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文学概述-专业PPT文档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文学 ppt课件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文学  ppt课件

第二节 原始歌谣 与神话
一、原始歌谣

人类最早的文学样式是诗歌。最初的诗 歌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活实践。原始人 在生活实践中,产生了交往和抒发感情 的需要,除了借助语言之外,他们还会 发出一些抑扬顿挫的呼声。这种呼声就 是歌唱的前身。当人们在有声无义的呼 声中加入简单的语言,就形成了最简单 的诗歌。
《中国文学史》(课程指定教材)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 参考资料)
学前准备及课程学法指导

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应当学 过中学的历史课程,具备 了比较完整的中国古代史 的知识;应当学过文学概 论课,能够掌握文学的基 本原理和文学批评的基本 术语;应当具有一定的古 汉语阅读能力,能够借助 注释读懂古代的文学作品。
“风”——乐调

“大雅”《崧高》篇说:“吉甫作诵,其 诗孔硕,其风肆好。”“风”即是指乐 调。《左传》成公九年说:“钟仪…… 操南音。……范文子曰:‘……乐操土 风……’”。“土风”就是指钟仪演奏的地 方乐调。“十五国风”,就是用十五个 地区的地方乐调演奏的乐歌。这些乐歌 既代表了各国的音乐面貌,在内容上又 一定程度地反映了该国的风土和风俗。
二、编排体例

《诗经》按《风》、《雅》、《颂》分 类编排。《风》即“十五国风”,共160 篇。《雅》分《小雅》、《大雅》, 《小雅》74篇,《大雅》31篇,共105篇。 《颂》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 《商颂》5篇,共40篇。目前绝大多数学 者认为,风、雅、颂的区分与音乐有关。 《诗经》中的作品都是可以配乐歌唱的, 风、雅、颂分别代表了不同的音乐。
战国的文学:
在百家争鸣中出现了诸子散文。历史散 文的成就也非常引人注目。《左传》和 《国语》的基本内容虽然是战国以前的 史料,但它们的成书都在战国时期,而 《战国策》的出现,更是把历史散文推 向了新的高峰。在南方的楚地,出现了 一种新的诗歌样式--楚辞。 战国文学是先秦文学的一个高潮。

中国古代文学之秦汉文学课件完整版

中国古代文学之秦汉文学课件完整版
更是常常出现于《淮南子》中。《淮南子》中的
作品又时而带有楚骚之风韵。道家文辞与楚骚风 韵的结合造成《淮南子》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引譬连类是《淮南子》中运用得最多的表达方式。 在《淮南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比喻、寓言、 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它们出现于文中,大大增 强了作品的形象性。作者非常重视这种“揽物引 类”、“引譬援类”的表达方式,《要略》说: “言天地四时而不引譬援类,则不知精微。” 《淮南子》这种表达方式打破了自然、社会与人 的界限,在天地与人事、历史与现实、真实与虚 幻的事物之间博采旁搜,纵横驰骋,形成酣畅淋 漓、广博宏富的审美特征。
汉武帝时,“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 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使得“天下 轶闻旧事,靡不毕集太史公”。司马迁以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为目的,“网罗天下放佚旧闻”,写成卓 绝千古得《史记》一书。
此外,在大一统局面下,封建专制统治加 强了,很多知识分子感到行动不自由,思 想受限制,有一种有志难伸的压抑感,因 而出现了一批感慨怀才不遇的作品。
走向独立的趋势,人们在观念上开始把文 学和学术著作加以区分,出现了“文章” 和“文学”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
司马相如、司马迁、王褒、刘向等以散 文或辞赋著名的作家被看作是文章之士, 在人们心目中与公孙弘、董仲舒、萧望 之、梁丘贺等以儒术进身的人有明显的 区别。
通过总结辞赋的创作,人们开始认识到 文学作品的审美特征,如司马相如认为 赋的特点是:“合綦组以成文,列锦绣 而为质,一经一纬,一宫一商”,汉宣 帝认为辞赋“大者与古诗同义,小者辩 丽可喜”,能够“虞悦耳目”。
大一统的局面造成了一种恢宏开阔的时 代精神,人们踔厉奋发,积极进取,重 视名节,普遍带有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 感和历史责任感,有一种雄骏豪迈的气 概。这种时代精神在汉代文学中表现为 富于气势和激情、浑厚朴拙、奇肆雄健 的审美特征。

先秦两汉文学(8)PPT课件

先秦两汉文学(8)PPT课件

❖ ⑥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 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 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 “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 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后 列);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 义。”
❖ 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 不拊爱(抚爱)子其民(以其地之民为子),因而 贾(gǔ)利之(以商贾手段,向人民谋取利息)。臣 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 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 生休矣(得了,算了)!”
❖ 二:思想内容: ❖ 纵横家思想; ❖ (一)思想倾向:
❖ 就是苏秦、张仪、公孙衍、陈轸等“游说权 谋之徒”的“从横短长之说”;
❖ (二)政治观:
❖ 崇尚谋略,尊奉机巧权变,强调审时度势,肯定举 贤任能;至于所谓“计谋”不外是:投其所好,巧 言进谏;因其所惧,危言耸听;弄虚作假,挑拨离 间;夸其长处,以利诱之;攻其短处,以威逼之; 此即纵横捭阖之计,长短倾侧之术。
❖ 刘勰: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 强于百万之师(《文心雕龙·论说》);
❖ 1、士人形象: ❖ (1)纵横之士: ❖ 苏秦、张仪(“横则秦帝,从则楚王。所在
国重,所去国轻。”刘向《战国策》叙)
❖ (2)勇毅之士: ❖ 聂政、荆轲;
❖ (3)高节之士: ❖ 鲁仲连、颜斶(chú)等;
❖ 2、具体方法: ❖ (1)情节、言行、形态、细节: ❖ 《荆轲刺秦王》、《苏秦始将连横》; ❖ (2)纪体体写法: ❖ 人物事迹有机集中;
《冯谖客孟尝君》:
❖ ①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 (请托)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 “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 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 之,曰:“诺。”

先秦两汉文学

先秦两汉文学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
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 志与!不知周也。俄然 觉,则蘧蘧然周也。不 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
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
蝶,则必有分矣。此之 谓物化。
庄周梦蝶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 “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胠箧》) “至德之世,同与群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日 出而作,日落而息”,“出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 成群,草木遂长。”(《马蹄》)
的歌颂,也有对政治腐败的揭露;从形式上说,既有类似《诗经》的诗体
赋,也有类似楚辞的骚体赋,还有汉代发展起来的散体赋;从作家和作品 看,汉代辞赋作家有300多人,比较杰出的有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
衡等等,汉代辞赋的作品有3000多篇,形成了汉代文学史上独特的景观。
汉朝的政论哲理散文已趋于成熟。比较杰出的政论散文作家有贾谊、晁
《庄子》一书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 篇。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子所著,外、杂多为门人所著,不完全代表庄
子的思想。
《庄子》一书文学性很强,不仅结构灵活,想象丰富,富有浪漫主 义色彩,而且时常借用寓言的形式来表达,寓抽象的道理于形象之中,
有着浓郁的诗意和开阔的意境,给后世诗人和小说家以无穷的启发
彪》,王粲的《七哀诗》和《登楼赋》等。
第二节 先秦两汉文学成就
一、《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诗作305篇。因所配乐曲
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本名《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古代诗歌总集(前 11 世
纪-前6世纪) ,所辑多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共305篇。至汉代, 被列为儒家经典之一,始称《诗经》。 诗(周初)——诗三百(春秋)——诗经(西汉)

《两汉文学》PPT课件

《两汉文学》PPT课件
两汉文学
一 基本概况:
1 国力强盛。 2 大兴土木,穷兵黩武。 3 第一次征服世界的新鲜感和恢宏气度。 4 亢奋的社会心理。 5 普及于全国的文学样式——赋。 6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完整的社会统治思想。 7 经学的学术模式。(学术模式谈) 8 五言诗的流行、文体发展和文学的初步独立。
大学语文
两汉文学——
二 赋的流变
大学语文
二 赋的流变:
1 赋: 介于诗文之间的、以夸张铺陈为特征、以状物为主要功能的特
殊文体。
两汉文学——
二 赋的流变
大学语文
2 骚体赋: 类于楚辞,虽有散文化的因素,但仍旧是一种感情热烈的抒情
诗。 贾谊《吊屈原赋》和《鵩鸟赋》:“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
阘茸尊显兮,谗谀得志。”“彼寻常之污渎兮,岂容吞舟之鱼;横 江湖之鳣鲸兮,固将制于蝼蚁。”
苏轼《前赤壁赋》(略)
两汉文学——
三 《史记》
三 《史记》:
大学语文
两汉文学——
三 《史记》
大学语文
1 概况: 原名《太史公书》。 是第一部由个人独力完成的具有完整体系的著作。共130卷,52
万余字。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构成。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报任安书》)
两汉文学——
二 赋的流变
⑶ 散体大赋的普遍缺陷: 夸张失实、文字艰深、罗列过度、呆板滞重。
大学语文
两汉文学——
二 赋的流变
大学语文
4 抒情小赋: 以抒情为中心,往往带有尖锐的批判性。 张衡《归田赋》:“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
羡鱼,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谅天道之微 昧,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

第六讲 秦汉文学概论PPT课件

第六讲  秦汉文学概论PPT课件

司马相如及其《子虚赋》、 《上林赋》
• 一、大赋的特点: • 1、规模上,篇幅较长,结构宏大 • 2、手法内容上,极度地铺张扬厉 • 3、主旨上,既美且刺 ,“劝百讽一” • 4、行文结构上大多采用主客问答方式。 • 5、用韵和语言上,韵散相间,以四、六言为
主,杂以三、五言。
23
• 二、司马相 如的代表作 品:《子虚 赋》和《上 林赋》
鸿业”、“立乐府,采歌谣” • 文学成就:大赋、大著、大机构 • 代表作家:司马相如、东方朔、司马迁
10
西汉后期和东汉文学
• 思想上:经学泛滥,谶纬学说兴起 • 文学成就:政论散文、历史散文、诗赋 • 代表作家:王充、班固、张衡等
11
汉代文学特点
• 1、汉代是文学的价值开始受到重视的时代 • 2、出现了普及于全国的文学样式和以京师为
中心的全国性的文学网络——赋、五言诗 • 3、汉代文人具有宏大的视野,创作出宏大的
作品——《史记》、汉赋 • 4、出现了许多新的文学样式,为后世文学奠
定了基础——赋、五言诗
12
13
什么是赋?
• 铺叙手法 • 用诗方法 • 文体形式
• 赋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特殊文体。 它讲究押韵、对仗和形式的整饬;又像 散文,句型自由,可骈可散。汉赋的文 体来源是多方面的。
24
• 《子虚赋》作于相如为梁孝王宾客 时,《上林赋》作于武帝召见之际, 前后相距十年。但两赋内容连属, 构思一贯,实为一篇完整作品的上 下章。
25
• 作品虚构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三人, 并通过他们讲叙齐、楚和天子畋猎的状 况,他们对此事的态度,结成作品的基 本骨架。作品生动描绘出大汉帝国的富 庶繁荣,是大汉帝国盛世景象的艺术再 现。司马相如将夸张描绘的艺术渲染原 则和验证的艺术旨趣紧密结合在一起, 对艺术巨丽之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社会意 义即讽谏作用的依归,较好的融为一体。

秦汉文学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秦汉文学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吊屈原赋》
谊为长沙王太傅,既以谪去,意不自得;及度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屈原, 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其终篇曰:“已矣哉!国无人兮, 莫我知也。”遂自投汨罗而死。谊追伤之,因自喻,其辞曰: 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造讬湘流兮,敬吊先生; 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呜呼哀哉!逢时不祥。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 阘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世谓随、夷为溷兮, 谓跖、蹻为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铦。吁嗟默默,生之无故兮;斡弃 周鼎,宝康瓠兮。腾驾罢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章甫荐 履,渐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 讯曰:已矣!国其莫我知兮,独壹郁其谁语?凤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 远去。袭九渊之神龙兮,深潜以自珍;偭miǎn蟂獭xiāotǎ以隐处兮,夫 岂从虾há与蛭蟥?所贵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使骐骥可得系而 羁兮,岂云异夫犬羊?般纷纷其离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历九州而其 君兮,何必怀此都也?凤凰翔于千仞兮,览德辉而下之;见细德之险徵 兮,遥曾击而去之。彼寻常之污渎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横江湖之 鳣zhān鲸兮,固将制于蝼蚁。
二、汉代辞赋的发展演变历程 第一阶段,从西汉开国至武帝初年,是汉赋的形成期。这一时期 的辞赋呈现着由楚辞向汉赋过渡的形态,并最终确立了汉大赋这 种新体赋的形式。代表作家有 第二阶段,从武帝初年至东汉中叶,是汉赋的全盛时期。这一时 期以新体赋即汉大赋的创作为主流,并达到了完全成熟和极度兴 盛的境地。武帝、宣帝之时是汉赋创作的鼎盛时期,西汉末年以 降则出现了创作中的模拟风气。形成了劝百讽一,润色鸿业, “铺采摛文,体物写志”(刘勰《文心雕龙· 诠赋》)的内容和 艺术上的特点。代表作家有司马相如、扬雄、班固。 第三阶段,从东汉中叶至东汉末,是汉赋的转变期。这一时期汉 大赋的创作趋向于衰落,代之而起的是抒情小赋创作的繁荣。张 衡首开其风,其后的重要作家有赵壹、蔡邕、祢衡等。

《先秦两汉文学史》PPT课件

《先秦两汉文学史》PPT课件
先秦文学绪论
先秦,指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 国到秦统一之前。这是一个极为漫长的历史阶段。 在这漫长的年代中,中国社会形态跨越了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初期三个历史阶段。这一时期 的文学,是中国文学产生、奠基阶段。
从文学体裁上看,先秦文学的主要成就在于诗歌和 散文。诗歌包括《诗经》与《楚辞》;散文包括历 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第二节 《诗经》的内容
周部族史诗: 《大雅》中有5首诗是反映周族由始祖后禝到公刘、古公亶父直至文王、武王不
断发展壮大的历史史诗。 《生民》是叙述周部族祖先后稷诞生的神话故事以及他在农业方面的天才。前三
章主要叙述后稷神奇的诞生过程:他的母亲无夫而孕,踩足迹而生下后稷,后稷 三次被抛弃都能化险为夷,更显出他的奇特之处。下面几章叙述后稷的农业天才: 他种了很多农作物,种得又茂盛,他是我国原始社会的一位农神。也是农业发明 家,最早的农艺师。 《公刘》叙述周人在公刘领导下,有邰迁徙到豳的情况,诗中写公刘先到豳地察 看地形,然后率领族人迁徙到豳,在豳地建城、房屋,开垦农田以及发展生产的 情况。 《帛》叙述周文王祖父古公覃父从豳迁到周以及周文王继承祖业,发展强大的历 史。史诗中写古公覃父与他的妻子姜妃一同率族人迁徙歧山,到歧山后,观察地 形,修建城邑、房屋、庙社,开发农田,还写了孙子周文王继承古公覃父的功业, 逐渐强大的情况,诗中有写劳动人民修城邑、宫室时的紧张、热烈的场面。 《皇矣》写文王伐崇、伐密的两次战争。 《大明》写武王灭商的战争,在艺术上与这些叙事诗总体上不如后代的叙事诗生 动,不过有些片断写的还比较感人,如《生民》的后稷诞生史,《公刘》的周人 迁徙豳地的欢乐场面,《帛系》的周人迁到歧山的欢乐劳动场面的描写。
从文学精神上看,先秦文学是我国写实主义与浪漫 主义文学的源头;也奠定了我国文学追求人伦道德 与自然形式的基础。

先秦两汉文学史课件

先秦两汉文学史课件
国际化视野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未来研究可以更加注重国际化的视野,将 先秦两汉文学置于世界文学的背景下进行比较和探究。
THANKS
感谢观看
04
先秦两汉文学与其他文学的关系
与后世文学的关系
01
影响深远
先秦两汉文学奠定了中国文学的 基本格局和审美标准,对后世文 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经典传承
02
03
文论发展
许多古代文学经典,如《诗经》、 《楚辞》等,在后世被广泛传颂 和演绎,丰富了文学的内涵。
先秦两汉文论的发展为后世文论 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 想。
《诗经》
01
02
03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 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 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 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

《诗经》分为风、雅、 颂三部分,反映了那一 时期社会的真实面貌, 情感真挚,语言优美。
《诗经》对于后世的诗 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
重要里程碑。
历史散文
历史散文是先秦文学中的一种重要文 体,主要记录了历史事件、人物传记 等。
02
汉代文学
概述
01
汉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标志着文学从先秦的简略向成熟的 转变。
02
汉代文学在形式、风格、技巧等方面都有所创新,为后世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 础。
03
汉代文学的发展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相关,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
汉赋
01
汉赋是汉代文学的代表之一,是一种以描写、抒情为主要表 现手法的文体。
汉代散文
01
汉代散文在先秦散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注重文采和
修辞。
02
汉代散文在内容上涉及历史、哲学、政论等多个领域

《先秦文学概述》PPT课件

《先秦文学概述》PPT课件

东西方神话的不同特点
阿波罗和月桂树

相传太阳神阿波罗爱上了一个名叫达芙尼的女神,于是展开了热烈
的追求。但是由于达芙尼最崇敬月亮女神,她愿意一生服侍其左右,而
不谈情爱。骄傲的阿波罗不愿意放弃所爱,不停的追逐达芙尼的身影。
在一次躲避中,达芙尼跑到了尼罗河的岸边,看着身后渐近的阿波罗, 达芙尼请求疼爱她的河神把她变成一株月桂树,永远在月光下守护自己 崇敬的人。河神于是把达芙尼变成了只在月光下开放的月桂树。
阿尔忒弥斯:月神, 三处女神之一,又是狩 猎之神、妇女之神,是 女性纯洁的化身,与阿 波罗是孪生姐弟。
狄俄尼索斯:(罗马又 称巴克斯Bacchus) Dionysus,酒神与狂飮 欢乐之神。
东西方神话的共同特点
• 都表现了早期人类对自然的 崇拜和畏惧。
• 同时又都表现了人们征服自 然的强烈愿望。
先秦历史
• 从远古到三代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元谋人
山顶 洞人
仰韶 文化
母系氏族社会
龙山 文化
父系氏族社会
部落联盟 炎帝、黄帝、
尧、舜、禹
周 1046
商 1600
• 春秋争霸与战国争雄 • 秦帝国的建立和覆灭
夏 2070
一、先秦
• 广义的“先秦”,指秦统一中国以前直至远古,包括原始社会 (从远古到传说中的尧、舜、禹时代)、奴隶社会(夏、商、 西周、春秋时代)和封建社会确立的战国时代。
• 内容:
– 英雄神话:《后羿射日》《夸父逐日》 – 创世神话:《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 – 战争神话:共工争帝、黄帝杀蚩尤 – 异人异物神:《山海经》 – 洪水神话:《大禹治水》
(二)上古神话
• 定义:

第一章 先秦两汉文学课件[76页]

第一章  先秦两汉文学课件[76页]
• 情景交融
诗首四句,历代传诵不已,被视为情 景交融的佳句。“昔我往矣,杨柳依 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 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14
蒹葭
——《诗经·国风·秦风》
15
《蒹葭》选自十五《国风》的《秦风》, 属秦国民歌。“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 质朴,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也是 一首优美的怀人诗作。
5
《诗经》地位 • 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 源头是屈原的《离骚》。 • 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 源头是《诗经》。
6
采薇
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 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
7
导读
《采薇》一诗描写西周时期 一位饱尝服役思家之苦的戍边战 士在归途中所思所想,表现了普 通士兵在离乡出征岁月里的艰苦 生活和内心伤痛,抒发了对战争 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 《诗经》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的文学创 作道路。
4
诗经简介 (艺术手法)
• 《诗经》以四言诗为主,普遍
采用“赋”、“比”、“兴”的艺 术手法。

“赋”:铺陈叙事的意思。

“比”:用朱熹的解释,是“以
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
辞,又兼有了比喻、象征、烘托等较
有实在意义的用法。
8
第一章,写士兵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
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
。首四句,以薇菜渐次生长和时间的推移来起兴,来
表达士兵久役于外不得归家的怨敌、思家与盼归的心
情。“靡室靡家”和“不遑启居”是这一心情产生的
主要原因。朱熹引用程子的话说:“古者戍役,两朞
而还。今年春莫(暮)行,明年夏代者至,复留备秋

先秦两汉文学

先秦两汉文学

一.先秦社会形态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早期封建社会。

二.先秦文学起源1 .上古歌谣或神话(创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英雄神话等,其中著名的有盘古开天地、女娟补天、黄帝擒蚩尤、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等。

)上古神话:上古先明对自然地解释而产生了上古神话,对自然的恐惧和未知。

2 .巫觋:记录商事;谛听上帝旨意。

3 .口头文学、早期书面文学和成熟的书面文学。

文学的起源和口头文学须上溯到史前史,即没有成文历史以前的人类历史阶段。

先秦文学的主体部分是成熟的周代书面文学,尤其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学。

这一时代由天下统一的分封到诸侯异政的分裂,再到中央集权的统一,文学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体现了华夏范围内由分裂而寻求统一的基本时代特征。

甲骨文与金文里现存已知最早的文字标志着书面文学的产生。

三 .文学形态或特点1 .文史哲统一2.诗、乐、舞不分3.作者和时代难以确定特点:现诗(文学性)古诗(音乐性、文学性、创造性、综合性、实用性、随意性)补充:唐诗一燕乐词牌定曲:四 .先秦作者的流变(身份转变)1 .巫觋T 周公(制礼、作乐) 礼:社会规范、统治制度。

左史记舍,右史记事。

《起居注》记录皇帝私事 左丘是史官“学在官府”礼崩乐坏2 .史官3.贵族4.上阶层五 .先秦文化与先秦文学发展的轨迹一 .《诗经》的编定和体制 1 .《诗经》简介: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一部现实主 义的诗歌总集,它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即公元前1100-600年左右的诗 歌305首,其中6首为笙诗,只有题目,没有诗,故又称“诗三百”。

2 .《诗经》作者:参与人数众多,既有贵族也有士阶层;十五国风作1.原始文化一夏商文学3.百家争鸣一战国文学 2.礼乐文化一西周春秋文学4.楚地文化一楚辞第一章《诗经》者是平民百姓,多是集体创作。

3 .《诗经》产生地域:以黄河流域为中心4 .《诗经》来源:公亲列士所献之诗;采集与各地民间之诗;周王朝乐官保存下来(宗教和宴飨中的乐歌)《诗经》编订:孔子为《诗经》正乐,周王朝的乐管在《诗经》的 编集和成书过程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先秦文学发展概况(课堂PPT)

先秦文学发展概况(课堂PPT)
18
一、春秋战国四大思想流派
创始人 思想核心
论著
儒家 墨家 道家 法家
孔子 墨子 老子 韩非子
“仁爱”
“兼爱”“非攻” “无为” “法”“术”“ 势”
《论语》 《墨子》 《道德经》 《韩非子》
19
五、诸子散文的文学发展脉络 1. 第一阶段:春秋战国之交——《论语》《墨子》—
—语录体散文;
2. 第二阶段:战国中期——《孟子》《庄子》—— 对话式论辩散文向专题式议论发展
14
春秋战国散文分为两大类:一是历史散文, 由各诸候国史官记录整理,主要记载各国政治、 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事件以及统治者和策士的 言论,代表作有《左传》、《国语》、《战国 策》等。二是诸子散文,是各学派阐述各自观 点和主张的论说文,代表有《论语》、《孟 子》、《荀子》、《老子》、《墨子》、《庄 子》、《韩非子》等。
③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13
东周:公元前期年周平王东迁,到公元前249年 周朝灭亡,历史上称为东周,中间包括春秋和战 国两个时期。
春秋战国是我国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时期,社 会急剧动荡,各诸候国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 面斗争复杂,促使各阶级、各阶层为了各自的利 益,提出各式各样的政治主张,出现了“百家争 鸣”的局面。
《尚书》的特点——“周诰(gào)殷盘,佶屈聱牙” (韩愈《进学解》)。
10Leabharlann II. 《春秋》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它以鲁国十
二公为序,起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迄于 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记载了二百四 十二年间的历史。
11
所谓春秋“是取春秋代序为一年之意”,古以《春秋》 为纪年史的名称。当时有《周春秋》、《燕春秋》、 《宋春秋》、《齐春秋》等“百国春秋”,后来仅存 《鲁春秋》。我们现在所说的《春秋》即是《鲁春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