶的上面,用弹簧秤秤拉木盒用的力各是150克、 100 克、 210 克.实验证明:橡胶表面粗糙,可以增大磨擦力 ,使我们写字时手能握紧,不易滑落 .3、根据第二题实验 ,发现增大和减小磨擦力有什么规律?答:物体表面越粗糙,磨擦力就越大;物体表面越光滑,磨擦力就越小 .4、举例说明生产生产中增大和减小磨擦力的应用有哪些?答:带齿纹的鞋底、轮胎绕铁链、运动员手上镁粉、乒乓油,乒乓球拍光滑面等都是为了减小磨擦力.第 10 课、各种各样的纸1、你认为常见的纸有哪些?答:卫生纸、复写纸、牛皮纸、铜版纸、卡纸、箱板纸等.2、你用了哪些方法对纸的不同进行了研究?答:①用手摸、用直尺测量,比较纸的厚度不同 .②把不同的纸裁成同样大小的条形,放入装有红水的水盆中 ,比较纸的吸水性不同 .③将不同的纸裁成同样大小的条形,把其中两张粘好干燥后 ,往两边拉 ,比较纸的抗拉力不同 .3、经过你的研究 ,你认为纸的哪些不同的地方?纸有哪些相同的地方?答:纸具有厚度、吸水性、抗拉力等方面的不同.纸都是由纤维构成的,可燃烧 ,能吸水 ,能在上面写字 .4、如果你要做一辆纸车,你认为怎样做?要用什么样的纸做比较好?答:要先做底盘,再按底盘大小做车厢,最后做车轮 .做车轮和车厢用的纸必须承重性能好,要用硬度大的纸来做,可用箱板纸制作 .第 11 课、纸是怎样造出来的1、木材和和芦苇等植物是主要的造纸原料.纤维是构成纸的主要成分.2、造纸厂是怎样造纸的?答:原料、蒸煮、制浆、造纸.3、你怎样做一张“再生纸”?答:把废纸撕成小碎片泡入清水中;把泡软的纸搅拌成纸浆,倒入有过滤网的容器中并晃动过滤网使纸浆均匀;用旧报纸吸干水分,晾干后可得一张“再生纸”.4、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纸?节约用纸有什么意义?答:我们应该回收废纸、废纸的利用、节约用纸.因为森林在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维护生态平衡等到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节约用纸就是保护森林、保护环境.12课、小个子能不能跷起大个子1、画图:用方块代替钩码,在杠杆尺上画出使杠杆尺平衡的做法.2、观察你画的几种做法,可以分为哪几类?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答:画的方法可以分为二类 .一是两边钩码个数相同 ,距离中心点相等 ,杆尺杠平衡;二是两边钩码个数不同 ,多的一边距离中心点短 ,少的一边距离中心点长 ,杠杆尺平衡 . 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地方是:两边钩码的个数与挂的格数相乘积相等.3、根据第 1、 2 题研究的结果,说说大个子和小个子能一起玩跷跷板的奥秘?答:大个子离中心点近,小个子离中心点远,这样大个子和小个子才能在一起玩跷跷板.4、说说杠杆秤称重物、用扁担挑水两种现象中,两边物体平移的道理.答:杠杆秤称重物时,物体离中心点近,秤砣像钩码一样找到离中心点距离适当的位置使杠杆平衡 ,从而通过视读刻读的方法称出物体重量. 用扁担挑水,重的水桶一边离中心点(人身体)近 ,轻的水桶离中心点(人身体)远,能保持平衡 .5、推测:如改变第 4 题中一边物体离杠杆支点的距离,会出现什么情况?答:杠杆会失去平衡.6、通过第 1、 2 题的研究 ,你发现杠杆有哪些作用?答:①杠杆有传递力的作用.②杠杆有改变用力方向的作用.③当支点离重力点近,而支点离用力点远时省力;当支点离重力点远,而支点离用力点时费力省时间;当支点离重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离用力点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7、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应用于了杠杆?起到什么作用?答:手钳、指甲剪、起钉锤等杠杆省力;火钳、镊子等杠杆费力但省时间;托盘天平不省力也不费力 .8、名言:“假如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这句话有什么科学道理?答:这是利用杠杆的支点离重力点近,而支点离用力点远时省力的科学道理.第 13 课、玩气球1、将一只气球放入塑料瓶中,交气球口反套在瓶口上扎紧,用力吹气球 ,有什么现象发生?答:气球吹不起来.2、推测:为什么产生第 1 题的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答:塑料瓶内的空气占据空间.3、你怎样做实验证明第 2 题的推测?答:将塑料瓶扎一个小孔 ,再吹气球 ,并将手放在孔前 ,可以感觉到气流 ,说明空气会流动 ,气球被吹起来 .实验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4、空气具有什么性质?答: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能占据空间的气体 .第 14 课、打篮球1、篮球为什么能弹起来?答:因为给篮球打气,使篮球内空气被压缩,压缩的空气具有弹力,所以篮球能弹起来.2、你怎样设计实验证明:压缩的空气具有弹力?答:将空气抽入没有针头的注射器里 ,用力推压 ,发现空气在密封的注射器里可以被压缩;松开手后 ,压缩的空气能使活塞弹回 ,实验证明压缩的空气具有弹力 .3、注射器、篮球里面的空气被挤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了这种变化后的空气有什么性质?答:密封在容器(注射器、篮球)里面的空气 ,当受到压力时 ,会被紧紧地压缩在一起 ,使占据的空间变小 .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 ,压缩的空气具有弹力 .第 15 课、小小降落伞1、做降落伞需要哪些材料?(降落伞主要包括哪几部分?)答:伞面、伞绳、悬挂物 .在玩降落伞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研究?答:在玩的过程中,发现有的降落伞下降的快,有的降落伞下降的慢 .提问:为什么样有的降落伞下降的快?为什么有的降落伞下降的慢?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2、影响降落伞下降的快慢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降落伞下降的快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悬挂物的质量不同,伞面的材料不同 ,伞面的大小不同都会影响降落伞下降的速度.3、针对一种因素 ,设计实验田方案 .答: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悬挂物的轻重有关:悬挂物越重,降落伞下降的越快 .实验方法:不改变伞面和伞绳,改变悬挂物的重量, 在同一高度投放降落伞, 比较下降所需要的时间 .发现悬挂物轻降落伞下降的慢,悬挂物重降落伞下降的快 .第 16 课、玩“潜水艇”1、制作“潜水艇”的需要哪些材料?制作“潜水艇”过程怎样?答:有橡皮管、线绳、塑料瓶、锥子、盛有水的水槽、轮胎上的气桩.制作过程:①将一个塑料瓶横放在桌面上,用锥子在下面均匀地打出 2 个大小相同的孔 .②在上面打一个孔 , 将气桩底部垫一块橡胶皮从瓶里穿出来,从上面用螺母锁住.③插入橡胶管 ,并用蜡将四周密封 .④在瓶子的两侧用绳子固定一个重物.即成 .2、在玩“潜水艇”的过程中,“潜水艇”里有什么变化?答:将“潜水艇”放入水中,向“潜水艇”里吸气,水从下面小孔进入瓶中,“潜水艇”下沉 .向“潜水艇”里吹气,水从下面的小孔排出,“潜水艇”上浮.3、是什么决定了“潜水艇”的沉浮?答:因为当“潜水艇”上浮时,里面的水少;当“潜水艇”下沉时,里面的水多,所以是“潜水艇”里面的水的多少决定了“潜水艇”的沉浮.第 17 课、沉浮的秘密1、物体在水中的浮与沉,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答:可能与物体的轻重有关;可能与物体的大小有关;可能与物体是否空心有关.2、为什么物体在水中有的浮、有的沉?答:相同大小的物体,比水重的会沉,比水轻的会浮 .(或比同体积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3、在水中铁块会下沉,可万吨巨轮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答:因为轮船的船舱是一个很大的空壳,里面充满空气 ,船体的重量加上空气的重量比同体积的水的重量轻得多,即使加上装载了货物后的总重量还远小于跟它同体积的水的重量,所以钢铁做的万吨巨轮会浮在水面上.第 18 课、锣鼓声声1、鼓、锣、皮筋,塑料尺等物体发声时,你发现了什么现象?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答:这些物体发声时,它们都在振动.共同点是:物体发声的同时物体都在振动.1、怎样让发声的物体立即停止发声音?答:用手按住发声的物体,不让它振动 ,发声物体立即停止发声.2、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答: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第 19 课、声音的旅行1、推测:歌声、乐器声可能是通过什么传播的?答:歌声、乐器声可能是通过空气传播的.2、你是怎样通过实验研究的?答:将一个能连续发声的电铃放入玻璃钟罩内 .当它发声时 ,能听到铃声;再用两用气筒将钟罩内的空气抽出 ,听到的铃声就小了 ,最后没有铃声 .实验证明: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3、进一步推测:声音还可以在哪些物体中传播?答:声音还可以在固体、液体中传播.4、你是怎样验证第 3 题的推测的?答:将耳朵贴在桌面上,用手轻轻地挠桌腿,能听到声音 ,实验验证: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5、制作“土电话”需要哪些材料?制作的过程怎样?答:两个塑料杯、两个小棍、锥子、线绳.制作过程:①肜锥子在两个塑料杯的中心各扎一小孔.②鬼魂线绳穿入小孔内,在杯内用线的一头栓一小棍 ,将线绳固定 ,使两个杯子分别连在一根线的两端.即成 .20、不同的声音1、声音不同的原因是什么?答:声音的不同是因为物体发出声音高低、强弱、以及发声音物体本身的材料不同.2、想办法让同一种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时,有什么现象?(把实验的情况记录下表中)钢尺发出的声音比较大钢尺振动幅度大钢尺发出的声音比较小钢尺振动幅度小发出的声音比较低大钉子振动慢 ,发出的发出的声音比较高小钉子振动慢 ,发出的发出“咚咚”的声音发声物体的材料不发出“哐哐”的声音发出的声音也不上面的物体发出声音说明什么问题?答:说明声音有高低、强弱、音色的不同,还说明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3、上面的物体发出不同声音的产生与哪些因素的关?答:声音的大小(强弱)的变化是由敲击物体时用的力的大小来决定的;声音的高低的变化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4、声音的不同对人们有什么好处和危害?答:悦耳的声音使人心情愉快,刺耳的声音让人烦躁不安,不利于人体健康.5、人们是怎样想办法减弱噪声的?答:①在声源处直接减弱噪音(如禁止鸣笛、请勿喧哗、限放鞭炮).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如消音墙).③在人耳处减弱噪音.第 21 课、舞台灯光1、舞台上五颜六色的灯光,倾泻而下的光柱有什么特点?答:光柱是直的.2、举例说明光是怎样传播的?答:如灯光能使整个屋子变亮 ,说明光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又如太阳光从门缝直射进来、手电光在夜晚直射前方等 ,说明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因此说明:光是沿着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3、怎样做实验证明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有什么特点?)答:将三块纸板上的小孔和蜡烛的火焰移动到恰好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眼睛才能看到蜡烛火焰发出的光,这个实验证明了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4、将不同颜的光叠加到一起,又会出现什么现象?(或你用哪些方法来形成五颜六色的光?)答:红+蓝紫红+黄橙红+绿黄蓝+黄绿红+绿+蓝白色5、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应用了彩色的光?在这些地方彩色光有什么作用?答:十字路口红绿黄灯帮我们维持交通;红色的警灯非常醒目;美丽的霓虹灯装饰我们的环境等 .第22课反射光1、通过镜子我们有哪些发现?答:①镜子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镜子能够反射光 ,随着镜面的移动 ,反射的光也相应移动 . ②镜子能面像 ,像和实物大小是相等的 ,左右方向是相反的 ,像和实物对于镜面对称 ,实物移动 , 像也跟着移动等 .2、潜望镜是根据什么原理制造的?潜望镜为什么能从水下观察到水面上的情况?答:3、生活中哪些地方用了光的反射?答:第 23 课美丽的彩虹1、彩虹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答:可能与太阳光有关,可能与水有关.2、实验:让太阳光照在三棱镜上,慢慢转动三棱镜,吧从三棱镜总透过的光射到一个纸屏上,观察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答:看到太阳光被分解成了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这说明太阳光并不是一种单纯的色光 ,而是由七种色光混合组成的 .3、彩虹一般出现在雨后放晴的天空,由此可见彩虹的形成,与太阳光和水有关.4、彩虹是怎样形成的?答:在雨后, 空中悬浮着许多小水珠,他们就像三棱镜一样,太阳光通过他们时,被分解成了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然后再反射回来,就形成了彩虹 .。

(完整word版)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全),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全),推荐文档

第1课认识土壤1、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

2、你认为土壤里有哪些成分?答:土壤里有水、空气、沙、粘土、腐殖质、矿物质等成分构成。

4、土壤是植物的“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土壤?答:1、多施用生物有机肥;2、减少白色污染。

5、土壤中的垃圾袋、废电池对土壤有什么影响?答:土壤中的垃圾袋、废电池混入土壤,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集中填埋,又要占用土地。

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你要尽量少使用塑料袋。

第2课种子发芽1、种子虽小却有奇妙的身体,通过观察,种子内有什么构造?答:仔细观察种子里面,发现:种子内部有胚根和胚芽,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

2、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答:种子发芽需要的重要条件有:水、空气和适应的温度。

3、种子的身体一般分为哪几部分?答:分为种皮、子叶、胚根、胚芽四部分。

4、植物大多是由种子发育来的。

第3课向上长还是向下长1、种子发芽后植物的根会向什么方向长?答:种子发芽后植物的根会向下生长,这种特性叫植物的向地性。

2、你怎样做实验研究种子发芽根的生长方向?答:可以把种子按不同的方向埋到土里,坚持观察记录,发现每一粒种子发芽后根都向下生长。

实验证明:种子发芽后根都向下生长。

第4课根朝哪边长1、植物根是向下生长的,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根还会朝哪些方向生长?答:植物根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地性,根还会朝着有水的方向生长,植物生长的这种现象叫植物的向水性。

根还会朝着有肥沃土壤的的地方生长,植物生长的这种现象叫植物的向肥性。

第5课茎往哪边长1、植物的根在生长过程中有什么特性?植物的茎在生长过程中有什么特性?答:植物的根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地性、向水性和向肥性,植物茎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光性,也叫向阳性。

2、植物茎的生长特性?答:植物的茎有向上性、向光性(向阳性)。

3、植物的生长特性说明什么问题?答:植物茎的向光性,有利接受充足的阳光而进行光合作用,根的向地性和向水性,有利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等,对植物生长有利。

人教版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复习归纳总结

人教版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复习归纳总结

四年级科学下册学习资料第一单元天气与气候第一课一天的气温一、填空:1、空气的温度简称气温,用来测量气温的温度计叫气温计。

2、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写作℃。

常用气温计有刻度、液柱、玻璃泡组成。

3、气象人员一般用安装在百叶箱中的温度表测量气温。

百叶箱一般安装在草坪上,箱门向北开,以免阳光直射入箱内。

大百叶箱中一般安装带有传感器的温度计和湿度计,可以自动、连续地记录温度和湿度数据。

4、读气温计的示数时,要平视液柱中的液面,在气温计的液柱不再变化时读数。

5、测量气温时,我发现阳光照射处比背阴处气温要高。

二、说一说一天中气温变化有什么特点?答:一天中,气温最高时在14时,从早上到中午14时,气温在逐渐升高,从中午14时到夜晚,气温在逐渐下降。

三、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指什么地方测得的空气温度?答:在指在室外空气流通,不受阳光直射的空旷处、距离地面约 1.5米测得的空气温度。

第二课风向和风力一、填空:1、风吹来的方向叫风向。

比如,从东面吹来的风叫东风,吹向东面的风叫西风,看见国旗飘向东方,这时是西风。

我们可以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一般上面指的是北风,下南,左西,右东。

2、风力是指风的强度。

一般把风力的大小分为13级,最小是0级,最大是12级。

我们可以根据风级歌来估测风力。

0级烟柱直冲天,1级青烟随风偏,2级风来吹脸面,3级叶动红旗展,4级风吹飞纸片,5级带叶小树摇,6级举伞步行艰,7级迎风走不便,8级风吹树枝断,9级屋顶飞瓦片,10级拔树又倒屋,11、12级陆上很少见。

3、观测风向时我们可以用到风向标、风旗。

测量风速时可以用风速仪进行测量,不同的风速对应不同的风力等级。

4、气象部门常用风向风速仪观测风向和风速,其中,风向标静止后,箭头所指示的方向就是风向,根据风杯的转速可以计算出风速。

风速一般以米/秒(m/s)为单位。

二、说一说如何制作一个风向标或风旗?(用自己的话能说出来)答:风向标:准备剪刀、卡纸、硬吸管、铅笔、大头针,首先在硬吸管两端纵向切开约1厘米缝隙,然后用剪刀在卡纸上剪出风向标的箭头、箭尾,分别插入吸管两端缝隙,并固定,最后用大头针穿过吸管平衡点,插在铅笔的橡皮笔头,使其能自由转动。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土壤中有水 土壤中有空气 土壤中有沙、粘土 土壤中有腐殖质
3、 根据第2题获得的事实,你认为土壤里有哪些成分? 答:土壤里有水、空气、沙、粘土、腐殖质等成分构成。
4、 土壤是植物的“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土壤? 答:1、多施用生物有机肥;2、减少白色污染。
第2课 种子发芽
1、种子虽小却有奇妙的身体,你是怎样做实验观察种子构造的?通过观察 ,种子内有什么构造?
第8课、圆珠笔芯为什么能伸缩
1、圆珠笔能伸锚,猜想一下这是什么原因? 答:圆珠笔能伸缩,这可能是因为里面的小弹簧在起作用。 2、拆开圆珠笔,看看园珠笔里有什么?圆珠笔能伸缩,你是怎样猜 想的? 答:圆珠笔里有小弹簧、一个有三个齿的轮子。把圆珠笔里 的弹簧取出来后,圆珠笔里的笔芯不能自动伸缩了,这说明圆珠笔
笔芯时弹簧取消受力变长使圆珠笔芯缩进去的。
第9课、笔杆上橡胶套的作用 1、 推测:笔杆上的橡胶套有什么作用? 答:笔杆上橡胶套表面粗糙,可以增大磨擦力,使我们写 字时手能握紧不易滑落。 2、 你打算怎样做实验来验证你的推测? 答:用同一个小木盒,分别放在木板、玻璃、橡胶的上面, 用弹簧秤秤拉木盒用的力各是150克、100克、210克。实验 证明:橡胶表面粗糙,可以增大磨擦力,使我们写字时手 能握紧,不易滑落。 3、 根据第二题实验,发现增大和减小磨擦力有什么规律? 答:物体表面越粗糙,磨擦力就越大;物体表面越光滑, 磨擦力就越小。
能伸缩,是里面的小弹簧在起作用。
3、圆珠笔笔能伸缩,是哪一种物体在起作用?这种物体有什么特性? 答:圆珠笔能伸缩,是里面的小弹簧在起作用。小弹簧受到力的作
用时形状发生变化,取消受力后恢复原状,这种特性叫做弹性。
4、弹簧是怎样使Biblioteka 珠笔芯伸缩的? 答:当压圆珠笔芯时,弹簧受力变短使圆珠笔芯伸出来;再压圆珠

单元知识点人教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汇总

单元知识点人教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汇总

【单元知识点】人教.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汇总)第一课一天的气温1气温是指室外空气流通、不受阳光直射的空旷处、距离地面约1.5米测得的空气温度。

2.用气温计测量气温,读数时,眼睛要平视液柱中的液面。

3.气温计主要由温度单位、刻度、液柱、玻璃泡四个部分组成。

4.为了分析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可以把气温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

5.气象人员一般用安装在百叶箱中的温度表测量气温。

百叶箱一般安装在草坪上,箱门向北开,避免阳光直射入箱内。

6.天气预报中的气温又定时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根据需要,还会有日均气温、月均气温和年均气温。

第二课风向和风力1风吹来的方向叫风向。

比如,从东面吹来的风叫做东风。

7.风力是指风的强度。

一般根据风吹到地面或海面的物体上产生各种现象,把风力的大小分为13级,最小是O级,最大是12级。

现在气象部门又把12级以上、摧毁力极大的风补充到18级。

8.风级歌:。

级烟柱直冲天,1级青Can烟随风偏,2级风来吹脸面,3级叶动红旗展,4级风吹飞纸片,5级带叶小树摇,6级举伞步行艰,7级迎风走不便,8级风吹树枝断,9级屋顶飞瓦片,10级拔树又倒屋,11、12级陆上很少见。

9.风不仅有方向,还有速度,即风速。

气象部门常用风向风速仪来观测风向和风速。

10我们可以制作简易的风向标或风旗来观测风。

风向标静止后,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

11根据风速仪上风杯的转速可以计算出风速。

风速的单位一般以米/秒为单位。

12制作风向标的基本步骤:a.选一根硬一点的吸管,在吸管两端纵向切开约1厘米的缝隙;b.用硬纸板剪一个大小适中的箭头和一个稍大的箭翼,分别插入吸管两端的缝隙并固定;C.用一根大头针穿过吸管平衡点并插入铅笔一端的橡皮中,使其能自由转动。

13天气预报是根据某地当前或近期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形势,对以后几天内的天气状况进行的预测。

第三课观测云和雨1.云量是指云遮蔽天空的情况。

把观察范围内的天空均分为10份,估计云遮蔽的份数,就是云量。

新人教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

新人教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

新人教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一天的气温1.空气的温度简称(气温)。

2.用来测量气温的温度计叫(气温计),也叫寒暑表,(气温计)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C)表示。

3.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指在室外空气流通、不受阳光直射的空旷处、距离地面约1.5米测得的空气温度。

4.气象人员一般用安装在(百叶箱)中的(温度表)测量气温。

(百叶箱)一般安放在草坪上,箱门向(北)开,(以免阳光直射)入箱内。

箱内温度表的玻璃泡要距离地面1.5米左右。

5.百叶箱中除了安装着(温度表)夕卜,还安装着测量(大气湿度)的(温度表)。

百叶箱中一般安装带有传感器的(温度计)和(湿度计),可以(自动)、(连续地)记录(温度和湿度数据)。

6.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有(定时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根据需要,还会有日均温、月均温和年均温。

7.(基本站)每日观测4次:2: 00 8:00 14:00 20:00(基准站)每日观测24次。

8.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上午气温逐渐升高,下午气温逐渐下降,一般在午后14时温度达到最高。

9.气温计由哪些部分组成?答:温度单位、刻度、液柱、玻璃泡四部分组成。

1L读取气温计上的数值时需要:平视液柱中的液面;当液柱中答:蚕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在这些阶段蚕的形态特征差别很大,像这样的生长变化叫作变态发育。

2.蚕从卵孵化出幼虫开始,经历蛹、蛾(成虫)的变化,到最后死亡,这一过程叫作蚕的生命周期。

3.举例说明其他动物的生长周期。

答:青蛙:卵,蝌蚪,幼蛙,成蛙。

蝴蝶:卵,幼虫,蛹,成虫。

4.还有什么动物也经历变态发育的过程?答:青蛙、昆虫第九课生物与非生物1.生物:自然界中植物、动物等具有生命的物体。

2.非生物:岩石土壤等没有生命的物体。

3.生物的共同特征:生物具有从外界获取营养,能够生长发育繁殖等共同特征。

4.生物与非生物的关系:生物的生存离不开水,空气,土壤等非生物, 生物也会影响和改变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生物与非生物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他们共同构成了环境。

鄂教版科学4下期末复习知识点

鄂教版科学4下期末复习知识点

鄂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1. 利用杠杆尺原理生产生活用品有(杆秤,扁担,天平,吊车,剪刀等)2. 像杠杆尺和跷跷板这样的装置叫(杠杆)。

3. 在杠杆尺的两边怎样挂钩码,能使杠杆尺保持平衡?答:1,移动钩码离杠杆尺中心得远近,2,改变挂钩码的数量的多少等。

4.空气的性质有(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可以占据空间,可以压缩的气体。

)5.怎样证明瓶子里有空气?答:将瓶子水扣在水中,瓶子里有气泡冒出,说明瓶子里面有空气。

6.降落伞主要包括(伞面),(伞绳)和(悬挂物)。

7.篮球为什么能弹起来?答:因为篮球里冲满了空气,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

8.怎样控制潜水艇的上浮和下沉?答:向“潜水艇”充入空气上浮,将“潜水艇”里的空气排出下沉。

9,用哪些方法使马玲薯浮起来?答:将马玲薯中间掏空,将马玲薯绑在气袋上,将马玲薯搁在易上浮的物体上。

10.当物体振动时,我们就听到声音,当物体停止振动时,声音就停止,由此我们发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11.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产生的。

12.声音有(高)有(低),当物体(振动越快)时,发出的声音的越(高),当物体振动(越慢)时,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13.不利于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工作)的声音,属于(噪音)。

14.减弱噪音你有哪些方法?答:1.在声源处减弱噪音,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

3,在人耳处减弱噪音。

具体的方法有:禁止鸣笛,限放鞭炮,请勿喧哗,有些特殊的地方可以用隔音墙。

15.光线沿(直线)传播,不同(颜色)的光叠在一起会产生新的色光。

16.镜子能反射光,潜望镜的是利用镜子能(反射光)的性质制成的。

17.在太阳光的下面晃动镜子,反射光会(移动),将几面镜子的反射光叠在一起,反射光会变(得更亮)。

18.白色(会反射所有颜色的光),不同颜色的纸能(反射不同颜色的光)。

黑色能(吸收所有颜色的光,不反射光)19.彩虹的出现一般都是(雨过天晴的)时候,彩虹的形成与(阳光)和(水)有关。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全)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全)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全)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第1课认识土壤1、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

2、把你研究的土壤的方法和观察到的现象、说明什么问题填入下表中。

3、根据第2题获得的事实,你认为土壤里有哪些成分?答:土壤里有水、空气、沙、粘土、腐殖质等成分构成。

4、土壤是植物的“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土壤?答:1、多施用生物有机肥;2、减少白色污染。

5、土壤中的垃圾袋、废电池对土壤有什么影响?答:土壤中的垃圾袋、废电池混入土壤,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集中填埋,又要占用土地。

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你要尽量少使用塑料袋。

第2课种子发芽1、种子虽小却有奇妙的身体,你是怎样做实验观察种子构造的通过观察,种子内有什么构造答:将几粒蚕豆种子在水中泡两三天,用镊子小心剥去外皮,仔细观察种子里面,发现:种子内部有胚根和胚芽,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

2、推测: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答:种子发芽需要的重要条件有:水、空气、和适应的温度。

3、你打算怎样设计实验进行研究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并画图表示。

答:如下图。

发现:1号种子有空气没有水没有发芽;2号种子有空气有水发芽了;3号种子没有空气有水没有发芽。

实验证明: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

4、温度对种子发芽有没有影响?想办法研究。

答:有影响。

将泡好的几粒蚕豆种子,分别放入常温状态和冰箱中,过5~7天,观察发现:放在常温下的种子发芽了。

实验说明: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

第3课向上长还是向下长1、种子发芽后植物的根会向什么方向长?答:种子发芽后植物的根会向下生长,这种特性叫植物的向地性。

2、你怎样做实验研究种子发芽根的生长方向?答:可以把种子按不同的方向埋到土里,坚持观察记录,发现每一粒种子发芽后根都向下生长。

实验证明:种子发芽后根都向下生长。

第4课根朝哪边长1、植物根是向下生长的,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根还会朝哪些方向生长?答:植物根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地性,根还会朝着有水的方向生长,植物生长的这种现象叫植物的向水性。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第1课认识土壤1、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

2、你认为土壤里有哪些成分?答:土壤里有水、空气、沙、粘土、腐殖质、矿物质等成分构成。

4、土壤是植物的“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土壤?答:1、多施用生物有机肥;2、减少白色污染。

5、土壤中的垃圾袋、废电池对土壤有什么影响?答:土壤中的垃圾袋、废电池混入土壤,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集中填埋,又要占用土地。

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你要尽量少使用塑料袋。

第2课种子发芽1、种子虽小却有奇妙的身体,通过观察,种子内有什么构造?答:仔细观察种子里面,发现:种子内部有胚根和胚芽,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

2、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答:种子发芽需要的重要条件有:水、空气和适应的温度。

其他的条件有:阳光、土壤、有机肥等。

3(不背)、你打算怎样设计实验进行研究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答:发现:1号种子有空气没有水没有发芽; 2号种子有空气有水发芽了; 3号种子没有空气有水没有发芽。

实验证明: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

4、温度对种子发芽有没有影响?答:有影响。

将泡好的几粒蚕豆种子,分别放入常温状态和冰箱中,过5~7天,观察发现:放在常温下的种子发芽了。

实验说明: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

5、种子的身体一般分为哪几部分?答:分为种皮、子叶、胚根、胚芽四部分。

6、植物大多是由种子发育来的。

第3课向上长还是向下长1、种子发芽后植物的根会向什么方向长?答:种子发芽后植物的根会向下生长,这种特性叫植物的向地性。

2、你怎样做实验研究种子发芽根的生长方向?答:可以把种子按不同的方向埋到土里,坚持观察记录,发现每一粒种子发芽后根都向下生长。

实验证明:种子发芽后根都向下生长。

第4课根朝哪边长1、植物根是向下生长的,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根还会朝哪些方向生长?答:植物根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地性,根还会朝着有水的方向生长,植物生长的这种现象叫植物的向水性。

根还会朝着有肥沃土壤的的地方生长,植物生长的这种现象叫植物的向肥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到生物园里学科学(1-6)一、填空题1、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2、土壤是植物的(家)3、植物大多是由(种子)发育来的4、种子内有(胚根)和(胚芽)。

(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5、植物的根向有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称为植物的(向水性)&植物的茎在生长过程中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二、判断题(将你认为对的画V错的画X)1、死亡的生物腐烂后会变成腐殖质(V)2、土壤中只有空气没有水(X)3、一粒种子发芽才能长成一株植物(V)4、植物的根只向有肥的方向生长,不向有水的方向生长(X)5、植物是靠根来“喝水,靠身体内的导管运送水分(V)&人们常说,大地是植物的母亲(V)7、没有一定的温度,种子也不会发芽(V)8、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有许多植物都可以进行无土栽培(V)三、问答题1、土壤里主要有哪些成分?(有沙、黏土、空气、水分、腐殖质矿物质等)2、种子的身体一般分为哪几部分?(种皮、子叶、胚根、胚芽)3、种子发芽一般需要哪些条件?(空气、水分和一定的温度)4、植物的根的生长有什么特点?(根向有水和有肥的方向生长)5、向阳处和背阴处的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不同?(向阳处的植物长得高大茂盛,背阴处的植物长得矮小稀疏)&植物是怎样“喝水”的?(植物是靠根来吸收水分“喝水”的)7、根吸收的水分在植物的“身体”里是怎样输送的?(靠体内的导管来运输水分的)四、实践技能题1、认真做教材P2-P3三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将采集到的土壤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水中冒气泡,说明土壤中有空气)(2)、用玻璃棒搅拌停止后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烧杯内物体分成几层,动植物碎片浮在上面,沙、土等渣滓沉在杯底。

说明土壤中有沙、黏十和动、植物尸体残渣等)(3)、将土壤放在酒精灯上烧会发生什么现象?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冒烟、闻到一股臭气;说明土壤中有腐殖质)2、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土壤,请你提出几条建议。

(1多施用生物有机肥。

施用生物有机肥能减少化肥的使用,优化土壤生态环境,改良土壤结构,防止土壤板结。

2、减少白色污染。

废弃塑料是一种很难处理的生活垃圾。

它混入土壤,会影响作物生长,导致作物减产;集中起来填埋,又要占用土地。

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尽量少使用塑料袋。

)3、见教材P6下面对比实验,说一说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需要空气、水)4、认真做教材P9的实验,完成表格内的内容,说一说种子发芽后根向上长还是向下长。

(根向下长)5、做好教材P10-P11的观察实验。

几天后,两个盒中的菜豆的根分别朝那边长?说明根有什么特性?(放棉线的盒中菜豆的根向棉线的方向长,另一盒中的菜豆的根向下长;说明根的生长具有向水性)&做一做教材P13的实验,填好表格的内容,通过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植物的茎向有光的方向生长;说明植物具有向光性)7、认真做好教材P15-P16的实验想一想植物是怎样“喝水”的?(过一段时间可以看到瓶内的水减少了;切开植物的茎,可以看到茎内有许多被红水染红了的细管;说明植物植物是靠根吸收水分,靠茎内的导管输送水分)第二单元学习用品(7-11)一、填空题1、学习用品是我们的(亲密伙伴)2、(纤维)是构成纸的主要成分3、我们在拉弹簧等物体时,感觉到它们对手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就是(弹力)4、像橡皮筋等物体这样受到力的作用时形状发生变化,取消受力后又恢复原状,这种特性叫(弹性)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在这两个物体的表面会产生一种阻碍滑动的力,这是一种(摩擦力)&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用到各种各样的纸7、写毛笔字最好用(宣纸)8、(木材和芦苇)等植物是主要的造纸原料9、为了减少对森林资源的消耗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人们(利用废纸)作为原料生产再生纸10、目前,全球每年纸张总需求量为(3.25亿吨),人均用纸量为(52千克)11、森林在(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二、判断题(在你认为对的提后画V,错的画X)1、笔、橡皮擦是学习用品,小剪刀不是学习用品(X)2、圆珠笔芯能伸缩的原因是圆珠笔内有根小弹簧(V)3、笔杆上的橡皮套的作用是为了增大摩擦力(V)4、橡皮套很光滑,所以它的摩擦力才较大(X)5、52克的纸表示一张完整的纸有52克左右的重量(V)6根据不同的需要,人们会选用不同的纸(V)7、造纸的原料只能用木材,不能用其他原料(X)8、节约1吨纸,就相当于少砍了17棵大树(V)三、问答题1、弹簧为什么能使笔芯很方便地伸缩呢?(因为弹簧具有弹性,可以伸缩)2、生产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物体的弹性?(生产生活中自行车的车座安装弹簧、网球的球拍、撑杆跳高、弓箭、气枪、汽车钢板、皮球等都利用了物体的弹性)3、笔杆上的橡皮套有什么作用?(增大摩擦,防止笔从手中滑落)4、不同物体摩擦力大小不同的原因是什么?(物体表面越粗糙,摩擦力力就越大,反之越小)5、如果我们需要做装东西的纸袋子,用哪一种纸结实一些?(用牛皮纸或硬板纸)6各种各样的纸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各种各样的纸都是由粗细不同的纤维造成的、能燃烧、能吸水、能在上面写字)(1.回收废纸及旧书;2.利用废纸来练字或做其他事情;3.用纸时要注意节约)8、说一说圆珠笔芯内还有许多墨汁却写不出字来的原因。

(1、墨汁已干2、笔芯圆珠脱落3、纸上有油很光滑4、笔头上的圆珠被墨汁塞住了)四、实践技能题1、课本P27摩擦力大小顺序为:毛巾——砂纸——橡胶——木板——玻璃2、举例说说,生产生活中,人们是怎样根据需要,增大和减少摩擦力的。

(增大摩擦力:汽车橡胶轮胎、鞋底橡皮、水泥路面划绳印等;减小摩擦力:车轴上机油、锁孔上油、船体涂光滑剂等)3、交流一下,卫生纸和餐巾纸有什么共同特点?(都较柔软,都有较强的吸水性)4、做一做P35的实验造再生纸的方法和步骤(1.泡入水中的纸一定要撕成很小的碎片或用餐巾纸、卫生纸等易泡软的纸;2. 泡软的纸一定要搅拌成在均匀的纸浆;3.纸浆一定要在过滤网(或纱布)上到均匀;4. 一定要把水分吸干后再取出造好的纸。

)第三单元课外活动(12-17)一、填空题1、跷跷板是小伙伴们(喜爱)的一项活动2、像杠杆尺和跷跷板这样的装置,叫(杠杆3、利用杠杆尺原理的生产生活用品有(杆秤、扁担、天平、吊车等)4、吹气球的方法很多,可以用(打气筒)也可以用(嘴)吹5、空气的性质有(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可以占据空间、可以被压缩6降落伞主要包括(伞面)、(伞绳)7、中国神舟五号飞船上的降落伞足有(1200)平方米,质量仅有(90)多千克, 伞衣有(30)多米长,加上伞绳,一副降落伞几孚(80)多米长8、(“潜水艇”)就是科技活动中常见的一种有趣模型9、充到篮球中的空气具有(弹性)二、判断题(在你认为对的提后画V,错的画X)1、玩跷跷板小个子跷不起大个子(X)2、跷跷板和杠杆尺都是利用了杠杆的原理(V)3、空气是无处不在的(V)4、篮球能弹是利用了空气具有弹性的原理(V)5、降落伞下降的慢是利用了空气的浮力(X)6空气的阻力使降落伞下降的慢(V)7、伞绳越长降落伞下降的越慢(X)8、悬挂的重物越大降落伞下降的越慢(X)9、伞面越大降落伞下降的越慢(V)10、靠空气的多少来控制“潜水艇”的上浮和下沉(V)11、大的物体在水中下沉,小的物体在水中上浮(X)12、比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V)三、选择题1、下列物体利用了杠杆的原理(A)A、镰刀B、茶杯C、树D、水2、能够省力的杠杆是(C)A、手术钳B、镊子C、老虎钳D、木锨3、篮球利用了空气的(B)性质A、占据空间B、弹性C、透明D、没有气味4、降落伞下降快慢的主要因素是(A)A、伞面的大小和所挂重物的轻重B、伞绳的长短C、伞面的大小和伞绳的长短D、降落伞的质量5、控制潜水艇上浮和下沉的主要因素是(D)A、潜水艇重量B、潜水艇质量C、潜水艇大小D、空气的多少6物体沉浮的秘密是(B)A、在水中溶化的物体B、比水重或轻的物体C、比较大的物体D 、比较下的物体四、问答题1、在杠杆尺的两边怎样挂钩码,能使杠杆尺保持平衡?(移动钩码离杠杆尺中心的远近、挂钩码的多少等)2、如果杠杆已经平衡,这时改变一边的物体离杠杆支点的距离,会出现什么情况?杠杆的平衡会被破坏)3、怎样证明空瓶子里有空气?(将空瓶子倒扣到水中,瓶子里有气泡冒出,说明空瓶子里有空气)4、篮球为什么能弹起来?(因为篮球里充满了空气,压缩空气具有弹性)5、李小林同学做实验时为什么要“不改变伞面和伞绳”并“在同一高度上投放降落伞”呢?(科学实验特别是验证性实验必须控制其他无关因素,只研究一种变化的因素)6怎样控制“潜水艇”的下沉和上浮?(向“潜水艇”充入空气上浮,将“潜水艇”里的空气排出下沉。

)7、用哪些办法能使马铃薯在水中浮起来?(将马铃薯中间掏空;将马铃薯绑在气袋子上;将马铃薯搁在易上浮的物体)五、实验技能题1、认真做课本P41上的实验说一说你有多少种方法可以使杠杆(调节两边砝码的个数;调节两边砝码离杠杆支点的距离)2、做课本P42下的实验,说一说杠杆有哪些作用(杠杆可以省力;可以传递力;可以改变用力方向;可以省距离(费力杠杆))3、认真做一做课本P45下的实验,空气具有哪些性质?(空气有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能占据空间、可以压缩等性质)第四单元文艺汇演(18-23)一、填空。

1、当物体(振动)时,我们就听到声音;当物体(停止振动)时,声音就停止。

由此我们发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4、声音有(高)有(底),当物体振动(越快)时,发出的声音(越高),当物体振动(越慢)时,发出的声音(越底)。

5、不利于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工作的声音,属于(噪音)。

6光线沿(直线)传播的。

7、不同(颜色)的光叠在一起会产生新的色光。

8、镜子能(反射)光,潜望镜是利用镜子能(反射光)的性质制成的。

9、在太阳光下面晃动镜子,反射光会(移动),将几面镜子的反射光叠在一起,反射光会变(得更亮)。

10、彩虹一般出现在(雨过天晴的)时候,彩虹的形成与(阳光)和(水)有关。

11、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

二、判断。

1、不同的声音会给人的情绪带来变化。

(V)2、一切物体都能振动发声,也都能传声。

(V )3、光的发射只在表面光滑的物体上才能发生。

(X)4、利用镜子可以看到身后的人。

(V)5、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性质制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