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_李海龙
深圳市低碳生态示范城市建设
境 友 好 的 激励 约 束 机 制 和 适 应 经济 增 长 的生 态 发展 模 式 ,加 快
建 设 国 家 生态 文 明示 范 城 市 ”作 为 国家 综 合 配 套 改革 的重 要 内
经 济 转 型 、社 会 进 步 等 问题 的背 景 下 .深 圳 市 必 须 坚持 走低 碳 生 态转 型 发展 之路 。
市发 展 转型 的 重大 战 略选 择 。2 1 年 1 00 月 国 家住房 和城 乡建设
部 与 深 圳 市 签 署 共 建 国 家 低 碳 生 态 示 范 市 合 作 框 架 协 议 , 共 同 探 索 在 城 市 发 展 转 型 和 南 方 气 候 条 件 下 的 低 碳 生 态 城 市 规 划 建
点 发 展 内 容 提 出 了 定 量 的 数 量 指 标 ( 表 1) 。 见
资源 来源 : 《 房 和城 乡建 设 部与 深 圳 市人 民政 府共 建 国 住 家低 碳 生态示 范市 工作 方 案》
标 为 坚 持 经 济 、社 会 、人 口 、环 境 和资 源 相协 调 的 可 持续 发
( )加强近 海海域主要陆源污染的排污管理,减 少和控制入海河流携带的污染量 ,防冶重点海域氮 、磷 、石油类和重金属 3 污 染 ,保 障 海洋 生 态 环 境 的 健 康 。 ( )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建设完善回收网络体 系,建成现代化城 市生活垃圾压缩式收运 系统 ; 1 ( )实施源头控制管理 ,大力促进企业清洁生 产,实现生产环节生态化,减 少固体废物的产生,同时拓展工业垃圾 资源化 2
29 2 公里
公 交 专 用道
城市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分析研究
城市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分析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生态环境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城市生态系统是由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干预的有机结合体,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因此,如何评估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成为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问题。
城市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工具,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将从城市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分析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城市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城市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先要确定评价指标,然后通过指标权重设置和方法应用,进行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评价。
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1. 城市生态系统评价指标的构成城市生态系统是由各种有机结构和功能关系组成的系统,其评价指标也应该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通常,可以从城市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经济社会三个维度来构成城市生态系统评价指标。
在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可以考虑空气、水、土壤质量,以及噪声、光污染等生态环境指标。
在资源利用方面,可以考虑水资源、土地利用、能源消耗等指标。
在经济社会方面,可以考虑城市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治安等指标。
通过适当的组合,形成城市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2. 指标权重的设置方法城市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重要程度不同,需要通过权重设置来确定各个指标对总体评价结果的影响大小。
一般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权重设置。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能够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特征的因素有效地结合起来,定量地进行权重分配。
熵权法则是利用信息熵原理来确定权值,通过对信息量度量,得出每个指标的权值。
通过权重设置,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价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3. 方法应用城市生态系统评价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各个评价指标进行计算和综合评价,得出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目前,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进行应用。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进展
和 框 架 .通 过 6 步 骤 来 完 成 生 态城 市 指 标 体 系 的选 取 :( ) 定 个 1确
生 态 城 市 发 展 目标 ; () 定 指 标 分 类 框 架 ;( ) 定 指 标 选 取 标 2确 3确
本 文 旨在 介 绍 中 国城 市科 学 研 究 会 开展 的生 态 城 市 指标 体 系 构 建项 目最 新 进展 。本 指 标体 系充 分 参 考 著 名 国际 机 构 和 中 国各 部 委制 定 的 指标 体 系 ,采 用德 尔菲 法 意 见 征询 、专 家 小 组讨 论 案例 城 市 实 践等 多种 方 式 ,确 定 生 态 城市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通 过 综 合研 究 ,确 定 资源 节 约 、环境 友 好 、经 济持 续 、社 会 和 谐 、创 新 引领 5 目标层 水 资源 、能源 等2 个 专题 ,3 个 定 量指 标 9 个 8 6 个
特 别 关 注
T S eci cu he p al Fo s
■ 项 目背景
生态城 市指标体 系构建 与生态城市示范评 价
中国城 市科 学研 究 会研 究 项 目— — 《 态城 市 指标 体 系构 生
举行 的第 七 届 国 际绿 色 建 筑 与建 筑 节 能 大 会 上 举 行 了 生态 城 市 指 标 体 系构 建 与 生态 城 市 示范 评 价 年度 成 果 发 布会 ( 0 O 2 1 一 2 1 )” 。 中国城 科 会 秘 书长 李 迅 介 绍 了该 课 题 的 立题 背 景 及 01 研 究进 展 .课题 组 李 海 龙 博 士 和刘 琰 助 理 研 究 员分 别介 绍 了 生 态城 市指 标体 系 和生 态城 市示 范 案例 ( 期特 约 刊 登 )。 本
1 生 态城 市 指标体 系构 建 方法 与特 点
论生态城市评价体制建构
论生态城市评价体制建构关键词:生态城市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标准摘要:本文根据生态城市的墓本内洒,从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面,探讨了**城市建设生态学评价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南宁、柳州、桂林、捂州和北海的城市建设的生态化水平进行评价,提出了时创建**生态城市的几点认识。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经提出,立刻就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
随着我国城市化加速发展,相应的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特别是环境的不断恶化,制约了城市的健康发展。
**虽然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并且已提出了建设“生态**”的目标,但与生态城市的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有效的生态城市建设的评价标准、体系和实施办法,使许多相关政策难以贯彻实施。
本文以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和北海五城市为例,探讨符合**生态城市建设的指标体系的获取方法及其评价标准的确定依据。
一、**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标准的构建指标体系从传统城市、田园城市到园林城市、人居城市、生态城市,国际国内都制订了不同的评价体系及其标准,但每个城市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城市性质、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生态平衡对近远期要求等诸因素都存在很大的特异性和差异性,用一种评价体系及标准来评价所有的城市显然是行不通的。
笔者所选取的评价指标根据**的实际情况,参考田园城市、园林城市和生态城市的评价体系,从中选取适合**特点的指标进行评价。
为了科学地评价**生态城市的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还提出了一些符合**城市自身特点的指标,例如:酸雨频率和降水PH最低值是根据**城市特别是柳州酸雨酸度低、频率高、范围广的特点而提出的评价指标;城市景观均匀度和城市干道绿化面积/总面积,主要是根据**城市绿地较为丰富,指标也比较高,但最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离城市居民最近、最能调剂居民生活的中心区绿地却相当贫乏,可见部分市区绿地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远未得到充分发挥,基于这一点,笔者根据城市景观生态学原理提出这两项指标fnl,用来评价城市建设用地和绿化面积的搭配均匀程度以及各个绿地面积的连通程度,以确保物种具有足够的生存环境和迁移的重要路径和通廊,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滨江防护带宽度的提出主要是根据**大部分城市依河而建,近20年来,城市河流滨水区的发展明显滞后,一些城市修建了防洪堤,几乎完全改变了河流的原始风貌,而有些防洪堤就像城墙一样,隔断了市民与河流的联系,一些城市将河流作为纳污体,河流城市段的环境质量日趋恶化;绿色防护带则能为生物多样性和动物的迁徙提供自然场所与廊道,为市民提供亲近自然的休闲娱乐场所,环城绿色生态圈宽度主要是根据有些城市的防风带较窄、不能创造自然化的物种丰富景观结构而提出的。
产城融合研究综述
产城融合研究综述作者:许明强魏伟来源:《中国房地产·学术版》2016年第04期摘要:产城融合本质上是城市人口、工业生产功能区、服务功能区之间的融合,基于这种理解形成综述的分析框架,通过产城融合的提出、界定、评价、实现历程、内容、障碍、问题根源和实现路径等方面的文献梳理,呈现了产城融合的研究成果;并发现产城融合的界定等基本问题有待厘清,其历史经验、计量分析、实现路径等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强。
关键词:产城融合,城市服务功能,工业污染,实现路径,述评中图分类号:F29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9138-(2016)04-0062-70 收稿日期:2016-03-261 引言产城融合是针对“孤岛”和“空城”提出的,它是“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十八大报告语)的重要实现路径,近年对其研究较多。
二三产业、人口、载体(土地和设施)是城市的三个要素,产业本身是城市的构成要素之一。
鉴于这个逻辑和产城融合提出的背景,可以将产城融合界定为:产业和城市其他要素——人口和载体的融合。
即:人口(含就业人口及其眷属)、生产功能区、服务功能区(生产性服务和生活性服务)相互之间,以及生产功能区内部的工业和载体(工业用地和设施)之间、服务功能区内部的服务业和载体(服务业用地和设施)之间,比例均衡,布局合理,相互支撑(见图1)。
本综述将分类梳理产城融合的研究成果,在产城融合的内容方面,以笔者对产城融合上述界定为分析框架展开。
文章最后指出需进一步加强的研究方向。
2 产城融合研究现状对产城融合的研究成果,从它的提出、界定、评价、实现历程、内容、问题根源和实现路径等方面分类介绍。
2.1 产城融合的提出、界定及评价体系2.1.1 产城融合命题的提出概括而言,学者们认为产城融合是近几年针对我国工业园和城市新区建设中出现的“空城”“睡城”“半城镇化”等问题而提出的,不过各有侧重。
比如,刘畅和李新阳(2012)、孔翔和杨帆(2013)认为其提出背景主要是开发区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分离,生产服务与生活服务设施缺乏;罗守贵(2014)认为主要针对没有产业支撑的座座新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2014)则补充了“半城镇化”这个背景。
现代生态城市建设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现代生态城市建设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摘要: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来说就是将生态城市的理论研究落实到实际操作中,这也是国际、国家以及地方政府对于生态城市建设进行推进的关键性依据。
经济合作结合发展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共同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的指标,且我国的城乡建设部门、环保部门等对自己的业务范围,也编制了具体的评价考核体系,对于生态城市的高质量建设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但目前的生态城市建设标准以及指标评价体系很多都参考国家环保部门提出的标准和建议,可操作性不强,难以适应具体区域当中的规划计划、项目开发实施等,需要对合理的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并实施科学的评价。
关键词:生态城市建设标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途径1导言在当前资源能源紧缺的局势下,生态城市建设符合人类未来发展特点,提升城市文明发展高度。
结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成果,了解生态城市建设对于环境的影响机制与程度,从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战略方案,提升生态城市建设标准。
2现代生态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规建设划要求生态城市理念主要根据生态学原则对于人类的居住环境实现优化,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化统一,实现对资源的节约,避免对环境造成损害,建立具有生态化及良性循环的低碳城市。
在生态学原理应用的基础上实现城市规划和设计,建立符合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实现自然和谐发展的居住环境,对城市内部生态循环系统有效构建,在对生态城市的建立基础上保证城市干净整洁,使城市居民身体健康和舒适,同时对城市的发展和进步加强重视。
在对生态城市规划当中,需要确保生态环境的实现过程中保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只有确保双赢和各方面优化,才可以对生态城市规划整体水平提升。
生态城市在规划中需要将生态环境保护有效的联系起来,对城市和自然之间的协调关系加强重视,最大化的防止对于生态环境产生破坏。
在规划中需要将其和当地的生态环境有效联系,对自然和人工环境实现有效融合,以此确保城市生态化目标很好的实现。
关于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关于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摘要:本文在探讨生态城亓三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的基础上,以广州市为例,采用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的结掏模式从人口、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指标四个方面,分析了生态城市建设标准,构建了生态城市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论文关键词: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标准1前言城市是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建设发展的一类以人为桉心的人工生态系统,不仅包含自然环境系统的要素,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围绕人类而产生的社会经济系统各要素。
因此,城市可看成是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城市化是人类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较高的速度保持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城镇建设得到迅速发展,区域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日益提高,区域功能和人民生活等均有较大幅度改善。
但在推进区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数量和质量均不能适应区域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简单地说它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教、生态良性循环的^类住区形式,自然、城、人溶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
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自然的和谐(包含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自然系统和谐三方面内容),其中追求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基础、条件,实现人与人和喈才是生态城市的目的和根本所在,即生态城市不仅能“供养自然,而且满足人类自身进化、发展的需求,达到”人和”。
2生态城市综合发展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是评价城市生态发展的基础,也是综合反映城市生态发展水平的依据,城市生态发展的目标是多元的,既有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目标,也有增长、结构优化目标,还有公平效率目标。
设计生态城市发展指标体系,必须满足这些目标。
借鉴国内外设计生态城市发展指标体系的经验,我们认为.构建大城市生态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结构应从下三个方面考虑:(1)根据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指标体系的设计应以人类活动为主线,按照资源持系统一环境支持系统一经跻支持系统一社会支持系统的思路构筑系统指标体系设计的框架;(2)指标体系的设计应强调对发展水平、发展能力和协词性的评价和测度。
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秦伟伟 王卓琳 任文隆(北京工业大学,北京 100022)〔摘 要〕 本文从生态城市本质出发,探讨建立一套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以期能够全面描述生态城市在经济、社会和环境各个系统的状态,又能体现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度。
〔关键词〕 生态城市 评价 指标体系〔中图分类号〕F22419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7—03—131 研究背景城市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
而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如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一系列社会问题等。
这些城市问题从本质上讲都属于城市生态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城市生态的失调有关,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其环境承载力不平衡导致城市生态失调的具体表现。
因此,建设生态城市是解决这些城市问题的关键。
建设生态城市从理论阶段到实际操作阶段需要有一系列指标体系作指导,因为指标体系是一种政策导向,将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和行为。
为此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及其模型构建将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基础工作。
生态城市是由人类社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这三个子系统相互补充又相互制约,在城市建设中不能仅仅追求其中一个方面而忽视其他。
长期以来,城市自然、社会和经济都是按传统学科独立建立的,每个学科形成了其固有的概念、统计方法和分类系统,并在政府各部门中独立处理。
但是从生态城市建设的角度看,我们不能将这三个方面分裂开,而应综合考虑。
城市与纯自然界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人类是城市的主宰,人类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界以满足其需求,提高其生活水平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其随意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自然界,进而对其自身的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人类的智慧应当放在如何学习并利用自然界本身固有的规律,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自然界更好的为人类服务上。
生态城市应当具备完备的城市功能,如生产功能、生活功能、文化功能和还原功能。
在经济子系统中,人类利用自然界给予的能源以及基础条件,创造并实现城市的生产功能;在人类社会子系统大框架下,人类尽情享受生产功能的成果,即主要体现生活功能和文化功能,注重社会精神文明和法制建设;环境子系统本应该体现城市还原功能,但是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不完全独立的生态系统,即人类对自然界的干预程度太大,消除其生产、生活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已经不能仅仅依靠自然界的自净功能来实现,所以人类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生态城市的评估与指标体系:理论,方法和应用
生态城市的评估与指标体系:理论,方法和应用1 Evaluation and Indicators of Ecocity: Theory, Method and Application张坤民1,温宗国1,杜斌1,宋国君2( 1.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北京 100084;2.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北京 100872)Zhang Kunmin1, Wen Zongguo1, Du Bin1, Song Guojun2(1.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2. Environment Institute of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2)摘要:创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正成为全球热点之一,但目前从实践到理论都在探索阶段,关于其衡量指标的研究也尚处于概念性层次上。
生态城市不能自封,也不能抽象化,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可比较的指标体系。
本研究从不同学科角度,采用了5个评估模型,以综合评价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在此基础上,根据模型的计算结果和案例城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套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并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开展评估,可为城市政府和各级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此外,课题组整合了5个评估模型和新建立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开发了评估软件与数据库,容易推广使用。
关键词: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估Abstract:Sustainable ecocity is one of the current global hotspots, but what ecocity is and how to build it, are still under research. Although the study on indicators for ecocity is still at conceptual level, ecocity can’t be self-denominated, or be nonobjective with only concepts. Therefore, comparable indicators to monitor progress in urban sustainability need to be constructed. Four cities in China are taken as case study in our research, and five representative models from multidisciplinary are introduced to measure urban sustainability. Based on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actual conditions provided by the five models and the investigation in case cities, our research constructed a set of practicable and normative indicators, and use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to bring forward Urban Ecological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icators (UESDI). The results of these five models and UESDI can be used to monitor and evaluate urban sustainability towards ecocity, and provide decision-making support for municipal governments. In addi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research production easily, the group of models and the new indicators were integrated and then an urban database and assessment software were developed to monitor the progress in urban sustainability toward ecocity.Key words:Ecoc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valuation张坤民教授,1940年生,江苏宜兴人。
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持 续发 展 的重要 性 ,可 持续 发展 不仅 仅是 经济 和 社会 的可 持 地成效 ,其 中德 国的埃尔兰根 市被确定 为最接近 生态城市 的城
公 共 管理 Ⅱ
生态城市建设 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纪晓 东 代 同亮
前 言 :随着社 会 的发 展 ,作 为人 类城 市建 设发 展方 向的 洁 、优 美、舒适 、安全 ,失业率低 、社 会保障体系 完善,高新 生态 城市 建设 逐渐 引起 社 会各 界 的广泛 关注 。本 文在 研 究 国 技术 占主导地位 ,技术 与 自然达到 充分融合,最大 限度 的发挥
广 、信 息 多的教 育作 用 ,努力 占领职 工 思想 阵地 。
政 治工 作 的方法 和手 段应 该 率先 有所 突破 。电化 、 电信 、电 参 考文 献 :
脑 也 应 是思想 政 治工 作适 时选 择 的最 佳教 育工 具 。当前 及 今 [ 1 ] 侯宁 .浅谈公路体制改革过程 中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 后 要 掌握 并运 用好 互 联 网络这 个 “ 第 四媒 体 ”,使 思想 政 治 要性 .中国公路 人 . 2 0 0 8 年9 月 工 作 的 内容在 互联 网上 占有一 席之 地 ,要研 究 网络特 点 ,趋 [ 2 ] 毛尚平 . 浅谈公路体 制改革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团 利 避 害 ,开展 网络 宣 传 。公路 部 门的局 域 网 、 电子 邮件 等现 结报 . 2 0 0 3 年9 月
的关键所在 ,为生态城市 的建设决策提供相应的依据 。
社会 、 自然 的顺 序 依次进 行 分解 ,其 中在经 济系 统 中的经济
浅谈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及建设评价
浅谈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及建设评价“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七十年代由国际教科文组织提出的。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建立并不意味着永远不变,必须辩证的认识指标体系的运用,从实际出发,切不可夸大其发挥的作用。
社会是进步发展的,生态城市也是不断改进的,因此指标体系的建立并不意味着永远不变,必须结合生态城市发展的实际,做到与时俱进,使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得到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城市的概述1、生态城市的定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生态城市的概念是这样表述的: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四者保持高度和谐,城市环境及人居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安全,失业率低、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高新技术占主导地位,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创造力和生產力,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所谓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是通过人为构造的经济、社会、生态持续发展的系统。
2、生态城市的内涵。
根据上述概念,笔者认为生态城市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生态社会:以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强调社会组织效能的有效运作;体现社会的公平,减少城乡收入差距与社会贫富差距是最主要的目标。
(2)生态经济:城市发展需要经济的支撑:一方面,新形势下经济发展定位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另一方面,生态经济强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强调经济的多样化和发展特色化。
其中,循环经济成为现代生态经济主要内容,3R 行动,通过构建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益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3)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以“非人类中心主义”为哲学指导思想,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同进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形态。
生态文化强调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历史遗迹的保护,并将文化渗透到各个层面。
(4)生态环境: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的和谐。
(5)生态人居:城市的主体是人,城市规划建设的最根本目的就是满足人的需要。
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新方法——组合式动态评价法
第34卷第16期2014年8月生态学报ACTA ECOLOGICA SINICAVol.34,No.16Aug.,201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1039,41101371);杭州师范大学科研启动经费项目(2011QDL49);杭州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球科学研究院开放基金(PDKF2011YG08)收稿日期:2012⁃12⁃26; 网络出版日期:2014⁃03⁃04*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zwei1997@DOI :10.5846/stxb201212261874张伟,张宏业,王丽娟,张义丰.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新方法 组合式动态评价法.生态学报,2014,34(16):4766⁃4774.Zhang W,Zhang H Y,Wang L J,Zhang Y F.A new method to build the eco⁃city appraisal index system:the combined dynamic appraisal method.ActaEcologica Sinica,2014,34(16):4766⁃4774.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新方法组合式动态评价法张 伟1,*,张宏业2,王丽娟3,张义丰2(1.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 400715;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3.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310021)摘要:如何建立科学严谨的评价指标体系一直是生态城市研究中学者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㊂在以往的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很少考虑各个城市的差异与地域特点,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㊂针对这些问题,以生态城市建设地域类型划分结果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生态城市建设评价体系构建方法:组合式动态评价法㊂并以宜宾等城市为例,对该方法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优缺点㊂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现行的评价体系,组合式动态评价法具有合理性㊁动态性㊁灵活性㊁拓展性㊁综合性等优点;但也存在着数据要求较高㊁精度有待提高㊁管理难度较大等不足㊂随着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数据的积累和管理体系的完善,组合式动态评价法有望为我国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一种更好的思路和方法㊂关键词:生态城市;评价体系;地域类型;组合式动态评价法A new method to build the eco⁃city appraisal index system :the combined dynamic appraisal methodZHANG Wei 1,*,ZHANG Hongye 2,WANG Lijuan 3,ZHANG Yifeng 21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China2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China 3Institute of Rural Development ,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angzhou 310021,ChinaAbstract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appraisal index system not only reflects the eco⁃city system′s status,but also could monitor its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analyze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process among various cities.Therefore,how to establish a rigorous appraisal index system scientifically has been the focus of many scholars during the study of eco⁃city.However,nearly all the researches are just paying attention to developing some national unified and static appraisal criteria during the construct process of eco⁃city appraisal index system,without considering regional,dynamic and complicated state.Consequently,it leads to a lot of problems,such as the deficiency of flexibility,insufficient basis for standard⁃setting,lack of expansibility and contacting between the indicators.Against to these problems,this paper has divided the constructing eco⁃cities into series types in China from three aspects:regional ecological background,urban evolutionary phase,and urban synthesis condition,with the methods of expert⁃consulting,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correlation analysis,information entropy,clustering analysis and urban synthesis condition.Meanwhile,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method,the combined dynamic appraisal method,for building the eco⁃city appraisal index system.Based on the similarity within the same type,this method could construct the combined dynamic appraisalindex system more flexibility and more fit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each city.In this index system,the cities within the same dimension and type has been taken as the sample set,and the maximum value,average value and minimum value has been taken as the important references for the determining of each indicators′standard value.Finally,this paper carries on the case analysis for discussing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his method with the examples of Yibin,Suzhou and Baotou.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compared with the present appraisal method,this new method has many advantages.(1)Rationality.The determining of each indicators′standard value are based on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value range of the cities within the same dimension and type,so it is more reasonable than just use the actual values of some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 around the globe.(2)Dynamic.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eco⁃city classification database,the standard value of each indicator could be easily refined based on the update of each city′s actual value in the sample set.In this way,the real⁃time and dynamic of this appraisal index system could be enhanced.(3)Flexibility.With this method,we could establish the appraisal index system of various cities more flexible according to the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dimensions and city types.(4)Expansibility.With this method,we could add some new indicators more easily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cities.(5)Integrity.This method has taken the connection and integrity between indicators into more consideration during the choose process of each indicator.Nevertheless,it also has some disadvantages,such as high demand of data quality,being improved precision,and management difficulties.As the accumulation of eco⁃city construction data material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management system in China,the new method will provide a better wa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city appraisal index system.Key Words:eco⁃city;evaluation system;regional type;the combined dynamic appraisal method 作为缓解全球生态危机的重要对策之一,生态城市理论自诞生伊始,就受到了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1⁃2]㊂在生态城市研究中,评价指标体系既是生态城市内涵的具体化,也是对生态城市建设进程的度量㊂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能反映生态城市系统的状态和性质,还能够监测系统发展的进程[3],分析各城市在生态化建设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以利于及时调整生态城市建设的路线㊁方针与政策,提高生态城市的建设效率㊂因此,如何建立科学严谨的评价指标体系也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4⁃6]㊂我国疆域辽阔,各城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地域差异㊂但是在当前的生态城市建设评价体系中,往往是制定一个全国统一的㊁静态的评价标准,很少考虑到生态城市建设的地域性㊁动态性和复杂性㊂生态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建立一套更具地域性和动态化的评价体系,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推动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进程㊂据此,本文对我国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生态城市建设地域类型划分的评价体系构建思路,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进程㊂1 研究现状与问题1.1 研究现状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评价指标的选择目前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选择主要有两种思路,一种是从社会㊁经济㊁自然3个子系统的分析出发构成的指标体系[7]㊂这类指标体系的应用较广泛㊂另一种是从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㊁功能和协调度来考虑建立的指标体系[8⁃9]㊂(2)指标标准值的设定主要有以下几种思路,第一,根据现有理论,通过专家判断的方式将定性指标定量化[10];第二,凡已有国家标准的或国际标准的指标尽量采用规定的标准值;第三,参考国际上发达国家对现代化城市的量化指标值作为标准值;第四,参考国外生态化程度较高的城市现状值作为标准值;第五,参考国内城市的现状值作趋势外推,确定标准值[11⁃13]㊂为指导和规范生态城市的建设工作,国家环保总局于2003年印发了‘生态县㊁生态市㊁生态省建设指标“[14]㊂随着生态城市建设活动的不断深入,国家环保总局于2007年底印发了‘生态县㊁生态市㊁生态省建设指标7674 16期 张伟 等: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新方法 组合式动态评价法 (修订稿)“㊂这些国家标准的出台,推动了生态城市建设的进程㊂1.2 存在的问题经过学者们的不断探索,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日益完善,并在指导生态城市建设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㊂但由于我国巨大的地域差异性和生态城市建设的复杂性,现行的评价指标体系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㊂现以影响较大的,国家环保总局于2007年底印发的‘生态县㊁生态市㊁生态省建设指标(修订稿)“为主,分析现行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㊂1.2.1 刚性有余,柔性不足管理上需要刚性指标的约束与我国区域间巨大的社会-经济-自然差异之间的矛盾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㊂虽然环境保护总局制订的评价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我国社会经济与自然条件的区域差异性,如经济指标分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森林覆盖率分山区㊁丘陵区㊁平原区和高寒区等㊂但对我国这样一个不同区域间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差异均十分巨大的国家来说,这样的评价体系依旧刚性有余而柔性不足[15]㊂以森林覆盖率为例,该指标体系要求山区㊁丘陵区和平原分别不低于70%,40%和15%㊂但植被的分布状况并不仅仅受地形地貌的影响,还受制于土壤㊁降水㊁气温等诸多自然因素㊂如果完全按照该指标体系,位于西北干旱区的诸多城市要么完全放弃生态市建设,要么违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大肆开展人工造林㊂而这显然脱离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初衷㊂1.2.2 标准制订的依据不足现行的生态城市评价指标的标准值多是以国际国内一些现代化城市的量化指标值作为参考[16]㊂在确定这些标准值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城市之间历史文化背景㊁社会经济水平㊁宏观生态背景㊁国家发展战略等方面巨大的差异,而往往是出自于个人的主观臆断㊂这样的标准值往往脱离了大多数城市的实际㊂例如,香港的高土地产出率主要是取决于其特定的区位优势和历史发展机遇㊂如果一定要以香港的土地产出率作为标准来判断地处西南偏远山区的某个小城市的生态城市建设进程,无疑是不合适的㊂1.2.3 可拓展性不强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常需要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新增加一些指标,如沿海城市可能需要增加部分海洋环境指标;干旱区可能需要增加一些节水措施的指标等㊂但对这些新增指标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评价标准,以及如何与现有评价指标体系相衔接,这在现行的生态市评价指标体系中很难找到答案㊂1.2.4 未体现指标间的联系生态城市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它是由众多系统要素所组成的,具有多维属性的有机整体㊂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每一个指标均是从某一方面反映了生态城市的某种属性,系统的整体性决定了评价指标体系也应该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㊂但在‘生态县㊁生态市㊁生态省建设指标(修订稿)“中,均是为各个指标分别指定一个标准值,未能体现指标间的联系与协调,这样很容易将生态城市建设演变成一个纯粹的 数字游戏”㊂笔者认为,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首先,必须考虑到我国巨大的区域差异㊂一刀切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无法反映各类城市的实际情况,使生态城市建设流于形式化;其次,生态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㊂因而其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也应动态化㊁差异化,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进程㊂因此,本文将对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地域类型进行划分,进而提出一种动态的㊁灵活的评价体系构建方法,为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提供新的思路㊂2 生态城市建设地域类型的划分2.1 研究数据与指标体系2.1.1 研究数据及其预处理(1)拟建生态城市的确定㊂本文通过对CNKI 期刊网㊁维普期刊网㊁人民日报㊁人大复印资料等的搜索查询,以刊载过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论文为准,统计出截至2010年12月,我国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的城市共有360个㊂其中生态市134个,生态县226个㊂(2)中国主干公路㊁铁路㊁河流㊁湖泊㊁行政界限等矢量数据皆来源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和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㊂(3)降水数据为1961 1990年的平均年降水量,气温数据为1961 1990年的平均年累计气温;8674 生 态 学 报 34卷 其原始栅格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人地系统主题数据库,利用Arcgis的空间统计模块计算得来㊂(4)地形地貌数据来源于GLCN提供的SRTM 数据,利用Arcgis的叠加分析功能计算而来㊂(5)NDVI数据㊂本研究所采用的遥感数据为NOAA/AVHRR NDVI时间序列数据,时间范围覆盖了2006年5 10月植被生长季㊂该时序数据从美国GIMMS工作组网站下载㊂NDVI数据的处理方法采用的是国际通用的最大合成法(Maximum Value Composites,MVC)获得[17⁃18]㊂计算公式为:NDVI i= Max(NDVI ij),式中NDVI i是第i月的NDVI值, NDVI ij是第i月第j旬的NDVI值㊂每年的NDVI值,由各月NDVI i求平均值获得,可以避免某些极端月份数值的影响[19]㊂(6)分省的社会经济发展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㊂为避免单一年份中各项指标数据的偶然性,本文所用的皆是对2006 2008年数据进行等权加和平均后得来的数据㊂(7)本文所用的基础数据均采用半升/降梯形模糊隶属度函数模型[20]进行同趋化和无量纲化处理㊂2.1.2 指标体系的构建(1)指标的选择生态城市建设类型划分指标体系的构建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首先,在遵循科学合理性㊁系统完备性㊁可比可量性㊁动态发展性㊁可操作性等原则的前提下,运用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从区域生态背景㊁城市演化阶段㊁城市综合状况3个维度,初步选择能够充分反映不同地域类型㊁各个城市演化阶段和各种城市内部结构㊁功能和协调性差异的指标㊂(2)其次,由于初选的各指标之间往往存在复杂的相关性,容易导致分类结果出现偏差㊂因此,采用相关系数法对初选指标进行筛选,将相关系数较大的指标进行合并或剔除;(3)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比较指标间的简单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㊂(4)重复上述相关系数分析和KMO检验过程,直至各指标间的KMO检验值均小于0.6的临界值㊂最终得到信息涵盖面较广㊁指标间相关系数和信息重叠较小的指标体系(表1)㊂表1 生态城市建设的地域类型划分指标体系Table1 Regional type division index system of eco⁃city construction一级指标Index I二级指标Index II权重Weight一级指标Index I二级指标Index II权重Weight 区域生态背景多年平均降水量0.058城市综合状况GDP0.1609 Regional ecological多年平均气温0.0105Urban synthesis GDP增长率0.0113 background NDVI区域平均值0.0159condition市辖区职工平均工资0.0591海拔0.0076科教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0.0277坡度0.0253失业率0.0124河网密度0.1155人均家庭生活用水量0.0315城市演化阶段Urban evolutionary市辖区年末总人口0.1031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0.0166 phase人口密度0.0289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0.0241市辖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0.0227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0.0372城市化水平0.0349工业废水处理率0.0073国土经济密度0.022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0.0539单位产出的劳动力密度0.0164邮电业务总量0.097 (2)权重的获取由于主客观赋权法各有其优劣势,本文以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为基础,将定性判断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办法来为各指标赋予权重㊂其具体步骤如下:1)首先,通过专家咨询法获取各指标间的成对模糊判断矩阵;2)利用层次分析法构造指标判断矩阵,并通过归一化处理将其改造为标准矩阵;3)运用熵技术对AHP法确定的权系数进行修正,增加赋权结果的信息量,提高其可信度[21]㊂其具体计算公式9674 16期 张伟 等: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新方法 组合式动态评价法 如下:a j =v j p j /(∑nj =iv j p j )v j =(1-λj )/∑n j =1(1-λj )λj =-∑ni =1r ij ln r ij LN (n )(1)式中,a j 为采用熵技术支持下的AHP 法求出的指标权重,P j 为采用AHP 法求出的指标权重,v j 为信息权重,λj 为输出的熵值,r ij 为采用AHP 法构造的判断矩阵经归一化处理后的标准矩阵值㊂2.2 地域类型划分方案的获取经比选,本文选用了灰色白化权聚类法和改进模比系数法,从区域生态背景㊁城市演化阶段㊁城市综合状况三方面入手,对我国360个在建生态城市进行聚类分析㊂(1) 区域生态背景”的分类结果㊂从图1中可以看出, 区域生态背景”最终分类结果的空间分布带有明显的地域分异特点,3种类型将中国大致划分为三大区域㊂这与我国的自然地理总体格局是吻合的㊂图1 区域生态背景”维度的生态城市建设类型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审图号:GS(2013)1234号)Fig.1 Eco⁃city construction types and their spatial pattern for the regional ecological background dimension隶属度为最大灰类值与第二灰类值的比值,利用极值标准化法将其一一映射到[0,100]区间;隶属度越高,则表明该城市越应该划分为该类型中(2) 城市演化阶段”的分类结果㊂从图2中可以看出,一类城市以北京㊁上海㊁重庆为典型代表,这些城市人口众多,第三产业发达,对外交流频繁,是全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二类城市以长春㊁大连㊁杭州等为典型代表,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㊂这些城市具有很强的综合实力,是区域发展的中心;三类城市则是拉萨㊁丽江㊁平凉为典型代表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㊂这些城市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社会经济仍处于欠发达状态,区域影响力较小㊂图2 城市演化阶段”维度的生态城市建设类型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审图号:GS(2013)1234号)Fig.2 Eco⁃city construction types and their spatial pattern for the urban evolutionary phase dimension(3) 城市综合状况”的分类结果㊂从图3中可以看出,一类城市以北京㊁上海㊁广州为典型代表,城市比较发达;二类城市以泉州㊁郑州㊁哈尔滨㊁厦门为典型代表,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三类城市以梧州㊁南充为典型代表,整体状况有待改善㊂3 组合式动态评价法的提出基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地域类型划分成果,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组合式动态评价法(图4)㊂由前文可知,可从区域生态背景㊁城市演化阶段㊁城市综合状况3个维度进行生态城市的建设类型划分,每个维度又可以划分为三类城市㊂同一维0774 生 态 学 报 34卷 图3 城市综合状况”维度的生态城市建设类型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审图号:GS(2013)1234号)Fig.3 Eco⁃city construction types and their spatial pattern for the urban synthesis conditiondimension图4 组合式动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Fig.4 the building process of combined dynamic appraisalindex system度中同一类型的城市往往在该维度中拥有较多的相似之处㊂因此,可基于这种类内相似性,以同维度同类型的城市作为样本集,将样本集的最大值㊁平均值㊁最小值作为确定相关指标标准值的重要参考,灵活构建更加贴合该城市实际情况的组合式动态评价指标体系㊂现以宜宾㊁苏州㊁包头等城市的部分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为例,阐释利用组合式动态评价法来确定生态城市建设标准值的具体过程(表2)㊂表2 宜宾市部分生态城市评价指标目标值的确定Table2 The determination of target values for some eco⁃city appraisal indices in Yibin指标Index所属维度Dimension所属类别Type类别参考值Reference value理想值Ideal value平均值Mean value极小值Minimumvalue宜宾市Yi Bing city现状值Statusquo value目标值Targetvalue区域植被状况Regional vegetation区域生态背景二类73525892401255927000第三产业占GDP比重Proportion of the third industry in GDP/%城市演化阶段三类69.2438.39024.1040城市化水平Urbanization level/%8632131835 GDP/亿元城市综合状况三类820.87383.8384.82529.05700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Comprehensiveutilization rate of industrial solid waste/%10076.5734.9273.109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Living garbage harmless treatment rate/%10052.90 6.0033.0780 由于未能获取各市市域范围内的森林覆盖率,故用NDVI值近似代表区域植被状况 宜宾市在 城市演化阶段”维度的类型划分中属三类城市,故在确定与城市演化阶段关系较为密切的指标的建设目标值时,应取三类城市在该指标上的最大值㊁平均值和最小值作为参考㊂因此,在综合考虑三类城市和宜宾市的现状后,确定宜宾市在 城市化水平”指标上的建设目标值为35㊂当然,也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分期确定阶段目标值㊂同理,可逐步获取宜宾市其它评价指标的建设目标值㊂相应地,也可以确定苏州市和包头市的评价指标值(表3,表4)㊂1774 16期 张伟 等: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新方法 组合式动态评价法 表3 苏州市部分生态城市评价指标目标值的确定Table3 The determination of target values for some eco⁃city appraisal indices in Suzhou指标Index所属维度Dimension所属类别Type类别参考值Reference value理想值Ideal value平均值Mean value极小值Minimumvalue苏州市现状值Statusquo value目标值Targetvalue区域植被状况Regional vegetation区域生态背景一类69465392343742686000第三产业占GDP比重Proportion of thethird industry in GDP/%城市演化阶段二类6743114060城市化水平Urbanization level/%10042165370 GDP/亿元城市综合状况一类121894538123857018000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Comprehensiveutilization rate of industrial solid waste/%100927598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Living garbageharmless treatment rate/%1009363100100表4 包头市部分生态城市评价指标目标值的确定Table4 The determination of target values for some eco⁃city appraisal indices in Baotou指标Index所属维度Dimension所属类别Type类别参考值Reference value理想值Ideal value平均值Mean value极小值Minimumvalue包头市现状值Statusquo value目标值Targetvalue区域植被状况Regional vegetation区域生态背景三类80095716240532094000第三产业占GDP比重Proportion of thethird industry in GDP/%城市演化阶段二类6743115060城市化水平Urbanization level/%10042166370 GDP/亿元城市综合状况二类2880111312212772000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Comprehensiveutilization rate of industrial solid waste/%1008330699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Living garbageharmless treatment rate/%100863097100 通过3个城市评价指标值的比较,可以发现组合式动态评价法和常规方法的区别㊂首先,该方法从空间差异㊁时间差异㊁个体差异3个方面充分考虑了各个城市之间的区别,更加贴合各城市实际情况㊂而传统的评价体系往往是一刀切㊂其次,该方法也强调了同类型城市间的相似性和可比性,从而为各个城市提供了更合理的参考案例和发展目标㊂这和传统评价体系中一味以国际大都市的现状值为目标有明显的差别㊂3.1 该方法的优点相对于传统的评价指标体系,组合式动态评价法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性 各指标的标准值是在综合考虑同类型城市的取值范围和城市现状值之后确定的,这比一味参考国内外大城市的现状值显得更为合理,也更贴合各个城市的实际,可操作性更强㊂如地处中国内陆的宜宾市,它与香港㊁东京㊁北京等国际大都市在社会㊁经济等诸多方面基本不具可比性㊂如果在人均纯收入㊁城市化水平㊁单位GDP能耗等指标上强行要求宜宾市与香港等城市看齐,无疑是极不合理的㊂(2)动态性 在建立好生态城市建设类型划分的动态数据库之后,就可根据不同类型中各个城市的发展状况进行更新,重新确定各指标的标准值,从而实现了指标体系的实时性和动态性,有效地避免了传统静态指标常常出现的指标体系失效的问题㊂(3)灵活性 在生态城市建设类型的划分过程中,从不同的维度进行了类型的划分㊂这就使得在制订各个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时,可根据不同的维度和不同的类型进行灵活的组合,有效地避免了传统评价指标体系的 一刀切”现象㊂例如,在 区域生态背景”方面,包头市属于三类城市㊂因此,如果2774 生 态 学 报 34卷 强行将其植被覆盖状况与一二类的宜宾㊁苏州等南方城市相比是不合理的㊂同样,在 城市演化阶段”方面,宜宾市属于三类城市㊂如果其城市化水平的要求与属于二类城市的苏州㊁包头一样,同样也是不合理的㊂(4)拓展性 由于我国巨大的区域差异性,使得各地在开展生态城市建设时,往往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增加部分指标㊂在组合式动态评价指标体系中,可以灵活有效地进行指标体系的拓展㊂具体步骤如下:首先,确定与这些新增指标关系最为密切的类型划分维度;其次,确定评价目标城市在该维度中属于哪种类型;最后,以同维度同类型的城市集为参考样本集,确定该指标的标准值㊂通过该方法,可使新增指标有效地融入到整个指标体系中,并能快速确定指标的标准值㊂(5)更强的综合性 生态城市建设类型的划分并不是仅仅按照单一指标,而是依据一个进行了相关性检验与分析,并通过指标权重进行了整体优化后的指标集,从而更好地体现了指标间的综合性和关联性㊂3.2 不足之处(1)数据要求较高 建立组合式动态评价指标体系需要掌握各个城市各个方面的情况,部分指标或是难以量化,或是未收录在正式出版的统计年鉴中,使得普通公众很难完整地获取所需的数据㊂但如果由政府牵头,让开展生态城市建设试点的城市定期上报相关的指标情况,应该可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指标数据库㊂(2)精度有待提高 假设某个指标与 区域生态背景”㊁ 城市演化阶段”㊁ 城市综合状况”3个维度的关联度分别为0.4㊁0.35和0.25,此时应将该指标归入 区域生态背景”维度㊂但如果完全不考虑其他两个维度的城市状况也不尽合理㊂因此,如何更为全面地考虑到各个维度的状况,进一步提高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是今后需要继续探索的地方㊂(3)管理难度较大 根据该方法所确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常常会出现不同城市间的评价标准不一致的情况㊂这虽然更为贴合各城市的实际情况,但也增加了管理的难度㊂如何协调管理上的刚性与城市间差异性的矛盾,需要深入探讨㊂4 结论目前,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评价体系主要存在着刚性有余柔性不足㊁标准制订的依据不足㊁拓展性不强㊁未体现指标间的联系等问题㊂相对于现行的评价体系,本文根据生态城市建设地域类型划分成果所提出的组合式动态评价法具有合理性㊁动态性㊁灵活性㊁拓展性㊁综合性等优点,但也存在着数据要求较高㊁精度有待提高㊁管理难度较大等不足㊂随着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数据的积累和管理体系的完善,本文所提出的组合式动态评价法有望为我国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一种更好的思路和方法㊂References:[1] Cheng H F,Hu Y N.Planning for sustainability in China′s urbandevelopment:Status and challenges for Dongtan eco⁃city project.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2010,12(1):119⁃126.[2] Register R.Ecocity Berkeley:Building Cities for a HealthyFuture.Berkeley:North Atlantic Books,1987:140⁃140. [3] Carreiro M M,Song Y C,Wu J G.Ecology,Planning,andManagement of Urban Forests: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NewYork:Springer,2008.[4] Tanguay G A,Rajaonson J,Lefebvre J F,Lanoie P.Measuringthe sustainability of cities:An analysis of the use of localindicators.Ecological Indicators,2010,10(2):407⁃418. [5] Gong D X,Wang C,Xu Y J,Cheng X W,Chen Y,Fan J.Themethod of building eco⁃city Indicators:A case of Weifang Binhaieco⁃city.Urban Studies,2011,(6):44⁃48.[6] Li F,Liu X S,Hu D,Hu D,Wang R S,Yang W R,Li D,ZhaoD.Measurement indicators and an evaluation approach forassessing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 case study for China′sJining 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9,90(3/4):134⁃142.[7] Shi H C,Liu W,He J,Liu L,Shi X J,Wan H Y.An urbanecosystem assessment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Acta EcologicaSinica,2012,32(17):5542⁃5549.[8] Li F,Wang Z L,Qi X T.Construction and appraisal of indicatorsystem for eco⁃city of Jiamusi.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Management,2012,37(7):150⁃158.[9] Wu Q,Wang R S,Li H Q,Xu X B.The indices and theevaluation method of eco⁃city.Acta Ecologica Sinica,2005,25(8):2090⁃2095.[10] Han Y,Dai L M,Zhao X F,Yu D P,Wu S N.Construction andapplication of an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for evaluating the eco⁃community′s sustainability.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08,3774 16期 张伟 等: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新方法 组合式动态评价法 。
中国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诋碱 鼍 莨
中 国 生 态 城 市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构 建 研 究
李 海 龙 于 立
( .中 国 城 市 科 学 研 究 会 , 京 ,0 8 5 2 1 北 10 3 ;.英 国 C ri 大 学 规 划 研 究 国 际 中 心 , ad , F 03 a f d C ri C 1 WA, K) f U
与 能 源 安 全 、 食 安 全 和 生 态 环 境 保 护 带 来 更 大 的 粮
影 响
方 向 , 真正 的生 态 城 市 建 设 仍 处 于起 步 阶 段 , 但 具
有 长 期 性 、 巨 性 和 复 杂 性 等 特 点 。 因 此 急 需 从 国 艰
正 在按 生态城 市 目标 进行 规 划 与 建设 , 美 国 的伯 如 克 利市 , 欧洲 的芬 兰 、 国 、 大利 亚 、 洛 伐克 、 德 澳 斯
匈 牙 利 、 大 利 和 西 班 牙 参 与 的 欧 洲 生 态 城 项 意
展 中大 国 , 市化 水平 已 由 1 7 城 9 8年 的 1 .2 提 高 79 % 到 21 0 0年 的 4 . % , 7 5 预计 到 2 2 0 0年将 达 到 5 % ~ 5
1将 超 过 l : 3 0亿 。我 国 城 镇 建 设 用 地 面 积 也 从
18 年 的 91 62 k 增 加 到 70 m 2 0 年 底 的 08 3 1 0 5 m , 均 增 加 超 过 10 k 2 年 间 增 长 94 . k 年 2 0 m ,7 了 5 8倍 。 可 以 预 测 , 国 未 来 快 速 城 市 化 进 程 . 我
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研究
W ANG e W i
( h o o rht tr ,X nU ies yo rht tr a dT c n l y X n7 0 5 ,C i ) c S o l f c i cue i nv r t f c i c en e h o g , i 1 0 5 hn A e a i A eu o a a Ab ta t sr c :Ai I r e o ma e s in i c u e o c lg c l i v u t n i d x s s m n o t e e oo i a i m n o d rt k c e t s fe o o ia t e a ai n e y t i t h c lgc ct i f c y l o e l y
关 键 词: 生态城 市 ; 价体 系; 评 实证 研 究
运 用指标 无量 化 、 指数 分
中图分 类号 :5 0 1 F 9 F 9 . ,2 2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0 02 4 2 1 )4 31 - 10 -7 X( 0 1 0 4 50 7 4
Th o c t n i a o y t m n t p l a i n e Ec — iy i d c t r s se a d i a p i to s c
世界工 业 的飞 速 发展 , 给人 类 生 产 生 活带 来 方 便 的同时 , 也对 全 球 环境 造 成 了严 重 的影 响。在 城
现代生态城市建设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现代生态城市建设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摘要:现代生态城市建设指的是通过统筹自然生态、经济以及社会等元素,实现城市生态的动态平衡,强化城市的整体性与系统性,促进现代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本文主要从自然环境生态、经济以及社会三个角度出发,介绍了现代生态城市建设标准与现代生态城市建设评价原则,分析了现代生态城市建设的评价方法,旨在厘清现代生态城市建设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内容,进一步提高现代生态城市建设的质量。
关键词:生态城市建设;生态高效;区域平衡;评价指标引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水平的提高催生了城市的出现,城市的发展则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现阶段,许多国家已达到了较高的城镇化水平,但是城市发展造成的资源过度消耗与产生大量温室气体的问题也日益严峻,这种情况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形成了严重的矛盾。
在当前新形势下,生态城市建设应以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为原则,在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的框架下全面整合社会、环境以及经济与资源的的相互关系,以建设生态人居为目标,以实现现代城市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为宗旨,实施城市的生态建设。
为了保证现代生态城市的建设质量,应先厘清生态城市建设的标准,确立生态城市建设目标,通过政府部门与环保组织的协作,制定现代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指标,通过科学的评价体系保障现代生态城市的建设。
1现代生态城市建设标准与原则1.1现代生态城市建设标准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生态城市建设的中心思想,同时要做好生态城市建设整体规划与设计,并充分利用好城市现有的生态基础。
现代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城市经济增速的继续进一步提高、城市人口密度的再分配、城市人文生态的优化以及自然环境的恢复等内容方面。
现代生态城市建设标准的制定,应以建立包含社会、经济以及环境等要素的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为基础。
首先,应保证城市经济的发展速度、经济结构以及城市经济的综合效益等,整体上应保证城市中不同产业的合理配置与生产要素的高效流动。
其次,生态城市建设应充分考虑城市中各产业的能耗水平与污染情况,特别是要关注单位产值的能源消耗水平与碳排放量,通过建立环境友好型经济环境促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再者,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现代生态城市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为原则,保证现代城市载体功能充分贴合城市长期发展目标,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交通、水利供应、电力供应、燃气供应等城市生命线系统的稳定运行,同时还要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事件以及工业事故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影响制度。
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改善和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的整体生态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了对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
本文将从城市生态环境的特点和治理目标出发,分析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和方法,并介绍一些常用的评价指标。
全面性是指评价指标应全面反映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各个方面,如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多样性等。
准确性是指评价指标要能准确反映城市生态环境的实际状况,需要基于科学的数据和方法进行测量和分析。
可比性是指评价指标应具有可比较性,能够对不同城市的生态环境进行比较和对比。
可操作性是指评价指标要能够为决策者提供可操作的信息和建议,以支持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决策和实施。
可持续性是指评价指标要能够反映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长期效果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
在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时,可以参考以下方法:层次分析法、权重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将问题层次化、逐级比较、综合评价的方法,可以帮助确定指标的权重和相对重要性。
权重法是一种基于专家意见或社会调查的方法,可以通过对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评估和权重分配。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综合考虑多指标、多因素的方法,通过建立模糊数学模型,对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进行处理。
在具体的评价指标中,可以包括以下内容:大气环境质量指标(如PM2.5浓度、空气质量指数)、水环境质量指标(如水质类别、水体富营养化状况)、土壤环境质量指标(如土壤污染物含量、土壤保育利用率)、生物多样性指标(如物种丰富度、生物多样性指数)等。
除了单一的指标评价外,还可以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将多个指标进行综合计算,得出一个综合评价结果。
综合评价模型可以采用加权平均法、TOPSIS法、灰色关联度法等多种方法。
总之,建立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城市治理的重要工作之一,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生态环境的各个方面和治理目标,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指标,为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决策和实施提供支持和指导。
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
第18卷第6期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l.18N o.6 2008年JOURNA L OF UNIVERSIT Y OF JINAN(Social Science Edition)2008 ・城市发展论坛・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柳兴国(济南大学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022)摘 要: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许多城市都在致力于寻求解除城市化过程中人口、资源压力增大及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因此加强生态城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就十分重要。
首先,就是要正确把握生态城市的内涵和特点,明确生态城市的科学定义。
其次,综合分析与研究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坚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制定科学的合理的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以指导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推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关键词:城市;生态建设;指标体系;实证研究中图分类号:F29;C912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842(2008)06-0015-06 一、生态城市的内涵,众说纷纭。
基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领域,相关人士给出了不同的说法,我国目前的生态城市建设理论研究正处于由开始到完善的过渡过程中。
[1](P8-9,P29-33)相对而言,国内比较认同的生态城市定义是:生态城市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相互促进、互惠共生的复合生态系统,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指导城市建设的具有空间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工业污染排放严格、市政建设协调、城市环境优美、生活安全舒适、人们安居乐业、信息交流快速,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城市生态系统,是经济—环境—社会的有机统一体。
1.从生态哲学角度看。
生态哲学是从广泛关联的角度研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展示一个相互依赖、错综复杂的生态系统,它向我们阐释了一种新的伦理观与道德观,即人不能受大自然的制约与约束,同时人作为自然生态系统有机组成的一部分,不能凌驾于其他物种之上,应互惠共生。
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1、生态城市的内涵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
生态城市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在城镇化进程中注重城市生态系统的构建,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持续、社会和谐、创新引领为目标来建设生态城市,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化发展,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和中国生态文明的崛起、2、生态城市资源节约生态城市主要从水资源、能源和土地资源三个方面实现资源的节约。
水资源方面要求做到超过30%的再生水利用率和超过90%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能源方面要求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超过15%,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要低于85度/年/平方米;土地资源方面要求在保证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在80-120平方米的基础上尽量集约用地,使城镇建设用地占市域面积的比例大于50%。
3、生态城市环境友好环境友好的生态城市,对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垃圾、噪声和公园绿地都有特别要求。
要求全年中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日平均浓度达二级标准的天数均要大于310天;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城市水环境功能区的水质达标率均为100%;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均达到90%以上;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超过95%;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大于40%,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80%以上。
4、生态城市经济持续生态城市要兼顾经济、社会、自然地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要求经济发展过程中,每万元GDP的化学需氧量小于4、0、每万元GDP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小于5、0、每万元GDP消耗标准煤在0、83吨以内、每万元GDP的取水量在70立方米以内;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其增加值占GDP比重的55%以上;代表收入水平的恩格尔系数要小于30%;用城镇登记失业率代表就业水平,要求该项指数小于3、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选指标库。( 5) 遴选指标。根据指标选取标准, 综合利用专 家 评 分、专 家 小 组 讨 论、德 尔 菲 法 意 见 征询、案例 城 市 实 地 调 研 等 方 法,遴 选 确 定 最 终 指 标。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流程如图 1 所示。 2. 2 指标选取原则
指标的甄 选 需 要 综 合 考 虑 对 生 态 城 市 的 指 导 性、可获取 性 等 原 则,提 出 科 学、合 理、实 用 的 指 标 体系。通过借鉴国 内 外 指 标 体 系 确 定 的 原 则,根 据 本指标体系构建目 标,主 要 从 以 下 7 个 方 面 考 虑 指 标的选取原则: ( 1) 科学性原则。指标要有明确的 科学定义与计算方 法,可 以 明 确 地 用 定 量 监 测 或 者
定性评价来计算。( 2) 时效性原则。指标应该能够
82
城市发展研究 18 卷 2011 年 7 期 Urban Studies Vol. 18 No. 7 2011
李海龙等: 中国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低碳生态城市
表1 类型
国外参考指标库
国内参考指标库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虽然生态 城 市 已 经 成 为 世 界 城 市 建 设 的 重 要 方向,但真 正 的 生 态 城 市 建 设 仍 处 于 起 步 阶 段,具 有长期性、艰巨性 和 复 杂 性 等 特 点。 因 此 急 需 从 国 家层面制 定 一 个 普 适 性 的 生 态 城 市 建 设 和 更 新 评 价标准,来 引 导 城 市 朝 着 正 确 的 生 态 化 方 向 前 进。 针对生态城市建设 发 展 过 程 中 的 概 念 混 乱,目 标国生态 城 市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一 方 面 要 与 国 际
接轨,要被 国 际 社 会 广 泛 认 可,另 一 方 面 要 符 合 我 国行政体制和统 计 制 度。 因 此,在 本 研 究 初 步 确 定 的指标基础上[23],充分借鉴国内 外 已 经 被 广 泛 认 可 和实施的指标体 系,扩 大 指 标 选 取 范 围。 通 过 广 泛 搜集相关资料和综 合 比 选,共 确 定 联 合 国 可 持 续 发 展指标等 13 个国外指标库和中国人居环境奖等 11 个国内指标库作为指标选取参考( 表 1) 。
基金项目: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指 导,美 国 联 合 技 术 公 司 资 助“生 态 城 市 指 标 体 系 构 建 与 生 态 城 市 示 范 评 价 项 目 ”。
在人口基 数 大,资 源 能 源 储 量 有 限,生 态 环 境 脆弱的基 本 国 情 背 景 下,中 国 必 须 坚 持 走 低 能 耗、 低影响、低成 本 的 城 市 化 发 展 道 路[5 - 7]。 生 态 城 市 作为探索人 与 自 然 和 谐 相 处、经 济 持 续 发 展、社 会 和谐进步的重大实 践,将 是 人 类 实 现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战略选择。从世界范围的生态城市发展情况来看, 生态城市已经逐渐 从 生 态 学 界、城 市 规 划 界 的 理 论 探讨和示范项目阶 段,逐 渐 开 始 成 为 引 领 世 界 城 市 建设的方 向 和 目 标[8,9]。 目 前,全 球 已 有 许 多 城 市 正在按生态城市目 标 进 行 规 划 与 建 设,如 美 国 的 伯 克利市[10],欧洲的芬兰、德国、澳 大 利 亚、斯 洛 伐 克、 匈牙 利、意 大 利 和 西 班 牙 参 与 的 欧 洲 生 态 城 项 目[11],德国 的 埃 尔兰根[12]和 弗 莱 堡[13,14]、巴 西 的 库 里蒂巴[15]、日本的 千 叶 城、北 九 州 等 城 市[16]。 我 国 近几年出现的以中 新 天 津 生 态 城[17,18]、曹 妃 甸 国 际 生态城[19]等为代 表 的 新 一 轮 的 生 态 新 城 建 设 和 既 有城市的生态化改 造 的 浪 潮,正 使 我 国 成 为 世 界 上 探索生态城市建设最为积极和主动的国家之一。
2 指标体系确定方法与原则
2. 1 指标选取步骤
本研究借 鉴 国 际 上 通 用 的 指 标 体 系 制 定 方 法 和研究框架[20 - 22],通过以下 5 个步骤来完成生 态 城 市指标体系的制定。具体步骤包括: ( 1) 确定生态 城市发展目标。广泛参考国内外相关机构组织和 已建或在建生态城 市 提 出 的 发 展 目 标 与 战 略,借 鉴 国内外科研 机 构 和 学 者 的 研 究 成 果,总 结 提 炼,明 确生态城市的内涵和发展目标。( 2) 确定指标体系 分类框架。根据生 态 城 市 发 展 目 标,借 鉴 国 际 通 用 的相关评价指标体 系 的 分 类 框 架,参 考 我 国 各 部 委 和当前在建生态城 市 确 定 的 指 标 体 系 分 类 框 架,通 过多轮专家研讨,确 定 生 态 城 市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的 分 类框架。( 3) 确定指标选取标准。根据生态城市建 设发展要 求,借 鉴 国 内 外 权 威 指 标 体 系 选 取 标 准, 结果我国实际国情,提 出 生 态 城 市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的 指标遴选标准。( 4) 确定潜在的指标库。以生态城 市指标分类 框 架 为 指 导,通 过 广 泛 查 阅 联 合 国、世 界银行、欧盟、亚洲 开 发 银 行 等 国 际 权 威 组 织,住 房 城乡建设部、环境保 护 部 等 国 家 部 门 和 诸 多 生 态 城 市实践确定的指标 体 系,综 合 比 选 确 定 本 指 标 体 系
生态城市指标选取参考国内外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 名称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指标( 2007 年版) 千年发展目标 指标 OCED 环境指标 联合国 21 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指标 WHO1999 年健康城市指标 WHO1996 年健康城市指标 全球城市指标 亚洲开发银行城市指标 欧洲绿色城市指数 原子能机构可持续发展能源指标 联合国人居署人居议程指标 社会发展指标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指标 生 态 县 、生 态 市 、生 态 省 建 设 指 标 环保模范城市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 暂行)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 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指标 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 中国人居环境奖评价指标 中科院可持续城市指标体系 曹妃甸国际生态城指标体系 天津中新生态城指标体系 廊坊万庄生态城指标体系
城市发展研究 18 卷 2011 年 7 期 Urban Studies Vol. 18 No. 7 2011
81
低碳生态城市
李海龙等: 中国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清晰等 问 题,本 研 究 一 方 面 旨 在 建 立 一 套 设 计 合 理、操作性 强 的 评 价 指 标 体 系,使 生 态 城 市 建 设 过 程可量测、可 监 督,让 城 市 管 理 决 策 部 门 明 晰 生 态 城市发展方 向,掌 握 城 市 发 展 阶 段 和 不 足 之 处,以 期为城市 的 规 划、建 设 和 管 理 决 策 提 供 数 据 支 持; 另一方面,旨在运用 该 指 标 体 系 在 全 国 层 面 进 行 生 态城市评价和测评,进 行 城 市 间 的 横 向 对 比 和 各 城 市发展过程的纵向比较。
图 1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按年度获 取,以 定 期 地 反 映 城 市 发 展 状 况。 ( 3 ) 决 策相关原 则。 指 标 应 该 能 够 反 映 城 市 在 某 一 个 方 面的情况,明 确 该 指 标 的 好 坏 与 生 态 城 市 的 关 系, 最好直接与政府制订政策相关联。( 4) 易于获取原 则。指标应该能够 容 易 获 取 或 者 容 易 计 算 得 到,尽 量选取纳 入 政 府 监 测 范 围 的 指 标 和 获 取 成 本 较 低 的指标。( 5 ) 简 明 性 原 则。 指 标 应 该 简 单 明 了,显 而易见。( 6) 普适性原则。适用于不同地理区域、 性质、类型和规模 的 城 市,避 免 由 于 地 理 区 位、城 市 规模和发展水平等因素导致的指标自身差异。( 7) 敏感性原 则。 指 标 变 化 能 明 显 反 映 该 指 标 指 示 的 要 素 是 变 好 还 是 变 坏 ,要 有 较 好 的 区 分 度 。
【文 章 编 号 】1006 - 3862 ( 2011) 07 - 0081 - 06
低碳生态城市
中国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李海龙1 于 立1,2
( 1.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北京,100835; 2. 英国 Cardiff 大学规划研究国际中心,Cardiff,CF10 3WA,UK)
【摘要】目前全球已有许多城市正在按生态城市目标进行规划 与 建 设,我 国 也 正 成 为 世 界 上 建 设 生 态 城 市 最 为 积 极 和 主 动 的
节约、环境友好、经济持续、社会和谐、创新引领 5 个目标层 ,水 资 源、能 源 等 28 个 专 题,36 个 定 量 指 标,9 个 定 性 评 价 指 标 的
指标体系。
【关键词】生态城市; 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
【中 图 分 类 号 】F292
【文 献 标 识 码 】A
1 引言
进入工业时代 以 来,随 着 人 口 的 激 增 和 工 程 技 术的不断进步,人类 以 前 所 未 有 的 规 模 和 速 度 改 变 着自 然 环 境,导 致 许 多 生 态 环 境 问 题 的 集 中 出 现[1]。其中,城镇开发 建 设 是 生 态 环 境 破 坏 和 资 源 能源短缺 的 重 要 的 原 因 之 一。据 世 界 银 行 预 测, 2000 ~ 2030 年间 发 展 中 国 家 的 建 设 用 地 面 积 会 增 加 3 倍,将从 2000 年的 200,000km2 增加到 2030 年 的 600,000km2[2]。中 国 作 为 占 全 球 1 /4 人 口 的 发 展中大国,城市化水平已由 1978 年的 17. 92% 提 高 到 2010 年的 47. 5% ,预计到 2020 年将达到 55% ~ 60% ,到本世 纪 中 期 有 望 达 到 70% 以 上,城 镇 总 人 口将 超 过 10 亿[3]。 我 国 城 镇 建 设 用 地 面 积 也 从 1981 年 的 6720km2 增 加 到 2008 年 底 的 39140. 5km2 ,年 均 增 加 超 过 1200km2 ,27 年 间 增 长 了 5. 8 倍[4]。可以预 测,我 国 未 来 快 速 城 市 化 进 程 将不可避免地带来 大 规 模 资 源 与 能 源 消 耗、温 室 气 体排放、景观格局 变 化,进 而 对 全 球 气 候 变 化、资 源 与能源安全、粮食安 全 和 生 态 环 境 保 护 带 来 更 大 的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