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涛医生真的很厉害
【杏仁医生精选】马丁医生:家长必读!崔玉涛谈从疱疹性咽颊炎谈小儿病毒感染、发烧的处理
![【杏仁医生精选】马丁医生:家长必读!崔玉涛谈从疱疹性咽颊炎谈小儿病毒感染、发烧的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b5381d3b10661ed9ad51f321.png)
【杏仁医生精选】马丁医生:家长必读!崔玉涛谈从疱疹性咽颊炎谈小儿病毒感染、发烧的处理马丁医生评:这是我看过的最清晰最全面的一篇关于小儿疱疹性咽颊炎(涉及到手足口、病毒感染、小孩发烧的处理等)家长必读的文章,解释了很多家长对小孩生病的认知误区,强烈推荐!崔玉涛,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任,中国著名的儿科专家,现任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任,天津和睦家医院首席儿科医生。
先后工作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救中心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和中美合资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要从事新生儿急救、婴儿生长发育监测、早期婴儿问题的干预和疾病的治疗等工作。
网易亲子:疱疹性咽颊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崔玉涛:疱疹性咽颊炎是一种肠道病毒引起的,肠道病毒分很多种,什么埃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等。
大家都知道手足口病,其实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颊炎是一类病毒造成的,绝对不是一种,是一类病毒。
网易亲子:严重了就是手足口病吗?崔玉涛:对,手足口,手脚也有疱了,光嗓子就是疱疹性咽颊炎,他们是一类病毒造成的。
为什么会突然发高烧?病毒来得快,反应强烈网易亲子:为什么会一下子就发高烧?崔玉涛:因为这种病毒来得快,反应强烈,一定时间后会自然消失,所以我们管这种病叫自愈性疾病,一来就会高烧,39、40度,恨不得上午还好着呢,下午孩子就开始蔫,蹭就发高烧了。
病程是如何发展的?从病毒增生到自然消退崔玉涛:整个的病程就是病毒复制期,病毒复制期一般3—5天。
什么叫3—5天复制期,就是它在增生增生。
但是后期就不再增生,不再增生之后停滞,到最后自然在体内衰败,好了。
所以我们说病毒感染没有什么药可用,你不可能快速的杀死他。
有人说我用了药病几天就好了,其实不用药,那么多天,也该好了,所以我们一直说,疱疹性咽颊炎或者手足口病,主要不是杀病毒,而是在病毒感染时期控制体温,包括局部的症状。
比如嗓子刚开始是水疱,是水疱的时候还不觉得疼,所以高烧的时候,孩子可能不觉得特别疼,一退烧了还能吃点喝点。
崔玉涛40个婴儿护理绝招
![崔玉涛40个婴儿护理绝招](https://img.taocdn.com/s3/m/a5f0e7188bd63186bdebbc16.png)
崔玉涛40个婴儿护理绝招熟悉崔玉涛医生的爸爸妈妈都知道,他真的是一个非常负责、用心、善良和厉害的儿科医生。
他也数次强调了,面对宝宝的各种护理问题,应该从本质入手。
下面是是我从崔医生微博中整理的宝宝饮食、营养方面的总结,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跟着他长知识吧!1、安抚奶嘴会影响牙齿和嘴形发育吗?这是经常被问及的问题。
吸吮是婴幼儿先天性反射,出生即会,但吃手和吸安抚奶嘴是婴幼儿自我安慰的表现,很难轻易阻止和戒断。
为此,对于频繁吃手的婴儿,应鼓励吸吮安抚奶嘴。
安抚奶嘴的外部的圆片可有效拮抗频繁吸吮可能造成的牙齿和嘴形的异常。
2、小孩子“枕秃”完全是物理性摩擦造成的,和缺钙无关。
3、辅食添加注意事项:1、添加起始时间为生后4-6个月,起始时间与喂养方式没有明显相关性,与孩子的生长过程,神经系统发育有关。
如果孩子近期出现体重生长偏缓,同时对大人进食出现兴趣,即可考虑添加辅食。
生后满4-6个月为辅食尝试阶段。
家长不要添加过急,以免出现胃肠不适或过敏问题。
4、妈妈要将咀嚼动作演示孩子,这样他们才会学会咀嚼。
5、为使婴幼儿能养成顺利进餐习惯,建议家长注意几点:1、将辅食时间调整到大人进餐期间或进餐后。
大人进餐对孩子有行为引导作用;2、喂辅食时,大人嘴里同时嚼食物,哪怕仅是口香糖。
咀嚼的动作同样诱导孩子顺利进食;3、每次喂饭控制于30分钟之内,没有吃完也要结束,避免产生厌恶情绪。
6、鲜牛奶的推荐引用时间――在发达国家:12个月以上。
在中国:因鲜奶的质量问题,推荐在2周岁以上再喝鲜奶。
7、对大便干结、排便费力的情况称为便秘。
便秘与肠道状况功能状况有关。
肠道内的细菌,主要是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可败解食物中的纤维素,产生短链脂肪酸,同时产生很多水分,从而导致大便变软。
大便中所含水分,与喝水量关系不大。
保证肠道菌群正常和足够纤维素摄入,才是预防便秘的关键。
8、只要孩子饮食正常,母乳或者配方奶的摄入量都正常,就不需要加钙。
有很多医生毫无根据地让家长给孩子补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崔玉涛谈发烧护理
![崔玉涛谈发烧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3a2d7f19f18583d049645927.png)
崔玉涛:卫生部医疗项目专家,首都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儿科高级医生,在新生儿监护领域被公认为资深专家。
北京和睦家医院(美资)儿科主任。
以下有2个网址可以看看:/user/showuser.php?uid=u5002497883&tab=journal &view=single&journalid=2941014/doc_2560.aspx发烧的特殊情况:幼儿急疹@崔玉涛:很多朋友都知道“幼儿急诊”是高热后出疹子的一种常见病,此病不留后遗症,属于非常常见的常见病之一。
但是,孩子高热时,家长还是非常担心。
在此,还是建议诸位朋友,若孩子仅是高热,没有明显的咳嗽、腹泻等症状,还是应在家观察,保持体温低于38.5度、多饮水、保证大小便正常。
#崔玉涛谈常见病#//@崔玉涛:幼儿急疹属于典型的病毒感染,整个病程3-5天发热期+3天皮疹期。
此间,除了保证体温不高于38.5度,保证排尿排便正常,多饮水,尽可能多进食以外,没有其它有效治疗方法。
特别不应使用抗生素!!!确实,幼儿急疹往往是婴幼儿第一次发烧,家长着急,也只有等待!#崔玉涛谈常见病#崔玉涛:很多父母寻求是否可预防幼儿急疹发生。
1、幼儿急疹属上呼吸道感染,以高热起步,3天后退热时,出皮疹,漫步全身,再持续3天消退。
2、很难预防其发生。
3、整个过程不会给孩子造成严重损伤,也不遗留后遗问题。
4、此病不属于传染病,无交叉感染。
5、病毒是感染原因,不须使用抗生素。
#崔玉涛谈常见病#由于幼儿急疹的确诊都是马后炮,所以家长在发热早期一定要“沉着”。
对高热婴儿,若不伴有明显咳嗽、腹泻等症状,同时发热24小时后,末梢血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不高,千万别着急使用抗生素。
只要将体温能够控制在38.5度以下,多喝水,保证正常排尿和便,高热三天热退后就会出疹。
#崔玉涛谈常见病#以下是发烧的护理。
//@崔玉涛:高热时尽可能鼓励孩子多喝水,多排尿。
千万不要给孩子捂汗。
崔玉涛育儿经验分享 -回复
![崔玉涛育儿经验分享 -回复](https://img.taocdn.com/s3/m/f14a8d9f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6c.png)
崔玉涛育儿经验分享-回复崔玉涛:育儿经验分享作为一位儿科医生和三个孩子的父亲,崔玉涛在育儿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以下文章中,将一步一步回答关于崔玉涛的育儿理念、育儿挑战和育儿技巧等相关问题。
第一步:了解崔玉涛的育儿理念崔玉涛的育儿理念是基于科学和经验的结合。
他认为,父母应该充满爱心和耐心地对待孩子,并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独立性。
他强调孩子的健康和幸福是最重要的,而不是过分注重成绩和名利。
他相信在一个和谐家庭环境中,孩子能够获得最好的成长。
第二步:面对育儿挑战育儿并不容易,崔玉涛也曾面临过各种挑战。
其中最常见的一个挑战是孩子的饮食问题。
很多父母都遇到孩子挑食的情况,崔玉涛也不例外。
他通过一些实用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如让孩子参与食物的准备过程,创造有趣的餐桌氛围,以及培养孩子对健康食物的兴趣。
此外,崔玉涛还面临了孩子的睡眠问题。
他发现孩子容易失眠或晚上频繁醒来。
在面对这个问题时,他建议父母建立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如定期睡前活动、舒适的睡眠环境和避免过度刺激等。
此外,崔玉涛还提醒父母不要过度依赖睡眠药物,而是通过调整孩子的生活习惯来解决这个问题。
第三步:掌握育儿技巧崔玉涛通过自己的经验总结出一些育儿技巧。
首先,他建议父母要保持冷静和耐心,不要用暴力或严厉的方式对待孩子。
其次,他强调父母要成为孩子的榜样,要具备积极的品质和良好的习惯。
最后,崔玉涛鼓励父母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和爱,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孩子。
第四步:分享崔玉涛的成功故事崔玉涛作为一位儿科医生和父亲,在育儿方面非常成功。
他的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并获得了优秀的学业成绩。
他通过坚持自己的育儿理念,克服各种挑战,并灵活运用育儿技巧,培养出了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孩子。
最后,崔玉涛分享了一些给其他父母的建议。
他鼓励父母多花时间和孩子在一起,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兴趣。
他认为,通过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父母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成长,并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
宝宝睡头型方法崔玉涛
![宝宝睡头型方法崔玉涛](https://img.taocdn.com/s3/m/beeb200a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a7.png)
宝宝睡头型方法崔玉涛
崔玉涛是一位专业头颈外科医生,他的睡头型方法主要是通过调整睡姿和枕头,以达到保护宝宝头颈部的目的。
以下是一些崔玉涛推荐的宝宝睡头型方法:
1. 合适的枕头:选择适合宝宝年龄和体型的枕头,不要选择过高或过硬的枕头。
崔玉涛建议使用弹性适中、舒服柔软的枕头,以减少压力对宝宝头颈部的影响。
2. 正确的睡姿:崔玉涛建议宝宝在睡觉时尽量保持仰卧姿势,这样可以减少头颈部的压力和扭曲。
同时应避免侧睡或趴睡,因为这些姿势可能会导致头部扭曲或压迫。
3. 频繁翻身:在宝宝睡觉时,崔玉涛建议父母定期翻动宝宝的头部,以防止长时间压迫同一侧头颈部。
4. 多抱多拍:崔玉涛强调,宝宝在醒着的时候多进行抱和拍护理,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头颈部的扭曲和压迫。
5. 晚期侧睡:崔玉涛认为,当宝宝能够自主翻身的时候,可以适当让宝宝采用侧卧的姿势睡觉,这样可以减少头颈部的压迫。
总的来说,崔玉涛建议宝宝睡觉时尽量保持正常的头颈部形态,防止头部扭曲和压迫。
同时,父母应定期观察宝宝的头颈部情况,如发现异常,可以及时咨询专
业医生。
《宝宝头型矫正枕头好吗 崔玉涛医生是这么说的》
![《宝宝头型矫正枕头好吗 崔玉涛医生是这么说的》](https://img.taocdn.com/s3/m/e5a725e6fc4ffe473268abc3.png)
宝宝头型矫正枕头好吗崔玉涛医生是这么说的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有的家长则发现宝宝在睡觉的时候总喜欢将自己的脑袋歪向一旁或者斜向一侧睡觉,而时间长了好像宝宝的头型都不怎么圆润了,甚至还有一点凹进去的感觉。
之前崔玉涛医生介绍过,宝宝最早出现的偏头或者歪头时大多都是斜颈造成的,当发现这样的情况时家长也要及时干预和纠正,特别是年龄小的宝宝,越早纠正会更容易一些。
崔玉涛医生还说,为了更明确看出宝宝是否存在斜颈,最开始的鉴别方法及时按摩宝宝比较紧的胸锁乳突肌。
如果6个月以内的鲍勃出现了偏头或者歪头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借助中间低陷外周较高的婴儿头型矫正枕头。
那么宝宝使用头型矫正枕头好不好呢?下面我们听听崔玉涛医生是怎么说的。
宝宝头型矫正枕头好吗崔玉涛医生说宝宝出现偏头歪头的话是可以使用头型矫正枕头的,这并不存在说好与不好的说法,只要6个月以内的宝宝出现这两个情况,宝宝头型矫正枕头是最好的纠正办法。
因为这种枕头它有两个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一个是材质非常的柔软和透气,不存在说不安全,而且宝宝用起来也很舒服;一个是宝宝头型矫正枕头本就不容易变形,这对头型矫正是非常有帮助的。
所以说,宝宝头型矫正枕头对于有偏头或者歪头的宝宝来说是非常有必要且帮助性很大的用品,建议各位家长在使用宝宝头型矫正枕头的时候根据宝宝自身的偏头或者歪头情况调整宝宝的睡姿,这样才能够让宝宝头型矫正枕头的好处发挥到极致:第一,如果要纠正宝宝头部凸出的位置,那么在宝宝睡觉的时候就让头部凸出的部位睡在头型矫正枕头中间凹陷的位置,这样就可以抵住凸出部位继续发育生长等;第二,如果要纠正宝宝头部扁平的部位,那么在宝宝睡觉的时候就让其头比较扁平的一侧头睡在头型矫正枕头凹陷的位置,让部分头部不接触其他的平面,给与扁平的一侧头部足够的生长空间,这样就可以让宝宝的头型睡回正常的发育状态;第三,家长在给宝宝使用头型矫正枕头的时候一定要先明确矫正的位置,然后再根据其位置进行针对性的矫正,这样效果才会更好。
崔玉涛新生儿的育儿知识
![崔玉涛新生儿的育儿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47fa96b336c1eb91a375d30.png)
崔玉涛新生儿的育儿知识熟悉崔玉涛医生的爸爸妈妈都知道,他真的是一个非常负责、用心、善良和厉害的儿科医生。
他也数次强调了,面对宝宝的各种护理问题,应该从本质入手。
下面就跟着一起来看看吧。
新生儿护理注意事项l 婴儿任何用药必须遵医嘱,成人用药很多可致婴幼儿残疾甚至死亡。
l 夜晚开灯睡觉降低孩子免疫力,儿生后要逐渐适应正常生活环境--白天光线亮且相对嘈杂;晚上暗且相对安静。
千万不要做成白天拉窗帘、蹑手蹑脚;晚上开着长明灯。
l 10月内宝宝禁止摇晃,伤害大脑,严重可致脑出血和轻微脑震荡l 特别不要生后捆绑孩子任何部位。
随着孩子生长,双小腿会逐渐自然变直。
l 任何时候,避免面部遮蔽,以防止新生儿窒息。
适宜母乳喂养美国儿科学会(AAP)的推荐判断方法l 每天8-12次母乳喂养l 每次喂养完至少一侧乳房排空l 孩子喂哺时,可听有节律的吸允和吞咽声l 出生头两天,婴儿至少排尿1-2次l 如果存在粉红色尿酸盐的尿,应在出生后第三天消失l 出生后第三天开始,排尿次数应在6-8次/24小时l 每24小时至少排便3-4次l 每次大便应多于一大汤勺l 第三天后每次可排软黄便4(量多)-10(量少)次新生儿喂奶新生儿出生后要尽早且尽可能多地吸吮妈妈乳房,吸吮越早、吸吮越多,越利于乳汁分泌。
此间,不要给孩子喂水。
但应监测体重变化。
生后几天的婴儿,只要每天能接受至少8次喂养;每次喂养时能听到孩子吞咽的声音;每天能见到婴儿排尿,颜色不是粉红色尿酸盐结晶尿;排便已是黄色或淡黄绿色便;出生后体重下降未达出生体重的7%,就说明妈妈乳汁已充足,应坚持纯母乳喂养。
如果必须添加配方粉,应是每次母乳喂养后添加。
喂养婴儿不是定时喂养,应按需(饥饿需)喂养。
不要担心健康婴儿睡觉期间会出现低血糖等问题。
特别是应逐渐养成婴儿夜间逐渐睡长觉的习惯。
刚出生的婴儿,需求喂养没有规律;大约两周后逐渐形成2-3小时为周期的喂养。
婴儿清醒期间,喂养间隔会短;睡眠时喂养间隔会长。
带娃就医需科学 崔玉涛携康萃乐助力我国宝宝健康
![带娃就医需科学 崔玉涛携康萃乐助力我国宝宝健康](https://img.taocdn.com/s3/m/c40c5f03ee06eff9aef807fb.png)
带娃就医需科学崔玉涛携康萃乐助力我国宝宝健康宝宝的健康是家庭幸福的源泉,有任何的不适,都会触动家长的心思。
家有宝宝患病,最难过的是家人,各大医院儿科终年挂号人爆满,且儿科患者孩子往往自己不会叙说病况,要由家长倾诉。
所以,正确合作医师的医治,科学带宝宝治病不只能够进步医师的医治功率,更能让孩子赶快恢复。
2017年11月19日,育学园携手Culturelle康萃乐益生菌一起来到杭州,敞开2017年崔玉涛育学园全国巡讲,特邀请到国内育儿专家崔玉涛为咱们叙说怎么科学地带宝宝去治病。
合理合作医师医治带宝宝就医需理性儿科患者的最大特色就是孩子往往自己不会叙说病况,要由家长倾诉。
因而,崔玉涛医师表明:家长叙说病况要从患儿发病到就诊的全过程来叙说,表达要简洁明了;疾病改变叙说时要实在客观,不要为了让医师引起满足注重,过度烘托疾病,搅扰医师判别;数量化症状,发烧多少度,不要说片面描述性的词语;时序性叙说,是先咳嗽后发烧,仍是先发烧后咳嗽,精确表达疾病的时序,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医师确诊病况和发展趋势。
崔医师还说到一些就医时,家长常常存在的误区:最佳的医治不是“手到病除”,适合医治尽管疾病康复的慢,但愈后杰出,不会引起远期的健康问题;新药不一定就代表更好更先进,由于临床运用不行广泛,样本不行多,存在风险性;信任医师,不要过于依靠网络问诊、百度治病。
切忌乱用抗生素恰当弥补益生菌进步免疫力崔玉涛医师表明,国内医院处处都在挂水,这是难以想象的现象,在国外,门诊是不能挂水的,只要住院才能够挂水。
而孩子患病是否需求运用抗生素医治,需由医师依据确诊断定,不行盲目服用抗生素。
一般由细菌引起的咽喉炎、肺炎、泌尿道感染及支原体感染才需求运用抗生素;而由病毒引起的伤风、流行性伤风、喉咙痛、急性支气管炎、腹泻等均不需求运用抗生素。
过错运用抗生素或长期运用一种抗生素对儿童身体的免疫体系将形成极大的损害。
想让孩子具有健康身体,除科学就医外,日常要养成杰出的日子饮食习惯,一起能够恰当“吃细菌”,弥补益生菌进步孩子免疫力,防备肠绞痛、腹泻、便秘等肠道性疾病。
益生菌测评:千万粉丝的崔玉涛,推荐的就靠谱吗
![益生菌测评:千万粉丝的崔玉涛,推荐的就靠谱吗](https://img.taocdn.com/s3/m/559ce01152ea551810a687a7.png)
益生菌测评:千万粉丝的崔玉涛,推荐的就靠谱吗?宝宝成长过程中,常会遇到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等问题,这时候,就会有人给你推荐益生菌,说它对宝宝有这样那样的好处,一些儿科医生也会推荐益生菌产品来辅助治疗。
但你知道益生菌产品的真正作用吗?企业宣传的几十亿活菌是不是真的?益生菌产品应该怎么选?本期,花花就用数据告诉你,哪些产品真的适合宝宝!结果,或许让你大跌眼镜!目录益生菌是什么?宝宝什么情况下需要补充益生菌?16款产品有8款不合格6款产品冲泡前活菌量符合标准模拟消化实验:活菌数量差距巨巨巨大益生菌饮用贴士益生菌是什么?测评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益生菌本人。
益生菌泛指能够定植于人体肠道,发挥对人体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的总称。
是一类食用后可以活着到达肠道、发挥肠胃调节功能的「有益」细菌。
国家食药监局2005年发布的《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申报与评审规定(试行)》中明确规定:活菌类益生菌保健食品在其保质期内活菌数目不得少于10^6 CFU / mL(g),也就是100万CFU / mL(g)。
这就是说,益生菌必须是活菌且达到一定的数量才有用,否则就“然并卵”!宝宝什么情况下需要补充益生菌?首先明确:健康的宝宝不需要服用益生菌!如宝宝有以下症状,适量服用益生菌产品可能有用:1.腹泻。
腹泻会引起肠道菌群失调,补充益生菌可以恢复肠道菌群平衡。
2.消化不良。
由于宝宝胃肠道消化功能较弱,益生菌可以促进消化。
3.服用抗生素。
抗生素同时也会杀死身体里的有益菌,适当补充益生菌有助于恢复菌群平衡。
在花花之前发布的调查问卷中,有些妈妈认为益生菌还可以预防和改善过敏、治疗湿疹等,这都是不靠谱的!科普完毕,下面进入测评主题。
花花选择了常见的16款婴幼儿益生菌(粉)产品进行研究,包括进口和国产品牌,进行了以下两轮的PK:第一轮:成分分析菌株是否符合国家要求是否含儿童禁用添加剂第二轮:对比检测冲泡前活菌量检测模拟胃消化后活菌量检测成分分析—16款产品有8款不合格判断标准一:菌株是否符合国家要求?益生菌包含不同菌种,每个菌种下面又有不同菌株。
《崔玉涛推荐的婴儿钙吸收维生素D 这才是正确的喂养》
![《崔玉涛推荐的婴儿钙吸收维生素D 这才是正确的喂养》](https://img.taocdn.com/s3/m/6ddde42cb9f3f90f77c61bd3.png)
崔玉涛推荐的婴儿钙吸收维生素D 这才是正确的喂养婴儿出生的那一刻起,生长发育任然持续进行。
在生长发育这个过程中,婴儿时期的宝宝需要很多的营养元素,而让爸爸妈妈最关心的就是婴儿对钙的吸收!钙质是维持婴儿健康的标准,只有钙补充到位了,宝宝才会更健康,才会更好发于。
对于补钙,则是妈妈们最重视的问题,婴儿时期,宝宝的骨骼发育、牙齿发育都离不开钙质,但是仅仅只靠母乳和配方奶粉,再加辅食是不是就能够满足婴儿钙的吸收了呢?著名的儿科医生崔玉涛是妈妈圈内的大红人,名气那是相当高。
很多妈妈就关于婴儿钙补充的问题,就经常咨询崔玉涛医生,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囟门闭合和枕秃,爸爸妈妈们都将这两点和婴儿钙缺失相结合起来认为,都希望崔玉涛可以给他们推荐一款婴儿钙补充的品牌,而崔玉涛却说婴儿钙其实不需要补充,如果注重钙吸收的话,最好选择维生素D辅助吸收。
那这究竟是为何呢?崔玉涛推荐的婴儿钙崔玉涛说在母乳喂养和婴儿配方奶粉喂养的正常情况下,是不需要给婴儿补充钙的,要想促进宝宝对钙的吸收的话,最好是用维生素D做辅助。
因此,今天崔玉涛推荐的婴儿钙并不是什么品牌,而是建议大家训责促进婴儿钙吸收的维生素D。
崔玉涛说,在正常情况下,只要婴儿的饮食是正常的,而每天摄入的母乳或者配方奶都是正常的范围,那么各位爸爸妈妈就不要过紧张和盲目的给婴儿补钙了。
就比如婴儿时期的宝宝要是纯母乳喂养的话,最好每天要保持每天补充到4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辅助和促进宝宝对乳液中钙的吸收。
崔玉涛说,很多医生都会毫无根据说孩子有点缺钙,让家长给宝宝补钙,这个是没有依据新的,特别是新生儿到6个月这个时期,补充维生素D要比补充钙更重要!因为,特别是在母乳中,维生素D的含量女是很低的,婴儿不能再母乳中摄取足够的维生素D,就算是带婴儿晒晒太阳,可以的话用滴剂补充也行。
因为在纯母乳或者配方奶的喂养过程中,婴儿的骨骼发育所需要的钙是能够得到满足的,这就不需要额外给婴儿补钙,相反可以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和K,维生素K的话,比较适合剖宫产的婴儿。
北京和睦家崔玉涛教授育儿讲座集锦
![北京和睦家崔玉涛教授育儿讲座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d8755b1eff00bed5b9f31db7.png)
北京和睦家崔玉涛教授育儿讲座集锦:可能很多听过讲座的妈妈对这些内容已经很熟悉了对于我这样的新手妈妈来说是啥也不知道,所以转帖过来大家一起学习~崔玉涛育儿讲座收获(另转崔教授关于补钙问题的回答)原帖见:/viewthread.php?tid=80596一、牛初乳完全是商家炒作,只有小牛吃了才起作用!人的初乳含的是IgA免疫球蛋白,而牛初乳是IgG,根本对人体不起作用。
二、2岁之后可根据需要单独补充DHA,推荐纽曼斯DHA,因其是从藻类提取的纯度最高的DHA。
而ARA来源于玉米、鸡蛋和植物油,所以不用单独补充。
所谓的阿尔法亚麻酸、亚油酸在人体内转换成DHA的转换率不足1%,所以不要轻信那些所谓的体内转换的宣传。
因此,核桃油之类的产品根本起不到补充DHA的作用。
而其他所谓的含DHA的食品也都是没用的,一定要单独补充才有效。
三、菜水是没有营养的,而且还有可能含有农药。
因为蔬菜在仅60度的水中煮5分钟后维生素就会开始遭到破坏,因此,我们在制作辅食时,一定要减少蔬菜的烹调时间。
四、含蛋白质的食物一定要煮透,这样宝宝吸收会更容易,例如:鸡蛋、米面、鱼肉。
蒸的很嫩的蒸蛋只是口感好,而蛋白质并不容易被宝宝吸收,还不如煮蛋。
五、不要用湿巾给宝宝擦手!因为绝大多数湿巾都含有消毒剂,擦了手后,宝宝很容易把消毒剂吃进体内,从而杀灭体内有益菌,同时使有害菌产生耐药性,破环菌群平衡。
六、预防宝宝过敏,远离湿疹哮喘:母乳喂养至少六个月;母亲分娩前2-4周服用益生菌;4个月内不要添加任何辅食;避免被动吸烟。
七、一岁半之内宝宝的饮食还是配方奶+辅助食品。
转贴一下崔教授关于补钙问题的回答:原来的地址是/~/viewthread?thread=247&offset=0(不知为什么打不开)问:宝宝七个半月了,11.1kg在体检的时候作了骨密度测定和手骨拍片.测定结果是骨质缺少症,还有佝偻病早恢期!~医生给打了一针vd3医生说什么也不用补了!~我家宝宝前四个月生长比较迅速,前面我一直是母乳为主,添加一顿配方奶.四个月后田间辅食!~我想请教崔教授,1.宝宝现在开始长牙了,我需要给宝宝补充钙剂吗?2.打了vd3那鱼肝油还要吃吗?3.还有吃哪些食物是补钙的呢?4.试过几次好像宝宝对荤的食物都不同程度的有些过敏,特别是鱼虾鸡蛋,只吃粥,面,米粉,配方奶,母乳,蔬菜水果能够满足宝宝每天所需的营养吗?回复1、宝宝出牙期间没有必要特别补充钙剂。
崔玉涛育儿经验分享
![崔玉涛育儿经验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daa2e055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b7.png)
崔玉涛育儿经验分享【最新版】目录1.崔玉涛育儿经验的背景介绍2.崔玉涛育儿经验的主要内容3.崔玉涛育儿经验的实践案例4.崔玉涛育儿经验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正文一、崔玉涛育儿经验的背景介绍崔玉涛是一位资深的育儿专家,具有丰富的育儿经验和理论知识。
他的育儿理念和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和认可,为广大新手父母提供了实用的育儿指导。
本文将对崔玉涛育儿经验进行梳理,以期为广大家长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二、崔玉涛育儿经验的主要内容1.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崔玉涛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拥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父母在育儿过程中,应尊重孩子的个性,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并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2.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崔玉涛强调,父母应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育儿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合适的学习环境、引导孩子探索和发现、给予孩子适当的鼓励和支持等方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3.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崔玉涛提倡,父母应建立和谐、民主、互相尊重的家庭氛围,为孩子提供一个愉快的成长环境。
三、崔玉涛育儿经验的实践案例1.案例一:尊重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特长崔玉涛的儿子从小喜欢画画,他对此非常支持,并积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画画环境。
在孩子的画画过程中,他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尊重孩子的创作意愿。
最终,孩子在画画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案例二:鼓励孩子自主学习,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崔玉涛在教育孩子时,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他会引导孩子独立完成作业,鼓励孩子主动查找资料,解答自己遇到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高。
四、崔玉涛育儿经验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崔玉涛育儿经验为广大家长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首先,家长应尊重孩子的个性,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为孩子提供个性化的教育。
其次,家长应鼓励孩子自主学习,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有一位懂教育的儿科医生是男神
![有一位懂教育的儿科医生是男神](https://img.taocdn.com/s3/m/a90abf9427284b73f3425008.png)
崔玉涛又来了!还记得上次他来郑州枫叶小熊时的场景:容纳近500人的会场座无虚席,椅子一加再加,甚至门口也坐满了人;入场时,全场妈妈们高呼“男神”;互动时“抢”不到话筒的妈妈们着急地想哭!……这位儿科医生究竟是怎样的存在,让妈妈们如此“疯狂”?这让因工作安排错过上次“宝贝健康公开课”讲课内容的我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按奈住内心的兴奋和震惊,看着会场内坐满人:有自己来的,有夫妻双方一起来的,有朋友结伴来的,有全家出动父母和爷爷奶奶带着宝宝来的,还有带着保姆阿姨一起来学习的……而此刻,台上的男士从小儿护理到生长发育又到养育方式和理念,通过一个个诊室真实案例的分析,细致入微、深入浅出地将养育的要点一一讲述。
听着他娓娓道来,我慢慢地入迷了,作为一个幼儿园老师和有两岁多孩子的妈妈,我也开始崇拜他了。
这位儿科医生真不愧为育儿界的专家,他带给大家的不仅仅是医学上的知识,更是幼儿教育上的知识,最让我震撼的是:男神般的儿科医生,他的一些观点和言论居然与枫叶小熊的理念和倡导的做法有着惊人的相似!1、“作为家长,你要忍受和接受孩子生病的经历”崔医生说,孩子每一次生病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自身免疫力,没有不生病就长大的孩子。
枫叶小熊鼓励孩子探索,勇于接受挑战。
孩子每一次生病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何尝不是挑战呢,而“生病”不也像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痛”吗。
经受住一次次挑战和挫折的孩子才更会有下次面对的勇气和信心,才会越来越坚定。
2、“不要和别的孩子比,不要和老大比,要和他自己比!”在讲到孩子成长过程中各项生长指标的标准时,崔医生提到了生长曲线,建议让家长自己记录生长曲线,以便根据孩子的生长曲线来判断孩子成长的各种情况,而不是与周围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比较。
这与枫叶小熊的倡导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轨迹,不把孩子之间进行比较,要拿今天和昨天的自己比较。
3、“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已经变成控制者与被控制者的关系,家长对孩子从小的控制是孩子没有了抗挫折的能力。
好家长长什么样看专家来画像——访儿科专家崔玉涛
![好家长长什么样看专家来画像——访儿科专家崔玉涛](https://img.taocdn.com/s3/m/9979c43d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c6.png)
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于是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孩子的学业教育上。
其实,就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来看,最重要的其实是0~6岁这一阶段。
崔玉涛教授是我国著名儿科专家,在早期家庭育儿方面经验丰富。
近期,笔者采访了他。
语言敏感期是0~6岁。
一定是0~6岁,而不是1~6岁笔者:有了孩子之后,两个年轻人自然升级为家长。
喜悦是免不了的,但喜悦之后,更多的是责任。
面对一个鲜活的生命,面对一张白纸,他们想知道,好家长需要具备哪些基本功?崔玉涛:好家长需要练就六大基本功。
基本功之一,尊重生命成长的自然法则。
让孩子了解大自然,让大自然告诉他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
有家长说了,我不敢让孩子蹲地上,因为他一蹲下就会吃土。
其实,这也没什么,因为孩子吃点土之后,立马就知道土不好吃了。
他会从大自然中学到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
基本功之二,抓住孩子的敏感期:不同的发育项目,敏感期是不同的。
语言敏感期是0~6岁。
一定是0~6岁,而不是1~6岁。
有人问,孩子不是到了1岁左右才会说话吗?其实,语言的发展不是从会说话开始的,而是从出生之后就开始了。
当婴儿看到家长,发出第一声“嗯啊”的时候,他就在和父母交流了。
如果家长愿意跟孩子说话,喂水、喂奶、换尿布……无论干什么都给孩子说一遍,那孩子八九个月就会叫爸爸妈妈了。
有个妈妈开始挺兴奋,抱着孩子说个不停,后来觉得说了孩子也不懂,啥意思都没有,就不说了,结果孩子1岁半了还不会说话。
其实,这个妈妈把孩子照顾得特别好,喝水、吃饭、睡觉等安排得妥妥当当,就是中间和孩子没有语言交流。
在语言敏感期,孩子的重要任务,不是学习多种语言,而是能够熟练地运用语言笔者:既然0~6岁是孩子的语言敏感期,那家长是不是可以把自己认为需要学习的语言比【人物名片】崔玉涛,著名儿科专家,北京弘和妇产医院院长。
著有《崔玉涛谈“自然养育”》《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崔玉涛育儿百科》《崔玉涛讲给孩子的身体健康书》系列绘本等作品。
关于崔玉涛的作文
![关于崔玉涛的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5408ba2d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ac.png)
关于崔玉涛的作文儿科医生崔玉涛微博拥有800多万粉丝,其中大部分是父母。
他从互联网起步就开始写科普文章。
从2009年开始,他每天不断更新两条微博,解答网友的各种育儿困惑。
他还出版了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科普书籍,现在出现在年轻儿科医生的抽屉里。
崔玉涛从医至今的36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大家的育儿知识却遭遇了断层——以往上一辈口口相传的养育经验似乎不奏效了。
微量元素、免疫力、湿疹、辅食……大量的新名词为新手父母们带来了新的知识,也裹挟着源源不断的焦虑。
而崔玉涛是能够治愈新手父母焦虑的人。
从治患儿到育家长在北京太阳宫一栋写字楼大堂的底商,有一块小小的蓝色牌子,上面写着一行字“崔玉涛诊所”。
诊所分为两层,地下一层是口腔科、X光室、检验科、药房和眼科,地上一层是疫苗接种、B超室、耳鼻喉科和诊室。
不同于传统医院大面积的白墙,诊所墙壁上有彩绘画,走廊里是彩色的沙发,沙发上硕大的玩偶憨态可掬。
2016年至今,崔玉涛带领他的医生团队,为来自全国的家长提供儿童健康服务。
崔玉涛每周出诊两天,他的号需要提前一个多月才能挂上,在30分钟的接诊时间里,有10分钟给孩子做诊疗,20分钟用来跟家长聊天。
“我们聊的不是单一的健康知识,而是在不同场景下,家长以什么样的心态和方法去应对孩子的健康问题。
”他对“崔玉涛诊所”儿科医生的定位,是“家长的健康管理助手和指导者”。
崔玉涛透露:“近期我们团队服务对象上有一个变化,从怎么养孩子,转移到如何育家长上来了。
”作为最早一批从公立医院辞职到私立医院,又创立了自己诊所的儿科医生,崔玉涛的育儿经总是具有前瞻性。
提出“育家长”的概念,暗合了当下年轻父母养育时“问题总是比疾病更多也更棘手”的社会现状,他好像总是能够抓住父母们在育儿过程中的软肋。
然而上世纪80年代,在崔玉涛成为儿科医生的头几年里,他在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经历的则是日复一日地“从生命线上抢孩子”。
崔玉涛仍然清楚地记得,他遇到的第一个病人是一个昏迷的孩子。
搭伙儿科男神崔玉涛,她两年融两亿拿下500万用户,凭什么?
![搭伙儿科男神崔玉涛,她两年融两亿拿下500万用户,凭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cbe77afc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1d.png)
搭伙儿科男神崔玉涛,她两年融两亿拿下500万用户,凭什么?- 文|小饭桌新媒体记者岳珊 -- 编辑丨袭祥德 -2014年底,担任母婴巨头宝宝树多年高管的姜巍,意外地接到了一个创业邀约。
邀请她共同创业的两个人很特别:一位是国内知名儿科专家崔玉涛;另一位是在马泷齿科中国公司任董事长的邵宗宗,邵和姜巍曾是初中同学。
一个是权威儿科医生和育儿领域大IP,一个是民营医疗行业的商业化操盘手,就差一个懂互联网和产品的合伙人,他们想做一个线上线下一体、面向儿童健康管理的公司。
在宝宝树工作多年,却一直无法延伸到线下为用户解决实际问题。
合伙人背景与新公司定位最终打动了姜巍。
2015年2月,北京崔玉涛儿童健康管理中心有限公司(育学园)注册成立,崔玉涛任董事长,邵宗宗、姜巍分别担任CEO和COO。
过去两年,母婴领域创业一片红海,育学园却迅速站稳了脚跟。
自2015年5月推出育学园App,目前其注册用户超过500万,月留存率超过70%,并拥有近4万付费会员。
2016年10月,育学园在北京开出了第一家线下诊所——崔玉涛育学园儿科诊所,侧重儿童健康管理,从生长发育评估、干预到婴儿常见疾病,特别关注婴幼儿喂养及婴儿过敏等相关疾病,线上线下开始协同作战。
与业务同步,育学园融资也相当快。
2016年初,育学园获双湖投资、弘晖资本千万美元B轮融资;年底,育学园获源星资本领投、双湖和弘晖跟投的2000万美元C轮融资。
“将主要用于线下诊所的进一步布局,以及线上业务的进一步扩张。
”姜巍告诉小饭桌。
▲崔玉涛育学园诊所做减法创立育学园,三位创始人分工明确。
崔玉涛作为大IP发挥内容输出和入口作用,并负责线下诊所;邵宗宗负责战略、商务与融资;姜巍则全面负责线上业务。
她的第一个挑战是短时间内推出育学园App,并获取足够注册用户。
母婴领域创业公司众多,产品多集中在知识、社区和电商,同质化严重。
姜巍花了很长时间思考,育学园到底要做成一款怎样的应用?“区别于大部分产品,育学园把自己的服务集中在育儿、儿童医疗和健康管理,所有板块都围绕这个来做。
崔玉涛推荐小儿积食药
![崔玉涛推荐小儿积食药](https://img.taocdn.com/s3/m/81bcd553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ab.png)
崔玉涛推荐小儿积食药简介小儿积食是指婴幼儿因进食不畅,导致食物停滞在胃肠道中无法正常消化和排出的疾病。
积食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如腹痛、腹胀、食欲不振、呕吐等。
针对小儿积食的治疗,崔玉涛医生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推荐了一些小儿积食药物,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药物的特点、功效和使用方法。
1. 小儿积食药A特点:•成分纯天然,无添加剂;•操作简便,服用愉快;•内含多种消化酶和促进肠蠕动物质,加速食物的消化和排出。
功效:•有效分解积聚在胃肠道中的食物残渣;•消除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改善食欲不振,恢复正常的进食量。
使用方法:•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配合温开水服用,不宜过热或过冷;•幼儿可按体重适量调整服用剂量。
2. 小儿积食药B特点:•天然植物提取物,无毒副作用;•口感温和,容易接受;•富含纤维素,促进肠胃蠕动,增加排便频率。
功效:•清除胃肠道中的积食,促进消化功能的恢复;•调理肠胃,舒缓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增加小儿食欲,提高营养摄入。
使用方法:•每日服用2-3次,每次餐前半小时服用;•根据不同年龄和体重,调整剂量。
3. 小儿积食药C特点:•经过严格检测和临床验证;•成分安全,无过敏反应;•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提供全面的营养补给。
功效:•促进肠道蠕动,加速食物消化和排出;•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改善肠道功能;•增加食欲,提高免疫力。
使用方法:•每日服用1-2次,一次10-15滴;•滴入温开水中,搅拌均匀后饮用;•需长期坚持使用,效果更佳。
注意事项1.药物使用前请先咨询医生或药师,了解具体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2.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剂量和用法使用药物,不得超量或频繁使用;3.存放药品时要放置在干燥、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
结语小儿积食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消化系统问题,及时处理并使用适当的药物能够有效缓解症状、促进排便和恢复食欲。
崔玉涛医生推荐的小儿积食药物A、B和C 都经过临床验证,并在实际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婴儿积食怎么办崔玉涛 崔玉涛推荐小儿积食药》
![《婴儿积食怎么办崔玉涛 崔玉涛推荐小儿积食药》](https://img.taocdn.com/s3/m/11357ced5f0e7cd18525361b.png)
婴儿积食怎么办崔玉涛崔玉涛推荐小儿积食药现在的宝宝都是爸妈的心头肉,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只想要把最好的都给他们,所以在宝宝出生以后,就害怕他们吃不饱穿不暖,很多时候就算宝宝已经吃饱了,但是有一种没吃饱叫做我妈觉得我没有吃饱,于是就很容易造成宝宝积食的情况,可是如果不给宝宝足够的奶水,又害怕宝宝吃不饱,身体的营养根本上,给宝宝的生长发育带来影响!相信宝妈们一定也是有所了解的吧,3岁之前的宝宝肠胃功能都还没有发育完全,如果给宝宝吃了过量的食物,就会给他们的肠胃造成负担,损伤他们的肠胃功能,造成积食的情况,而我们没有及时的发现或者是处理这个情况,就会造成宝宝的吸收不了营养,最后给宝宝的发育带来影响!在我们生活中,小儿积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对于这样的情况,崔玉涛医生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崔玉涛医生表示,我们不能按照自己理所当然的想法来判断宝宝的饥饱状态,而是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
宝宝是可以明确的感觉到自己究竟是饱还是饿的,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太过于勉强宝宝,只要宝宝在吃奶,吃饱了以后就会拒绝进食,我们就不用过于勉强,强行给宝宝喂食,不仅不能给他们身体发育带来好的影响,说不定还会给他们的身心健康都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了!还有一点就是,很多家长在网络上看到了宝宝的奶量,于是就按照那个标准来给宝宝喂养,可是每个宝宝的情况不一样,适合的奶量也不一样,网络上推荐的只是一个大概的标准,具体的奶量以及辅食的数量还是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来!只有找到最适合孩子的奶量以及进食的规律,这样才能给宝宝最好的喂养!崔玉涛推荐小儿积食药?其实对于刚刚出生的宝宝来说,药物还是有一定的副作用的,所以我们是不建议因为宝宝积食就给宝宝喂药的,这样会让宝宝的免疫力下降,给宝宝的生长发育带来不好的影响,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了,千万不要宝宝一有点什么风吹草动就赶紧喂宝宝吃药,其实这些行为是不对的,只有真正的理解到宝宝需要的是什么,才能够给宝宝最细致的呵护!而在宝宝出现积食的情况时,建议大家多给宝宝喂一些消食的食物,对于新生的宝宝来说,食疗的效果永远要比药疗好,另外,多给宝宝喂水也是很有必要的!新生的宝宝各方面都是比较脆弱的。
直面婴幼儿常见——咳嗽腹泻
![直面婴幼儿常见——咳嗽腹泻](https://img.taocdn.com/s3/m/ffaa9842ba1aa8114431d9cb.png)
直面婴幼儿常见——咳嗽腹泻————————————————————————————————作者:————————————————————————————————日期:23 直面婴幼儿常见病——咳嗽和腹泻主讲人——崔玉涛崔玉涛,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高级医生,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委员会专家。
《父母必读》杂志专家团特约健康顾问,“崔大夫诊室”专栏作者。
他是一位18岁男孩的父亲,服务的家庭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经常在电视台、电台制作有关儿童健康专家访谈节目,在全国各地做巡回讲座,深受广大父母喜爱与信赖。
主讲内容:关于孩子生病,你永远有问不完的问题。
针对孩子的常见病,崔玉涛大夫为大家开出智慧良方,提出贴心的护理建议和健康的防治窍门。
崔大夫从婴幼儿常见病——咳嗽、腹泻入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面对孩子生病、家长的困惑焦虑,崔大夫给出了很多见效快、副作用小且便于操作的好方法。
令在座家长大获收益。
* 咳嗽是好事发热是好事,咳嗽也是好事。
我不希望大家以后上医院去跟医生要止咳药。
止咳药是否需要使用?一般发烧感冒后咳嗽,意味着病人进入一个趋于好转的阶段。
家长说,我的孩子得了肺炎都五天了,不烧了又开始咳了,你们医生怎么治?实际得肺炎,初期发烧,肺里面的支气管粘膜都是水肿的,当我们控制了发烧,就是细菌不再复制了,它就变成渗出阶段,渗出阶段就会刺激人体出现咳嗽。
有家长说孩子吃了药就不咳了,不咳了积在肺内还会带来发烧,大家要注意这个过程。
* 不要针对咳嗽来治疗咳嗽。
咳嗽是人体保护的过程,所以不要针对咳嗽来治疗咳嗽,应该去针对原因,才可能使咳嗽缓解。
通过咳嗽,可将呼吸道内的病理性分泌物及呼吸道内的异物排出。
我们有时候吃东西呛住了要咳,就因为遇到了异物。
呼吸道得病要咳,是因为有痰液分泌物在呼吸道。
大家一定要记住,咳嗽不是一件坏事,没有必要赶快扼制它,扼制咳嗽对孩子来说反而是个问题。
有家长找我说,孩子开始咳了,吃了药后不咳了,怎么又烧了?就是因为你不让孩子咳,分泌物中包括的病毒细菌得不到排出,当然又要* 治疗咳嗽的两种好方法:雾化吸入和拍背吸痰雾化吸入是最好的化痰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崔玉涛医生真的很厉害,不像别的很多医生,孩子一有什么问题就吃药补钙打针,他总是从本质上,系统分析孩子的各种状况。
免疫力其实和肠道相关,而枕秃却和缺钙无关,以下是催医生对宝宝饮食、营养方面的总结,你都知道吗?来学习吧*妈咪爱和培菲康里都含有奶的成分,而很多婴儿对牛奶过敏,不耐受,所以这两种药并不适合长期服用。
*带籽的南方水果(比如猕猴桃、火龙果、草莓……),都有致敏的可能,1周岁以下孩子最好不要接触。
*2岁以前的孩子,都应以奶为主食,其他食物为辅食。
2岁以后,才以奶为辅,以饭为主。
现在好多婴儿,在10-11个月就开始以饭为主了,这是不对的。
对婴儿来说,吃辅食能吃饱的量,不能满足他们营养的需要量,如果能满足他们营养需要的辅食量,却是他们无法吃到那么多的。
*2岁以下婴儿的奶量:0-6个月孩子能吃多少就吃多少,吃饱为准。
6-12个月每天保证800ML奶量12-18个月每天保证700ML奶量18-24个月每天保证600ML奶量。
*菜水、果汁都是辅食,4-6个月之内,都不要添加。
*不要让孩子长得过快,如果一个6个月的孩子看上去像9个月,家长就要小心了,过快的发育会导致日后肥胖几率增大很多。
而且婴儿生长过快也为成年后的心血管疾病埋下隐患。
*辅食的喂养启动不应早于17周(4个月),也不能晚于26周(6个月)。
如果婴儿长得很好,6个月添加辅食就可以。
但6-7个月以前,一定要开始添加辅食。
如果到10个月还没有开始添加辅食,可能会增加今后的喂养困难。
*一定要在母乳喂养期间增加辅食。
也就是和母乳喂养的同时,进行辅食的喂养启动,不要断了母乳后再增加辅食。
这样做是为了宝宝肠胃的适应性。
*6个月以上的婴儿,进行辅食添加时,要能扶着坐,并能用上嘴唇“清扫勺里的食物”,而不是仅仅吸吮勺中的半固体食物。
喂辅食的正确方式是:要用碗和勺喂,不要把米粉拌在奶里,用奶瓶喂。
让宝宝学习咀嚼的动作。
并且,喂宝宝吃饭的时候,妈妈的状态很重要,一定要跟宝宝一起吃,让宝宝看着妈妈在嚼,“嚼”这个动作的示范非常重要,哪怕你在嚼口香糖都行,千万不能做的就是一边喂宝宝吃饭,妈妈却在聊天、分神、看电视或者做别的不相干的事情。
那样很快就会发展为喂饭非常费劲。
和宝宝一起吃,或者你先吃给宝宝看,他会非常有愿望模仿你的动作。
我们很多妈妈是自己不吃,先喂宝宝吃,这样的宝宝很容易就不爱吃饭了。
*说到不爱吃饭,喂饭困难的事,崔医生推荐一种“愉快饥饿疗法”,这种办法百试不爽——吃饭的时候,和宝宝一起吃,或者让宝宝看着大人愉快地进食,但如果他自己不想吃,也绝对不强迫他吃。
30分钟后,收拾所有的饭菜,进餐结束。
在下顿饭之前,除了清水外也不提供其他食物,重要的是,在这期间也不要让孩子看到任何食物,不要拿食物气孩子。
大人和孩子一起,什么也不吃。
到下顿饭,仍然是30分钟的就餐时间,大人自己愉快地吃给孩子看。
很多孩子这时候就会愉快地大口吃东西了。
如果还是不吃,重复上面的过程。
这个办法要全家人一起合作执行,不要有人偷着在非用餐时间给孩子喂东西吃,这样孩子在下顿用餐时间仍然不饿,还是不会好好吃饭。
*鲜牛奶的推荐引用时间——在发达国家:12个月以上。
在中国:因鲜奶的质量问题,推荐在2周岁以上再喝鲜奶。
*牛奶中的铁含量匮乏,而且容易引发过敏,不能做为12个月一下婴儿的主要摄入液体。
*不要认为脂肪是坏东西。
母乳中的脂肪含量占55%,这说明孩子是非常需要脂肪的。
但注意要摄入“好”脂肪。
不要给12个月以下的婴儿饮食中加动物脂肪(不要用动物油给孩子做辅食)。
*不要认为蛋白质是好东西。
蛋白质摄入过多,孩子在头2年的生长会非常快,造成肥胖基因活性强,今后肥胖的可能性增大很多倍。
一周吃4个以上鸡蛋,蛋白质的摄入就会超标。
*说到鸡蛋,鸡蛋并没有大家所期望的那么多营养,在国外,无论大人小孩,都不会吃太多鸡蛋。
一周2、3个足够了。
*所以,不要太在意宝宝的脂肪摄入,要注意控制的是蛋白质的过量摄入。
千万不要在辅食中加入太多蛋白质。
*给宝宝做辅食,推荐使用花生油和橄榄油——但如果你的孩子对坚果过敏,就不要使用花生油了,一滴都不要用。
*最好的DHA来源在母乳中,深海鱼中也富含DHA,但要注意是否会引起孩子过敏。
*大麦,小麦,燕麦等麦类都有可能引起麸质过敏,要细心观察自己的孩子,在吃过这类食物后是否有不适应反应(比如有人吃了面就肚子疼)。
*如果在母乳喂养期间开始接受麸质食物,2岁后对麸质食物过敏的几率就大大降低。
*过早(不足3个月)添加麸质食物易于增加婴儿体内胰岛素细胞自身抗体,增加了成年后患I型糖尿病的风险。
*说到罐装食物,有的孩子会对罐装食物中的添加剂过敏。
所以在判定孩子是否对一种食物过敏的同时,也要注意其他相关因素。
如果孩子吃了一罐胡萝卜泥罐头后产生过敏现象,那一定不是对胡萝卜过敏,而是对罐头中其他的添加剂过敏了。
*讲座中仍然反复强调家庭中使用消毒剂的严重后果——消毒剂无论在地板上,衣服上,都能让孩子触摸之后通过口腔进入肠道,消毒剂在杀死肠道的有益菌群、破坏肠道屏障后,造成肠道菌群不健全,导致渗漏现象,使食物中的营养直接渗漏进血液中,导致过敏反应。
(这一条我转述得还不够清楚,因为说不太清楚那么专业的医学名词,总之请大家注意不要使用消毒剂就对了。
)*如果肠道受损,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生过敏现象。
*婴儿对盐具有高度敏感性,而成人并非如此。
所以,绝对不要用筷子尖沾成人吃的饭菜给小婴儿尝,当孩子对咸味依赖后,就会不吃淡味的食物。
但婴儿摄入钠过量,会造成血压增高。
很多人有一种错误观念:辅食中应该加盐,否则孩子缺盐,会“没劲”。
实际上,盐是“氯化钠”,而非“钠”,氯化钠有咸味,而钠没有咸味。
在母乳和配方奶中,都含有足够的钠。
*在辅食添加中不要包括奶、水果。
不要用“奶+米粉”,或者辅食中掺入水果的做法。
*说到给2岁以下的孩子刷牙,崔医生说,那几本不起什么根本的效果,因为这么小的孩子你基本没办法给他们真正刷干净牙齿。
不如就吃完饭喝完奶,喝清水漱口来的有效。
*糖分三种:单糖,双糖和多糖。
单糖,指葡萄糖。
不要给孩子喝葡萄糖,会影响孩子的血糖稳定,而血糖不稳会影响大脑发育,后果很严重。
双糖,指乳糖和蔗糖。
这两种糖也尽可能少吃。
理由我没记下来,现在想不起来了,总之是对孩子不好就对了(多糖,指淀粉类糖。
糖尿病人都知道,米和面中的含糖量,那是相当的高啊,甜度,那也是相当的大啊!这种糖,很容易被人体吸收,而且可以为人体带来有益的营养,孩子应该吸收的是这种糖。
*在孩子的辅食中,不要加甜的调味剂。
也就是做饭不要加糖,喝水也不要加糖或者用果汁兑。
就喝白水就很健康。
*已经养成没甜味就不喝水的孩子,家长可以考虑用无热卡糖来代替蔗糖过度一下,起码这样可以不给孩子的身体造成过多无用的热量及龋齿。
Sugarfree,无热卡糖,国外超市都有买,也有很多无热卡糖做的食物。
但国内还没有卖。
*12个月以内的孩子饮食中不建议加任何调味剂。
一岁之后,可以适当加一点点盐。
*8个月以后可以在孩子的饮食中添加一点煮得很烂的肉类。
*酸奶什么时候给孩子喝——因为酸奶是牛奶制成的,所以在1岁以后喝比较适合。
*磨牙长出之前,孩子必须只吃糜状食物。
*防晒霜最好不给孩子用或者少用,一定要用时也只能用SPF15以下的,否者对孩子的皮肤不好。
防晒霜的使用,也会阻碍孩子对维生素D的吸收。
孩子晒太阳,也不要对着阳光直射。
*说到宝宝是否可以带太阳镜,崔医生严肃指出,一定不要给孩子带太阳镜。
猪妈我正抱着侥幸心理想,小猪的眼睛是米国的,应该靠谱吧?崔医生就说,包括国外生产的儿童太阳镜,99.9%都是不合格的,会给孩子造成屈光不正常!二话不说,小猪的眼镜一定要废掉!*绝对不可以给孩子扑粉(痱子粉)。
无论大人手法多么轻,都不能避免有粉尘飞起,而且一定会被婴儿吸进肺里。
这对孩子是有伤害的。
可以选用液体粉(新安怡的液体痱子粉就不错哈——某顺注)。
*治疗痱子,一个很好的办法是,在药店买盒“十滴水”,孩子洗澡时滴一管进澡盆就可以了。
十滴水比宝宝金水好的地方在于,它本来就是内服药,即便宝宝在洗澡期间不小心喝下去一些洗澡水也没有关系的。
宝宝金水绝对不可以内服的。
*3岁之内的孩子是行为教育阶段,也就是你想让他学会什么,你要亲自做给他看(从反面论证,就是你不希望他做什么,自己千万不要做,也不要让他看到身边有人这样做);3岁之上的孩子,也是语言教育阶段,这个时候,你想让他明白什么事情或者道理,可以通过语言表达了。
*不要给孩子喝菜水,因为中国的菜农药问题很严重,煮菜水刚好可以把农药都煮进水里。
可以把青菜在水里稍微烫一下,拣出来,剁碎了喂给孩子吃。
*说道不给孩子吃味道重的食物,崔医生举例说,比如橙汁,如果是很甜很香的那种,家长最好留着自己吃。
给孩子吃那些味道不太香不太甜我们觉得味道不够好的水果(大家笑,说这是亲妈吗?),因为可以保护孩子的味觉。
*全母乳的孩子是否还需要喝白水呢?可以观察孩子的尿色,如果尿色偏黄,就是体内水分少了,可以给孩子加水,如果尿是清澈无色的,就不用加水了。
但要注意是否有其他因素影响尿色,比如孩子服用过妈咪爱,那尿色肯定是黄色,和缺水无关。
*中国孩子全体补钙造成的伤害太大了,即便没有三聚氰胺事件,中国孩子患结石的比率也是全世界最高的,因为家长全都给孩子补钙啊!千万不要以为钙是什么好东西,补钙多了,轻的是肾结石,重的还可能在大脑心脏中造成钙化,下场很可怕。
只要孩子饮食正常,母乳或者配方奶的摄入量都正常,就不需要加钙。
有很多医生毫无根据地让家长给孩子补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小孩子“枕秃”完全是物理性摩擦造成的,和缺钙无关。
*米粉一定要用水冲开喝,不要用配方奶加米粉喝。
配方奶要单独喝,这对营养的吸收有好处。
*安抚奶嘴,不会引起牙龈变形。
如果你的孩子吃手指的话,那最好还是给他安抚奶嘴。
吃手指是会对牙龈造成不良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