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2019-统计学原理-答案
《统计学原理》习题集(附答案)

《统计学原理》习题集(附答案)第一章绪论复习思考题1.从统计工作的产生和发展说明统计工作的性质和作用。
2.试说明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
3.我国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什么?4.试述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
5.解释并举例说明下列概念:练习题一、填空题:1.统计总体的特征可概括成、和2.统计学的发展史有三个起源,即技术学派、及数理统计学派。
3.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统计分组法和三种方法。
4.在现实生活中,“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即、及统计学。
5.统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的三大职能上,即信息职能、及6.从认识的特殊意义上看,一个完整的统计过程,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即、统计调查、及7.当某一标志的具体表现在各个总体单位上都相同时,则为8.当某一标志的具体表现在各个总体单位上不尽相同时,则为9.同一变量往往有许多变量值,变量按变量值是否连续可分为和10.凡是客观存在的,并在某一相同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我们称之为二、单项选择题:1.要了解某市工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B、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C、该市全部工业企业的某类设备D、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2.对交院学生学习成绩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交院所有的学生B、交院每一位学生C、交院所有的学生成绩D、交院每一位学生成绩3.对全国城市职工家庭生活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所有的全国城市职工家庭B、所有的全国城市职工家庭生活C、每一户城市职工家庭D、每一户城市职工家庭生活4.对全国机械工业企业的设备进行调查,则统计总体是()。
A、全国所有的机械工业企业B、全国所有的机械工业企业的设备C、全国每一个机械工业企业E、全国每一个机械工业企业的设备5.对食品部门零售物价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所有的食品部门零售物B、每一个食品部门零售物C、所有的食品部门零售物价D、每一个食品部门零售物价6.港口货运情况调查,则统计总体是()。
2019年电大考试《统计学原理》考试题附答案

2019年电大考试《统计学原理》考试题附答案简答题1.简述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答: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区别:(1)概念不同:品质标志是说明单位属方面特征;数量标志说明单位数量方面特征。
(2)标志表现不同:品质标志的标志表现只能为文字,不能直接汇总成指标,只能对其表现相对应的单位进行总计而形成指标,数量标志的标志表现为数字,也叫标志值,能直接汇总成指标。
例如:当某班级是总体而每一个学员是总体单位时,学生“姓名”是品质标志,只能用文字表现,如二号学生姓名叫李琴;而学生“身高”是数量标志,用数字来表示,如:二号学生身高为170公分。
2. .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有哪些不同的特点?答:时期数列的各指标值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而时点数列的各指标值不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时期数列各指标值具有可加性的特点,而时点数列的各指标值不能相加;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时期数列各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包括的时期长短有直接的关系,而时点数列各指标值的大小与时间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
3. 简述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答: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的区别:1)子项与母项内容不同:结构相对指标同一总体中,各组总量与总体总量对比;而比例相对指标则是同一总体中不同组成部分的指标数值对比的相对指标。
2)说明问题不同:结构相指标反映总体内部组成或结构情况;比例相对指标说明总体范围内各个分组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例如:在全国总人总体中,“女性所占比例”是结构指标,而“男女性别比”是比例指标(例如,在全国工业企业总体中,“工业企业所占的比重”是结构指标,而“轻工业企业数和重工业企业数之比”是比例指4. 简述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的区别?答:(1)指标的含义不同,强度相对指标说明某一现象在另一现象中发展的强度,普度程度或密度,而平均指标说明的是现象发展的一般水平。
(2)计算方法不同,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虽然都是两个有联系的总量指标之比,但强度相对指标的分子和分母的联系只表现为一种经济关系,而平均指标分子和分母的联系是一种内在的联系,那分子是分母所具有的标志,对比结果是对总体各单位某一标志值的平均。
《统计学原理》习题答案

离散程度分析主要是通过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等统 计量来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这些统计量能够反映数据 的波动和分散情况。
总结词
比较不同数据集的离散程度
详细描述
通过比较不同数据集的离散程度指标,可以了解它们之 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一步揭示数据的内在规律。
总结词
识别异常离散值
详细描述
在离散程度分析中,可以识别出异常离散值,这些值通 常远离其他数据,对数据的离散程度产生显著影响。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一元线性回归的概念 一元线性回归是研究一个因变量 与一个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的统 计方法。
一元线性回归的应用场景 一元线性回归常用于预测、解释 和因果关系探索,例如预测股票 价格、销售额等。
一元线性回归的模型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通常表示为 Y=β0+β1X+ε,其中Y是因变量, X是自变量,β0和β1是回归系数, ε是误差项。
协方差是描述两个随机变量之间共同变动的数字特征,相 关系数是协方差的标准化形式。
05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点估计与区间估计
点估计
用单个数值来表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 ,如用样本平均数作为总体平均数的 估计。
区间估计
用一定的置信水平所对应的区间范围 来表示总体参数的可能取值范围,如 用样本均值在95%的置信水平下估计 总体均值的取值范围。
《统计学原理》习题 答案
目录
• 统计学基础 • 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统计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 概率与概率分布 •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 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
01
统计学基础
统计学定义
统计学定义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整 理、分析和推断的科学,旨在探 索数据的内在规律和特征,为决 策提供依据。
《统计学原理》习题集附答案

《统计学原理习题集》第一章绪论复习思考题1.从统计工作的产生和发展说明统计工作的性质和作用。
2.试说明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
3.我国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什么4.试述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
5.解释并举例说明下列概念:统计总体、总体单位、标志、统计指标、变异、变量。
6.试说明标志与指标的区别和联系。
练习题一、填空题:1.统计总体的特征可概括成、和。
2.统计学的发展史有三个起源,即技术学派、及数理统计学派。
3.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统计分组法和三种方法。
4.在现实生活中,“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即、及统计学。
5.统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的三大职能上,即信息职能、及。
6.从认识的特殊意义上看,一个完整的统计过程,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即、统计调查、及。
7. 当某一标志的具体表现在各个总体单位上都相同时,则为。
8. 当某一标志的具体表现在各个总体单位上不尽相同时,则为。
9. 同一变量往往有许多变量值,变量按变量值是否连续可分为和。
10. 凡是客观存在的,并在某一相同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我们称之为。
二、单项选择题:1. 要了解某市工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B、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C、该市全部工业企业的某类设备D、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2. 对交院学生学习成绩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交院所有的学生B、交院每一位学生C、交院所有的学生成绩D、交院每一位学生成绩3. 对全国城市职工家庭生活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所有的全国城市职工家庭B、所有的全国城市职工家庭生活C、每一户城市职工家庭D、每一户城市职工家庭生活4. 对全国机械工业企业的设备进行调查,则统计总体是()。
A、全国所有的机械工业企业B、全国所有的机械工业企业的设备C、全国每一个机械工业企业E、全国每一个机械工业企业的设备5. 对食品部门零售物价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所有的食品部门零售物B、每一个食品部门零售物C、所有的食品部门零售物价D、每一个食品部门零售物价6. 港口货运情况调查,则统计总体是()。
《统计学原理》课后练习答案

各章训练参考答案第一章统计概述一.填空题1.统计资料统计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统计工作2.统计理论统计方法统计工作3.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4.信息职能咨询职能监督职能信息职能5.统计设计统计数据采集统计数据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分析统计数据采集统计数据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分析6.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同质性7.总体单位名称总体单位8.品质标志数量标志标志值9.可变的数量标志连续型变量离散型变量10.数量指标质量指标11.统计指标体系12.同类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范畴具体数值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二.单项选择题1.B 2.B 3.B 4.C 5.C 6.B 7.D 8.D 9.C 10.C 11.D 12.C 13.C 14.B 15.C三.多项选择题1.A E 2.ABCDE 3.ACD 4.ABDE 5.BCEF6.ACDE 7.DE 8.BDF 9.BC 10.ACE四.判断题1.错2.对3.对4.错5.错6.错7.对8.对9.对10.对五.论述题1.答:对统计指标进行分类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从指标所反映现象的数量性能方面,可以将统计指标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种,其中,数量指标反映现象的总规模或总水平,质量指标反映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从指标的计算形式方面,可以将统计指标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三种;从指标的作用和功能方面,可以将统计指标分为描述性指标、评价性指标和预警性指标三种。
2.答:指标和标志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指标和标志的区别主要表现在:①所有统计指标都是可量的,而标志未必都可量,其中品质标志就不可量。
②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其承担者是统计总体;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或属性的,其承担者是总体单位。
③指标具有综合性,反映总体的综合特征;而标志一般不具有综合性能。
指标和标志的联系主要表现在:①指标的数值以总体单位的标志表现为基础,是由总体单位的标志表现经过综合汇总而得到的,没有单位的标志表现,就没有总体的指标数值。
《统计学原理》册及标准答案

第1讲统计学原理导论一、判断题(把“∨”或“×”填在题后的括号里)1、统计一词包含统计学、统计资料等二种含义。
(×)2、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3、统计研究使用大量观察法是由统计研究对象的总体性决定的。
(∨)4、统计研究对象具有大量性、总体性、社会性的特点。
(×)5、统计工作就是各种统计活动。
(∨)6、统计资料就是统计工作完成时,以图表等形式提供的结果。
(∨)7、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之间的关系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8、统计学和统计资料之间的关系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9、统计学和统计工作之间的关系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10、统计的研究对象社会性、总体性、客观性的特点。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面每小题的被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 A )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A、统计的研究对象B、统计的特点C、统计资料D、统计学2、统计工作就是各种(B )。
A、统计资料B、统计活动C、统计学D、理论和实践3、(A )就是对统计活动所做的事先的全面计划和安排。
A、统计设计B、.统计调查C、统计整理D、统计分析4、(B )是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原始资料的过程。
A、统计设计B、.统计调查C、统计整理D、统计分析5、统计整理能使统计调查所得的原始资料( C )。
A、完整B、准确C、系统化、条理化D、及时三、多项选择题(从下面每小题的被选答案中,选出二个以上正确的,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统计工作过程的四个环节包括(ABCD )A、统计整理B、统计调查C、统计分析D、统计设计2、统计整理可以使统计调查所得的原始资料(AC )。
A、分组、汇总B、完整C、系统化、条理化D、准确3、统计分析是对整理后的资料进行深入加工处理,产生(BD )。
A、分组B、综合指标C、汇总D、统计活动的最终结果4、统计调查是(CD )。
统计学原理课后题答案

统计学原理课后题答案一单元一1.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统计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2.结构相对数、比例相对数、比较相对数、强度相对数、动态相对数、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3.单位总量、标志总量、时期指标、时点指标4.统计法5.时点、时期6.有限总体、无限总体7.总体单位、总体、品是标志、数量标志8.不变、可变9.质、数值、量、数值10.统计总体、统计单位二1.2.3.8.10.对其余错三、1-5DDBCD 6-10CCDBB 11-15ACDAD四1-5 ACD DE BCE BC ACDE 6-10ACE ACDE BCE AB ACDE11-15ADE ACD AB ACD BCD第二单元一1.统计报表专门全面费全面连续非连续2.单一表一览表3.有意识随机4.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5.统计报表普查多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6.总体课表标志7.标志和划分数量界限8.主词宾词9.品质变量10.最小一组的次数起向标志值大的方向累加次数该组上限以下与累计次数二2.8.9.3.15对其余错三1-5CBBDD 6-10 DACDC 11-15 BCAAB四1-5 ABCE ABDE BDE AB BCE 6-10 ABC CDE ADE ACE BDE11-15 ACD BE ACD ACD三单元一1.同质总体某数量标志与一般水平2.本身频率3.n个变量值连成绩的n次方根平均比率4.大小5.各组次数相同6.均匀近似值7.平均数集中趋势8.中间位置最多位置9.标志值倒数倒数10.同质性11.右偏左偏12.异众比极差平均差标准差变异系数13.最大值最小值最高组上限—最低组下限14.成数本身根号下 P(1—P)15.标准差平均数16.360017.根号下170000 根号下170000/400(将“人均收入400元”改为“月平均收入400元)19相等不等右偏左偏20 ∑(X—X平均数) *f/∑f (公式的小括号代表绝对值)根号下∑(X—X的平均数)²*f/∑f二3.6.8.12.19对其余错三1-5D A B C A 6-10 C B B A C 11-15C A D A A 16 B 17B 20A四 1-5 CE ABC ABCD ADE B 6-10ABCE ABDE BCE ADE ABC11 AC 12 AB 16 ABD 17BCE 18 AB第四单元一1.随机总体2.系统误差抽样误差系统误差抽样误差3.正比反比4.越大越低越低越高5.一致性无偏性有效性6.最大可能范围允许误差范围(后边不会写了见p123 4.10 4.12)7.不重复重复抽样不重复抽样8.点估计区间估计9.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成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10.样本指标可信度二2.3.8.10.对三1-5CDCDC 6-10AAAACD四1-5 ABC BCD ABE ABC ABCD 6-10ACDE ABD BD ABE ABCDE。
统计学原理课后答案 (6)

统计学原理课后答案1. 问题一的答案根据统计学原理,问题一要求计算一个数据集的均值。
均值是指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可以通过将所有数据求和,然后除以数据的个数来得到。
下面是计算均值的公式:$$\\text{均值} = \\frac{\\text{数据之和}}{\\text{数据个数}}$$假设我们有一个数据集,其中包含10个数据点:5, 7, 3, 9, 2, 8, 6, 4, 1, 10。
使用上述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均值如下:$$\\text{均值} = \\frac{5 + 7 + 3 + 9 + 2 + 8 + 6 + 4 + 1 + 10}{10} =\\frac{55}{10} = 5.5$$因此,问题一的答案是5.5。
2. 问题二的答案问题二要求计算一个数据集的中位数。
中位数是指一组数据按照大小排序后中间的值,如果数据个数是奇数,则中位数是排序后位置处于中间的值;如果数据个数是偶数,则中位数是排序后中间两个值的平均值。
下面是计算中位数的步骤:1.对数据集进行排序;2.如果数据个数是奇数,则中位数是排序后位置处于中间的值;3.如果数据个数是偶数,则中位数是排序后中间两个值的平均值。
假设我们有一个数据集,其中包含10个数据点:5, 7, 3, 9, 2, 8, 6, 4, 1, 10。
按照上述步骤,我们可以计算中位数如下:1.对数据集进行排序:1, 2, 3, 4, 5, 6, 7, 8, 9, 10;2.数据个数是偶数,因此中位数是排序后位置处于中间的两个值:5 和6;3.中位数的平均值为(5+6)/2=5.5。
因此,问题二的答案是5.5。
3. 问题三的答案问题三要求计算一个数据集的众数。
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值。
在某些情况下,一个数据集可能没有众数,也有可能有多个众数。
要计算众数,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统计每个数据点出现的次数;2.找到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点。
假设我们有一个数据集,其中包含10个数据点:5, 7, 3, 9, 2, 8, 6, 4, 1, 10。
《统计学原理》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给定显著性水平。取显著性水平 ,由于是双侧检验,因此需要确定上下两个临界值 和 。查表得到 ,所以。拒绝区间为小于-1.96或者大于1.96。
3.检验统计量
4.检验判断。
由于z的实际值在-1.96和1.96之间,没有落入拒绝区间,所以接受原假设,认为净重是符合规定
(五)计算题
1.因为2000年计划完成相对数是110%,所以
实际产值=
2000年计划产值比1999年增长8%,
所以1999年的计划产值=
那么2000年实际产值比1999年计划产值增长=
2.(1)
从第四年第四季度到第五年第三季度这一年的时间,实际上这一年的产量达到
则
这一题规定年末产量应达到170,所以提前时间按照水平法来算。
3..根据题意,样本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为
根据样本信息,计算统计量
4.检验判断。因为 ,所以在显著性水平0.01下,拒绝原假设,也就是说,含量是超过规定界限
第九章相关与回归
(一)判断题
1.×2.√3.√4.√5.×6.×7.×8.×
(二)单项选择题
1.① 2.① 3.③ 4.④ 5.④6.②7.②8.④
2.由题意
=8.89
3.由题意
令这个数为a。则
4.由题意
5.
销售额
售货员人数
组中值
20000-30000
30000-40000
40000-50000
50000-60000
60000-70000
70000-80000
80000以上
8
20
40
100
82
10
5
25000
35000
统计学原理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2、×3、√4、×5、×6、×7、√8、√9、× 10、× 11、× 12、× 13、√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30、√ 31、× 32、× 33、√34、× 35、√ 36、×37、×38、√ 39、× 40、× 41、√二、单项选择题1、C2、B3、C4、B5、B6、B7、B8、A9、A 10、D 11、B 12、A 13、D 14、B15、A 16、C 17、C 18、A 19、D 20、A 21、C 22、A 23、C 24、C 25、B 26、D 27、C 28、B 29、B 30、C 31、C 32、C 33、A 34、A 35、B 36、C 37、B 38、D 39、A 40、B 41、C 42、D 43、D 44、D 45、C 46、A 47、C 48、A 49、A 50、A 51、A三、多项选择题1、ABCE2、ABC3、BDE4、ABCDE5、BDE6、BCD7、AC8、AEC9、ABDE 10、CD 11、ABCDE 12、ABCDE 13、AB 14、A DE 15、ACE 16、ACD 17、ABC 18、ABE 19、BCDE 20、ABD 21、AD 22、AD 23、ABDEF 24、ABDE 25、ABE 26、ABE 27、AB E 28、CD 29、ACD 30、ABCD 31、BC 32、BC 33、BD 34、BDE 35、ABD 36、ABDE 37、ABDE 38、BC 39、BCE 40、BDE 41、ABCD 42、ABD四、填空题1、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2、统计总体、总体单位3、品质标志、数量标志4全部产品、每一件产品5、数量标志、品质标志6、统计总体、总体单位7、总体范围、指标数值8、企业职工、企业9、调查项目、提交调查资料10、类型、结构、分析11、分组标志12、简单分组、复合分组13、等组距、不等组距14、组限、组中值15、钟型分布、U型分布、J型分布、伦洛茨分布16、总体按某标志所分的组、各组所占有的单位数17、总体单位总量、总体单位标志总量、时期指标、时点指标 18、各组(或部分总量)、总体总量、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 19、全距、平均差、标准差、变异系数 20、水平法 21、时期指标、标志总量22、抽样调查、总体 23、重复、不重复 24、简单随机抽样、类型抽样、等距抽样、整群抽样 25、样本单位数、抽样的方法 26、抽样误差范围、概率保证程度 27、21、10 28、单、复 29、正、正 30、线性、密切程度 31、密切程度、方向 32、个体指数、总指数 33、综合指数、平均指数 34、基期、报告期 35、加权算术平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 36、绝对数、相对数 37、总量指标动态数列、相对指标动态数列、平均指标动态数列 38、序时平均数、动态 39、定基、环比 40、逐期、累积、(a1-a0)+(a2-a1)+···+(a n-a n-1)=a n-a0 41、增长量/基期水平、发展速度-1; 42、环比、序时平均数 43、6。
应用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2018 ~2019学年春季学期应用统计 课程考试一、判断题(打√ 或 ×,每题2分,共20分) 1.在相同时点上搜集的数据是截面数据。
( √ )2. 当正态总体的方差未知时,在小样本条件下,估计总体均值使用的分布是正态分布。
( × ) 3.在置信水平不变条件下,要缩小置信区间,则需要增加样本量( √ )4.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总体数据的方差越大,估计时所需的样本量就越小。
( × ) 5.在假设检验中,原假设和备择假设都有可能不成立。
( × ) 6. 组中值可以近似表示各组变量值的平均水平。
( √ )7.在假设检验中,第一类错误是指当原假设错误时未拒绝原假设。
( √ ) 8.经管学院男生平均身高175cm ,标准差为5cm ,则229cm 的身高在该学院必定属于异常值。
( √ )9.回归平方和占总平方和的比例称为回归系数。
( × ) 10.移动平均法适合对趋势型数据进行预测。
(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不属于描述统计的是( A )A 、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推断B 、了解数据分布特征C 、分析感兴趣的总体特征D 、利用图、表分析数据 2.要了解上海市居民家庭的收支情况,最适合的调查方法是( B )。
A. 普查B. 抽样调查C. 重点调查D. 典型调查 3. 对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25%和75%位置上的值被称为( C )。
A. 众数 B. 中位数 C. 四分位数 D. 平均数4.抽取一个样本容量为100的随机样本,样本均值为81,标准差为12,则总体均值95%的置信区间为( B )A. 81 1.97±B. 81 2.35±C. 81 3.10±D. 81 3.52± 5. 95%的置信水平是指( B )。
A. 总体参数落在一个特定的样本所构造的区间内的概率为95%B. 在同样的方法构造的总体参数的多个区间中,包含总体参数的区间比例为95%C. 总体参数落在一个特定的样本所构造的区间内的概率为5%D. 在同样的方法构造的总体参数的多个区间中,包含总体参数的区间比例为5% 6. 在假设检验中,如果所计算出的P 值越小,说明检验结果( A ) A. 越显著 B. 越不显著 C. 越真实 D. 越不真实 7. X ~ N( μ, σ2 ), H 0: μ = μ0, 且σ2已知,则μ0的拒绝域为( C )。
电大2019《统计学原理》国家开放大学历届试题电大2019年1月(含答案)

座位号仁口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8 年秋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统计学原理试题(开卷)
2019 年 1 月
十旦 I'~ *1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的,将其
j顺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每4;性别"是(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满分。
多选、少选或错选不得分。每小题 2 分,本题共 10 分)
1 1.耍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口的就业情况,那么(
)。
A. 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
B. 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
c. 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
D. "职业"是每个人的特征,"职业"是数量指标
O. 9515 (z= 2) 时,试估计这批成品废品量的范围。
28
提醒:电大资源网已将该科目2010年到2019年1月的历届试题 整合、汇总、去重复、按字母排版,形成题库,方便大家复习
24. 某工业企业的资料如下表,试运用动态指标的相互关系: (1)确定动态数列的发展水平和表中所缺的动态指标。 (2) 以 2010 年为基期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B. 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D. 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
6. 在一-般情况下,销售价格指数和产量指数的问度量因素分别为(
)。
A. 销售量、单位产品成本
B. 销售量.产量
c.销售价格、产量
D. 销售价格、单位产品戚本
7. 在销售量综合指数);q寻lP二O 中 , ~qJ ρ 。一~川。表示(
统计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高清晰版带二级书签)

A、80—89% 90—99% 100—109% 110%以上
B、80 以下 80.1—90% 90.1—100% 100.1—110%
C、90 以下 90—99% 100—110% 110%以上
D、85%以上 85—95% 95—105% 105—115%
7、划分离散变量的组限时,相邻两组的组限( )
()
6、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 )
7、如果改变研究目的,原来的统计总体成为统计单位后,则相对应的统计指标
也就变成了数量标志了。 ( )
8、张明同学的期末考试总成绩为 476 分是统计指标。
()
9、对某地区银行职工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时,银行的每个职工是调查对象。( )
)
A、专门组织的调查 B、连续性调查
C、一次性调查
D、全面调查 E、非全面调查
3、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 1990 年 7 月 1 日零时,下列情况应统计人
口数的有(
)
A、90 年 7 月 2 日出生的婴儿 B、90 年 6 月 29 日出生的婴儿
C、90 年 6 月 29 日晚死亡的人 D、90 年 7 月 1 日 1 时死亡的人
C、某地区出生人口总数
D、某市工业劳动生产率
E、某企业全部工人生产某种产品的人均产量
6、为了研究全国乡镇工业企业的发展情况,国家决定对全国乡镇工业进行普查,
则每个乡镇工业企业是(
)
A、调查总体
B、调查单位
C、报告单位
D、调查对象
E、既是调查总体又是调查单位
四、简答题 1、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有什么不同?品质标志可否加总? 2、统计指标和标志有何区别与联系?
广东省2018年4月自考 00974《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2018年4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卷单选题1、统计指数划分为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依据的是指数(1分)A.说明的是总体还是构成单位的数量变动B.反映时间状况C.所用的指标和计算方法D.反映指标性质参考答案:C2、指数的计算是起源于统计(1分)A.物价水平的变动B.消费水平的变动C.销售量的变动D•生产能力的变动参考答案:A3、时间数列的因素分解模型中,最常用的是(1分)A.加法模型B.减法模型C.乘法模型D.混合模型参考答案:C4、农业生产中,作物的播种、收割,到加工、销售,这些过程表现出时间序列的成分类型是(1分)A.长期趋势B.季节变动C.周期波动D.不规则变动参考答案:B5、时间数列中,比较期水平和前一期水平之比,称为(1分)A.发展速度B.定基发展速度C.环比发展速度D.增长速度参考答案:C6、时间数列的两个构成要素是(1分)A.变量值和次数B.时间和次数C.时间和观测值D.表格和观测值参考答案:C7、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在是否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的问题上(1分)A.前者不必区分,后者需要区分B.前者需要区分,后者不需区分C.现象之间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D.两者都无需区分参考答案:A8、如果相关系数为-0.88,这种相关关系属(1分)A.正向显著线性相关B.正向高度线性相关C.负向显著线性相关D.负向高度线性相关参考答案:D9、当一个变量变化幅度与另一个变量的变化幅度基本上是同等比例时,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1分)A.函数关系B.负相关关系C.线性相关关系D.非线性相关关系参考答案:C10、进行整群抽样时,应尽量保证(1分)A.群与群之间差异小,而群内差异较大B.群与群之间差异大,而群内差异也较大C.群与群之间差异小,而群内差异也较小D.群与群之间差异大,而群内差异较小参考答案:A11、如果总体内部单位的差异较大,也就是总体方差较大,则抽取的样本单位数(1分)A.多一些B.少一些C.可多可少D.与总体内部各单位差异无关参考答案:A12、在抽样推断中,参数估计总希望估计值与总体参数尽可能地接近,这体现了(1分)A.无偏性B.一致性C.有效性D.随机性参考答案:A13、抽样调查抽取每个样本单位时,必须遵循的原则是(1分)A.可比性B.随机性C.准确性D.同质性参考答案:B14、统计图中的线图,常用于显示(1分)A.事物的类型B.数据随时间变化的状况C.事物的结构D.地区间的差异参考答案:B15、是非标志的标准差的计算公式为(1分)A. 1.pngB.2.pngC.PQD.1-P参考答案:A16、下列指标属于比较相对指标的是(1分)A.2006年我国人口密度为135人平方公里B.2006年我国钢产量是日本的1.4倍C.2006年我国的CDP比上年增长9%D.2006年我国城镇职工平均工资为24000元参考答案:B17、绝对指标按反映现象的时间特征不同,可以分为(1分)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B.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C.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参考答案:C18、对于连续变量分组时,本组上限与后一组下限必须(1分)A•前小后大B.不相等C.重叠D.间断参考答案:C19、统计资料的性质是(1分)A.数量性、总体性、客观性B.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C.科学性、具体性、社会性D.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参考答案:A20、将所研究对象按某种特征划分成若干各类别,并给每一类别定名,所形成的计量尺度是(1分)A.定类尺度B.定序尺度C.定距尺度D•定比尺度参考答案:A多选题21、编制时间数列的原则有(2分)A.保证时期长短可比性B.保证总体范围可比性C.保证指标名称可比性D.保证指标内容可比性E.保证计算方法可比性参考答案:ABDE22、判断现象之间关系密切程度和关系表现形式的浅显、直观的方法有(2分)A.相关表B.相关图C.相关系数D.回归系数E.估计标准误差参考答案:AB23、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2分)A.抽样方法B•总体的变异程度C.样本的变异程度D.样本容量E.抽样的组织形式参考答案:ABDE24、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有(2分)A.人均GDPB.人口密度C.人口增长率D.广东GDPE.利率参考答案:ABCE25、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2分)A.性别B.专业C.年龄D•身高E.民族参考答案:CD判断题26、产量指数属于数量指标指数。
统计学原理答案

统计学原理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C2. B3. D4. D5. B6. B7. B8. B9. A10. A11. A12. A13. C14. B15. D16. D17. C18. B19. A20. B21. C22. D23. C24. A25. B26. B27. B二、判断题1. 对2. 对3. 对4. 对5. 对6. 错7. 对8. 错9. 错10. 对11. 对12. 错13. 对14. 对15. 错16. 对17. 对18. 错19. 对20. 错21. 错22. 错23. 对24. 对25. 对26. 错27. 错三、名词解释1. 统计总体: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所确定的研究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
2. 标志:也叫单位标志,是指总体中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属性和特征。
其中,品质标志是以事物属性上的差别来表示。
数量标志则是说明总体单位量的特征的.3. 大量观察法:是指对要研究的事物的全部或足够数量进行观察的方法。
4. 统计调查:统计调查是按照预定的统计任务,运用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的向客观实际搜集资料的过程5. 调查对象:是根据统计研究目的确定的,需要研究其本质特征和发展变化规律的统计总体。
6. 统计设计:根据统计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研究目的,对统计工作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的通盘考虑和安排7. 统计资料整理: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对统计调查所搜集到的基础资料进行科学地加工,使之系统化的工作过程。
8. 分配数列:是能够表明总体单位变异的界限及总体单位在这些界限之间分布状况的统计数列。
9. 组距式分组:是以标志值变动的一定范围为一组的分组。
10. 总量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的总规模或总水平的指标。
其表现形式为绝对数。
11. 相对指标:两个有联系的统计指标的比率。
12. 结构相对指标:是在科学分组的基础上,以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或比率。
2018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一(第1-3章)一、判断题1、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 ×)3、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 √)4、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5、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6、我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连续性调查方法。
(×)7、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8、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
√9、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10、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个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二、单项选择题1、设某地区有670家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C )A、每个工业企业;B、670家工业企业;C、每一件产品;D、全部工业产品2、某市工业企业2003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4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 )。
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 )。
A、男性是品质标志B、人的年龄是变量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4、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是(D )。
A、二者均为离散变量B、二者均为连续变量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D、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5、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D )A、企业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农村耕地调查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6、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D )。
A、作用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灵活程度不同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7、下列调查属于不连续调查的是(A )。